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脑性瘫痪》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脑性瘫痪介绍PPT培训课件
患儿肌张力可增高或降 低,表现为肢体僵硬或 松软无力。
由于肌张力异常和原始 反射持续存在,患儿可 出现多种运动障碍,如 痉挛型脑瘫患儿表现为 肢体异常痉挛,手足徐 动型脑瘫则表现为不自 主运动等。
脑瘫患儿常出现异常姿 势,如头后仰、屈髋、 屈膝、尖足等。
多种原始反射如握持反 射、拥抱反射等消退延 迟,可出现病理反射。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使用抗痉挛药物、抗癫痫药物等,以 减轻肌肉紧张、控制癫痫发作,改善 患儿症状。
如电刺激、水疗、按摩等,可帮助患 儿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 运动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病例,可通过手术矫正 畸形、减轻肌肉紧张,提高患儿生活 质量。
康复训练与指导
运动疗法
语言疗法
害。
护理要点与建议
心理护理
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增强其 自信心和自尊心,减轻焦虑和
恐惧情绪。
营养护理
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合 理安排饮食,避免营养不良和 消化问题。
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 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 练等。
家庭支持
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康复训练 ,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和情感 关怀,促进患儿的全面发展。
02 病因与病理
病因
01
02
03
产前因素
包括宫内感染、缺氧、中 毒、接触放射线、孕妇营 养不良、妊高症及遗传因 素等。
产时因素
如早产、分娩时窒息、产 伤等。
产后因素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低血糖、头部外伤、抽搐 等。
病理生理
脑部病变
肌张力异常
运动障碍
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儿童脑性瘫痪》PPT
PART 03
儿童脑性瘫痪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确保孕期营养、健康和 安全,预防早产、低出生 体重和其他孕期并发症。
新生儿筛查
通过早期筛查,对存在脑 瘫高危因素的婴儿进行早 期干预,如发现异常,及 时就医诊治。
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 及时为儿童接种相关疫苗 ,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
社会支持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脑瘫儿童及 其家庭的支持,提供医疗、教育、就 业等方面的帮助。
心理干预
针对脑瘫儿童可能出现的自卑、焦虑 等心理问题,专业心理师应给予适当 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孩子建立积 极的心态。
PART 04
儿童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针对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药物,以期能够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
2023 WORK SUMMARY
《儿童脑性瘫痪》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目录
• 儿童脑性瘫痪概述 • 儿童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 • 儿童脑性瘫痪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 儿童脑性瘫痪的未来展望
PART 01
儿童脑性瘫痪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脑性瘫痪(CP)是一种由非 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和姿势 障碍综合征。
VS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未 来可望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修 复受损的脑组织。
人工智能在脑性瘫痪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
人工智能可通过分析医学影像资料,辅助医 生更准确地进行脑性瘫痪的诊断,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效率。
小儿脑性瘫痪演示课件
控制孕期疾病
积极控制孕期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避免 因母体疾病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新生儿筛查
早期发现
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脑瘫高危因素,如先天性遗传病、宫 内感染等。
及时干预
对于筛查出的脑瘫高危患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早期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等,以减轻脑损伤程度。
跟踪随访
定期对脑瘫患儿进行随访,评估康复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康 复效果。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改善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抗痉 挛药、营养脑细胞药物等,应根 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些严重的小儿 脑瘫病例,手术治疗 可能是一种必要的治 疗手段。
家庭护理与教育
家庭康复训练
01
在专业指导下,家长可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等,促进患儿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
02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建立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支持
03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注重潜能开发,
提高患儿认知和学习能力。
05
病例分享
病例三: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总结词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相辅相成
详细描述
家庭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需学习护理技巧,如正确抱姿、 饮食调理、日常照顾等。同时,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家庭与医院合作,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
06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小儿脑性瘫痪能否治愈?
• 答案: 小儿脑性瘫痪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合理的 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积极控制孕期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避免 因母体疾病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新生儿筛查
早期发现
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脑瘫高危因素,如先天性遗传病、宫 内感染等。
及时干预
对于筛查出的脑瘫高危患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早期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等,以减轻脑损伤程度。
跟踪随访
定期对脑瘫患儿进行随访,评估康复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康 复效果。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改善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抗痉 挛药、营养脑细胞药物等,应根 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些严重的小儿 脑瘫病例,手术治疗 可能是一种必要的治 疗手段。
家庭护理与教育
家庭康复训练
01
在专业指导下,家长可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等,促进患儿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
02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建立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支持
03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注重潜能开发,
提高患儿认知和学习能力。
05
病例分享
病例三: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总结词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相辅相成
详细描述
家庭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需学习护理技巧,如正确抱姿、 饮食调理、日常照顾等。同时,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家庭与医院合作,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
06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小儿脑性瘫痪能否治愈?
• 答案: 小儿脑性瘫痪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合理的 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02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运动发育落后
小儿脑瘫患儿在抬头、坐、爬、站、走等粗大运动 方面发育落后,以及精细运动如抓握和放手等动作 发育落后。
肌张力异常
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紧张度过高或 过低,影响关节的屈伸和活动的灵活性。
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的姿势异常,表现为姿势稳定性差,容易 摔倒或无法保持平衡。
感知和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脑瘫患儿的感知觉障碍,表现 为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 刺激不敏感或过度敏感。
认知发展延迟
脑瘫患儿的认知发展延迟,表 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思维迟缓等。
学习困难
脑瘫患儿的学习困难,表现为 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不足等 。
情绪和行为问题
02
01
03
情绪不稳定
脑瘫患儿的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易怒、焦虑、抑郁等 。
语言和交流障碍
80%
语言发育迟缓
脑瘫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表现 为说话晚、发音不清、语言表达 能力差。
100%
交流障碍
脑瘫患儿的交流障碍,表现为对 周围环境不感兴趣、缺乏表情、 不理解他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信号 等。
80%
口面部肌肉障碍
脑瘫患儿的口面部肌肉障碍,表 现为咀嚼和吞咽困难、流口水、 发音不清等。
言语疗法主要针对语言 障碍的康复,通过语言 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表 达能力。
家庭康复和护理
家庭康复和护理是小儿脑性瘫 痪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 长需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过程 。
家庭康复包括家庭运动训练、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家长需 根据医生指导进行训练。
家庭护理包括饮食护理、日常 卫生护理等,家长需关注患儿 的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生活 环境。
小儿脑性瘫痪护理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肌张 力异常、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等 ,同时可能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 、癫痫发作等症状。
诊断
脑瘫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 颅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02
护理基础知识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
饮食调理
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 2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避免局部长时间 受压。
语言障碍的预防与护理
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鼓励其多说话、多交流。
3
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护理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其 树立信心。
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预防感染 和呼吸道疾病。
保持患儿穿着舒适、干净,床单也应 经常更换。
定期清洁卫生
保持患儿身体清洁,定期洗澡、洗头 、剪指甲等,以减少皮肤感染的风险 。
饮食护理
01
02
03
合理搭配食物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营养需 求,合理搭配食物,保证 营养均衡。
定时定量喂养
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和量 ,有助于患儿消化吸收。
运动康复训练
粗大运动训练
针对患儿的抬头、翻身、坐、爬 、站立等动作进行训练,提高其
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精细运动训练
通过抓握、放开、捏取等动作训练 ,提高患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 肌肉力量。
姿势控制与纠正
通过特定的姿势调整和纠正方法, 帮助患儿形成正确的姿势习惯,减 少异常姿势的出现。
语言康复训练
小儿脑性瘫痪护理ppt完整课件
• 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前、围 产期和出生后。
• 有人用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因素进行分析。传统的观点认为围产
期原因是导致脑瘫的主要原因,近来认为70%~80%的脑瘫 发生于出生前,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原因不明。因此,近年认 为对脑瘫病因学的研究应转入胚胎发育生物(Wu)学的领域。
• 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1997年至1998年对江苏 等七省调查,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92‰。
第九页,共七十九页。
• 从调查结果看,脑瘫发病率各国差别不大,城乡差别不大,男性 略高于女性。
• 近50年来,由于产科技术、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新生 儿死亡率、死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但脑瘫发病率并无减少趋 势,重症脑瘫的比例有增多趋势。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九页。
• (10)视觉发育速度缓慢、视觉体验效应不足、视觉功能发育不足, 影响粗大和精细运动发育速度和质量。
• (3)小脑损伤:由于小脑不同部位的损伤,可导致共济失 调、平衡障碍、震颤等,临床多见共济失调型脑瘫,累及全 身。
• 上述三大体系的损伤往往不单独存在,临床表现常以一(Yi)种损伤为 主。
第十八页,共七十九页。
六 、分型 (Liu)
• 各国学者对脑(Nao)瘫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分型原 则大同小异。
第二十页,共七十九页。
• 按瘫痪部位分为7型: • (1)四肢(Zhi)瘫(quadriplegia); • (2)双瘫(diplegia); • (3)截瘫(paraplegia); • (4)偏瘫(hemiplegia); • (5)重复偏瘫(double hemiplegia); • (6)三肢瘫(triplegia); • (7)单瘫(monoplegia)。
• 有人用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因素进行分析。传统的观点认为围产
期原因是导致脑瘫的主要原因,近来认为70%~80%的脑瘫 发生于出生前,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原因不明。因此,近年认 为对脑瘫病因学的研究应转入胚胎发育生物(Wu)学的领域。
• 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1997年至1998年对江苏 等七省调查,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92‰。
第九页,共七十九页。
• 从调查结果看,脑瘫发病率各国差别不大,城乡差别不大,男性 略高于女性。
• 近50年来,由于产科技术、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新生 儿死亡率、死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但脑瘫发病率并无减少趋 势,重症脑瘫的比例有增多趋势。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九页。
• (10)视觉发育速度缓慢、视觉体验效应不足、视觉功能发育不足, 影响粗大和精细运动发育速度和质量。
• (3)小脑损伤:由于小脑不同部位的损伤,可导致共济失 调、平衡障碍、震颤等,临床多见共济失调型脑瘫,累及全 身。
• 上述三大体系的损伤往往不单独存在,临床表现常以一(Yi)种损伤为 主。
第十八页,共七十九页。
六 、分型 (Liu)
• 各国学者对脑(Nao)瘫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分型原 则大同小异。
第二十页,共七十九页。
• 按瘫痪部位分为7型: • (1)四肢(Zhi)瘫(quadriplegia); • (2)双瘫(diplegia); • (3)截瘫(paraplegia); • (4)偏瘫(hemiplegia); • (5)重复偏瘫(double hemiplegia); • (6)三肢瘫(triplegia); • (7)单瘫(monoplegia)。
儿童脑性瘫痪ppt课件
1岁半小儿:
1. 当站立或行走时,不能把足平放在 地上 2. 不能独立行走 3. 不能讲五个以上的字 4. 不会使用一些常用物品,如勺杯等
2岁小儿
1. 没有一次足跟至足尖的滚动 2. 不会讲双字句 3. 不会模仿动作或字词 4. 不会跟从简单指令 不能根据物体指出相应图片
2岁半小儿:
1. 没有足跟至足尖的滚动步伐 2. 难以操作小的物品 3. 不停流口水,言语不清
❖ 足背屈角:指用手按住小儿足部,使其 尽量向小腿方向背屈,足部与小腿之间 的角度。
❖ 足跟耳实验:指小儿仰卧位,拉小儿一 侧足尽量向同侧耳部靠拢,足跟与臀部 连线与桌面形成的角度。
(四)自动反应的评定
1.倾斜反应: 6个月出现 2.坐位平衡反应: 6~9个月出现 3.立位平衡反应: (前方平衡) 12个月出现
五、评 定
✓ 评定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进行。 ✓ 评定内容:
运动功能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 语言功能评定 生活自理能力评定
评估中发现有下列症状时, 应找有关康复医师进一步 诊治
视频(正常与异常对比)
1个月小儿
1. 吮吸差,进食缓慢 2. 对前面闪射的光无反应 3. 不想跟踪他前方6-8英寸处移动
✓ 肉毒毒素的应用 手术治疗
各种脑瘫康复方法
➢ Bobath法 ➢ Vojta法 ➢ Temple Fay 法 ➢ Doman Delacato 法 ➢ Peto法
1. Bobath 法
➢ 治疗重点是阻止原始反射,促进正常的姿 势反射发育,发展正常的自动反应和运动 能力。
➢ 训练方法上强调:按正常婴幼儿运动发育 的各个阶段来进行训练,如:抬头、翻身、 坐、爬、跪、站、走。
3.跪、爬:
正常婴儿7 ~ 12个月时可以四点跪,18个月时 可以直跪,7 ~ 8个月时开始腹爬,9个月可以 四肢爬,10个月以后可以爬高。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对于已经发生脑瘫的患 儿,应尽早进行干预和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 疗、语言治疗、心理治 疗等,以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家长应积极参与患儿的 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支持,促进患儿的身心 发展。
社会应加强对脑瘫患儿 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 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 福利保障,帮助患儿及 其家庭度过难关。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 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 患儿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
能力。
家庭心理支持
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家长 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情绪管理与调节
教授患儿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提高其情绪稳 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产时因素
难产、窒息、产伤等导致 胎儿脑部受损。
获得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等,导致脑组织病变。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
头部外伤
意外事故或摔倒等造成的头部损伤。
危险因素分析
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多胎妊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出现脑部发 育不良。
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增 加脑瘫风险。
姿势异常
患儿姿势异常,如头后仰、屈 髋、屈膝、尖足等。
反射异常
患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如握 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同时可
出现一些异常反射。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出生史、生 长发育史、家族史等,了
解有无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 查、运动系统检查等。
脑性瘫痪演示ppt课件
预防措施
01
020304加 Nhomakorabea孕期保健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降低胎儿
脑损伤的风险。
定期产检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脑性瘫
痪的危险因素。
提高接生技术
医疗机构应提高接生技术,减 少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可 能导致脑性瘫痪的情况发生。
早期干预
对于有脑性瘫痪高危因素的新 生儿,应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 ,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智力障碍
智力低下
约50%的脑性瘫痪患者可能伴有智力 低下,表现为学习能力差、理解力弱 等症状。
认知障碍
患者可能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存 在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等。
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
脑性瘫痪患者可能存在语言表达困难,表现为发音不清、词 汇量有限等症状。
语言理解障碍
患者可能对他人语言的理解存在障碍,如听不懂指令、无法 理解问题等。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提供舒适的床铺和座椅,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
根据患者的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自理能力训练计划,如穿衣、洗漱 、进食等。
精细动作训练
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患者的精细动作能力,促进手部 功能恢复。
语言和沟通能力训练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提供语言和沟通训练支持,如口型 模仿、发音练习等。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目的
通过物理手段促进肌肉放松,改 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运动功能。
常用物理治疗方法
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理疗等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注意事项
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 行,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舒
小儿脑性瘫痪查房ppt课件
症状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 语言、运动和姿势发育均受影响。
详细描述
同时存在肌肉张力增加和肌肉松弛无力 的表现。
03
治疗方法与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抗痉挛药物、营养脑神经药物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其功能恢复。
研究进展与新药开发
科学研究
不断深入开展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新药研发
积极开展新药的研发,探索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提高脑瘫 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药物, 推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水平的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日常护理
01
02
03
日常饮食护理
为患儿提供营养丰富、易 于消化的食物,确保患儿 获得足够的营养。
日常起居护理
保持患儿居住环境清洁、 舒适,定期更换衣物和床 单,预防感染。
日常运动护理
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方案,鼓励患儿进 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 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 儿建立自信心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05
预防与展望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 孕期营养和健康,避免孕期感染
和并发症。
早期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早期筛查, 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和治疗,以降
低脑瘫的发生风险。
早期干预
对于已经确诊的脑瘫患儿,应尽 早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以促进
《儿科脑性瘫痪》ppt课件
美国脑瘫协会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将不随意运动型区 分为紧张型(tension)、低紧张型(non tension)、 张力失调型(dystonia)和震颤型(tremor)四种。
a
13
(三)失调型
失调型(ataxic type)的病因是小脑障碍,在极小的 未熟儿发生的脑出血,多引起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见不到 失调型。失调型多因为在先天形成时发生的障碍而引起, 此型在临床上少见。
智力发育迟滞。
a
14
临床检查可见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对距离的测定 障碍。共济运动障碍如闭目难立症阳性,指鼻试验无论睁 眼和闭眼都不能很好完成,轮替动作缓慢、不协调,跟膝 胫试验动作不稳或失败。深部腱反射正常,应注意的是由 于肌紧张降低深部腱反射容易被诱发,需与亢进相区别。 此型常合并椎体束症状。
a
4
三、脑性瘫痪的原因
脑的损伤和发育异常是脑性瘫痪的病因,将引起脑损伤
的病因区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三个不同时期。
(一)出生前因素
1.基因病:遗传性神经疾病;
2.胎芽病(1)接受X线照射(2)病毒感染(3)药物影
响:激素类、氨甲碟呤、他巴唑等;
3.胎儿期因素(1)感染:梅毒螺旋体、唾液腺病毒、李
染;(4)中耳炎等;
10.迁延性黄疸;
11.生后1W内重度营养不良、贫血;
12.生理性体重减低恢复过慢a。
7
四、脑性瘫痪各型的临床症状
(一)痉挛型 痉挛型(spastic type)为脑性瘫痪患儿中占比例最
多的一型,约为70% 。 多数是因早产、未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窒息
等原因而致,近年来随着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的上升, 痉挛型患儿逐渐增多。
临床特点是,精神运动发育延迟,独立步行的时间往
a
13
(三)失调型
失调型(ataxic type)的病因是小脑障碍,在极小的 未熟儿发生的脑出血,多引起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见不到 失调型。失调型多因为在先天形成时发生的障碍而引起, 此型在临床上少见。
智力发育迟滞。
a
14
临床检查可见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对距离的测定 障碍。共济运动障碍如闭目难立症阳性,指鼻试验无论睁 眼和闭眼都不能很好完成,轮替动作缓慢、不协调,跟膝 胫试验动作不稳或失败。深部腱反射正常,应注意的是由 于肌紧张降低深部腱反射容易被诱发,需与亢进相区别。 此型常合并椎体束症状。
a
4
三、脑性瘫痪的原因
脑的损伤和发育异常是脑性瘫痪的病因,将引起脑损伤
的病因区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三个不同时期。
(一)出生前因素
1.基因病:遗传性神经疾病;
2.胎芽病(1)接受X线照射(2)病毒感染(3)药物影
响:激素类、氨甲碟呤、他巴唑等;
3.胎儿期因素(1)感染:梅毒螺旋体、唾液腺病毒、李
染;(4)中耳炎等;
10.迁延性黄疸;
11.生后1W内重度营养不良、贫血;
12.生理性体重减低恢复过慢a。
7
四、脑性瘫痪各型的临床症状
(一)痉挛型 痉挛型(spastic type)为脑性瘫痪患儿中占比例最
多的一型,约为70% 。 多数是因早产、未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窒息
等原因而致,近年来随着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的上升, 痉挛型患儿逐渐增多。
临床特点是,精神运动发育延迟,独立步行的时间往
小儿脑性瘫痪演示ppt课件
谢谢聆听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抱姿、卧姿 ,协助患儿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洗漱、进食等。
功能锻炼
教授家长针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 行锻炼的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训 练、肌力训练等,以促进运动功
能的恢复。
语言与认知训练
指导家长进行语言训练和认知训 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
认知水平。
家长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心理疏导
为家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
发病率和流行情况
小儿脑性瘫痪是全球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为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23.5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因素。产前因素如宫内感染、缺氧、 母亲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产时因素如难产、早产 、窒息等;产后因素如新生儿感染、脑出血、黄疸等。
危险因素
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妊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 氧性脑病、宫内发育迟缓、母亲孕期疾病和感染等都是小儿 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
社会公益活动参与
鼓励家长和患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治疗手段有限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 忽视或误诊,导致治疗延误。
目前针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手段相对有 限,且效果因人而异,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
康复训练不足
社会认知度低
运动模式异常
肌张力障碍
患儿的肌张力可能会增高或降低,导 致肌肉僵硬或松软,影响运动功能。
患儿的运动模式异常,表现为运动不 协调、笨拙,如手足徐动、共济失调 等。
伴随症状
智力障碍 癫痫 视力障碍 听力障碍 语言障碍
脑性瘫痪讲课PPT课件
神经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痉挛和肌张力障碍,如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矫形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改善脑性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姿势,如肌腱延长术、关节固定术和骨矫形手术。
手术治疗脑性瘫痪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如肌肉松弛剂、抗癫痫药物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药物治疗是脑性瘫痪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定期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需要与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如矫形手术和神经调节手术。
新技术治疗:如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这些新技术在治疗脑瘫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脑性瘫痪的预防和护理
PART FOUR
预防措施
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
定期进行儿童体检和神经发育评估,及时发现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
康复效果:根据评估和预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测指标:包括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脑性瘫痪的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
PART SIX
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
案例一:小明的故事 - 介绍小明因脑瘫所面临的挑战和康复过程,以及取得的进步和成果
案例二:小华的家庭 - 分析小华家庭在照顾脑瘫患者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小儿脑性瘫痪(一)课件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获得最佳康复效 果的关键。
康复治疗的方法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 家庭支持和鼓励是患儿康复过程中 行动训练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方法。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脑性瘫痪的教育和学习支持
校园适应性
学生需要适应学校环境,并获得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教育计划
个性化教育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并发挥 他们的潜力。
小儿脑性瘫痪(一)课件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儿童。了解瘫痪的 原因、症状及治疗对帮助患儿康复及提升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脑性瘫痪的定义和概述
什么是小儿脑性瘫痪?
如何识别症状?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导致肌肉功能异常,影响大脑和脊 髓的运动控制中心。
瘫痪的症状包Leabharlann 动作不协调、肌肉 僵硬和运动障碍等,可在出生前或 后几个月发现。
3
治疗后的生活
治疗后,与家人和社会融合的过程需要工作和时间,但最终的结果可以极大地提 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脑性瘫痪是一个复杂的病症,具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早期干预、康复治疗、 家庭和社会支持都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
2 展望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更好的社会支持,帮助小 儿脑性瘫痪患者充分发挥他们潜在的可能性。
如何确诊和评估病情?
诊断一般是通过症状,身体评估和 医学测试等来进行的。
脑性瘫痪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脑损伤
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的脑损伤可能导致瘫 痪。
低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儿童患上瘫痪的风险更高。
儿科护理学脑性瘫痪课件,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5.饮食护理
• 根据患儿年龄及进食困难程度实施饮食护理,为患儿制定高热量、 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计划。
感谢观看
讲授人:
联系电话:
脑性瘫痪
讲授人:
联系电话:
•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 的发育期胎儿或婴儿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以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 运动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常伴智力、感觉、行为异常。我国脑性 瘫痪的患病率为2‰左右。
壹
【病因】
• 1.围生期脑损伤 如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脑卒中、产伤、颅内出 血等。
肆
【治疗原则】
•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按小儿发育规律实施综合治疗和康复。促进 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包括体能运动训练、技能训 练、语言训练等的功能训练,如矫形器、针灸、理疗、按摩、推拿 等治疗方法。采取手术治疗以矫正肢体畸形,减轻肌肉痉挛。通过 医师指导和家庭训练相结合,保证患儿得到持之以恒的正确治疗。
• (3)语言训练:主要是听力、发音、语言和咀嚼吞咽功能的协同矫 正。
• (4)进食训练:选择有把手,勺表面浅平,勺柄长的餐具,鼓励患 儿自我进食。
2.安全管理
• 保证周围环境安全,做到专人护理。
3.心理支持
• 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医院全方位的力量关爱脑瘫患儿。
4.健康教育
• (1)指导家长照顾患儿的方法: • (2)协同家长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 •(3)促进患儿身心健康:
伍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1.生长发育迟缓 与脑损伤有关。 • 2.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痉挛型瘫痪有关。 •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脑性瘫痪造成的进食困难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肌张力低下型 (hypotonic)
6.混合型 (mixed types):同一患儿表现有两种或两
种以上类型的症状。
《儿科脑性瘫痪》
3
(二)按瘫痪部位分型 1.单肢瘫(monoplegia):单个肢体受累; 2.双瘫(diplegia):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3.三肢瘫(triplegia):三个肢体受累; 4.偏瘫(hemiplegia):半侧肢体受累; 5.四肢瘫(tetraplegia):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 相似。
1.痉挛型(spastic):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2.不随意运动型 (dyskineti):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
不随意运动增多。
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 、肌张力失调 、震颤等
3.强直型 (rigid):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呈齿轮、铅
管样持续性肌张力增高。
4.共济失调型 (ataxia):以小脑受损为主。
此型患儿因为有明显的姿势与运动的非对称性,所以 常比双瘫儿发现的早,多数是在8、9个月以后或更晚些被 确诊,病因常为一侧性颅内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临床检查除了患侧的肌肉痉挛改变外,可见患侧上、 下肢尤其是下肢短于健侧,腿的周径、足跟、臀部均小于 健侧,为废用性萎缩。
《儿科脑性瘫痪》
11
(3)痉挛型四肢瘫
(2)臀位或足位产;(3)第二产程>4小时、全产程>30
小时;(4)急产等;
11.新生儿低血糖;
素
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脑炎;(2)脑膜炎等
2.中毒(1)铅;(2)CO等;
3.新生儿痉挛;
4.脑血管栓塞;
5.新生儿颅内出血;
《儿科脑性瘫痪》
13
(三)失调型
失调型(ataxic type)的病因是小脑障碍,在极小的 未熟儿发生的脑出血,多引起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见不到 失调型。失调型多因为在先天形成时发生的障碍而引起, 此型在临床上少见。
临床特点是,精神运动发育延迟,独立步行的时间往
往在5岁左右,表现肌张力低下,被动性增强,平衡障碍,
为了立位的稳定常将两足分开,使支持基底面加宽,加上
肌张力低下的原因,长时间会形成扁平外翻足。步行时见
躯干的粗大的摇摆动作,步态蹒跚不稳,似醉酒状态。语
斯特菌属、巨细胞包涵体、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2)
低血糖;(3)宫内缺氧;(4)胎儿红细胞症。
4.孕母因素:(1)妊娠中毒症;(2)反复阴道流血;
(3)过量吸烟或饮酒;(4)初产>34岁或<20岁;(5)
妊娠中手术;(6)习惯性流产、早产、死产;(7)子癎。
《儿科脑性瘫痪》
5
(二)围生期因素
1)轻度、中度痉挛型四肢瘫.
多数患儿的早期症状在生后3~4个月时出现,部分患 儿在18个月~2岁时可能见到手足徐动样运动,原始反射 如ATNR、Moro、STNR反射等残存,甚至终生存在。大 部分的患儿不能发育到立位的阶段,可能一部分可以扶物 站。
此类患儿可能一生只能发育至坐位、膝立位和四爬
移动。
《儿科脑性瘫痪》
9
2.痉挛型中的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双瘫 因本型患儿头部的控制能力和两手的正中位指向能力可 以得以发育,上肢与手的功能基本正常,所以很少在9个月 前被诊断。轻症患儿常在发育至抓物站起或开始步行的18个 月至2岁时,因发现尖足始就诊而被诊断。
《儿科脑性瘫痪》
10
(2)痉挛型偏瘫
小儿脑性瘫痪
叶兴里 2014、07 、02
《儿科脑性瘫痪》
1
一、脑性瘫痪的定义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 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 智力障碍、癫癎、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 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
《儿科脑性瘫痪》
2
二、脑性瘫痪的分型
(一)临床分型
1.早产儿、未熟儿、低出生体重儿;
2.过期产、巨大儿;
3.多胎;
4.新生儿窒息;
5.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6.新生儿核黄疸、黄疸迁延;
7.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老化等;
8.脐带脱垂、脐带绕颈等;
9.羊水异常过多、过少、混浊、早破水;
10.异常分娩:(1)产钳、胎头吸引分娩、因故剖腹产;
《儿科脑性瘫痪》
4
三、脑性瘫痪的原因
脑的损伤和发育异常是脑性瘫痪的病因,将引起脑损伤
的病因区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三个不同时期。
(一)出生前因素
1.基因病:遗传性神经疾病;
2.胎芽病(1)接受X线照射(2)病毒感染(3)药物影
响:激素类、氨甲碟呤、他巴唑等;
3.胎儿期因素(1)感染:梅毒螺旋体、唾液腺病毒、李
《儿科脑性瘫痪》
12
(二)不随意运动型
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 type)的病理损害部位为 基底核,致病原因多为核黄疸或迁延黄疸的后遗症和新生 儿的缺氧缺血。前者常引起单纯的不随意运动型,后者则 多引起低紧张型的不随意运动或者是不随意运动与强直型 或痉挛型混合存在的混合型。
美国脑瘫协会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将不随意运动型区 分为紧张型(tension)、低紧张型(non tension)、 张力失调型(dystonia)和震颤型(tremor)四种。
6.硬膜下血肿;
7.蛛网膜下腔出血;
8.头部外伤;
9.新生儿感染:(1)肺炎;(2)脐炎;(3)皮肤感
染;(4)中耳炎等;
10.迁延性黄疸;
11.生后1W内重度营养不良、贫血;
12.生理性体重减低恢复过《儿科慢脑性。瘫痪》
7
四、脑性瘫痪各型的临床症状
(一)痉挛型 痉挛型(spastic type)为脑性瘫痪患儿中占比例最
多的一型,约为70% 。 多数是因早产、未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窒息
等原因而致,近年来随着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的上升, 痉挛型患儿逐渐增多。
《儿科脑性瘫痪》
8
1.临床检查的体征
(1)深部腱反射亢进 膝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跟腱反射、 内收肌反射等明显亢进。 (2)折刀现象阳性。 (3)病理反射阳性:Babinsk征阳性,踝阵挛、髌阵挛 阳性。 (4)肌肉痉挛,表现在伸肌与屈肌均痉挛,主动肌 与拮抗肌间缺乏相反抑制。 (5)肌张力增高。 (6)肌力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