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幼儿的记忆与想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多种感官:尝试记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参与活动,能获得最好的尝试记忆效果。
如:小班认识苹果,通过看、摸、闻、尝,了解了苹果的颜 色、形状、味道,最后让幼儿画苹果,加深了尝试后对知 识的记忆。
4、动作演示:准确记忆有些知识,利用动作演示,幼儿就会 准确理解并记忆。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表明了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 2、幼儿记忆独特的现象 (1)幼儿期健忘
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2)记忆恢复(回涨)
记忆恢复或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 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巴 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
(二)按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差异划分
1、再造想象:指这些新形象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亲身感知过, 仅是根据当前任务和所提供的材料,在词或其他东西的调节下 运用个人经验,而在头脑中加工再造出来的想象。 例如,某美术学院举行考试,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 横”,要求考生必须把这两句诗中的意境在画上确切地表现出 来。结果,三名考生分别画了如下三幅画
2、强调教师的教育活动安排尽量是能激起孩子无意识记(自 然而然)的,提高记忆效果
3、强调教师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运用成人的言语指导 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三、提高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1、运用教具: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
讲解,幼儿就能理解知识,加之幼儿动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 识。 2、开展游戏:兴趣记忆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讲述故事后让幼儿进行表演游 戏,小蝌蚪寻找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幼儿在表演的浓厚兴趣中 记住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案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教
师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教幼儿背诵一首歌谣,有时孩 子仍不能完全记住。但他们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儿童 各种产品的广告,只需一两次就对广告词熟记于心。 请从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幼儿的这一类行 为。
1、强调教师的教学内容是直观、具体、形象和贴近幼儿生 活经验,才能使幼儿记得住、记得牢
来的过程 ❖ 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
❖ 思考1:再认和回忆哪个容易一些? ❖ 思考2: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影响记忆的因素
❖ (一)活动对象的性质 ❖ 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 ❖ (二)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 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兴趣,能激起幼儿各种强
烈情绪体验的活动,以及能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事 物 ❖ (三)成人的暗示 ❖ (四)活动中感官参与的数量 ❖ (五)活动的动机与兴趣
胡晓舟,六岁作,在“我在 二〇〇〇年的生活”世界儿 童绘画比赛百度文库获一等奖。
2-3岁 4-5岁
3-4岁 5-6岁
正确对待幼儿的“撒谎”现象 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广州了的情况,他也 很想去广州玩一玩。星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 儿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广州了,玩得真高兴。”这 正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我们绝不能误认为孩子有意说谎,而 应帮助孩子从混淆中分清想象与现实。幼儿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 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把自己臆 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作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形式进行叙述, 告诉别人,分不清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
数量少而单调
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
(一)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二)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三)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四)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在月亮上荡秋千》
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
(一)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 (二)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 (三)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 (四)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出现的记忆)
❖ (三)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分类 ❖ 机械记忆: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 ❖ 意义记忆: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 (四)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 ❖ 瞬时记忆:一秒钟左右 ❖ 短时记忆:一分钟左右 ❖ 长时记忆:一分钟至终生
三、记忆的过程
❖ 识记:是一个对事物反复感知的过程 ❖ 保持:把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巩固、保存下
各年龄儿童想象的特点: 2-3岁完全没有目的 3-4岁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 4-5岁无意想象中出现有意成分 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
偶发的图形:2岁以后3岁以前偶然画出的图形
3—4岁的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
(一)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二)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有意记忆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 2~3岁儿童出现有意记忆的萌芽,但是有意记忆在学前末期 才真正发展起来。幼儿有意记忆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①幼儿的有意记忆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②有意记忆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③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记忆。
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 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 的过程。(梦) 2、有意想象:是主动的,有目的的想象, 它是根据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
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想
象活动不能指向于一定的目的。 (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2岁以后儿童的想象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 时期,它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幼儿游戏、听故事、听音乐、绘画、搭积木、各种造型 活动等等,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1、 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 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 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 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 验的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 的基础。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 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
6、找准异同:比较记忆在引导幼儿认识类似的事物时,可通过 比较,找出异同点,帮助幼儿比较记忆。
如:认识鸭子,可在认识嘴、脚时,出示鸡,让幼儿比较鸡 嘴和鸭嘴的形状,鸡脚和鸭脚的样子,根据不同,明确记 住鸡、鸭各自的特征。
第三节 想象的概述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第三章 幼儿的记忆与想象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强调经历过的事物包 括的内容很广泛,故也有人将记忆定义为“人脑对过去经 验的反映”。
人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这一切活动无不给人留 下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印象”,就是“记忆”。
二、记忆的种类
❖ (一)根据记忆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 无意记忆 ❖ 有意记忆 ❖ (二)根据记忆材料的内容 ❖ 形象记忆(又称表象记忆) ❖ 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 ❖ 情绪记忆(对经历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 ❖ 运动记忆(对动作或身体运动的记忆,是幼儿最早
(1)无意记忆占优势
①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而在整个幼儿期,无意 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识记才赶上 无意识记。 ②无意识记的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以下几个因素: ①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 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对幼儿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 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 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为幼儿注意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 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 ③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如果使识记对 象成为儿童活动任务中的注意对象.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不离 开对该对象的认知。那么对这种对象进行无意识记的效果也较。 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意识记效果较好。 ⑤活动动机。
第一,想象的基础是客观现实。想象是以记忆表象(储存在脑 中的已有的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问题:天生的盲人可以想象出颜色的绚丽和五彩的花朵吗? 第二,想象的结果可以超越现实。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 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 形象。
罗夏墨迹测验
(一)按有无目的划分
2、 在语言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如:续编故事 续编儿歌 一问一答
3、通过美工活动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手工制作
4、 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特别是节奏明快的音 乐,能使人变得振奋,通过音乐活动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尤为 重要。
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创编歌词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如:老师 示范唱一句:小白兔,跳跳跳,跳呀跳呀跳;小朋友创编了一 句:小金鱼,游游游,游呀游呀游。老师又编了一句:小公鸡, 喔喔喔,喔呀喔喔叫;小朋友创编了一句:小黄鸭,嘎嘎嘎, 嘎呀嘎嘎叫;小花猫,喵喵喵,喵呀喵喵叫。
如:看图讲述“猴子过河”,图片中一群猴子看到河对岸有 许多桃子,急得抓耳搔腮,教学中可让幼儿学猴子着急的 动作,通过模仿,引出“抓耳搔腮”这个词,幼儿理解了 词意,就能很准确地用于讲述中。
5、善用比喻:善于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比喻手法破解难点,在 幼儿的脑海里留下难忘的印象。
如:画金鱼的尾巴时,可告诉幼儿尾巴分开的叉像一片片的 柳树叶,幼儿记住了尾巴的样子,又能较容易地画出来。
第二节 幼儿的记忆
1、形象记忆: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幼儿园孩子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记忆 2、动作记忆:以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幼儿园孩子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为内容的记忆。(选择性记忆) ☆幼儿园孩子最容易长期保存的记忆 4、逻辑记忆:以有内在逻辑性的信息为内容的记忆。 ☆幼儿园孩子出现最晚、最难记忆
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人物,不依赖现 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 困难,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设计者 林恒韬 (小学四年级 )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从内容上可分为: (1)跳跃式的想象: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夸张式的想象:幼儿园孩子经常有“说大话”的现象,他 们毫不在乎自己说的是不是真的。 (3)过程式的想象:由于幼儿的想象主要是无意想象,所以幼 儿的想象一般没有目的,更多地是从想象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4)模仿式的想象:表现在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言行举 止都酷似他们最熟悉最贴近的人或物。 (5)情绪化的想象:幼儿做事情常常很情绪化。在一定情绪下, 幼儿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改变想象内容。 (6)拟人化的想象:幼儿容易从自己的体验、从自己的角度去 推想和理解外在事物,所以出现很多拟人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