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

合集下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在党的文献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且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03年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为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的政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发展史上更高阶段和最新类型,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

政治文明重在建设,遵照十六大提出的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建设。

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实践,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在历史长期演进中产生并形成的文化形态,体现着人民主权、法治、尊重和保障个人自由与权利等社会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

马克思主义把政治文明看作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概念,并赋予它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多重内涵。

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体会

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体会

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体会
在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这要求我们始终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政治权力属于人民,使人民能够参与和监督国家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的真正落地。

建设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依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平等保护。

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使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受到公正的对待。

我认识到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石,只有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民主制度。

这包括广泛开展民主选举、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推动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等方面。

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共治,实现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有效运行。

建设廉洁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现象。

只有坚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政治生态的纯洁和健康。

我意识到要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促进政治文明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度。

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要义的继承与发展,具有当代内涵和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体现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习惯于根据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来认识和判断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逐渐丰富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开始从基本思想的高度、从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区别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又区别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模式。

在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作了教条式地理解,把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实行“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严格的计划经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上高度集权。

造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严重脱节,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重大损失。

我党认真总结国外和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通过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实际的做法,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由过去公有制一统天下,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已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也已由封闭保守转变为对外开放和充满活力;发展更加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6.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纵观中国发展历程,我国一直对追求和实现民主进行 努力着,不断地从革命和斗争中探索和发展民主。从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 发展,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带领 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着艰辛努力的奋斗,在实践中不断 对民主政治丰富和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发展,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体系,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晶,既符合中 国国情又代表人民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义民主政治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 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 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 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最大优势。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 主作为人类社会民主类型的最高形式,是指全体人民 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 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日政治必须实行民主政策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没 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是邓小平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社会主 义民主的地位和作用最精辟、最准确的概括,也是邓 小平民主政治理论的核心。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以下是一些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心得:1.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2.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协商成效。

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7.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引领。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是在实践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

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这个思想中,民主与法制的内容是包含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已经内在地包含了三大文明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

在2001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把政治文明作为一个区别于精神文明的独立概念提出来,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这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新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括地说,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改革发展稳定从政治上、法律上提供保障,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凝聚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

要突出抓好扩大基层民主的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秩序。

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制。

否则,如果制假售假成风、贪污盗窃横行,经济建设不可能搞上去,即使一时上去了,最终也会垮下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因》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建设政治文明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文明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的合理性、民主性和法治性的体现,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则更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和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它包括全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民主选举和依法治国等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和程序,更是一种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文化。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因3.1 保障人民权利和利益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可以充分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

只有通过广泛的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才能真正实现的目标。

3.2 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动荡,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可以有效预防现象的发生。

3.3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可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3.4 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家的政治文明水平,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更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参与、依法治国和民主决策,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

加强现代化法治建设 打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加强现代化法治建设 打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加强现代化法治建设打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康文敏(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于轩浩(淄博市张店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摘要: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因此,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沿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关键词:法治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目标,它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发展。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无限过程,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人类才能够从蒙昧走向理智,从蛮荒走向现代,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横走向民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文明的结构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需要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能动性的探索研究。

它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是人类社会文明宝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我国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同时,还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要适应经济基础深刻变化和人民
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客观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 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
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即国家的性质。人民民主专
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无产
阶级专政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伟大创造,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 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本讲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的总体情况 2、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3、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2、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
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政治
制度模式,绝不放弃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
专政的结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理论的高度弄清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及如何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民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内容丰富而深邃,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关系的思想独具特色: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民主与专政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辩证统一的。

任何民主制的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与对一定阶级的专政的结合,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无产阶级民主制,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指出:“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无产阶段专政不能巩固,政权会不稳。

”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充分的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政治统治力量,才能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也只有对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打击他们的破坏活动,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

如果把民主和专政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削弱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严重损害。

在民主和专政的关系上,邓小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在理论上,邓小平阐明:“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决不是可以不要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邓小平认为,如果只有人民内部的民主而没有对破坏分子的专政,社会就不可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把现代化建设搞成功。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是紧密联系、不可割裂的。

一方面,必须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完善民主的运作机制,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绝不能削弱和否定无产阶级专政,而且从维护政治稳定、发展经济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来说,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还需要加强。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体会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四、总结与展望正文(篇1)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体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它的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我们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推进了依法治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四、总结与展望总结过去,我们深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录(篇2)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3.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心得正文(篇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球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人民民主监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地方人大建设得到加强。

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体会范文六篇一、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要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观今年是我第二届当选政协委员,记得第一届刚刚当选政协委员时,有人告诉我,政协提案根本无用,提了也是白提。

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深知没有经过调查和实践检验的说法不能妄信。

本着要对得起政协委员的称号、要对百姓负责的朴素想法,2013年,我在当选后的第一次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急救能力建设的建议》的政协提案。

由于提案基于我多年采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且数据扎实、方法可行,在提案的推动下,我市拨出专款、专区,不仅新建了吉林市急救中心,而且增加了10个急救分站和100名公益岗位。

吉林市急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多的百姓从中受益。

当市急救中心的医生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说感谢时,我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更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通过这件事,我备受鼓舞,真正的了解到所谓提案无用的说法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只要我们委员提出的是真正有用、可行的提案、建议就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定会通过政治协商的平台,通过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得到体现,并给我们的城市、人民和生活带来改变。

因此,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观。

如果每位委员都能积极的参政议政,那么我们政协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以提升。

二、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孟子》中说达则兼济天下。

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在我看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施加有益的影响。

我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时刻把党的政策方针、百姓的需求和百姓的呼声放在心里。

具体体现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时,要多提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少提个体问题;要多为百姓说话,少为自己说话;要多站在全市的角度思考,少站在局部的角度考虑;要多从有益长远发展的方向提出问题,少从短期利益的方向解决问题。

三、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要增强参政议政的能力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决不是搞花架子,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这是我们党继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又一重大举措。

“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曾经使用过。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不可能详细论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究竟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领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命题。

这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六大以前,我国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概念反映人类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目标。

在十六大报告、党章和相关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三者互制互动、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核心,精神文明是灵魂。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制约并影响着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而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又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不仅如此,物质文明和精神的许多成果,往往要以政治这一制度化、组织化、程序化程度极高的形式体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文明能够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也就是说,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发挥着引导、规范和保证的功能。

政治文明本身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三维结构的整体。

政治意识文明为政治制度文明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是政治行为文明的指南;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发展的结果,是政治主体在政治行为模式上的组织化、程序化安排;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政治行为文明程序不断提升和进步,能够给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政治资源。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感悟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感悟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感悟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制度建设,还要培养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

首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

我们要建立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政治生活
中来。

我们要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治意识和参
与意识。

同时,也要完善法治体系,保障人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我们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培育。

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在政治生活中秉
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我们要倡导民主、法治、诚信的政治风尚,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高政治家德和
工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深入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只有在大家共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总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
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任务之一。

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才能实现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
重要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我党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框架。

而能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到我们能否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加深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治治国三者辩证关系的认识,消除在具体工作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可能产生的视角差,努力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子。

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治治国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三者有机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

(一)党的领导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是代表人民意志与利益的政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只是在共产党执政以后才成为现实。

没有党的领导,人民就无法建立自己的政权。

而当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之后,仍然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当家作主。

实践证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出现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决定了我国社会各阶层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存在着一些不同利益和利益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

毛概第九章

毛概第九章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三、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
(一)和谐文化及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 1 什么是和谐文化 2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 (1)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 (2)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 (3)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4)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何谓政治文明 2.何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观念的提高、政 治制度的完善、政治行为的进步的一种先 进的阶段和状态。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 (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领导人民坚持 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 (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目标 (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保持经济社会持 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
(二)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的需要 (2)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3)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涵义和重大意义 2.重大意义 (1)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2)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有利于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保证。 (4)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客观需要 (5)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现实基础及实践路径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现实基础及实践路径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现实基础及实践路径社会治理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民主环境。

在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全面把握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客观依据,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制度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社会治理视角深入探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优越性,凝聚人心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主制度是一个国家良性运行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探索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推翻三座大山后实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愿望的客观要求,是应对垄断资本主导的西方民主制度挑战的战略需要,也是在吸取苏联民主制度转型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基于我国文化传统及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从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之一的社会治理理论,探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完善的经验启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主制度建设,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途径。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主制度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从宪法制定基本原则的战略高度,强调民主原则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明确了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必须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同时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而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也必须由最具民主性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一、背景材料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使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深刻和完善。

政治文明的提出具有极为丰富的意义;1、政治文明是政治建设理论的一大创新,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人类文明的三大存在形态,使人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更全面,更完整。

2、它使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三大奋斗目标”都有了具体落实的载体。

“富强”,依靠物质文明建设来实现;“文明”,即指精神文明,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实现。

“民主”,依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来实现。

3、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

我党提出的政治文明,是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当然也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二、热点分析导航1.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框架江泽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①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是相互依存,有机联系在一起。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的认识。

③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框架,它既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模式,又超越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它既反映了矛盾着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又体现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④用发展的观点,说明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政治文明属于上层建筑,它以经济为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文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定了政治方向,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都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的。

人民当家作主是指人民民主国家的权利主体是人民,民主政治最根本目的是让人民享受权利,行使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些政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鲜明地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点,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实行自我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治组织。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稳步发展,其表现在:⑴民主选举更加规范。

1998年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至今,全国31个省份全部完成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约有6亿多农民参加了直接选举,参选率为85%。

⑵民主决策扎实有效。

全国80%以上的村庄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大村务由它们讨论决定。

⑶民主管理规范有序。

全国80%以上的村庄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其他民主制度。

⑷民主监督形式的多样化。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监督权。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代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生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的形成体现的哲理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矛盾特殊性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要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必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

只有反映民本意识,责任意识的正确决策,才会创造价值,为百姓谋福利,推动社会前进。

否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社会的发展。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价格听证会是社会听证制度实施的一种形式。

它的理论思考是:①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运用价格杠杆来调整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利益,②反映了价格与供求关的相互关系,③揭示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④表明了国家机构的职能和组织活动的原则等。

⑤物质决定意识。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①依法治国的定义及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这句话表明:依法治国的依据就是体现当家作主的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当家作主的人民,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依法治国推向前进。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②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反对“人治”。

到目前,我国已经有现有法律200多件,国务院制定通过的现行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人大及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8000多件。

从总体上看,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③依法治国的措施。

实行依法治国,一个重要任务是不断提高国家机关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立法机关要严格立法,确保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全国性普法宣传教育计划已经进行了四轮,初步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

总之,公民自觉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④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设置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知识说明依法治国的措施。

⑤用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识,说明实行依法治国的措施。

4.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本质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发展。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

②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知识说明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本质。

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①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执政党的特殊本质。

用唯物史观说明我党的本质是执政为民。

江泽民同志在深刻分析和总结历代政权,许多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

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执政为民”不仅在理论上和思想观念上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而且在实践中视人民为自身存在的土壤,将自身定位为人民意志的体现者和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的伟大力量,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时刻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

坚持执政为民,最终要体现在改善人民生活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与历史学科的结合点5.近代宪政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从近代史看,各国及其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宪法又各有其特点。

1787年美国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确定美国共和制的政体。

1791年法国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并把“人权宣言”部分内容列入总则。

1889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人民实际无权。

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定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1946年秋,蒋介石制定伪宪法,即《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1954年新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国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与地理学科的结合点我国环境保护逐步转向法治轨道,例举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三、命题趋势预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十六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初步找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框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根据文综测试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试题在政治文明的热点上做文章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政治学科内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能性更大。

考生必须把握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以及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鉴于2002年现行宪法颁布实施的20周年,试题也可能以跨学科形式出现,考生切实注意各国及其在不同时期制度宪法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我国的宪法,体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四、综合应用典例1999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把中共中央提出的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载入宪法。

这次修宪过程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原则的?(1999年全国高考题)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

解析:在审请题意中明确在修宪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

按设问的规定性指向“如何体现”,组织答案就必须在主体行为上做文章,即在修宪过程中首先是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接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宪法修正案,再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

五、综合能力测试《瞭望》杂志报道:1998年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至今,全国31个省份全部完成了新一轮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富裕能手积极参加村委会竞选,且当选人数越来越多。

据此回答1-3题。

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

1.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①是宪法赋于村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②已成为我国农民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是村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④体现村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A.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