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童谣童画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a1a56ad0d233d4b04e6912.png)
《童谣童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的相同之处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三、教学过程师:我们班上有多少余姚本地请举手,,其他同学都是来自外地的,也许从出生就在余姚生活了,能听懂余姚话吗?我请几个同学说几句余姚话——你吃饭了吗、小朋友、萤火虫、螳螂、蛤蟆——1开始上课,激趣导入:师:不知道同学们对于儿时的记忆有些什么,老师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就是每当暑假的时候,吃过晚饭在室外乘风凉(纳凉),外婆一边给我摇着扇子一边给我唱着童谣,那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
你们现在很少有人能感受这种幸福了,大家想不想体验一下?生:想师:好,接下来请大家想象一下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多么美好啊,刚吃过晚饭,大家正在道地地乘风凉,然后再把我想象成你们的外婆(注意是外婆,不是狼外婆哦。
增加点画面感,如果你觉得画面有点恐怖的话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外婆给你唱的童谣的画面)。
接下来,外婆就要给你唱童谣了哦!师:唱童谣《昆虫记》师:好了,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啊!每次唱起这首童谣,我就能想起幸福快乐的童年,这就是童谣的魅力。
有好多同学刚才都笑了,是不是这首童谣非常有趣啊,我相信大家在听的时候脑子浮现出了一幕幕有趣的画面,有没有?生:有师:外婆给我唱这首童谣的时候,我总是会浮现出一个画面,于是我就把它画了下来,成了这样一件绘画作品。
童谣配上这样一幅童画就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可爱有趣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童谣童画的乐趣引出课题《童谣童画》2走进童谣,了解童谣(1)童谣和童画之间有些什么乐趣呢,比如有这么一首童谣《丁老头》——教师示范(2)定义:童谣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而创作的一种短小的诗歌,强调格律和韵脚,描述生活中的场景和画面。
小学美术《童谣童画》教案
![小学美术《童谣童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7f6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9.png)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童谣意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2.教学难点
(1)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技巧表达童谣的意境。
-难点突破:通过示范、练习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
(2)创意思维的激发: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有创意的绘画创作。
-难点突破:提供多种启发性的素材和案例,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想法,激发创意思维。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美术创作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童谣与童画的关系:理解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掌握如何将童谣的意境和情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举例:以教材中的《小燕子》童谣为例,讲解如何将童谣中的形象、动作、场景等转化为绘画元素。
2.童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讲解童画的创作方法,如夸张、拟人、组合等,并示范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结合童谣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以教材中的童谣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童画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表达童谣意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
(2)绘画表现技巧:学习并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提升童画的表现力。
-举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来表达童谣中的节奏感;使用色彩的温度、明暗、对比来营造氛围。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4课 童谣童画》教学设计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4课 童谣童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abc64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e.png)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童谣童画》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了解和掌握童谣与童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童谣和相应的童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童谣和童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将童谣与童画结合起来,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谣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并将创意融入童画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童谣与童画的关系,理解童谣的主题。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欣赏他人作品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童谣与童画关系的理解。
2.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3.童画创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童谣与童画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童谣主题,激发创意思维。
3.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创作童画,提高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欣赏他人作品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童谣和童画作品素材。
3.绘画工具和材料。
4.投影仪、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童谣与童画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童谣和童画之间有什么联系?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童谣《小星星》,引导学生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韵味。
然后展示与童谣相关的童画作品,让学生分析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童谣,分析童谣的主题,并尝试将童谣的主题融入童画创作中。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每组选取一幅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总结童谣与童画的关系,以及创作童画的方法和技巧。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ppt课件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63d59202768e9950e7384a.png)
精选编辑ppt
5
《 童 谣 童 画 》 作 品 欣 赏
精选编辑ppt
6
《小小孩儿会唱歌》 小小鸟儿飞上天, 小小鱼儿游江河, 小小斧头劈大树, 小小孩儿会唱歌。
精选编辑ppt
7
精选编辑ppt
《采藕》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8
精选编辑ppt
《荡秋千》 傻大妞儿,好坐秋千, 没人送呀,自己悠儿。 一悠不算,二悠擀面, 三悠跑马,四悠就算。
精选编辑ppt
12
用童谣创作成童画,可以选择一个词、一句话, 或者联系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 诗进行联想。
以织布为想象点的创作。
精选编辑ppt
以做衣裳为想象1点3 的创作。
表现形式
油画棒
精选编辑ppt
14
水彩精选编辑ppt
水粉
16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花花绿绿过新年。
12小货郎小货郎格楞楞大街不走走胡同13用童谣创作成童画可以选择一个词一句话或者联系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诗进行联想
第14课 童谣童画
精选编辑设ppt 计、制作:王阳红 朱立峰
1
这幅画让你联想到了哪首童谣?
精选编辑ppt
丢手绢,丢手绢, 轻轻的放在小朋友 的后面 , 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精选编辑ppt
剪纸
17
拼贴
精选编辑ppt
18
精选编辑ppt
线描
19
水墨
精选编辑ppt
20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童谣, 进行想象画创作。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989d8aef8941ea66e0525.png)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公开课
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新设计
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在话中画的艺术世界里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童谣的历史,分析童谣的特点,认识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2、方法与过程:互相探讨学生们从家庭、同学之间或网络等来源所得之的童谣,童谣童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童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童谣童画的认识,使同学们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3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已经有了绘画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有了自己对艺术的一定理解。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童谣童画之后,能用不同工具材料来表现童谣童画。
教学难点:
学生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技法表现。
5教学过程
5.1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看视频
播放视频《丢手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让学生在音乐跟读中回忆起童谣从而增加学生对童谣的兴趣,不仅能融洽课堂氛围,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
(1)播放视频《丢手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与同学们一起念朗读童谣。
(2)提问:我们如何将童谣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给展现出来呢?
(3)出示《丢手绢》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课件2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408a29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a.png)
童话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体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童谣和童话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通过阅读童谣和童话,儿童可以学习到许多生活经验和社交技能,例如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了解童谣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03
02
01
01
02
04
03
童谣与童话的概述
特点
语言简练、押韵,易于记忆和传唱。
形式多样,包括儿歌、摇篮曲、游戏歌等。
内容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适合儿童欣赏。
定义:童谣是一种口头流传的儿童文学形式,通常以简洁、押韵的语言表达,富有节奏感。
两者都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儿童喜爱。
童谣和童话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童谣和童话的语言表达方式有相似之处,都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童谣与童话的艺术表现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ppt课件2
目录
CONTENTS
课程导入童谣与童话的概述童谣与童话的艺术表现童谣与童话的文化内涵课堂互动与实践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程导入
01
02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创作童谣童话主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童谣童话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童谣童画丨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童谣童画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c1ce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3.png)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童谣童画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以童谣和童画为主题,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童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童谣童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童谣中的内容转化为画面,运用绘画技巧和构图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童谣童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童谣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童谣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
2. 如何运用构图知识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特色的童谣童画。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童谣童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童谣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童谣童画的独特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童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将童谣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展示构图和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首童谣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将童谣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童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2. 创作方法和技巧3. 构图知识4. 创新和个性七、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首童谣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将童谣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童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童谣童画的独特魅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运用了观察、分析和实践的能力,将童谣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绘画能力,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b8499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9.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童谣童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童谣童画的作品,涵盖了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将通过这些作品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并尝试自己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童谣童画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可能对童谣童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并能够创作一幅童谣童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并能够创作一幅童谣童画。
2.教学难点:学生对童谣童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方法和步骤。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创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讨论,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课件:教师准备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
3.画材:学生创作的童谣童画所需的画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美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童谣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方法和步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实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作心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a7dea2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f.png)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童谣和童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童谣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童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童谣和童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4. 欣赏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5. 创作自己的童谣和童画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示范法:展示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分组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的相关资料。
2. 为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童谣和童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分类及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3. 欣赏:展示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分组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和童画作品,下节课分享。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概念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4.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 邀请童谣和童画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话精选教学PPT课件1浙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话精选教学PPT课件1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7dfb78852458fb770b56da.png)
童谣
古人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 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大体说来,童谣 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的歌谣。它的名称 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 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 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 “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 的。名称虽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列子》中记载 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 谣。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 《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 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 童谣汇集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色彩之美。
我更厌倦了那些人嘲笑我的自哀自怜, 甚至有很多时候,我分辨不清人心的真伪。
然而, 他们离去了,我却又这样的不情愿。 世界上的一切人或事都是容易被轻易遗忘的。 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没有什么是永远不能失去的。
曾经拥有的,我渐渐失去了; 曾经的人,渐渐离开了。
友情与爱情,也败给了伟大的时间。 我们离散在岁月的风里,最后,不见了踪影。 突然,我发现自己也在渐渐遗忘某些人,某些事,渐渐在远离一些人的生活。
安静的走近,安静的离开。 离开·遗忘
我不怕遗忘,只是心里会遗憾, 然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本就无力。 我想,我们都可以,空空的前行.一对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姐妹,几经周折才被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务员。 她们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有任何关系,每天只能提着沉重的钟表、影集、茶杯、台灯以及各种工艺品的样品,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买主。五个多月过去了,她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处碰壁,连一个钥匙链也没有推销出去。 无数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后的耐心,她向姐姐提出两个人一起辞职,重找出路。姐姐说,万事开头难,再坚持一阵,兴许下一次就有收获。妹妹不顾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别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俩一同出门。妹妹按照招聘广告的指引到处找工作,姐姐依然提着样品四处寻找客户。那天晚上,两个人回到出租屋时却是两种心境:妹妹求职无功而返,姐姐却拿回来推销生涯的第一张订单。一家姐姐四次登门过的公司要招开一个大型会议,向她订购二百五十套精美的工艺品作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总价值二十多万元。姐姐因此拿到两万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从此,姐姐的业绩不断攀升,订单一个接一个而来。 六年过去了,姐姐不仅拥有了汽车,还拥有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礼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却走马灯似地换着,连穿衣吃饭都要靠姐姐资助。 妹妹向姐姐请教成功真谛。姐姐说:“其实,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我比你多了一次努力。” 只相差一次努力啊,原本天赋相当机遇相同的姐妹俩,自此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不只是这位姐姐,多少业绩辉煌的知名人士,最初的成功也就源于“多了一次努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f3f8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8.png)
4.团队合作,共同成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创新实践,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使学生在欣赏、评价中提高审美能力。
4.写作作业:请同学们用文字描述自己在创作童谣童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对童谣的理解、绘画技巧的运用、团队合作的经验等。字数不限,要求真实、生动、具体。
5.观察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童年元素,如玩具、游戏、风景3.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童谣、讲述童年故事等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童谣童画的兴趣。
2.融入生活,培养观察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童谣内容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童谣的意境和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2.重点: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掌握绘画技巧,丰富画面效果。
难点:针对学生绘画技能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共同成长。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 童谣童画丨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 童谣童画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da42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5.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童谣童画丨浙美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的是五年级上册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了解并尝试用童画表现童谣所描绘的情境和形象。
二、教学内容(一) 教学重点1.了解童谣和童画,掌握它们的基本特点;2.通过创作童画,发扬想象力,表达情感;3.了解童话故事和童谣的关系,加深对童谣意境和画面的理解。
(二)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掌握画童画的基本技法,让作品更加生动、优美;2.如何让学生通过画童画理解童谣内容,把描绘情境和形象的能力转化为画画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结合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特点;2.通过观看相关图片以及图文解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谣的意境和形象;3.通过举例说明童谣和童画所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与意境;4.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童画,逐步掌握表达的技巧。
(四) 教学准备1.需要准备琳琅满目的童谣集和童画集,以及相应的图片;2.需要准备一些常用的美术工具:颜色笔、毛笔、颜料等;3.需要准备好一些白画纸、画板或者其他可画画的材料;4.需要准备好黑板、彩粉等其他的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1.教师可以先自己画几幅童画,并写出相应的童谣,做出范本,供学生参考;2.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呈现几幅童画,用以引发学生对童画的兴趣;3.教师准备好其他必需的教学材料,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二) 课堂授课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对几幅童画的展示,带领学生体味童画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对通过画画表达情感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准备工作教师发给学生纸和笔,让学生准备好一张白画纸和颜色笔,开始画童画。
3. 节奏控制•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童时的游戏与乐趣,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特点,了解童画的形式、色彩、内容等;•10分钟:教师以诗词、经典童话为素材,带领学生逐步练习画画,快速理解童画的流派和表现方法;•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组绘制一幅童画,从创意、线条和色彩等方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特长,创造出不同风格、形态和风格的童画;•5分钟:教师跟学生分享每组画的精彩之处,并就再次力求学生掌握童画的表现方法,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与创意。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5fc9f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3.png)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童谣和童画的结合,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1.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童谣的演唱、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音乐和绘画中感受快乐,发挥想象。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教师示范教师通过演唱童谣、展示绘画作品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激发幼儿的兴趣。
2.2 互动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参与演唱、绘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
2.3 个性化指导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教师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童谣演唱学习一首简单易懂的童谣,让幼儿跟唱,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2 绘画创作根据童谣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童谣的理解和感受。
3.3 手工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与童谣相关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4.2 作品评估对幼儿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幼儿的童谣和绘画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5.2 教具准备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3 音响设备需要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童谣和进行音乐教学。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应充满童趣,墙面可以挂上一些可爱的卡通图案,桌椅摆放整齐,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6.2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童谣歌曲、绘画纸张、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教具和材料,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第七章:教学进程7.1 课程导入教师以一首欢快的童谣引入课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简短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2 教学活动按照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童谣,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
说课稿《童谣童画》
![说课稿《童谣童画》](https://img.taocdn.com/s3/m/106c261a0740be1e650e9a80.png)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__好,(鞠躬)我是__号考生。
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童谣童画》。
(板书)接下来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童谣童画》一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_上册,第14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主要内容是在孩子们掌握了绘画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在此之前,简笔画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而本课也为学习漫画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下,了解童谣和童画相关知识,掌握把童谣创作为童画的技能。
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3、教学重难点基于本课的三维目标,我将教学重点设定为在理解童谣和童画的关系中掌握童画创作的方法。
根据宝贝们平时绘画(绘画\设计\欣赏)过程中出现的创作上想象力不够的问题,我将难点设定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想象联想对画面进行表现。
二、说学情由于五年级的宝贝非常喜爱美术课,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动手能力,在美术技能上已经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
但是在想象力创作方面还需要在这节课中得到提升。
三、说教法所以我将以情景教学法和演示法为主,讲授法、讨论法为辅,利用情景导入、讲解示范教学重难点,孩子们在观察中学习,自己建构新知识。
四、说学法在学法上我鼓励宝贝们运用观察法、分析法和练习法,引导他们通过课前信息检索、自主预习、课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达到能力的提升。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对最重要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首先是导入环节,开始上课时,播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童谣,把孩子们带入了童谣的世界中,从而导入本课。
(导入)导入之后进入新授环节,请孩子们将课前收集的关于与童谣有关的童画的文字、图片甚至影视资料在班级里分享,从而发散思维,丰富表象储备。
引导宝贝们从多媒体课件中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民间童谣童画作品,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在明确我们的创作方向后,组织孩子们对如何完成作品进行讨论,总结出创作童画的方法。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说课稿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2ef9f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8.png)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童谣童画》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以童谣和童画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童谣和童画作品,以及相关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童谣和童画的特点,激发他们创作自己的童谣和童画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他们对童谣和童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然而,学生在创作童谣和童画时,往往缺乏灵感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传统的创作模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他们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童谣和童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评价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创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童谣和童画作品,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反馈等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教学活动一: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教学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讨论,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
4.教学活动三:教师示范创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实践。
5.教学活动四: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14 童谣童画课件》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16992.ppt
![《14 童谣童画课件》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16992.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eba283a1c7aa00b52acbe4.png)
采藕 采,
秧歌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五月天,六月天, 哪有闲人在路边,
人人都有秧在手, 口唱山歌不怕天。
荡秋千
傻大妞儿,好坐秋千, 没人送呀,自己悠儿。 一悠不算,二悠擀面, 三悠跑马,四悠就算。
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个眼睛四条腿, “兵磞、兵磞”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个眼睛八条腿, “兵磞、兵磞”跳下水。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着,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小白兔, 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门前大桥下 , 游过一群鸭 ,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小老鼠,
上灯台, 偷吃油, 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啦, 叽哩咕噜滚下来。
采藕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小小孩儿会唱歌
小小鸟儿飞上天,小小鱼儿游江河。 小小斧头劈大树,小小孩儿会唱歌。
种莲子
种莲子,开荷花,
种花籽,结大瓜。
返回
不种它,哪有它。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花花绿绿过新年。返回点点窝窝来自点点窝窝,白菜三棵。返回
开花花,结果果。
1.最喜欢哪首童谣,打算如何创作?
2.选择一首童谣创作一幅有创意的童 画。(单独一幅或连续多幅都可以)
3.尽量表现童谣的意境。
第11周第2课时《童谣童画》
![第11周第2课时《童谣童画》](https://img.taocdn.com/s3/m/be681e1876c66137ee0619b7.png)
课题
第14课:童谣童画
第11周第2课时
科目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常红
备课组
成员
张星韦昆
执教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民间童谣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
过程与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的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3、欣赏感受。
1、欣赏童谣童画作品,感受文字与画面表达的含义和相通之美。
先出示童谣,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说说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出示童画,评一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运用那些方法,把童谣表现出来的。
2、用童谣创作成童画,,可以选择一个词、一句话,或者联系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诗行联想。下面两幅画分别是以织布和做衣裳为想象点创作的童画。
4、揭题:《童谣童画》。
2、了解童谣相关知识。
1、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
2、童谣通常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
3、童谣的历史。
4、童谣按艺术形式分为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和谜语歌。《丢手绢》属于哪一类?(游戏歌)你会唱几首不同的《摇篮曲》?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欣赏童画的不同表达手法(水彩笔画、油画棒画、色彩、水墨、线描、剪贴、剪纸、版画等)
4、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童谣,进行想象画创作。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者联系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诗进行联想。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48157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b.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童谣童画》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童谣和对应的童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童谣和童画应该不陌生。
但是,他们在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时,可能还缺乏一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童谣的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去分析和欣赏童谣和童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
2.通过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童谣的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去分析和欣赏童谣和童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童谣童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童谣,引导学生进入童谣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让学生分组欣赏教材中的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从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去分析和欣赏,理解童谣和童画之间的关系。
3.实践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童谣童画作品。
4.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话PPT课件1浙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话PPT课件1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b9c21067ec102de3bd890e.png)
童谣
古人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 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大体说来,童谣 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的歌谣。它的名称 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 凡例》中,把“儿谣、 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 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 “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 的。名称虽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列子》中记载 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 谣。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 《国语· 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 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 童谣汇集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色彩之美。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荡秋千
傻大妞儿,好坐秋千, 没人送呀,自己悠儿。 一悠不算,二悠擀面, 三悠跑马,四悠就算。
小小孩儿会唱歌
小小鸟儿飞上天,小小鱼儿游江河。 小小斧头劈大树,小小孩儿会唱歌。
搬鸡蛋 小老鼠,搬鸡蛋, 鸡蛋太大怎么办? 一只老鼠地上躺, 紧紧抱住大鸡蛋。 一只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月儿
青少年励志名言 毕业班励志格言 1、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2、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7、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中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9、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坚持不懈的名言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有志者事竟成。 7、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8、百败而其志不折。 9、失败是块磨刀石。 10、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11、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1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3、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14、勤勉。不浪费时间,该做就做。 15、如果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你就能够做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谣,是一首诗,充满了孩子的幻想和憧憬。
童谣,是一幅画,画出了孩子眼中的真善美。
一、了解童谣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
短诗,强调格律和 韵脚,通常以口头 形式流传。
二、童谣的特点
1、朗朗上口,通 俗易懂; 2、有趣、好玩。
童谣按艺术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摇篮曲 数数歌
连锁调
游戏歌
问答歌 绕口令
颠倒歌
谜语歌
第14课
童谣童画
这些画让你联想到了哪首童谣?
《丢手绢》 丢手绢,丢手绢, 轻轻的放在小朋友 的后面 , 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你还记得小时候的童谣吗?
《小毛驴》、《数鸭子》、《小兔子乖乖》、
《摇啊摇》、 《拔萝卜》、《小星星》、《小 老鼠上灯台》......
童谣,是一支歌,唱出了孩子心中的旋律。
以织布为想象点的创作。 以做衣裳为想象点的创作。
儿童作品欣赏
油 画 棒
水彩笔
许星 一 多星 闪 小。 一 星挂 闪 星在 亮 。天 晶 空晶 放, 光满 明天 ,都 好是 像小
《 数 星 星 》
水粉
剪纸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童谣按国家划分:
中国童谣和外国童谣。
童谣按年代划分:
传统童谣和新童谣。
1、下面几首童谣分别属于哪一类?
《丢手绢》 《数蛤蟆》 《摇啊摇》 《十和四》
数数歌
摇篮曲
游戏歌
绕口令
2、你会唱几首不同的童 谣?
《 童 谣 童 画 》 作 品 欣 赏
《小小儿会唱歌》
小小鸟儿飞上天,
小小鱼儿游江河, 小小斧头劈大树, 小小孩儿会唱歌。
花花绿绿过新年。
拼贴
线 描
水 墨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童谣, 进行想象画创作。
● 要求:1、构图饱满 2、画面要表达童谣的主要 内容。
课后拓展
古诗配画
《采藕》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荡秋千》 荡秋千,荡得高, 一荡荡过柳树梢。
小柳树儿把头点,
小鸟夸我真勇敢。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花花绿绿过新年。
用童谣创作成童画,可以选择一个词、一句话, 或者联系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 诗进行联想。选择童谣中最具意境且易描绘的一个片 段来表现,主题要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