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通感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它把听觉的形象转换成可 看见的“绕梁”丝带,这样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更形象、真实的感受。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孔子在谈他听 到美妙的韶乐后的感受,他不是直接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而是用味觉来 感受,美味佳肴的感觉和优美的音乐是一样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精选
通感的类型
• 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唐代学者孔颖达有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 如此。”
以听觉表现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音本无形,用视上 的形象化来形容,更是虚实结合。(大珠小珠落玉盘)
精选
通感的类型
• 听觉与嗅感 视觉和嗅觉
•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原》 •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佐明
精选
什么是通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 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就是“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的。它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称红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白色为 冷色,这就赋予颜色以温度特点。我们称赞歌手的歌声圆润、甜脆,仿 佛声音有了形状滋味的特点。
精选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精选
表达技巧之借代、反复、通感-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31、中鼎:仕宦生涯
38、婵娟、嫦娥:月亮
32、披宫锦:考中进士
39、白丁、布衣:百姓
33、垂拱而治: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40、提携,垂髫:小孩
34、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41、持戟、旌旗:军队
35、冠盖、衣冠:世代做官的读书人 36、冠缨:世代做官的世家豪族 37、社稷、轩辕:国家
42、烽火、羽书、羽檄:有关战争的 警报或军情消息
①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 诗 中 的 鞍 马 代 “ 客 人 ” ③ 诗 中 以 “ 杜 康 ” 代 酒 。
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
(2)描写方式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②虚实结合③动静结合 ④视听结合⑤点面结合
注意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逐一介绍
借代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 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 “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一、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 双关等。
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
表
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常考 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比兴、用
达 典等。
技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古诗文中运用通感的诗句
古诗文中运用通感的诗句
答案:
1.绝句
宋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
唐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通感手法教案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通感的魅力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他在《通感》里说:其实通感是文艺学上的称呼,是五官互相挪移;在佛学上却叫‘诸根互用’,诸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经典举例):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是视觉,“闹”是听觉,以听觉写视觉,着一“闹”字,将红杏繁盛,枝头争春的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古诗词通感
古诗词通感
解释: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使各种感官产生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产生新奇的效果。
例如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
这时,味觉、视觉、听觉构成了通感。
运用通感的诗句《山园小梅》中的“暗香浮动月黄昏”,“香”是嗅觉,“暗”是视觉,是嗅觉与视觉相通,突出香的清淡。
暗,是眼睛的感受;香,是鼻子的感受。
而浮动,其实也是眼睛的感受,视觉与嗅觉的通感。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用到通感的也很多,如“这一块草莓蛋糕看起来就很香甜”这是视觉与嗅觉相通。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
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
”(高尔基《论文学续集》)。
通感的手法,古而有之。
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
他的《通感》就是论析这一修辞手法的专文。
钱钟书对其解释:“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受之共产’;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触鼻之气息,均可以以音响以揣称之。
”(钱钟书《管锥篇》第二卷)如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单单从视觉感受来写红杏,还不能写出春意盎然的可感性,于是就凭借属于听觉感受的“闹”字来表现。
清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把红杏蓬勃、争相竞放的春天境界予以充分表现。
再如杜甫《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该句初看起来,令人费解。
香有浓淡之分,而无阴暗之别。
“暗香”由构词来看,好似不合情理,但从通感手法来看,视觉的明暗可以沟通嗅觉的浓淡,这就不难理解。
“暗香”其实是一种淡淡的香气,是用来形容梅花香气的清淡。
梅枝横斜,梅朵疏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与朦胧的月色交织,还有缕缕清香飘浮其间,这是多么静谧的意境!正是这“暗香”,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它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写绝了!“通感”在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
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例句: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陶渊明《杂诗》)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望湖楼醉书》)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例:1.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通感的诗词
通感的诗词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附录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赏析】: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李贺诗中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
张 溶 婷
想 象 和 联 想 , 人 们 对 客 观事 物 的认 识 产生 更 加 全 面 、 使 清 晰 、 刻 、 至 是 神 奇 的 印 象 , 而 获 得 更 高 层 次 的 深 甚 从 审美享受。” 如 果 他 生 活 在 二 十 世纪 的 中 国 , 则
他 必 然 也 写 现 代 诗 。 的难 懂 , 的超 现 实 主 义 和 意 象 他 他
主义 风 格 , 现 代 诗 是 呼 吸 于 同一 种 气 候 的 。 ” 贺 的 和 李
生 命 与 创 作 , 成 了一 种 强 烈 的 吸 引 力 。 深 厚 的 文 化 形 其
羲 (秦 )“ 底 蕴 在 他 的 内心 中慢 慢 积 聚 ,也 使 他 的诗 歌 成 为 唐 诗 其 他 如 “ 和 敲 日玻 璃 声 ” 《 王饮 酒 》 、 烹 龙 炮 凤 玉 脂 泣 ”《 进 酒 》 (将 )等 等 ,都 是 以 听觉 写 视 觉 的典 型例 中不 可 多 得 的 可 细 读 范 本 。 子 。 以视 觉 来 写 听觉 的例 子 也 十分 常 见 。 李 贺 的诗 歌 风 格 受 到后 人 的 万 千 追捧 。 毛 泽 东 对 如 《 凭 箜 篌 弓 》 “ 山 玉 碎 凤 凰 叫 , 蓉泣 露香 李 l中 昆 芙 李 贺 诗 歌情 有 独钟 . 比如 他 写 “寂 寞 嫦 娥舒 广 袖 . 里 万 兰 笑 ” 像 昆 仑 美 玉 碰 击 声 声 清 脆 , 凤 凰 那 激 昂 嘹 亮 : 像 长空 且 为 忠 魂 舞 ” 从 天 上 看 人 间 . 的就 是 李 贺 的 跟 , 用 的歌 喉 。在 此 描 写 中 , 然 属 于 声 写 声 , 却 是 诉 之 于 虽 但 光 : 在喜 好 之余 也 大 胆 化 用 , 如 “ 唱 雄 鸡 天 下 白 ” 他 比 一 视觉 的。 这样 的例 子 很 多 , “ 凤语 ” “ 如 双 、 敲水 玉 ” 作 者 。 之 类 , 成 点 睛 之 笔 。毛 泽 东 曾 向陈 毅 专 门推 荐 “ 贺 俱 李 在这里 , 诉诸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 , 用 这样 可 以让 读 诗 很 值 得 一 读 ” 为 自己 在古 诗方 面 的 成 就 也 起 了 不 可 , 磨 灭 的作 用 。 而在 我 国历 代 诗 人 的 作 品 中 , 感 运 用 然 通 十分 普 遍 , 贺则 可 称 为 通 感 运 用 的 好 手 。 李
【高中古诗词拓展】“红杏枝头春意闹”:带你读懂古诗词里的“通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带你读懂古诗词里的“通感”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这么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这首词出自宋祁之手,宋祁系宋代史学家、文学家,与欧阳修同编修《新唐书》,足见其史学造诣。
因其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人称“红杏尚书”。
原词如下: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古代词人因为笔下珠玑之词、绝伦之句传为佳谈的,不在少数,熟悉一点的,比如说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句。
回到宋祁这首词,怎么著一“闹”字,就境界全出了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古典美学问题。
有人从修辞角度认为“闹”字运用了拟人,这也没错。
但这句话真正妙处在于运用了一个逼格满满的修辞——通感。
一、什么是通感?通感又称为“移觉”,“觉”是“感觉、感官”之意。
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让感官转移,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从而使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互沟通、相互交错,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高中课文《荷塘月色》里面就有一处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在这句话当中,“缕缕清香”,本身付诸嗅觉,但后面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实在传神。
二、通感的作用效果1.强化意境,增添诗味。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闹”字可以让境界全出?我们首先要明白词人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意境?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
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
“闹”字,有“热闹”之意,饱含生机,饱含活力。
这和春日的勃勃生机十分贴合,也符合诗人“东城渐觉风光好”的心绪表露。
这么看来,“闹”字起到了强化诗境的作用。
从炼字的角度,通感也算是诗人对字词进行精细化推敲锤炼的手段。
通感
• • • • • 通感的句子: 你笑得很甜! 听了他的声音,就像大雪天吃了个凉冰棍是的。 古诗文里的通感: 《吕氏春秋· 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 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说 琴声如太山,是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 听声类声。钟子期说像太山时,心目中有太山的 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 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类声时兼有以声唤 起流水形的感觉。ຫໍສະໝຸດ •• • • • •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 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 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 盎然。 • 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他端起斟满的 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 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 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 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 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 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 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 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 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 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 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标题:通感的诗句
正文:
在诗歌的世界中,通感是一种美妙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感官词汇与另一个感官词汇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通感的诗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不仅仅是描述江南岸边的颜色,更是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月色如水照山林",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的"水"和"月"不仅仅是描述景色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3. "繁花似锦觅安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中的"花"和"锦"不仅仅是形容春天的美景,更是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4. "飞鸟相与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的"飞鸟"和"还"不仅仅是描述景象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意境。
拓展:
通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使用通感,诗人可以将一个简单的词汇转化为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形象,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
艺术价值。
不仅如此,通感还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生命和情感,让他们的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古诗中的通感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 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凤吹声如隔彩霞”
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就似乎 由此作想,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 超凡入神。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 象,给读者的感觉更生动具体。 它不是说声如彩霞,而是说声自彩 霞之上来;不是摹状乐声,而是设想 奏乐的环境,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 新鲜。
“疑有碧桃千树花 ”
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与前“隔彩霞”呼应, 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 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十分繁复绚丽的景 象。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间的音乐,宜乎 如此奇妙的、非人间的灵境。它同时又象征着 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 而一个“疑”字,写出如幻如真的感觉,使 意象给人以飘渺的感受而不过于质实。 它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把五官感觉错综 运用,而又避免对音乐本身正面形容,单就奏 乐的环境作“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幻想,从而 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在“通感”运 用上算得是独具一格的。
通感的类型:
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严遂成《满城道中》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黎简《春游寄正夫》 ——柳宗元《渔翁》
鸟抛软语丸丸落,雨翼新风泛泛凉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应用
折花绣香,闹字当头——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价值什么是通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总结许多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移的一种表述,而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比如唐代的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冷的色调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让人有了立体的感受。
还有宋代的林浦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种由抽象变具体,由可感成可见的现象自然呈现了出来,人们的感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诗中通感是“闹”字当头。
宋祁的《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大好春光都点染出来了。
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在古诗中有很多种通感的类型,比如以听觉表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
(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与嗅感、视觉和嗅觉(哀响馥若兰)(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触觉与听觉、触觉与视觉(“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杨花扑帜春云热” 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古诗中的通感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 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 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 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 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 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 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 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 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
• 听觉与嗅感 视觉和嗅觉
•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原》
•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佐明 见赠五云裘歌》)
通感的类型
• 触觉与听觉 触觉与视觉
• “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台上寺远眺》) • 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
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在修辞过程中,通感还往往 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 融合在一起。运用通感所塑造的 艺术形象,能够使读者在欣赏中 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 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身 受其冷暖的真实感。它能够调动 多种感官从各个角度去捕捉形象 的内涵,领略美感。这比某个感 官单一感受所得到的艺术享受更 丰富,因而领会的更深刻、真切。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物有所通心有所感通感之与诗词通感之与诗词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
通感的诗句
通感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9。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2。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4。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张仲素: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5。
《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古诗词表现手法
古诗词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将作者的生死观与英雄观充分表达出来,铿锵有力,尤其具有震撼力。
2、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实景描写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不分,分不清哪是情,哪是景”的境界,让情有依托,景有个性。
比如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将作者孤独的心情寄托在花月之中。
还有曹操的《观沧海》也将博大的情怀孕育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秦皇岛风景中。
3、借景说理,在写景中寄托深刻的人生哲理。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当时鹳雀楼诗会征稿中脱颖而出就是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则因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宇宙生命意识而超脱于众多的诗歌中。
4、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咏物诗几乎都是这样,最著名的是屈原的《橘颂》作者写橘子表达他独立不迁的高洁个性。
唐代张九龄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也是与屈原一脉相承。
而明朝于谦《咏石灰》更用石灰来表达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
5、借古喻今咏史诗都是这样,借历史事件来讽喻今天的现实,让读者以史为鉴。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6、对比(对照)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者对比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如何用通感的手法写作文
如何用通感的手法写作文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如汹涌的浪潮,在我的脑海翻滚;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是心声,在我的内心回荡;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是母亲的呼唤,让我无法自拔。
写在前面的话一在思绪万千的考场,本是应该宁静的。
不幸的是天空冽过一架架飞机,其声音如汹涌的浪潮在我的脑海翻来覆去,好不宁静。
我的思绪被无情的打断,我整个月的努力被它撕得粉碎。
海峡两岸的关系紧张了吗?连战伯伯慈祥的身影,马英九的微笑······现实总是让人很无奈。
比如有这样一种声音,让我伤心,把我的浮标打乱,独自乘着扁舟在无边的脑海漂泊。
天下着雨。
二在灯光闪烁的体育场,来自各国的代表参加了盛会,《we are readly》是一种心声,是一种力量。
比如能帮我平息浪潮,弥补心中的伤痕。
气死磅礴的琴声,铿锵有力的双手,丰姿潇洒的侧影,孕育出一种声音,回响于体育场的天空,回荡在我的内心,回荡在每个人的内心,比如海峡那边的同胞。
祖国向全世界的人们证明了她的力量,她的力量从每个人的脸上完美的体现出来。
突然,一种声音从我左耳旁传来,那么亲切,浮标也慢慢的,一个个的出来了,顺着浮标,我看到了彩虹。
它像是一架桥。
三你总是那么淘气,总在母亲不注意时跑出去玩。
可,为什么那天跑出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你知道吗?母亲好伤心,她整天以泪洗脸,那两行泪水化成了两条河,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
雪花吹落春风香——简析古诗中的通感写“香”
雪花吹落春风香——简析古诗中的通感写“香”雪花吹落春风香——简析古诗中的通感写“香”川雪“香”这种气味在自然界一般只有花才有,可是在古诗词中,许多本无香味的事物,却具有了香味。
对这种现象,前人不大理解。
南宋学者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退之(韩愈)诗云:‘香随翠笼擎偏重,色照银盘泻未停。
’樱桃初无香,退之以香言,亦是一语病。
”对此,清代学者吴景旭在《历代诗话》“香”卷中说:“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雨初无香,李贺有‘依微香雨青氛氲’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流水’之句。
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
”这些诗句中为什么说樱桃、竹、雪、雨、云是香的呢?不好理解。
吴景旭认为这是诗人“笔补造化”,即这些东西天生是不香的,诗人补天生之不足,给它们加上香,使它们具有了香气。
不过,吴景旭的看法不能让人信服。
诗人之所以把原本不香的事物写成有香气,这是由于“通感”的作用,即不同的感官相互沟通,产生联想,从而使事物原本不具有的特征出现了。
我们先看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
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
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
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此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和水部员外郎张籍为感谢皇上赏赐大臣樱桃而写的诗的和诗。
诗的前两联写御赐樱桃的珍贵,第三联直接赞美樱桃:樱桃的清香随着擎举的翠笼到来,樱桃色泽鲜亮就像月光照在银盘上一样。
鲜红的樱桃在诗人眼里好像花一样美,把樱桃看成是红花,于是就唤起一种花香的感觉。
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
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像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感,写出了诗人把樱桃看得像花一样美丽的赞美之情。
再看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闹”字当头
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 则 “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 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 先求理之服众。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 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 ‘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 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 矣!”
“闹”字当头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 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 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 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 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 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 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 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 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 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 《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 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 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 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 “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 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通感的类型
• 触觉与听觉 触觉与视觉
• “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台上寺远眺》) • 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 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 “杨花扑帜春云热”(李贺《蝴蝶飞》) • 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 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古 诗 中 的 通 感
折花忽觉春淡
只觉枝头红残
什么是通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 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就是“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的。它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称红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白色为 冷色,这就赋予颜色以温度特点。我们称赞歌手的歌声圆润、甜脆,仿 佛声音有了形状滋味的特点。 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 总结许多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它把听觉的形象转换成可 看见的“绕梁”丝带,这样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更形象、真实的感受。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孔子在谈他听 到美妙的韶乐后的感受,他不是直接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而是用味觉来 感受,美味佳肴的感觉和优美的音乐是一样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感之与诗词
唐代的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 牛织女星”。“夜色”怎么会和凉水一样呢?其实, 这完全是靠人的五官通感去感受的,因为冷的色调 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诗人抓住了 这样的感觉,让人有了立体的感受。 宋代的林浦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里“疏影”与清浅水, “暗香”和黄昏月,被联系了在一起,一种由抽象 变具体,由可感成可见的现象自然呈现了出来,人 们的感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经 典 再 பைடு நூலகம் 赏
诗中通感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苏轼《夜行观星》
“闹”字当头
• 鉴赏 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 个"闹"字。“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 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 点染出来了。“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 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闹”字不仅有色, 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通感的类型
• 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唐代学者孔颖达有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 如此。” 以听觉表现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音本无形,用视上 的形象化来形容,更是虚实结合。(大珠小珠落玉盘)
通感的类型
• 听觉与嗅感 视觉和嗅觉
•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原》 •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佐明 见赠五云裘歌》)
我说通感
• 通感不是某个时代某位诗人的创造,从本 质上讲,它是来源于人的本能 • 从艺术上说则是人的想象所造成的。通感 的手法用于文学的创造,便赋予了文学作 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 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展示出了没有具体形 象的事物。重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 受,是不同感官之间相同部分的联系。
大量经验表明通感对于沟通造型艺术与语 言艺术的意境表达、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文艺中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乐中有 画”“画中有乐”的意境,离开了通感, 便都成了无稽之谈。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通感之与诗词
•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 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 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 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 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 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在修辞过程中,通感还往往 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 融合在一起。运用通感所塑造的 艺术形象,能够使读者在欣赏中 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 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身 受其冷暖的真实感。它能够调动 多种感官从各个角度去捕捉形象 的内涵,领略美感。这比某个感 官单一感受所得到的艺术享受更 丰富,因而领会的更深刻、真切。
• 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 毛滂《浣溪沙》:“水北寒烟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 • 马子严《阮郎归》:“翻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 陈耆卿 《挽陈知县》“日边消息花争闹,露下光阴柳变疏 ”
• 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行入闹荷无水面, 红莲沉醉白莲酣
诗词本是“不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