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跷动减震设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整个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在竖 向不紧固;另一种是结构中地震力较大的柱、竖向连续墙、支撑等部 分构件与下部基础不紧固。前一种方法适用于高宽较大的建筑物在强 烈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竖向拔力的情形。 五、地震震向与建筑物走向
汶川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无数,同时也有不少的房屋屹立不倒。 经过专家的现场勘察。房屋倒塌和震向密切相关。所谓的震向,即地 震发生以后,导致房屋震动的方向。此次汶川大地震,震向为东北. 西南走向,房子如果和它同向。随它一起摇晃,则受损严重,而房屋 走向和震向垂直的话,损伤明显小得多。以板式结构为例,板式方向 与断裂带走向垂直的话,其抗震能力至少可以提高3度。“我们虽然 不能精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震的强度.但是,知道了断裂带的 走向以后,一旦发生地震,地震波的传递方向所导致房屋晃动的方 向,还是有规律的。”同济大学规划设计专家吴志强如是说。“今 后,在重建规划中,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房屋走向和震向交叉,其 抗震能力可提高3度。”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地震力影响下合理计算模型的确定,并提出了相应构造措施.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jsysywd20100614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9日
4.悬挂隔震 悬挂隔震是将结构的全部或大部分质量悬挂起来,使地面运动传 递不到主体质量,产生不了惯性力,从而起到隔震作用。它最具有代 表性的是巨型刚框架悬挂体系。其结构分为主框架和子结构:主框架 同一般框架结构;子结构采用索或吊杆悬挂.分布有主要质量。此体 系可以有效地隔离主框架和子结构,减少地震作用的传递,控制结构 的地震反应。因此,目前已经广泛被很多国家采用该方法在桥梁、火 电厂锅炉架中应用广泛。著名的香港汇丰银行新大楼(43层)即采用此 种方法隔震。 二,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主要通过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来减少结构的地震 反应。其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用于新建结构的减震设计,也可用于 现结构的抗震加固;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更适合钢结构、高耸结 构;一般应用于上部结构,也町应用于基础隔震建筑中的隔震层。 消能减振技术是用特别设置的机构和元件将地震动的能量加以吸 收耗散,以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这比传统的依靠结构本身及其节点
管理观察
CONSTRUCTloN
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分析
吕必祥 田州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445000
摘要: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强烈地震发生在人类聚居区,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 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减少地震力影响力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ຫໍສະໝຸດ Baidu筑结构设计;地震力影响
总之,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隔震减震技术已经从早期的系统 研究进入到了逐步应用的阶段。经过现实中实际地震的验证,这些方 法已经显示出优越的抗震性能,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 仍然要看到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还需要我们设计和科研人 员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论证。
参考文献: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1-2001)2008. 【2】武田寿一。纪晓惠,等译.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M】.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7.
无粘结钢支撑体系是一种机敏的减震支撑体系。在内核钢支撑和 外包钢管之间不粘结,或者在内核钢支撑和外包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 凝土之问涂无粘结漆形成滑移界面。在支撑中段设置外包层,在支撑 两端适当部位露出内核钢支撑,再用高强度螺栓与框架结构连接,以 保证压力和拉力都只由内核钢支撑承受。滑移界面的材料和几何尺寸 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以允许内核钢和外包层之间相对滑动,同时约 束内核钢支撑的横向变形,防止内核钢支撑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整体屈 曲和局部屈曲。 四、跷动振动控制减震设计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张树忠.董福琳 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分析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6)
主要从当前抗震设计中所涉及隔震,消能减震技术以及根据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所体现出来的建筑物走向与地震震向的关系来简述减少地震中建筑物破 坏的技术措施.
2.期刊论文 胡志民 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探析 -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的延性耗散地震能量相比显然是前进了一步。但是消能元件往往与主 体结构是不能分离的,而且常常是主体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 完全避免主体结构出现弹塑性变形,因此它还不能完全脱离延性结构 的概念。从另一方面考虑,减振消能也可以看作是增加结构阻尼的方 法。
消能减震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所选用的消能装置关系较大.消 能装置的种类繁多,主要有摩擦阻尼器、塑性消能器、粘滞阻尼器、 磁流变阻尼器、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等。从阻尼器的T作原理方面可 分为滞回型和粘滞型两类,亦可称为位移相关型和速度相关型。 三、机敏减震支撑体系
万方数据
蕉壹壅塑目圜
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吕必祥, 田州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445000
城市建设 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2010,(6) 0次
参考文献(2条)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2.武田寿一,纪晓惠,等译.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一,隔震 使用隔震技术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的目的,
而且建筑装修及室内设备也得到有效保护。隔震建筑的结构体系一般 由下部结构、隔震装置、上部结构组成。根据隔震层设置的位置不 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l地基隔震 地基隔震即隔震层设在基础以下的地基中。历史上曾采用糯米 垫层或砂垫层隔震,也能取得一定效果。还有的用一层软粘土一层砂 土,其间加入一层土工布。使地震波在地基中被多次反射吸收达到衰 减的效果。但由于土的性状较难由人工控制,它常随自然条件而变 更,因此效果不稳定。杭州市抗震办曾组织研制了一种改性沥青阻尼 隔震垫。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是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减小地震动往 上部结构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该种隔震方法适用于体形 规则的低层或多层建筑结构,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效果较差(隔震结 构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基础隔震包括粘弹性隔震、滚轴(珠)滑移 隔震、摩擦摆隔震、摩擦滑移隔震等多种形式,隔震装置有夹层橡胶 垫隔震装置、基底滑移隔震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等,其减震效果可
达8%--60%。 3.层间隔震 层间隔震是结构隔震与抗震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原结构
上安装由质量和隔震支座组成的耗能减震装置,地震时,耗能减震机 构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该方法适用于旧房加 层、抗震加固。减震效果一般在10%---40%之间。虽然层间隔震的效 果不如基础隔震,但它可利用结构的加层或原结构的隔热层,做适当 的改建而达到减震的目的,简单易行。隔震装置采用橡胶支座。在上 海.几栋高层建筑用此方法控制结构的第二振型反应,收到很好的效 果。
汶川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无数,同时也有不少的房屋屹立不倒。 经过专家的现场勘察。房屋倒塌和震向密切相关。所谓的震向,即地 震发生以后,导致房屋震动的方向。此次汶川大地震,震向为东北. 西南走向,房子如果和它同向。随它一起摇晃,则受损严重,而房屋 走向和震向垂直的话,损伤明显小得多。以板式结构为例,板式方向 与断裂带走向垂直的话,其抗震能力至少可以提高3度。“我们虽然 不能精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震的强度.但是,知道了断裂带的 走向以后,一旦发生地震,地震波的传递方向所导致房屋晃动的方 向,还是有规律的。”同济大学规划设计专家吴志强如是说。“今 后,在重建规划中,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房屋走向和震向交叉,其 抗震能力可提高3度。”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地震力影响下合理计算模型的确定,并提出了相应构造措施.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jsysywd20100614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9日
4.悬挂隔震 悬挂隔震是将结构的全部或大部分质量悬挂起来,使地面运动传 递不到主体质量,产生不了惯性力,从而起到隔震作用。它最具有代 表性的是巨型刚框架悬挂体系。其结构分为主框架和子结构:主框架 同一般框架结构;子结构采用索或吊杆悬挂.分布有主要质量。此体 系可以有效地隔离主框架和子结构,减少地震作用的传递,控制结构 的地震反应。因此,目前已经广泛被很多国家采用该方法在桥梁、火 电厂锅炉架中应用广泛。著名的香港汇丰银行新大楼(43层)即采用此 种方法隔震。 二,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主要通过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来减少结构的地震 反应。其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用于新建结构的减震设计,也可用于 现结构的抗震加固;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更适合钢结构、高耸结 构;一般应用于上部结构,也町应用于基础隔震建筑中的隔震层。 消能减振技术是用特别设置的机构和元件将地震动的能量加以吸 收耗散,以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这比传统的依靠结构本身及其节点
管理观察
CONSTRUCTloN
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分析
吕必祥 田州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445000
摘要: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强烈地震发生在人类聚居区,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 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减少地震力影响力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ຫໍສະໝຸດ Baidu筑结构设计;地震力影响
总之,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隔震减震技术已经从早期的系统 研究进入到了逐步应用的阶段。经过现实中实际地震的验证,这些方 法已经显示出优越的抗震性能,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 仍然要看到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还需要我们设计和科研人 员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论证。
参考文献: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1-2001)2008. 【2】武田寿一。纪晓惠,等译.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M】.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7.
无粘结钢支撑体系是一种机敏的减震支撑体系。在内核钢支撑和 外包钢管之间不粘结,或者在内核钢支撑和外包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 凝土之问涂无粘结漆形成滑移界面。在支撑中段设置外包层,在支撑 两端适当部位露出内核钢支撑,再用高强度螺栓与框架结构连接,以 保证压力和拉力都只由内核钢支撑承受。滑移界面的材料和几何尺寸 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以允许内核钢和外包层之间相对滑动,同时约 束内核钢支撑的横向变形,防止内核钢支撑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整体屈 曲和局部屈曲。 四、跷动振动控制减震设计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张树忠.董福琳 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分析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6)
主要从当前抗震设计中所涉及隔震,消能减震技术以及根据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所体现出来的建筑物走向与地震震向的关系来简述减少地震中建筑物破 坏的技术措施.
2.期刊论文 胡志民 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探析 -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的延性耗散地震能量相比显然是前进了一步。但是消能元件往往与主 体结构是不能分离的,而且常常是主体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 完全避免主体结构出现弹塑性变形,因此它还不能完全脱离延性结构 的概念。从另一方面考虑,减振消能也可以看作是增加结构阻尼的方 法。
消能减震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所选用的消能装置关系较大.消 能装置的种类繁多,主要有摩擦阻尼器、塑性消能器、粘滞阻尼器、 磁流变阻尼器、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等。从阻尼器的T作原理方面可 分为滞回型和粘滞型两类,亦可称为位移相关型和速度相关型。 三、机敏减震支撑体系
万方数据
蕉壹壅塑目圜
建筑结构设计中减少地震力影响的措施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吕必祥, 田州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445000
城市建设 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2010,(6) 0次
参考文献(2条)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2.武田寿一,纪晓惠,等译.建筑物隔震防振与控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一,隔震 使用隔震技术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的目的,
而且建筑装修及室内设备也得到有效保护。隔震建筑的结构体系一般 由下部结构、隔震装置、上部结构组成。根据隔震层设置的位置不 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l地基隔震 地基隔震即隔震层设在基础以下的地基中。历史上曾采用糯米 垫层或砂垫层隔震,也能取得一定效果。还有的用一层软粘土一层砂 土,其间加入一层土工布。使地震波在地基中被多次反射吸收达到衰 减的效果。但由于土的性状较难由人工控制,它常随自然条件而变 更,因此效果不稳定。杭州市抗震办曾组织研制了一种改性沥青阻尼 隔震垫。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是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减小地震动往 上部结构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该种隔震方法适用于体形 规则的低层或多层建筑结构,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效果较差(隔震结 构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基础隔震包括粘弹性隔震、滚轴(珠)滑移 隔震、摩擦摆隔震、摩擦滑移隔震等多种形式,隔震装置有夹层橡胶 垫隔震装置、基底滑移隔震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等,其减震效果可
达8%--60%。 3.层间隔震 层间隔震是结构隔震与抗震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原结构
上安装由质量和隔震支座组成的耗能减震装置,地震时,耗能减震机 构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该方法适用于旧房加 层、抗震加固。减震效果一般在10%---40%之间。虽然层间隔震的效 果不如基础隔震,但它可利用结构的加层或原结构的隔热层,做适当 的改建而达到减震的目的,简单易行。隔震装置采用橡胶支座。在上 海.几栋高层建筑用此方法控制结构的第二振型反应,收到很好的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