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常见手术进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底常见手术入路

一前颅底

①经鼻蝶窦入路(图1-1):

口—鼻—蝶入路(图1-5,1-12)

鼻小柱—鼻中隔入路(图)

经鼻内窥镜入路(图)

到达区域:蝶窦,垂体窝,上斜坡和中斜坡。

优点:无需开颅,硬膜外操作,无外部切口。

缺点:手术进路通道长,海绵窦视觉差,有发生脑脊液漏的危险。

②经口—硬腭入路(图)

到达区域:中、下斜坡,颅颈关节前面。

暴露解剖结构:口咽、鼻咽、蝶窦、斜坡、C1-3、垂体、岩骨内颈动脉、脑干前面、椎基底动脉、外展神经。

优点:硬膜外进路无需开颅、直接到达斜坡和脑干前面。

缺点:有菌的手术通道、两侧暴露受限、有发生脑脊液漏和颅颈关节不稳定的危险。

③经上颌入路(图1-60,)

到达区域:斜坡、颞下窝。

暴露解剖结构:口咽、鼻咽、蝶窦、上颌窦、斜坡、垂体窝、颞下窝、翼腭窝、双侧海绵窦中段。

优点:同时暴露斜坡、翼腭窝和颞下窝;硬膜外入路无需开颅。

缺点:有菌手术通道,术后面部瘢痕和畸形,牙齿脱落。

④经颅入路(经基底及扩大的经基底进路)图1-85,1-89,

1-110,1-76,1-78,61页。

到达区域:前颅窝、额窦和斜坡。

暴露解剖结构:前颅窝、筛窦、蝶窦、上鼻咽、视神经管、视交叉、终板、硬膜内颈动脉、嗅神经、垂体和斜坡。

优点:从前颅窝至枕大孔广泛暴露;

可硬膜外到达前颅窝、鼻窦和斜坡。

缺点:嗅觉丧失;有时需牵拉额叶;潜在的眶损伤;

须注意前颅底重建。

二中颅底

眶颧弓和经基底入路(图2-12,2-25,2-27,2-9)到达区域:蝶鞍、鞍旁、第三脑室。

暴露解剖结构: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及垂体、颈内动脉、终板、丘脑下部、单侧海绵窦、脑脚间窝、基底动脉、双侧动眼神经、蝶窦。

优点:鞍旁暴露佳;减少对脑组织牵拉;到达蝶鞍和鞍旁的手术距离短。

缺点:开放蝶窦可能会成为术后感染灶;蝶窦视觉效果差。

②额颞硬膜内经海绵窦入路(图2-51,2-58,2-67,2-43)

到达区域:海绵窦、蝶鞍和一侧鞍旁区。

暴露解剖结构:视神经管、视神经和视交叉、颞骨岩部、海绵窦内、subclinoidal、颈内动脉硬膜内段、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

优点:手术距离短;易与颞下联合进路。

缺点:增加颞叶牵拉;有时需牺牲颞尖桥静脉。

③额颞硬膜外经海绵窦入路(图2-88---2-93)

到达区域:海绵窦、蝶鞍和一侧鞍旁区。

暴露解剖结构:视神经管、视神经和视交叉、颞骨岩部、海绵窦内、subclinoidal、颈内动脉硬膜内段、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

优点:硬膜外进路,对额、颞叶损伤小,并发症少。

缺点:手术进程可能会受棘手的海绵窦出血所限制。

三侧颅底

硬膜外经岩骨前入路

到达区域:岩斜坡、桥小脑角中央、海绵窦后部。

暴露解剖结构:颞骨岩部颈内动脉、内听道、脑桥、基底动脉、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和听神经。

(图2-100,2-101,2-104,2-109b,2-112,2-113c,2-114d)

优点:硬膜外岩尖切除;颞叶牵拉轻;保留听力和平衡功能。缺点:技术复杂;有丧失听力的危险。

颞下窝入路

到达区域:颞下窝,颅中窝。

暴露解剖结构:面神经、颞颌关节、上颌动脉、颈内动脉、脑膜中动脉、三叉神经、颧弓、下颌骨升支、翼腭窝和斜坡。(图2-122,2-125)

优点:硬膜外入路颞叶牵拉轻;无需面神经前移;整形切口。缺点:面神经麻痹和颞颌关节障碍的危险;向后暴露受限。

经颈入路

到达区域:颈动脉三角、下颌后区、岩骨底、斜坡下1/2。暴露解剖结构:颈动脉、颈內静脉、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交感干、颈上神经节、椎动脉、上颈椎、岩骨底。

(图2-143,2-150 )

优点:硬膜外入路;较经口和经上颌入路减少感染的危险。缺点:手术野深;仅限硬膜外病变。

四后颅底

后外侧入路(幕上幕下联合经岩骨入路)

到达区域:岩斜坡区、桥小脑角。

暴露解剖结构:侧中脑、脑桥、脊髓、单侧3-12颅神经、椎基底动脉、乙状窦、横窦、大脑半球、海绵窦后部。

(图3-5,体位图3-12,3-13,3-14)

优点:广泛显露岩斜坡区;减少脑牵拉;可扩展暴露程度。缺点:有损伤静脉窦的危险。

经迷路入路

到达区域:桥小脑角

暴露解剖结构:大脑半球、单侧脑桥、5-11颅神经、椎基部、小脑前下动脉。(图3-65,3-66,3-69)

优点:无需牵拉脑组织;较乙状窦后入路易于探查脑干。

缺点:损失听力

经迷路后入路

到达区域:桥小脑角

暴露解剖结构:迷路、乙状窦、面神经、听神经。

(图3-47,3-50,3-56,3-60,3-61)

优点:减少脑组织牵拉

缺点:暴露术野狭小;有听力丧失的危险。

经耳蜗入路

到达区域:桥小脑角、岩斜坡区。

暴露解剖结构:大脑半球、脑桥、髓上、5-11颅神经、耳蜗、迷路、中耳、岩骨内颈内动脉。

(图3-74,3-75,3-76,3-78,3-81,3-82,3-84)

优点:脑牵拉轻微;易于探查脑干。

缺点:丧失听力;高风险面神经损伤。

经乙状窦后入路

到达区域:桥小脑角

暴露解剖结构:大脑半球、脑桥、4-11颅神经、椎基动脉。(图3-87,3-92,3-93,3-94,3-99)

优点:保留骨迷路

缺点:牵拉脑组织;脑干前受限。

侧枕下经结节入路(图203页)

到达区域:枕大孔、颅颈关节。

暴露解剖结构:前侧脊髓、大脑半球下部、下侧脑桥、6-12颅神经、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乙状窦、颈静脉球和颈上神经根。

(图3-112,3-110)

优点:不牵拉脑组织便可接近脑干前下

缺点:有颈枕不稳定和损伤椎动脉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