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
1.5.4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哪个最适合做指导语?
• 请看这个动物! • 请观察小兔子! • 请看小兔子,它的手里拿的是什么? • 观察的目标越具体明确,观察效果越好!
幼 儿 观 察 力 的 发 展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 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 形式。
观察力是个体的观察受到系统的 训练和培养,形成的稳定的智力构成 能力之一。
3-6岁幼儿观察力的特点
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2.观察缺乏持久性。 3.观察不够细致。
哪些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呢?
还有……
• 捉迷藏 • 了哪些?有什么启示?
THANKS
LOGO
谢 谢 观 赏
4.观察概括性水平低。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调动多种 感觉器官
教授观察 激发观察
的方法
的兴趣
培养观察 的习惯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调动儿童的多种感觉器官
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力求让幼儿的多种感 觉器官参与认识活动。如观察水果时,可以 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口尝,从而获 得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3.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有了兴趣,观察才能被更好的 激发,而且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
4.培养幼儿勤于观察的习惯
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逐渐形成的。因此, 日常生活中要创造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 惯。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2)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初期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观察持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逐渐增长。
(3)观察不够细致。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观察的时候.观察者一定要预先提出目的、任务.拟定观察计划。观察不是削极地知觉活动.而是把思维和知觉结合起来的一种积极的知觉活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在讲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以前.我们不妨先讲一个故事。据说著名画家达•芬奇学画的时候.他的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并告诉他:一千个蛋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也不一样。无独有偶.著名作家莫伯桑.从师福搂拜学习写作.福楼拜要他到马车站多观察马.并对他说:“马车站有许多马.你仔细去视察.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的一匹马.使它与前前后后的五十来匹马不一样。”
婴儿还缺乏观察力。他们对事物的知觉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缺乏目的性.常常受对象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兴趣所制约的。对事物的知觉经常与摆弄物体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幼儿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这时期的观察力具有如下特点:
(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观察.观察常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吸引或干扰。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幼儿开始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观察。
简述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简述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法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认知能力的基础。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幼儿观察力的意义、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特点以及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观察力的意义幼儿观察力是幼儿认知能力的基础,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幼儿通过观察,可以感知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位置等特征,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同时,观察也是幼儿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的环境和人物,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语言发展。
二、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特点1.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0-1岁的幼儿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事物,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感性的;1-2岁的幼儿开始具有简单的概念,能够将事物进行分类;2-3岁的幼儿开始具有较为明确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3-4岁的幼儿开始具有较为复杂的概念,能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判断。
2.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
不同幼儿在观察力的发展上存在差异,有些幼儿观察力较为敏锐,能够快速地发现事物的特点,有些幼儿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现事物的特点。
3.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
幼儿的观察力需要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引导来发展,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对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法1. 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
幼儿需要通过观察不同的事物来发展观察力,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如各种形状的玩具、不同颜色的水果、各种动物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来感知事物的特点。
2.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特点,如“这个玩具是什么形状的?”“这个水果是什么颜色的?”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来回答问题。
3.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在户外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来感知自然的美丽。
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婴幼儿观察力是指婴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对事物变化的觉察能力。
婴幼儿的观察力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下面将从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重要性以及促进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讨论。
一、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 高度注意力集中:婴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能够长时间专注于观察一个对象或事件。
2. 对细节的关注:婴幼儿对事物的观察会注重细节,能够观察到一些细微的差异,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感性认识为主:婴幼儿的观察力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对于抽象概念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较弱。
4. 直观思维:婴幼儿的观察力表现为直观思维,通过观察和感知来认识事物,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5. 容易受到干扰:婴幼儿的观察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很难长时间保持观察状态。
二、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重要性婴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对于他们的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认知能力发展:通过观察,婴幼儿能够获取和理解各种信息,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
观察能够帮助婴幼儿建立对事物的概念、分类和比较能力。
2. 语言能力发展:观察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观察和感知,婴幼儿能够建立起事物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3. 社交能力发展:观察是婴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基础。
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动作和声音,婴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从而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
三、促进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方法1.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为婴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物,包括颜色、形状、材质等不同的物体,以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2. 创设安全的观察环境:为婴幼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观察环境,减少干扰因素,使他们能够更专注地观察。
3. 提供观察指导: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适时给予婴幼儿一些观察指导,比如引导他们观察对象的特点、变化等,帮助他们建立观察的目的和方法。
浅谈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是指有预定的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的基础。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因此,在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期,应当重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抓好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幼儿的生活经验较缺乏,好奇心又强,而客观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些事物和现象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在每次观察之前,要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方式,引导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如有次我组织了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车。
为了让幼儿对各种车辆有较直观的感知,使该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能较好地完成,在带幼儿到马路上观察各种各样的车之前,我对幼儿说:“老师今天要带小朋友到马路上看看有些什么车?这些车载了什么?他们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看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由于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幼儿在观察时就能够按着要求去观察所有驶过该条马路的车辆名称及车辆载了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这样就使接下来的活动能较好地完成。
二、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我国古代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几个盲人对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争论不休。
因为他们各自只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并没有摸到大象的整体,所以争论时各自坚持自己片面的意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不正确的观察引起的结果。
因此,教师应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不要让幼儿犯同类的错误。
首先,要教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幼儿学会从上到下、由里到外、从左到右、从远至进(或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观察。
如有次我带幼儿进行写生活动——画松树。
为了让幼儿把松树画得更好,我先组织幼儿站在远处看,有的幼儿说:“松树远处象一座宝塔;”有的说:“松树象把深绿的大伞;”还有的说:“松树就象几个三角形叠了起来。
谈幼儿观察力的特点与培养
谈幼儿观察力的特点与培养总爱说我不行的孩子常常是自卑的。
自卑感是一种自觉不如人、轻视自己的心情体验。
这种孩子的特点是自我否定,总觉得自己一地是处,他们的恐惊心理比较严峻,受焦虑,做事畏畏缩缩,可怕失败,不愿去尝试、探究,甚至放弃成功的希望。
造成孩子自卑感的主要缘由有以下几点:1.对孩子过于苛求。
若孩子稍有失误,父母就开头指责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孩子在幼时的整个成长经受中,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总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就会慢慢地对自己的力气开头怀疑,形成一种自卑的自我评价系统。
允许孩子失误,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所应拥有的最起码的宽容。
2.和他人攀比。
有的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你瞧人家小明多聪慧,总是考全第一名,你怎么就这么笨。
”……总是拿别人的特长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只能使孩子越比越自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只要他有自己的特点,他在不断的努力,他就是个值得傲慢的好孩子。
3.经常打骂孩子父母专横的态度,只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力气的弱小,并不能使孩子真正明白家长希望他做什么。
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自卑感。
4.包办代替有些父母对任何事都包办代替,孩子极少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也就体验不到成功带来的傲慢感。
放手让孩子去闯,才能使孩子在培育各种力气的同时,也培育着自己的信念。
5.父母有自卑心情自卑是后天形成的一种心情。
假如父母遇事说说“我不行”,孩子不但会仿照父母的这种处事态度,还会认为:“父母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
”只有父母能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努力克服,才能培育出自信、自尊下一代。
假如家里已经有了一个总说“我不行”的孩子,家长确定要先从上述几个方面找自身的缘由,转变自已的言行。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消逝过失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可忽视不计;而他的点滴自主的探究都是极为宝贵的进步,值得大加赞扬。
信任假如你变了,你的孩子也会变。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园幼儿观察力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幼儿期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来积累知识和经验。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了解幼儿观察力的特点1.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观察力呈现出一些特点,比如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观察对象单一等。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力培养工作。
2. 幼儿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性幼儿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观察是幼儿获取信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对于其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1. 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各种观察器材、搭建观察角落等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帮助他们主动进行观察。
2. 引导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特定的事物或现象等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培养其观察事物的敏感性和深度。
3. 注重观察过程的引导和反思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节和变化,注重观察过程的反思,帮助幼儿形成系统化的观察思维。
4. 利用故事、游戏等活动培养观察力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故事情节、角色表情等,培养其观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5. 鼓励幼儿进行观察性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观察性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将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再现,培养其观察的专注性和表达能力。
三、教师在培养幼儿观察力中的作用1. 作为示范者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该成为幼儿观察的示范者,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2. 创设良好的观察氛围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观察时感到愉悦和放松,促进其观察力的发展。
3. 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在幼儿观察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幼儿养成扎实的观察习惯,提升其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是婴儿早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力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将会对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般而言,观察力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慢性期、快速增加期和分析能力期。
慢性期是指从生日起三个月,幼儿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期间,观察力能力进步不是非常快速。
在这一阶段,具有一定的观察力,但主要表现为视觉和听觉,注意力时短时长,能认知到它们之间的时间空隙和距离等物理因素。
快速增加期是指3个月至1岁,这时幼儿大脑发育日益增长,注意力和观察力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快,可以通过不同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认知,可以看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探究事物的联系。
分析能力期是指18个月到3岁,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能更具体和准确地观察相邻的物体,还可以分析其上的花纹或图案,更深层次地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记得所观察到的详细信息。
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第一要注重培养其注意力和想象力,其次要提高对知识情境的认知,充分发挥大脑及视觉的处理能力;同时,主要以环境日常练习认知和感觉观察为主,通过大环境小环境来完成抽象、逻辑和分析观察。
具体可以做到:(1)安排生活化环境: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氛围安静,可以让幼儿观察、摸、闻各种对象,环境中不宜有太多废旧物品,可以随意地保持一定数量的有趣的物品,以使小孩更容易的探索。
(2)呈现适当的任务:在进行观察活动时,家长应和孩子一起,以便孩子更安心游览,以及解释被观察的事物;(3)结合手工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比如制作属于自己的小狗,并了解毛的形状、色彩等,有利于发展观察能力。
(4)关注观察落实:幼儿子在观察活动中,要求家长关注孩子的观察,引导孩子把观察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就是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观察结果去理解、推理、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活动、创作等。
另外,让孩子不断提高观察能力,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生态园等去观察,可以看到自然界的神秘和壮观,让孩子学着发掘它,更好的适应多变的环境中的事物。
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
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观察力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效果,还对其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那么,幼儿的观察力究竟有何发展特点?我们又将如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呢?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一一揭晓。
一、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1.观察目的性逐渐增强幼儿期的孩子,观察目的性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事物,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这种观察往往伴随着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孩子对事物的深入了解。
2.观察细致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观察细致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能够注意到事物的细节,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种细致的观察有助于孩子形成丰富的表象,为认知发展奠定基础。
3.观察能力逐渐多样化幼儿期的孩子,观察能力逐渐多样化。
他们不仅能够观察静态的事物,还能观察动态的事物;不仅能够观察具体的事物,还能观察抽象的事物。
这种多样化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
4.观察持久性逐步增强幼儿的观察持久性也在逐步增强。
他们能够长时间关注某一事物,对其进行深入观察。
这种持久性观察有助于孩子发现事物的规律,提高认知水平。
二、幼儿观察力培养方法1.创设丰富的观察环境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我们要为他们创设丰富的观察环境。
这包括提供多样化的观察材料,如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天气等,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让孩子在丰富的环境中,自由地观察、探索。
2.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3.教授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对于提高观察力至关重要。
我们要教授孩子一些实用的观察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从具体到抽象等。
让孩子在观察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观察效果。
5.鼓励孩子交流观察心得交流是提高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鼓励孩子与他人交流观察心得,分享观察成果。
这样,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观察中发现新的视角,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
6.定期进行观察力评估为了了解孩子观察力的发展情况,我们要定期进行观察力评估。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摘要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它是智力的基础成分。
拥有良好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事物本质的、但并不显著的特征,对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观察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后天系统、科学的训练。
关键词:观察力,幼儿,培养,训练,科学,过程,智力,发现,目的刖言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幼儿的观察力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和在托儿所、幼儿园的游戏、学习活动过程中,经过家长、教师的精心培养和训练,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观察力强的人,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现事物不太明显的特征。
它对儿童的学习、工作、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婴儿还缺乏观察力。
他们对事物的知觉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缺乏目的性,常常受对象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兴趣所制约的。
对事物的知觉经常与摆弄物体的动作结合在一起。
幼儿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
这时期的观察力具有如下特点.•(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观察,观察常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吸引或干扰。
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幼儿开始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观察。
(2)观察缺乏持久性。
幼儿初期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
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观察持续的时间逐渐增长。
(3)观察不够细致。
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观察的时候,观察者一定要预先提出目的、任务,拟定观察计划。
观察不是削极地知觉活动,而是把思维和知觉结合起来的一种积极的知觉活动。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同。
在讲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以前,我们不妨先讲一个故事。
据说著名画家达•芬奇学画的时候,他的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并告诉他:一千个蛋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
即使是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也不一样。
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幼儿期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关键时期,科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观察力是指幼儿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以及变化等方面的集中注意力和准确观察的能力。
下面就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首先,科学活动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
幼儿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科学活动中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事物的观察。
比如,提供显微镜让幼儿观察细胞、细菌等微小物体;提供各种颜色、形状的盒子、积木等让幼儿观察物体的外形和特点。
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幼儿能够发现物体的不同之处,培养辨别物体的能力。
其次,科学活动要提供清晰的观察任务。
观察任务是科学活动中的关键,能够引导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物体上,提高他们的观察精确度。
比如,要求幼儿观察一朵鲜花,然后描述花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要求幼儿观察一杯水,然后描述水的透明度、容量等特征。
通过这样清晰的观察任务,幼儿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
再次,科学活动要培养幼儿的观察细节的能力。
观察细节是观察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发现事物特征的关键。
科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
比如,观察一只蝴蝶,可以问幼儿蝴蝶的翅膀上有什么花纹;观察一朵花,可以问幼儿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
通过细致观察,幼儿能够发现物体的更多特征,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此外,科学活动要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用其他感官的刺激进行观察。
科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用手去触摸其中一种材料的质地,用嘴去尝试其中一种食物的味道,用鼻子去嗅闻其中一种花的香味等等。
通过多感官的观察,幼儿能够得到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最后,科学活动要注重幼儿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享。
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享有助于巩固幼儿的观察成果,培养他们的观察精神。
可以让幼儿把观察到的信息写下来,或者用图片、手工制作的图表等方式记录下来。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方法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方法一、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1 缺乏系统性。
幼儿观察事物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统的。
就像小娃娃看一幅画,可能就瞅着画里的小动物,却忽略了整个画面的布局。
他们眼睛里看到啥就注意啥,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这就好比盲人摸象,只摸到一部分就以为是全部了。
1.2 表面性强。
幼儿更多关注的是事物的表面特征。
比如说看一朵花,他们可能就看到花朵的颜色很鲜艳,花瓣的形状很奇特,但是对于花的生长过程、花的结构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太在意。
他们的观察就像浮于水面的浮萍,浅尝辄止。
1.3 受兴趣主导。
幼儿观察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兴趣。
如果是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那眼睛都挪不开了,能盯着看好久,把这个卡通人物的每一个细节都看个遍。
可要是对某个东西不感兴趣,那可能看一眼就不想再看了,真是典型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二、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2.1 提供丰富的观察对象。
咱们得给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家里可以养点小宠物,像小金鱼、小乌龟啥的,或者种点花花草草。
在幼儿园呢,可以设置自然角,摆放一些不同的植物和小动物标本。
这就好比给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彩世界的大门,让他们有更多的东西可看。
例如,孩子观察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看它的尾巴怎么摆动,眼睛怎么转,这都是很好的观察体验。
2.2 引导提问。
大人在孩子观察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问。
比如孩子在看一幅画的时候,大人可以问“你看这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什么呀?”“他为什么在笑呢?”这样的问题就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孩子深入观察的大门。
让孩子不仅仅是看,还会去思考看到的东西之间的联系。
2.3 游戏中培养。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咱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观察力。
像玩拼图游戏,孩子得仔细观察每一块拼图的形状、颜色,才能把拼图拼好。
还有找不同的游戏,两张看似一样的图,孩子要找出其中的差别,这就需要很细致的观察力了。
这就像“一箭双雕”,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观察力也得到了锻炼。
浅论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观察力是指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窗,敞开这扇门窗,让外界信息大量地涌现出来,智力活动就有了源泉和开端。
观察是儿童认识事物的开端,发展思维的基础,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
就是学习书本知识, 也必须以观察为基础。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俐略19岁时,就是从观察教堂里的铜吊灯的摆动开始,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的。
科学家研究科学,作家写作,画家画画,工人做工,农民种田,那一样工作能离开观察呢?所以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对他的学生说:〃应该先学会观察。
不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并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所以就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浅谈一点自己的粗略认识。
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活动和班团队活动及其它各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观察的目的性、有意识性逐步提高。
一般来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仍然具有学前幼儿的观察特点,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识性较差,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如他们做作业时,该把观察力集中在题目上,但不少孩子却容易被课本中的鲜艳插图或周围的无关事物所吸引,从而转移了观察的视线,到了中、高年级,有良好的习惯,学生可以把观察力集中到该完成的作业上或学习上去,几乎不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
但是,就整个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观察力的发展,以及观察指向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兴趣的影响。
一般小学生更乐于观察动态的事物,不大乐意观察静态的事物,如,我教学《林海》这一课,运用看书上图来分析讲解的方法,却没有比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运用了活动幻灯片分析讲解的效果好。
由于采用电教媒体就能使所讲解的事物,观察的事物更为形象具体,使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就更具目的性和意识性。
浅论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观察力是指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窗,敞开这扇门窗,让外界信息大量地涌现出来,智力活动就有了源泉和开端。
观察是儿童认识事物的开端,发展思维的基础,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
就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必须以观察为基础。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俐略19岁时,就是从观察教堂里的铜吊灯的摆动开始,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的。
科学家研究科学,作家写作,画家画画,工人做工,农民种田,那一样工作能离开观察呢?所以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对他的学生说:“应该先学会观察。
不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并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所以就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浅谈一点自己的粗略认识。
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活动和班团队活动及其它各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观察的目的性、有意识性逐步提高。
一般来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仍然具有学前幼儿的观察特点,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识性较差,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如他们做作业时,该把观察力集中在题目上,但不少孩子却容易被课本中的鲜艳插图或周围的无关事物所吸引,从而转移了观察的视线,到了中、高年级,有良好的习惯,学生可以把观察力集中到该完成的作业上或学习上去,几乎不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
但是,就整个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观察力的发展,以及观察指向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兴趣的影响。
一般小学生更乐于观察动态的事物,不大乐意观察静态的事物,如,我教学《林海》这一课,运用看书上图来分析讲解的方法,却没有比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运用了活动幻灯片分析讲解的效果好。
由于采用电教媒体就能使所讲解的事物,观察的事物更为形象具体,使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就更具目的性和意识性。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观察力培养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观察力培养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幼儿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能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观察力的特点幼儿的观察力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缺乏目的性幼儿在观察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他们可能会被事物的表面特征所吸引,随意地观察,而不是有针对性地去探索某个问题或现象。
2、持续时间短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个观察对象。
3、不够细致幼儿在观察时往往不够细致,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只关注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
4、以直觉为主幼儿的观察更多地依赖于直觉和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的重要性1、促进认知发展观察力是幼儿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幼儿能够了解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特征,丰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从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幼儿观察到新奇的事物或现象时,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产生探索的欲望。
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力。
3、培养注意力和专注力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观察对象的变化和特点。
长期进行观察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4、发展思维能力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需要幼儿进行思考和分析。
在观察中,幼儿会尝试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和归纳,从而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1、创造丰富的观察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观察对象,如自然景观、动植物、日常生活用品等。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可以设置专门的观察区域,摆放各种有趣的物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例如,在幼儿园的植物角种植各种花卉和蔬菜,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家庭中,可以养一些小动物,如金鱼、乌龟等,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观察力培养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观察力培养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观察力不仅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发展智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一、幼儿观察力的特点幼儿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他们的观察往往是无意的、随机的,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性。
他们可能会被眼前新奇的事物吸引,但很快又转移注意力。
其次,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和全面,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而忽略了细节和内在联系。
此外,幼儿的观察容易受到自身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观察得更久、更认真,而对于不感兴趣的则可能视而不见。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促进认知发展通过观察,幼儿能够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获取丰富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积累知识。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概括等思维活动,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幼儿观察到新奇的现象或事物时,会产生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这种积极的学习动力将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不断追求新知识。
3、培养注意力和专注力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专注于观察对象。
长期的观察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4、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
他们可以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5、培养创造力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帮助幼儿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激发创造力。
他们可能会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为未来的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1、提供丰富的观察环境幼儿园和家庭应为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观察环境。
在幼儿园,可以设置自然角、科学区等,摆放各种动植物、实验器材等,让幼儿有机会观察生命的成长和科学现象的变化。
在家庭中,可以带幼儿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场所,接触不同的事物和场景。
浅析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浅析幼儿观察力的培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幼儿时期是儿童的敏感期,也是他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时期。
因此,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观察力。
一、提供多样的观察机会和环境孩子们应该有机会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包括家庭中的物品、植物、动物、人类行为等。
这可以通过创设各种丰富的环境来实现,例如,在室内和室外摆放各种各样的游戏物品和乐器让孩子自主地过来观察和玩耍。
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室外探索活动,例如野外散步或参观博物馆等。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在各种情境下观察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二、使用引导式问题提问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有效方法。
引导式问题是让幼儿们通过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在获得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当孩子们正在玩块状玩具时,可以问:“这个块是什么形状?”“你能找到更多相同形状的块吗?”引导式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提高视觉体验的机会孩子们的视觉体验不仅可以在家庭环境中的玩具中,也可以在外出旅游、参观博物馆、看图书的过程中获得。
例如,在参观博物馆时,孩子们能够看到各种植物、动物、古代文物,这些都是激发孩子们视觉体验和思考的好机会。
此外,孩子们能够观察到不同颜色、形状的动物和植物,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多样性,而这也是提高视觉体验的重要环节。
幼儿时期是儿童的敏感期,也是他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时期。
因此,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多样的观察机会和环境、使用引导式问题、提高视觉体验的机会等,都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有效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世界。
幼儿观察力的特点和培养
幼儿观察力的特点和培养
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对于孩子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家长们可要注意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喔!您知道孩子观察事物的特点吗?把你的心得和我们的介绍对比一下吧!
1、幼儿喜欢观察活的、动的物体,不喜欢观察静的物体。
如:孩子喜欢看小鸡吃米、小猫玩球、金鱼游泳等,而对于静态的图画不喜欢观察。
2、喜欢观察颜色鲜艳的东西。
3、喜欢看大而清晰的物体图像,不喜欢看小而模糊的东西。
4、位置明显的东西容易被观察。
5、物体的开头容易被观察,其他特征容易被忽略。
6、差异大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出来,差异小的物体,常常观察不到。
所以,我们推荐的培养观察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孩子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触摸什么就应告诉他什么,用简短、清晰的语言说出事物的名称。
只要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衣食住行、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甚至生老病死都应当教,使他们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表象越来越丰富,好奇心和求知欲越
来越强。
另外,在培养孩子观察力时,父母应注意多提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使孩子的观察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摘要:幼儿观察力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缺乏稳定性;持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缺少观察方法。
文章认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抓几个方面: 明确观察目的, 正确定位观察内容; 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功能参与观察活动; 注重创设观察环境, 引导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观察能力特点培养Abstract:Observ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four areas: the lack of stability; short duration; lack of systematic and general; the lack of observation methods. Article observed that the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should focus on grasping aspects: the purpose of clear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correct positioning; to teach children to master the correct observation methods; fully mobilize the children a variety of sensory function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ctivities;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ob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guide Observe and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Keywords: Child Care Observation Features Training观察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 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同时观察能力又是认识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观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又是科学发现的开端,任何学习、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始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精细观察。
因此,在人的一生成长关键时期——幼儿时期更应当注重其观察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幼儿教师在探索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理论与对策,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幼儿来说,观察是他们摄取感性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幼儿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主动获取知识,可以满足好奇心、求知欲。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眼睛,如何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呢?1、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
比如3岁左右的幼儿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发展不平衡,他们容易激动,抑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
他们只能观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的表面或明显的特征,其观察的印象也是模糊的、笼统的,不能区分事物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事物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
而5- 7 岁的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有所增强,他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比较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他们不仅能注意事物的表面特征,而且能比较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分辨事物的细微差别。
可见,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显著不同。
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观察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1缺乏稳定性。
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受到身边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
并且常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
1.2持续时间较短。
实验显示,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 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 岁时大约达到12 分钟。
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
1.3、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有关眼动轨迹的研究结果表明,3岁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 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事物的轮廓,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1.4、缺少观察方法。
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
我们都知道小朋友外出时,他总是东张酉望,左顾右盼,指东向西,恨不得一下干把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
显然,他的观察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并且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要观察的事物。
2、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过程2.1、明确观察目的, 正确定位观察内容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缺乏稳定性而言的,给幼儿提出具体的观察目标的时候,任务描述得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
观察必须要有目的,没有目的的观察,对幼儿的感知不会产生任何刺激,因此,这样的观察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就毫无意义。
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让小朋友观察蝌蚪的生活和成长,特别是小蝌蚪如何成为青蛙的过程,结果很多小蝌蚪都莫名的死掉,幸存的两只也没了往日的欢快。
“小蝌蚪究竟怎么死的? ”成了孩子们最想知道的事。
这时候教师及时改变了教学任务:小蝌蚪是怎么死的。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小蝌蚪的成长变化,并且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和总结小蝌蚪的死亡原因。
在小蝌蚪成长的过程中, 小朋友们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比如,小蝌蚪长出了两条腿, 接着又长出了两条腿,慢慢地长大了;小蝌蚪的尾巴没有了;长成小青蛙了..孩子们的观察还在不断地进行着。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针对小蝌蚪的死亡现象给小朋友们提出了具体的观察目标和任务,小朋友们通过回忆平时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和对小蝌蚪仔细的观察,得出了以上小蝌蚪死亡的结论。
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同时又增强了科学知识。
2.2、培养幼儿对观察的兴趣这点主要是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持续的时间较短而提出的。
幼儿受到心理、生理的制约,使得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时间较短。
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就需要选择一些足以引起他们兴趣或在某一方面有显著特点的观察对象。
在培养幼儿观察兴趣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让幼儿在观察事物中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答案;另外就是通过游戏有意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让孩子动手做,由于是游戏,大家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加游戏,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幼儿观察兴趣得到培养。
如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蝌蚪作为观察对象,一是因为蝌蚪在城市中很少见, 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观察;二是因为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本身有很大的变化,特点显著。
2.3、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力这点主要是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时缺乏观察方法二提出的。
交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讲非常重要,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针对不同的情况交给孩子不同的观察方法,使孩子能事半功倍,有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3.1.顺序法顺序法指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其特征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2】。
应指导幼儿学习从上到下观察,从远到近的观察,这样幼儿在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结果时,就不会出现零乱、重复、遗漏的现象。
2.3.2.比较法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和现象比较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2】。
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有些现象幼儿难以发现或者容易忽视而难以完成整个观察的过程。
因此,采用比较观察法,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2.3.3.表达法表达法是指幼儿观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讲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情况和感受【2】。
如观察各种各样的图形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颜色等,允许幼儿在观察中互相交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使幼儿在讲、做、玩、想、唱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既巩固了观察所得的知识又加深了观察所得的印象,对事物的认识就更全面、更深刻了。
2.4、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功能参与观察活动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五彩缤纷的,这为幼儿观察与探索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往往又是多方面的。
诸如,我们常说的“五味”、“形与体”、“视觉感观”、“冷与热”、“声波”等,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抽象,不好理解接受。
为此,在对于幼儿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观功能,共同参与,即不仅仅是视觉, 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也要参与其中,让幼儿的几种感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幼儿通过观察,进而感受,再深入思考。
只有这样,其观察才是真正有效的,观察能力才能逐渐培养形成,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感观的参与观察活动,幼儿在愉快的观察活动中,并自觉地融入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为给幼儿多种感观的参与观察能力的培养,夯实了基础【6】。
2.5、创造鼓励幼儿观察的良好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鼓励幼儿观察的良好氛围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保障。
我们在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应尽力创设利于幼儿观察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和观察的环境,努力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对于幼儿的观察行为,我们也应多加鼓励,必要时开展观察竞赛,创造竞争的气氛,切忌一味压制和批评,以免压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信心。
2.6、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着操作,直接观察到事物的变化,认识到各种事物的性能,而且在实践中,孩子的参与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
活动是推动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活动作为一种直观的动作思维,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同时活动本身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活动中也接受了许多新的信息。
幼儿接受教育活动有许多种,如:游戏、制作、音乐、美术、讲故事等。
其中,游戏是幼儿普遍感兴趣的活动。
它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力,专注地观察游戏活动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许多集体游戏与角色游戏实际上是社会活动的模拟, 如模仿警察叔叔执勤、指挥,模仿驾驶员开车,模仿医生看病等,十分有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2.7、发挥儿童语言的功能运用儿童的多种语言记录观察过程,积累观察经验。
多种语言,是指说、写、画、唱、跳。
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录观察行为和结果,如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绘画观察过程中的关键点【1】。
2.8、引导幼儿找出规律这点主要针对幼儿的观察力缺乏针对性和概括性提出的。
运用小蝌蚪的案例,引导孩子们找出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规律和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生活习性, 请小朋友们归纳总结出来, 包括总结出小蝌蚪死亡的原因等等, 由此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