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照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的输血适应证,掌握好各类输血指征,遵照合理、科学用血的原则,制订各类成分血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因患者病情需输血治疗时,主管医师决定需输血量、血液成分、性质,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逐级核准签字,同受血者血样至少在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急诊用血即刻)送交临床输血科,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三)凡需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必须做相应的检测,包括血常规、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及HIV抗体。

(四)决定输血治疗前,主管医师应尽告知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由医患双方在《输血治疗知情问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五)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1、严格控制600mL以下的输血申请。

成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

2、日常对症治疗、纠正治疗用量小于600mL,应该在用血日的前一天将血样送至输血科;择期手术预计用血量在600—1600mL的患者,应于手术前一天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大于等于1600mL的手术必须提前两天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并报医务部审批。

急诊和意外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申请。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少于800ml(或红细胞4U)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在800ml至1600ml (或红细胞4U至8U)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18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以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临床用血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向科室主任或分管临床用血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向科室主任或分管临床用血申请:医生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向科室主任或授权的主管医生提出申请。

申请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诊断、用血理由、申请用血量等信息。

2.审核程序:科室主任或授权的主管医生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审核,对符合用血条件的申请进行批准,并指定具有相应资格的医生进行输血。

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医生在输血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适应证判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并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5.配血和取血:在输血前,医生应进行配血试验,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匹配后,方可取血。

6.临床输血:在输血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7.输血后管理:输血结束后,医生应记录输血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随访和评估。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和合理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完善的临床用血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临床用血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临床医生的用血意识和技能水平。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用血的全过程,包括用血申请、审核、审批、使用、记录、监测和评估等环节。

第三条临床用血审核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第二章审核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审核工作。

第五条委员会由医院业务院长、医务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输血科(室)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第六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二)组织临床用血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用血水平;(三)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安全性;(四)对临床用血过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审核流程第七条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向输血科(室)提出用血申请。

第八条输血科(室)接到用血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用血指征和规范后,提交委员会审批。

第九条委员会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根据患者病情、血液检测结果等因素,判断用血的合理性、安全性,并提出审批意见。

第十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输血科(室)按照批准的用血计划进行备血、发血。

第十一条临床科室按照输血科(室)的指导,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

第十二条输血治疗后,临床科室应当及时记录用血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四章监督与整改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加强对临床用血审核工作的监督,确保审核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临床用血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医务人员违反本制度,导致临床用血安全事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用血合理化,本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通知以及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实施临床用血审核的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临床科室的用血审核管理。

三、相关职责1、输血科室(1)负责制定临床用血审核流程,对临床用血审核流程不断完善,对审核不合理进行纠正。

(2)负责对申请单据逐一审核、记录审核结果和原因,未经严格审核的申请单据不予执行救治措施。

(3)负责对申请医师的临床用血知识进行评估,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临床科室(1)临床医生应按照规定程序申请用血,需提供详细的诊断及相关检查结果等证明材料。

(2)临床医生应配合输血科审核,及时修改或补充申请单据,并主动沟通,以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和有效性。

(3)对于审核结果存在异议时,应积极与输血科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审核流程1、用血审核临床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如需用血,必须先在HIS系统中申请,同时将申请表打印出来,交到输血科进行审核,经过输血科审核的申请单据才能进行救治措施,并在HIS系统中录入操作。

2、审核时限在N天之内审核完毕。

其中,N的值不低于2天,至多不超过7天。

3、审核结果审核结束后,输血科将审核结果在HIS系统返回审核意见单,同时将该意见单交回申请科室。

五、内容要点1、审核标准(1)用血真实有效(2)用血患者诊断正确(3)用血量符合规定(4)用血途径规范(5)用血不过期、不感染2、审核要求(1)明确用血指征和用血量(2)对用血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3)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并给出明确的审核意见3、审核原则(1)以患者的实际需要为重点(2)以用血原则为基础(3)以用血操作规范为标准4、保守用血(1)尽量减少输血数量(2)多种补液同时使用六、补充说明1、本制度由输出科制定、审核和执行,经过院级与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向临床医生宣传推广。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确保患者安全规范用血。

二、血库必须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购进血液,不得使用无血站(库)名称和许可证标记的血液。

三、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严防滥用血源。

四、预约血办法:患者需输血时,应由临床主管医师逐项认真填写输血单,值班护士按医嘱行“三对”后,给病人采交叉血,试管上应贴标签,并注明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于输血前一天送血库(急症例外)。

五、血库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各科室预约血量,应及时与血站联系,备好各型血液,保证临床用血量,不得有误。

六、血库工作人员接受标本时,应逐项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将标本收下备血。

七、凡血库所备各型血液,应有明显的标志,分格保存在4摄氏度冰箱内,并随时观察冰箱内温度变化。

八、血库工作人员应严厉依照血液交叉实验操作规定进行交叉实验,需要时复查血型,并观察全血,应无脂血、无溶血,血袋应密封,绝对无误,方可发出。

九、取血护士在取血时,应认真核对本科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及交叉结果、储血号和供血者姓名、采血时间、血型等输血单上的各项目,无误后方可将血液拿出血库。

十、如果输血出现反应,应由临床主管医师向血库说明情况,并与血站一并查明原因。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为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血液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五、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审批单》,并经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医务科,事后补办手续,审批单必须由输血科留存备案。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得无自主意识患者得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得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得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合,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得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过程种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通知输血科值班人员,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临床用血申请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1)内科患者Hb <60g/L、外科患者Hb <70g/L,可以输注红细胞。

(2)内科患者Hb在60-100g/L、外科患者Hb在70-100g/L之间,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决定是否输血。

2、履行知情同意程序(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用途、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存入病历。

(2)无家属在场、患者无自主意识需紧急输血进行救治,应由经治医师将《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报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批准,并置入病历。

3、用血申请任何情况下输血,均需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进行备血。

(二)临床用血量审批及权限1、预计单次用血量在800毫升以内,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在《临床用血申请单》上审签;2、单次用血量在800毫升~1600毫升的,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字,科室主任审批签字。

3、单次用血量超过1600毫升的,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申请,科室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审批备案。

申请用血量审批人≤800ml副主任医师及以上4、急诊抢救用血由值班医生申请,在场最高职称医师审核签字,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三)标本及血液取送必须由医护人员送输血标本、领取血液并核对签字,不得由患者或家属送输血标本或领取血液。

(四)血液发放与签收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历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编号、血液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2、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有关规定,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定本机构血液预订、挂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临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

审核、监测、分析、评估、改进等管理制度、机制和具体流程。

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握输血原则,严禁滥用血源。

第二条、临床用血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用血申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适应证判断、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输血中观察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并全程记录,保障信息可追溯,健全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结果应用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流程。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前要进行评估,输血后要进行效果评价,以上要在病程中有所体现,输血后无效果评价不得继续输血。

第三条、医院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用血顺序是:抢救、急诊急救手术、危重症患者手术。

第四条、制定输血科安全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制定输血科预警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科室动用输血科预警库存量须由医务处审批。

第五条、紧急抢救用血时应参照我院《临床紧急用血预案》执行。

第六条、决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第二章实施方案第七条、输血申请1、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表》,要求字通工整。

2、常规用血应提前3天向输血科提出用血申请,以便输血科做好计划用血。

3、备血的分级申请: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800ml至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和合理性,对临床用血进行审核和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减少血液的浪费和滥用,提高用血效益,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福利。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核流程:制定规范的审核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次血液使用都经过审核和评估,避免滥用和浪费现象。

2. 审核标准:明确血液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临床指南和证据荟萃分析等科学依据,制定血液使用的审核标准,确保每一例用血都符合临床需要。

3. 审核人员:指定专门的审核人员,一般由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具备审核血液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和决策。

4. 监控和评估:建立定期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用血审核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审核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医疗费用的浪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 1 页共 1 页。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用血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各医疗机构纷纷建立了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指医院或医疗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采取一系列审核措施,确保输血操作符合规范,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审核流程、审核标准、实施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重要性与实践。

一、审核流程1. 病例分析与评估在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中,首要的任务是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与评估。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型、输血史等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输血,确定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2. 血液安全检测在确定患者需要输血后,接下来是进行血液安全检测。

包括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传染病筛查等项目,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相符、无抗体和传染病标志物。

3. 审核与审批在完成病例分析和血液安全检测后,需要进行审核和审批流程。

审核人员应对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血液安全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输血操作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

审批人员负责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并签署相应的文件。

4. 输血操作审核与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输血操作。

在整个输血过程中,需严格执行输血的操作规程,包括输血前准备、输血过程护理、输血监测等,确保输血的安全与有效。

二、审核标准1. 临床需要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下的输血操作必须符合医学临床需要。

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象等评估指标,明确输血的必要性和适应症。

2. 安全保障审核标准中的关键要求之一是保障输血的安全。

审核人员需进行全面的血液安全检测,确保输血前的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状态,避免输血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

3. 合理用血在审核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临床需要,合理确定输血的数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或不必要的输血,减轻供血压力,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实施方法1. 人员培训为了确保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顺利实施,医院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在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时能够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减少不必要的用血和避免用血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我将从审核的目的、应用范围、审核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审核目的1.保证用血合理性:通过审核制度,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符合医学指南和相关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用血,减少对血液资源的浪费。

2.防止用血风险:审核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避免因用血导致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发生输血相关的传染病和其他风险的概率。

3.强调科学依据:用血的决策应基于医学证据和临床指南,避免主观判断和私人偏好的影响,确保用血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应用范围1.手术用血: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通过审核制度避免不必要的用血,确保手术安全。

2.不可抗拒的急诊用血:对于存在危及生命的急诊情况下的用血,审核流程可以相应压缩但不可省略。

3.非急诊用血:例如常规输血、预防性输血等,对于非急需的患者,必须通过审核制度进行评估和决策。

三、审核程序1.申请:医生应在临床用血申请单上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用血指征等。

2.评估:由临床血液科医生对申请进行评估,包括对患者的临床情况、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参考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规定。

3.决策:基于评估结果,医生应进行科学决策,确定是否需要用血,以及需要用何种血液和血液制品。

4.跟踪与记录:审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生,并在患者病历中记录审核过程和决策结果,以备后续参考和追踪。

四、建议与改进1.建立多学科审核团队:包括临床血液科医生、临床检验科医生、药师等,以保障审核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2.提供培训与指导:定期组织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医生对用血指南和评估技巧的认识与掌握。

3.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确保审核过程的记录与查询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

4.持续改进与监查:定期评估审核制度的执行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改进和提升。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为保证输血安全和质量,进一步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安全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制订本制度。

一、输血评估及分级申请审核管理(一)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失血情况、既往史、代偿功能、实验室结果、输血风险、患者意愿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二)为保证合理安全用血,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用血申请,应予审查,对不适合的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速度予以纠正。

(三)输血申请的权限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后方可备血。

以上各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急救用血超过1600毫升, 事后应于24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输血科和医务科48小时内完成审批手续。

(四)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输血前检查,输血指征,上级医师审核等内容予以审核,不合格的申请单退回。

对输血指征不明确的病例对临床医师提出合理化建议,但临床医师有临床输血的最后决定权。

(五)实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应履行告知义务,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记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理由,由患者或其亲属签名。

医务科负责审批、备案。

(六)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院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二、血液标本采集审核管理(一)采集用于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标本时,应当由医护人员到床旁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患者ID 号等信息,应当至少使用患者姓名、住院号/门诊患者ID号两种核查方式,确保患者无误后方可采集。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内建立的用血程序和审核流程,旨在确保血液安全、合理和有效的使用。

这一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用血指征:明确列出了需要用血的临床适应症,包括急诊用血、手术用血、输血前或中的术中或术后监测指标等。

使用血小板浓缩剂、新鲜冰冻血浆等特殊血液制品的使用适应症也需要明确规定。

2. 临床用血审核流程:一个完整的审核流程包括提出用血申请、审核用血申请材料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确定输血方案等。

3. 血液测定与评价:包括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等,用于确定患者的输血需求和选择合适的供血单位。

4. 用血审批:由专门的医疗团队,如输血委员会或临床血液专家组等机构或人员审核用血申请,并确定是否批准用血。

5. 用血效果监测与评估:对用血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并发症、输血效果等进行监测与评估,以完善用血制度,并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降低输血风险、合理配置血液资源、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第 1 页共 1 页。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医院临床用血行为,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在临床用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

三、组织机构1. 医院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2.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血液的采购、储存、发放和质量控制等。

3. 各临床科室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临床用血工作,包括用血申请、审批、使用和记录等。

四、用血申请和审批1. 临床医生在确定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时,应详细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用血目的、用血种类和数量等。

2. 临床医生将《临床用血申请单》提交给本科室临床用血管理小组组长,由组长进行初步审核。

3. 组长审核通过后,将《临床用血申请单》提交给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4.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用血的必要性、用血的种类和数量是否合理等。

5.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将《临床用血申请单》返回给输血科,由输血科进行血液的采购和发放。

五、用血使用和管理1. 输血科收到临床用血申请后,按照申请单的要求采购和发放血液。

2. 临床医生在输血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目的、风险和替代治疗等,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3. 临床医生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4. 临床医生应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包括输血时间、血液种类、数量、患者反应等,并将记录存入病历。

六、用血监督和评估1.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包括用血申请的审批、血液的采购和发放、输血过程的管理等。

2.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

3. 输血科应定期对血液的储存和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血液质量。

4. 临床医生应定期接受临床用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临床用血水平。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_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_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_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背景和目的血液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资源,正确合理地使用血液可以有效地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然而,由于血液资源的有限性和成本的高昂,不合理或滥用血液资源可能导致浪费和风险的增加。

为了合理使用血液资源,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效益,特制定本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监督血液使用的过程,保证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患者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的临床用血,包括输血、血浆制品、血小板、红细胞激素等。

三、相关职责和权限1.临床医生的职责和权限a)完整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用血指征;b)根据用血指征,向药师提供用血申请单,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患者信息、血液成分、血量等信息;c)在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承担用血的责任;d)接受血液审批委员会的评估,提供必要的补充材料。

2.药师的职责和权限a)收集、整理和审核用血申请单及相关材料,并对用血指征、血液成分和血量进行评估;b)根据血液资源的情况和血费的经济成本,提供合理的血液配送方案,并向临床医生提供反馈意见;c)参与临床用血审批委员会的讨论和决策过程。

3.临床用血审批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a)审核和决定临床用血申请是否通过,包括血液成分和血量的审查;b)根据血液资源的情况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次序和血液优先分配的规则;四、临床用血审核的流程1.临床医生填写用血申请单,包括患者信息、血液成分和血量等;2.药师收集和审核申请单及相关材料;3.临床用血审批委员会讨论和决定申请的通过与否,并提供补充意见;4.审批通过后,药师分配血液资源,将相关信息通知临床医生;5.临床医生凭借通知单,到输血科进行血液相关程序;6.输血科完成用血程序后,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血液的使用情况。

五、临床用血审核的质量控制1.预防转氧血红蛋白射入a)临床医生在填写用血申请单时,需要提供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氧饱和度等信息;b)药师在审核申请单时,需要评估患者的转氧血红蛋白的风险,并提供相应意见;c)输血科在实施血液程序时,需要确保血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防止血液浪费和滥用而制定的一项核心制度。

该制度对临床用血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以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申请审核: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的规定,认真填写申请单,并经过上级医生审核签字后提交给输血科。

2. 交叉配血:输血科在收到申请后,应按照交叉配血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受体的血液匹配。

3. 血液库存管理:输血科应按照血液库存管理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血液的保存期限,科学、合理地管理库存,确保临床用血的供应。

4. 输血实施:临床医生应按照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结合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定输血的时间、剂量和方式,并通知护士执行输血操作。

5. 输血后监测:在输血后,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6. 记录管理:临床医生和输血科应认真填写临床用血的记录,包括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记录等,确保临床用血信息的可追溯性。

7.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对临床医生和输血科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临床用血意识和技能水平。

8. 质量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流程,提高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核心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合理使用血液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和血液的有效利用。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患者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为规范医院临床用血工作,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2 医院应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政策,监督临床用血工作。

1.3 医院应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储存、配制、发放及输血相关管理工作。

二、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批2.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申请用血,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

2.2 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及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3 临床用血申请单应经主治医师审核,科室主任审批。

特殊情况下,需报医务部或主管院长审批。

2.4 输血科(血库)应根据临床用血申请单,核对患者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确保用血安全。

三、血液储存与发放3.1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血液进行储存、配制、发放。

3.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检查血液储存条件,确保血液质量。

3.3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发放血液,确保患者用血安全。

四、输血过程管理4.1 护士在输血前应与医生、患者进行三核对,确保用血安全。

4.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输血结束后,护士应记录输血量、患者反应等信息,保存输血记录。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5.1 输血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5.2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进行救治。

5.3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过程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六、监督与评估6.1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

6.2 医院应建立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医院医疗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医疗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医疗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输血管理①各科室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

②医院用血只能接受河南省卫生厅指定的血站供血,各临床科室不准接受病人家属从外单位购买的血液(包括血液制品)。

③每周一、三、五上午10点前,输血科根据各临床科室预约血情况,向血站申报供血计划。

2、输血申请①申请输血的病人首先应做输血前十项(ABO血型、Rh(D)血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ALT、HBSAg、Anit-HCV、Anit-HIV,梅毒检查。

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存档。

本人不能签字又无家属陪护的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备案记入病历。

③由经治医生认真完整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各项内容,根据病情合理申请所需的血液成分及用量,主治医生及以上人员审核后在审批者处签字。

④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部批准(急诊用血除外),但事后要补办手续。

⑤临床确需输注全血的由主治医生申请,医务部审批同意。

将《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在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上午10点前送输血科备血。

所有可能输血的手术病人都必须作术前备血。

⑥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生负责采血过程中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生负责实施。

⑦患者亲友、家属献血由经治医生填写《患者家属献血登记表》,到血站无偿献血。

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⑧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稀有血型血液价格等有关规定,经治医生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清楚,并记入病历。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提倡成分输血。

二、临床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交待有关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后果。

签署输血同意书,紧急抢救用血如家属不在场无法签字时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三、病房正常手术用血和治疗用血应提前一天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与受血者血样一起在用血前一天送交储血室备血,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签字验收。

如病人未进行血型检查时,经治医师先申请进行血型检查。

四、医院紧急抢救用血由经治医生电话通知化验室用血血型、用血量,化验室接通知后及时联系血源。

经治医生迅速将配血单填写好后送达化验室,如无血型应先由护士抽交叉血样送化验室。

五、如遇节假日、休息日可直接通知医院总值班,由值班人员通知化验室有关人员。

如无法通知总值班时,可由护士通知化验室有关人员。

六、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必须提前三天将申请单和血样送交储血室,以备和市中心血站联系。

七、在本院进行输血者应按规定
ALT,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检查。

八、进行配血者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记录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并
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等项目,检查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和发血。

九、血液发出后,必须将患者血液标本保留24小时备查,临床输血完成后应将血袋保留24小时,待患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弃去。

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室、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10年。

十、血液从储血室发出后一概不得退回。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按临床用血要求,严格掌握输血指证,决定患者输成分血或全血。

2、医生与受血者(或被委托人/监护人)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详细说明输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级输血风险(可能发生反应和感染经血传播疾病)。

3、医生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按规定逐级审签,并进行常规输血前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

4、临床科室将血标本、“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检验单”一并送至血库。

5、由血库(检验科医生)填写的“输血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在发血时,交领血者带回临床科室。

6、血液出库时,领血者核对无误并签字。

7、临床科室领回血液后,二名医务人员核对并在“输血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反面签名确认。

8、输血进行中医护人员要认真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采取限制措施,视病情逐级汇报。

输血完毕后详细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留存血库。

9、“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检验单”、“输血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由临床科室保存在病历中;“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血液入、出库核查登记”由血库保存,有关输血资料要备查2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医院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定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2.目的落实国家关于临床用血的有关规定,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

3.内容
3.1院长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技术指导,制定医院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之程序文件》。

3.2临床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和禁忌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份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3.3全血、成份血入库前输血科应认真核对验收,按不同类型进行登记入库。

应按保存温度和保存期的要求,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3.4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临床用血前,主治医师应向患方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输血途径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并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相关项目(输血前检查)的检验,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
疗同意书》并存入病历。

3.5《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明确,除急救用血外,应按照用血量不同进行分级审核。

3.5.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5.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5.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并与输血科沟通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

3.6确定输血后,由医务人员将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样(一人抽血一人核对)送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血样的核对登记。

3.7输血科应对临床医师申请血种类、用血量进行了解核实,并备好相应血源,对紧缺的血液及制品应及时与申请医师取得联系,由经治医师向患方说明。

3.8输血科应认真做好输血申请单、血液出入库的核查和记录,便于查证。

3.9配血合格后,由医务人员或经培训的专职人员到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