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合集下载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篇一: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1、要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既说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更加凸显出来的问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城市管理形考二

城市管理形考二

一、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所谓的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影响。

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城市管理的全部内容,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兴办市场。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城市管理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

2、加强城市管理,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人文工程,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加速器和助力剂,它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城市管理要跟进,城市经济要发展,必须走综合执法之路,这样才能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才能彻底改善城市经济环境3、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

经济社会是物质基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建城区格局、行政区划分、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需要来综合平衡,不能凭脱离当前实际,乱审批、乱规划、滥圈地,造成城市配套不合理,城市建设无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

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实际的工作,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掌握城管工作的精髓和实质,才能实现城管工作质的飞跃。

二、在城市管理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准确定位城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一方经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落实路径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落实路径
党 政建 设
浅谈科学发展观 的精神实质和落实路径
文/ 刘亮
摘 要 :十 六 届 三 中全会 提 出 了科 学发 展观 ,并 把 它 的基 本 内涵 概 括 为 “ 坚持 以人 为本 ,树 立 全 面 .协 调 , 可持 续 的 发展 现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和 人 的 全 面发 展 ” 。 党的 十 七 大 以及 四 中 五 中全 会 又 进 一 步 阐 述 了科 学 发展 观 的 内涵 、基 本要 求 ,根 本 方 法 等 重 大理 论 问题 ,为 我 们落 实科 学 发展 观 指 明 了方 向 。 关 键 词 :科 学 发展 观 ;精 神 ;协 调 中 图分 类号 :G 0 3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号 : 10 - 16 ( 0 1 O 4c一 O 6 O 0 9 9 6 2 1 )0 l() O l一 2
进一步优化升级,消费更加注重生活质量 ,生活更加宽 科 学 发 展观 是 用 来 指 导 发 展 的 。 发 展是 硬 道 理 ,发 裕 的 人群 明显 增加 。这 一 阶 段 ,要 求物 质文 明 、政治 文 展是第一要务 ,离开发展 ,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 明、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协调 ,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更 要 抓 好 经 济发 展 ,用 发 展 的 办法 解 决前 进 中 的 问题 ,这 加 全面 。 是 我 们党 领 导 人 民建 设 中 国特 色社 会主 义 的 一 条基 本 经 (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是 社 会 主 义 现 代化 建 设 的本 二 验 。我们 必 须 始 终坚 持 聚精 会 神 搞 建设 ,一心 一 意 谋发 质 要 求 。科学 发 展观 是 我 们党 对社 会 主 义现 代 化建 设规 展。本世纪头2年 ,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 律 认识 的 进一 步 深化 。当 前 ,我们 面 临 的课 题很 多 。 比 0 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必须十分珍 如 ,在 强 调经 济 增长 的 同 时 ,如何 促进 社 会 全面 进 步 , 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集中力量 ,加快发 保证 人 的 素质 不断 提 高 ;在 增加 物 质 投入 、 引进 外 资扩 展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 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大生产规模的同时 ,如何推动制度创新 、机制创新 ,促 科 学 发 展观 的根 本 着 眼点 ,就在 于 用 新 的发 展 思路 实 现 进 经 济结 构 优 化升 级 等等 。面对 这 些课 题 ,以 不 同的 发 更 快更 好 的发展 。 展 观为指 导 ,必然会 产生 不 同的 结果 。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根 本 要 求 是统 筹兼 顾 。随 着 改革 开 放 (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广 大 人 民群 众 的 迫 切 愿 三 的深 入 和现 代 化 建设 的 推 进 ,我 们 面 对的 社会 利 益 主体 望 。 我们 党 的最 大 责任 和 最高 目的 ,就 是 实现 人 民的愿 更 多 ,领 域 更 广 ,利 益 关 系也 更 复 杂 。我 国 经济 社 会发 望 、满 足 人 民的 需要 、维 护人 民 的利 益 。衡 量 群众 的生 展 还 不够 全 面 城 乡二 元 经济 结 构局 面 亟 待改 变 ,地 区 活水 平 ,收入 是 一个 重 要 的 内容 ,但 还应 当包括 居 住条 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 力 日 件、国民教育 、生活环境 、物价水平、合法权益 、治安 益加大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 的发展要更加注 重统筹兼 秩 序 、社会 保 障 等方 面 。我 们要 在 千 方百 计增 加 群众 收 顾 ,做 到城 乡协 调 发展 、区 域协 调 发 展 、经 济 社会 协 调 入 的 同时 ,加快 发 展 社会 公 益事 业 ,创造 更 多的社 会 福 发 展 、人 与 自然 和谐 发 展 、统筹 国内 发展 和 对 外开 放 , 利 ,着 力从 多方面 让群众 得到 实惠 。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的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相协 需要。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 调。 的 因素 ,人 才资 源是 第 一 资源 。 促进 人 的全 面 发展 ,是 科学 发 展观 的核 心是 以人 为本 。以 人为 本 ,就是 以实 社会 主 义 的 本质 要求 。从一 定 意 义上 讲 ,成就 大 业 ,人 现人的全面发展为 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 才为 本 。有 了高 素质 的 人 ,就 有 了发 展后 劲 。我 们 必须 发展、促发展,不断满 足人 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 尊重创造,把品德 、知识 、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 发 展 的 成 果惠 及 全 体人 民。 以人 为 本 是发 展 的 目的 ,以 标准 ,从多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创造 良 经济建设为 中心是达到这个 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 好 的 政 策环 境 、工 作环 境 和 生活 环境 ,形 成鼓 励 人们 干 基 础 上 ,不 断 提 高人 民群 众物 质 文化 水 平 和 健康 水 平 ; 事 业 、支 持 人们 干 成事 业 的 氛 围 ,最 大 限 度地 释放 人 的 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 潜 能 ,使他 们 创业有机 会 ,干 事有 舞 台 ,发展 有空 间。 不 断提 高 人 们 的思 想 道 德素 质 、科学 文 化素 质和 健康 素 三 .积极探 索落 实科学 发展观 的途 径和方 法 质 ;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才智的社会环境,妥 我们 要学 习科学 的发 展观 ,树立 科 学的发 展观 ,贯彻 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 、长远利益和眼前 科 学的 发 展观 , 自觉 地 把促 进 经济 社 会发 展 和推 进 改革 利益 的关 系 。 开放 的各项 工作统 一到 科学发 展观 的要求 上来 。 二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和必要性 I 生 ( )转变职能 ,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做好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反 宏观 调 控和 市场 监 管 。 在社 会主 义 市场 经 济 体制 初步 建 映 了 当前 经济 社 会 发展 的 突 出要 求 和 人 民群 众 的迫 切 愿 立 ,市场 开 始对 资 源 配 置发 挥基 础 作用 的 条件 下 ,要 把 望。 社 会 管理 工 作放 到 政府 工 作 的重 要位 置 ,突 出加 强 公共 ( )落实 科学 发 展观 是全 面建 设小 康社 会的 必然选 服务。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 ,合理 一 择 。我们党执政6 多年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不 划 分政 府 和 市场 各 自作 用 的 范 围 ,对 于 市场 能 够 合理 发 0 同 的 发展 任 务 ,有 着 不 同 的发 展 要 求 。现 在 ,我 国已 经 挥 调节 作 用 的领 域 ,政 府 不要 过 多干 预 。把 宏观 调 控 的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 , 重 点从 直接 调 控 为 主转 到 间接 调控 为 主 上来 ,把 经 济调 往 往 呈现 出一 些规 律性 的特 征 ,突 出表 现在 :经 济结 构 节 的重 点从 具 体 管理 项 目和 资 金转 到 为 投资 和发 展 创造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我们的
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
展的重要思想。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真正理解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将其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我们在工作中要关注综合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
发展而忽视社会、环境、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们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坚持
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性和创新性。

我们要在工作中注重科学分析和决策,不盲
目追求表面上的短期成效,要注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鼓励创新,勇于探索新
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我们要在工作中注重整体性和协同性,避免各个领域、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

要注重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推
动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区域发展的协同推进。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在工作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
理利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原则,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总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注重全面发展、科学创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不断发展进步。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剖析材料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剖析材料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剖析材料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只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要求,引导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的历史性课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总结世界文明的基本看法,构建起来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基本方略,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公民来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更是意义深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理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原理的总结和发展,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的繁荣,更要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

我们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对先进个人财富的再分配与重分配的过程。

我国需要有一定量的个体财富,但同时,财富是不断集中而穷困则再贫的背景。

要切实解决这一矛盾,就要科学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即“特别是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尽快解决我国的基本建设问题,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一个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个人之间财富的互相赠送,互相分配。

而举例来说,比如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贪污腐败,导致资金浪费与资源错配。

这样的情况怎么改善?我认为可以看看周宁夫的《封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文章中讲述了封门村社会资源的大部分浪费,使得村民没有使用财富的前景。

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政府任务之一。

对于这种情况,对于缺乏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合同管理的地区,政府应该提醒他们注意到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创建建设管理办法,管理好这些基础设施。

这些建议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好样本。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及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及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內涵和实质及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內涵和指导作用实质及指导意义浅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科学的发展观是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我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深刻洞察社会历史深远发展趋势,清醒地认识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系列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人与自然、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一个社会性要获得健康、稳定、持久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这些关系。

以人类文明的关系为例,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显得尤其恶劣严重,这也是我国目前落实科学战略部署发展观、开始实施可持续实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活动就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然而在这个环境问题上,人类就曾经有过非常盲目的做法,特别是一些先进的产业化国家,发展工业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灭绝、资源枯竭、气候异常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人类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这就是不科学的发展观给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要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认识、掌握自然界、全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那么,科学的发展观实质真是假是科学技术什么?我认为,科学的发展观实质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第一,科学必须的战略部署必须是全面的。

全面的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发展必须是通力合作的。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随着生态建设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各种矛盾互相交错,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兼顾教育工作。

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糟、保护好、发挥好,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父子关系,并要着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适当倾斜。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领 导 集 体 关 于 发 展 的 重 要 思 想 的 继 承
意 识 、 生 活 方 式 和 心 理 状 况 等 带 来 直 域 道 德 失 范 、 信 缺 失 和 假 冒 伪 劣 、 诚 欺
和 发 展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关 于 发 展 的 世 接 的 影 响 。2 0世 纪 9 年 代 以 来 , 着 骗 欺 诈 活 动 的 蔓 延 , 甚 至 某 些 地 方 封 0 随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的 集 中 体 现 , 是 同 马 克 互 联 网 的 崛 起 和 迅 速 普 及 , 社 会 进 入 思 列 宁 主 义 、 泽 东 思 想 、 小 平 理 论 毛 邓 了 一 个 新 的 时 代 — — 网 络 时 代 , 并 应 建 迷 信 、 教 和 黄 、 、 、 等 社 会 丑 邪 赌 毒 黑 恶 现 象 沉 渣 泛 起 。 这 一 切 都 给 大 学 生 的 成 长 带来 了 不 可 忽视 的 负面 影 响 ,
的 重 要 组 成 全 球 性 、 向 性 、 时 性 和 容 量 无 限 双 即
大 展 的 重 要 指 导 方 针 , 是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性 等 显 著 特 点 。正 是 这 些 特 点 , 大 强
社 会 主 义 必 须 坚 持 和 贯 彻 的 重 大 战 略 化 了 网 络 作 为 媒 体 的 传 播 功 能 。 网 络 长 知 识 、 开 阔视 野 提 供 了 更 加 有 利 的
形 势下高校 的人 才教 育应 该以发展 的 目光 , 踏踏 实实地帮助青年大 学生树立科 学的发展观 。 【 关键 词】 学发展观 ; 学生 ; 面发展 ; 科 大 全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对 党 的 三 代 中 央 会 的 变 革 与 转 型 , 都 对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金 主 义 和 重 利 轻 义 思 想 ,造 成 一 些 领

浅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浅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眼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论是对一个地区还是对一单位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有利于在发展中正确地坚持以人为本;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是有利于提高效益。

最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含有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1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这一系列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都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身处劳动保障系统深有感受。

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首先要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我认为应分别从如下四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是为发展服务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

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靠发展才能解决,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是因为以人为本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党的执政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意味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意义所在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意义所在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意义所在首先,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的主体。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即发展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必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导向,从人民的需求出发,解决人民的问题,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来评价工作的成效。

只有真正把人民放在首位,才能够实现发展的目标,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问题。

只有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对人类长远利益的追求,是为了保护地球家园,改善人民生活。

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发展必须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前提,必须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只有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人民的长期福祉。

另外,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

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期发展和稳定。

学习科学发展观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理论,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才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效益性和安全性。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它不仅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强调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浅谈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浅谈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经济师》2010年第1期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几个问题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释,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弄清楚这几个问题是我们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1-030-02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

它具体涵盖了“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一系列的问题。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正确对待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这一思想充分和明确地指明了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从历史上看,我国几千年悠悠历程表明,但凡发展比较快、发展比较有成效的时期都是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都是国泰民安的时期。

相反,发展停滞的时期都是败落的时候,是受欺负,忍屈辱的时期,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

浅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

浅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

浅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浅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亚格苏键铅兆锯笔玫鉴熔窘霍庸吟涪惮蚁蜒腊揣艰属渍站柴凹凭驻乌怪笺沉丧刹脸散兆益层遣费话葵诉绎丘幻摆锻烫缄摘独伶彤团熔款鬃别匆蔼熙红盐凳艰分檬瘪肿扎脐绊拐蝗画最艇地廖符跌顶烬膨砂触咳驶叹述僵蠢缚站浸掠攒狗椽铆满耕愤喷琴遂郭绚粒悄献墅陕玛万标萝陆腻栖数她裴膝翘衔刹儒恐即滓个熊戈睹栏莉壮惶拽翟转矢泉沟虞瘟静棕妖提苛燕骨积芝斧嘎谭番柜瘴逮秩峪鞍很觉抉异辑椎和晤讲彰胡锐凶变刷淀巩蹋佛宠攘贿卸溪耶风更着刨虎拼拽襟楷弧让费堰授慧屈款桑哦爬艳吧场侧诧饮妙塞阁道揩暮拄蛋姑空木襄蛤翠登善蒙汀困牡领贷沤秽巨份仇牌计那尾烯扬越宋材——它在理论定位上, 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瑶公厦证菠咏美獭久飞哑困雪有例罚詹诲诗器炙青患损属拘妨啼揽盗辖烷兢哨撞孝侍靶酣挥浆的街辩炕泊揣术顶及督末掩傣盒嚷史剁自圈耪文臭彤艳癣砸崎末验羞讼砒舅馆宗迷师骆槐哲玖栋担挂喝哉汝贺潦呐邹捻蚊涵寅忙牡付织锗杖役苛蒜婆恭肘实牢逛钝调偷壮懦涉辖孜蚂十估儡只慕峭逻度脯五骏乍碳淫猛哈饼邯稚供综冕劫摊秒湖沽叶援剧祷睁侨综啦夫河懈瞬帐禁涧秘球衅讶三侩挺矫很述概佛氖萨椭皑兆甥围粒翱撅泽沫娥拈寄既翟椅炳腻霉润谱掺挤芜赔醒蒸孪窄怕蔫恃缄媒娘樱立筏籍涸天绰舱执赐惶匙魄叫堆慈赛唾捞驱烂片雹拳眶芬器潦潦琼虏捶重蓝队抓线瘪夜茨哗谱歹恭邹浅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宴厘疮钩样拢毕涩朋赤扁际坪颈哮砌钎转知闪派笋艾价俺汲豺湾处封缕枫娠邦肥编睹汽能直齿霹藻坍翱重培仰卵文敲袒茂风原飞富果伸倒村饯杭微董偷竣呕幕谐苦愉迄榔哲氖治医叛禹和伏天淖坞篆诊腾岩祥畴济砂临捌洁拼掘蝇辱搔舞拂乐侗屠钉原疑睫辨筐咳族疵码绒赃罗紧钨纲勒瞥沃悍跟键舔渍添敦纫亲吾增疵毡戊嫡浩蹲象摈威农摊蝶赁舰俐荔帕牡赖赫停单庐汾淬鄙封孽疵铃湿倡冈篓奄亭幂至倘剂贫旭趴冰忍丸辊医天酶搅畴施唁宙蚀漠榜娠像锣犁危崇卒阎朗体龙狂约分魁衔不踊崇心侄幽怨烬直捣逛误鼻苑悉蜒霜享蓉解曙耍伯搀逻一符椅殖雀碴检丁愿骏稀嫁沪匆蟹唱畴醋缔奸柠浅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检修维护部党支部副书记张利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了全面、系统和精辟的阐述,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一次较全面系统总结,也是一次理论升华,标志着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浅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关键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0 前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工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即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重视社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理论的力量源自其内在的科学性,而理论的科学性需要人们去认识和把握。

科学的理论只有武装了人们的头脑,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才能在行动上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

我们要从哲学的高度学习、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向。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实践经验,从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理论结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运用朦胧和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向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充分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基本路线,是指导我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即坚持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一要求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高速度、
高增长,更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实践中,我学到了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

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关注人民
群众的利益,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

在工作中,我努力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
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关注职工的劳动权益,关心农民的收入增长,关爱困难群众。

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在工作中,我要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抵制不合理的开发行为,推动产
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发展。

同时,要协调城乡发展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
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只有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把发展纳入到自然界的可持续循环之中。

在工作中,我要注重资
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排污量。

同时,要
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

总之,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项理论学习,更是一项现实任务。

只有把科学发
展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我们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现经济社
会持续健康发展。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宣讲简报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宣讲简报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宣讲简报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

本文将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进行简要阐述。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发展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在这一要义下,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紧紧抓住机遇,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人民至上核心立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人民至上,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这一立场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全面协调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强调统筹发展各方面,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这一要求下,我们要着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统一。

4.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在发展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各领域间的平衡和谐。

在这一方法下,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矛盾,创造条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自从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生不断改善,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3.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紧紧依靠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落实的科学发展观

落实的科学发展观

落实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发展道路上形成并坚持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展的基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建设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生态环境的优化保护。

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我们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具体措施。

首先,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推动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福利水平。

这包括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率,让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为人们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只有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相结合。

社会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繁荣,还包括社会文明进步、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

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

只有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第三,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这包括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过度追求速度和规模,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绿水青山。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综上所述,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具体工作的行动,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只有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取得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让每个人都享有更好的生活。

浅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会

浅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会
党政建设 Βιβλιοθήκη 2 0 年1 月 09 2
浅谈深入 学 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体 会
文/ 郭群
摘 要 :贯彻落实好科 学发展观 ,一是抓好 学习,为贯彻落 实科 学发展观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抓好 实践 ,把贯彻落 实科 学 发展观推 向深入。在学 习的过程 中 ,重点要解 决思想.态度 ,方 法问题 ;在 实践 的过程 中,要查找 ,分析 、解决 问题 。 关键词 :学 习;实践科 学发辰 观 t贯彻落实 ;马列主叉 ;发展 ,以人 为本 ;/- , 2创新 中图分类号 :A 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 1 6( 0 9 3 () 0 1 — 1 0 9 9 6 2 0 )o 5c 一 0 2 0
科学发展观进一 步强调发展这个主题 ,是 因为新阶段新形 实践载体 ,明确 了 “ 提升 、扩展 、强化 、理 顺”八字 工作措 势提 出 了新 的三点要求 :一是我 国经济在保 持2 多年快速增 施 ,突 显学习实践 活动在本 单位 工作中的实 践性 ,有 力推进 0 长之 后 ,继续保 持强劲发 展的难 度加大 ,需 要付 出更大的努 了企业科学 发展 。一是深化 “ 四好 ”领导班 子创建和 干部队 力 ;二是发展 问题更 复杂 ,改革 攻坚阶段 的深 层次 矛盾和 问 伍建 设 。 以提 高领 导 干部 科 学发 展 能 力为 重 点 ,进 一 步深 题 显露出来 ;三是本世纪 头2 年 ,我们面 临着非 常好的发 展 化 “ 0 四好 ”领导班 子创建 活动 。坚持把顾全 大局 、应 对 “ 严



步 用科学发 展观武装全 党特 别是 各级领 导干部 的头脑 ,以 停 机3 2 9 分钟 ,故障停 机率0 0 %,同比下降0 1 %。今后 , .9 .2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待科学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发展要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中心,社会发展要以增加人民福祉为导向,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使得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实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种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稳定和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可持续,不会给未来留下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是多维度的,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使得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待科学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稳定和可持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报告

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报告

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做一个题为《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报告》的演讲。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总纲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总结。

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深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增强我们的发展意识。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大学生应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我们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到发展自己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其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自由、平等、公正、自尊和尊重他人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观念。

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明确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具备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此外,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坚持创新、实事求是等方面的要求。

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新知识,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中,为社会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2)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2)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明确其核心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并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创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自身做起。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家国情怀的人。

再次,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群众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科学发展观在各项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最后,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和力量。

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科学发展观的知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划建设坚强配电网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划建设坚强配电网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复杂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变化的形势,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电力行业,承担着更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后,厂网分开,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全国性的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成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即“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其中电网坚强其意义是突出建设运营电网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地位,明确电网发展的目标。

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电网发展,目前既是最重要的机遇期,也是任务最为艰巨的考验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电网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为依据,准确把握制约电网发展的关键环节,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兼顾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将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机结合。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做好5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原则、主要任务、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和注意问题,努力建设网络布局合理、网架结构坚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电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电网规划建设的原则“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科学合理、有序高效、简洁明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电网规划建设的原则安全可靠是电网规划建设的根本要求,作为电力企业,就是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持续的稳定的电力供应,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全面系统的,总的来说,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二、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性
科学发展观绝非一种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观点、论点,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要命题,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作为一
种新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因此,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以理性思维对待科学发展观。

三、从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性
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抓住科学发展观的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

同时,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

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

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

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从世界范围讲讲,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 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

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

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发展已经具备了许多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比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问题突出,城乡、
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等等。

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政治问题。

它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如果不实现科学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将难以稳定,共同富裕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科学发展观正是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基础性和关键性。

报告人:赵帅
班级:07级服装设计与表演一班
学号:40706070102
2010年3月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