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娱乐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娱乐传播

一、传播建构:价值观点和文化精神

传播学家德弗勒以前指出:“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中各个群体社会组

织的模式化社会期待的一个重要来源。也就是说,媒介的内容描述了

当代社会生活中所知的各种群体的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约翰·费斯克也谈到过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具有使人“愉悦”的三个原因:社会凝聚力、民族认同感和对民众的安慰与鼓舞作用。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发

展文化传播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决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新闻等宣传媒体要坚持准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

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文学

艺术要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

这是对文学艺术包括传播媒介的要求,也是在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结合现代文艺和传媒实践而提出来并必须实施的方针。“媒体必

须确立自己的中国身份。重新理解和确定当下媒体的中国身份和属性,要从媒体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谐社会的建设,核心价值的建构,舆论导向的确立,增强媒体素养等方面,实行主动设计和重新定位,

从而确立起中国媒体正向、健康、和谐、统一的能够适合社会变化和

时代趋势的身份特征。新的中国媒体身份,应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人民认同放在首位,兼顾世界和市场要求。”

以影视传播为例。既要强调在影视中宣传新的政治观点和新的伦理道德,也注重承继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伦理。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的影视传播及其代表作品,有“主旋律影视”、有结合政治需要、社

会需要、国际关系需要的各种综艺晚会、娱乐节目等。例如,中央电

视台以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唱会为主的娱乐节目《同一首歌》,要做电视娱乐节目“精品中的精品”,靠的是什么?是传承优秀

传统文化与宏扬现代先进文化并行不悖。该节目的总导演为此说:“《同一首歌》的宝贵品质就是:以意义为目标。节目本身的意义在

于它的电视审美价值,好歌好节目。它的社会意义则在于不但仅仅搭

建一个宠大恢弘的舞台,还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进。”

娱乐的“快乐原则”从属于社会化的娱乐传播的价值观点和道德指向,娱乐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任何一种娱乐活动都可能产生重要的社会

影响。娱乐传播作为“文化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从一开始

就有自己的价值观点和文化诉求。在现代中国社会,因为我们国家传

播媒介的社会主义性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宏扬现代先进文化更应

该是娱乐传播的首要目的,是娱乐传播的内容核心,也是娱乐传播今

后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文化特征。

二、传播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诉求

“伦理”与“快乐”并重,“美德”与“愉悦”同行,长期是中国人

娱乐活动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诉求。时至今日,仍然是现代娱乐传播的

主要取向。中国娱乐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它决定了中国娱乐传

播对“规范道德”和“体现伦理”的重视,“伦理剧”、“伦理文艺

节目”伦理化的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中国人极其普遍也十分喜欢伦理

道德色彩较重的影视片,欣赏影视中对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宣传,

看重伦理和道德秩序。实际上,“规范伦理”和“体现美德”并不是

国家对影视娱乐的强制要求,相反是中国大众本身最大的心理需求,

是中国大众对影视娱乐的最大爱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渴望》的走红,其最大原因就在于经过近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对

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后,整个中国人民都处在心灵无所依归和没有

伦理道德支撑的“缺氧”状态中,《渴望》的播出,因为其主题是对

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的肯定、宣扬,使人们立即就找到了一个

心灵的依托和价值的取向。多年在全国各电视台反复播出的电视剧

《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样是如此,其中崇尚的中国传统美德,对中国

伦理价值观的肯定,是这部剧能够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规

范伦理”、“体现美德”不但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是中国

大众对影视娱乐的发自内心的重要追求。多年来,这样的影视剧都具

有较高的收视率,也大受观众的欢迎。多年来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

欢晚会,“规范伦理”、“体现伦理”一类的作品也占了极大的比重。比如小品《都是亲人》、《马路情歌》、《足疗》等,表现了中国传

统的“仁爱”美德,短剧《激情依旧》、小品《夕阳情缘》、歌曲

《温暖》等,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肯定与宣传。

从现代传播来看,中国的每一个娱乐方式都有它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作用,都发挥着“寓教于乐”的功能。能够这样说,中国绝大多数影视

娱乐作品,包括那些说自己的影视作品是“艺术探索”的影视作品,

都在有意无意地强调其教育意义和净化人心灵的功能。流行歌曲《常

回家看看》之所以流行。是与宣传“仁爱孝悌”的传统美德分不开的。200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歌曲《天下父母心》动情地表达了儿女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相声《让一让,生活真美好》,宣传

“谦和好礼”,喜剧小品《送水工》让人们深切体味到了现实生活中

已经缺乏了的“诚信知报”的温情。有观众看了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

晚会中的喜剧小品《粮票的故事》,就说“春晚让我们学会关爱”。“春晚,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天下为人子女的人,又要到年底了,让我们相约:放慢匆匆的脚步,常回家看看,除夕之夜陪着老父老母

看看春晚,继续听他们讲那‘粮票的故事’吧!让我们共同记住:孝心

不能等待。”这样的感想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其实,像《常回家看看》之类的大量的优秀流行歌曲中,对传统伦理和传统美德的吟咏和向往

的内容相当多。对人们的心灵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当然有落后的一面,需要我们批判和舍弃

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合理的和优秀的,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都是精华,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更是现代人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

根基所在。就娱乐传播来说,就是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而不平庸,既要为大众提供既有传统优秀文

化精神,又有现代创新精神的健康有益的娱乐产品。针对一些“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的“追名逐利”、“格调流俗”、“伦理被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