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柴胡汤伤寒论课件PPT

合集下载

小柴胡汤ppt课件

小柴胡汤ppt课件

方解
君:柴胡半斤(24g)—— 和解少阳,但偏于外散
臣:黄芩三两(9g)
——
清里热,在柴胡作用下, 入少阳,清少阳之热,
其力偏于清里
扶正达邪 佐:人参三两(9g) —— 扶助正气 御邪内传
半夏半升(9g) —— 降逆和胃止呕
见群龙无首----吉
人 参 升脾 脾 气
半 夏 胃降 胃 气
气机升降之枢纽
往来寒热
恶 寒
发 热








方解
君:柴胡半斤(24g)—— 和解少阳,但偏于外散
柴 胡少阳Fra bibliotek 方解君:柴胡半斤(24g)—— 和解少阳,但偏于外散 臣:黄芩三两(9g) —— 清里热 ,在 柴胡作用 下 ,
入少阳,清少阳之热, 其力偏于清里
黄芩
柴黄 胡芩
二药配伍,恰入少阳, 以和解少阳之邪
小柴胡汤衍化
本方加桔梗,名柴胡桔梗汤,治春嗽。 本方合平胃散,名柴平汤,治湿疟身痛,身重。 本方加青黛、姜汁糊丸,名清镇丸,治呕吐脉弦 头痛及热嗽。 本方一分,加四物二分,名柴胡四物汤,治妇人 日久虚劳,微有寒热。 本方与四物各半,名调经汤。
辨 证施药
佐:人参三两(9g) —— 扶助正气
扶正达邪 御邪内传
半夏半升(9g) —— 降逆和胃止呕
使:甘草三两(9g) —— 调和药性
方解
君:柴胡半斤(24g)—— 和解少阳,但偏于外散
臣:黄芩三两(9g) —— 清里热 ,在 柴胡作用 下 , 入少阳,清少阳之热, 其力偏于清里
佐:人参三两(9g) —— 扶助正气
小柴胡汤
《伤寒论》
是和剂之祖

《伤寒论》小柴胡汤

《伤寒论》小柴胡汤

《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指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此四句申明小柴胡之功效如此,所以诸症得之皆愈也。

”服小柴胡汤可使上下通达,里和表畅。

也就是说,小柴胡汤具有和畅表里,通达上下之功效。

那么,凡是具有表里不和、上下不畅之病证,都可以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中风”,似乎文义不通,我们可以解读为或伤寒、或中风(或者其他外感),发病已有数日(并非刚起病)。

诸见症颇为杂乱,烦、呕、满、痛等似多属里证,但身有寒热又有表证之嫌。

综合诸症,既无法得出病邪在表不在里,也无法得出病邪在里不在表之结论。

同时,既有胸满、心烦、咳嗽等上焦见症,又有喜呕、心下悸、胁满、腹痛等中焦见症,也有小便不利等下焦见症。

面对此类病证,单纯使用汗法、下法甚或吐法,皆不足取,唯以小柴胡汤和畅表里、通达上下。

上下表里既畅,气机升降出入复常,诸症自解。

即或有残邪留于一隅,也可随证祛之。

笔者曾会诊一临产患者,高热5日,胎儿不能娩出。

诊见急性病容,胸憋腹胀,端坐喘息,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舌红苔白,脉象弦数。

辨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治用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姜半夏9克,党参9克,枳实9克,生姜3片,生甘草3克,益母草15克。

当日下午分2次服完1剂,晚上热退,胎儿自然娩出。

小柴胡汤似乎与分娩无关。

但表里和畅、三焦通达,当是自然分娩的有利条件。

本案中,胎儿能够自然娩出,当得益于使用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结果。

方剂学之小柴胡汤(图文)

方剂学之小柴胡汤(图文)

现代 运用
本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 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 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 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主治】伤寒少阳证
病因
伤 寒 邪 在 少 阳
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目眩
证治分析
少阳证发病机理
邪在少阳,邪正交争 经气不利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烦,目眩,口苦,咽干
邪入少阳
胆热犯胃
胆郁化热 胆火上炎
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
病机 邪在少阳 ,枢机不利 ,胆热犯胃
治法 和解少阳
君:柴胡—解少阳之邪,疏肝解郁
臣: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和 解 少 阳
佐:人参—扶助正气
半夏—降逆和胃止呕
生姜—助半夏止呕,且解半夏之毒 大枣—助人参扶正 使:甘草—调和药性
【主治】 ①少阳证;
②妇人热入血室; ③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方 要点
本方为治疗少阳病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 方。 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小柴胡汤
《伤寒论》
药 物 组 成
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两,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半夏
黄芩
人参
柴胡
生姜Leabharlann 大枣 大枣甘草用 法 用 量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和解剂—小柴胡汤(方剂学课件)

和解剂—小柴胡汤(方剂学课件)

拾贰 思 考 题
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配伍的意义是什么?
拾叁
下面对本次课进行小结
小柴胡汤是治疗伤寒少阳证的代表方和基础方。
临床以 • 往来寒热 • 胸胁苦满 • 默默不欲饮食 • 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目率、脉弦,共八大证为主要特征。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功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为病此方宗
捌 配伍特点
透疏与清泄并用,以透为主:本方柴胡与黄芩用量
01
配比为8:3,确保透疏为主,清泄为辅; 寓扶正于祛邪之中:柴胡用量大于人参、
02
甘草用量之和,意在祛邪为主; 03 清胆疏肝兼以健脾和胃。

本方现代常用于
01 感冒 02 疟疾 03 肝炎 04 肝硬化 05 中耳炎
06 胰腺炎 07 胸膜炎 08 胆囊炎 少阳证者
第一章
第一节 小柴胡汤பைடு நூலகம்
和解剂
壹、小 柴 胡 汤
《伤寒论》 1
壹、小 柴 胡 汤
《伤寒论》 1
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 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 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 厥阴六经病。
--
--
--
壹、小 柴 胡 汤









汗法
和法
阳 明 里

注意事项
因柴胡升散,黄芩、半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忌用。
若患者正气不足 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应防虚脱。 柴胡用量大于芩、参、草,否则会引邪入里。
拾壹、现 代 研 究
1 小柴胡汤能提高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含量,并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其排 泄量,共同起到利胆作用。

小柴胡汤PPT参考幻灯片

小柴胡汤PPT参考幻灯片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慢性直结肠炎、慢 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均以大 便次数增加,大便脓血黏液、腹痛、腹胀为主要 临床表现,肠镜下有明确可鉴别的病例改变。病 因与发病机制亦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感染因 素、精神因素、酶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 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
21
开发思路
小柴胡汤方乃治少阳证之主剂,加减变化多,应 用范围广。临床上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循 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五官 科疾病等,这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辨 证论治思想。
9
现代临床应用
凡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等,属邪在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者, 皆可使用,但不一定诸症都须具备,只要有小柴 胡汤证的病机在即可,如“但见一证便是”为 依据便能使用。我们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 病时要抓主症、抓本质,以达到治疗目的。
22
关联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 干姜而成。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 生姜,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加寒热平调 之黄连、干姜,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 和肠胃之方。
23
完 望指正批评
谢谢!
24
13
半夏泻心汤 方证分析
14
伤寒论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 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 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 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 夏泻心汤。
15
伤寒论原文
半夏洗,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 十二枚 ,擘 甘草炙,三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
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 方证分析

小柴胡汤精品PPT课件

小柴胡汤精品PPT课件

加减:
•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 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 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 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 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 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 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 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煎服法:
• 方后注云:“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 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所以用去 滓再煎之法,乃因方中药物性味有寒、温 之差,苦、甘、辛之异,功用又有祛邪与 扶正的不同,煮后去滓再将药液加热浓缩, 可使诸药气味醇和,寒热同行,攻补并施, 作用于同一枢机,更好地起到和解作用。
• 《伤寒论》中采用煮后去滓再煎这一方法的,除 小柴胡汤外,还有第103条的大柴胡汤、第147条 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及在“太阳病篇”讲到的 第149条的半夏泻心汤、第157条的生姜泻心汤、 第158条的甘草泻心汤、第161条的旋覆代赭汤等, 共7个方剂。不过柴胡剂是和解半表半里之枢机的, 泻心剂则是和解半上半下之枢机的。其他虽然也 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方剂,如黄连汤、乌梅 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等,为什 么不煮后去滓再煎呢?因为这些方剂不属于和解 剂,药物的作用部位不在同一个枢机位点,而是 寒热攻补各行其事。

小柴胡汤PPT

小柴胡汤PPT

8
Minister,assistant,messenger.
• The ginger can adjust the body's immunological function. • Function of it: Dispels cold, Warms stomach, Resists bacterium, Hastens metabolism, and Keeps young.
6
Minister,assistant,messenger.
Licorice
Root ginger
Pinellia
Jujube
7
Minister,assistant,messenger.
• The role of a wide range of licorice, there are antiinflammatory, antiallergic, anticonvulsive, antitumor, analgesic, diuretic and so on.
chest and flank syndromes.
12
Three Features
the multiplicity of efficacy
the complexity of formula syndrome
the flexibility of application
13
protect liver, gallbladder
• It should be decocted in water for oral dose and better to take on an empty stomach in the morning.
15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 [伤寒论]【组成】柴胡10g 黄芩12g 半夏9g 党参9g 炙甘草6g 生姜9g 红枣4枚【用法】水煎服【主治】少阳病。

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者。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症者【方义体会】此方原为和解少阳而设。

治疗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舌苔薄白,脉弦为主的各种杂证。

少阳为诸阳之枢,若邪气犯之,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少阳为病,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所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邪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少阳经气郁而不舒,故脉弦。

本方以柴胡清解少阳、疏畅气机,黄芩清泄邪热,安胃除烦;配伍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意在补中扶正,和胃降逆。

诸药合之,共为疏解少阳之剂,和解少阳之总方。

【临床应用】一、治疗疟疾初起,往来寒热有时有序者。

例:史×,36岁,男性患者。

已患疟一月余,每到下午,寒战一时,继而发烧,汗出,大渴、口苦咽干,呕而不吐,脉弦。

与服小柴胡汤加草果g克,一剂而愈二、治疗肺结核。

肺结核初期,肺门淋巴结肿大,有干咳、午后低烧、晨起恶寒肢冷,面颊潮红者.可与小柴胡汤加元参l5克,川贝母9克,牡蛎15克,夏枯草30克治疗,皆多有效。

三、治疗体质较弱、偶感风寒,出现咳嗽、痰稀、于呕,有微热者,服之多效。

其证见脉弦紧、咳喘、痰稀薄者可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各3克治之.四、治疗急性淋巴腺炎、腮腺炎、颌下腺炎。

其证见局部热痛,全身低热者,与本方加金银花20克,川贝母9克,连翘10克,元参15克,大青叶12克,山甲珠5克,往往可愈。

五、胸膜炎胸膜炎属感染性疾患,若干性者,可于本方加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枳壳6克,天花粉9克,牡蛎12克,元参15克,全瓜萎15克治疗;若湿性者,术方加金银花15克,蒲公英1 5克,茯苓12克,牡蛎15克,川贝母9克,葶苈子6克.防风10克,黄芩量加倍治疗.此类病例甚多,今举其之一。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共20页PPT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共20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用郝万山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最新一、小柴胡汤上课讲义精品课件

最新一、小柴胡汤上课讲义精品课件

第二十四页,共54页。
心电图报告;(1)窦性心动过速。(2)高侧壁心肌呈缺血 型改变。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疼。中医诊为:真心痛。胸胁 乃少阳(shǎo yá nɡ)经络所司,少阳(shǎo yá nɡ)气机不舒,肝 郁气滞,郁久由气及血,胸中气血闭阻,心痛随之发作, 急疏小柴胡汤加味,处方:
第十六页,共54页。
医案(yī àn)
(七)胃脘痛案
董某某,女,11岁,1987年5月29日初诊。患者 体质素弱,四天前因淋雨引起发热,服安乃近后 热退而复起,成寒热往来之状,且出现胃脘痞痛、 心下支结、呕恶频频,不能进食。西医按急性胃 炎给予消炎、补液等对症治疗两天,效果欠佳。 改服中药(zhōngyào),证略同前,四日未解大便。 予小柴胡汤原方重用黄岑30克,1剂而大便畅行, 寒热止,呕恶减,胃脘痞痛基本消失;惟食欲仍差, 体力欠佳,改用和胃安中之剂调理三日而愈。
按语:大便不通,一般多责之于热结肠腑,或血亏津少, 而施以通里攻下,或润燥缓通之常法。然有因表里不和, 津气郁结而致大便硬者,则小柴胡汤正为的对之方。恰如 (qià rú )论中所说:“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 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身濈然汗出而解。”
第二十页,共54页。
第二十三页,共54页。
医案(yī àn)
(十)真心痛(冠心病)案
程某某,男50岁,1983年1月10日来诊。患冠心病三年, 心绞痛不断发作,屡用西药血管扩张剂、降脂、降压、镇 静及中药活血益气之品,症状时轻时重,但心绞疼终不能 停止。近因家事纠纷、情志不畅心胸痛大作。诊见,心前 区压榨样剧痛,整个左侧胸胁攻疼不止,时而串及右胁, 左手臂至手小指次指俱痛,面色苍白,头冷汗出,手足发 凉,口唇淡紫,不时呻吟(shēnyín),舌苔薄白质淡黯,脉弦 细。血压180/90毫米汞柱,脉搏110次/分。

小柴胡汤伤寒论优秀PPT资料

小柴胡汤伤寒论优秀PPT资料
君:柴胡↑——透邪解郁 条畅肝胆气机 臣:芍药↓——养血敛阴 柔肝缓急止痛 佐: 枳实↓——合柴胡升降气机,和芍药调和气血
使:甘草 ——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与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柴胡——疏肝 芍药——柔肝 枳实——理脾 甘草——补中
疏肝 理脾
【运用】
1.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 通剂。 2、加减变化 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 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 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 热3.。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 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 官能症、等属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和者。
水道


与肝相表里

足 少 阳 胆 内寄相火
伤寒少阳病特点 病位:半表半里
病势:太阳传少阳--正气不支
病变特点: 胆 火 上 炎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
和解少阳
用药特点
柴胡、青蒿、生姜 人参、大枣 黄芩、青黛 柴胡、陈皮、枳壳 半夏、茯苓
透邪外出 益气扶正 清利胆热 疏畅气机 祛除水湿
半表半里 正气不支 胆火上炎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
逍遥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臣 干姜—辛热,散寒止呕
2.加减变化 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ຫໍສະໝຸດ 黄疸:加茵陈、 栀子、大黄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炎--咽干、目眩、心烦 月经不调 滞:鸡血藤、香附、泽兰、川芎 痛经:鸡血藤、香附、川芎、金铃子散
【命名】
但小柴胡汤用柴胡配黄芩,解表清热作用较强;
本方为疏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 常用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阳虚寒从中生
寒 热 互 结 之 心 下 痞
少阳之邪热乘虚内陷

心下痞满不痛 寒热互结于心下

呕吐
胃气上逆
中气既伤
误 下 伤
升降失常

肠鸣下利 脾阳不升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君 半夏—辛温,散结除痞,降逆止呕
寒 臣 干姜—辛热,散寒止呕
寒热平调 辛苦并进
热 平
黄芩、黄连—苦寒,泄热
逍遥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
根据治疗后的效果和患者的舒畅 感觉来命名。
主治病机症状分析
病机 肝郁血虚脾弱
肝郁
胁痛 头痛目眩 口燥咽干 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脾虚
神疲食少
血虚
口燥咽干
逍遥散
肝郁血虚脾弱证
疏肝
养血 健脾
柴胡
(君)
白芍、当归
(臣)
煨姜 薄荷
茯苓 白术 甘草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疏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 常用方。
水道


与肝相表里

足 少 阳 胆 内寄相火
伤寒少阳病特点 病位:半表半里
病势:太阳传少阳--正气不支
病变特点: 胆 火 上 炎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
和解少阳
用药特点
柴胡、青蒿、生姜 人参、大枣 黄芩、青黛 柴胡、陈皮、枳壳 半夏、茯苓
透邪外出 益气扶正 清利胆热 疏畅气机 祛除水湿
半表半里 正气不支 胆火上炎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
临床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 弦而虚为辨证要点。
逍遥散
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加减变化)
月经不调 滞:鸡血藤、香附、泽兰、川芎 虚: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
痛经:鸡血藤、香附、川芎、金铃子散 乳房胀痛、包块:橘络、青皮、夏枯草、牡 蛎 更年期综合征(喜怒无常):合补肾药
附方
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
小柴胡汤伤寒论
立法依据
太阳
少阳 阳明
半表


半里


和 清、下





胃 肠

和解少阳
定义
作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 肠胃、调和寒热、 表里双解。 适应证--伤寒少阳证、肝脾不和、 肠胃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 表里双解
【注意事项】
1.和解剂虽然比较平稳,但终究是祛除客 邪,调其偏盛的方剂。若邪在表,或邪已 入里,而不在半表半里,误用和解剂后, 可贻误病情,甚至引邪入里,或变生他证。 2.脏腑极虚,气血不足之寒热不宜使用和 解剂。 3.七情内伤,肝脾不调治宜配合思想开导。
第一节 和解少阳
和解剂
“少阳”简析

手少阳三焦 气道
4、阳微阴盛之寒厥禁用本方。
鉴别:
本方与小柴胡汤同为和解剂,同用 柴胡、甘草。但小柴胡汤用柴胡配 黄芩,解表清热作用较强;四逆散 则柴胡配枳实,升清降浊,疏肝理 脾作用较著。故小柴胡汤为和解少 阳的代表方,四逆散则为调和肝脾 的基础方。
学习要求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运用 柴胡与白芍,柴胡与枳实的配伍意义 与小柴胡汤鉴别
2.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 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 胃气调和所致。有些患者由于正气较虚,服用本 方后往往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 现象 ,属正胜邪却之征。临床运用时要告诉患 者。
学习要求
掌握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运用及 加减变化 柴胡、黄芩是和解少阳的常用组合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
汉 张仲景《伤寒论》
主治病机症状分析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踞 少
气机阻滞--胸胁苦满、神情默默
寒 阳,
上炎--咽干、目眩、心烦
少 阳
胆 胃 不
胆火

犯胃--口苦喜呕、不欲食
证和
苔薄白,脉弦
其它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
方解
君 柴胡
臣 黄芩


生姜
少 佐 半夏
组成: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功效:疏肝清热,和血调经
病机:肝郁血虚,化火生热
主治:肝郁血虚有热之证
逍遥散
四逆散
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
肝郁脾滞
逍遥散
柴胡 芍药、当归 白术、茯苓、甘草 生姜、薄荷
肝郁血虚脾弱
学习要求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方中柴胡与白芍、当归的配伍
调和肠胃
{调和寒热}
半夏泻心汤
汉 张仲景《伤寒论》
用量特点 柴胡重用,柴胡≥人参、甘草1倍以上。
加减变化 随证加减
发热甚:加银花、连翘 胁 痛:加青皮、枳壳、木香 据病加减 热入血室:加当归、川芎、桃仁、丹皮 黄疸:加茵陈、 栀子、大黄
小柴胡汤
【使用注意】
1.上实下虚或肝火偏旺者,服用本方后可出 现头痛,目弦,或齿龈出血等症状,故不宜服用。 平素阴虚血少或有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者,或肝 火偏胜者不宜服用。


佐 人参

消 痞 散
治则: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君:柴胡↑——透邪解郁 条畅肝胆气机 臣:芍药↓——养血敛阴 柔肝缓急止痛 佐: 枳实↓——合柴胡升降气机,和芍药调和气血
使:甘草 ——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与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柴胡——疏肝 芍药——柔肝 枳实——理脾 甘草——补中
疏肝 理脾
【运用】
1.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 通剂。 2、加减变化 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 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 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 热3.。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 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 官能症、等属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和者。
第二节 调和肝脾
肝郁 肝血虚
脾滞 脾虚 血虚
四逆散
汉·张仲景《伤寒论》
四逆散《伤寒论》 1、阳郁厥逆证。
外邪传经入里 阳气内郁,不能外达
手足不温 或身热 脉弦
2、肝郁脾滞证。肝胆气郁结 (肝郁辱脾证)
脾气壅滞
胁肋胀闷 脘腹疼痛 泄利
本方证得病机为邪气內郁、肝脾不和, 治宜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阳 人参
使 大枣
甘草
透、疏 清泄胆火 和胃降逆
益气扶正
小柴胡汤
配伍特点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小柴胡汤
临床应用
1.为和解少阳的基础方剂与代表方剂,以往来寒 热,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舌苔薄白,脉弦为辨 证要点。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 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正如《伤 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 便是,不必悉具。” 2.感冒、流感、疟疾、急慢性肝胆病等属少阳证 者均可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