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汇丰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中国汇丰银行国际化金融服务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汇丰银行国际化金融服务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汇丰银行国际化金融服务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汇丰银行是一家全球性银行,致力于为中国和全球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作为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汇丰银行在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汇丰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中国汇丰银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和拓宽业务领域,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广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为了实现其国际化战略,中国汇丰银行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建立全球网络:中国汇丰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和网络,形成了覆盖全球重要金融中心和经济区域的布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中国汇丰银行不仅提供传统的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还致力于开发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3.人才培养和创新:中国汇丰银行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求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

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智能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中国汇丰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推动中国汇丰银行积极参与并支持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进程。

作为首家获得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资质的外资银行,中国汇丰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汇丰银行在这方面的主要贡献:1.首创“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汇丰银行是首家推出“离岸人民币”战略的外资银行。

通过在离岸市场开展人民币业务,中国汇丰银行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便利的人民币融资和投资渠道。

2.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中国汇丰银行通过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进行跨境贸易。

同时,积极参与跨境贸易金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贸易便利化。

3.推动离岸市场发展:中国汇丰银行积极参与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客户在海外投资和融资提供支持。

同时,通过在离岸市场扩大业务规模,中国汇丰银行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三、中国汇丰银行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汇丰银行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案例7—汇丰银行

案例7—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汇丰银行(HSBC)作为“全世界的本土化银行”(word’s local bank)而为人们熟知。

汇丰银行的前身是成立于1865年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Hong 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为不断增长的中英贸易提供金融服务。

现在,汇丰银行已经是一个在世界82个国家建立有10 000个分支,为1亿顾客提供服务的世界第二大银行。

公司架构是按照产品线(包括个人理财,消费信贷,商业银行,法人投资银行,私募银行)和地区细分(亚太区,欧洲区,北美区,南美区,中东区)建立的。

即使业务遍布82个不同的国家,它仍然努力在每一个地区保持一种本土化的意识和知识。

汇丰银行的基本的经营战略就是贴近顾客。

就像汇丰银行总裁约翰·邦德(John Bond)先生在2003年11月说的:“我们作为‘全世界的本本土化银行’,使我们能够在每一个国家把本土化的知识与世界范围的操作平台独创性地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看一下汇丰银行在纽约市的本土化营销效果。

为了给见惯了各种促销的纽约人证明这个以伦敦为基础的金融巨头是“全世界的本土化银行”,汇丰银行举办了一次“纽约市最博学的出租车司机”的竞赛,获胜者可以在当年为汇丰银行做全职司机。

同时,汇丰银行的顾客也是赢家。

每位持有汇丰银行卡、支票簿或银行对账单的顾客都能得到免费搭乘一次印有汇丰银行品牌的出租车。

这次活动显示了汇丰银行的本土化知识。

“为了使纽约人相信你是本土化的,你必须本土化地运作。

”Penegade营销集团首席执行官德鲁·尼萨(Drew Neisser)说道。

在香港,汇丰银行发起了另一个不同的运动。

在这个地区遭受SARS沉重打击的时候,汇丰银行发出了一项旨在重振当地经济活力的计划。

对于在那些受SARS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影院、酒店、旅馆和旅行社)从业的顾客,汇丰银行提出了“利息再投资方案”。

这个方案减轻了它的顾客的财政负担。

汇丰银行的全球并重战略全能客户经理成制胜武器

汇丰银行的全球并重战略全能客户经理成制胜武器

汇丰银行的全球并重战略全能客户经理成制胜武器施久亮摘编汇丰银行首席执行官约翰·邦德坐在位于伦敦的办公室中,非常严肃地说:"银行并无太多新颖的策略,最重要的是银行的前线执行力。

"在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率的银行中,这句话成了为全球2.3亿客户服务的职员的口号。

汇丰银行集团最早成立于1865 年3月,总部设在香港,同年4月又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分行,因此其英文名称为"香港上海银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汇丰银行曾是世界第一大银行集团。

截至 1999年底,该行一级资本为285.33亿美元,总资产为5691.39亿美元,税前利润为79.82亿美元,由于美国超大规模银行合并,现该行居世界大银行的第3位;目前在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0多家分行,机构网络横跨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

19 世纪至20世纪初,该行主要机构网络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并在印度次大陆、日本、欧洲和北美设有机构,最早是以贸易融资为主,兼营黄金、外汇和商人银行业务。

二战以后的政治经济变化促使汇丰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

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通过一系列购并活动,不断谋求在产品和地理范围上的多元化经营:1959年收购了英国中东银行和印度的商贸银行;1965年该行购买了恒生银行多数股份;20世纪70年代,确立了以收购当地银行并保留其品牌及经营特色的扩展外延模式作为银行的发展战略,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其全球扩展的进程。

1981年建立了加拿大汇丰银行,1986年建立了澳大利亚汇丰银行,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成立了海事米兰银行,1991年成立了汇丰集团控股公司,并同时在伦敦和香港上市,充实资本实力,为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1992年收购英国米兰银行可谓是该行历史上划时代的举措,自此汇丰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集团。

老牌的英国米兰银行成立于1836年,并于1974年曾收购享有100多年历史的萨穆尔蒙塔古商人银行。

汇丰发展历程概括

汇丰发展历程概括

汇丰发展历程概括
汇丰是全球领先的国际商业银行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如下:
1. 成立阶段:汇丰于1865年在香港成立,当时名为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2. 扩大业务范围:在其创立初期,汇丰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东亚地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汇丰开始扩大其业务范围,向其他地区和国家延伸。

3. 全球化战略:20世纪70年代,汇丰银行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

该战略的核心是通过收购和兼并来加强其全球网络,提高市场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4. 品牌建设:汇丰银行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全球广告和赞助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汇丰的“世界的银行”标语和插图广告形成了其独特的品牌形象。

5. 稳健发展:汇丰在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和业务增长。

该银行以其稳定的财务状况和对风险管理的专注而闻名。

6. 知名度提升: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汇丰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度。

它成为了许多国际企业和个人的首选银行之一。

总结而言,汇丰银行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它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实施全球化战略,注重品牌建设,并以稳健的发展和卓越的服务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

汇丰企业战略分析报告总结

汇丰企业战略分析报告总结

汇丰企业战略分析报告总结一、引言汇丰集团(HSBC Holdings plc)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国际性银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客户群体。

本报告旨在对汇丰集团的企业战略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战略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战略分析1. 企业定位汇丰集团以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为愿景,定位为跨国银行,主要业务涵盖个人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以及全球银行业务。

其战略目标是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创新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 国际化布局汇丰集团凭借其全球范围内的业务网络,成功在不同市场建立起稳固的地位。

尤其在亚洲市场,汇丰集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此外,汇丰集团还积极拓展欧洲、美洲和中东等地区的市场,加强其国际化布局。

3. 技术创新汇丰集团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

例如,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包括在线支付、电子银行和投资理财等。

此外,汇丰集团还加大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风险控制和服务效率。

4. 风险管理作为一家跨国金融机构,汇丰集团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

然而,汇丰集团通过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风险并保持了良好的资本充足率。

此外,汇丰集团注重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与各利益相关方共享成功。

三、战略优势1. 全球化业务布局汇丰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特别是在亚洲市场的领先地位,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资本流动和多元化市场的机会,实现收入的稳定增长。

2. 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汇丰集团通过个人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和全球银行业务等多个业务板块,为不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这种多元化的业务结构能够平衡不同市场的风险,并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选择。

3. 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汇丰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提供便捷、高效和安全的金融服务。

汇丰银行中国业务发展分析

汇丰银行中国业务发展分析

汇丰银行中国业务发展分析摘要:在十九世纪,汇丰银行在上海发迹。

其上海分行的营业额,不但居各地分行之首,甚至从成立伊始就远远超过了香港总行。

这个世界级金融巨头的发展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的神奇故事。

本文经过多方查找资料、综合文献,并主要使用SWOT分析法模型,对汇丰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进行一个较全面的评估,加深对外资银行的理解,并对其在往后在内地的发展中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也是对笔者自身的一种提高和充实。

关键词:汇丰银行;发展;业务;分析1 引言汇丰银行从建立至今有148年的历史了,并发展成香港最大商业银行、世界最大的跨国银行之一。

汇丰银行是扎根中国市场是的脚步是循序渐进的,并且现在成为国内市场上开设分支机构最多的外资银行。

成为汇丰首担任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华人,与李嘉诚并称为“香港金融界最富权势者”的郑海泉曾说:“中国一直是汇丰发展的重点。

”汇丰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本身堪称一个传奇故事。

本文着重讨论的也是汇丰银行在内地的成长发展、威胁以及反思和启示。

分析汇丰银行中国业务发展,也望能对其发展有所启示。

2 汇丰银行概况及中国发展历程2.1 汇丰银行概况汇丰银行于1864年在香港建立,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目前总部设于英国伦敦。

汇丰集团在欧洲、亚太地区、美洲、中东及非洲7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9,500间附属机构。

汇丰在伦敦、香港、纽约、巴黎及百慕大等证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东约有200,000,分布于100个国家和地区。

雇有232000名员工。

汇丰银行在全球拥有超过了1亿1千万的顾客。

2.1 汇丰银行中国发展汇丰银行的全名为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看似纯正的中国银行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汇丰与中国的特殊关系。

实际上,汇丰虽然属于英资银行,但初建时却是一家真正的中国本土银行。

中外贸易的早期,金融业务一般由主要的大洋行。

商业银行管理学_李志辉_案例二汇丰银行

商业银行管理学_李志辉_案例二汇丰银行

案例二、汇丰银行汇丰银行-历史与演变汇丰银行(HSBC,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于1864年在香港成立,1865年3月3日正式营业,创办人是苏格兰人托马斯.苏泽兰(Thomas Sutherland)及其他一些主要从事对华贸易的商人。

1865年6月在我国上海设立了分行。

汇丰银行分别于1866年在日本、1880年在纽约、1888年在泰国设立了当地的第一家英国银行。

1959年,汇丰银行收购了建于1889年的阿拉伯地区最大的外国银行——中东不列颠银行(The British Bank of the Middle East),使汇丰的银行网络扩展到了中东,特别是阿联酋、沙特和伊朗。

1959年,汇丰银行还兼并了印度最古老的银行——1854年成立于孟买的印度商贸银行(The Mercantile Bank of India)。

1965年汇丰银行又收购了香港第二大银行——恒生银行(Hang Seng Bank)61.5%的股份。

1980年收购了美国第17大商业银行——海丰银行(Marine Midland Bank,Inc.)51%的股份,并于1987年7月以50亿港币收购了该行的剩余股份。

1983年,汇丰银行收购了美国财政债券的主要交易商卡洛尔?麦肯蒂与麦金西公司(Carroll McEntee & McGinley)51%的股份。

1987年汇丰银行收购了英国四大结算银行之一——密德兰银行14.9%的股份,并于1992年6月收购了该行50%以上的股份,这是汇丰集团扩张活动的巅峰,也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银行收购事件。

1994年马来西亚汇丰银行成立,它是第一个在马来西亚注册的外资银行。

1995年Wells Fargo & Co.与汇丰控股在加洲成立富国汇丰贸易银行,为两间公司的客户提供贸易融资及国际银行服务。

在汇丰银行通过收购与兼并迅速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金融机构的同时,汇丰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商业银行全球化发展的区域战略与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全球化发展的区域战略与路径选择
的全球 化 发展 是 按 照 区域 的 由近及 远 、 由易 至难开始 ,待根 基 稳 同之 后 才进 军 美洲 和欧洲 。 15 99年 , 汇丰迈 出了 国际化 的第 一 步 , 收购 了 中
根据 跨 国公 司全 球 化发 展 的 经验 .从 拓展 区域 市 场到 最后 形成 全球 布 局并 不 是 齐头 并进 、同时 发

7 — 7
20 09年 第 1 期
东 英格 兰银 行 的沙特 阿 拉 伯分 行 , 然后 于 16 收 9 5年 购 了香 港第 二 大银 行恒 生银 行 。汇 丰 等在 亚洲 进 行 了多年 的养 精 蓄锐 ,才 迟迟 进人 全 球金 融 重镇 美 国
的 同时 ,首 先寻 找对 集 团发 展具 有 重要 战 略意 义 的 目标 市 场 , 如英 国 、 国 、 美 南美 及 欧 洲 、 国等 , 中 以实
10 0 个 ( 中包 括设 在我 国港澳 地 区的机 构 2 其 6个 ) ,
可以借鉴汇丰银行 、花旗银行 和新加坡 电信这些著
名 的跨 国银 行 和公 司在 进行 全 球 化 发展 时 的 区域 战
略经验 。 1 汇 丰银行 的 区域 战 略 .
香 港 上海 汇 丰银 行有 限公 司 ( S C 16 在 H B )85年
中 国经济 的持 续 稳定 增 长 离不 开 强 大 的银 行业 的支撑 。我 国商业 银行 推进 国际化 战略 , 国际金 融 在
市场中筹集资金 、 发展新客户 、 扩大业务范 围 、 优化
配 置 资源 、 降低 资产 组 合 风 险 , 到节 约 成 本 、 升 达 提 规模 经济效 益 、 现利 润最大 化 的经营 目标 。这既是 实
经济全球化优化了资源配置 ,使各生产要素流 向配置最优 的地区。资本的逐利性使其不断涌人全

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战略布局

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战略布局

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战略布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张,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变得日益重要。

银行业国际化是指银行机构通过跨国经营,拓展海外市场,以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风险分散的战略布局。

一、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原因1. 全球化市场需求:随着跨国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企业对全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银行业需要拓展国际业务。

2. 利润增长机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这为银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利润增长机会。

3. 风险分散:通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银行能够分散风险,降低在单一市场中遭受损失的风险。

二、银行业国际化的主要模式1. 直接投资:银行通过设立子公司或在海外投资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经营和管理。

2. 跨境合作: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本地银行等进行合作,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国际金融服务。

3. 跨境并购:银行通过收购或合并国外的金融机构,以扩大市场份额和业务规模。

三、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布局1. 适应当地市场需求:银行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和服务,并且结合当地文化和法律法规制定营销策略。

2. 建立合规与监管制度:银行在跨国经营中需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建立健全的合规与监管制度,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3.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以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挑战。

4. 加强人才培养与管理:银行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国际商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营要求。

5.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银行业要积极应用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客户的需求。

四、银行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1. 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差异的文化和语言,银行需要适应这些差异,并通过跨文化培训和多语言服务来处理。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发展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发展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商业银行为何选择国际化战略,以及如何发展海外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1.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国际化战略,商业银行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本国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开展海外业务,商业银行可以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新机会,拓展客户群体,从而实现规模的扩大。

2. 多元化风险:随着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险。

通过国际化战略,商业银行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降低集中度,提高整体的抵御能力。

3. 获取资源优势:国际化战略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获取更多的资源优势。

通过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与合作,商业银行可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

二、海外业务发展的方式1. 跨境贷款和融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跨境贷款和融资提供国际贸易支持,帮助企业跨越国界开展业务。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还可以增强与客户的关系,拓展客户网络。

2. 海外分行设立:商业银行可以在海外设立分行,开展各类金融服务,如储蓄、贷款、投资、外汇等。

通过本地化的业务运作,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3. 跨境支付与结算: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交易效率,还可以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 海外投资与并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海外投资与并购拓展海外业务。

通过收购当地金融机构或与其展开合作,商业银行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当地的资源优势,提高本地化经营能力。

三、海外业务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 风险管理:海外业务面临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险,包括政治、经济、汇率等。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策略研究(完整版).docx.精讲

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策略研究(完整版).docx.精讲

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策略研究王胜邦1叶婷2杨先道3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近年来“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覆盖地域不断扩大,海外战略布局初见雏形。

我国金融“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在继续推进和优化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家层面引领和指导中资银行“走出去”战略布局,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

本文从银行业全球布局出发,统筹考虑我国银行业海外布局,同时兼顾国家外交战略需要,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路线参考。

一、银行业“走出去”考量因素(一)客户追随2003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年新增投资由2003年的28.5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746.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0%。

从总量角度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截至2011年为4247.8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全球排名第13位,与我国GDP全球占比的比重及排名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将保持1银监会国际部副主任2银监会国际部3厦门国际银行零售业务部相对较高的增速。

银行业追随这些“走出去”直接投资的企业,为其提供资金保障,有助于我国企业顺利“出海”,同时,这些快速“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为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业务基础。

从贸易的角度讲,中资银行将国际贸易密切的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布局区域,不仅锁定一些业务机会,还可以作为贸易双方的桥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不论是直接投资,还是贸易往来,与我国频繁往来的国家,都意味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也有助于中资银行获得经营许可。

(二)提升全球竞争能力1、立足国际金融中心,参与国际市场总结发达国家银行业跨国经营历程,可见国际银行跨国发展初期往往会利用国际金融中心明显的区位和资源聚集优势。

浅析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

浅析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

浅析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是指外国银行进入一个国家,并制定一系列战略来在该国家拓展业务并取得成功。

这种战略是围绕着银行的目标、竞争优势、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等因素展开的。

一、战略定位外资银行在进入东道国时需要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即根据东道国的经济、客户群体和竞争环境等特点,制定适合该国家市场的定位策略。

例如,有些外资银行选择在该国家开办零售银行业务,而有些则在企业和跨境金融领域展开业务。

二、品牌营销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中,品牌营销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在当地市场获得成功,外资银行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

这通常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

外资银行需要通过广告、赞助、促销和公关等手段,不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三、适应当地法律环境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中,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因此,外资银行需要为本地市场制定相应的战略,以便适应当地的法律环境。

外资银行还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积极地参与当地社会和经济事务,并在当地积累更多的口碑。

四、人才和团队建设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中,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和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外资银行需要招聘本地员工,并培养出一批能够熟练运营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并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五、技术创新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中,需要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以提高银行的技术竞争力。

外资银行应该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并加强信息化建设。

总之,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只有制定出有效的战略,并加强市场营销、合规遵循、团队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在当地市场中获得成功,并持续发展。

银行海外机构发展战略

银行海外机构发展战略

中国ⅩⅩ银行海外机构发展战略第3章中国ⅩⅩ银行新加坡分行经营与发展3.1中国ⅩⅩ银行新加坡分行沿革中国ⅩⅩ银行新加坡分行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ⅩⅩ银行最早的境外营业机构。

中国ⅩⅩ银行新加坡分行致力为进军东南亚市场和进入中国市场的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促进ⅩⅩ银行集团海外业务的迅速发展。

中国ⅩⅩ银行新加坡分行目前在莱佛士金融区拥有一层自有物业的办公场所,但没有大楼冠名权。

新加坡分行现下设三个汇款中心,分别为莱佛士个人金融业务中心、乌节路汇款中心和牛车水汇款中心,均为租赁物业。

新加坡分行现有职员人数94人,其中总行外派员工25人。

2002年9月,新加坡分行开始办理私人汇款业务,并于2003年5月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批发银行执照。

此后,新加坡分行发展提速,2003年12月新设立的乌节路汇款中心正式开业,2007年1月位于唐人街附近的牛车水汇款中心正式开业。

在贸易金融方面,2009年工行新加坡分行成为中国银行业中第一家加入新加坡政府海外融资计划的中资银行。

2011年3月,人民币业务中心正式对外营业,标志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迈上新台阶,同年7月新加坡分行信用卡部发行第一张新币和人民币双币信用卡,零售业务全线铺开。

2012年10月,中国ⅩⅩ银行新加坡分行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特许全面银行执照,标志新加坡分行成立20年来的经营发展将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201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ⅩⅩ银行新加坡分行担当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同业地位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新加坡分行紧紧围绕总行战略部署和全行经营发展目标,加快战略转型,积极抓住国内银根收紧、人民币预期升值的有利时机,以人民币业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贸易融资和客户存款业务,直接推动了分行经营效益的跨越式提升。

2011年,新加坡分行行实现拨备后利润3165.17万美元,同比增长384.11%。

工行新加坡分行的总体经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效益再创新高,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丰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李刚作者简介:李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一、汇丰海外战略形成与发展机制(一)汇丰“本土”与“海外”地区的界定2012年末,汇丰控股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600家左右的子机构,覆盖欧洲、亚太、美洲、中东与非洲等地区。

不过,与其他银行不同的是,如何界定汇丰“本土”与“海外”地区一直存在争议。

在2012年报中,汇丰明确将伦敦与香港作为总部,并选出了20个国家和地区(亚洲8个,欧洲4个,中东与非洲3个,北美2个,拉美3个)作为优先发展的成长型市场,这22个地区在集团的税前收入占比合计超过90%,也是汇丰的主要资本聚集地。

因此,我们将英国和香港界定为该行的“本土”经营地,其他地区为“海外”经营地。

(二)汇丰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2000年至今,汇丰控股(下称“集团”)保持矩阵制组织架构。

十几年间,集团不断调整、完善组织结构,力争实现经营效率最大化。

图1:2011年以来的集团组织结构资料来源:汇丰控股年报。

汇丰早期的组织结构是以业务线为主、地区管理为辅的二维矩阵制,后期是以集团、子公司(业务条线、经营区域)和职能构成的三维矩阵制。

在演变过程中,汇丰着重于三方面工作:一是明确集团的主要职能;二是整合子公司下属业务条线,业务部门划分从以产品为基础转变为以客户群为基础;三是完善和推广集团统一的技术平台。

(三)战略决策与调整机制1、集团层面。

2000年后,集团的战略规划职能更加鲜明,并开展了大量并购活动以支持总体战略。

一方面,不断调整总体战略,引导集团发展;另一方面,监督各部门与子公司严格落实。

表1:1999—2013年集团的三个五年规划资料来源:汇丰控股年报。

从流程层面看,汇丰海外战略由董事会审核,管理委员会拟定,战略规划团队负责执行有关全球资本配置的职能战略。

董事会辖下共7个委员会,包括审计、风控、金融系统脆弱性、薪酬与考核、提名、可持续发展和管理委员会。

集团海外发展战略由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

管理委员会共15人,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12名董事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与投融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这15名管理委员会成员涵盖了主要业务、地区和职能条线的负责人。

战略规划职能团队负责海外发展策略的具体执行,其前身为集团投资银行部,主要开展收购、兼并、转让和子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动等活动(如项目开拓、价值评估、内部汇报等),协调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以及开展新领域投资。

2、子公司层面。

汇丰子公司经营多种金融业务,但实际管理被纳入矩阵结构中。

矩阵管理以业务条线为主,并结合地区/功能的辅助条线。

(1)业务线2011年,汇丰对业务部门进行整合,将全球资产管理从全球银行和市场中划出,并入个人金融服务,形成了新的四大业务条线:一是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RBWM),主营资产管理、经纪和人寿保险业务,主要针对一般个人客户;二是商业银行(CMB),主营商业保险与投资,主要针对大企业、跨国企业和中小企业;三是全球银行和市场(GB&M),主营公司财务、货币与资本市场业务,针对大企业、政府和机构客户;四是全球私人银行(GPB),主营财务顾问、另类投资和组合管理,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及其家庭。

(2)地区分布地区是集团重要的辅助管理线条。

2011年,该行将全球划分为五大区域:欧洲、香港、亚太其他地区、中东和北非、北美和拉美。

在新兴市场,如拉美、亚太、中东和北非,总资产占比较低(2012年合计占比20%),但税前利润贡献较大(2012年合计占比近70%);在发达地区,如欧洲、北美和香港,总资产占比较高,但盈利能力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欧洲地区2012年资产占比高达51.6%,税前利润贡献却为负值。

此外,由于各国在经济规模、增长速度、投资风险、法律监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在金融危机后更加明显,汇丰针对成熟市场与发展中市场采取了差异化策略,即每个地区分支行在集团设定的风险要求下,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要求独立获取资金,保持资本充足,并开展业务经营。

从组织关系看,每家子公司主营业务都落在四大业务条线之一(如汇丰环球资产管理归属于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条线),经营所在地为单个地区(如汇丰中国负责拓展中国内地银行业务)或多个地区(如汇丰环球资产管理负责全球投资配置)。

从经营管理看,每家子公司的日常经营自主性较强,但涉及到重要事项决策(如拓展海外子公司、研发新产品、大型人员招聘、年度预算安排等)时,需要向集团管理委员会报告,并在集团董事会层面进行决策和协调。

3、职能支持。

汇丰全球职能条线(包括公关、行政、可持续发展、财务、人力、内审、法律、风控、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11个团队)为前台提供支持性服务。

这些职能前期由集团直接管理,自2011年起实施新战略后,这些功能性部门从集团剥离,并被放入“全球职能”条线。

职能条线以事业部方式运营,独立制定政策和流程,管理人员和成本,目的是更好地为前台团队提供支持服务,并减少集团全球运营支出,到2013年末将成本收入比逐步降至48%—52%。

二、汇丰海外发展战略特征(一)前期战略及特征汇丰诞生于香港,成长于亚太,壮大于欧美,通过不断的并购和战略调整,逐步建立了全球广泛的业务网络。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的转变,汇丰开始实施“国际化+本土化”的海外扩张战略,通过并购与契约式合作,扩大市场与客户覆盖面,并经历了建立亚太地区基地,拓展欧美市场,巩固关键市场业务,以及危机后战略重心偏向新兴市场等四个阶段。

1、全球配置。

“环球金融、地方智慧”是汇丰的长期发展战略,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始终将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总体战略,形成了欧、美、亚同步发展的“三角凳”布局。

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汇丰分享到美、欧诸国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2008年金融海啸和2010年欧债危机后,又依靠亚太地区的利润贡献,有效弥补了北美市场的巨大损失。

图2:2008—2012年集团税前利润全球分布资料来源:汇丰控股年报。

2、横向一体化与相关多元化。

为使全球配置达到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的最优效果,汇丰采取了横向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的具体措施。

一方面,通过横向并购实现区域拓展和资源共享,进而获得规模经济,实现集团的海外发展战略和阶段性目标。

例如,收购米特兰银行,实现集团进军欧洲市场的战略构想,并将总部迁回到伦敦;收购利宝银行,使汇丰拥有纽约最大的银行服务网络;并购法国商业信贷银行,使零售银行业务在欧洲站稳脚跟,并配合集团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服务;并购墨西哥Bital 银行,实现拓展拉美市场的战略意图。

另一方面,根据战略需要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资管公司等),实现业务互补和综合化经营,在降低单位运营成本的同时,做大集团资产规模,并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进一步巩固业内领先地位。

3、多地上市。

如果说全球并购是欧美大型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共同手段,那么多地上市则是汇丰开创的独特路径。

1991年之前,其股票仅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尽管汇丰是当时香港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但囿于区域及规模限制,总市值与全球其他大银行相比明显偏低。

1992年完成对米兰特银行收购后,汇丰成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随后汇丰以存托凭证(ADR)的形式在纽交所交易,奠定了其在美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0年后,汇丰又分别在巴黎和百慕大挂牌,有力地提升了其在欧洲本土的影响力以及全球投资者中的地位。

多地上市降低了汇丰对单一市场依赖性,有效分散了系统性风险,确保集团在迅速扩张情况下的资本充足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同时,该策略稀释了并购的进攻性特征,有效推动了本土化战略。

在东道国上市后,汇丰成为一家本地银行,文化冲突得到有效减弱甚至消解。

4、渐进扩张。

业务扩张方面,汇丰将自设机构与并购投资有机结合,逐步推进。

其通常采取三个步骤:首先,发现潜在新市场,并通过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方式进驻。

同时,在新市场中寻找具有强大运营网络的潜在合作伙伴,由此可避免投入大量资本。

其次,通过获取本地合作伙伴的少量股权,进一步融入和渗透当地市场。

再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内生成长并积累经验后,择机取得本地合作伙伴的控股权,并将子行整合到集团全球网络中。

(二)近期战略及特征1、剥离非核心资产。

2011年以来,在美国经济持续疲弱、欧洲债务危机恶化、新兴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汇丰逐步向收缩型战略调整。

通过采取“5+1”过滤模式评估旗下业务,剥离非核心资产,将在当地占份额不大、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区域和业务撤出资本,集中投入到重要市场:一方面可实现前期投资获利了结,确保集团有充足资本金用于后续业务发展与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可实现成本节约与资源整合,提升集团在主要业务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在过去两三年中,汇丰无论在产品、客户还是区域发展方面,都呈现出收缩和集中的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汇丰已宣布结束或出售52项非策略性或表现欠佳的业务,自2011年以来合计节省45亿美元,其中包括清售平安保险与上海银行的股权。

2012年10月,汇丰完成与哥伦比亚最大银行Bancolombia的交易,后者以21亿美元收购了汇丰巴拿马分行。

2、专注发展核心区域的核心业务。

在2011年的全球重组计划中,汇丰表示将重点发展全球市场的商业和批发银行业务,同时关注18个目标市场的财富管理业务,减少零售银行与保险业务。

其中,集团拟在18个最合适的市场专注发展财富管理业务,而零售银行业务则仅限于可以同时实现规模和盈利的市场。

例如,汇丰拟退出在俄罗斯的零售银行业务,同时在新加坡、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等地发展相关业务。

另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伦敦正在致力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这对于拥有全球网络、具备开展人民币业务天然优势的汇丰而言,又是一个重大而难得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欧阳曦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