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1)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培训内容: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0-18条)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0-18条)目录十、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2)十一、病历管理制度 (3)十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5)十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6)十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8)十五、危急值报告制度 (9)十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9)十七、分级护理制度 (11)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3)十、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
第二条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第三条医院学术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
包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度使用技术项目的建议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负责探索和限制度使用技木项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重大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第四条严格规范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交学术管理小组审核和集体评估。
一、科室新开展诊疗技术项目需填写“申请表”向学术管理小组申请,在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内的,由学术管理小组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新项目为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外的,由医务科向县卫计局申报,由县卫计局组织审核,医务科负责联络和催促执业登记,二、申请新开展诊疗技术必须提交以下有关材料,一)项目申请书。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临床用血管理:1.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临床用血有关规定。
2.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完善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保障急救治疗需要。
3.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院长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制定医院血液预订、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临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监测、分析、评估、改进等管理制度和具体流程。
4.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
5.建立临床用血培训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培训,将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
新上岗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岗前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
6.输血科(检验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二、临床用血程序:1.输血前评估。
2.适应症判断。
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
4.用血申请、审核。
5.配血。
6.取血发血。
7.临床输血。
8.输血中观察。
9.输血后管理等环节。
三、临床用血审核:1.临床用血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用血申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适应证判断、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输血中观察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需要全程记录,保障信息可追溯,健全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结果应用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流程。
2.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输全血、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3.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级医师审核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检验科)备血。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xxxxxx医院2017年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目录(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口诀:两诊(首诊、会诊)三查(查对、三级医师查房、手术安全核查)三分级(手术分级、分级护理、抗菌药物分级),值班(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抢救(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急值,病历用血三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核心技术(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重信息。
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xxxxxx医院2017年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目录(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口诀:两诊(首诊、会诊)三查(查对、三级医师查房、手术安全核查)三分级(手术分级、分级护理、抗菌药物分级),值班(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抢救(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急值,病历用血三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核心技术(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重信息.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有关规定,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定本机构血液预订、挂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临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
审核、监测、分析、评估、改进等管理制度、机制和具体流程。
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握输血原则,严禁滥用血源。
第二条、临床用血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用血申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适应证判断、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输血中观察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并全程记录,保障信息可追溯,健全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结果应用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流程。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前要进行评估,输血后要进行效果评价,以上要在病程中有所体现,输血后无效果评价不得继续输血。
第三条、医院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用血顺序是:抢救、急诊急救手术、危重症患者手术。
第四条、制定输血科安全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制定输血科预警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科室动用输血科预警库存量须由医务处审批。
第五条、紧急抢救用血时应参照我院《临床紧急用血预案》执行。
第六条、决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第二章实施方案第七条、输血申请1、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表》,要求字通工整。
2、常规用血应提前3天向输血科提出用血申请,以便输血科做好计划用血。
3、备血的分级申请: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800ml至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和合理性,对临床用血进行审核和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减少血液的浪费和滥用,提高用血效益,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福利。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核流程:制定规范的审核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次血液使用都经过审核和评估,避免滥用和浪费现象。
2. 审核标准:明确血液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临床指南和证据荟萃分析等科学依据,制定血液使用的审核标准,确保每一例用血都符合临床需要。
3. 审核人员:指定专门的审核人员,一般由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具备审核血液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和决策。
4. 监控和评估:建立定期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用血审核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审核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医疗费用的浪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 1 页共 1 页。
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
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
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5。
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6。
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1.按会诊范围,会诊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
机构内多学科会诊应当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2。
2022年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目的依据为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做到科学、合理地用血,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计委令第10号)、《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
三、具体内容(一)输血前申请进行血液预定1.进行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应先做血型鉴定、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指标检查,必要时作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
2.输血申请时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3.输血治疗前,主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的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或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医务科或主管院长同意、备案,并入病历。
4.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成分由于不能保存,一旦出库不能再退,请慎重申请。
主要包括以下成分:RH阴性血、各型血浆、冷沉淀、血小板、洗涤红细胞、新鲜全血等。
(二)血液接收的审核1.血液取回后由两名医务人员再次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质量是否异常。
血液制剂颜色是否正常等,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如发现任何不符的地方,或者血袋有任何异常,血液不得用于输注,并立即通知输血科。
2.发现有下列情况时,血液不得使用(1)血液在冰箱外或者可能曾经在冰箱外超过30分钟。
(2)有迹象表明血袋有渗漏或血袋被打开过。
(3)血浆为粉红色或者红色。
(4)红细胞颜色看起来为紫色或黑色。
(5)其他特殊情况(三)血液入库、储存从血站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若因故暂时不能输注时,应根据各种血液不同贮存条件进行正确贮存。
红细胞应贮存在2-6℃的冰箱,血浆融化后2-6℃可保存24小时,否则应弃用,冷沉淀溶化后6小时内应输注完毕,血小板不得自行贮存,应及时联系输血科送回于血小板恒温震荡仪中保存(20-24℃)。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防止血液浪费和滥用而制定的一项核心制度。
该制度对临床用血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以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申请审核: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的规定,认真填写申请单,并经过上级医生审核签字后提交给输血科。
2. 交叉配血:输血科在收到申请后,应按照交叉配血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受体的血液匹配。
3. 血液库存管理:输血科应按照血液库存管理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血液的保存期限,科学、合理地管理库存,确保临床用血的供应。
4. 输血实施:临床医生应按照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结合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定输血的时间、剂量和方式,并通知护士执行输血操作。
5. 输血后监测:在输血后,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6. 记录管理:临床医生和输血科应认真填写临床用血的记录,包括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记录等,确保临床用血信息的可追溯性。
7.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对临床医生和输血科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临床用血意识和技能水平。
8. 质量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流程,提高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核心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合理使用血液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和血液的有效利用。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xxxxxx医院2017年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目录(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口诀:两诊(首诊、会诊)三查(查对、三级医师查房、手术安全核查)三分级(手术分级、分级护理、抗菌药物分级),值班(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抢救(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急值,病历用血三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核心技术(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重信息。
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
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事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三级医师查房规定(1)每周查房1-2次,应由二级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记忆口诀两篇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记忆口诀两篇篇一:18项医疗核心制度口诀:会接新病人,首查三血急,手术危亡时,药护难安全。
十八项核心制度你记住了吗?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十八项核心制度,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打油诗顺口溜:会接新病人,首查三血急,手术危亡时,药护难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拓展阅读:也可以这样教你巧记18项医疗核心制度1、有个病人来了(1.首诊负责制),2、有点重,请上级一起看(2.三级查房制度),3、上级也觉得重,请{词语被屏蔽}科一起看(3.会诊制度),4、大家都觉得很重,是个疑难病人(4.疑难危重病历讨论制度),5、大家商量一下,要抢救啊(5.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6、要手术啊,谁做(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7、怎么做(7.术前讨论制度),8、这个手术是新开展的手术,打个电话给医务科(8.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9、常规备血(9.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0、术前要用抗生素吧,用什么抗生素(10.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1、护士姐姐来打针(11.查对制度),12、送到手术室,麻醉师叫护士姐姐查对一下做什么手术(1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3、楼下护士打电话来了,你这个病人,几级护理啊?(13.分级护理制度),14、化验室帅锅又打电话来了危急值啊!(14.危急值报告制度),15、可惜这个病人呼吸、心跳停了,赶快心肺复苏啊!遗憾的是病人还是挂了(15.死亡病历讨论制度),16、这个时候天亮了,交班了(16.值班和交接班制度),17、交完班还得写病历(17.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18、看看病历是否保存了(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一、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二、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4、年培训综合服务医院医师以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
5、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2、住院治愈好转率;3、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3、床位使用率;4、床位周转次数.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2、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4、资产负债率;5、固定资产总值.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7、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收入。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5年):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收录论文数;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数。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xxxxxx医院2017年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目录(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口诀:两诊(首诊、会诊)三查(查对、三级医师查房、手术安全核查)三分级(手术分级、分级护理、抗菌药物分级),值班(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抢救(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急值,病历用血三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核心技术(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重信息.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1)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4.以上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如遇急救用血,事后按《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补报审批手续。
(二)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和用血报批管理
1.对临床用血,科室应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血计划,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将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开具或填写,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输血申请单的填写应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无误,对有输血史者要求特别注明:血标本标签的粘贴须规范。
2.《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标本,由经专业培训人员执行(住院患者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于预定输血日期内送交输血科。
3.输血科工作人员仔细审核《临床输血申请单》和交叉配血标本,并签字或盖章。
(1)输血科应对《临床输血申请单》中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和目的等进行审核。
发现填写内容不正确、不完整,应立即通知临床科室补充或者重新填写。
(2)输血科应审核输血申请是否合理,符合输血指征者方可按《临床输血申请单》备血和发血:不符合输血指征者,应提出合理化建议供经治医师参考。
收到用血申请单和标本以后,要认真检查申请单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审批、签字是否符合要求,标本质量是否达到交叉配血标本的相关规定,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执行“八不”接收原则:
①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
②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③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④血标本被稀释不收:
❺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除外)
⑥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标记说明不收:
⑦非医护或授权人员送血标本不收:
⑧用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咯酮,羟乙基淀粉类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做标记说明不收。
有干扰交又配血实验结果的治疗时,应在该治疗前采集血标木备用。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拒收不合格的申请单和标本,不合格申请单及时通知临床医生重新开具,不合格标本在(不合格标本登记表》详细登记以后通知临床科室改进。
(3)临床常规用血,手术备血申请超过48小时,仍需继续用血时,须重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送配血标本。
(4)手术备血申请单及配血标本应至少于用血前日下午16:30前完成各级审批后送到输血科,以便输血科及时订购血液成分,润足临床用用血需要。
为加快血液周转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现象尽量节约血液资源,输血科对于完成交叉配血试验的择期手术备血只保存48小时。
(5)对特殊情况的输血申请,审批程序执行《应急用血预案》,《紧急抢救非同型输注输血管理流程》,《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累计超过10U的,需履行报批手续,填写《XX人民医院大量用血审批表》科室主任签名或盖章,报医务科审批,送输血科保存备案。
5.输血申请的取消:当要取消输血申请时,应向输血科递交临床医师签名的书面说明,输血科须对取消输血申请进行登记。
6.自体输血申请执行《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7.特殊情况下的紧急用血,执行《特殊情况下紧急用血批准流程》。
8.在临床情况不确定时,以不输血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