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主体和客体最基本的关系式

主体和客体最基本的关系式

主体和客体最基本的关系式
主体和客体
1、主体指的是拥有巨大潜力和主动权力的具体实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它们
是主动发起行动者,拥有行动的权利。

2、客体指的是接受主体指令和服从主体的对象,客体只负责接受主体的指令并服
从命令,它们没有独立行动的权力。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主客义务:一方负责指挥,一方负责服从。

主体将会指挥客体,希望客体按照
它的要求去做事,而客体只能按照主体的要求去完成任务,由此产生一种主客义务关系。

2、主客依存:客体依靠主体拥有安全感以及能够持续生存,而主体也依赖客体做
到自己期望的一切。

由此产生主客依存的相互关系。

3、主客协作:客体以某种形式与主体协作,以实现某种目标,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客体获得东西的同时,主体也会获得所需要的。

4、主客调节:主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直接影响、引导、启发等,对客体进
行调节,以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结果。

总之,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的一种关系,包含着以上四种关系:主客义务、主客依存、主客协作以及主客调节。

每一种关系都要求双方的尊重、责任以及合作,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只有这样,主体和客体之间才能够有效的沟通交流,并实现最终的目的和意图。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亚里士多德论实践 亚里士多德 认为,“实 践是包括了 完成目的在 内的活动”
康德论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具有能动的 能力和功能,具体地 说,就是实践理性通 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 配人的道德活动,进 而使人达到自由。
罗吉尔培根(1214-1292)论实验
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 罗吉尔培根是第一 个使用“实验科学” 概念的人。他说, “推理是不够的,经 验才是充分 的。”“没有经验, 就没有任何东西可被 充分认识。”
实践既不是纯主观的,也不是纯客观的
由于它是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所以它 是一种客观的活动; 又由于它是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 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活动。
2、实践的主要特征: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 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 了人之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殊的能动性。 ③实践是社会的活动,因而是不断变化发 展着的历史的活动,就是说,实践又具有 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王阳明论实践
中国明代的王阳 明说:“一念发 动处,便即是行 事”。这就是把 实践纳入意识


旧唯物主义哲学所看到的,只是孤立的、 个人的活动,而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 不理解实践的社会性、能动性。 唯心主义否认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所以, 当然它也就不能理解实践的社会性,它 的实践概念也是不科学的。
结 语 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 来,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的 秘密就在于实践活动中。 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 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 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 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 们怎样生产一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 语 上述实践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唯物 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统一。这也正是整个马克思主 义哲学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的客观基础。

浅谈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浅谈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浅谈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ACADEMICUPDATE浅谈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一撰文/何二毛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充满着主客体的矛盾和相互作用.主客体之誓羹哲霎茎喜蓦闻具有对立统一的实践关系,交互作用的价值关系和双向建构的发展关糸.王各体垌一疋匠仙匝,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因.【关键词】主体;客体;相互关系◆作者简介:何二毛,(19705一),河南科技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2?中国青年科技'繁.期0引言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充满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主客体矛盾运动的过程.马克思曾以"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历史的人"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实践过程中必然展开的各种主客体关系(人与自然,人与对象,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在深刻揭示人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了科学规定.从实践的视角探讨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主客体协调互动,促进社会和谐的认知和理解.对象化活动规定着人的主体地位我们所面对并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是"人化的世界".在这里,人是活动的主体,同时受着活动对象化的客体的制约和规定.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在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共存共生的.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总的来说,人的主体地位具有三大特性.一是自然,.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分化的产物,只有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满足自身需要,才能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从宏观的视野,将人置于整体的自然之中,不仅视人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视人为"对象性的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并"使自己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从而人在与自然,与动物的联系与区别中确证并发展着自己的本质.正是因为人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才有必要也有可能以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同自己的对象发生物质的相互作用,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认识功能并从事认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这是人能够成为主体的自然物质前提.二是社会性.主体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组织毕竟只是人能够成为主体的自然基础,而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只有从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关系中获得.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啥的提纲(1845)》中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主体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三是意识性.主体又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思维的能动性.人有意识,能够形成和实现预期的活动目的;不仅能直观地感知事物,更能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主体的意识包括对象的意识和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所以具有能动性的一个重要根据.主体的存在形式有个人,团体和社会.个体主体是指主体性质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团体主体也叫群体主体,是指由个人构成的具有自我意识,共同目的和自觉组织的从事实践活动的共同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等.社会主体是指处于同一经济形态内的,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维系的不同集团和个人构成的主体活动系统,在阶级社会,国家是社会主体的集中代表.2有度的认知规定着外界对象的客体界域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范围,又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客观事物,它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是指作为对象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以及人类通过实践加工而成的人造物质.社会客体是指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以及在这一生活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当我们把人的精神理解为特殊的自然物质(人脑)和社会物质所产生的现象,精神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它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隶属于物质客体的一种现象.从可能性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主体实践,改造和认识的外界对象,但就其现实性来说,一定认识阶段上的客体只是世界上的一部分事物,也就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那部分客观事物.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客体首先是不依赖于主体,客观存在的事物,比之主体※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P5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82008年4月?33 ACADEMICUPDATE具有优先的地位,客观性是其鲜明的特征.这是客观事物成为客体的首要前提.但是,何种事物优先地成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则不仅仅是由于它的客观存在,还由于它同主体发生具体的联系, 成为主体活动的对象.客观世界上那些还没有进入人的活动范围,还没有同主体发生具体联系的事物,尽管它客观存在着,还不是现实的认识的客体,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客体在活动中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等特点和功能.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客体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主体能力的不断提高,主体活动的对象的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原来不是客体的事物不断地转化为客体.从而,由主体的实践活动改造过的,打下了人的实践活动烙印的那部分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其范围也在日益扩大.3主客体的协调统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科孝发曩与稳谐进步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二者之间具有对立统一,交互作用,双向建构的关系.首先.主体与客体间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实践关系.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实在的客体经过"改造"而移入人的大脑,成为精神性,观念性的存在,主体则通过这种主观形式的观念l34'中国青年科技.第166期获得客体的客观内容,从而形成主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归根到底是由实践关系所派生,并最终受实践关系制约.在实践,认识关系的基础上,主客体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对立统一关系.主客体问的相互对立表现在:二者具有不同的本质规定性,各是实践和认识关系中的对立两极;二者地位不同,主体起主导作用,客体处于被支配地位,同时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既受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及其暴露程度的制约,又受到客体作为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的制约.二者的相互统一表现在: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主体离不开客体,客体离不开主体,单独一方的存在都是毫无意义的;交互作用,协调发展,随着主体实践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客体的领域和层次不断扩大和深入,而客体领域和层次的深入,又进一步提高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主体通过"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与认识活动改变了"身外的自然",使之"人化",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就像"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一样,人类所创造的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作为现有的条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主体,使人的感觉,情感,认识,想象,需要等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不断推动实践和认识活动向更宽深的领域迈进."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正是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持续发展,与时俱进,进而迈向新的历史阶段.其次.主体与客体间表现为交互作用的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蕴含着内在规律,同时又是※3: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P82—8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95.※5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P82—83.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饱含着需求驱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同时又认为,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其限度,主体活动既要受到自然条件,自然规律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状况的制约,还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主体通过改造对象,使之适应自己,而客体则通过制约主体使之适应对象世界.由此可知,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兼顾主体和客体,强调协调一致,同生共促,科学发展,不可强求一方而偏弃一方,失调,失衡,失序,失态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人类曾经或正在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三,主体与客体间表现为双向建构的发展关系.主体和客体互为前提,互有所求,二者的互动关系应是同价共建,增值双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每当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均衡,协调发展一致时,社会运行和发展就处于良性和谐状态~.而一旦主体与客体出现排斥,抵触,交恶,主客体关系就会异化,扭曲,变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会陷入不协调状态,社会运行就会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甚至出现越轨,危机或战争.比如上世纪后期以来,人类面临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贫富差距,资源透支,精神信仰危机,世界性或局部性战争等众多全球性问题,暴露出主体与客体的矛※6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J1东南学术,1999(5)盾与冲突激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过分索取与征服,人对社会的对抗与压制,人对人的冷漠与敌视,人对自身的道德滑坡与信仰丧失,等等.因此,人类远景目标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自身全面的自由发展,其现实的推动力源于不同层次的主客体相互间的持续互动,同构和共建,并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他人和谐,人与自己和谐的关系状态和运动方式,这是主客体关系更高层面上的新的统一,协调和发展.[Title]:APreliminaryDiscussion onSubjectandObjectandTheirCorrelation[Author]:HeErmao.(Henan Institu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HenanXinxiang,453oo3)[Abstract]:Subjectandobject belongtophilosophycategory. Duringthehistoryprocessofhumansociety,theconflictandreciprocity havealwaysexistedbetweensubject andobject.TherelationshiPs betweensubjectandobjectare practicalrelationwithaunityofopposites,thevaluerelationwith interactionandthedevelopmental relationwithbilateralconstruction. TheharmonyandUnification betweensubjectandob-jectarethe basicmotivationtobuildaharmonysociety.[Keywords]:Subject;object;corre】atjon【参考文献】[1]石义斌,杨宇军.试论主容体统一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J].江西社会科学, 2001(2)[2]李诚.试论主容体统一的现实基础[J].宜宾学院,2002(7).[3]查庆,田方林.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http:///po1itiCs/2006—10/18/ content一5218639.htm(2006—10~18).2..8年4月?35。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原理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原理1

政治学
实践决定认识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其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 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 动认识的发展。 其二,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 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近水知鱼性,傍山识鸟音。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 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 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 的,是“内正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 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孟轲认为“人之所不 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而知者,其良知 也。” 他说:“仁、义、礼、 智,非由外我也,我 固有之也”。
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经验论 的认识论理论可以概括为 三个相互联系的命题: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对象和感觉原是 一种东西”
唯物主义可知论
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况就明 确指出,没有什么 “生而 知之 ” ,而是“求之而后 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 都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 非天性也,积靡使然 也”;“凡以知,人之性也; 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
唯物主义可知论
自然界是一 本不隐藏自己的 大书,只要我们 去读它,我们就 可以认识它。
人的思维是否具 有客观的真理性,这 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正确认识得以确证; 使错误认识得以修正。
大地是球形吗? 哥伦布
麦哲伦
航海实践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 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 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 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基本结构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

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的类型: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等。

第三,实践中介。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操作这此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仲、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

火车、电脑、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5、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6、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特点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现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4.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前提、互为媒介;
五、认识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突出特点:
①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将其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
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3.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五、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1、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
2、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3、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3、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具体包括:
①控制方法②信息方法③系统方法④模型方法⑤理想化方法……

e第二章 认识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原理ppt

e第二章 认识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原理ppt

真理具有价值性: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一个普遍性的关系 范畴,是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关系, 即客体对主体的某种有用性。 真理作为主体对客体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 具有满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的属 性,这就是真理的价值(属)性,即真理对人 的有用性。
“有用就是真理”:P74
主观真理论最典型的代表是实用主义真理 观,其基本观点是“有用就是真理”。它只强调 真理的有用性而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际上,真 理的客观性才是其根本属性,它的有用性是以客 观性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客观性仅仅凭有用性 来判断一种认识是否真理,就会把荒谬的东西也 说成真理。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a.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p72d5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 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b.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P71
从主观条件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知 识水平、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 法的限制。 从客观条件看,事物是复杂的,事物本 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并且人的认识受 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客观世界
客体
实践客体的特征: 社会历史性 客观性 对象性
实践客体的基本形式: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P60 d2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区别: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 统一: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 后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 存、相互作用(确定方案、实际作用于客 体、使目的手段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p56d5)。
人对世界的观念认识过程不仅表现 为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而且也表现为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即由知 性到辩证理性以及二者的对立统一。
2.从认识到实践 p70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 又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嘿,你知道吗?实践就像一场超级有趣的大派对,在这个派对里,主体和客体那可是相当有戏的角色呢。

主体啊,就像是一个超级热情的派对达人。

这个达人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他看客体就像是看到了一堆等待被发掘的宝藏。

比如说,一个厨师(主体)面对食材(客体)的时候,那厨师就像一个魔法师,食材在他眼里不是普通的萝卜白菜,而是魔法世界里的神秘材料。

他拿着锅铲就像挥舞着魔法棒,想要把这些客体变成超级美味的佳肴。

而客体呢,有时候可不会那么听话。

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怪兽,你想让它乖乖听话可不容易。

就像木工做椅子的时候,那木头(客体)可能有自己的小脾气,也许它纹理不顺,就像故意和木工(主体)作对一样。

木工得花费好大的力气,就像在驯服一头倔强的小牛犊。

主体和客体之间还会玩一些意想不到的游戏。

主体去探索客体的时候,就像探险家在神秘的丛林里冒险。

客体有时候藏着好多秘密,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宝盒,主体要费尽心思去打开。

比如科学家研究微观世界,那些微小的粒子(客体)就像是宇宙里最神秘的星球,科学家(主体)要拿着各种高科技仪器就像拿着星际探险的装备一样,去揭开它们的秘密。

有时候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就像一场超级疯狂的变装秀。

画家面对一块空白的画布(客体),他用颜料(主体的工具)把画布变得五彩斑斓。

这画布就像一个灰姑娘,画家就像是仙女教母,把灰姑娘变成了耀眼的公主。

不过呢,主体也不能太任性。

如果主体过于莽撞,就像一个冒失的骑士冲向敌人,可能会被客体狠狠反击。

就像那些不按照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客体)的人,最后只能被自然弄得灰头土脸,就像被调皮的精灵戏弄了一样。

在这场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大剧里,两者相互依存。

主体要是没了客体,就像演员没了舞台,只能干瞪眼。

客体要是没了主体,就像宝藏深埋地下永远无人知晓。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齿轮一样,缺了谁都转不起来。

而且,主体和客体的互动还充满了惊喜。

今天主体觉得客体是这样的,明天可能就会发现客体还有另一副模样。

马克思复习资料

马克思复习资料

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不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科学性、革命性、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6、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1.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1.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

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①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
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Hi 同学们上午好欢迎关注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就是实践主体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运用各种实践中介作用于实践客体,使世界日益从自在世界转变为人类世界的能动的过程,也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和认识过程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方面构成的。

实践或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或认识能力的人,是人类活动中唯一能动的要素。

实践或认识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

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客体。

人类实践或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自动界、人类社会等物质对象,也可以是主观的思想、理论、世界观等精神对象。

实践或认识中介则是指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既包括人们的主观意识,又包括人们的肉体,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因此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等于主观。

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类实践和认识范围内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的对象,也包括精神的对象,也不等于客观,因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等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2.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同时客体也能对主体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实践主体在人类意识的指导下可以运用实践中介能动地改造实践客体,实现主体的对象化或主体客体化。

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另一方面,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也会反过来制约、影响主体,实现客体主体化。

因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一方面表现为人化自然,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人的自然化。

认识论必背知识点整合

认识论必背知识点整合

认识论必背知识点整合专题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实践的基本要素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都是认识主体、认识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认识中介。

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与实践具有同构性。

(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①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②按照实践目的和方案借助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但生理素质的差异不能决定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专题二认识的本质(一)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任何认识都是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中介实现。

是否承认以实践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以及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专题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 实质看 特点: 具有物质性的特点 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目的与手段、创造者 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被动者的关系
实质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 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 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 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 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 互作用的实质。
第一客体是一种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而是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第一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第三客体的变化发展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主体和客体就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 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 主体指从事这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 人。 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 对象。
实践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 目的通过手段以对象化的方式在客体身上 体现出来,就达到了实践结果。
实践结果是人的意图、意志在客观事物中 的凝聚和体现,因而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 的融合。
实践结果作为实在的东西,一经产生就同 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成为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存在。
嘉峪关
唐三彩
明清家具 床
为什么客体是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 主体相对立的东西 第一,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 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 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 平。 第二,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 着的。 第三,客体的变化发展是主体本质力量的 确证。
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 自然形式的客体:自在自然和人工自然

马原选择题精选总结

马原选择题精选总结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是(恩格斯)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正因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

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

这是正确的。

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

辩证法讲的是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辩证法主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是对自然界的客观的变化、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它是人们的一种理论形态或者思维法形式存在的辩证法,属于意识的畴。

相应的,客观辩证法是以物质联系运动发展的客观状态形式存在的辩证法,总体属于物质的畴,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是容,主观辩证法是形式,这就是两者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指辩证的思维,在本质上它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

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畴。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中国古代哲学家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相对主义【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相对主义的确认。

题干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贽的关于相对主义的典型命题,“是非无定质”是说是非没有界限,这显然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第2章 实践与世界

第2章 实践与世界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实践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作 用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一、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三、实践的运行机制
一、实践: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1、实践概念的历史发展
苏格拉底说,“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 哲学的实践”。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 在内的活动”。 康德正式把实践引入哲学,特指伦理实践。 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 但把人的实践活动等同于吃喝、享用对象等。 黑格尔把实践等同于概念实践。
实践的继承表现为合规律的必然过程,同时也是主 体的自觉选择过程,因而实践具有选择机能。(规 律与目的、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现实的实践的自我变革机能是实践的继承机能和选 择机能的内在统一。 现实是过去和现在的交接点,也是过去和未来矛盾 的集结点。 继承性并不否定选择性、选择性也不否定继承性。
(2)手段是目的实现的中介 手段即实践工具由人的身外的自然物构成,是 一种身外的自然力,但它又是人的身内器官的 外化,从而成为人的身外器官。 手段是过去活动和未来活动的统一,是过去活 动的产物,是未来活动的前提。
实践过程实现双重的否定:
• 一方面,否定客体的现成客观性; • 另一方面否定目的本身的单纯的主观性。
2、同反映客体规律的理性相比,反映主体需 要的理性具有三个特点:
• 第一,从反映内容看,前者反映客体的关系 和规律,把客体的规定性纳入主体的认识中, 转化为主体的能力;后者反映的是主体的一 直、需求和主体能力、道德原则和伦理水平 等内容,其实质是要把主体对象化,依据主 观世界改造对象世界。
第二,从追求方向看,前者追求客体的必然 性,是利用这种必然性的认识,向人们展示 外部世界的各种可能性,以供主体实践行动 时选择;后者是追求客体的应然性,以供主 体根据应然性在客体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作 出选择。

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是哲学上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理论观点。

实践主体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的人,而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的对象或待解决的问题。

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指实践活动中人对客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不断交互影响。

在哲学上,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观点主要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实践主体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者;实践客体则是人实际参与和改造的客观事物或现象。

实践主体通过对实践客体的观察、实验和实际操作等活动,不断积累对客体的认识,并通过改造客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指实践活动中人通过改造客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又受到客体的反作用影响。

实践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与客体进行直接的物质力量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改造客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同时感受到客体的反作用力。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双向的,即实践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而客体也对实践主体施加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通过实践活动的反馈循环来实现,实践主体根据客体的反馈信息对其实践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实践活动是产生和发展认识的基础。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不仅通过感性认识获得对客体的直接经验,还通过理性认识进行抽象与思维,从而形成对客体的更深入的认识。

实践主体通过改造客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积累经验并不断改进实践方法和手段,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通过相互合作和协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含义)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也使得客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二是实践按照目的和方案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实践手段把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着一定方向进行。

(2)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提出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即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首先就要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总是为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服务的。

同时,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当代,科学发展观正是来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

第二,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为人的认识提供可能。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正因为实践的工具性,才能使得认识对象的属性、本质得以暴露,使对象成为人的认识可以把握的内容。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实践不但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将活动内化为认识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形成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使得客体成为可以认识的内容;内化成主体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其的认识能力)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改造认识对象,才能使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得以暴露;只有通过实践使感觉器官直接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反映到人脑中,从而形成一定的认识。

第四,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使其成为人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

一 实践活动的主体 客体 中介

一 实践活动的主体 客体 中介

一实践活动的主体客体中介1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2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3 二者的区别: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但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为主题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存在。

4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的关系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是限定和超越的关系,客体限定主体,主体超越客体。

二者相互作用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实践目的的确立,实践手段的实施,实践结果的出现和检验。

人类实践活动正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相互作用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客观过程。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四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五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哲学立场,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哲学立场)2 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其特点是把人的反映看做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3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①认识是主体多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主体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

客体即客观对象对认识的出发点,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

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着一定的认识指向和内容。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认识过程中包含着主体的作用,主体的思维结构具有选择和重构功能。

③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反映和创造是主体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反映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创造受到反映的制约,有反映所形成的的观念的映像,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属性。

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

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资本周转时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用十六个部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

这些内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

在这些内容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核心内容。

其他内容是这个核心内容的展开和延伸。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有哪些?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六条重要原则,即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我们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没有止境的,是因为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没有止境。

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师生之问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并举实例作出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和思想教育于一身的学科,它从总体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都有所提高。

这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的。

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

学生通过掌握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者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开展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活动。

教师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

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或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单元第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2—3分钟)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5、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

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

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