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说理题专题一
![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说理题专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8f98ad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b.png)
图表分析题:考查 数据解读、分析和 推断能力
概念辨析题:考查 对科学概念的准确 理解和区分能力
推理判断题:考查 逻辑推理和判断能 力
常见类型:实验探究题、分析说明题、图表信息题等 解题思路:审题-分析-解答 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推理法等 注意事项:注意逻辑严密,表达清晰,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
●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2),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B,则点B的坐标是() A.(-2,1) B.(-1,-2) C.(1,-2) D.(-1,2)
● A.(-2,1) B.(-1,-2) C.(1,-2) D.(-1,2)
● 题目:在$\bigtriangleup ABC$中,$\angle C = 90^{\circ}$,$AC = 3$,$BC = 4$,将$\bigtriangleup ABC$绕边AC所在直线旋转一 周得到圆锥,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A.$12\pi$ B.$16\pi$ C.$20\pi$ D.$24\pi$
添加标题
命题难度: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入的 理解和掌握,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探究 能力。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 深入剖析和解答
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帮助学 生掌握解题方法
分析命题趋势,预测未来考试 中可能出现的说理题类型和考 点
提供解题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PART THREE
● A.$a + b + c = 0$ B.$a - b + c = 0$ ● C.点$M$的坐标为$\left(\frac{1}{2}, - \frac{a}{4}\right)$ 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 \frac{3 + 1}{2} = 2$
2020届宁波中考科学说理题练习及答案
![2020届宁波中考科学说理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47714b307e87101f69662.png)
1、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
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
请解释塞子被顶出的科学原理。
2、科学小组的同学从微薄上看到了一则“电池锡纸取火”的视频:操作者将一张口香糖包装锡纸用剪刀修剪,形成中间狭窄的条形,并将锡纸接在两节5号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过一会儿,锡纸竟然燃烧起来。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对“电池锡纸可取火”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3、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这是为什么?而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人们对果树进行环剥,如图甲所示。
若对图乙中的果树实施环剥技术,应选择哪一处进行环剥?并说明理由。
4、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
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
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
5、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
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6、在相同条件下,取相等质量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
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7、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
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
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说理题专题二word版本
![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说理题专题二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d9244eff5335a8103d22043.png)
中考科学复习说理题二姓名1.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鸡蛋壳表面很快产生气泡,不一会儿,还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浮了上来,接近液面后又慢慢往下沉,如此,鸡蛋不断地在液体中上浮、下沉。
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有趣的一幕”作出合理的解释。
2.一款被称为“喝水神器”的55度杯在网店热销。
某科学小组依据此原理自制一款保温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保温水杯有两个隔离层,外层为真空包装,内层装有海波晶体(海波的熔点为48℃,沸点为100℃)。
该同学对保温杯进行了以下测试:往保温杯中加入热水,盖上盖子摇一摇,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杯中的水和隔离层中海波温度,并作出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图乙)。
说出从图乙中你看出的水温变化趋势;请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3.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电热油汀取暖器,如图所示.当小明用力晃动这台取暖器时,可以听到其内部发出了液体流动的声音.小明找出说明书仔细阅读后得知,这种取暖器将电热管安装在散热片腔体内的下部;在腔体内电热管周围注有导热油;在控制电路中装有双金属混控元件,当油温达到调定温度时,温控元件会自行断开电源,在使用注意事项中特别强调这种取暖器不能倒置或侧卧使用.请回答:4.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
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时经常发现软木塞很难拔出。
请你解释软木塞难拔出的原因。
5.夏天常用蚊香驱蚊,很多人不想睡眠时一直燃烧蚊香,怎么才能让蚊香定时燃烧呢?回形针是一件不错的小工具,估计一下时间,如图所示,在想熄灭的位置上固定一枚回形针,等蚊香烧到回形针的位置时,就会自动熄灭。
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奥秘吗?6.小红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给烧杯的中的水进行加热,每隔一定的时间测量水的温度,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小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24分钟之后,不断地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始终维持在某一温度不变,也没有出现沸腾现象。
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44 科学说理证明题课件
![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44 科学说理证明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47956edaef5ef7bb0d3cb7.png)
面反射的光线大多进入甲的眼睛→乙同学在路上。有不同的猜想(cāixiǎng),而检验猜想(cāixiǎng)是否正确 最直接的方法
Image
12/9/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大气作压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
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
是 实验(或移开手指,观察。(guānchá)水的流动情况)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3)把细管倒过来(guò〃 lái),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 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 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镜面反射的光线大多进入甲的眼睛→乙同学在路上 相向而行→镜面反射的光线进不了乙的眼睛→乙同
学看到水面比路面暗。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答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暗。因为路面 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有部分会 进入乙的眼睛;而月亮在乙的身后(shēnhòu),水面发生 镜面反射,反射光进不到乙的眼睛,所以乙同学看 到水面比路面暗。
说明、解释某一个科学问题。 举例(jǔ lì):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等于物体的重力,为什么?
(2)证明题:主要用科学公式、从数学角度来证明 某一个科学结论、公式等。 举例:证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 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证明题一般为公式,但有些说理题与证明题 也没有严格的区别,两者只是表达不同。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例如:白炽灯泡的灯丝(dēnɡ sī)断了后再搭接上点亮以后比原 来更亮了,这是为什么?
科学本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灯泡亮度与电功率 的关系。
科学中考说理题复习
![科学中考说理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bfabbf576a20029bd642da7.png)
中考科学说理证明题专题练习班级 学号 姓名1. 1、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
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
图示为倾角θ=30。
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 ,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 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1)求拉力F 做的功;(2)若斜面的高度H 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 越小。
3.小理要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 的大小,但他只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源和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 o ,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你帮他设计测量的电路图,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及需测的物理量(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写出计算待测电阻R 的表达式。
4.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 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 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2)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 ,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3)则该物体的密度ρ=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忽略绳重与摩擦)(4)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5. 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
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l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2。
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21m m m6. 如图所示,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请你有关知识证明冰块熔化后水面不升不降.(不考虑水7.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dbb911a3941ea76e58fa049e.png)
I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 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 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 知识分析AB BC CD 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I I I; 成分:NaOH 和 NazCQ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一、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 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i= =>I=> ^3^ oJESSn_ *自许丰i=>尿理共联点遭0 苗序如塞於咨mi町it 酸质.藩溥的民B4.AB、BC CD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表述要点: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 ④变化结果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 ③公式依据, 四、类型1•推导型2•证明型3•说理型4•实验型 1•推导型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 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 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 F2的数值 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
证明木棒的重量 G=F1+F2 。
2•证明型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
两种方式中3•说理型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无论 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 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 ④得到结论。
中考科学“说理证明题”31页文档
![中考科学“说理证明题”3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ea41e9d01f69e3142329495.png)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6b4d829ec3d5bbfd0a74b6.png)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生物部分1.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
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
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ATP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梅的保鲜主要是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呼吸作用是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冰箱能够达到低温的环境。
【答案】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唱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人。
2.取A、B 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 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
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1分),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分),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1分)。
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
氧气充足时蜡烛能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就会熄灭(2分)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
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1分);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继续燃烧补充氧气(1分),所以B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
中考复习新导引·科学专题44 科学说理证明题
![中考复习新导引·科学专题44 科学说理证明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b37bad915f804d2b16c1f2.png)
分析过程: (1)科学本质:①竹子的根系的吸水能力 ②水分的运输
(导管)③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2)条件:无风的夜晚和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
结论:钻孔会有水流出(导管中水分的积累)。 (3)逻辑关系:
顺推: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水分通过导管运送到叶→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A. 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 导管中水分的积累少。
星蓝海学习网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 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 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 (3)会 ; 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 取管底液片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 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液片深度h左>h右,∴p向右>p向左
(l)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 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
(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h,小球应在甲斜 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
星蓝海学习网
答案: (1)从释放点到B点静止,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在AB
水平面上由于摩擦而损耗的机械能。因为AB=3AC,所 以在AC上损耗的机械能是AB上的三分之一,所以乙斜 面上时机械能比甲斜面上时机械能少了三分之一,故 上升高度h=2/3H 。
科学本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灯泡亮度与电功率 的关系。
条件:灯丝断后再搭接。 结论:灯比原来更亮。
解答:灯丝再搭接上后,灯丝变短,在其他情况相同 的条件下,灯丝电阻变小,接入原电路中,电 压不变,根据P=U2/R,灯的实际功率变大,故 更亮。
星蓝海学习网
5.解题方法:常用顺推或逆推法解题。
例如: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为什么? (1)审清题意
2023年浙江省科学中考题型专练——综合说理题1
![2023年浙江省科学中考题型专练——综合说理题1](https://img.taocdn.com/s3/m/49d8bd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d.png)
2023年浙江省科学中考题型专练——综合说理题1一、综合说理题1.我国为农业大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
请解释以下俗语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请做出解释。
2.安全用电至关重要,如小明家某天正在煮饭,突然跳闸,所有电器不通电,请帮他分析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都因电流过大可能引起火灾。
试分析其中一例引起火灾的原因是什么?4.“睡钉床、砸石板”是传统“硬气功”的保留节目,如图所示:一个人躺在若干钉子做成的“床”上,身上放一块平整的石板,旁边一个人用大锤去砸石板结果石板被砸烂了,而人安然无恙。
(注意:该表演有危险,不能模仿!)老师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要表演成功该节目,一般需要满足如下一些条件:①钉床上钉子要多要密,太少或排列太宽不行;②石板要尽量平整,有尖角或凹凸明显的不行:③石板质量要大,不能太轻巧:④不能用其他较软的木板或塑料板。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该节目表演成功需要以上条件的原因。
5.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夏季的湖面上,许多鱼会在水面上“吹气泡”甚至跃出水面,而冬季几乎没有。
在夏季出现雷阵雨前,会有更多鱼会在水面处“吹气泡”,而在夏季的晴朗天,则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6.商场中,以为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和以为顾客产生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说的?请你用科学术语说明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的原因.7.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心地观察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水结冰后,冰会浮在水面上,于是大家常说冰比水“轻”。
你知道冰比水“轻”其实是指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冰比水“轻”的原因。
8.一重力为G 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现对其施加一大小恒为F,竖直向上的力,使物体上升。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71a6112b6137ee06eef91893.png)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一、说理题: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并运用因果关系,表现必定逻辑次序,来论述、解说某一科学识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例 1. 敞口搁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
现向必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迟缓),并振荡(或不停搅拌)。
如图表示反响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状况。
请你联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剖析 AB、 BC、 CD各段变化的原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 NaOH和 Na2CO32.科学现象和过程 : 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如何反响?实验现象如何?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响是什么?4.AB 、 BC、CD各段存在如何的关系?二、表述重点: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③科学依照(定律、原理、公式等)④变化结果三、注意点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由相等),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由不等),③公式依照,④获得结论。
四、种类1.推导型2.证明型3.说理型4.实验型1.推导型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搁置于地面上,采纳以下方法测定其重量:在木棒左端以F1 的竖直向上的力恰巧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 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恰巧提起木棒。
证明木棒的重量G=F1+F2 。
2.证明型以下图,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相同的包裹行进。
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轻巧、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原由。
3.说理型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明朗的白日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不论明朗的白日仍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特别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何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明朗的白日不会出现这类现象?请依据以上信息并联合所学知识作出解说。
答题重点 :(1)根的吸水能力 ; (2) 水分的运输 ; (3) 水分主要经过蒸腾作用消散 ;(4)无风的夜晚与明朗的白日蒸腾作用强弱的比较; (5) 导管中水分的累积4.实验型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 2CO3和 NaCl 混淆物中 Na 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1)甲组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加到必定质量的混淆物,依据耗费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试样与水之外,判断反响能否完整一定用到的试剂是。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解答题说理浙江真题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解答题说理浙江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fa56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9.png)
2023年浙江中考解答题——说理1.(金华)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结识。
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
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绪及过程简述如下:(注:NaHCO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2浓度恒定。
其原理是当CO2浓度减少时,NaHCO3稀溶液能释放CO2,当CO2浓度升高时,NaHCO3稀溶液能吸取CO2。
)①剪取一烟草叶,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③将该容器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
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上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2(宁波)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充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
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因素。
3.(衢州)小柯是个善于观测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
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因素。
(不计空气阻力)4、(2023•绍兴)排球充气后,让排球从手上自由落下,排球每次弹加的高度都低于落下时的高度。
(1)解释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否守恒。
(2)排球从接触地面到形变最大的过程中,速度v与形变大小ΔV之间的关系大体如图,请说明该过程中,排球受力情况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5.(台州)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
一般设立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
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项五 分析说理题——化学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项五 分析说理题——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8cab204693daef5ef73dfc.png)
专项五分析说理题——化学1.下图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
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 g时,分析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并说明原理。
解:加入m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H+、Na+、Cl-;化学原理即反应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反应时需要n克,由于m<n,所以加入m克溶液时氢氧化钠不足量,盐酸有剩余。
2.蜡烛一吹就灭,而篝火却越吹越旺。
请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答:吹篝火的时候,给燃烧提供的充足的氧气;吹蜡烛时,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3.金属与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其反应速率除受反应物的性质影响外,还受温度、酸的质量分数、固体表面积大小等因素影响。
现探究酸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室提供秒表、图甲器材和颗粒均匀的锌粒、铁片、铜片、2%稀盐酸、4%稀盐酸、2%稀硫酸、碎冰、水等药品。
(1)请选择合适器材和药品,设计实验写出步骤(可配图说明)。
(2)实验结论: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图乙是某资料中铁与2%稀硫酸在恒温条件下,生成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请根据实验结论,对曲线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合理。
解:(1)答题要点: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控制反应恒温进行;③药品的选择能体现控制变量;④测量因变量的方法正确;⑤能体现避免实验偶然性;⑥操作步骤顺序合理。
满分示例:①检查气密性:连接试管和广口瓶,往漏斗中加水,液面不持续下降(只回答“检查装置气密性”也可。
)②装药品:在烧杯中加入碎冰和一定量的水,往试管中装入锌粒,把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水中,用铁架台固定,连接好其他装置。
③开始反应和测量:打开止水夹,往漏斗中倒入一定量的2%盐酸,记录一定时间内量筒中的水量(或“记录量筒中的水达到一定体积时所需的时间”等合理均可)。
④取等量的锌粒与4%盐酸进行反应,重复上述实验。
⑤用铁片代替锌粒,重复上述实验(或“多次实验”等能体现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均可)(如把第③④步骤改为一次实验,通过比较每隔一定时间内量筒中水的体积,以判断产生气体的速度等合理均可)(2)如图(画图要求:能体现氢气产生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最后不变且与虚线相平)4.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鸡蛋壳表面很快产生气泡,不一会儿,还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浮了上来,接近液面后又慢慢往下沉,如此,鸡蛋不断地在液体中上浮、下沉,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有趣的一幕”作出合理的解释。
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化学说理题附答案
![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化学说理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920a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b.png)
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化学说理题一、综合说理题1.往含有硝酸钙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请在下图中画出混合溶液的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增加而变化的曲线,并说明理由。
(已知硝酸钙和硝酸钠在溶液中显中性)2.如图所示装置,小试管内盛有神秘物质,滴管内有稀盐酸,U型管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U型管两侧液面向平,把滴管内的盐酸滴入小试管里。
若神秘物质是碳酸钙和金属铁,U型管内液面出现右侧下降再回升,最终回升后的液面仍然低于左端液面。
请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3.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
小明将某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如图1),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率变化如图2所示。
请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对甲乙两条曲线变化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4.图甲是目前流行的某品牌“自热火锅”,图乙是自热火锅结构示意图。
某兴趣小组对这种不用火不用电,只要加水就能食用的火锅产生了兴趣。
于是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①材料:外盒是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保温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制成,餐盒为航空铝箔材料,无污染可再生。
带有小孔的盒盖内扣设计,具有良好的密闭功能。
②栅格设计:内外盒之间采用栅格设计,有利于空气流动。
③加热包内含有铁粉、铝粉、焦碳粉、生石灰等物质,其中的金属粉末与碳粉在热水中能发生氧化并缓慢放热。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1)“自热火锅”能快速加热食材并保温的工作原理。
(2)为什么要设置带小孔的盒盖?5.70℃时的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
请画出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并解释每段图像的含义。
6.以色列是沙漠里的农业大国,它地处于干旱地带,国土一伴以上是沙漠;缺水严重,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科学中考新题型“说理题”全接触说理 3改
![科学中考新题型“说理题”全接触说理 3改](https://img.taocdn.com/s3/m/8119a65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a.png)
水分而潮解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发生什么变化 所以要密封保存,隔绝与空气接触。 结论
请大家写在学案上
我还记得老师说 过,氢氧化钠溶 液盛放在玻璃试 剂瓶里要用橡皮 塞而不用玻璃塞, 那又是为什么呢?
我会用生活经验来
在如图坐标系中绘出该密闭塑料温室大棚
内CO2浓度日变化的大致曲线,并解释原 因.
这是今晚我的作业, 在《学业考试说明》 上,你能准确回答
吗?
例如:白炽灯泡的灯丝断了后再搭接上点亮以后 比原来更亮了,这是为什么?
知识点: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条件:灯丝断后再搭接 结论:灯比原来更亮
----科学中考新题型“说理题”全接触
同学们好,我叫小敏,和大家一样, 是初三学生。这是我上学期期末科学 试卷上的一道试题,你是怎么回答的?
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 保存?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因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
碳、水蒸气等
外因
氢氧化钠具有吸水与二氧化碳的性质 内因
推导出来的?
推导 m1v1=m2v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即:G1L1=G2L2 m1gL1=m2gL2
因为 L1=v1t , L2=v2t
得:m1gv1t=m2gv2t 所以 m1v1=m2v2
L1
L2
O
F1
F2
你推导 出来了 吗?
平时经常在用的公式,大家小
推导 组讨论下,一起来
解答:灯丝再搭接上后,灯丝变短,在其他情况 相同的条件下,灯丝电阻变小,接入原电路中, 电压不变,根据P=U2/R,灯的实际功率变大,故更 亮。
中考科学浙教版总复习 专题训练 15 说理论述题(含答案)
![中考科学浙教版总复习 专题训练 15 说理论述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a1a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0.png)
专题15 说理论述题[2019·金华]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
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如图所示):(注:NaHCO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2浓度恒定。
其原理是当CO2浓度降低时,NaHCO3稀溶液能释放CO2;当CO2浓度升高时,NaHCO3稀溶液能吸收CO2)①剪取一烟草叶片,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③将该容器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上③④过程中叶片的上浮和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针对训练1.[2020·金华]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 ℃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 ℃)。
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100 ℃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 ℃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在t2时刻,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 ℃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 ℃并保持。
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
(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2.[2020·温州]英国物理学家斯特林于1816年发明了“斯特林发动机”。
斯特林发动机汽缸内的工作介质易汽化、易液化,该介质经过吸热膨胀、冷却压缩的循环过程输出动力,因此又被称为热气机。
某工程师按照“斯特林发动机”原理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机,工作过程中飞轮持续旋转情况如图乙所示。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飞轮能持续转动的工作原理。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说理题提高集训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说理题提高集训](https://img.taocdn.com/s3/m/ad0ac2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d.png)
干播湿出技术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温度适宜时,在表层土壤播种并盖上地膜,使种子距离地面3~4厘米。
播种前,对适度改良的棉田铺设地膜和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将棉花种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种距离地面1~2厘米(如图);待温度适宜时,进行膜下滴灌(即通过滴灌管将少量水缓慢滴加在种子处)。
结合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请阐述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理,分析口服胰岛素胶囊特点的作用并对口服胰岛素胶囊作出简单评价。
9.(2022年台州中考)兴趣小组在调查某城市的“热岛效应”时发现:
城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能量消耗较多,绿化率较低,气温较高。
郊区:人口密度小,绿化率较高,河道密布,气温较低,但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
【详解】播种前铺上地膜有利于土壤保温、保湿;待温度适宜时在种子处滴灌,使种子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滴灌使土壤不易板结、透气性好使种子萌发有充足的空气,从而提高种子萌发率。滴灌使种子周围土壤含水量少不易发生虫害,又能减缓表层土壤盐分升高,有利于幼苗吸水;种子播种深度浅等条件有利于幼苗出土。
16..种群②.加拿大一枝黄花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在与其他作物竞争中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养料和空间,能抑制或削弱其他作物的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成为优势种群,大量繁殖,超过了本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从而破坏本地的生态平衡。
8.示例1:当人体中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沙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当人体中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口服胰岛素胶鬟在pH保护盾的作用下,使得经过胃时不会被酸性极强的胃酸破环:蛋白酶抑制剂的存在,不会被胃和小肠里的蛋白酶分解;由于添加了吸收增强剂,使得小肠可以直接吸收该类大分子蛋白质的胰岛素。与传统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相比,口服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条件下岛素的分沙与代谢模式,口服后能达到正常的生理作用;口服胰岛素胶囊使用方便,同时也没有因长期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一、说理题: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AB、BC、CD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NaOH和Na2CO3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4.AB、BC、CD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二、表述要点: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④变化结果三、注意点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③公式依据,④得到结论。
四、类型1.推导型2.证明型3.说理型4.实验型1.推导型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
证明木棒的重量G=F1+F2。
2.证明型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
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3.说理型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答题要点:(1)根的吸水能力; (2)水分的运输; (3)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4)无风的夜晚与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的比较; (5)导管中水分的积累4.实验型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1)甲组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加到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试样与水以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必须用到的试剂是。
(2)请你帮乙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五练习1.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
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
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右图所示。
图中R 为定值电阻;Q 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测试酒精浓度.请判断测量时当电压表的读数减少时酒精浓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2.央视《是真的吗》书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如图所示。
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起火”的原因。
3.用无毒防腐涂料浸泡或涂抹瓯柑表面,能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请运用物质与能量的转换知识解释瓯柑用防腐涂料保鲜的原理.可伸缩的气球 4.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等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强;且森林中的大型乔本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而生长在同一森林中的小型灌木植物的生长速度却减慢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森林中不同类型植物出现这种差异现象的可能原因.5.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
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6.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 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 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请用科学 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7.在一个大型平底烧瓶湿润的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枝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 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一个气球, 使烧瓶悬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右图)。
自然环境下持续 观察,最终可以发现烧瓶的浮沉情况怎样?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第30题8.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
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
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
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
9.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体内的有机物会时刻发生变化(如图甲)。
请你试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在如图乙坐标中绘出正确反映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大致曲线,并解释原因。
10.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 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 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到图中的位置(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有机物质量O时间甲 乙甲 乙11.飞蝗数量剧增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可能引起严重的蝗灾。
研究发现飞蝗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数量。
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甲图),飞蝗数量变化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乙图)。
请结合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物分类角度看,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并说明其可能的原因。
。
12.小明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加入等量的相同土壤,利用A 、B 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了甲、乙两种方式栽培:栽培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定量测量植株的高度,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1)请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验中植株长高的原因:________ _____ (2)试推测,植物A 按乙方式栽培,其生长状况不同于按甲方式栽培的原因是________13.小明想对小区路灯 进行自动化管理, 设计电路如下图所示。
其中光控开关的工作 原理是:闭合开关S 1 , 当光照度降低时,光敏电阻R 2的阻值增大,其两端电压也随之变大,当电压达到3 伏时,开关S 2就自动连接ac ,使路灯L 点亮。
反之,当光照度增强到一定值时,开关S 2 就会自动连接ab.使路灯L 熄灭. (1)路灯L 标有“220v 40W ”字样,则该路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_安.(结果精确到0.01 )(2)光敏电阻R 2的阻值与光照度之间的关系如上表所示.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4.5 伏,当光照度为15 勒克斯时,光敏电阻R 2两端的电压等于3 伏,请计算定值电阻R 1的阻值, (3)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定期更换,否则会导致路灯比平常天色更暗些才能点亮。
谙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夏天夜晚,常会看到灯蛾扑火现象.灯蛾围着烛焰等光源一圈又一圈飞行,圈子越来越小,直至遇到火焰.远古时期就有灯蛾,那时灯蛾在夜间飞行是依靠星光来辨别方向的,遥远的星光到达地球时近似于平行光线.科学家对“灯蛾为什么会扑火”这一问题的解释,用如图加以表达.(1)夜晚的星空,人们观察到许多闪烁的星星,它们大多数与太阳一样,都是哪一类天体?.(2)请运用图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对“灯蛾扑火”现象作出解释: _.(3)有些农业害虫具有与灯蛾相似的习性.农业上采用“灯光诱杀法”来杀灭这些害虫.与农药除虫相比较,灯光诱杀法有何优点?.15.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如果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16.小峰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
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为什么?17.节日里氢气球飘向高空,越来越小,逐渐看不见了。
设想,气球最后可能会怎样。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预言,并说明理由。
18.如左图一根弹簧上有重为G的小球,用力慢慢将弹簧压缩至A位置,放手后,小球从A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到达B位置弹簧刚好恢复原长,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不考虑空气阻力)。
(1)请在右图中画出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过程中,其动能随位置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
在横坐标用字母D标出动能最大时的大致位置。
(2)请结合受力情况,说出各段动能变化理由。
19.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鸡蛋壳表面很快产生气泡,不一会儿,还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浮了上来,接近液面后又慢慢往下沉,如此,鸡蛋不断地在液体中上浮、下沉。
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有趣的一幕”作出合理的解释。
20.一款被称为“喝水神器”的55度杯在网店热销。
某科学小组依据此原理自制一款保温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保温水杯有两个隔离层,外层为真空包装,内层装有海波晶体(海波的熔点为48℃,沸点为100℃)。
该同学对保温杯进行了以下测试:往保温杯中加入热水,盖上盖子摇一摇,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杯中的水和隔离层中海波温度,并作出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图乙)。
说出从图乙中你看出的水温变化趋势;请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21.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电热油汀取暖器,如图所示.当小明用力晃动这台取暖器时,可以听到其内部发出了液体流动的声音.小明找出说明书仔细阅读后得知,这种取暖器将电热管安装在散热片腔体内的下部;在腔体内电热管周围注有导热油;在控制电路中装有双金属混控元件,当油温达到调定温度时,温控元件会自行断开电源,在使用注意事项中特别强调这种取暖器不能倒置或侧卧使用.请回答:22.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
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当暖瓶内的热水变凉时经常发现软木塞很难拔出。
请你解释软木塞难拔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