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中主要设备.

合集下载

换热站设备知识讲解

换热站设备知识讲解

换热站设备知识讲解1、换热站设备简介:换热站设备是指连接于一次网和二次网并装有用户连接的有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机房,是热量交换、热量分配以及系统监控的枢纽。

一次网:指连接于热电厂换热首站(或大型区域锅炉房)与换热站之间的管网。

二次网:指连接于换热站与热用户之间的管网。

2、换热站主要设备包括:① 换热器: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变供热介质参数的设备。

② 循环泵:为二次循环回水提供动力的设备。

③ 除污器:对系统介质的杂质进行过滤器清理的设备。

④ 补水泵:对系统介质的损失进行补充的设备。

⑤ 疏水器:自动的排除加热器设备或蒸汽管道中的凝结水及空气等不凝结气体且不漏出蒸汽的设备。

⑥ 水箱:储备补水水源、自来水、凝结水的设备。

⑦ 配电设备:主要对泵等设备控制和监控作用。

⑧ 计量设备:对供热进行参数进行统计计算的作用。

其他:各类阀门,如闸阀、截止阀等3、换热站的供热系统包括哪些部分?① 热源,②供热热网,③热用户。

4、换热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换热站的工作原理是:一次网热源通过管道送到换热站,并进入换热器内,通过换热器的换热,将一次网热源交换到二次网供热管道内,二次网供热管道引出至热用户。

二次网回水经过过滤器除污,经由循环进入换热器,被蒸汽或高温水加热后进行供热,蒸汽或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后,变成凝结水或高温回水,返回热源,进行一、二次网供热系统的循环。

补水泵将软水打入系统中以保持系统压力恒定。

5、换热站的分类①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分为:热水供热换热站和蒸汽供热换热站;②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工业换热站和民用换热站;③ 根据换热站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分为用户换热站(点)和区域性换热站。

6、换热站水泵的选型流程?根据总负荷和供回水温度算出循环水泵流量,根据供热半径和换热站阻力及末端阻力计算循环水泵扬程,根据楼高计算补水泵扬程(楼高加3-5m),依据循环水泵流量计算补水泵流量(系统总循环量的3%-5%)。

7、换热站的热水采暖系统有哪些优点?热能利用率高,输送时无效损失小,散热设备不易腐蚀,使用周期长,且散热设备表面温度低,符合卫生要求,系统操作方便,运行安全,易于实现供水温度的集中调节,系统蓄热能力高,散热均衡,适于远距离输送。

换热站设备技术要求

换热站设备技术要求

换热站技术要求本工程中换热站共两台设备:板式换热机组〔采热〕和容积式换热机组〔淋浴,喷头共41个〕。

一、这两台设备总体要求:1、具有先进成熟的操纵系统,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维护量少,节能运行结构紧凑,可大大节约机房面积和基建费用,出厂前差不多严格检测,现场只需法兰连接,开机即可投进运行,以利于减少现场安装工程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2、机组配备不锈钢楔型滤网除污器,除污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所有阀门、仪表管路等均采纳国产或合资中档品牌,装机配置先进、合理。

3、水泵要运行平稳,特别是噪音要低,能有效的改善机房环境。

4、机组要配置灵活,可依据用户要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

5、操纵系统要求操作方便简单,尽量能使六台泵的操纵柜集中在一起。

二、投标方的效劳投标方的效劳范围包括:供方有责任为需方的机组提供整个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效劳。

试运行、调试指导及人员培训等。

投标方应派有经验的技术代表到工作现场安装、调试、检查及验收工作。

并参加设备的试运行。

投标方应对用户的操作、维修人员提供培训。

1 投标方现场技术效劳1.1 投标方现场效劳人员的目的是使所供材料平安、正常投运。

投标方要派合格的现场效劳人员。

1.2 投标方现场效劳人员应具有以下资格:1.2.1 遵守法纪,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和制度;1.2.2 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按时到位;1.2.3 了解合同设备的设计,熟悉其结构,有相同或相近机组的现场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地进行现场指导;1.2.4 躯体健康,适应现场工作的条件。

1.2.5 投标方须更换招标方认为不合格的投标方现场效劳人员。

1.3 投标方现场效劳人员的职责1.3.1 投标方现场效劳人员的任务要紧包括材料催交、物资的开箱检验、材料质量咨询题的处理、指导安装和调试、参加试运和性能验收试验。

1.3.2 在安装和调试前,投标方技术效劳人员应向招标方进行技术交底,讲解和示范将要进行的程序和方法1.3.3 投标方现场效劳人员应有权全权处理现场出现的一切技术和商务咨询题。

小型换热站主要设备表

小型换热站主要设备表
手自两用、一拖二
1

6
二级泵变频控制柜
手自两用、一拖二
1

7
补水泵变频控制柜
手自两用、一拖二
1

8
气候补偿器
1

9
软化设备
1t/h
1

10
真空脱气机
1

党校小型换热站(含换热站使用原房间改造)
11
板式换热器
换热面积15平米
2

丹佛斯机组
12
二次循环泵
G=40m3/h H=24m
2

13
二次水二级泵
G=15m3/h H=20m
2

17
楼前二级泵
G=35m3/h,h=12m
2

18
二次泵变频控制柜
手自两用、一拖二
1

19
二级泵变频控制柜
手自两用、一拖二
1


气候补偿器
1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楼前二次泵
G=28m3/h,h=5m
2

丹佛斯二级泵混水机组
2
楼前二级泵
G=65m3/h,h=13m
2

3
二次泵变频控制柜
手自两用、一拖二
1

4
二级泵变频控制柜
手自两用、一拖二
1

5
气候补偿器
1

6
楼前二次泵
G=13m3/h,h=5m
2

7
楼前二级泵
G=30m3/h,h=12m

换热站工作原理

换热站工作原理

换热站工作原理换热站是一个重要的热力设备,用于实现热能的传输和分配。

它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换热站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参数等。

一、换热站的组成部分换热站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热源系统:热源系统通常由锅炉、热泵或其他热能设备组成,用于提供热能。

2. 热网系统:热网系统由输送热能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用于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用户端。

3. 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水泵、阀门等,用于实现热能的传递和调节。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阀、温度控制器等,用于监测和控制换热站的运行状态。

二、换热站的工作流程换热站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热源供热:热源系统将热能传递给换热站。

2. 热网输送:热能通过热网系统输送到换热站。

3. 热能转换:换热设备将热能从热源侧传递到用户侧,并实现热能的转换。

4. 热能分配:控制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阀门和水泵,将热能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5. 热能回收:在热能分配过程中,换热站可以通过回收余热的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换热站的关键技术参数换热站的工作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参数来评估:1. 热源温度:热源的温度决定了换热站能够提供的热能量大小。

2. 用户温度:用户的温度要求决定了换热站需要分配的热能量大小。

3. 热负荷:热负荷是指换热站需要提供的热能量大小,通常以热功率的形式表示。

4. 热效率:热效率是指换热站将热能从热源传递到用户的能量转换效率。

5. 运行稳定性:换热站的运行稳定性是指在不同工况下,换热站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四、总结换热站是实现热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热源供热、热网输送、热能转换、热能分配和热能回收等多个方面。

换热站的工作性能可以通过热源温度、用户温度、热负荷、热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参数来评估。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运行,换热站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热能传输和分配,为城市供热系统提供可靠的热能支持。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供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热源,输送系统,换热站,用户系统。

2.输送系统:输送系统主要用于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换热站。

输送系
统中使用的介质多为水蒸汽、热水或热油。

输送系统主要由管道、泵站和
阀门组成。

管道负责将热介质从热源输送到换热站,泵站负责提供输送介
质所需的动力,而阀门则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3.换热站:换热站是供热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将热能从输送系统
中传递给用户系统。

换热站通常由换热器、泵组、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换热器是实现热能传递的核心设备,常见的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等。

泵组负责为用户系统提供所需的流量和压力,控制系统
则用于监控和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

4.用户系统:用户系统是最终利用供热系统提供的热能进行采暖或生
活热水供应的设备组合。

用户系统通常包括散热器、暖通设备、热水器等。

散热器是最常见的用户设备,通过散热器中的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室内
空气,实现室内的采暖效果。

而暖通设备则包括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等,
负责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热水器则用于提供生活用热水。

综上所述,供热流程及其中的关键设备包括热源、输送系统、换热站
和用户系统。

这些设备和流程协同工作,确保供热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提
供热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不同的供热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设备和
流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供热的效果和经济性。

换热站工作原理

换热站工作原理

换热站工作原理换热站是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关键设备,它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从热源传递到热用户,实现供热系统的热能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换热站的工作原理,包括换热站的组成部分、工作过程以及与供热系统其他部分的关系。

一、换热站的组成部分换热站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热源侧:热源侧是供热系统中的热源设备,一般包括锅炉、热力泵、余热回收装置等。

热源侧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换热站。

2. 热用户侧:热用户侧是供热系统中的热用户设备,包括暖气片、热水器等。

热用户侧通过热交换器从换热站获取热能。

3.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换热站的核心组件,用于实现热能的传递。

热交换器一般由管道和换热介质组成,通过热介质的流动,实现热能的传递。

4. 泵组:泵组是用于维持热介质在换热站内的流动的设备,包括循环泵、补水泵等。

泵组通过循环泵将热介质从热源侧输送到热交换器,再将冷却后的热介质输送回热源侧。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换热站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换热站的工作过程换热站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热源侧供热:热源侧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热介质。

热介质在热交换器内与热源侧的热能进行热交换,吸收热能。

2. 热介质输送:泵组将热介质从热源侧输送到热交换器,使热介质能够与热用户侧进行热交换。

3. 热用户侧供热:热介质在热交换器内与热用户侧的热用户设备进行热交换,将热能传递给热用户。

4. 热介质回流:冷却后的热介质通过泵组回流到热源侧,再次进行热交换。

5. 控制系统监测和调节:控制系统监测换热站的运行状态,根据需要对泵组和热交换器进行调节,以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换热站与供热系统的关系换热站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供热系统的其他部分密切相关。

换热站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从热源传递给热用户,实现供热系统的热能传输。

换热站与热源侧的热源设备紧密配合,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热介质。

换热站的主要设备及作用

换热站的主要设备及作用

换热站的主要设备及作用
换热站主要设备有水泵、加热器、冷凝器、膨胀室、控制阀等。

1. 水泵:用于将供热或制冷介质循环输送,使其能够到达不同的位置,进行换热。

2. 加热器:用来将低温的供热介质升温,使其提供热量到负荷部位。

3. 冷凝器:用来将高温的供热介质冷凝到低温,以排出热量。

4. 膨胀室:用来装载膨胀蒸发剂,当温度上升时膨胀蒸发剂会发生膨胀,从而使控制阀开启,进行排放热量。

5. 控制阀:用来控制换热器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阀会打开,释放热量,保证换热器工作在正常范围内。

换热站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换热站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换热站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换热站概况换热站是连接一次网和二次网的枢纽,主要设备有换热器、循环泵、除污器、补水泵、疏水器、水箱、配电设备、计量设备等。

换热站主要承担热量交换、热量分配以及系统监控的任务。

2. 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换热站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

(2)操作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设备无异常情况。

(3)启动设备前,应先进行手动操作,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4)操作设备时,严禁操作人员离开设备,防止发生意外。

(5)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检修、清洁等工作。

(6)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设备,防止烫伤。

3. 防火、防爆措施(1)换热站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严禁在设备附近吸烟、使用明火。

(3)换热站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水龙带等。

(4)定期对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4. 防潮、防雷措施(1)换热站内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设备受潮。

(2)设备安装时,应考虑防雷措施,确保设备安全。

5. 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报告上级领导。

(2)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3)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进行自救和互救。

三、交底要求1. 所有换热站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2. 换热站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换热站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4. 换热站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交底时间本次安全技术交底时间为:____年____月____日。

五、交底人本次安全技术交底人为:____(姓名)。

六、受交底人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受交底人为:____(姓名)。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换热站是一个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供热系统中。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从一种介质传递到另一种介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换热站的工作原理,包括换热站的组成部份、工作流程以及热能传递的原理。

一、换热站的组成部份换热站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份构成:1.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换热站中最核心的部件,用于实现热能的传递。

通常采用管壳式热交换器,其中一个介质通过管道流动,另一个介质通过外壳流动,通过管道和外壳之间的壁面传递热量。

2. 泵组:泵组用于循环介质的流动,将冷介质和热介质分别送入热交换器中进行热能传递。

泵组通常包括冷水泵、热水泵和循环水泵等。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换热站的运行状态。

它可以实现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确保换热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阀门和管道:阀门和管道用于控制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流量大小。

通过开启或者关闭阀门,可以实现介质在不同部件之间的传递和调节。

二、换热站的工作流程换热站的工作流程普通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冷介质进入热交换器:冷介质从冷水泵中抽取,经过阀门和管道进入热交换器的管道内部。

2. 热能传递:在热交换器中,冷介质通过管道流动,而热介质通过外壳流动,两者之间通过壁面进行热能传递。

热介质的热量被传递给冷介质,使其温度升高。

3. 热介质流出热交换器:热介质在热交换器中流动,将热量传递给冷介质后,流出热交换器,经过阀门和管道返回热源。

4. 热交换器中的冷介质流出:经过热交换器的冷介质温度升高后,流出热交换器,经过阀门和管道返回到用户端。

5. 冷介质回到用户端:冷介质流出热交换器后,经过管道回到用户端,为用户提供热量。

三、热能传递的原理换热站实现热能传递的原理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

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份子传递。

在热交换器中,冷介质和热介质之间通过壁面进行热传导,将热量从热介质传递给冷介质。

换热站中主要设备

换热站中主要设备

选型与布局规划
选型
根据工艺要求、流体性质、温度压力 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
布局规划
考虑换热器在换热站中的位置、连接 方式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协同工作等因 素。
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
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清洗,保持换热器内部清洁,防止结垢和腐蚀。
故障排除
针对常见的故障如泄漏、堵塞、传热效率下降等问题,采取 相应的维修措施。
02
循环水泵
Chapter
循环水泵类型与结构
01
02
03
离心式水泵
采用离心力原理,具有高 效、流量大、扬程高等特 点,主要由叶轮、泵壳、 轴封等部件组成。
容积式水泵
利用工作室容积周期性变 化来输送液体,如柱塞泵 、隔膜泵等,适用于高粘 度、含固体颗粒的介质。
其他类型水泵
如轴流泵、混流泵等,根 据特定需求和应用场景选 择。
04
配置备用设备和易 损件,确保连续运 行和快速维护。
校准调试及日常管理
01
定期进行仪表校准,确 保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 。
02
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 优化,提高控制精度和 响应速度。
03
建立设备档案和维护计 划,定期检查和维护设 备。
04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管 理,确保正确操作和维 护设备。
05
辅助设备与系统
保温施工
确保保温材料紧密贴合设备表面,消除热桥现象,减少热量损失。
通风散热设施配置
通风方式
根据换热站内部布局和环境条件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 适的通风方式,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等。
VS
散热设备
包括散热器、风扇等,用于将设备产生的 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防止设备过热。

换热站循环泵的原理作用

换热站循环泵的原理作用

换热站循环泵的原理作用
换热站循环泵是换热站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热水从换热站送往用户,同时将用户回收的冷水送回换热站进行再次加热。

循环泵的原理作用是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热水在管道中流动。

循环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热水在管道中流动。

循环泵的叶轮是由多个叶片组成的,当电机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热水被吸入泵体内,然后被压缩并推送到管道中。

循环泵的压力可以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控制,从而实现对热水流量的调节。

循环泵的作用是将热水从换热站送往用户,同时将用户回收的冷水送回换热站进行再次加热。

在换热站中,循环泵通常被安装在热水管道的末端,以确保热水能够顺利地流向用户。

当用户需要热水时,循环泵会自动启动,将热水送到用户处。

当用户使用完热水后,循环泵会自动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次使用。

循环泵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热水的供应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循环泵的作用,热水可以在管道中持续流动,从而减少了热水在管道中停留的时间,提高了热水的供应效率。

此外,循环泵还可以减少管道中的水垢和污垢,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换热站循环泵是换热站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原理作用是通过
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热水在管道中流动。

循环泵的作用是将热水从换热站送往用户,同时将用户回收的冷水送回换热站进行再次加热。

循环泵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热水的供应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换热站中主要设备介绍

换热站中主要设备介绍

换热站中主要设备介绍首先是换热器,它是换热站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

换热器主要通过传热作用将热能从热源传递到供热系统中,实现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换热器的稳定运行对于换热站的热能传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是泵,泵是用于输送热介质的关键设备。

在供热系统中,泵的作用是将热水从换热器送往用户处,完成供热系统的循环。

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对于保障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另外一个重要设备是阀门和调节阀,它们在换热站中起着控制流体流动的作用。

阀门和调节阀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热介质的流量和压力,确保供热系统中热能的平稳传递和利用。

除此之外,换热站中还包括了压力容器、水处理设备、控制系统等设备。

这些设备共同组成了供热系统的基本构成部分,保障了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热能传递效率。

总的来说,换热站中主要设备的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协作完成了供热系统中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只有这些设备稳定运行,供热系统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供热服务。

换热站作为城市供热系统中的关键设施,其主要设备不仅包括换热器、泵、阀门和调节阀,还包括压力容器、水处理设备、控制系统等各种设备。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供热系统的核心部分,确保了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主要设备的作用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换热器,这是换热站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

换热器主要通过传热作用将热能从热源传递到供热系统中。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传热面积的扩大来提高传热效率,从而实现热能的传递。

在供热系统中,换热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运行稳定性和传热效率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整体性能。

其次是泵,泵是用于输送热介质的关键设备。

在供热系统中,泵的作用是将热水从换热器送往用户处,完成供热系统的循环。

泵的工作效率和输送能力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热能传递和利用效率。

因此,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有效性是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另外一个重要设备是阀门和调节阀,它们在换热站中起着控制流体流动的作用。

热力交换站建在什么位置合适?

热力交换站建在什么位置合适?

热力交换站建在什么位置合适?
热力交换站主要设备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除污器、水箱,水处理,和一些如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阀门等。

热交换站就是热量交换的地方,一次水通过换热器把热量传递给进小区的二次水。

1、热力换热站建设在地下还是地上,应该是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但是,换热站的管道、设备与相邻建筑物的距离必须要能够符合相关规定。

2、换热站建在地下时,初投资会增加许多,大型设备的运输、检修都很麻烦,所以很少有人选择把热力交换站建在地下。

河南博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实体企业,公司精专于热力、燃气工程,逐步发展为清洁综合能源规划-咨询-设计-EPC-监理-地理信息的多元化、一体化业务模式,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综合性技术服务;从咨询、规划方案制定、施工图设计,到项目运营管理施工、改造和并网竣工,为业主提供科学合理、量身打造理想方案。

在市政工程方面,先后承接了管城区、金水区等市政道排及管道工程,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在非开挖工程方面,不断引进新设备,将工艺专注应用于热力及排水管道等施工领域。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信奉“以业为荣,能征善战,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以“依法经营,开拓市场,用户至上,争创名牌”为经营宗旨,努力创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智慧和企业活力,愿竭诚与国内、外广大用户真诚合作。

质量和信誉是我们一贯的追求。

我们全体员工正满怀信心,继往开来以优异的工程回报社会。

欢迎新老用户前来参观订购,选择博纵工程公司,永久做朋友,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换热站是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重要设备,它能够实现热能的传递和分配,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换热站通常由换热器、泵组、阀门、仪表等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1.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换热站中最关键的部件是换热器,它能够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常见的换热器有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等。

换热器内部通过流体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传递。

热源介质经过换热器的加热,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端,冷源介质则通过换热器的冷却,再回到热源端循环。

2. 泵组的工作原理泵组是换热站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将介质进行循环输送的作用。

泵组通过电机驱动,使泵体内的叶轮旋转,产生压力,将介质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同时,泵组还能够调整供热系统的流量和压力,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3. 阀门的工作原理换热站中的阀门用于控制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常见的阀门有调节阀、截止阀等。

调节阀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介质的流量,使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热量的分配;截止阀则能够切断介质的流动,用于维修和检修换热站。

4. 仪表的工作原理换热站中的仪表用于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常见的仪表有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等。

温度计用于测量介质的温度,压力表用于测量介质的压力,流量计用于测量介质的流量。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的问题,确保换热站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换热站通过换热器、泵组、阀门和仪表等组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热能的传递和分配。

通过控制介质的流动、温度和压力等参数,换热站能够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换热站成为供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供热环境。

热力站主要设备安装标准

热力站主要设备安装标准

热力站主要设备安装标准简介热力站,也叫做换热站、热交换站,在集中供热系统中起中间换热及热量再分配的中介作用,也便于进行集中热计量和参数调节。

主要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水箱,计量表,压力表,温度表,传感器等。

一、一般规定1.站内采暖、给水、排水、卫生设备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相关规定执行。

2.动力配电、等电位联结及照明等电气设备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相关规定执行。

3.自动化仪表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的相关规定执行。

4.站内制冷管道和风道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43的相关规定执行。

5.热力站施工完成后,与外部管线连接前,管沟或套管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6.站内设备基础施工前应根据设备图纸进行核实。

7.站内管道、设备及管路附件安装前应对规格、型号和质量等进行检验和记录,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应包括下列项目:1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2箱号和箱数以及包装情况;3名称、型号和规格;4装箱清单、测试单、材质单、出厂检验报告、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5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6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二、热计量设备1.安装前应校验和检定,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相关规定。

2.热计量设备应在管道安装完成,且清洗完成后进行安装。

说明:在严密性试验及其冲洗过程中,可采取先安装一段与热量表长度相同的短管代替热量表等措施保护热量表。

3.热计量设备在现场和安装过程中不得提拽,不得挤压表头和传感器线,不得靠近高温热源。

说明:如果搬运过程中对热量表造成损坏,会造成计量的不准确。

4.热计量设备应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热计量设备标注的水流方向应与管道内热媒流动的方向一致。

换热站中主要设备

换热站中主要设备

a
12
2.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
(1)原理
• 作用原理:补给水泵的启动和停止运行是由电接点式压 力表的表盘上的触点开关控制的。
• 到达定压点的上限值时,补给水泵停止运行。当网路循 环水泵的吸入端压力下降到定压点的下限值时,补给水 泵重新启动补水。
a
13
⑵特点 优点:补水泵间歇运行,减少电耗。 缺点:压力有一定的波动,造成补水泵的频繁
闭式 Gb 4Gbs
扬程 H bHj H bZb
H j —补水点的压力,即系统静水压曲线的高
度,mH2O ;
Z b —补水系统管路的压力损失,mH2O ;
H b —补水箱水位与补水泵之间的高度差,m。
系统的补水点一般选择在循环水泵入口处,补水点
的压力由水压图分析确定。
a
8
2.热水网路补水泵的选择原则
G(1.11.2)G'
G——循环水泵的流量, t h ;
G ' ——热网最大设计流量,t 。 h
a
4
2.网路循环水泵扬程的确定:
循环水泵的压头应不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 源、热网和最不利用户环路即主干线上的压力 损失之和。扬程按下式计算:
H 1 . 1 ~ 1 . 2 H r H w H g w H h y
• 辅助设备:软化水装置,控制装置,分集 水器,水箱,压力表,温度计,止回阀, 蝶阀,电磁阀,安全阀,截止阀,除污器, 电磁除垢仪, 疏水器,凝结水箱等。
a
3
循环水泵
循环水泵:是驱动热水在热水供热系统中循环流 动的机械设备。它直接影响到热水供热系统的水 力工况。 1.网路循环水泵流量的确定:
网路的最大设计流量,作为计算网路循环水 泵的流量的依据,循环水泵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 (来自)原理定压点--设在网路循环水泵的吸入 端。 压力调节阀--保持定压点恒定的压 力。
作用原理:定压点压力作用在 调节阀膜上,从而控制阀芯的移 动,调节阀孔流动面积,调节流 量,维持定压点压力。
(2)特点 • 补水泵始终连续运行,即使供热系统停止运行时 也如此,电耗大。 (3)适用范围 • 适用于系统规模较大、供水温度较高的供热系统。
换热站主要设备
供暖系统与热水网路采用间接连接的换热站
民用集中热站示意图 1—压力表;2—温度计;3—流量计;4—手动调节阀; 5—供暖用水—水换热器;6—供暖系统循环水泵;7—补给水调节阀; 8—补给水泵;9—除污器;10—旁通管
换热站中的设备
• 主要设备:循环水泵,补给水泵,换热设 备。 • 辅助设备:软化水装置,控制装置,分集 水器,水箱,压力表,温度计,止回阀, 蝶阀,电磁阀,安全阀,截止阀,除污器, 电磁除垢仪, 疏水器,凝结水箱等。
3.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方 式 • 在热源的供、回水干管之间连接一根旁通管, 利用补给水泵,使旁通管J点保持符合静压线 要求的压力。
作用原理:通过控制定压点J点的压力,来控 制压力调节阀的开大与关小,从而调节补水 量,保持定压点的压力不变。通过开启旁通 管上的两个阀门可以控制动水压的升高或降 低。
循环水泵
循环水泵:是驱动热水在热水供热系统中循环流 动的机械设备。它直接影响到热水供热系统的水 力工况。 1.网路循环水泵流量的确定: 网路的最大设计流量,作为计算网路循环水 泵的流量的依据,循环水泵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G (1.1 1.2)G '
G ——循环水泵的流量, t h ; ' G ——热网最大设计流量, t h 。
2
2.热水网路补水泵的选择原则
• 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的台数,不应少于 两台,可不设备用泵。 • 开式热力网补水泵不宜少于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 当动态水力分析考虑热源停止加热的事故时:事 故补水能力≮ΔV95-70+Gbs • 事故补水时,软化除氧水量不足时,可补充工业 水。
补水泵定压:用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保持定 压点压力固定不变的方法。定压方式有:补给水 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 式、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方 式、补给水泵变频调速定压。
4.补水泵变频调速定压:使用范围不受限,节能经济, 实现无极调速。 ⑴定压原理 根据供热系统的压力变化,改变电源频率,平滑无 级地调整补水泵转速,进而及时调节补水量,实现 系统恒压点压力的恒定。 ⑵关键设备:变频器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通常50Hz的交流电先变为直流 电,再经过逆变器把直流电变换为另一种频率的交 流电。
热交换器又称为换热器,是大型集中供暖热 力站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将一次网蒸汽 或高温水的热量,交换给二次网的低温水,其特 点是换热效率高,污染少。 一、热水换热器 热水换热器的分类: 按参与热交换的介质分为: 汽--水换热器 水—水换热器 按传热方式分为: 表面式换热器 混合式换热器
补给水泵
补给水泵:补充系统的漏水损失和保持系统的补水点 的压力在给点范围内波动。 1、补给水泵的选择 补给水泵定压时 流量 开式 Gb Gxt.max Gbs 闭式 Gb 4Gbs 扬程 H b H j H b Z b H j —补水点的压力,即系统静水压曲线的高 m H2 O ; 度, mH O ; Z b —补水系统管路的压力损失, m。 H b —补水箱水位与补水泵之间的高度差, 系统的补水点一般选择在循环水泵入口处,补水点 的压力由水压图分析确定。
2.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 (1)原理
• 作用原理:补给水泵的启动和停止运行是由电接点式压 力表的表盘上的触点开关控制的。 • 到达定压点的上限值时,补给水泵停止运行。当网路循 环水泵的吸入端压力下降到定压点的下限值时,补给水 泵重新启动补水。
⑵特点 优点:补水泵间歇运行,减少电耗。 缺点:压力有一定的波动,造成补水泵的频繁 启动,影响补水泵的使用寿命。 ⑶适用范围 宜使用在系统规模不大、供水温度不高、系统 漏水量较小的供热系统中。
⑵特点
①可适当地降低运行时的动水压线,网路循环水泵 吸入端的压力<定压点的静压力。 ②调节阀门m和n的开启度,可控制网路的动水压 曲线升高或降低。 ③旁通管连续补水定压,系统运行压力调节灵活。 ④旁通管不断通过网路水,循环水泵流量增加,电 耗增加。 ⑤旁通管连续补水定压,补水泵可以连续运行,也 可间歇运行。
2.网路循环水泵扬程的确定: 循环水泵的压头应不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 源、热网和最不利用户环路即主干线上的压力 损失之和。扬程按下式计算:
H 1.1 ~ 1.2H r H wg H wh H y
H ——循环水泵的扬程,m H2 O ,
H r ——网路循环水通过热源内部的压力损 失,m H2 O , H wg ——网路主干线供水管的压力损失, m H2 O m H2 O H wh ——网路主干线回水管的压力损失, m H2 O H y ——主干线末端用户系统的压力损失,
3.循环水泵的选择原则
水泵Gxh≮管网Gw.z; 当装有旁通管时,应计 旁通管流量。 循环水泵特性曲线, 工作点附近较平缓,G 变化时,H变化较小。 循环水泵安装在回水 管上,允许工作温度 ≮80℃;安装供水管 上,必须采用热水循环 水泵。 水泵工作点应在水泵 的高效区内。
Δp H
η
G
循环水泵不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当 四台或四台以上并联运行时,可不设置备 用水泵。采用集中质调节时,宜选用相同 型号水泵并联工作。 多热源联网运行或质量—流量调节的单热 源供热系统,热源循环水泵应采用变频调 速。 当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时,宜选 用流量和扬程不等的泵组。 对只有采暖和热水供应的热水供热系统, 可考虑专设热水供应循环水泵。 多台水泵并联运行,选择水泵时,应绘制 水泵和热网水力特性曲线,确定其工作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