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八个坚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八个坚持”](https://img.taocdn.com/s3/m/ed13ddf00242a8956bece44d.png)
党 的 根 本 宗 旨是 指 党 的 一 切 活 动 的 根 本 目 的 和 意 图 ,是 党 全 部 政 策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 也 是 党 组 织 和 每 个 党 员 一 切 言 论 和 行 动 必 须 遵 循 的 准 则 。 全 心 全 意 为人 民服务 是 我 们 党 的根 本 宗 旨 ,党 的一 切 奋 斗 和 工 作 都 是 为 了 造 福 人 民 ,这 是 党 的 性 质 决 定 的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做到 “ 八个坚持 "
张广 武
( 山西省水 利建 筑工程局 ,山西 太原 0 0 6 ) 30 1
摘
要 :树 立和 落 实全 面发 展 、协 调发展 和 可持 续发 展 的科 学发展 观 ,是 建 设 中国特 色社会
主 义 必须 坚持 和 贯彻 的 重大 战略 思想 ,是 我们 各 项事 业和 工作 的行 动 指 南 。 目前 ,进 一 步 学 习贯 彻 落 实科 学发展观 要 做到 “ 个 坚持 ” 八 :即 坚持 党 的根 本 宗 旨、 战略 目标 、基本路 线 和统筹 兼顾 的
充满 活 力。
二 、必 须坚 持党 的 战略 目标
十 七 大 报 告 明 确 指 出 ,到 2 2 年 把 我 国 全 面 建 00
成 小 康 社 会 ,不 仅 人 均 GDP 比 2 0 0 0年 翻 一 番 ,而 且 把 我 国 建 设 成 为 2 业 化 基 本 实 现 、综 合 国 力 显 著 增 1 2 强 、 国 内 市 场 总 体 规 模 位 居 世 界 前 列 的 国 家 ,成 为 人 民 富 裕 程 度 普 遍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明 显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良好 的 国 家 ,成 为 人 民 享 有 更 加 充 分 民 主 权 利 、 具 有 更 高 文 明 素 质 和 精 神 追 求 的 国 家 ,成 为 各 方 面 制 度 更 加 完 善 、社 会 更 加 充 满 活 力 而 又 安 定 团 结 的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2f125d3bceb19e8b8f6ba79.png)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各项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一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2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维护多民族统一(1)56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https://img.taocdn.com/s3/m/3e8d81d6b14e852458fb5767.png)
文章据此提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王伟光则进一步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到每个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怎么走,就有其特殊的规律。具体到中国,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的革命。中国革命一开始,也有人犯了照抄照搬的错误,照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照搬十月革命的模式,这就出现了“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举社会主义的旗、走社会主义的路,要和中国国情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革命的经验的根本道理。
王伟光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坚持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共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最重要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只有落实这一基本要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完成了这一奋斗目标,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https://img.taocdn.com/s3/m/05e6cf8ad4d8d15abe234eeb.png)
五位一体义“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说。
此间专家指出,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党建专家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许耀桐说。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五位一体,这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重大发展的总结。
过去党的自身建设是按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
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分,形成“五位一体”布局,并在党建总体布局关于加强党建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https://img.taocdn.com/s3/m/178eb90176c66137ee06198e.png)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 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 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 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 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回答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和社 会主义建设初期一个东方落后 大国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历史新课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发展是第一要义。
2、 “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 明的精神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
生态环境破坏
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 严重。 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 我国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每增加单位 GDP 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 每增加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气物比发达国家高 10多倍 世界上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位于中国 全国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75%的湖 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25%的地下水体遭到 污染
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据国家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 3.13:1,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 。今年前 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实 际增长12.3%。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 收入高出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 上年同期的2.77:1缩小到2.72:1,为近年来 同期最低,并连续三年呈缩小态势。但这一 比例大大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在同一水平国家 1.7:1的比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ecc63e919e8b8f67c1cb948.png)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建设郑科扬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党的建设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就要提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的质量和实效;要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重点,建设胜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骨干队伍;要扩大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为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要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党执好政和领导好科学发展增强社会基础、拓展力量源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完成好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履行执政职能的全部活动中,同时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全部活动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战略思想、战略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一)我们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前进,就要在党的建设中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一个政党举什么旗帜,表明这个党要实行什么政治主张、遵循什么理论、走什么道路、为什么人服务、朝着什么目标前进。
所以,旗帜既展示党的形象,更体现党的本质。
人民群众看一个党好不好,首先就看这个党举什么旗,是不是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能不能推动社会历史不断进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读后感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8e4b8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0.png)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读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读后感》,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读后感》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将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方法论,它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
因此,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协调发展,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文章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
措施如下:1. 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普及。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我国科技水平。
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3.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5. 推动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追求。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https://img.taocdn.com/s3/m/a2830c82a0116c175f0e486d.png)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这一论断精辟概括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科学阐明了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必须遵循的理论指南。
我们要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推动理论创新的政党。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任务需要的理论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面对这种形势,迫切需要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科学发展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联系,用发展这一主线贯穿,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完整科学体系。
在发展目的上,把以人为本作为促进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并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强调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目标上,主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各社会阶层、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和谐发展。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2f125d3bceb19e8b8f6ba79.png)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各项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一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2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维护多民族统一(1)56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发展观(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发展观(十八大)](https://img.taocdn.com/s3/m/0070afaa0029bd64783e2caf.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 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1992年小平南方谈话
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 新社会管理,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增强社会创造 活力。
必由之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 之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各方面 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50年代:经济增长 60年代: 经济增长+结构改善 70年代: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 80年代: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可持续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发表的《1996 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5种有增 长没有人类发展的情况
无工作的增长
无情的增长
无声的增长
无根的增长 无未来的增长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政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 年,动摇不得。只有坚 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 相信你,拥护你。谁要 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 线、方针、政策,老百 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 倒。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44f7a3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4.png)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李忠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和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 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 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 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 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 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 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并将其主要之点 概括为八个方面。
这些阶段性特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 个领域,既有作为主导方面的成绩和进步,又有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形势发展提 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些阶段性特征全面、深刻的分析,充满了辩证思维和实 事求是精神。
通过对八个方面特征的现象描述和本质揭示,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 看到,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 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我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 变化,这是必须看到和充分肯定的一个历史性的巨变。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 到“两个没有改变” :首先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国情没有变,与此相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贯彻科学发展观
![贯彻科学发展观](https://img.taocdn.com/s3/m/c508a5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0.png)
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方针。
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原则、举措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全局为重,坚持协调发展、持续发展、民主发展、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
我们要既注重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改善,又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在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首先,全面发展意味着要全面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次,协调发展意味着要在各个领域之间实现均衡,保持稳定。
既不能出现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不能出现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最后,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确保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
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举措。
首先,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
其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上,我们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再次,要加强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建设。
经济发展不能只关注少数人利益的增长,而是要关注全体人民的福祉。
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
最后,要加强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全局为重,推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2bb273d0912a216147929e7.png)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丁仕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党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确立一条基本路线(总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完整表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宝贵经验。
邓小平同志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江泽民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全党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各种干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的几点体会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dceadde58f5f61fb7366638.png)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的几点体会几天来,通过组织学习讨论以及个人自学,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把握,进一步坚定了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进一步理清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下面,结合几天来的学习理解,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怎么看。
关于对科学发展观定位,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特色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近代理论还没有哪一部像科学发展观这样,涵盖意义更全面,汲吸领域更广泛,指导实践更系统,毛选1-4卷,关于军事路线、阶级斗争比较突出,邓小平文选1-3卷,注重是经济建设,三个代表过多的是党的作风建设,而科学发展观既有世界形势的洞察,也有对国家形势的分析,又有对党情建设的期盼,还有对军情的嘱托。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学习是当前政治活动中的等头大事,开展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是形势任务所趋,也是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所系,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只有学得明白才能干得明白。
因此,关于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怎么看,有二点体会。
一是从特定的时代环境看,搞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保持头脑清醒的需要。
作为机关干部,政治上的成熟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政治上的坚定性是不牢靠的。
就如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纵横交错的公路,恐怕就会迷路,假如登上高楼往下望,道路的走向自然会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因为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对科学发展的学习也是如此,学得更深,思想上才会与领导同心,观念上才会与领导同行,工作上才会与领导同拍,因此,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首要的政治责任。
二是从肩负的职责看,搞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履行职能使命的需要。
前段时间,看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有一段话给我启示很大,他谈了学哲学的感悟,说哲学是智慧学,学懂了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我感到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也是如此,学深了悟透了,才能确立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式、科学的态度,有效推动工作开展。
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有哪些
![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1d8b9d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5.png)
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有哪些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有哪些呢?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相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这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时政热点:看党的十八大
![时政热点:看党的十八大](https://img.taocdn.com/s3/m/16d0a8f5700abb68a982fbd9.png)
【教学建议】
首先,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修订科学发展观的某些内 容的表述
原教材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 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 十八大的表述 对比变化
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 把“发展”换成了“经济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 社会发展”,是更加注重 一要义 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 把“核心”换成了“核心 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立场”,更强调树立科学 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要求 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改善人民生活
实现更高质 量的就业
社会保障 体系
居民收入倍 增目标
【报告的相关内容】
1、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2、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 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 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 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教学建议】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理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核 其次,建议引领学生理解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解 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 第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要 求角度思考命题视角 命题视角:例举某乡镇、或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事 例:归纳该地区是如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或该 地区是如何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该地区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的?
五位一体战略
![五位一体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222b730c03d8ce2f006623b5.png)
怎么理解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要搞清楚五位一体是哪五个,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有什么深远考虑)一、内涵:“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八大报告对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内涵作出了清晰诠释:经济建设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政治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社会建设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五位一体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基础,生态建设是条件。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体系,五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何进行总体布局这一重大战略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执政实践中的不断深化与拓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丰富发展的具体体现,全面适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贯彻落实国家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以什么为指导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f05887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4.png)
贯彻落实国家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十九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
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为什么?
1、本身的角度 重要内容、重要指导方针 2、奋斗目标的角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国情角度: 最基本国情 具体国情: 4、意义角度: 经济 社会发展
三、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1)发展的动力 A、推进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B、坚持改革开放 C、? D、? (2)发展的最终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根本途径和关键) (3)发展的协调性: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对外开放与对内发展 的事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事例
三、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1)经济建设主要追求 举措:一个中心、一个基本点、三大制度 (2)政治建设主要追求 举措:三大制度一个治国方略 (3)文化建设主要追求 举措:两个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4)生态建设主要追求 举措:一个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苏州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
双保:保增长、保民生 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改善 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双扩:扩大内需、扩大开放, 进一步增强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双转: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 作风
一、是什么?
(2)第一要义是发展。 用邓小平的话来表述 相关知识点: 党的基本路线(最可靠的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心工作) 改革开放(强大动力)
一、是什么? (3)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相关知识点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面临的三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是什么?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国内与 国外 相关知识点 :不平衡、不和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是什么? 1、什么发展观? 可能还有几种不同的设问 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十七提出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 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
一、是什么?
2、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1)核心以人为本: 相关知识点 党的宗旨;国家性质;国 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的基本权 利;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以人为本”与“三个代表”思想 是一脉相承的,表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