间接言语行为转喻推理

合集下载

语篇构建中的言语行为转喻

语篇构建中的言语行为转喻
中 的事 态 场 境 理 论 对 口语 语 篇 中的 言 语 行 为 进行 分 析探 讨 , 期 丰 富 对 言 语 行 为 转 喻 的研 究 。 以
二、 事态 场境理 论对 言语行 为 的阐释
认 知 语 言学 家 P nh r T o n eg提 出 “ 态 场 境 ” sae o — afi cn r ) 论 。事 态 包 括 状 态 、 件 、 程 和 行 ate 和 h rb r 事 ( tt— f f r se a i 理 as o 事 过
用推理模式, 转喻 关 系 的力 度 直 接 影 响会 话双 方 的语 用 推 理 和 语 境 之 间 的相 互 作 用 。
[ 键 词 ] 事 态 场境 ; 语 行 为 转 喻 ; 篇 构 建 关 言 语 [ 金 项 目] 安徽 省教 育厅 人 文社 科 一般 专 项 “ 汉语 篇 转 喻 的认 知 对 比研 究 ” 编 号 :K2 1B 5 ) 基 英 ( S 02 34。 [ 者 简 介 ] 杨 小敏 (9 1 , , 州 学 院 外 国 语 学 院助 教 , 要 从 事 语 用 学 研 究 。 作 18 一) 男 滁 主
为 。在 他 们 看 来 , 个 事 态 场 境 主 要 包 括 如 下 四个 部 分 :1 “ 态 前 段 ” B F E , 动 机 、 在 性 、 力 和 特 征 等 可 以 导 致 一 ( )事 ( E 0R ) 即 潜 能 事 态 的必 要 前 提 条 件 ;2 “ 态 核 心 ” C R ) 分 , () 事 (O E 部 即存 在 的 或 真 实 的 事 态 ; 3 “ 态 效 果 ” E F C 部 分 , 紧 随 事 态 发 ()事 ( F E T) 即 生 的必 要 效 果 ;4 “ 态 后 段 ” AF E , 事 态 发 生 的非 必 要 结 果 。 P nhr T on eg认 为 言 语 行 为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事 ( )事 ( T R)即 a te 和 h rb r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1.引言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和隐喻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

刚开始时,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

经历了“隐喻狂热”(Metaphomania)时代,学者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转喻。

从90年代末,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和专著陆续出版( 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Ruiz de Mendoza, 2002 )。

Radden & K·Vecses (1999) 认为转喻更具本原性,即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

本文在分析转喻认知功能的基础上,探讨转喻在语用层面上的运用,如其对间接言语行为、同义反复话语、委婉语等语言现象的语用推理。

2.认知转喻2.1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概念本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概念是Lakoff(1987)提出的。

所谓“理想化认知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与脚本(scenario)、草案(script)及认知图式(schema)相似。

其主要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转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理想的认知框架。

ICM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

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的基础。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和housewife mother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之间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话剧《暗恋桃花源》对白中间接言语行为

话剧《暗恋桃花源》对白中间接言语行为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对白中的间接言语行为摘要:《暗恋桃花源》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话剧之一,除了在艺术上具有颇高的造诣,其语言魅力也是不容小视的。

文章主要探寻《暗》剧对白中,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分别通过句法结构、语境信息和感情意义来分析此剧语言的“言外之力”和“言后之果”。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对白;《暗恋桃花源》;语境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19-01一、前言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searle1975)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和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是不一致的。

塞尔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依赖他们彼此分享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信息,加上听话人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断能力,说话人与听话人所交流的要比说话人实际说出的要多。

”二、《暗》剧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分析(一)通过句法结构表现间接言语行为现实交际中,陈述句并非都表示陈述,疑问句不一定都表示询问。

说话人也可以越过这类字面用意表达间接的言语行为。

有些句法结构常用来表现所谓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1)疑问句结构疑问句结构能够间接表达“请求”、“建议”、“批评”等言语行为。

例:云之凡:“滨柳,回昆明以后,会不会写信给我?”发生在云之凡和江滨柳告别之际。

将要回到昆明老家过年,不知何日归上海的云之凡,面对恋人,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会不会写信给我?”,难舍之情不言而喻。

这里的疑问句不再是询问,其言外之力是请求和提醒。

怕江滨柳会粗心到忘了给自己写信,云之凡便用委婉的方式建议和提醒他。

(2)陈述句结构陈述句结构能够间接表示“请求”、“暗示”、“命令”、“劝说”、“许诺”等言语行为。

例:云之凡:“天气真的变凉了。

”(滨柳将外衣披在云之凡身上)看似是云之凡对天气状况不经意地描述,但言外之意却是暗示提醒江滨柳自己觉得冷。

浅析转喻在英语幽默中的认知机制

浅析转喻在英语幽默中的认知机制

浅析转喻在英语幽默中的认知机制摘要:本文概括了转喻的定义以及认知类型,并且以转喻为研究工具,分析英语幽默机制的产生和识解过程。

关键词:转喻幽默乘讹消解论框架移位理论一、转喻的定义转喻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现代汉语称之为“借代”或“换喻”,即不直接说人或物的“本称”,借用与该人或该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去替代(沈少华,1999:68-69),如,“泥腿子”、“枪杆子”等。

研究表明,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

二、转喻的认知类型传统的修辞学分类是尽可能地归纳出转喻的各种表达式,ungererschmid列出了九种:part for whole(部分转整体)whole for part(整体转部分)container for content(容器转内容)material for object(材料转物体)producer for product (生产者转产品)place for institution(地点转机构)place for event(地点转事件)controlled for controller(被控转控制人/物)cause for effect(原因转结果)虽然这九种转喻式(当然可以更多)都是综合了大量语言表达式之后归纳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这种分类法的缺点就是不系统。

radden & kovecses以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对转喻作了全面的分析。

他们认为,转喻不只具有指称功能,转喻在本质上是一种概念现象,是认知加工过程。

三、幽默的生成及解读分析言语幽默最常用的方法“乖讹-消解论”( in-congruity-resolution)认为幽默的妙语是正确读解幽默的关键。

乖讹指事物间相互矛盾。

妙语出乎意料、不落窠臼的释义一经呈现,乖讹即消解,幽默效应生成。

suls认为解读幽默有理解幽默和欣赏幽默两个步骤(suls 1983)。

《雷雨》中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赏析——以繁漪为例

《雷雨》中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赏析——以繁漪为例

事态后果 : A会去做某事 。 如在 《 雷雨 》中有一个 “ 喝药”片段 : 繁漪 : ( 恳求地 )哦,留着我 晚上 喝不成么 ? 周朴 园 : ( 冷 峻地 ) 繁漪 ,当 了母 亲的人 ,处处应 当替 孩 子着 想 ,就是 自己不保重身体 ,也应 当替孩子做个服从 的
榜样 。
间接言语行 为转 喻 和 隐喻一样 ,转 喻也 是人类一种重要 的思维方式 ,也是

面 ,笔者将运用这个理论 对 《 雷雨 》中间接言语 行为转喻的 进行具体 的分析 。 二、 《 雷雨 》中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赏析 在 日常 生活 中,或 出于礼貌 ,面子或是其 他社会 因素 , 我们习惯使用 间接 言语来表达我们 真正想要 表达的。在文学 作 品里 ,这一点更是得到充分 的反 映 ,人物所说 的话语往 往 并不仅仅是文字字面 的意思 ,而是从一个侧 面反 映了该说 话 者 的社 会地位 ,心理变化等 多种复杂 的因素 。《 雷雨 》中 由 于繁漪 的特殊地位和身份 ,她所表现 出的间接言语行 为多为
曹 禺先 生的经典名著 《 雷雨 》在 中国话剧 中一直 享有 很 高的声望 ,它甚 至被一些 学者认为是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 的顶 峰 ,也引起 了大量学 者对 《 雷雨 》的重视和研究 。本 文试 图 在认知转喻这一倍受关 注的研究领域基础上 ,以繁漪 为例 来 解读 《 雷雨 》中的间接 言语行 为转 喻 ,借此来证 明间接 言语 行 为转喻作为一个认知理论工具 的普遍性 、可及性 ,和对戏 剧 文本等的解释力 ,从而 为我们对 戏剧文本等 的欣赏提供一 个新 的思路 。
喝药情节揭示了繁漪十八年来在周家的家庭地位与 日常 生活 ,揭示 了造成她 悲剧 的根 源所 在。很显然繁漪清楚 自己

转喻研究述评:认知语言学视角

转喻研究述评:认知语言学视角

转喻研究述评:认知语言学视角
江晓红
【期刊名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34)2
【摘要】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研究,主要有转喻的本质、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转喻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和语法转喻等5个方面,对国内外的转喻认知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与评述,对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总页数】6页(P119-124)
【关键词】转喻认知;认知语言学;述评
【作者】江晓红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4
【相关文献】
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宋词中部分转喻分析 [J], 郭明磊;周杰;
2.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概念隐喻和转喻 [J], 刘丹;周桂荣;
3.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路向——《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述评[J], 魏琛
4.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J], 王梦
5.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语言转喻的研究 [J], 缪海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

园 肌GGYEU ,N N UNA v  ̄ WH
邹春玲 。代建伟 :盲外转喻 。 属性强加联想”模式
发恰 话语识解为一个完整意义单位。也就是说 ,关涉性 的立足之本和血统植入。两岁半的儿童就可 自 概念图式通过听话人合理调配而形成一个整体 。属 当地提炼、保 留、传播指类思维,进行指类表达; 性操作就是这个调配过程。使用语言涉及 的心智过 4岁就恰如其分地识别指类句。4到 5岁的儿童完 程具有复杂特性 ,理解话语就是消解复杂性。言外 全有 能 力有 效 区别 指类 和非 指类 句 。学 者 们 认 为 , 转喻推理的最省力的最佳方式是找 出话语或者 目标 这是儿童大脑中词汇储备扩展的先决条件和有力保 域的属性 ,以构成对话语表达的整体意识 , f操 障。这说明,儿童可以较好区分指类含意和特定具 屙生 作是整体性追求下的最简方案 , 该方案的认知可及 体含意 。尽管指类句有以偏概全的缺点 ,但并不影 性使心理模型可及性增大。 响类一属思维的持续生成和理解 ,借此对世界实施 范 畴化 和再 范畴化 表征 。儿 童的思 维模式 呈这样 的 五 、指类 思维 的有力证 明 :类一 属 惯势联 结 状态 :将特定的属性 自 然归结到特定类上 ,不管这 转喻是 “ 自然推理 图示” ,反映复现、默认 的 个属是否为其中心属性 ,借此营造世界知识结构网 络 ,形 成概 述性 的先验 知识 。如儿 童在经 验 中获 知 概念映射,具有某种程度的规约性 。 心智哲学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发挥着一定的 “ 少”这个属性 , 就会将其拓展性应用 ,如 “ 你开 主观能动性 ,体现 在人类 追 求实体 认 知 的同时 更注 车 开少 点儿 ( 慢点 儿 ) 。某属 也许 是 某 类 的原 型 , ” 却 是另 一类 的边缘 属性 ,这并 不影 响人类 以属性 为 重其功能属性的直接、间接获取。人类 的思维能力 势 必要超出对 现实世 界 的直接 映射 ,发展 出抽 象思 标 准 ,进行 范 畴 内外 的 指 类 性 归 纳 。可 见 , “ 属 维 能力 。这一方面说 明提取实体属 性是思 维 的本 能 , 性 ” 在认 知 世界 过 程 中具 有绝对 优势 。特点 有 三 : 另一方 面说明转 喻依存 的关 系不 仅有 物理属 性 而且 ( ) 属一 类 归结具 有一 定 任意 性 ; ( ) 属 和类 的 1 2 有 非物质的现象 属性 。后 者 是人为 建立 的联系 并在 整合是 自然思维取 向;( )类属之间具有归纳性。 3 语言表达经济性要求下 日益壮大,将原本无常规邻 类—属 惯势思维模式是在儿童前语言阶段形成 近的两个 事物在转 喻 思维惯 性操作 下 识解 为相 邻性 并 留存 在 思 维 发展 长河 之 中 的人 类 最 基 本 思 维模 的关系体 , 从而完善认知程序 , 提高认知 能力,建 式 ,是 在心智 和认 知 的双 重进化 中从初 级 到高级认 立认知机 制。另外 ,转 喻 思维 是用 事 物 突显 的 、易 知 的必 然历史 轨迹 。模糊 思维 、因果 推理 乃至后来 感知 、易记忆 、易辨认的部分代替 整体或其 他部分 , 的转 喻 、 隐喻思维 都可从 中找 到他们本 身 思维模式 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语 的原始 痕迹 和进化 地基 。尽管指 类 已在更 高一层思 言表 达中无论是 事件 、事物 还是 实体 ,其最 易 感知 维模式透析中消于无形 ,但其历史存在及对其他思 和最易记忆 的部 分都是它 的功能 “ 属性 ” 。 维 的影 响功不 可没 。初级 思维镜 像世 界 ,高级思维 这种说法可 以从 人类 指类 性思 维 ,即类一 属惯 凝练 抽 象 。指 类是 从 镜像 到绝 对 抽象 的 中介 阶段 。 势联结上找 到说 服性 理据 。 “ 类 思维 ” 引 自 “ 指 指 指类 特 征 论证在 “自�

间接言语行为多维视角研究

间接言语行为多维视角研究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最 初 是 由英 国 哲 学 家 A u s t i n
的间接 言语 行 为 。然 后 , 将 从 认 知语 用 学 的视 角
出发 , 运 用关 联理论 的认知 原则 和交 际原 则 , 解释
间接 言语 行 为 。最 后 , 本 文 将 从认 知语 义 学 的视 角 出发 , 运用 言外 转喻 理论 , 并借 助 言语行 为 脚本
d o n ’ t l i k e y o u r p a i n t i n g ” 。但 为 了顾 全 S的 面 子 , H选用 了间接 言语 行 为 , 从 而 暗示 他 不 喜 欢 s的
画 。因此 , 一方面 , H 暗指 他 不 喜 欢 S的 画 , 这 是
行 为 的五 大类 别 , 四个 适 切条 件 是 S e a r l e的 三 大 突 出贡献 , 他 的另 一 大 突 出贡 献便 是 间接 言 语 行 为 。本文 拟从 三个 视 角 出发 , 研 究 间接言 语行 为 。 首先 , 将从 传 统语 用 学 视 角 出发 , 简要介绍 S e a r l e
Ma y, 2 01 5
第3 2卷第 3期
Vo 1 . 3 2 No . 3
间接言语 行为多维视 角研 究
冯绍锋 , 冯志伟
( 杭 州师范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 杭州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1 1 2 1 )

要: 间接 言 语 行 为 的研 究 可 以从 传 统语 用 学 、 认 知语 用 学 、 认 知 语 义 学这 三 个视 角 出发 。 传 统语 用 学
2 0 1 5年 5月
鲁 东 大学 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L u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J o u na r l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2. Panther等人转喻的分类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转喻可分为三类: 指称转喻(referential metonymy)、 谓词转喻(predicational metonymy) 言外转喻(illocutionary metonymy)。
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这一类 型的转喻是指称转换(referential shift)的 现象,转喻与指称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 (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
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 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 当时并未受到重视,
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 Ja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 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 征”之间的邻近关系。数十年后,随 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 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 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 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修辞和解 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 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 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 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 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 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
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
这个例子说明,转喻分析并不排除语用分析,相 反,语用明确义和隐含义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依 靠转喻进行的。语用推理常常是由事先存在转喻 原则(preexisting metonymic principles)所引导的。
3。对Panther等人转喻分类的补充
Panther 等人关于转喻分类的意义在于, 转喻并不局限在指称转喻这一类,对 转喻的研究应从更广的角度着手,这 大大拓展了转喻研究的范围。但他们 的分类不能涵盖转喻的所有类型。

《日出》中“小东西”请求言语行为的转喻分析

《日出》中“小东西”请求言语行为的转喻分析

《日出》中“小东西”请求言语行为的转喻分析刘明艳;阮礼斌【摘要】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Speech act metonymy proposed by Thornburg Panther to analysis the speech act of request in the drama Sunrise.Based on a brief account of SAM Theory and"Request",we analyze the position of the request utterance in the scenario.We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ould throw some lights on finding communication purpose and the study on character in literature works.%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和语用结合的角度分析《日出》中"小东西"这一角色的请求言语行为的转喻现象以及会话中所体现的转喻思维中所涉及的认知和语用因素,同时期望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0)010【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请求;言语行为转喻;转喻推理【作者】刘明艳;阮礼斌【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自从Austin(1962)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就备受语言学家的关注。

在其理论发展的初期,Austin将句子分为陈述句和施为句,在施为句中含有明显的施为动词,在英语中常见的表示请求的动词有:request,beg,insist,demand等,如I request you to open the door中,request是一个明显带有请求以为的施为动词,因此这个句子表达了一个请求言语行为。

语言文化论文:浅论从言语行为转喻的角度看会话中的礼貌原则

语言文化论文:浅论从言语行为转喻的角度看会话中的礼貌原则

浅论从言语行为转喻的角度看会话中的礼貌原则一、引言和谐的人际会话离不开礼貌.礼貌原则是会话中的个重要的原则貌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比如增加或维护双方的和睦关系。

出于礼貌。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表达自己。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在交际中通常被用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

Leech(1983)指出,礼貌原则由六条准则(maxim)组成,分别为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和同情准则。

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所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表示出对他人的尊敬和友好。

以往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更多是侧重于从语用学的角度。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言语行为转喻,对会话中的礼貌原则进行研究,旨在从言语行为转喻角度回答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话者出于礼貌考虑而采用的看似与对方话语不关联的语言可以为听话者所理解?二、转喻及言语行为转喻在传统修辞学中,转喻是一种修辞格。

但在现代的认知语言学中,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Panther&Thornburg(1999)把转喻分为三类:指称转喻、述谓转喻和言语行为转喻。

指称转喻是用一概念代指另一概念.如:There are some newf aees in the classroom.(fJface代替people);述谓转喻是指用一种表达式来借代另一种表达式。

如:用“1wasa bleto finish my homework.”代替“I finished my homework.”:言语行为转喻是用一种言语行为来借代另一种言语行为。

如:用疑问句“Can you passme thesalt?”代替祈使句“Pass methesalt.”言语行为转喻是由Thom burg和Panther(1997)提出的。

他们从认知角度研究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思维机制。

提出言语行为脚本的概念,并认为言语行为是有结构的行为脚本,一个行为由三部分组成:(1)前段(BEFORE):指行为的准备阶段,它是行为的条件和动机;(2)核心及结果段(C0REanditsRESULT):这是行为的区别性特征,它表明行为的特点及成功完成一项行为的即时结果;(3)后段(AFTER):指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李勇忠,2003)。

间接言语行为语用推理的两种阐释——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

间接言语行为语用推理的两种阐释——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

者指的是 言语具有某些 句法特征 , 如通 过询 问听话 人 的能力 d en t n Ok e wa e o s ’ wa t epa k .B 的话 语 在 这 个 语 境 中 具 有 语 t
或 意愿 来 间接 实 施 指 令 行 为 ; 者 则 不 具 备 形 式 上 的 特 征 , 境 暗 古 , A d sn t a t n of .从 而 A 理 解 了 B是 间 后 即 o e n yc f e w a e 如 :Iscl. 在 某 些 语 境 下 被 用 来 请 求 听 话 人 关 上 窗 户 。 接地 拒 绝 了 A 的 好 意 。关 联 理 论 认 为 语 境 是 一 个 心 理 建 构 “f od ”
自然推理 图式 。

关键 词 : 言语行 为 } 用推 理 ; 间接 语 关联理 论 ; 言语行 为脚本 I 转喻 中 围分类 号 : 00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 0-66(060-09 -0 H 3 A 1 8 7520)1 01 3 0


引言
例 1 A: udy u l et a es mec f e Wo l o k h v o of ? i O e
论 。关联理论强调人 的认 知在语言使用 中的作用 , 认为“ 人们
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 去理解 话语 的。 而人类 认知假 设 的条件
A的话 语字面 意义是询 问 B能不能关 上窗 户, 在语境 它
是相关 原则 , 即根 据相关联 的信息认知事物’ , [ 。关联理论 认 中不具备最佳关联 。这句话作为 明示证据促使 B为 寻找最佳 为交际总是 以最佳关联为取 向, 话语 会产生对关联 的期待 , 每 关联 的解释构 建 出相关 的语 境 假设 , : 于关 窗 户 这个 事 如 关

《星孩》中言语行为转喻研究

《星孩》中言语行为转喻研究

《星孩》中的言语行为转喻研究摘要:论文从thornburg和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出发,以王尔德的童话《星孩》为语料,分析了言语行为交际双方可利用言语行为脚本的某一成分段来借代整个脚本,证明转喻思维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同时也论证了交际者如果不慎使用了离脚本核心段较远的成分,使得听话人转喻思维推理错误,就会造成交际失败。

关键词:转喻;行为脚本;言语行为转喻;误解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一言语行为转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已从传统的修辞手段转变为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

它是我们思考和行动的基本模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并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了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panther & thornburg于1997年提出了转喻研究的新角度,即把转喻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

这一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结合。

他们认为言语行为是一个行为脚本(action scenario),而一个行为由三部分组成:(1)前段:指行为的准备阶段,它是行为的条件和动机;(2)核心及结果段:这是行为的区别性特征,它可以表明行为的特点及成功完成一项行为的即时结果;(3)后段:指行为所带来的预期或非预期的后果。

行为脚本的段内存在着互为借代的关系,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可激活言语行为脚本中的一个成分。

根据以上原则,以承诺类言语行为为例:“i promise you a wonderful birthdayparty.”整个脚本的前段是:s有能力实现自己所说的话,即s有能力为h准备一个不俗的生日聚会;脚本核心段:s言及一个自己将会做a,而且使h相信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即s将会为h真心实意地去准备这个生日聚会;脚本结果段:s使自己承担做a的义务,即s既然承诺了,就会承担这个义务给h一个精彩的生日聚会;脚本的后段:将来一定会发生符合h意愿的事,也就是说,最终一定会有一个让h心满意足的生日聚会。

浅析指令类言语行为中的认知转喻——以话剧《雷雨》为例

浅析指令类言语行为中的认知转喻——以话剧《雷雨》为例
第2卷 o
第4 期
成 都理 工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RN F C O AL O HE GD I E S TY OF T C N U UN V R I E HNOL Y( o i c n e ) OG S c l i c s aS e
V 1 0 N . o 2 o4 .


指令 类 言语 行 为 的行 为 脚 本
段 内存 在着互 为借 代 的关 系 , 任何 一 部 分 都可 根 据
交 际 的需 要用 于借 代 整个 言语 行 为 , 际 者在 推 理 交 时 以脚本 中诸 成分 所 指 的 概念 为对 象 , 使概 念 转 行
喻 功能 。
根 据 S ae( 9 9 el 17 )的 言语 行 为 理 论 , 指令 类 言
语 行 为的施 为用意是 指说话 者 不 同程度 地试 图指使 听话者 做某 事或不 做某事 。这 些指令 既 可 以是十分
客 气 的建议 、 请或 请求 , 邀 也可 以是 十分 严厉 的命令
或 警告 。也 就是说 , 为用 意 在力 度上 是 一 个 连 续 施
帕 瑟和桑 伯格 的行 为脚本 理论 虽然从认 知 角度 圆满地 阐释 了传统 理 论所 不 能解 释 的 两大 问题 , 但
本 ” 实 际上是 交际者 从 日常生 活 中经过抽 象加工 后 ,
存 储起来 的理 想 化认 知 模 式 。在 日常 生 活 中 , 际 交
者对 脚本 成分 的使用 及其 转喻 概念 的行使 受到各 种 各 样现 实 因素 及语 用 因素 的影 响 , 仅 依靠 理 想 化 仅 认 知模式 , 该理 论并 无 法 全 面 地解 释 言 语 的生 成 和

命题·用意·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学理论系列研究之四

命题·用意·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学理论系列研究之四

命题 ・ 用意 ● 间接言语行为
— —
语 用学理论 系列研 究4 . 9木
李 怀 奎
( 广西 师 范大学外 国语 学院 ,广西 桂 林
5 4 1 0 0 4)

要:塞 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由于对话语的命题没有给予应有重视 而出现一定的不足 ,那就是
直接 和 间接 言语 行 为 区分 的条 件 不 充分 ;还有 对规 约 性和 非规 约 性 间接 言语行 为 的 区分和 定 性也 没 有做 出应有 论 述 。结合 命题 、用 意和 言语 行 为规 约性 的条 件就 可 以厘 清 这 些理论 问题 ,即 :直接 言 语行 为就是 话语 的命 题 和 用 意无 论在 字 面还是 在语 境 都是 相 同的 ,间接 言语行 为就是 话语 字面 的和 语 境 的用 意有 差异 ;规 约性 发 生话 语 的结 构层 面 ,所 以特 定话 语 的 字面 和语境 命题 的关 系与 间接 言
命 题 ,进 而 论 证 了间接 言 语 行 为 的使 用 动机 、 表 达 和理解 的条 件 ;李怀 奎 【 l 又结 合 任 蕊 和王 晓萍 的 观点 对 间接 言语 行 为 进 行 了有 一 定 创 见
提 出 以来 ,来 自各 方 面 的肯 定 、批评 和修 正 补 充 一 直 不 断 。肯 定 方 面毋 庸 多 言 ;批 评 方 面 比 如G a z d a r t 和 L e v i n s o n 【 3 质 疑字 面 用 意和 塞 尔 自
2 0 1 3 年第 5 期 ( 总第 6 0期 )
广州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V o 1 . 1 3 N 0 . 5
命 题 :不及物动词 ( 还包括系动词 ) 作 谓语代 表 的命 题 就属 于 一 价命 题 ;一 般 及 物 动 词 作 谓 语代表 的命题就是二价命题 ;能带双宾语 的动 词作谓语代表 的命题就属 于三价命题 了。不 同 的句子可能有相同的命题 ,比如 :

语言学术语解释和举例

语言学术语解释和举例

语言学术语解释和举例1. Sequential Rules [s?'kwen?(?)l] 序列规则Sequential Rules are rules thatgovern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in particular language.e.g. If a word begins with a /l/ or /r/, then the next sound must be a vowel(元音).2. Prototype ['pr??t?ta?p]原型What members of a particular community think of as the typical instance of a lexical category.e.g. F or some English speakers “cabbage”(rather than say carrot) might be theprototypical vegetable.3. Presuppositional Trigger 预设触发语A presupposition trigger is a construction or item that signals the existence of apresupposition in an utterance.e.g.” Jane had another date with John.” It presupposes the fact that Jane has had onedate with John before. Apparently, the use of “another” called a presupposition trigger.4. Possessor [p?'zes?] 所有人Refers to one who has somethinge.g. Jane’s doll. The first noun is the possessor.5. Positive Face 积极面子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or “personality”(including the desire that this self-image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claimed by interactants.e.g.: You are excellent.6. Phoneme ['f??ni?m] 音位The smallest unit in the soundsystemof a languagee.g. the two words peak and speak, we are aware that the sound /p/ is pronounceddifferently7. Performative Utterance 言有所为It is a sentence which is not true or false but instead 'happy' or 'unhappy', and which is utter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an illocutionary (语内表现行为的) act rather than used to state something.e.g. "I swear to do that", "I promise to be there"8. Negative Face 消极面子The basic claim to territories, personal preserves, rights to non-distraction. i.e. to freedom of action and freedom from imposition.e.g.: You’d better not smoke here.9. Morpheme ['m?:fi:m] 词素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 of language. It can not be divided without altering or destroying its meaning.e.g. the English word unkindness consists of three morphemes: the S TEM1 kind, thenegative prefix un-, and the noun-forming suffix -ness.10. Metonymic Reasoning [,met?'nimik] 转喻推理Metonymic Reasoning is a figure of speech used in rhetoric(修辞) in which a thing or concept is not called by its own name, but by the name of something intimately(密切地) associated with that thing or concept.For instance, "London", as 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can be used as a metonym (an instance of metonymy) for the British governmente.g:silk suits you.”silk stands for the cloth made of silk.11. 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 语义真值条件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 is an approach to semantics(语义学) of natural language that sees the meaning of assertions as being the same as, or reducible to, the truth conditions of that sentence..For example, 'snow is white'.12. Theme [θi?m] 主题Refers to one or thing that undergoes an actione.g.sam found the dog.13. Synonymy [s?'n?n?m?] 近义词/同义词Synonyms are words which have different forms but similar meanings.e.g. Start, begin, commenc e14. Syllable ['s?l?b(?)l] 音节Syllable is phonological unit which is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phonemes.. Every syllable has a nucleus, which is usually a vowel.For example, /let/ consists of one syllable, whereas /ri’ga:d/ consists of two syllables. 15. Source 来源Refers to the place from which an action originates.For example, Sam left Beijing for Nanjing.16. Metaphoric Reasoning 隐喻性思维A word or phrase which is used for special effect, and which does not have its usual or literal meaninge.g. My hands are as cold as ice.17. Location 位置Refers to the place where an action happens,e.g. Jane put the magazines on the table. The table is location.18. Instrument 工具Refers to the means by which an action is performed.For example, the key opened the door.19. Indirect Speech Act 间接言语行为A speech act in which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is not reflected in the linguistic form of the utteranceFor example, “It is very hot in here” may be used to e xpress a request to turn on the air conditioner.20. Impersonalization [im,p?:s?n?lai'zei??n] 非人格化A device used either to avoid mentioning oneself or the interlocutor(对话者), or to appeal to public rule or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 which helps to gain successfu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e.g. (1)I don’t think you can smoke in the waiting room, sir.(2)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waiting room, sir. Obviously, (2) is more polite than (1).21. Hyponymy [ha?'p?n?m?] 下义词A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words,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one word includes the meaning of the other words.e.g. tiger, lion, elephant and dog are hyponyms of the word animal.22. Goal 目标Refers to the place to which an action is directed.For example, Sam left Beijing for Nanjing.23. Functional Shift 词性转换Words may shift from one part of speech to another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affixes.e.g. noun to verb, to knee, to tape, to break.24. Family Resemblance 家族类似性That a lexical category(词汇范畴) resembles another one can be called family resemblance.e.g. the notion概念of game. One game may resemble类似at least one game, although not all of them have to be alike at the same time.25. Experiencer 感受者One who perceives something. Example: Sam was sad.26. Exophoric Reference [,eks?u'f?rik] 外指Refer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entity in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and a linguistic item in the texte.g. he is the man you want to see, said when the mentioned person comes up to the speaker.27. Entailment 限定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entences in which the truth of the second is inferred from the truth of the firste.g. john has a boy”entailing”john has a child”.28. Endophoric Reference 内指照应Refers to a relation between two linguistic items in the same texte.g. John loves Jane, he takes great care of her. This is known to all.29. Deictic Exprseeion ['daiktik] 指代表达(指示语)Deictic Exprseeion are linguistic items used to anchor these specific points in the communication event.e.g. here and there, which refer to a place in relation to the speaker: The letter is here. (near the speaker). The letter is over there. (further away from the speaker)30. Coordinate Sentence 并列句contains two or more clauses(从句) are conjoined by a linking word, such as “and”, “or”, “so”, or “but”.e.g. here a star, and there a star31. Constative Utterance [k?n'steitiv] ['?t?r?ns] 表述句It’s the descriptions of facts or states of affairs. For example, The earth is round.”32. Componential Analysis 语义成分分析The process that breaks down the meaning of a word into its minimal distinctive features or properties using feature symbols is called componential analysis.For example, boy may be shown as [+human] [+male] [-adult]33. Complex Sentence 复合句A sentence which contains one or more clauses are embedded(嵌) into a main clause to communicate purpose, reason, time, place, manner, or concession.e.g.this is the place where my father worked 10 years ago.34. Clause 从句A clause in English is one unit of organization that contains a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A clause may be finite or non-finite.e.g. I hurried home. / Because I was late, they went without me.35. Causative ['k?:z?tiv] 成为..的原因/使动词A natural force that causes a changeFor example, The flood killed 25.36. Cataphoric Reference [,k?t?'f?:rik] 后指照应Donates a 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pronominal item and the later occurring expressione.g. This is what John does for Jane, he sends a bunch of roses to her every day.37. Blending ['blendi?]混成法Blending s a word formed by combining parts of other wordse.g. smog (formed from smoke and fog)38. Back-formation 逆构(逆成法)New words may be created from already existing words by subtracting a real or supposed affix.e.g. the word “edit” from the pre-existing word “editor” by deleting the assumed suffix “-or”39. Antonymy [?n't?nimi] 反义Antonyms are words which are opposite in meaning.e.g. Dead and alive; male and female40. Anaphoric Reference [,?n?'f?rik] 前指Involves a relation between a preceding re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the current pronominal iteme.g. John loves Jane, he takes great care of her. This is known to all.41. Analogy [?'n?l?d?i] 类比The process by which words are reformed or created on the model of existing grammatical termsFor example, zipper-gate, football-gate, Watergate42. Allophone ['?l?uf?un] 音位变体Allophone is the phonetic variants of a phoneme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e.g. the phoneme /l/ in English can be realized as dark/l/, clear /l/.43. Agent 人物,主格Refers to the one who performs an actionFor example, Sam opened the door.44. Affixation [,?fik'sei??n] 词缀A bound morpheme that is joined before, after, or within a root or stemIt mainly includes prefixes, suffixes, infixese.g. prefix un-, suffix –ness;infix –foot45. Adjacency Pair [?'d?eis?nsi] 相邻语对An initiation, say a question or a request, by the first speaker and the response by the second speaker, lik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r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est, form an adjacency pair.For exam ple,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Tom.”。

言语行为的语言逻辑分析

言语行为的语言逻辑分析

言语行为的语言逻辑分析一、言语行为的定义及分类言语行为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通过使用语言,表达出某种意义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言语行为主要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种。

直接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用言语直接表达其意图的行为,如“我想喝水”、“我要去看电影”等。

间接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用言语暗示或者表达其意图,不直接表达其意图的行为。

如“你考试考得不错啊”可能是称赞,也可能是安慰,要根据具体情境而定。

二、言语行为的语言逻辑分析言语行为的语言逻辑分析主要涉及到言语行为的五个方面:言语表达的目的、言语表达的准确性、言语表达的责任、言语表达的基础、言语表达的意义。

1.言语表达的目的言语表达的目的是指说话人在说些什么,目的是什么。

要想正确分析言语表达的目的,需要考虑言语行为的语境和上下文。

比如,说话人说“你觉得这个电影怎么样?”目的是邀请对方进行评价。

而如果说话人说“这个电影怎么样?”目的可能是表达对电影的评价。

在分析言语表达的目的时,要充分考虑到语境和上下文,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2.言语表达的准确性言语表达的准确性指说话人使用语言时是否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一个清晰准确的言语行为应该能够让听者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但通常情况下,言语表达不可能完全准确,往往还需要借助上下文进行理解。

比如,“我很高兴”这句话表面上看是表达了说话人的感受,但如果上下文是在说一些讽刺或者嘲笑的话时,可能是反话。

3.言语表达的责任言语表达的责任指说话人对自己的表达要负的责任。

言语行为中有些言语可能会伤害到他人,这需要说话人对自己的言辞进行负责任的把控。

比如,在对他人进行批评时,不应该使用攻击性语言或者带有歧视色彩的语言。

这样的言语行为不仅不符合人际交往的道德准则,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4.言语表达的基础言语表达的基础指言语行为的来源和基础。

言语行为的来源可能是个人经验、阅读、学习等,也可能是社会体验、文化习惯等。

论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

论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

论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史一鸿【摘要】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依托转喻理论与事态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进行了以下阐述:转喻是言语行为生成和理解的内在机制;事态场境理论是对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进行描述的工具;事态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转喻的力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各部分距离场境核心的距离,二是语境.通过以上论述从而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做出科学性的解释,是语用研究的新视角.【期刊名称】《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10)001【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言语行为;转喻;事态场境;语境【作者】史一鸿【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语言促使某种行为的发生。

长期以来,言语行为的生成和语用推理一直是语用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1]。

20世纪80年代,德国语言学家L.Thornburg及K.-U.Panther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就转喻思维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Speech ActMetonymy)理论[2]。

他们认为,转喻是言语行为的内在机制,言语行为可以借转喻模式加以实施。

认知语言学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建立了新的视角,从思维的层面揭示了语用推理的过程,具有更强的理据性和科学性。

转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借助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由此及彼,以熟悉的事物或特征为桥梁,实现对不熟悉的事物或特征的映射。

就构成要素而言,转喻具有本体和喻体两个部分,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一种替代的关系,喻体之所以可以替代本体,是因为它与本体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提及喻体就可以使听话者推断出所指的实际上是本体。

例1.Our factory doesn’t need new hands at present.(“hands”代“workers”,部分转指整体)例2.“公共场合请勿吸烟”(“吸烟”这个事件包括点烟、吸入、吐出等分事件,此处为分事件转指整个事件)Thornburg认为,转喻思维同样在语用层面上起作用,言语行为通常要借助转喻规则才能实施,而这种转喻规则的具体实施则是建立在“事态场境”(state-ofaffairs scenario)之上。

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解释

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解释

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解释
马瑞贤
【期刊名称】《衡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7)4
【摘要】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间接言语行为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但传统的理论研究却没能对其做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最近,Thornburg和Panther从认知角度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转喻解释理论,从而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但此理论忽视了对一些必要的语用参数的考虑,从而无法对间接言语行为作全面的解释.因此需要对此转喻解释做进一步的改进.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马瑞贤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4
【相关文献】
1.间接言语行为转喻中的语用参数 [J], 樊玲
2.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转喻分析——高层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 [J], 贺汀
3.《雷雨》中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赏析——以繁漪为例 [J], 赖守忠;
4.转喻为什么可能——"转喻与逻辑"研究之二:"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 [J], 徐盛桓
5.转喻与语法结构:间接言语行为的连续体——基于认知语法的统一解释 [J], 刘云飞;雷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言语行为与转喻推理摘要:间接言语行为是指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过程来理解话语传递的真正意义。

panther和thornburg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认为言语行为脚本结构中的转喻关系构成了交际的自然推理图式,从而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

本文将以panther和thornburg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基础分析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推理过程,并尝试分析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类型转换。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脚本转喻推理类型转换一.引言言语行为理论于1930年首次提出,之后austin发展了这一理论;searle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近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searle(1975)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借助一种言语行为间接地执行另一种言语行为。

关于间接言语的语用推理,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例如,searle(1975)提到听众需要采取10个推理步骤来推断说话者的真实意图;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最佳关联在推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些理论都对话语字面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区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了一些推理图示,但是单从语用的角度出发解释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人类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且言语行为具有转喻的概念本质。

panther&thornburg (1998:755)首次将认知和语用两个层面结合起来分析言语行为并提出言语行为转喻理论。

本文将运用panther&thornburg提出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进行认知阐释,并尝试分析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类型转换。

二.概念转喻理论转喻是对复杂的客观世界进行认知和范畴化的重要手段,是在日常交际中传达和理解转喻思维的重要工具。

转喻是指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喻体)向另一个概念实体(本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转引自沈家煊,1999)。

传统的观点认为转喻只具有指称功能且只基于语言邻近性,认知的观点则认为转喻的邻近性还具有心理或概念意义。

转喻基于人类的认知体验以及感知显著性,显著性即是基于心理概念意义上的突显。

同一认知框架内的转喻过程具有突显性质,即人们常用显著的事物(喻体)激活不显著的事物(本体)从而代替它。

lakoff(1987:77)也提出“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们常用易于理解或感知的事物的一个方面指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由此可知,转喻的运作机制依赖于认知域内的突显成分,即当认知域内一个事件的某一成分被激活后,这一成分便会被突显出来,从而用来代替整个事件或事件的其他部分。

panther&thornburg(1999)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对转喻进行了分类,认为转喻可分为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张辉、孙明智, 2005: 3)。

本文研究的言语行为转喻(言外转喻)是指用言语行为事件中某一部分代表整个行为事件,即当言语行为脚本中的某一部分被激活后,整个言语行为脚本便会被唤起,从而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

由此可知,转喻的生成和理解与icm密切相关。

以icm为参照框架的各种言语行为脚本中存在转喻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概念转喻理论对其进行推理和解释。

三.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推理panther&thornburg(1998:756)提出传统的言语行为推理理论有两个缺陷:(1)未能对人们能够迅速进行语用推理这一现象做出满意解释;(2)没有系统地描述话语推理的认知操作过程。

他们从认知角度对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进行重新解读并提出言语行为转喻理论。

从转喻机制的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分析既可以减轻说话者加工话语的努力,也可以调控听众对话语进行推理的过程。

例如,a问b:“can you turn on the light?”。

b并不需要根据searle 提出的一系列假设推理来明白a的真正意图:a并非询问b是否有能力“turn on the light”,而是要求或请求b完成这一行为。

听到这句话时,b大脑中储存的已被概念化了的请求行为这个icm中的突显成分(b有能力完成这一行为)被激活,用来指代整个行为事件。

再如,a对b说道:“it’s 7:00.”这句话中,时间因素被激活,以此指代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餐、去上课/上班/做其它事情这一事件整体。

基于此,panther&thornburg(1997)提出了言语行为脚本理论,并提议把言语行为脚本理论和转喻理论结合起来对间接言语进行转喻推理。

他们认为一个言语行为脚本至少包括三个阶段,即(1)前段(before):指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满足行为发生所需的条件;(2)核心段及其结果段(core and its result):指行为的中心,描述行为的特点及成功完成行为的即时结果;(3)后段(after):指行为所带来的预期或非预期的后果。

这三个阶段都与整个行为脚本存在转喻关系,任一阶段的激活都会唤起整个行为事件的发生,如以下几个英语例句:(1) can you open the window?(2) you must pay taxes because you are committed to do that.(3) you will help me as you said, will you?从这三个例句可以得知,(1)句是用前段(即听话者具备打开窗户的能力)来指代整个行为脚本;(2)句是用核心段及其结果段(即说话者要求听话者赋税且听话者有义务赋税)来代表整体;(3)句是用后段(即说话者预期听话者将会给予帮助)来指代整个行为事件。

这三句体现的转喻关系分别为:请求类言语指代行为整体、指令类言语指代行为整体、承诺类言语指代行为整体。

由此可知,转喻理论能够为间接言语行为的推理做出较为透彻的解析。

四.间接言语行为类型转换陈香兰(2008:19)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类型在日常交际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交际语境和交际意图而改变的。

她认为认知背景、现时语境、个人语用因素是影响言语行为转变的主要因素。

例如《梅兰芳》中的一段对话可以说明这三个因素在类型转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戏馆老板(焦急):咳,梅老板,您可回来啦,您得救命哪,救场如救火啊!座儿都来啦,今儿这面子您可一定要给我!(命令)梅兰芳(不高兴):我今儿有要紧的事,走不了!(命令)戏馆老板(焦虑):还有要紧过救场的事啊?祝老板病了,按说您跟他不是一个戏班,可座儿就要您,不然他们就退票啊!(请求)梅兰芳(不耐烦):今天请请旁人!(建议)戏馆老板(生气):谁红请谁,您告诉我谁比您红,我请去!(命令)梅兰芳(生气):我要是犯回浑呢?(命令)戏馆老板(苦笑):不能够啊,您不是那样的人!(请求)梅兰芳(无奈):那我是哪样的人?我定好跟小冬看场电影,都不行吗?(请求)戏馆老板(转向孟小冬求救):孟小姐,您帮我劝劝梅老板吧?(请求)这段对话是围绕戏馆老板(以下简称x)试图说服梅兰芳(以下简称m)去救场一事而展开的,其间两人的间接言语行为都出现了类型转换。

x赶来让m去救场,由于此时内心焦虑,说话语气是命令式的。

x遭到拒绝,口气开始委婉,请求m去救场。

x言语行为由命令转到请求是现时语境在起作用:座儿满了,原先唱戏的祝老板生病了,如果没人唱的话观众就会退票。

m起初口气坚定,但听到m的解释后口气有所缓和,建议x另请别人。

m言语行为的转变也是现时语境在起作用:m有事要出门,祝老板生病。

至此,x和m 的言语行为转变都是由当时的认知语境引起的,即祝老板生病了。

再次被拒后,基于x的认知背景(当时梅兰芳是唱京剧最红的),x 口气又变得强硬起来(请求转为命令),质问m谁比他红就去请谁,其实是间接地表示m非去不可。

由于个人语境因素(想和孟看电影,不想去戏院),m也强硬表示自己会犯浑。

x则再次间接请求m去救场,并在无奈之下请求孟小冬帮忙。

其中个人语境因素和现时语境共同起作用:1)梅兰芳不会犯浑;2)梅兰芳是和孟小冬去看电影,因此孟也许能够劝说梅改变主意。

m最后的语气则由命令转为请求,这也是由个人语境因素和现时语境在共同作用:1)想和孟去看电影,完成约定之事;2)早已约好和孟去看电影,就要出门。

至此,x和m的言语行为转变都是由各自的话语意图引起的,即x竭力劝说m去救场,m则坚持去和孟看电影。

由此可知,这段对话中x和m的口气发生了多次转变,言语行为也发生了多次转换。

其中,认知背景、现时语境和个人语境因素相互交织,在言语行为类型转换中共同起作用。

x和m之间的言语行为转换如下所示:戏馆老板:命令—请求(现时语境);请求—命令(认知背景);命令—请求(个人语境因素、现时语境)。

梅兰芳:命令—建议(现时语境);建议—命令(个人语境因素);命令—请求(现时语境、个人语境因素)。

五.结语本文以panther&thornburg提出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基础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认知阐释,认为言语行为脚本结构中的转喻关系构成了交际的自然推理图式,从而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

以言语脚本结构为基础的语用推理认为脚本中的每个阶段都可用来转指整个行为事件。

另外,间接言语行为的类型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特交际情景及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而改变。

其中,认知背景、现时语境和个人语境因素构成了言语行为类型转换的三个主要原因。

语用推理为交际者提供了具体的推理模式或步骤,言语行为脚本转喻理论则揭示了推理路径及其概念本质。

因此,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需要在认知和语用两个层面的共同指导下进行。

参考文献:[1] lakoff, g. & johnson, m.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 searle, j. indirect speech acts [a]. in cole, p. & 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speech acts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3] panther, k & thornburg, l.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 [j]. journal of pragmatic, 1998(30):755–769[5] 陈香兰. 间接言语行为类型转换与转喻[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18-21[6]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 1999(1):3–15[7] 张辉,孙明智. 2006.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 外语与外语教学(3):1-6作者简介:王晓旭(1988–),女,山西省运城市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