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

合集下载

中药方剂的概念

中药方剂的概念

中药方剂的概念
中药方剂是指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若干中药药材组合而成的药物剂型。

中药方剂是经过多个中药药材的配伍与调配,以达到治疗疾病或调理人体健康的目的。

中药方剂的研制和应用是基于中医药理论,其中包括辩证施治、众药共奏、方药配伍原则等。

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中药方剂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方剂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应用广泛。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需要,可以有多种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糖浆等。

中药方剂的选方和调剂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中药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药物剂型,通过多药物的组合和配伍,以及中医药理论的指导,用于治疗疾病和调理人体健康。

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

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

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中药方剂即中药药方与中药调剂,是古代医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形成中药方剂,中药方剂的种类很多,你知道要怎么去记住它们吗?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希望对你有帮助!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一、解表剂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 百部甘草紫箢)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二、泻下剂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3、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4、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5、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 甘草干姜芒硝)6、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7、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8、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9、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桔梗)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三、和解剂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 白术烧生姜薄荷)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四、清热剂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4、犀角地黄汤--单脚扫地(丹皮犀角芍药生地)5、黄连解毒汤--百子练琴(黄柏栀子黄连黄芩)6、清瘟败毒饮-- 十母亲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石膏知母黄芩竹叶犀角甘草元参桔梗川连连翘生地赤芍丹皮栀子)7、凉膈散--住黄山大忙敲草核(竹叶黄芩山栀子大黄芒硝连翘甘草薄荷 )8、普济消毒饮--黄牛白马联合巧耕陈草根,胜元胡(黄芩牛蒡子白僵蚕马勃黄连薄荷连翘桔梗陈皮甘草板蓝根生麻元参柴胡)9、防风通圣散--黄妈石河值勤住草房,忙借船摆渡归金石桥(大黄黄麻滑石薄荷栀子黄芩白术甘草防风芒硝桔梗川芎白芍 ** 当归荆芥石膏连翘)10、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陈甘归乡(穿山甲贝母皂角刺防风没药天花粉金银花白芷赤芍药陈皮甘草当归乳香)11、导赤散--草地牧主(甘草生地木通竹叶)12、龙胆泻肝汤--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黄芩生地木通栀子龙胆草当归泽泻柴胡甘草车前子)13、左金丸-- 昨进黄鱼(“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为6:1”)14、苇茎汤--冬桃已萎(冬瓜子桃仁薏苡仁苇茎)15、泻白散--赶白骨精(甘草桑白皮地骨皮粳米)16、清胃散--生母当皇帝(升麻牡丹皮当归黄连生地)17、玉女煎--师弟卖母牛(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18、葛根黄芩黄连汤--秦莲割草(黄芩黄连葛根甘草)19、芍药汤--草官要秦香莲当大兵(甘草官桂芍药黄芩木香黄连当归大黄槟榔)20、白头翁汤--百翁练琴(黄柏白头翁黄连秦皮)21、青蒿鳖甲汤--庆贾母诞生(青蒿鳖甲知母丹皮生地)22、清骨散--知青浇草,地鳖胡饮(知母青蒿秦艽甘草地骨皮鳖甲胡黄连银柴胡)23、当归六黄汤--弟弟骑白龟练琴(生地熟地黄芪黄柏当归黄连黄芩)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五、祛暑剂1、清络汤--河边西瓜和丝瓜不如猪心金银扁豆花(荷叶边西瓜脆衣丝瓜络竹叶心金银花扁豆花)2、香薷散--猴想炒扁豆(厚朴香薷炒白扁豆)3、新加香薷饮--香花逗俏猴(香薷银花扁豆花连翘厚朴)4、六一散--六一拾草(滑石与甘草用量比为6:1)5、桂苓甘露散--憨猪倌责令猪羔滑竿(寒水石猪苓官桂泽泻茯苓白术石膏滑石甘草)6、清暑益气汤--师母深夜卖黄瓜和糙米(石斛知母西洋参竹叶麦冬黄连西瓜脆衣荷梗甘草粳米) 中药方剂快速记忆歌诀六、温里剂1、理中丸--草人赶猪(甘草人参干姜白术)2、小建中汤--姜姨要草枣汁(生姜饴糖芍药甘草大枣桂枝)3、大建中汤--姜姨任教(生姜饴糖人参蜀椒)4、吴茱萸汤--乌江找人(吴茱萸生姜大枣人参)5、四逆汤--将干父子(干姜甘草附子)6、回阳救逆汤--陈夫人下令炒五香酱猪肉(陈皮附子人参半夏茯苓甘草五味子麝香干姜白术肉桂)7、当归四逆汤--肝大的同志要当心(甘草大枣 ** 通草桂枝芍药当归细辛)8、黄芪桂枝五物汤--姜只要大旗(生姜桂枝芍药大枣黄芪)9、阳和汤--皇帝将生贵娇子(麻黄熟地姜炭生甘草肉桂鹿角胶白芥子)。

举出六种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

举出六种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

举出六种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一、理论型中药方剂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有许多经方名剂,这些方剂大多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例如《伤寒论》中提出的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等就是理论型中药方剂。

二、经验型中药方剂经验型中药方剂是中医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治病秘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比如汤药类、丸剂类、散剂类等,在临床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复方型中药方剂复方型中药方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成药组成,通过研制而成。

例如清热解毒丸、逍遥丸等都是典型的复方型中药方剂。

四、通用型中药方剂通用型中药方剂是指一些常用的、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如四物汤、十全大补丸等都是治疗多种疾病的中药方剂。

五、个性化中药方剂个性化中药方剂是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制订的特色方剂,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

这类方剂常常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方。

六、典型病症型中药方剂典型病症型中药方剂是根据一些常见病症制定的特色方剂,如《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等都是治疗特定病症的典型中药方剂。

总结回顾:通过全面分析以上六种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方剂不仅包括理论型、经验型、复方型、通用型、个性化和典型病症型的方剂,而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药方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方剂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中,对中药方剂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对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有着深入的了解。

在我看来,中药方剂的多样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方剂,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广泛的临床实践,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的健康需求。

希望以上对中药方剂常用类型的讨论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也希望能够为你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欢迎随时与我交流讨论。

中医方剂学名词解释--

中医方剂学名词解释--

中医方剂学名词解释--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研究中药方剂的配
方和实际应用。

下面是一些中医方剂学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1. 方剂:指中医药中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组合方案,是中药以
一定比例配伍在一起使用的具体处方。

2. 配伍:指中药在方剂中的组合关系,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方法等。

3. 药味:中药方剂中所含的主要药物的性味特点,包括寒、凉、温、热、苦、甘、辛、酸、咸等。

4. 药性:中药方剂中各药物所具有的药理作用特点,包括疏风
散寒、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5. 方义:中药方剂的基本理论,包括方剂的分类、功效、适应
症等。

6. 用药禁忌:指某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使用的限制条件,如孕妇禁用、对某药物过敏等。

7. 方证:根据中医诊断理论,对某种疾病的病机病症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剂。

8. 给药途径:指中药方剂的使用方式,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等。

以上是中医方剂学中的一些常用名词解释,希望对您理解中医方剂学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解释,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中医药学专业书籍或资料。

中药方剂学习计划

中药方剂学习计划

中药方剂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药方剂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和应用2.了解中药方剂的基本配方、组方原则和应用规范3.熟悉常用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4.掌握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5.提高中药方剂的临床运用能力二、学习内容1.中药方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中药方剂的概念及特点(2)中药方剂的分类及特点2.中药方剂的组成和应用(1)中药方剂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作用(2)中药方剂的应用范围及适应症3.中药方剂的配方和组方原则(1)中药方剂的基本配方和配伍规律(2)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和应用规范4.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常用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5.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1)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要求(2)中药方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规范6.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能力(1)临床中医医师实习实践(2)临床中医医师案例分析(3)中医方剂处方的临床实际操作三、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中药方剂学科理论知识,并进行笔记归纳2.阅读相关中药方剂学专业书籍,了解中药方剂学科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3.参加相关中药方剂学科的讲座和研讨会,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4.实践操作中药方剂制备和质量控制,提高实践能力5.参与临床中医医师实习实践,进行临床案例观摩和分析6.参与中医方剂处方的临床实际操作,熟悉临床应用规范四、学习计划1.第一阶段(1-2周)(1)系统学习中药方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了解中药方剂的配方和组方原则(3)阅读相关中药方剂学专业书籍,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2.第二阶段(3-4周)(1)深入学习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参与中药方剂的实践操作,熟悉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3.第三阶段(5-6周)(1)参与临床中医医师实习实践,进行临床案例观摩和分析(2)参与中医方剂处方的临床实际操作,提高临床应用能力4.第四阶段(7-8周)(1)进行中药方剂学科的复习和总结,做好理论知识的梳理和归纳(2)参加相关中药方剂学科的讲座和研讨会,加强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学习五、总结与展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将掌握中药方剂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临床应用能力,为将来的中医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中药的组合使用,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成的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下注、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治疗。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脾虚胃弱、气虚脱陷等症状的治疗,具有益气健脾、升阳固表的作用。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髓的作用。

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用当归、桂枝、生姜、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5.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是用人参、黄精、当归、白术、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6.温胆汤温胆汤是用胆组合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胆囊寒凝、胆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胆通腑、化石消肿的作用。

7.逍遥散逍遥散是用中药组合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心神失常、躁狂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

8.赤芍当归汤赤芍当归汤是用赤芍、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血瘀络阻、经血不畅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9.四逆汤四逆汤是用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困脏腑、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机的作用。

10.茵陈蒿合剂茵陈蒿合剂是用茵陈、蒿子秆、凌霄花、五味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湿气内盛、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便的作用。

11.前胡败酱散前胡败酱散是用前胡、败酱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风寒郁闭、头痛感冒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舒散风寒、解表止痛的作用。

古代养生中药方剂大全

古代养生中药方剂大全

古代养生中药方剂大全---导言中草药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疗效。

古代的中草药方剂被广泛用于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代养生中药方剂,希望对养生爱好者有所帮助。

1. 四神汤材料:- 麦冬15g- 牡蛎30g- 淮山药30g- 炙甘草15g做法:1. 将材料洗净后放入炖盅中。

2.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

3. 取出炖盅,滗去药渣,留下煎汤即可。

作用:四神汤对于养心安神、益气补虚有很好的效果,常喝可以改善失眠、健脾益胃。

2. 十全大补汤材料:- 黄耆15g- 白术10g- 党参10g- 熟地10g- 当归10g- 巴戟天10g- 鸡肉适量做法:1. 将黄耆、白术、党参、熟地、当归、巴戟天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

2. 鸡肉切块后加入炖盅中。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

4. 取出炖盅,滗去药渣,留下煎汤即可。

作用:十全大补汤有补益气血、滋养脾胃、壮健体魄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气短、面色苍白的人群。

3. 利水消肿汤材料:- 猪苓20g- 茯苓20g- 赤茯苓15g- 茜草根15g- 桑白皮15g- 泽泻15g- 炙甘草10g做法:1. 将材料洗净后放入炖盅中。

2.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

3. 取出炖盅,滗去药渣,留下煎汤即可。

作用:利水消肿汤具有利尿排湿、消肿解毒作用,适用于水肿、尿少、浮肿等症状。

4. 八珍汤材料:- 当归10g- 熟地10g- 旗参10g- 白芍10g- 白术10g- 炙甘草10g- 黄芪10g- 党参10g做法:1. 将材料洗净后放入炖盅中。

2.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

3. 取出炖盅,滗去药渣,留下煎汤即可。

作用:八珍汤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亏、心悸失眠等症状。

---本文介绍了四种古代的养生中药方剂,每种方剂都有特定的配方和功效,适合不同的养生需求。

在使用中草药方剂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食用引起不良反应。

40种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

40种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

40种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
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剂配方比例:
1. 四逆汤:炙甘草(3),乌药(3),生姜(3),附子(1)
2. 三黄石膏汤:石膏(6),黄连(3),黄芩(1)
3. 小柴胡汤:柴胡(6),黄芩(6),黄连(3),人参(6),半夏(3),生姜(3),大枣(12)
4. 茵陈蒿汤:茵陈蒿(3),黄芩(3),黄连(2),芒硝(2)
5. 五子衍宗丸:巴豆(12),大黄(12),芒硝(8),矾石(8),黄连(8)
6. 加味半夏石膏汤:半夏(6),石膏(15),人参(3),黄芩(6),黄连(3)
7. 大黄蜜丸:大黄(5),黄芩(5),黄连(3),川楝子(3),巴豆(3)
8. 柏子仁丸:柏子仁(5),麝香(1),没药(1),郁金(1),麦冬(1),玄参(0.5)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基础方剂配方比例,具体的配方比例
还需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使用中药方剂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记不要擅自使用中药。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中医药方剂大全(一)名称:熟乾地黄散拼音:ShúQián DìHuánɡSàn处方:丹参(去芦头)、防风(去芦、叉)、当归(去卢、微炒)、细辛(去苗)、川芎,各半两;人参、熟乾地黄(酒洒、蒸、焙)、白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术,各一两;续断、附子(炮、去皮、脐)、黄蓍(去芦),各三分。

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妇人劳伤血气,腑脏虚损,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肢体烦痛,头目昏重,心多惊悸,寒热盗汗,羸瘦少力,饮食不进。

用途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枣三个,擘破,煎至一盏,滤去渣,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快汤拼音:Kuài Tānɡ处方:甘草(炙)十八两,乾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两,桔梗(炒)三斤。

制法:上炒盐一百二十钱重,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酒食所伤,胸膈不快,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食,并宜服之.用途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铁刷汤拼音:TiěShuāTānɡ处方:香附子六两,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乾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两,茴香半斤,良姜、陈皮,各十二两.制法:上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泠,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之。

常服快气,不拘时候。

用途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三倍汤拼音:Sān Bèi Tānɡ处方: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各五两。

制法: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乾,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痢,水谷不分。

用途用量: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小理中汤拼音:Xiǎo LǐZhōnɡTānɡ处方: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制法:上碎同碾,淹一宿,焙乾,碾为细末。

举出六种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

举出六种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

举出六种中药方剂的常用类型【知识文章标题】中药方剂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导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中药方剂被越来越多的人用于保健和治疗疾病。

中药方剂的种类繁多,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症。

本文将介绍六种常见的中药方剂类型,并探讨它们的功能与特点。

【正文】一、清热解毒类方剂清热解毒类方剂是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们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适用于热毒所致的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

其中,双黄连口服液是清热解毒类方剂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以黄连、黄芩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的功效。

二、和解类方剂和解类方剂是中药方剂中用于治疗疼痛症状的常见类型。

它们通过调和气血、舒筋活血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

对于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炎等疾病,常常使用和解类方剂进行治疗。

代表性的方剂包括桂附地黄丸,以桂枝、附子、酒大黄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三、理气活血类方剂理气活血类方剂是针对气滞、血瘀等病理状态设计的一类方剂。

它们通过活血化瘀、调畅气机的作用,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疾病,如痛经、疝气等。

其中,川芎茶对于女性调理气血尤其有效,常被用于调经止痛。

四、养阴清热类方剂养阴清热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口干烦渴等症状。

它们通过滋养阴液、祛除内热的作用,可以调节阴阳平衡,改善亚健康状态。

知柏地黄丸是养阴清热类方剂中的代表,以知母、杭白菊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滋阴清热、养肝明目的功效。

五、化湿利水类方剂化湿利水类方剂用于治疗湿热内蕴的病理状态,如尿路感染、水肿等疾病。

它们以燥湿、利水为作用特点,可有效排除体内湿气,促进水液代谢。

茯苓泄湿丸是常用的化湿利水类方剂之一,以茯苓、泽泻等为主要成分,具有利水消肿、化痰祛湿的功效。

六、补益类方剂补益类方剂主要用于调养虚损、滋补弱体的状况。

它们以补气血、壮阳益阴为主要作用,适用于气血亏虚、阳痿早泄等疾病。

人参、枸杞合剂是补益类方剂中常用的一种,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的功能。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中医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积淀着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包含了众多的药物组合和使用方法,而且涵盖了很多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方剂,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四君子汤【组成】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桂枝四味药物组成。

【功效】四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无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二、逍遥散【组成】逍遥散由芒硝、薄荷、广藿香等药物组成。

【功效】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暑湿引起的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5克至10克,一日2次。

三、安宫牛黄丸【组成】安宫牛黄丸由人工牛黄、雄黄、珍珠等药物组成。

【功效】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3粒至6粒,一日2次。

四、清热解毒口服液【组成】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黄连、连翘、板蓝根等药物组成。

【功效】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口服10毫升至20毫升,一日3次。

五、六味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生地、山药、牡丹皮等药物组成。

【功效】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9克至15克,一日2次。

六、当归补血汤【组成】当归补血汤由当归、白芍、熟地等药物组成。

【功效】当归补血汤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中医药方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药方剂种类繁多,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药规律。

在使用中医药方剂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频次。

同时,要了解个体差异和禁忌症,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中医药方剂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中医药方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药养生法—常用养生方剂

中药养生法—常用养生方剂

补益肝肾方剂
[成分] 炮附子,五味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鹿茸,熟地黄,肉桂,白 茯苓,泽泻。 [用法] 略。 [服法] 每服七十丸(10g),,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功效] 补肾阳,益精血。 [适应证] 肾阳虚损,精血不足。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赢瘦 ,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上二方,均由肾气丸加味面成,皆具温 补肾阳之功。加味肾气丸增入牛膝、车前子,温肾利水以消肿,常用于肾阳 虚损的水肿、小便不利;十补丸则加茸、五味子温肾壮阳,补养精血,适用 于肾阳虚损、精血不足之证。
益气健脾方剂
[成分] 人参,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白蜜。 [用法] 略。 [服法] 每服取9g,温酒盐汤下。 [功效] 益气养阴。 [适应证] 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口渴心烦,头昏腰瘦。 [禁忌] 忌萝卜,葱蒜。
益气健脾方剂
[成分] 白茯苓,茯神,大枣,肉桂,人参,白术,细辛,远志,石菖蒲,干 姜,甘草,白蜜。 [用法] 略。 [服法] 每服6g,姜汤下或酒下。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散寒。 [适应证] 五脏积聚气逆,心腹切痛,结气腹胀,吐逆食不下,姜汤下;赢瘦 ,饮食无味,酒下。
益气健脾方剂
[成分] 白茯苓,白菊花,松脂。 [用法] 白茯苓1500g 去皮切细晒干,白菊花500g。上药为末,以炼松脂和丸 ,如弹子大。 [服法] 每服6g,以酒化破服。 [功效] 健牌利湿,清热明目。 [适应证] 脾虚便溏,头昏眼花。
益气健脾方剂
[成分] 苍术,枣肉,杏仁,干姜,甘草黄,白盐。 [用法] 苍术75g,枣肉杏仁100g, 干姜炮1500g。甘草黄1500g, 白盐100g 上为细末。 [服法] 每用6g,沸汤空腹冲服。 [功效] 温中健牌。 [适应证] 脾胃虚寒,痰湿内停。

中药方剂名词术语大全

中药方剂名词术语大全

中药方剂名词术语大全
中药方剂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药领域中用于描述方剂成分、用法用量、药物特性等的专业术语和名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剂名词术语:
1.方剂:中药方剂是指中药药物按一定比例和用法组合,制成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组合方剂。

2.药味:方剂中的不同药物成分。

3.主药:方剂中起到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

4.辅药:方剂中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

5.佐药:方剂中起到增强其他药物疗效的药物成分。

6.使药:方剂中起到调整其他药物属性的药物成分。

7.味:方剂中药材的气味特点,包括甘、酸、苦、辛、咸等。

8.性:方剂中药材的性质特点,包括寒、凉、平、温、热等。

9.归经:方剂的药物归属经络系统,如归肺经、归肝经等。

10.适应症:方剂所适用的疾病范围。

11.禁忌:方剂禁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疾病。

12.方解石:方剂中的矿物质成分,比如石膏。

13.煎汤:一种制剂方法,将药物煮沸后提取有效成分。

14.化验法:指对方剂中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方法。

15.剂型:方剂的药物剂型,如颗粒剂、丸剂、浓缩剂等。

16.加减法:对方剂进行调整和改善,不同病症可以加入或减去某些药物。

17.方剂配伍禁忌:方剂中药材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这只是一部分常见的中药方剂名词术语,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有更多不同的名词和术语。

中药方剂分类大全与方解

中药方剂分类大全与方解

中药方剂分类大全与方解
中药方剂分类大全:
1. 单味药方剂: 由一种中药药材煎煮而成的方剂。

例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2. 复方药方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药材组成的方剂。

例如:四逆散、十全大补汤等。

3. 方组合药方剂: 由多种方剂组合而成的方剂。

例如:十枝汤加味剂等。

4. 炮制药方剂: 对中药进行炮制处理后使用的方剂。

例如:附子理中汤、茯苓四逆汤等。

5. 茶剂类药方剂: 由中药药材煎制成茶剂的方剂。

例如:三仙饮等。

6. 石墨类药方剂: 由石墨制成的药剂。

例如:石膏湯等。

7. 糖浆类药方剂: 由糖浆制成的药剂。

例如:白芷糖浆等。

8. 凝胶类药方剂: 由凝胶制成的药剂。

例如:牛黄清心散等。

9. 胶囊类药方剂: 由胶囊制成的药剂。

例如:丹参胶囊、人参胶囊等。

方解是指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症状,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的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其他因素,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方解包括方剂选择、用药原则、药物配伍、煎煮方法等内容,旨在确保方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症状,方解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组合和处理方法。

通过方解,中药方剂可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药方剂识别方法

中药方剂识别方法

中药方剂识别方法中药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的核心。

中药方剂的药材种类繁多,配伍关系复杂,因此对于中药方剂的识别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中药方剂的类别入手,介绍中药方剂的识别方法。

一、方剂类别中药方剂按照其用途和组成可分为多种类别,如清热解毒方、补益方、攻下方等。

不同类别的方剂在药材的选择和配伍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识别方剂时需要了解其所属的类别。

二、药材识别中药方剂的药材种类繁多,因此在识别方剂时需要对药材有一定的了解。

药材的识别可以从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入手。

例如,黄芪的外观为长条形,表面有皱纹,气味芳香,口感微甜;当归的外观为长条形,表面有纵向的皱纹,气味芳香,口感微苦。

三、配伍识别中药方剂的药材配伍关系复杂,因此在识别方剂时需要了解其药材的配伍关系。

一般来说,中药方剂的药材配伍有以下几种方式:1. 相似配伍:指药材之间具有相似的性味、功效等特点,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药材常常被用于同一方剂中。

2. 对合配伍:指药材之间具有互补的性质,如当归和川芎、炙甘草和生姜等药材常常被用于同一方剂中。

3. 对消配伍:指药材之间具有相反的性质,如大黄和芒硝、黄连和黄柏等药材常常被用于同一方剂中。

四、方剂功效识别中药方剂的功效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因此在识别方剂时需要了解其功效。

不同的方剂具有不同的功效,例如清热解毒方剂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补益方剂可以用于治疗虚弱病等。

因此,在识别方剂时需要了解其功效,以便正确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总之,中药方剂的识别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对方剂的类别、药材、配伍关系和功效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掌握了这些识别方法,才能正确地应用中药方剂于临床治疗中,发挥其最大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方剂索引1、葱豉汤:葱白、香豉2、宣肺疏风法:薄荷叶、炒牛蒡、桔梗、贝母、前胡、橘红、桑叶3、小续命汤:麻黄、防已、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芎穷、杏仁、附子、防风、生姜4、防风通圣散: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黑山栀、大黄、芒硝、生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5、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生姜6、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7、大定风珠:麻仁、甘草、生地、麦冬、阿胶、芍药、五味子、鸡子黄、牡蛎、龟板、鳖甲8、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天、山萸药、苁蓉、石斛、附子、五味子、茯芩、薄荷、菖蒲、远志、肉桂、麦冬、生姜、大枣9、镇肝熄风汤: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龟板、杭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甘草10、香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11、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薄荷、牛蒡子、淡豆豉、竹叶、鲜芦根、甘草12、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菊花、当归尾、桔梗、葛根、薄荷、玄参、花粉、川芎、姜黄、连翘、大黄13、藿香正气散:厚朴、陈皮、桔梗、白术、半夏、白芷、茯芩、苏叶、藿香、甘草、生姜、大枣、大腹皮14、痛风丸:羌活、苍术、桂枝、红花、川芎、桃仁、黄柏、南星、神曲、龙胆草、白芷、威灵仙、防已15、越婢汤:麻黄、生石膏、甘草、生姜、大枣16、导痰定志法:天麻、蝎尾、半夏、胆草、胆星、橘红、菖蒲、枳实、茯芩、竹茹17、行军散:西牛黄、当门子、真珠、梅片、蓬砂、明雄黄、火硝、飞金18、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19、清暑益气汤:西洋参或沙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甘草、知母、粳米、西瓜翠衣20、雷氏清凉涤暑法:飞滑石、粉甘草、青蒿珠、净连翘、云茯苓、川通草、白扁豆、西瓜翠衣21、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22、苏合香丸:苏合香、安息香、犀角、冰片、香附、木香、熏陆香、白术、沈香、丁香、麝香、朱砂、诃子、毕拨、檀香23、加减叶氏方:鲜石菖蒲、广郁金、炒山栀、连翘、卷心竹叶、滑石、菊花、银花、粉丹皮、竹沥、生姜汁、紫金片、牛蒡子、灯心24、藿香正气散加减:厚朴、陈皮、桔梗、白术、半夏、白芷、茯芩、苏叶、藿香、甘草、生姜、大枣、腹皮、槟榔25、六和定中丸:藿香、苏叶、香薷、扁豆、木香、檀香、赤芩、枳壳、桔梗、木瓜、广皮、山楂、厚朴、生草、麦芽、谷芽、神曲26、甘露消毒丹:藿香、菖蒲、豆蔻、茵陈、滑石、木通、黄芩、连翘、贝母、射干、薄荷27、达原饮:黄芩、白芍、厚朴、草果、知母、甘草、槟榔28、玉露散: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天花粉29、清里泄热法:生石膏、知母、元参、山药、竹叶、焦栀、鲜芦根30、清宣湿热法:香青蒿、白蔻仁、杏仁、生苡米、苍术、厚朴、杷叶、滑石31、芳香淡渗法:白蔻仁、广藿香、香佩兰、大豆卷、生苡米、通草、鸡苏散、枇杷叶32、苦辛通降法:藿香梗、焦山栀、黄芩、川连、鲜芦根、化橘红、枳实、滑石33、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蒿本、川芎、炙甘草、防风、蔓荆子34、蠲痹通络方:独活、威灵仙、桂枝、当归、桑寄生、海风藤、千年健、防风、没药、细辛、川乌、生黄耆、风胜加羌活、寒胜加乳香、湿胜加苍术35、除寒祛湿法:茵陈、茯芩、白术、苍术、甘草、干姜、附片36、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芩、甘草、(生姜、乌梅)37、藿朴夏芩汤:藿香、厚朴、半夏、茯芩、杏仁、生苡米、白蔻仁、猪芩、泽泻、香豉38、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广皮、茯芩、大腹皮、谷芽、苍术39、五苓散:白术、泽泻、猪苓、桂枝、茯苓40、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41、三仁汤:杏仁、苡仁、蔻仁、滑石、通草、竹叶、半夏、厚朴42、苍术白虎汤:苍术、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43、八正散:车前子、木通、瞿麦、扁蓄、滑石、甘草稍、栀子、大黄、灯心44、连朴饮:黄连、厚朴、山栀、半夏、菖蒲、豆豉、芦根45、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46、茵陈五苓散:茵陈、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47、清热渗湿汤:黄柏、黄连、茯苓、泽泻、苍术、白术、甘草48、香连丸:黄连、吴茱萸、木香49、凉膈散:大黄、芒硝、甘草、山栀、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50、香苏葱豉汤:香附、陈皮、葱白、紫苏、豆豉、炙草51、清燥救肺汤:人参、甘草、枇杷叶、生石膏、阿胶、杏仁、麦冬、芝麻、桑叶52、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贝母、香豉、栀皮、梨皮53、阿胶黄芩汤:陈阿胶、生白芍、小川连、鲜生地、青子芩54、清燥养营汤:鲜生地、知母、归身、新会皮、生白芍、花粉、生草、梨汁55、沙参麦门冬汤:沙参、玉竹、生甘草、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56、消渴方:黄连、天花粉、生地、藕汁、牛乳、姜汁57、滋燥养营汤:当归、生熟地、芍药、黄芩、秦艽、防风、甘草58、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59、增液汤:元参、麦冬、生地60、益胃汤: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61、三甲复脉汤:麻仁、甘草、生地、麦冬、阿胶、芍药、生牡蛎、鳖甲、龟板62、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63、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64、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65、白通加人尿猪胆汁:葱白、干姜、附子、人尿、猪胆汁66、附子汤: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67、桂枝姜附汤:桂枝、干姜、附子、白术68、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薤白、白酒69、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此即四逆汤重用附子与干姜70、胡椒理中丸:胡椒、款冬花、炙草、荜拨、高良姜、细辛、陈皮、干姜、白术71、桂附地黄丸(八味丸)桂枝、附子、茯苓、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泽泻72、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73、知柏地黄丸:山药、山萸肉、粉丹皮、泽泻、茯苓、熟地、知母、黄柏74、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母、丹皮、桑叶、花粉(一方有桑叶无花粉)75、大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芒硝76、补中益气汤:黄耆、白术、陈皮、升麻、人参、炙草、柴胡、归身77、都气丸加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肉桂78、导赤散:竹叶、生地、草稍、木通79、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80、泻黄散:防风、藿香、山栀、生石膏、甘草81、泻青散: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竹叶82、牛黄丸: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栀子、雄黄、朱砂、梅片、麝香、真珠83、至宝丹:犀角、生玳瑁屑、琥珀、朱砂、雄黄、龙脑、麝香、牛黄、安息香、金银箔84、清热解毒散:羌活、白芍、生石膏、人参、黄芪、知母、升麻、葛根、甘草、黄连、生地85、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黄连、山栀、桔梗、黄芩、知母、赤芍、元参、连翘、甘草、丹皮、竹叶86、双解散:荆芥、防风、山栀、黄芩、当归、白芍、桔梗、甘草、麻黄、薄荷、川芎、连翘、石膏、滑石、白术87、普济消毒散:黄芩、黄连、牛蒡子、马勃、连翘、银花、薄荷、僵蚕、芦根88、清咽栀豉汤:山栀、豆豉、银花、薄荷、牛蒡子、马勃、粉草、蝉衣、僵蚕、犀角、连翘、桔梗89、蚕屎汤:黄连、黄芩、山栀、吴萸、半夏、豆卷、苡米、通草、木瓜、蚕屎90、附子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91、紫雪丹:滑石、生石膏、寒水石、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沈香、丁香、磁石、升麻、元参、炙草、朱砂、朴硝、麝香、黄金、硝石92、卧龙丹:牛黄、金箔、冰片、荆芥、羊踯躅、麝香、朱砂、牙皂、灯心炭(一方有细辛、火硝、月石、蟾酥)93、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甘草、茯苓、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羌活、独活94、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95、神犀丹:犀角、菖蒲、生地、黄芩、银花、金汁、连翘、板蓝根、香豉、元参、花粉、紫草96、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薄荷、连翘、桔梗、甘草、芦根97、白虎汤:生石膏、粳米、知母、甘草98、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黄连、丹参、银花、连翘99、化斑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犀角、玄参100、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白芍、丹皮101、羚角钩藤汤:羚羊、桑叶、川贝、鲜年地、勾藤、菊花、茯神、甘草、竹茹、芍药102、小定风珠:鸡子黄、阿胶、生龟板、童便、淡菜103、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104、杏苏散:杏仁、紫苏、半夏、陈皮、前胡、甘草、桔梗、枳壳、茯芩、生姜、大枣105、清气化痰汤:半夏、胆星、橘红、枳实、杏仁、黄芩、茯苓、生姜、瓜蒌106、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107、稀涎散:皂角、白矾108、四七汤:半夏、厚朴、苏叶、茯苓、生姜、大枣109、消核丸:橘红、赤苓、连翘、黄芩、山栀、玄参、牡蛎、桔梗、甘草、天花粉、蒌仁、半夏曲、僵蚕、煨大黄110、苏子降气汤:橘红、半夏、苏子、当归、前胡、厚朴、甘草、生姜、肉桂、(一方有沉香无肉桂)111、宣白承气汤:生石膏、生大黄、栝蒌皮、杏仁112、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113、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生石膏114、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芍药、半夏、甘草115、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116、保和丸:神曲、山查、茯苓、陈皮、半夏、莱菔子、连翘117、大安丸:神曲、山查、茯芩、陈皮、白术、莱菔子、连翘、半夏118、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白术、黄连、泽泻、黄芩119、乌梅丸:乌梅、当归、黄连、黄柏、细辛、桂枝、附子、蜀椒、干姜、人参120、牵牛丸:牵牛、大黄、槟榔、雄黄121、肥儿丸:神曲、黄连、肉蔻、使君子、麦芽、槟榔、木香、猪胆122、万应丸:黑丑、槟榔、三棱、莪术、木香、雷丸123、椒梅丸:川椒、乌梅、枳实、木香、肉桂、川朴、干姜、川楝、槟榔、砂仁124、连梅安蛔汤:胡连、川椒、雷丸、乌梅、川柏、槟榔125、追虫丸:黑丑、槟榔、雷丸、木香、茵陈、皂角、苦楝皮126、木香顺气汤:木香、草蔻、益智、苍术、厚朴、青皮、半夏、吴萸、干姜、茯苓、泽泻、升麻、柴胡、当归127、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当归、枸芑、川楝128、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129、导气汤:川楝子、木香、茴香、吴茱萸130、逍遥散:当归、芍药、柴胡、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131、柴胡疏肝汤:柴胡、陈皮、川芎、芍药、枳壳、香附、炙草132、滑氏补肝散:酸枣仁、熟地、白术、当归、山茱萸、山药、川芎、木瓜、独活、五味子133、旋复代赭汤: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134、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青黛、芦荟、木香、麝香135、旋复花汤:旋复花、新绛(可用茜草代替)136、平肝舒络丸:人参、熟地、乳香、没药、橘皮、香附、厚朴、玄胡索、茯苓、檀香、龟板、羌活、防风、紫豆、蔻仁、枳壳、砂仁、藿香、木香、乌药、黄连、白术、何首乌、白芨、威灵仙、佛手、木瓜、钩藤、僵蚕、柴胡、细辛、白芷、桑寄生、牛膝、沉香、青皮、天竹黄、肉桂、川芎、公丁香、胆南星、冰片、朱砂、羚羊角137、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138、左金丸:吴茱萸、黄连139、育阴柔肝扶正和胃方:沙参、生地、麦冬、白芍、乌梅、甘草140、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141、抑肝泄肺方:青皮、杏仁、枇杷叶、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桑白皮142、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丹皮、栀子143、酸枣仁汤:川芎、酸枣仁、茯苓、知母、甘草144、真珠母丸:真珠母、当归身、人参、熟地、酸枣仁、柏子仁、犀角屑、茯神、沉香、龙齿145、补心丹:人参、白茯苓、元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天冬、麦冬、丹参、枣仁、生地、柏子仁、朱砂146、养心汤:黄芪、茯苓、当归、川芎、半夏曲、甘草、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147、辰砂妙香散:辰砂、黄芪、人参、甘草、桔梗、山药、远志、生姜、茯神、木香、麝香148、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当归、生地、甘草149、加味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菖蒲、远志、陈皮、半夏150、归脾汤:人参、白术、黄芪、当归、甘草、远志、酸枣仁、桂元肉、木香、茯神、生姜、大枣151、参苓白术汤:人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莲肉、砂仁、薏仁、桔梗、甘草、大枣15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153、升阳益胃汤:人参、白术、黄芪、黄连、半夏、甘草、陈皮、茯苓、泽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白芍、生姜、大枣154、参术健脾汤:人参、白术、陈皮、枳实、山查、神曲、麦芽155、加味五味异功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桔梗156、四神丸:破故纸、吴茱萸、肉苁蓉、五味子157、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158、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159、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160、清咽宁肺汤:桔梗、栀子、黄芩、桑皮、甘草、前胡、贝母、知母161、钟乳补肺汤:人参、麦门冬、五味子、款冬花、紫菀、桑皮、桂枝、钟乳、白石英、糯米、生姜、大枣162、冷哮丸: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胆星、杏仁、生甘草、紫菀茸、款冬、姜汁、神曲163、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164、麦门冬汤:麦冬、粳米、人参、半夏、甘草、大枣165、人参泻肺汤:人参、黄芩、栀子、枳壳、薄荷、甘草、连翘、杏仁、桑皮、大黄、桔梗166、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白芍、当归、元参、贝母、桔梗、甘草167、咳血方:栝蒌、海浮石、山栀、诃子、青黛168、甘寒清上法:沙参、麦冬、玉竹、杏仁、百合、石斛、花粉、山栀169、温肺汤:人参、钟乳石、半夏、肉桂、橘红、干姜、木香、甘草170、小萝皂丸:莱菔子、皂角、蒌仁、南星、蛤粉171、紫菀汤:紫菀、知母、贝母、人参、茯苓、五味子、阿胶、桔梗、甘草172、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173、金锁固精丸:沙苑、芡实、连须、龙骨、牡蛎、莲子174、茯兔丸:兔丝子、五味子、石莲肉、茯苓、山药175、鹿茸大补丸:鹿茸、肉苁蓉、杜仲、白芍、白术、附子、肉桂、人参、五味子、金石斛、半夏、黄芪、茯苓、当归、熟地、甘草176、黄连清心饮:黄连、生地、当归、甘草、酸枣仁、茯神、远志、人参、莲子肉177、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苓、柴胡、车前、生地、泽泻、木通、甘草、当归178、茯神散:茯神、麦冬、白藓皮、地骨皮、酸枣仁、沙参、羚羊角屑、甘草179、远志汤:远志、熟地、防风、人参、甘菊花、白术、茯神、前胡、枳壳、桂心、生姜180、温胆汤:半夏、枳实、竹茹、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181、清胃散:地黄、丹皮、黄连、当归、升麻182、高良姜汤:高良姜、厚朴、当归、桂心、生姜183、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184、吴茱萸汤:人参、大枣、生姜、吴茱萸185、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生姜186、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187、不换金正气散:陈皮、厚朴、甘草、苍术、半夏、藿香188、桃仁承气汤:桃仁、甘草、芒硝、大黄、桂枝189、真人养脏汤:罂粟壳、诃子、肉豆蔻、木香、肉桂、人参、白术、当归、白芍、生甘草190、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当归191、脏连丸:黄连、猪大肠192、益血润肠丸:当归、熟地、荆芥、枳壳、麻仁、杏仁、苁蓉、苏子、橘红、阿胶193、六磨饮:沉香、槟榔、枳实、木香、乌药、大黄194、大黄牡丹皮汤: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195、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杭芍、川芎、地黄196、活血散瘀汤:川芎、归尾、赤芍、苏木、丹皮、枳壳、瓜蒌仁、桃仁、槟榔、大黄197、吴茱萸散:吴萸、厚朴、川芎、干姜、甘草、附子198、厚朴散:厚朴、龙骨、黄连、丁香、当归、木香、白术、肉豆蔻199、木通散:木通、槟榔、羚羊角、赤芍、黄芩、当归、车前、甘草200、抵当汤:大黄、桃仁、水蛭、虻虫201、逐寒散:蛇床子、槁本、山萸肉、防风202、黄芩清肺饮:黄芩、栀子203、桑螵蛸散:人参、茯苓、龙骨、龟板、菖蒲、远志、当归、桑螵蛸204、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桔梗、甘草、枳壳、柴胡、牛膝205、济生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萸、泽泻、茯芩、丹皮、桂枝、附子、车前子、牛膝206、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