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及控制-王湘甫
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2篇)
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是指根据当前工作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可操作的监测和评价制度,旨在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和安全。
一、监测目标针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明确的监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噪声、粉尘、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电磁辐射等。
二、监测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采样检测等。
监测方法应准确、可靠,并符合相应的监测标准和要求。
三、监测频率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和监测要求,制定相应的监测频率,对于频繁变动或易受职业危害因素影响的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
四、监测标准制定一套科学和严格的监测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定职业危害因素的限值和暴露限度,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监测团队组建专业化的监测团队,包括职业卫生专家、环境监测人员、实验室分析人员等,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六、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生成监测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和员工进行通报。
监测报告应包含监测结果、问题分析、改进建议等内容,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工作环境。
七、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对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价机制应包括对监测结果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的评估,同时也应对整体的监测工作进行评价,以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八、培训和宣传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使员工能够主动参与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工作。
九、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监测和评价制度,不断提高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益。
综上所述,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对于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监测和评价制度,能够及时掌握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采样程序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采样)程序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及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的规定,我中心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采样)程序》,对现场检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提高现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现场检测(采样)程序:1、接待客户,根据客户要求检测的目的,填写“客户申请检测电话记录”表(代申请表)(见表1)及“外出工作任务安排”表(见表2)交科室负责人批准。
2、到受检测单位的工作场所进行生产的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了解单位的主要产品、副产品、生产原料、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全过程。
掌握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名称、存在状态、产生环节、劳动者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3、确定本次检测的内容:①检测类别:系统检测、抽样检测、定期定点检测、个体接触水平监测等。
②检测项目、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时机、采样频次、采样方法、检测仪器、采样日期等。
③检测性质:委托检测、监督检测、仲裁检测等。
4、根据检测内容选择检验方法,填写“现场检测(采样)清单”(见表3)、“样品检验受理通知书”(见表4)、“样品检验报告发放登记本(见表5)和“样品检验申请表”(见表6)中相关内容。
5、将“现场检测清单”和“样品检验申请表”送至中心理化检验室,由其准备采样用的吸收管、滤纸等收集器,于采样出发前交现场检测人员。
6、准备现场采样、分析记录表、检测(采样)仪器(包括气象条件测定仪器)、检查仪器是否在正常检测状态,采样动力和系统连接等质量控制,大气采样器用皂膜流量计校正流量,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检定、维修记录本”中相关内容。
7、与驾驶班联系外出车辆、填写用车申请单,由驾驶班派车采样。
8、携带准备好的现场检测仪器、收集器、采样记录表、“样品检验受理通知书”等到达现场。
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及控制噪声
05
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与噪声控制 的未来发展
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时监测技术:实 现实时、连续的监 测,提高检测的准 确性和及时性。
智能化技术:利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技术手段,提高 检测效率,减少人 为误差。
多参数检测技术: 从单一的物理参数 扩展到多个参数的 综合检测,提高检 测的全面性和准确 性。
某医疗机构职业病防治案例
背景介绍:该医疗机构的基本情 况、职业危害因素等
噪声控制: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 噪声危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现场检测:对医疗机构的职业危 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包括检测 方法、检测流程等
案例分析:分析该医疗机构在职 业病防治方面的成效、存在的问 题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行业协会和企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和责任
行业协会应建立完善职业 病防治责任制,并检查督 促本行业落实。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职业 病防治规定,设置职业病 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职 或兼职的职业病防治管理 人员。
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 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并做好记录,确保 职工健康。
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职 业健康监护工作,对接触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 行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 健康检查。
职业病诊断:对职业病进行诊断,确定职业病的病因、病理、病情等,为 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 标准,要求企业遵守并执行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政府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法 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
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和管理
监管机构: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煤矿安全监 察局等
2024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三篇)
心理社团社长总结作为一名心理社团的社长,我认为在执掌社团这一职位上收获了很多经验和启示。
在此我将总结自己的社团工作经验,以及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社团社长们有所帮助。
首先,作为社长,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具备领导能力。
社团的运营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
作为社长,我需要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制定社团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并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如何培养他们的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的活动。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领导者,我应该成为榜样,要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为团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沟通能力也是社团社长必备的一项能力。
作为社长,我需要与社团成员、其他社团和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与回应,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
我也经常组织会议和互动活动,以帮助团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团队精神。
另外,时间管理能力也是社团社长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社长的工作往往繁忙且琐碎,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因此,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工作的优先级,提高工作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使用日历和任务管理工具来帮助我跟踪工作的进度,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同时,我也鼓励成员们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提高个人工作效率。
除了以上几点,我还发现在社团工作中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和人际关系的管理。
团队建设是社团长远发展的基础,只有团队合作良好、团结紧密,社团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因此,我致力于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精神,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团队凝聚力。
同时,社团长期与学校和其他社团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努力遵循公平、负责、尊重的原则,以友善和合作的态度与他人合作。
然而,社团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资源不足是社团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病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这项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1. 检测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工作场所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例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
其中化学因素包括各类有毒化学品,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各类病原微生物等。
通过对这些危害因素的检测,可以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检测手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实地调查、样品分析和数据统计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查看工作场所的环境和设备,了解实际的工作情况。
样品分析是采集工作场所的空气、水、土壤等样品,送至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分析。
数据统计是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数据报告,为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危害的种类、分布情况、暴露程度以及对劳动者的影响程度等。
通过评价,可以分析出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手段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是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和描述,以便于分析和比较。
定量评价是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暴露程度进行具体的测量和计量,以求得准确的评价结果。
三、工作意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劳动者健康通过检测和评价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2. 促进生产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3. 符合法律法规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责任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向劳动者公开有关信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卫生检测与质量控制
(1)溶剂解吸法
• ;采用合适的解吸剂,通常可得到 满意的解吸效率和准确精密的测定结果;操作简单, 无需特殊仪器;所得解吸液样品可以多次测定。
• 缺点:解吸液选择不当,可能对测定产生影响;解吸 液有一定毒性,如二硫化碳,使用时应注意防护,要 在通风柜内操作,尽量减少用量;溶剂解吸法因使用 的解吸溶剂量较大,一般不小于1mL,二用气相色谱 测定时,进样体积仅1-2μL,仅是解吸液样品的1/1000 ~2/1000,影响了的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与质量控制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一)、现场采样与检测 (二)、实验室检测
1、样品预处理 2、实验室分析检测
二、质量控制
2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二)、实验室检测
样品预处理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方法中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85类200余种 化学性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检测方法,有的空气样品可以直接测定, 不需要任何处理。
(1)溶剂解吸法
•
溶剂解吸法是将采集后的固体吸附剂放入溶剂
解吸瓶内,放入一定量的解吸液,密封溶剂解吸瓶,
解吸一定时间,大量的解吸液分子将吸附在固体吸
附剂上的待测物置换出来并进入解吸液中,解吸液
供测定。为了加快解吸速度和提高解吸效率,可以
振摇解吸瓶,或用超声波帮助解吸。
• 解吸液应根据待测物及其所使用的固体吸附剂 的性质来选择。通常非极性固体吸附剂,对非极性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强,解吸时用非极性解吸液。
•但在职业卫生监测中,大多数空气样品需要采用空气采样泵, 将有害因素采集到滤料、活性炭管等采样介质上,带回实验室检 测,检测时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样品类型不同,样品的采集和 与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需根据采样介质、测定方法的要求来选 择应用。
职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
职业场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管理标准1. 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的检测和评价,以及采取防备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流程2.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员工所在的职业场合应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实在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检测空气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包含毒性气体、粉尘、放射性物质等。
—检测工作场合的噪声级别。
—检测工作场合的照明条件。
—检测工作条件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等。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基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问题,以及职工的职业病危害接触程度。
评价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和评级。
—评价员工的职业病危害接触程度,包含频率、时间和强度等。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措施3.1 防备措施3.1.1 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结果,订立相应的防备掌控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转变工艺流程或使用替代料子,减少危害物质的使用。
—加强通风设施的改进,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供应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1.2 在危害物质使用或工艺更改时,组织培训并确保员工充分了解相关操作规程,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得,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
3.2 健康监护措施3.2.1 针对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实施健康监护措施:—为接触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供应定期身体检查。
—统计和分析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和健康情形,及时发现职业病病例,确保采取相应的措施。
3.2.2 监护记录应完整、准确,并保管至少5年。
4. 职业病危害因素考核标准4.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1.1 检测应由符合相关要求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应准确、可靠。
4.1.2 检测周期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和工作场合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技术.
精密度高 精確度差
精密度低 精確度可
精密度高 精確度佳
37
噪聲計的基本結構
麥克風 前置 放大器
60 80 100 120 A
衰減器
放大器
頻率計權 網路
衰減器
放大器
整流 電路
對數 轉換器
指示儀表
98.2dB
DC O/P
FAST
濾波器
C FLAT
30 40 50 dB
至記錄器
AC O/P
SLOW
校正訊號 穩壓 電源
8000
頻率 Hz
27
影響聽力損失的因素
噪聲的強度 接觸時間長短 噪聲的頻譜 噪聲類型和接觸方式 個別差異 年齡 藥物
28
噪聲A頻譜
(dB) (dB)
120.0 104.0
噪聲B頻譜
120.0
104.0
88.0
88.0
72.0
72.0
56.0
56.0
40.0 12.5 100 800 6300
17
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傳音型聽力損失 感音性聽力損失 --暫時性聽力損失TTS --永久性聽力損失PTS 生理性影響 心理性影響
18
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生理性影響
神經系統 --長期接觸有頭痛、頭暈、耳鳴、心悸、睡眠障礙、 神經衰弱綜合症 心血管系統 --心率加快或減緩、血壓不穩(趨向增高) 消化系統 --食慾減退、胃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
離開噪聲工作場所後仍有翁翁聲 與別人談話覺得聽不清楚或對方聲音變小 別人覺得你講話聲音變大 在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時須調高音量 在吵雜的環境中辨識語音的能力變差 聽力檢查的聽力曲線在3000~6000Hz處出現”V” 型或”U”型下陷
噪声(简体版)--王湘甫
麦克风
衰减器 放大器
频率计权 网络
前置 放大器
A
60
滤波器
C
80
FLAT 100
120
校正讯号
衰减器
整流
放大器 电路
对数 转换器
指示仪表 98.2dB
FAST
DC O/P
30
至记录器
40
SLOW
50
dB
AC O/P
稳压 电源
41
仪器设计及制造的国际标准
• ANSI/美国国家标准局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21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传音性听力损失
突发性高分贝噪声超过120dB所诱发之中耳伤害 --高于140dB易造成鼓膜破裂、听骨断裂…等 --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恢复
典型为爆破、火炮发射巨响所诱发”爆震性耳聋”
22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感音性听力损失
暂时性听力损失TTS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短时间接触强噪声,听阈提高10dB,短时间即可恢复。 (听觉适应) --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疲劳) 较长时间接触噪声,听阈提高15~30dB,需较长时间 恢复。
– IEC 60804 – 1985
• 噪声剂量计
– ANSI S1.25 – 1991 – IEC 1252 – 1994
43
仪器设计及制造的国际标准
IEC61672以IEC60651为基础做部分修订 --更严格的容许误差 --额外的测试文件 --要求电磁兼容 --麦克风更改为Class 1及Class 2 --计权更改为:A,C,Z --参考条件:
6300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及其质量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及其质量控制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实验室检测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实验室检测内容部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一、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实验室检测内容内容:1.内容:包括:空气样品和生物样品的检测。
包括:空气样品和生物样品的检测。
空气样品检测:空气样品检测:内容包括化学有害因素样品的检验;检验;检测的对象是空气中采集的化学有害因评价指标为容许浓度(MAC、PC素;评价指标为容许浓度(MAC、PC-TWA、PC-STEL或超限倍数或超限倍数)。
PC-STEL或超限倍数)。
生物样品检测:生物样品检测:检测对象为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和引起机体的反应物;评价指标质及其代谢物和引起机体的反应物;是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是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3一、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检测的内容(续)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检测的内容(2.生物检测和空气检测的关系:2.生物检测和空气检测的关系:生物检测和空气检测的关系2.1空气检测是生物监测的基础空气检测是生物监测的基础,2.1空气检测是生物监测的基础,生物监测指标的确定和检测结果的评价离不开空气检测;的确定和检测结果的评价离不开空气检测;生物监测弥补了空气检测在个体接触剂量评价中的不足。
2.2空气检测和生物监测均可用来评价职业接触2.2空气检测和生物监测均可用来评价职业接触程度;二者相互结合,程度;二者相互结合,能更好地进行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接触危害的评价,生状况和接触危害的评价,是职业卫生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少的两部分,圆满的卫生评价需要空气检测和生物检测的结合。
物检测的结合。
4部分: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实施日期、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为强制性标准,日起实施。
2024年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检测和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检测和管理制度1.目的为提高对本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2.职责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3.协助机构生产经营部门。
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4.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4.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4.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5.识别后的处理5.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是否已经如实向当地卫生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5.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申请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5.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若有,及时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申请替代。
若无,当及时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6.检测项目的确定6.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6.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工作场所中存在三氯乙稀、正已浣,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6.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7.检测机构的确定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8.检测周期的确定8.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及三氯乙稀、正已浣,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
8.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查及控制
主讲人粉尘、化学毒物
− 物理有害因素
•噪声、振动、高温
2
化学因素执行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触限值
GBZ2.1-200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 Z T 192.1~5-200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5
物理有害因素 内容:
物理因素检测技术
6
Thank You!!
简报结束 欢迎提出问题
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60.1~85-2004
3
化学有害因素(尘/毒) 内容:
现场样品采集技术
粉尘危害及检测技术 化学毒物危害及检测技术
4
物理因素执行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触限值
GBZ2.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
GBZ/T 189.1~11-2007
※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五篇]
※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五篇]第一篇:※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我矿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在此环境下,作业工人长期接触煤尘,会引起尘肺、煤肺等职业病。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特制定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本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生产性粉尘,其主要为采、掘工作面和运输设备转载点处产生的煤尘、岩尘等。
二、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一)粉尘测定制度及要求1、粉尘测定工作必须按照《矿山安全条例》、《煤矿安全规程》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T79-84《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等各项国家和煤炭企业的规定进行工作。
2、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按照规定,认真操作和填写测尘内容,准确无误地做好统计、计算工作,如实地将测尘结果上报有关单位和领导;有权监督井上、井下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对于违章作业者,有权及时制止,责令整改,或者上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3、测尘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井下工龄,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工作,上岗后不准随意调动。
(二)矿井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1、总粉尘:(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2、呼吸性粉尘:(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
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2)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每月测定1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三)对危害因素监测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超标的危害因素,提出改进及预防措施。
2024年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2篇)
2024年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____年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职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问题。
这些危害不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____年制定了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
一、背景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条件、工作方式、劳动强度等因素导致的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和威胁。
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身因素等。
职业危害不仅会直接危害劳动者的健康,还可能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增加医疗负担、降低生产效率等。
二、职业危害现状目前我国的职业卫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漏洞和不足。
一方面,一些企业对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职业危害现场的检查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
另一方面,一些现有的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存在问题,检查频次不够,检查力度不够,监督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职业危害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和防范。
三、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的目标制定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通过定期的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危害问题,确保劳动者享有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2. 改善工作环境:通过加强对职业危害现场的检查,推动企业完善卫生设施、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降低职业危害的风险。
3. 提升企业责任:通过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的实施,促使企业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4. 促进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落实:通过加大对职业危害现场的检查力度,推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高职业卫生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四、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的内容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现场检查计划的制定:根据工作单位的特点和职业危害现状,制定现场检查的时间安排、检查内容和检查频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術語和定義
職業接觸限值 OEL •在化學性因素區分:
PC-TWA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 PC-STEL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 MAC 最高容許濃度
36
術語和定義
• PC-TWA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
指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小時工作日,40h工作週的
X • PC-STEL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 X • MAC – 最高容許濃度(mg/m3)
粉塵分類
依組成成分化學特性分類:
•無機性粉塵
– 金屬性粉塵:鉛、錳、鋁、鐵…等 – 非金屬的礦物粉塵: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 人工合成無機粉塵:水泥、玻璃纖維、金鋼砂…等
•有機性粉塵
– 植物性粉塵:木塵、菸草、棉…等 – 動物性粉塵:畜毛、羽毛…等 – 人工有機粉塵:有機染料、農藥…等
13
粉塵分類
氣管和肺泡)的粉塵,簡稱總塵。技術上係用總粉塵 採樣器按標準粉塵測定方法採樣所得到的粉塵。
• 呼吸性粉塵/Respairable Dust
簡稱”呼塵”,指呼吸性粉塵標準測定方法所採集的
可進入肺泡的粉塵粒子,其空氣動力學直徑均在 7.07μm以下,空氣動力學直徑5μm粉塵粒子的採樣 效率為50%
35
45
採樣設備組合及流量校準
• 採樣泵流量校準 需裝上採集介質(吸附管或濾匣)後進行!
46
呼吸性粉塵預分離器校準
管子 管子
旋風分離採樣 器已組裝好! 一級流量校準器
採樣泵 (設定1.7LPM)
旋風分離器校準罐/1公升
47
(二) 化學毒物危害及檢測技術
48
毒物概念
• 凡少量物質進入人體後,能與人體組織 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並能引起人 體暫時的或永久的病理狀態者 …………….稱為”毒物“。
33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 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容許濃度mg/m3 GBZ 2.1-2007
序號 5 6 21 32 34 大理石粉塵 電焊煙塵 煤塵(游離SiO2含量<10%) 石棉(石棉含量>10%) 粉塵 纖維 水泥粉塵(游離SiO2含量<10%) 中文名稱 PC-TWA(mg/m3)
16
粉塵分類
粉塵的理化特性:
•化學成分:對人體產生炎症、致癌、纖維化、中毒、 過敏 •分 散 度:分散度越高代表總表面積越大,危害也越 大,高分散度粉塵也易導致塵爆 •溶 解 度:溶解度高的粉塵常在呼吸道溶解吸收! 低 溶解性往往可進入肺泡! •硬 度:堅硬且外形尖銳粉塵如石棉纖維粉塵直而 硬!可穿透肺組織到達胸膜! •荷 電 性 :荷電性的顆粒易在呼吸道內被阻留
物質均不應超過的濃度 觸的濃度
平均容許接觸水平
指在遵守PC-TWA前提之下容許短時間(15分鐘)接
指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的有毒化學
37
術語和定義
超限倍數 Excursion Limits
對粉塵和未制定PC-STEL的化學物質,在符
合8h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的情況下!任何 一次短時間(15分鐘)接觸的濃度均不應超過 PC-TWA的倍數值。
砂塵暴
6
生產性粉塵
礦山開採/煤礦、非煤礦
7
生產性粉塵
築路/隧道開鑿
8
生產性粉塵
採石/石材加工
9
生產性粉塵
煉鋼 – 焦爐/冶金
10
生產性粉塵
陶瓷廠/礦石加工
11
產生生產性粉塵行業
• 金屬礦山行業 • 煤礦 • 石英砂生產行業 • 建築材料及施工行業 • 冶煉與鑄造行業 • 化工與紡織行業
12
定點檢測可以下列公式計算出時間加權平均濃度
8h工作日接觸化學有害因素的 時間加權平均濃度(mg/m3) 接觸濃度 接觸時間段
39
超限倍數的應用/GBZ 2.1-2007
超限倍數的應用:
許多有PC-TWA的物質尚未制定PC-STEL,對
於粉塵未定PC-STEL的化學物質,即使其8h PC-TWA未超過,也應控制其飄移上限。 的過高波動。
依呼吸系統沉積部位分類:
2010 ACGIH對粉塵(氣膠)分類 可吸入性粉塵:50%採集效率在100μm
胸腔性粉塵: 50%採集效率在10μm
呼吸性粉塵: 50%採集效率在4μm
14
粉塵分類
Ultrafine particles can reach the deepest areas of the lungs
• 中毒作用
3. 鉛、砷、錳…等粉塵可在呼吸道黏膜溶解吸收導致中 毒
24
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
25
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正常
胸片X-線
矽肺
26
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矽肺、矽結節,大塊纖維化
27
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三期塵肺病
28
如何評價粉塵對接塵工人健康的危害? 如何了解工作場所粉塵是否超標?
49
生產性毒物
• 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產生,並能引起人 體損害的化學物質。
50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1. 窒息性氣體: − 單純性缺氧:N2、CO2、CH4 − 化學性缺氧:CO、H2S、HCN
• 刺激性氣體:酸、臭氧
• 作用於血液系統:苯 • 作用於肝臟:四氯化碳、三氯乙烯 • 作用於心肌:砷、鋇 • 作用於神經系統:鉛、正己烷
19
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粉塵特性 接觸時間
進入呼吸系統的粉塵總量超過人體可承受負荷時 (防禦和清除)將導致健康危害
20
接觸濃度
典型的超負荷
21
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 呼吸系統
• 塵肺 硅肺、石棉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碳黑塵肺、滑石 塵肺、水泥塵肺、雲田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 工塵肺、鑄工塵肺及其他塵肺 • 粉塵沉著症 金屬粉塵的沉著,如錫、鐵、銻 B. 有機粉塵引起肺部病變 棉塵病 職業性變態反應肺泡炎
51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正己烷中毒
多發工廠:電子廠、印刷廠、鞋廠、橡膠廠
52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正己烷中毒
53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正己烷中毒
54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波清洗車間
55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三氯乙烯中毒
56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苯中毒
57
化學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是PC-TWA 2倍。
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塵的超限倍數
38
PC-TWA的應用/GBZ 2.1-2007
PC-TWA的應用: (主體性限值)
8h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是評價工作場所環境衛生
狀況和勞動者接觸水平的主要指標。 個體檢測是測定PC-TWA比較理想方法,尤其適用於評價勞動 者實際接觸狀況是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主體 性限值。
氨
最高容許濃度 (mg/m3) -
時間加權平均容 許濃度(mg/m3) 20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 度(mg/m3) 30
12
16 24
苯
苯乙烯 丙烯腈
-
6
50 1
10
100 2
84
100
二硝基甲苯
酚
-
0.2
10
-
128
238 339
甲醇
三氯乙烯 正己烷
-
25
30 100
50
100
61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30µ) (4µ)
可吸入性 呼吸性
胸腔性
(10µ)
15
超細粉塵粒徑
顆粒<直徑0.1μm
人類頭髮 ± 150 µ m
可目視粉塵 25 µ m
不可目視粉塵 10 µ m
Common Allergens 5-10 µ m Metallic Fumes 0.3-1 µ m Ultrafine Particles < 0.1 µ m
43
採樣介質/呼吸性粉塵採樣
個體呼吸性粉塵預分離器
• 旋風分離式 − 符合中國國家標準 − 符合BMRC分離粒子曲線要求
PGP-System – FSP2
44
校準/Calibration
• 需在現場校準 • 流量校準需使用一級皂泡式流量校準器 (精度:1%) • 採樣後需再校準確認流量仍保持在原設定流量的 5%之內
0.5
100 0.5 10 1 1 -
1000
1500
20 15
20 -
30 -
62
應用
1.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8小時平均濃度) 為主體性限值 2.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15分鐘平均濃度) 為配套、補充限值
3. 最高容許濃度 任何時間不可以超過的限值 4. 超限值倍數(15分鐘平均值) PC-STEL的配套限值
因此可採用超限倍數控制其短時間接觸水平 超限倍數所對應的濃度是短時間接觸濃度,
採樣和檢測方法同PC-STEL。
40
毒/塵現場採樣的重要性
測值總誤差來源:
1.現場採樣 2.樣品保存及運送 3.實驗室分析 − 分析的精度通常優於±1%
主要誤差來源
現場採樣誤差
41
粉塵現場採樣準備
• 依工作場所中有害物質種類及相應法規 (GBZ/T 192.X-2007)在採樣要求擬定採樣策略
檢測手段
29
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的檢測
目的:
• 了解工人實際日接觸粉塵的總量及特性 • 評價工作場所生產性粉塵的危害程度 • 工程控制及個體防護 • 執法檢查
30
現場快速粉塵檢測設備
直讀式激光粉塵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