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克鲁索——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克鲁索——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形象
摘要:鲁滨逊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个传奇人物,他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期间克服了来自传统、自身、自然以及同类的种种困难,最终战胜了艰苦的环境,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鲁滨逊漂流记》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开拓者形象。小说一开始,笛福就突出渲染了鲁滨逊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在鲁滨逊身上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鲁滨逊漂流记》虽然颂扬了劳动,肯定了人类同大自然的斗争精神,但与此同时也把一切人际关系变成了对物质财富占有的关系,并且把殖民主义行为合法化。本文将从小说创作的背景、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形象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开拓者冒险家殖民主义者现实意义
一、小说的创作背景
十八世纪初,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新兴的资产阶级,尤其是中小阶层的资产阶级,他们充满自信,对未来满怀希望和热情,认为踏实、勤奋的工
作和坚强的毅力,一定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巨大的物质财富。由于英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那些有抱负,积极渴望成功的自信的人们纷纷选择到海外去开辟天地,创造财富。于是英国的对外经济掠夺和海外殖民扩张也随之兴起和迅猛发展起来。《鲁滨逊漂流记》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经过被誉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的笛福的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一位具有新兴资产阶级一切特点的鲁滨逊便脱颖而出,他集冒险家、商人、资产者、殖民者于一身,禀承了他们的一切优点:勇敢、智慧、坚强、乐观、既冒险拓新,又求实苦干。
《鲁滨逊漂流记》成书于启蒙运动时期,作者笛福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大力鼓吹自由贸易和社会民主,宣扬个人进取精神和宗教自由观念,他的大半生就是在商业冒险和政治追求中度过的。在将近六十岁的时候,笛福得知一名被遗弃的英国水手塞尔柯克独自在海岛上生活四年多的故事,深有所感,便让这位从未涉及小说领域的老者激情难耐,铸就了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同时也因为这部小说,让他赢得了“小说之父”的美誉。1719年,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首次发表时,笛福未署真名,读者都以为是历险者的自述。小说一问世就引起轰动,它在英国影响之大,流传之广,可以与《圣经》媲美,真可说是家喻户晓。
二、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小说一开始,笛福就突出渲染了鲁滨逊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和勇于献身的精神。鲁滨逊出生在英国约克城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他满可以象他的父亲一样不需花多少劳动,不必担什么风险,以中庸的小康生活为乐。正如他父亲所说的:“既用不着劳心劳力,为每日的面包去过奴隶生活,困难不堪,弄得身心没有片刻的安宁;也用不着被欲望和发大财、成大名的野心所苦,心劳日拙;只不过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品尝着生活的甜美滋味。”可是,鲁滨逊与安于守成、知足常乐的保守的父亲不同。同时鲁滨逊这个形象的光彩在于他具备着对诚实劳动的热爱。鲁滨逊不靠遗产,不坐享其成,而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但是在鲁滨逊身上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虽然《鲁滨逊漂流记》颂扬了劳动,肯定了人类同大自然的斗争精神,但与此同时也把一切人际关系变成了对物质财富占有的关系,并且把殖民主义行为合法化。
鲁滨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身上有着强烈发财致富的愿望和不屈不饶的探索精神,比之那坐享其成、碌碌无为、披着中世纪外衣的贵族阶层,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人无完人,鲁滨逊身上也遗留着中世纪封建传统的残羹,在他心中依然存在着不可消失的等级制度。鲁滨逊以自我为中心,刚踏足荒岛,在未寻得人之前便惊慌失措,待逐渐适应之后便认为自己就是荒岛的拥有者,甚至是被他解救的
“星期五”和西班牙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是其拥有者。在荒岛站稳脚跟之后,鲁滨逊望着这片土地,“这一切现在都是我的,我是这一片土地无可争辩的和君主,对这地方具有所有权,如果可以度让的话,我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像一个英国领主一样”。可想而知,等级制度的观念在鲁滨逊的心理仍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他解救了“星期五”等人,却没有平等地对待他们,正如交给星期五的第一个英语单词,便是主人。
鲁滨逊多次冒险远航到海外经商,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这是对殖民地人民的一种掠夺。鲁滨逊经营种植园,贩卖黑奴,奴役“星期五”,始终以攫取占有为目的。笛福自己也是个商人,他的一段话可以给他笔下的人物下一个很好的注脚“我们的工作是经商,我们的目的是赚钱,只要是达到目的,只要对买卖有利,商业上崇拜的唯一偶像是赚钱”。而笛福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把这种赚钱手段看作完全是合法的、天经地义的。鲁滨逊用火枪和《圣经》征服土人“星期五”的过程,就是欧洲资本主义殖民者用物质、精神文明征服殖民地的缩影。不同之处是鲁滨逊允许信仰自由,具有人道精神。在回到英国后,鲁滨逊仍然占有着岛上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掌握着对岛上居民的支配权,后又镇压了抢掠别人的人,使岛上建立起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结构。至此,鲁滨逊就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海外
殖民者。
在鲁滨逊看来,婚姻也只是一种传宗接代的契约结合,友谊与爱情在他生活中没有位置。他一生漂泊在外,后匆匆回伦敦结婚,生下3个孩子,然后又离家赶到已被殖民的荒岛上去探望。他给岛上居民带去了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还有一个木匠、一个铁匠,许多牲畜和7个女人。在他那只会经商的头脑里,女人也是物品。难怪后来狄更斯为此忿然批评笛福说,从鲁滨逊对女人的态度可以肯定笛福本人一定是个“没有感情,令人讨厌的家伙”。
笛福的主人公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比攫取财富和领土更为深层的特点,即他们对独立人格和能力的强烈要求,对身边自然与社会的极大好奇心,以及要通过与恶劣生存条件较量来印证个人力量,并从中得到精神满足的无止境追求。这种要发展、要劳动、要占有的个人奋斗精神是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产物。
三、现实意义
鲁滨逊形象出现在18世纪初,而他的影响却至今不减,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冒险家、实干家、开拓者,他的冒险精神、实干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励了一代代有志青年勇敢地走出去,到广阔的世界市场去闯荡。鲁滨逊勇于追求新生活,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乐观积极,敢于创新,知恩图报,不论古今中外,他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模范。今天,优越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