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社会主义法制(2)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 文档
6
犯罪的时间 地点、方法
是指刑法规
定的某些犯
罪中必须具
备的特定时
间、特定地
点,特定方
法的构成要
件。
最新 文档
7
犯罪主体 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 1.自然人犯罪主体
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法所规定 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 力。刑事责任年龄可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 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与完全负刑事责任 三个年龄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2)
最新 文档
1
(二)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刑法概念及原则
刑法就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对犯
罪者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
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
适用人人平等原则。
最新 文档
2
〈二〉犯罪概述
刑法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
或者减轻处罚。
最新 文档
11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
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
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
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
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
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
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
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
事责任。
最新 文档
20
(二)紧急避险
——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 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 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采取 的损害另一种合法利益的行为。
最新 文档
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其内容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不可抗力和意外事
件以及刑法的认识。
最新 文档
14
1.犯罪故意 ——指行为人明知自已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的主观心理态度。其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 故意。 2.犯罪过失 ——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疏忽大意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结 果的主观心理态度。其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 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最新 文档
15
Biblioteka Baidu
3.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行为在客观上虽造成损害结果,但非出
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
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
犯罪,而是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因其
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故不能认定
为犯罪。
最新 文档
16
4.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 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 心理态度。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 的犯罪之中。 犯罪动机是指引起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最新 心文档 冲动或者起因。17
最新 文档
3
犯罪的构成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 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的社 会关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最新 文档
4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
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
其内容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
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
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最新 文档
最新 文档
8
1.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任何危害行为 均不 负刑事责任。
最新 文档
9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外不负刑事责任。
最新 文档
10
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属 于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一)正当防卫
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
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
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
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最新 文档
18
正当防卫的条件:
一是必须有实际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二是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 三是进行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使国家、
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
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
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
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
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社会危
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
22
(三)依法律规定或者职务的行为
医生为病人截肢、做手术的行为, 司法人员逮捕犯人、枪决犯人的行 为等等
最新 文档
23
——故意犯罪形态
1.犯罪预备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 免除处罚。
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醉酒状态下犯罪,须承担完全刑事责任
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从轻、
减轻或免除处罚。
最新 文档
12
2.单位犯罪主体
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 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 业单位、机关、团体。构成单位犯 罪必须有刑法的明文规定。
最新 文档
13
——犯罪的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
21
紧急避险的条件: 一是行为人必须遭遇了现实的危险; 二是行为人所遭遇的危险须是正在发生的 三是行为人避险的目的必须是正当的; 四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必须确实没有其他方
法能够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 五是避险的行为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
成不应有的损害。 避险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 者免除处罚。
最新 文档
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四是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 施而不能针对第三者; 五是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造成重大损害。
最新 文档
19
如果在防卫过程中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 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的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
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指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 配而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 的行为。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是作为 和不作为
危害结果——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的直接客 体造成的实际损害或者现实的危险状 态。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构成客观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之间存在的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