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正式版)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照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的输血适应证,掌握好各类输血指征,遵照合理、科学用血的原则,制订各类成分血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因患者病情需输血治疗时,主管医师决定需输血量、血液成分、性质,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逐级核准签字,同受血者血样至少在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急诊用血即刻)送交临床输血科,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三)凡需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必须做相应的检测,包括血常规、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及HIV抗体。
(四)决定输血治疗前,主管医师应尽告知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由医患双方在《输血治疗知情问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五)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1、严格控制600mL以下的输血申请。
成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
2、日常对症治疗、纠正治疗用量小于600mL,应该在用血日的前一天将血样送至输血科;择期手术预计用血量在600—1600mL的患者,应于手术前一天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大于等于1600mL的手术必须提前两天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并报医务部审批。
急诊和意外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申请。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少于800ml(或红细胞4U)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在800ml至1600ml (或红细胞4U至8U)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对输血进行质量管理和监控,指导临床用血,并定期对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和血液储存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监督。
二、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
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填写《用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输血库。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急诊用血可先领取血液,但必须在用血后一天内向血库补交《用血申请单》。
输血科要指定专人负责血液的领取工作,不得由病人家属领取血液。
三、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剂量,切实做到科学、合理用血,避免滥用和浪费血液,大力推广成分输血,使成分输血的比例控制在95%以上。
四、凡输任何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均须与患者或患者亲属签写“输血同意书”,否则由此引起的问题由主管医生负责。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用血合理化,本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通知以及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实施临床用血审核的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临床科室的用血审核管理。
三、相关职责1、输血科室(1)负责制定临床用血审核流程,对临床用血审核流程不断完善,对审核不合理进行纠正。
(2)负责对申请单据逐一审核、记录审核结果和原因,未经严格审核的申请单据不予执行救治措施。
(3)负责对申请医师的临床用血知识进行评估,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临床科室(1)临床医生应按照规定程序申请用血,需提供详细的诊断及相关检查结果等证明材料。
(2)临床医生应配合输血科审核,及时修改或补充申请单据,并主动沟通,以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和有效性。
(3)对于审核结果存在异议时,应积极与输血科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审核流程1、用血审核临床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如需用血,必须先在HIS系统中申请,同时将申请表打印出来,交到输血科进行审核,经过输血科审核的申请单据才能进行救治措施,并在HIS系统中录入操作。
2、审核时限在N天之内审核完毕。
其中,N的值不低于2天,至多不超过7天。
3、审核结果审核结束后,输血科将审核结果在HIS系统返回审核意见单,同时将该意见单交回申请科室。
五、内容要点1、审核标准(1)用血真实有效(2)用血患者诊断正确(3)用血量符合规定(4)用血途径规范(5)用血不过期、不感染2、审核要求(1)明确用血指征和用血量(2)对用血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3)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并给出明确的审核意见3、审核原则(1)以患者的实际需要为重点(2)以用血原则为基础(3)以用血操作规范为标准4、保守用血(1)尽量减少输血数量(2)多种补液同时使用六、补充说明1、本制度由输出科制定、审核和执行,经过院级与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向临床医生宣传推广。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为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血液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五、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审批单》,并经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医务科,事后补办手续,审批单必须由输血科留存备案。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得无自主意识患者得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得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得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合,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得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过程种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通知输血科值班人员,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关键信息项:1、用血申请流程2、用血审核标准3、审核人员职责4、用血监督机制5、违规处理措施1、总则11 为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保障用血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制定本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用血申请流程2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评估用血需求,并如实填写用血申请单。
22 用血申请单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预计用血时间、用血品种和用量等。
23 申请单提交给上级医生进行审核签字。
3、用血审核标准31 审核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输血指征等综合判断用血申请的合理性。
32 严格遵循输血指南和相关标准,对于不符合输血指征的申请应予以驳回。
33 对于特殊情况或紧急用血,应制定相应的审核流程和标准。
4、审核人员职责41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42 认真审核用血申请,确保申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3 对于有疑问的申请,应及时与申请医生沟通,了解详细情况。
5、用血监督机制51 建立用血监督小组,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52 监督内容包括用血申请的规范性、审核流程的执行情况、用血合理性等。
53 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效果。
6、违规处理措施61 对于违反用血审核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62 处理方式包括警告、通报批评、暂停用血权限等。
63 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培训与教育7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相关知识的培训。
72 培训内容包括输血指征、用血安全、审核制度等。
73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外部的相关学术活动和培训课程。
8、附则81 本制度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的发展适时进行修订。
8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全体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
以上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协议旨在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用血安全性和合理性,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确保临床用血工作的规范、科学和有效。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最新最全
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定义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临床用血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提倡科学合理用血,杜绝浪费、滥用血液,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2.临床用血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用血申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适应症判断、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输血中观察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并全程记录,保障信息可追溯。
3.医院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4.临床用血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根据输血技术规范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存入病历。
5.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6.临床用血适应症根据《输血技术规范》执行,合理掌握临床用血指征。
7.平时临床输全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必须履行报批手续,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审核。
急诊、抢救用血经主治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可随时申请,但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8.输血科发放血液时应附带《输血记录单》,与取血者认真核对受血者及供应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
输血后,病区应将《输血记录单》存入病历。
凡存在以下情形,应拒绝领用。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中有明显凝块;(5)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6)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7)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8)红细胞层呈紫红色;(9)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10.各科室从输血科取回的血液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血液出库后不得退回,急诊抢救患者应按需取血,不得一次取回数袋放室温备用。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有关规定,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定本机构血液预订、挂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临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
审核、监测、分析、评估、改进等管理制度、机制和具体流程。
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握输血原则,严禁滥用血源。
第二条、临床用血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用血申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适应证判断、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输血中观察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并全程记录,保障信息可追溯,健全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结果应用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流程。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前要进行评估,输血后要进行效果评价,以上要在病程中有所体现,输血后无效果评价不得继续输血。
第三条、医院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用血顺序是:抢救、急诊急救手术、危重症患者手术。
第四条、制定输血科安全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制定输血科预警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科室动用输血科预警库存量须由医务处审批。
第五条、紧急抢救用血时应参照我院《临床紧急用血预案》执行。
第六条、决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第二章实施方案第七条、输血申请1、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表》,要求字通工整。
2、常规用血应提前3天向输血科提出用血申请,以便输血科做好计划用血。
3、备血的分级申请: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800ml至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审核制度1、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提倡成分输血。
2、临床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交待有关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后果。
签署输血同意书,紧急抢救用血如家属不在场无法签字时应向医务科报告。
3、择期术中用血和治疗用血至少应提前一天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与受血者血样一起在预定用血前一天送交输血科备血,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签字验收。
如病人未进行血型检查时,经治医师应先申请进行血型检查。
由输血科进行审核,对不符合临床用血管理规范的,提出必要建议,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对符合合理用血条件的,输血科做好输血前期工作,复检血型、抗体筛选、输血前九项检测,备足血源。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补办有关手续。
一次备血量<800ml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两方签字)。
一次备血量在800-1600ml的由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三方签字)。
一次备血量≥1600ml、红悬≤400ml的须由医务科批准盖章(四方签字),方可备血。
备血量=红细胞量(每单位计200ml)+血浆量。
4、医院紧急抢救用血由经治医生电话通知输血科用血血型、用血量,输血科接通知后及时联系血源。
经治医生迅速将《输血申请单》填写好后送达输血科,如无血型应先由护士抽配血样本送输血科。
附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一、悬浮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二、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文(3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文第一章介绍本制度旨在规范临床用血审核流程,确保用血合理、安全、高效。
临床用血是指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过程,是重要的救治手段之一。
为了有效利用血液资源,保障患者的用血需求和安全,医疗机构制定了本审核制度。
第二章审核原则1. 临床用血审核应遵循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以患者的真实需要为核心。
2. 审核过程应科学、严谨、透明,确保符合血液使用指南和医疗机构的规范要求。
3. 审核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血液使用指南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
4. 严格执行血液管理制度,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和库存管理。
第三章审核程序1. 临床医生向血库申请用血,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病情描述。
2. 血库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审核申请是否符合血液使用指南和医疗机构的规范要求。
3. 血库医生对申请进行评估,并给出审核结论,包括同意、拒绝、或者建议改进。
4. 审核结论通过电子审核系统反馈给临床医生。
第四章审核依据1. 临床用血审核应参考相关血液使用指南、科学研究和专家共识。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审核应综合考虑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体征表现等。
3. 审核应根据血液供应情况、库存量和血型配对原则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第五章审核记录与汇总1. 审核过程中,血库医生应及时记录审核结论和相关说明,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临床医生的申请、审核依据和结论等。
2. 审核记录的保存应符合医疗文件管理的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3. 审核记录需汇总统计,用于评估和改进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六章审核监督与评估1. 医疗机构应建立临床用血审核的监督机制,确保审核过程的合规性。
2. 监督部门对临床用血审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审核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可通过临床用血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机构进行相关讨论和解决。
第七章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1. 临床用血审核过程中,各参与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确保审核的合规性。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_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_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背景和目的血液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资源,正确合理地使用血液可以有效地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然而,由于血液资源的有限性和成本的高昂,不合理或滥用血液资源可能导致浪费和风险的增加。
为了合理使用血液资源,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效益,特制定本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监督血液使用的过程,保证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患者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的临床用血,包括输血、血浆制品、血小板、红细胞激素等。
三、相关职责和权限1.临床医生的职责和权限a)完整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用血指征;b)根据用血指征,向药师提供用血申请单,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患者信息、血液成分、血量等信息;c)在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承担用血的责任;d)接受血液审批委员会的评估,提供必要的补充材料。
2.药师的职责和权限a)收集、整理和审核用血申请单及相关材料,并对用血指征、血液成分和血量进行评估;b)根据血液资源的情况和血费的经济成本,提供合理的血液配送方案,并向临床医生提供反馈意见;c)参与临床用血审批委员会的讨论和决策过程。
3.临床用血审批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a)审核和决定临床用血申请是否通过,包括血液成分和血量的审查;b)根据血液资源的情况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次序和血液优先分配的规则;四、临床用血审核的流程1.临床医生填写用血申请单,包括患者信息、血液成分和血量等;2.药师收集和审核申请单及相关材料;3.临床用血审批委员会讨论和决定申请的通过与否,并提供补充意见;4.审批通过后,药师分配血液资源,将相关信息通知临床医生;5.临床医生凭借通知单,到输血科进行血液相关程序;6.输血科完成用血程序后,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血液的使用情况。
五、临床用血审核的质量控制1.预防转氧血红蛋白射入a)临床医生在填写用血申请单时,需要提供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氧饱和度等信息;b)药师在审核申请单时,需要评估患者的转氧血红蛋白的风险,并提供相应意见;c)输血科在实施血液程序时,需要确保血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3受血者血样。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备注完整病人信息的血样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 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病房、床号、血样是否溶血等。必须制定流程及程序, 确保受血者血样在采集及送检过程中得到准确识别,并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一致必须抽取患者计划 输血3天内的血样。受血者血样必须在完成输血后至少冷藏保留7天。
1.2必须保证血袋完好,血液各品种必须严格按照血液储存标准执行。必须做好专用储血设备的24小时监测记录。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学标准。
1.3血液的发放,必须制定血液发放的规范程序,确保血液发放的安全性。
2.质量控制与医疗安全
输血前患者血液必须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病九项检测,结果填入《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并记录 入病历。必须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前相关实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的准确性,所涉及的实验 必须进行室内及室间质控。
2. 4血型的确认。输血科应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检测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必须制定输血相容性检 测的操作规程,确认献血者血型正确性及受血者血型准确性,必须在血液交付临床输注前确保相容性 检测的准确性。
2.5交叉配血。交叉配血前进行抗体筛查试验,如果结果阳性及时与病房(或中心血站联系,妥 善解决配血事宜)。在红细胞成分输血前,必须进行受血者与献血者的交叉配血,制定流程及操作规程 以确保ABo血型配合。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无误后,配血人签字,发血人进行再核对双签字后才可 发出。
2.7输血文书。必须建立相应的程序,以确保输血文件的识别、评审、批准和保存,以及按记录 管理的规定确保记录的完整、保存和归档。相关输血文书必须保存10年。防止未经授权的记录查询及 更改。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的血液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生命支持功能。
然而,由于供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体对外源性血液的免疫反应等因素,使用血液需要严格的审核制度来保证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使用安全。
本医院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目的在于严格控制血液使用的指征和数量,充分发挥血液资源的效用,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血液及其制品的患者,包括门急诊、住院和手术等各个临床科室。
三、审核人员和审核流程1.审核人员:a.临床主治医生:负责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输血,并决定输血的方式和剂量。
b.输血科医生:负责对临床主治医生的审查工作,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审核流程:a.临床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
b.输血科医生: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审核,包括检查申请单中的临床用血指征、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以及记录患者的输血历史和用血情况。
c.输血科医生: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申请,并填写《临床用血审核记录表》。
d.临床主治医生:接收审核结果,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输血。
四、审核标准和指导原则1.审核标准:a.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g/dl的患者可以考虑输血。
b.临床上存在急性出血、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休克的患者可以考虑输血。
c.凝血功能异常或存在血液代谢异常的患者可以考虑输血。
d.免疫学检查结果提示需要应激性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输血。
2.指导原则:a.严格遵循血液管理的临床指南和相关规定,确保血液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b.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输血方案,包括输血方式、剂量和速度等。
c.进行输血前,临床主治医生应向患者充分解释龙血制品和输血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五、记录和统计1.记录工作:a.由输血科医生负责填写《临床用血审核记录表》,记录审核的结果和输血的细节情况。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患者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为规范医院临床用血工作,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2 医院应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政策,监督临床用血工作。
1.3 医院应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储存、配制、发放及输血相关管理工作。
二、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批2.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申请用血,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
2.2 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及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3 临床用血申请单应经主治医师审核,科室主任审批。
特殊情况下,需报医务部或主管院长审批。
2.4 输血科(血库)应根据临床用血申请单,核对患者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确保用血安全。
三、血液储存与发放3.1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血液进行储存、配制、发放。
3.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检查血液储存条件,确保血液质量。
3.3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发放血液,确保患者用血安全。
四、输血过程管理4.1 护士在输血前应与医生、患者进行三核对,确保用血安全。
4.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输血结束后,护士应记录输血量、患者反应等信息,保存输血记录。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5.1 输血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5.2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进行救治。
5.3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过程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六、监督与评估6.1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
6.2 医院应建立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患者临床用血安全,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临床用血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三条输血前医生仔细询问血型、既往输血史;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风险,签署输血同意书;完善输血九项等血液指标的检查。
第四条主管医生开具输血申请单并核对血型,上级医师审核并签字。
第五条护士核实输血申请单,输血申请单号码与抽血管号码一致无误后采集血标本。
禁止同时采集2名患者的血标本,避免发生差错。
第六条由医务人员送血样到血库,禁止病人家属送血样。
第七条血库人员在输血前检查患者的病史和标本,核对无误后进行ABO和Rh系统的定型、确认。
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反复输血患者,提醒临床医师做抗体筛查。
第八条血库人员核对标本、血型、姓名后做交叉配血试验。
第九条血库人员反复核对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和血液的标签无误后发血。
由护士持取血单到血库取血,双方查对无误并双方签名后方可取走血。
第十条全血或成分血取回后,科室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保存。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小板须放22。
C振荡箱内保存。
全血和成分血切勿加温输注。
第十一条血液中不得加注任何药物,全血与成分血单独输注,防止血液凝固或造成严重的输血反应及输液管路堵塞。
第十二条发现输血反应时,须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值班医师,及时给予相应处置。
同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并通知输血科,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
科室尽快将剩余的血液和同时抽取的该病人的血样一份与“输血反应回报单”一同送到输血科,及时查找原因,核对血型。
第十三条输血科人员接到血样后,须两人以上在场,立即复查原血样及现抽病人血样的血型。
复查交叉配血。
必要时,进一步做抗体筛查。
对疑难病例,必要时送血站进行抗体鉴定。
结果详细记录在登记本上,并由科室送血样人员签名。
第十四条输血科人员将复查结果,填写一份复查结果报告单,由用血科室的正式医护人员亲自领取并签名。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文(三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用血工作,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提高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临床各科室的用血工作。
第三条用血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用血风险,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第四条用血审核的工作原则是科学、客观、公正、有效。
第五条用血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献血者资质审核、临床用血适应证审核、用血指征审核等。
第二章献血者资质审核第六条临床用血审核工作由医院的输血科或者相应部门负责。
第七条献血者资质审核包括以下内容:(一)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包括体格检查、疾病史、家族病史等。
(二)献血者血液检查结果:包括血型、传染病筛查、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
(三)献血者药物使用情况:包括药物使用史、禁用药物等。
第八条献血者资质审核的具体步骤为:(一)填写献血者相关表格,并做好记录。
(二)核对献血者的身份证明和献血申请表。
(三)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温、心肺听诊等。
(四)进行献血者血液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血液学检查。
(五)询问献血者的疾病史和家族病史,了解其疾病情况。
(六)询问献血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了解其用药情况。
第九条献血者资质审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合格者可以进行献血,不合格者应当向其解释不合格的原因,并告知其需要作进一步检查或者治疗。
第三章临床用血适应证审核第十条临床用血适应证审核工作由医院的输血科或者相应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临床用血适应证审核的内容包括:(一)用血指征的合理性:根据临床需要和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用血指征。
(二)用血血型配对:确保血液与患者血型相符。
(三)用血过敏反应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存在用血过敏反应的风险。
第十二条临床用血适应证审核的具体步骤为:(一)研究医学文献,了解临床用血的指征和适应证。
(二)参考相关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适应证审核标准。
(三)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要,确定用血指征。
(四)核对患者的血型和库存血液的血型,确保血液与患者血型相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临床用血的全过程,包括用血申请、审核、发放、使用和监督等环节。
第三条临床用血审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医院成立临床用血管理组织,负责全院临床用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临床用血管理组织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相关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临床用血管理组织的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二)组织临床用血业务培训;(三)监督临床用血全过程;(四)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五)定期召开临床用血工作会议。
第七条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负责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二)负责临床用血的发放;(三)负责临床用血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四)负责临床用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临床用血审核第八条临床科室申请用血时,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确保用血安全、合理。
第九条用血申请单应详细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诊断、申请用血品种、数量、用血时间等内容,并经申请医师签名。
第十条输血科收到用血申请单后,应进行审核,主要内容包括:(一)申请用血是否符合适应症和禁忌症;(二)用血申请单填写是否完整、清晰;(三)患者是否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四)血液品种、数量是否合理;(五)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十一条输血科审核同意后,应及时向血站或血库发出用血通知,并做好用血记录。
第四章临床用血监督与改进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临床用血管理组织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提倡成分输血。
二、临床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交待有关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后果。
签署输血同意书,紧急抢救用血如家属不在场无法签字时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三、病房正常手术用血和治疗用血应提前一天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与受血者血样一起在用血前一天送交储血室备血,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签字验收。
如病人未进行血型检查时,经治医师先申请进行血型检查。
四、医院紧急抢救用血由经治医生电话通知化验室用血血型、用血量,化验室接通知后及时联系血源。
经治医生迅速将配血单填写好后送达化验室,如无血型应先由护士抽交叉血样送化验室。
五、如遇节假日、休息日可直接通知医院总值班,由值班人员通知化验室有关人员。
如无法通知总值班时,可由护士通知化验室有关人员。
六、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必须提前三天将申请单和血样送交储血室,以备和市中心血站联系。
七、在本院进行输血者应按规定
ALT,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检查。
八、进行配血者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记录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并
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等项目,检查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和发血。
九、血液发出后,必须将患者血液标本保留24小时备查,临床输血完成后应将血袋保留24小时,待患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弃去。
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室、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10年。
十、血液从储血室发出后一概不得退回。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本(2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本第一章介绍本制度旨在规范临床用血审核流程,确保用血合理、安全、高效。
临床用血是指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过程,是重要的救治手段之一。
为了有效利用血液资源,保障患者的用血需求和安全,医疗机构制定了本审核制度。
第二章审核原则1. 临床用血审核应遵循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以患者的真实需要为核心。
2. 审核过程应科学、严谨、透明,确保符合血液使用指南和医疗机构的规范要求。
3. 审核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血液使用指南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
4. 严格执行血液管理制度,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和库存管理。
第三章审核程序1. 临床医生向血库申请用血,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病情描述。
2. 血库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审核申请是否符合血液使用指南和医疗机构的规范要求。
3. 血库医生对申请进行评估,并给出审核结论,包括同意、拒绝、或者建议改进。
4. 审核结论通过电子审核系统反馈给临床医生。
第四章审核依据1. 临床用血审核应参考相关血液使用指南、科学研究和专家共识。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审核应综合考虑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体征表现等。
3. 审核应根据血液供应情况、库存量和血型配对原则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第五章审核记录与汇总1. 审核过程中,血库医生应及时记录审核结论和相关说明,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临床医生的申请、审核依据和结论等。
2. 审核记录的保存应符合医疗文件管理的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3. 审核记录需汇总统计,用于评估和改进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六章审核监督与评估1. 医疗机构应建立临床用血审核的监督机制,确保审核过程的合规性。
2. 监督部门对临床用血审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审核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可通过临床用血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机构进行相关讨论和解决。
第七章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1. 临床用血审核过程中,各参与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确保审核的合规性。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本(2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范本为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血液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五、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审批单》,并经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医务科,事后补办手续,审批单必须由输血科留存备案。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得无自主意识患者得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得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得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合,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得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过程种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通知输血科值班人员,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 避免浪费, 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血液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 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五、如果因病情需要, 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 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审批单》, 并经科主任签名同意后, 报医务科批准, 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医务科, 事后补办手续, 审批单必须由输血科留存备案。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得无自主意识患者得紧急输血,
应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七、配血合格后, 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得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以及保存血得外观等, 准确无误时, 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 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合, 再次核对血液后, 用符合标准得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过程种应先慢后快, 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通知输血科值班人员, 并查找原因, 做好记录。
十、输血完毕, 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立即通知输血科, 并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并返还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