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合集下载

文化概论第四讲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文化概论第四讲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发展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
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明代中叶至清代,东海沿海私人海上贸易有了一定发展,
但因受到政府的限制和歧视,因此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

如今,沿海地区的经济都比较发达,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经
济相对落后。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夏商时期,青铜制造 西周时开始用铁制农具。 西汉时,兴修水利,采矿和冶铁业有大发展,铁制品、丝织品、漆器 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能造五层大船,李春建赵州桥 唐朝经济空前发达,开始设立商馆,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明朝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出现“机房”“机户”和 “机工” 清代,手工工场增加,商业资本和商人增多。丝,茶,瓷器远销欧美。
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记载,西周时盛行。 (二)东周之后,向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土地允许自由买卖。 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 封建政府直接掌握部分土地,清代出现大量皇庄。 因此,自东周起,典型的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
五、中国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的特点 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的特点:
1.自给自足,自产自销 2.工具自备,原料自产 3.男耕女织,耕织结合 4.一家一户,以家庭为经济单位 5.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6.农业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具
第四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农业自然经济是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什么是农业自然经济? 二、中国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三、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四、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能一直占据主导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远古时代,土地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不得买卖,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协田制,西周后期的井田制。

与生产力相适应。

“众人”“协田”是殷商时期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

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

孟子曾把这种集体耕作的田称为“井田制”。

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同时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级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

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土地私有,争夺,买卖,家庭个体生产。

土地买卖出现。

春秋晋国时已有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

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农耕私有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商品经济发达较早,缺乏独立的性格,有依附性,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

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

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西欧古代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自给自足,没有商业往来)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3、生态适宜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扁道之兴,自此始”。

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

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PPT 38页)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PPT 38页)

行业
青 铜 冶 炼
朝代 夏 商
西 周
成就
世界地位
青铜冶炼开始
青铜铸造技艺臻于 技艺规模居于上
成熟
古世界前列
湖北大冶铜绿上古
铜矿
古代冶炼技术已
数量多,种类齐备, 达到较高水平
技艺精湛
行业
冶 铁 业
朝代 春秋 战国 汉代
南北 朝
北宋
成就
世界地位
冶炼生铁和块炼钢 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木炭)
炒钢和铸铁脱碳钢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 (用煤做燃料) 用煤的国家

粉彩和珐琅彩
❖ 秦始皇陵铜车马
西 汉 宫 灯
核舟
台 北 故 宫 所 藏 玉 雕
翡 翠 玉 白 菜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土地与农民的相对自 相对早熟导致的思想保守
❖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 失调
王朝的初期繁荣与后期腐败 人口增长率与物质资料增长率的矛盾
❖ 棉花、桑蚕等经济作物
❖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不是主要成分)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 一、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 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1、远古时代:氏族共有; 2、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制 、集体耕作、铜石并用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 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 经济的主体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 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取得的。
夫民之大事在农,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 民之蕃庶 于是乎生, 事之供给于是乎在, 和协辑睦于是乎兴, 财用蕃殖于是乎始, 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国 语·周语)

第1讲: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状貌、自然、经济政治基础

第1讲: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状貌、自然、经济政治基础
我们概括为三点
农耕型 内向性、封闭性、循环性、重复性、凝重性、包容性、
耐冲击性、超稳定性、小而全、重农轻商、安土重迁、 避险求稳、宁慢不乱、小富即安、知足常乐
人伦型 宗法性、群体性、世俗性、人文性、道德性、崇拜祖先、
尊师重教、尊老崇古、注重廉耻、亲疏有序、重责轻权、 重义轻利、重人轻己、重人轻物、重道轻器、重文轻武、 重国轻家、重古轻今、重关系轻规则、重义务轻权利
实体性成果。如泰勒、毛泽东对文化的定义。
3.专义的文化: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
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 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二、“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 1、在人类的历史上,人们首先面对的无疑就是自然的限制与困
境,为了克服自然这个敌人所以创造了第一类的文化,我们可称 之为“物质文化”或者“物态文化”。 所谓“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物 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 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 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所以又创造了 第二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制度文化”。它们由人类在社会 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相关背景知识 中国的宗族制度,便产生了崇尚权威主义的文化。 其结晶就是: ①很容易接受权威,信仰权威。如果某人是权威,那他的话就都 是对的,要无可怀疑地接受。 ②重视权威,一个人如果没有权 势地位则不论他的意见本身如何精辟,也往往得不到重视。③因 循旧习,随波逐流。④不容许对于传统习俗的批评,拒绝创新。 ⑤相信命运不愿意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⑥对事物抱着刻板 印象,对事物的判断只是黑白分明,好坏立判;不能考虑各种复 杂的因素

中华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华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一)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承受力。 (二)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愈合力。 (三)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同化力。 (四)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 文化的包容性
(一)诸子并存,百家争鸣 (二)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 (三)吸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吸收外域传播进来的优秀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 的凝重性
(二)唐安史之乱之后,北方为藩镇 所控制,赋税不入中央,江淮地区逐渐成 为重要的经济区。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 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 要供应地,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 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有 谚语为证:“苏湖熟,天下足”,“湖广 熟,天下足”,都证明了唐宋以后经济重 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赋”与“西 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 稳定的基本格局。
忆昔开元金盛日, 小邑又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在农业方面,古代劳动人民为 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二)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 器、漆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 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 目的成就。 (三)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 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一)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多样的自然 条件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汉武帝的垄断政策与商品经济的萎 缩。 (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对中国 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一)商品经济始终伴随着农耕经济的发 展而发展。 (二)商品经济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 (三)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四)商品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中国的农耕经济正是这样包容着商业、手工业等多种经 济成分,促进着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
日升昌记票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
• •
一般说来,在中国大陆上,以东北的大兴安岭东 麓—辽河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及西藏高原 为分界线,形成了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两个不同的经济区 域。 • 为了抵抗游牧民族不断发动的军事战争,历代帝王往 往通过应战、和亲、互市等方式进行解决, 甚至修筑万 里长城进行被动防御。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与交锋,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自殷商时期,伴随着商品交换,古代商业得以初步发 展。《淮南子·齐俗训》曰:“尧之治天下也,水处者渔, 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 械宜其用,用宜其人……得以所有易其所无。”说明在尧 帝时代这种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交易就出现了,这就是古 代商业的萌芽。后来,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但,并没有影 响自然经济中的商业成分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直到明清时 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因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 策,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第 一 章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植 根 的 土 壤
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主体是农耕经济, 是一种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 济,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 位本身的需要,是与商品经济相对而言的。 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主要经 济基础。
隋唐时期的筒车、曲辕犁、翻车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 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使中国文化具有极大 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短期的战乱 与分裂,更增进了中国文化的坚韧性和向 心力,如魏晋南北朝、辽夏金元时期、清 朝,文化的传承一如既往,体现了中华民 族无法抗拒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向心化合力。

西周时期分封制也属于土地国有制,诸侯 只有土地使用权,以集体劳动为主,西周 后期有了公田(井田制)、私田之分,工 具是铜石并用,土地国有制遂告瓦解。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 的演进。

东周以后牛耕和铁制工具使用,土地国有 形态走向瓦解,出现私有化。土地买卖出 现加剧了私有化进程。这种进程,形成了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前为集体 生产),个体家庭经济(男耕女织,国家 向家庭征收赋税)成长起来,再以后,个 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 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私有化程 度在以后的封建朝代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到封建社会结束基本无大变)。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 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1.早在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中 游地域。处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河南)和龙 山文化(山东)遗址,表明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 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2.从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屈家岭文化(湖北)而后 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遗址上,人 们发现我们的先人的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说明了中国的农耕区曾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 和江南地区的转移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和 发展形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 寻中国商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编辑ppt
1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 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 构,农业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 的特点和基础。
中国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 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 织、造船、建筑、贸易等,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 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编辑ppt

22
编辑ppt
23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编辑ppt
27
元 人 绘 耕 织 图
编辑ppt
19
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 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 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 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 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
•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 局2005年
•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1998年
编辑ppt
41
编辑ppt
6
河姆渡遗址 骨耜
编辑ppt
7
河姆渡文化 陶纺轮
编辑ppt
8
河姆渡文化象牙盅(6900年前)
编辑ppt
9
河姆渡遗址陶器
编辑ppt
10

1.文化背景篇(农业)

1.文化背景篇(农业)

二、民族、人口
(一)民族 1.中华民族是多种民族、多种来源。 2.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
成为主体民族。 3.少数民族在开发建设边疆地区方面做出
贡献。
(二)人口
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的特点有三个: 1.人口众多。汉代、北宋、清朝人口数量一直占
世界三分之一。 2.人口分布不均衡。南和北7:3变为4:6。 3.人口迁徙频繁。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
2.水道和水系的变迁。黄河 3.海陆变迁。沧海桑田。 4.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
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 5.沙漠的变迁 。
关于黄河的谚语、名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回头。 /黄河清,圣人出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
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 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 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 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三)地形地貌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湖泊的发育和消亡。据统计,中国近30年来消 失的湖泊共计243个,新疆消失湖泊数量最多, 一共62个。
了奴隶社会阶段 。例如匈奴族。 第三,分庭抗礼进取中原时期。北方游牧
民族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辽金夏元。
昭君出塞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生活 方式
2.


居住
文 明
方式




明 的 对
饮食 方式

思考题
(1)生活方式:采集—渔猎 (2)饮食生活:谷物为主—肉食为主 (3)居住方式:固定、安居—移动、流浪 (4)主流观念 农耕文明是循规蹈矩、温和善良 … … 游牧文明是大胆、勇敢、强悍、创新 … …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从秦到清,“男耕女织”式的家庭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 的自然经济形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耕织结合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
6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7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 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 层图: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西周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4
周朝地图 5
西周后期,私田出现,出现土地买卖。 东周以后,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东周以后,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 生产形态过渡。
相一致的重农抑商思想意识。
9
◇官府手工业经济
三彩仕女佣
三彩文官佣
10
汝窑之莲花温碗
汝窑三足樽
11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
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 性格
三彩胡人牵骆驼
唐代仕女图 12
1、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所导致。
《管子·治国》中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 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 战胜,战胜者地广。”
2、其次,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的经济 剥削所造成。
3、再次,孔孟儒学向人们灌输的与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 的经济基础
1
一、什么是自然经济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 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 对的一种经济结构。 自然经济的特点与基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 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 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 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 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 食之原也。 ——太史公的《史记•货殖列传》
2.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明以前中国与海外的经济往来多建立在“宾服 四夷”的基础上。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赠品多于贡品” 海外贸易的目的: 1、政治需要,夸示海外,远抚蕃夷; 2、满足上层统治者对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
③春秋:各国都城均设臵了市场。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战国齐国
2.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 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
依附,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
明中叶以后,东南沿海私人对外贸易有长足 的进步。 如郑成功家族。 后期: 政府对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 段和形态
一、自耕农、地主、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1.殷商时期: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溥(pǔ)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周朝早期:分封制(但诸侯也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 权)
4.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 又使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发展不起来 江南富庶却赋税最重
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 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传统农业的持续反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
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但
也形成了一种“后瞻”式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四、内敛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 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 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 生的海洋贸易,不是相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 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 而存在。
•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 第二节、 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特点,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 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的总国古代文化,造 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百家学说 区域文化 周边少数民族文化 外域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 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 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 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 及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 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随着 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 出凝重的保守性格。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只是中华文明发展史 的一个侧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两者通过迁 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 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游牧部落景观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 中国的农耕经济病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 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 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 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 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 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 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 不觉中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格。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书本绪论习题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答: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答: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答: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答: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答: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3
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中国经济的崛起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使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 同。
04
中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中 的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 响力。中国的哲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文化成果,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化在经济创新中的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这将为 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中国将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推动 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文化在经济创新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市场经济基础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逐 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市场经济对中国文 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市场 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了 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同时, 市场经济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开放和进步,
形成了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特点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多样的形态和广泛 的影响力。它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家庭、 亲情、孝道等价值观念,同时也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 精神。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国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 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 元素,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发展。
中国文化在全球经济中的价值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中国的 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围绕 着农耕经济,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 易三个方面
古代经济成 就领域
农业
商品 贸易
手工业
1、农业方面 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 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 大的贡献。 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 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 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 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 包容性
春秋战国: 诸子竞秀、 百家争鸣
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 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秦文化 楚文化 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 闽粤文化
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明,交相辉映,使中 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盛唐“胡 音胡骑与 胡妆,五 十年来竞 泊”“胡 化盛极一 时”
对垒: 东北、西北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夺,“利则 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列传》), 而中原华夏民族总体上处于守势。 融合: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通过迁徙、聚合、 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 文化的互补和民族路”
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 满族统治中原以后形成的男人梳辫子、 女人穿的旗袍等
一、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 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 文化的凝重性
二、
三、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中国文化的坚韧性与向心力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 鲜卑族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稽古复 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 辽夏金元,忽必烈“国家当行汉法无疑” 清朝“习汉书入汉俗” 2、文化定型 “瞻后”式思维方式,“圣人设教,为万 世不易之法”,造成保守性格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的经济基础

契约制的租佃关系在唐宋以后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 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社会生产日益多样化,个体 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 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艰难迈进。 这种渐次加强的多元经济结构,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延 续注入了活力,从而创造出唐、宋、明、清不同时期 各具特色的繁荣盛世。 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传统的自给性农业和商品 性手工业的结合尤为普遍,个体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独 立性。多种经营的加强,使农家取得较大收益,增强 了对封建剥削的负荷力和对人口增长的适应力,从而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并在原有的生产结构里, 有所更新。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 飞猛进之势发展,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 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 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其原因 是有:
一、经济体制
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 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够成熟的特征。由此制约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过早成熟,即与西欧社会相比,许 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却 早已出现,古已有之; 其次,社会经济又不成熟,它未能充分成熟,相反 地却加重加大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与坚固性。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业技术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极为 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 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 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 蚕桑和茶叶的发展 手工业生产(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造船业的发达) 冶炼业的久盛不衰,炼丹术等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使古代中国在瓷 器、漆器、酿酒、染色、兵刃、食品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也相应取得突出成就。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称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 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 (二)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城市 货币的大量使用(而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一)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承受力。
(二)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愈合力。
(三)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同化力。
(四)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一)诸子并存,百家争鸣。 在思想上,中国文化在创始之初包容百家学说:道家 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
(四)吸收外域传播进来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 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 明清之际(十六世纪)的耶酥会来华,显示了中 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也能扬弃吸收。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一)启蒙思想得不到营养和发展。
(二)科技发明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盲目排斥外族文化。 (四)农耕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
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 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四大发明 ‘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 一。在历史上,中国木船船型十分丰富多 彩。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估计有千种左右, 仅海洋渔船,船型就有二三百种之多。我 国古代航海木帆船中的沙船、鸟船、福船、 广船,是最有名的船舶类型,尤以沙船和 福船驰名于中外。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迂缓的原因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 周期性失调。
中国王朝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基本上成了
一个周而复始的规律。中国的农耕经济随着王权的更替而 出现周而复始的特征也成了一条规律。依附于农耕封建经 济肌体的商品经济自然也随之出现相应的高潮和低谷现象。 这种恶性的周期性循环不能不严重地制约社会经济顺利发 展,使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处于迟缓的状态。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中国国学网)
充分和灵巧地利用风力,是我国古代船舶技术高度 发展的标志之一 ……秦汉造船遗址,汉代楼船,以及高效
率推进工具橹的出现、船尾舵的出现和风帆的使用,说明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到汉代已经成熟了。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宋代用于航海,是我 国航海技术的卓越成就,比西方要早两个世纪。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吸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 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 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 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 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古代造Biblioteka 工程技术成就》(中国国学网)公元七世纪的唐代,我国海船就以体积大、 载量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闻名于世。此后, 阿拉伯商人常乘中国帆船往来于东南亚一带。九 世纪中叶晚唐时期以后,我国建造的大海船更为 许多亚非国家的人民所乐于乘坐。宋元时期,我 国造船业又进一步发展。许多外国朋友往往用 “世界最进步的造船匠”来称誉我国船工。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2.结合史例,说明古代商品经济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4.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有何内在联系? 5.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迟滞不前?
二、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地主与皇帝在特权、地位上的相互依赖与对 地租的争夺。 (二)自耕农与地主的矛盾主要在于对土地的控制。 (三)自耕农与皇帝的矛盾与相互依赖。 (四)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 原因所在。
(五)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就是在这种力量的动态 平衡中实现的。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长期以
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随着各 种条件的变化,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彩陶壶形网纹壶(仰韶文化半山型)
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现场
龙山文化黑陶杯
龙山文化遗址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一)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 原人口的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第一,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耕作, 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使黄河中下游地区 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第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 农耕区,逐渐有了向土壤肥沃的长江流域扩展的能力。 第三,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向南部转移创造了有利 的社会条件。 第四,魏晋南北朝,北方边患丛生,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 速恶化,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之 地,他们的迁徒,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观念,而南方 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特征
(一)江南商品经济在数量上的繁荣。如“松江的
纺织品衣被天下”;粮食“苏湖熟、天下足”。 (二)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人集团,如徽商、晋 商、陕商、江右商,相应的钱庄业也有很大的发 展。
(三)东南的丝织业、西南的矿业都达到相当规模,
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
(一)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 的长期对垒与融合,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发 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二)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垒与融合的特点。
1.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扰和农耕民族的防守;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 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 互补和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 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自然经济占主体,小农经济力量突出。 (二)西汉以前商品经济发达,但汉武帝实行主要的商品 国家垄断之后,商品经济失去了它的个性,难以起到解体 自然经济的作用。 (三)国家对土地等主要经济成分控制能力很大。
(四)伴随着政治的治乱,经济显示出突出的周期性破坏 与复苏的循环。
——《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中国国学网)
宋 青釉瓜棱鼓钉瓶 (官窑)
台北故宫 宋代瓷器
台北故宫 宋代瓷器
台北故宫 宋代瓷器
台北故宫 宋代瓷器
台北故宫 宋代瓷器
台北故宫 宋代瓷器
台北故宫 宋代瓷器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夏商时代,在都邑设有市井,是供人们交易的场所。 • 战国时期交易活动频繁,城市人口增多,市上人来人往。 • 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等都是文明世界的大城市, • 明清时期的工商业集镇遍布全国各地。 • 在各种交易中,大量使用货币。夏朝用贝币,秦以后使用 铜钱。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一)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多样的自然条件是古代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汉武帝的垄断政策与商品经济的萎缩。
(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对中国文化的影 响。
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一)商品经济始终伴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二)商品经济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 (三)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四)商品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 缺乏独立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波浪式 前进的姿态。
(五)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 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 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一)和平而非殖民的贸易形式。 (二)朝贡贸易体制下的一种自足自大的心态。 (三)海外贸易服从于政治而不是政治为贸易开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迂缓的原因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 缚。
1.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2.科学技术发达,却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3.封建专制的政治布局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4.城乡关系不协调也使得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迂缓的原因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 中国社会经济社会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特征,制 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迂缓的原因 所谓早熟是指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土地 就可以自由买卖了,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 也在汉唐时期就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 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象劳役、实物 和货币地租也一直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 象都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所以说具有早 熟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