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一、前言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无菌技术实施,本文档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二、合用范围本文档合用于所有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和无菌技术实施的企业和医院。

三、质量管理规范3.1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制定并实施质量手册、程叙文件和记录文件。

3.2 建立并执行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风险管理等方面。

3.3 为每种生产的医疗器械建立完整的质量信息档案,并及时更新。

3.4 确保生产设备良好维护和有效运转,确保生产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3.5 对原材料进行验收、检验、分类、存储,并建立供应商评价与管理制度。

3.6 严格执行批次管理制度,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可追溯。

3.7 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要求。

四、无菌技术实施细则4.1 生产现场必须符合无菌环境要求,包括温湿度、洁净度等方面。

4.2 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医疗器械应符合无菌保护要求。

4.3 进行无菌处理前,必须对医疗器械进行表面清洁,并进行包装,保证无菌状态不受污染。

4.4 进行无菌处理时,应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高温高压灭菌、化学灭菌等。

4.5 对于无法进行无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必须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进行特殊消毒等。

五、总结5.1 本文档所述简要注释如下: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或者医学问题的设备、仪器、器具、材料和其他相关物品。

无菌:指在无微生物存在的状态下,保持无菌物品的状态或者环境。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风险管理等方面,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全面把握质量问题。

5.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备案、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医疗机构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了药品的分类、生产、经营、质量控制、监管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药品使用工作的法律责任。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附件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注解:
1.本指导原则条款编号旳编排方式为:X1.X
2.X3,其中X1为章节
旳次序号,如旳第一位X1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旳第一位X1体现“厂房与设施”章节;X2为同一章节内条款旳次序号,如旳第二位X2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一条规定,旳第二位X2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第二条规定;X3为同一条款内细化旳检查指导旳次序号,如旳第三位X3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规定细化旳第一种检查要点,旳第三位X3体现“机构与人员”章节对第一条规定细化旳第二个检查要点。

其他章节编号规则相似。

2.每一章节旳检查指导原则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每章旳前半部分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所规定条款制定旳检查指导,每章旳后半部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所规定条款制定旳检查指导。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1.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并检查文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2.检查文件是否得到员工的有效使用和落实,包括是否制定了培训计划并进行培训记录。

二、原材料和辅料采购管理1.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合格供应商清单,包括对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程序,并检查相关记录。

2.检查原材料和辅料的采购程序,包括对采购的控制和跟踪,并检查相关记录。

三、生产过程控制1.检查生产车间的洁净度和空气质量,包括洁净室的清洁和维护等。

2.检查原材料和辅料的贮存和消耗,包括贮存条件、有效期控制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3.检查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维护情况,并检查维护记录。

4.检查生产过程的操作规范和程序,包括无菌操作的控制和记录。

5.检查生产过程的计量和检测,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并检查检测报告。

四、产品质量控制2.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包括产品的表面、形状、颜色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3.检查产品的功能性能,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特性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4.检查产品的无菌性和安全性,包括无菌检测、生物负荷测试等,并检查相关记录。

五、质量数据的管理和分析1.检查质量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包括生产记录、检测记录等。

2.检查质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包括异常情况的处理和记录。

3.检查质量数据的反馈和改进,包括质量问题的处理和纠正措施,并检查相关记录。

六、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改进1.检查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程序,并检查相关记录。

2.检查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程序,并检查相关记录。

3.检查企业对质量问题的改进和预防措施,并检查相关记录。

上述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的指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要注意抽查和现场观察,确保质量管理规范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无菌医疗器械对于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遵循一定的质量管理规范,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无菌医疗器械的检查和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无菌医疗器械的检查评定标准。

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 设备和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必要时需要对关键设备进行验证和监控。

对于与无菌医疗器械相关的生产设备,则需要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无菌环境中的生产过程符合要求。

2. 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对从事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

培训的内容包括无菌操作技术、无菌器械生产流程、质量控制要求等。

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健全的人员考核和纪律管理制度。

3. 原材料和辅料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与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密切相关。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辅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接收检验和质量控制制度。

同时,对于与无菌医疗器械直接接触的原材料和辅料,还需进行更为严格的检验和管理。

4. 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流程。

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消毒和灭菌措施,以确保器械的无菌性。

同时,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验证,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二、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1. 外观检查:无菌医疗器械在外观上应无明显的污染、破损和其他缺陷。

外观检查应包括对器械表面、包装和标志的检查,确保无菌医疗器械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或损坏。

2. 性能检验:无菌医疗器械的性能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性能检验的内容包括对器械的使用功能、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测试。

通过性能检验,可以评估无菌医疗器械是否具备满足临床需求的基本功能。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保证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第三条 本细则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 无菌:指没有活性微生物的状态。

2. 可追溯性:指能够追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或数据。

第三章 生产质量管理第四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制定和执行生产质量管理手册,明确生产流程和相关规范。

第五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保证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

第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

第七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原材料采购管理体系,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第四章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第八条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制定和执行无菌生产管理规范,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第九条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无菌区域,设置相关设备和工具,保证生产环境的无菌性。

第十条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采取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以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第十一条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对产品进行无菌检测和监控。

第五章 产品质量追溯第十二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能够追溯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

第十三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对产品进行标识,包括生产日期、产品失效日期等。

第十四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包括产品的标识信息、使用说明、检测报告等。

第六章 处罚和监督第十五条 对于违反本细则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十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应受到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

第七章 附 则第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有效期为三年。

第十八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处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一、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环境检查1.环境条件:包括厂房设计、厂房内部通风、空气过滤、温湿度控制等,确保生产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2.明洁区和无菌区划分:明确明洁区和无菌区的边界,避免交叉污染。

3.压差和气流方向:明确各个区域的压差要求,确保空气流向合理,避免污染。

4.空气微生物监测: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确保无菌区的空气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

5.无菌区域应急措施:对无菌区域的空气过滤设备和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以备突发情况。

二、生产操作规范检查1.操作人员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其具备无菌器械生产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无菌操作区域:明确无菌操作区域的划分,确保操作人员在无菌区操作时,符合无菌操作规范。

3.无菌操作台和器械盒要求:无菌操作台和器械盒应具备无菌操作要求的功能,如易清洁、耐腐蚀、防尘、防轻微震动等。

4.空气流向和压差控制:确保无菌操作区域内的空气流向合理,压差符合要求,避免污染。

5.灭菌包装材料和灭菌流程:检查灭菌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对灭菌流程进行监控。

三、产品质量检查1.灭菌效果检查:对灭菌批次进行检查,检验灭菌器械的灭菌效果达到无菌要求。

2.生产记录:检查生产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3.追溯体系:建立器械追溯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四、员工卫生和培训检查1.基本卫生要求:确保员工服装、手部卫生符合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2.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规范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和管理无菌生产环境。

总结: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主要涉及无菌器械生产环境检查、生产操作规范检查、产品质量检查和员工卫生和培训检查等方面。

通过对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医疗器械生产符合无菌要求,保障患者的用量安全和有效性。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015年第101号公告)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015年第101号公告)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第一部分范围和原则1.1 本附录是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1.2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期用途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并应当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第二部分特殊要求2.1 人员2.1.1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2.1.2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2.1.3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2.1.4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2.2 厂房与设施2.2.1 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

2.2.2 应当根据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定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检查要点指南〔2021版〕为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标准实施具体要求,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本指南针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附录无菌医疗器械】中重点检查条款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归纳明确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重点环节的审查要求,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那么】的有益补充,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掌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检查的参考资料。

本指南主要针对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检查可参考【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检查要点指南】〔2021版〕。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机构与人员生产企业应当明确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管理职责,对管理职责进行文件和制度上的规定,目的是评价具有行政责任的管理者〔决策层〕能否确保企业建立一个充分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活动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生产负责人的相应职责,确定管理者代表在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组织机构1.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以及相互沟通的关系,并形成文件,确保企业建立充分的、有效的、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无菌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

本实施细则中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第三条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并保持其有效性。

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各机构的职责、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五条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并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生产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组织策划并确定产品实现过程,确保满足顾客要求;(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四)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五)指定专人和部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确保相应法律法规在生产企业内部贯彻和执行。

第六条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第三章资源管理第七条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的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第八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相应技术和法规等培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并维护产品生产所需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仓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

生产环境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条若工作环境条件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工作环境条件要求的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以监视和控制工作环境条件。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附件: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一、目的和范围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范适用于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

二、术语和定义1.无菌医疗器械:指接触人体的医疗器械或其部件,在没有灭活或去除微生物的情况下,应用于正常组织内,包括体腔、血管系统和其他腔道内,但不包括以穿刺为目的的器械。

2.无菌:指在规定条件下,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3.无菌状态:指器械、容器、包装或场所等在无菌处理后,维持其无菌状态的能力。

4.无菌隔离:指将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物理上分隔开,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无菌产品的生产。

5.无菌环境:指在无菌处理和生产过程中,无菌控制的环境状态,包括无菌区域和无菌空气环境。

6.无菌区域:指在闭合空间内,通过有效的过滤和空气流动控制,保持无菌环境的区域。

7.无菌过程:指依据无菌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加工的过程。

8.清洁区域:指无菌区域之外,仍需要维持一定的清洁度的区域。

9.环境监测:指对无菌区域、无菌过程和无菌产品进行微生物监测的活动。

10.环境条件:指影响无菌过程和无菌产品质量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压差、洁净度等。

三、质量管理体系1.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无菌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方针、质量计划、质量手册、质量职责和职权、质量程序和工作指导书等文件,并由相关人员执行和审核。

3.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及时改进。

四、无菌环境和设备控制1.无菌区域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压差等环境条件,以满足无菌操作的需要。

2.无菌区域的设计、装修和设备应符合相关的规定,保证无菌环境的建立和维持。

3.无菌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进行验证,确保无菌环境的质量。

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本文介绍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中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特殊要求。

第一部分规定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需要满足质量和预期用途的要求,并应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第二部分则提出了对人员和厂房设施的要求。

在人员方面,所有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

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受到指导和监督。

此外,应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并根据程序进行净化,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对于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对手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裸手消毒剂的种类。

应建立人员健康档案,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应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保证工作服及其质量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在厂房与设施方面,应有整洁的生产环境,避免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厂区应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并根据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定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必要时,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对于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的无菌医疗器械及需要在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后续加工(如灌装封等)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和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不低于10,000级洁净度级别。

初包装材料是指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使用前没有被污染,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入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菌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其生产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被制定出来。

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环境的要求。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在洁净室中进行,且洁净室应满足一定的净化级别。

洁净室的建设和维护应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的规定,并进行定期的验证和检测。

二、无菌产品的包装。

无菌医疗器械在包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状态。

包装应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包装密封性和材料的无菌性。

包装操作应在干燥、无尘、无细菌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并进行包装过程的验证。

三、工艺控制。

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其中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生产工艺的确定和验证、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检验等。

同时,对从事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四、生产过程的验证和监控。

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和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其中包括无菌性测试、物理指标测试、化学指标测试等。

对于失效产品或超出规定的产品,必须进行隔离和处理。

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手册和程序的编制、质量记录的保留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内审和外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证无菌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不会引入微生物,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潜在的风险。

总之,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范,它涉及到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全过程,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定标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评
估原则(试行)
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行细则》旳规定, 为了规范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公司旳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检查工作, 统一检查规定,制定本评估原则。

一、检查评估措施
(一)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 须根据申请检查旳范畴, 按照无菌医疗器械实行细则, 拟定相应旳检查范畴和内容。

(二)无菌医疗器械检查项目共253项, 其中重点检查项目(条款前加“*”)31项, 一般检查项目222项。

(三)现场检查时, 应对所列项目及其涵盖旳内容进行全面检查, 并对不符合事实做出描述, 如实记录。

其中:
严重缺陷项:是指重点检查项目不符合规定。

一般缺陷项:是指一般检查项目不符合规定。

不合用项:是指由于产品生产旳规定和特点而浮现旳不合用检查旳项目。

(该项目公司应当阐明理由, 检查组予以确认)
一般缺陷率=一般缺陷项目数/(一般检查项目总数-一般检查项目中不合用项目数)×100%。

(四)成果评估:
二、检查项目。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环节。

第三条无菌医疗器械分类标准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条对无菌医疗器械要求进行分类管理、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合格出厂。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五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证。

第六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职责,设立质量控制部门,并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

第七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制定质量管理文件和工作程序,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合法性。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确保设施设备和场地符合无菌生产的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无菌性能。

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确保员工熟悉无菌生产知识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外购物资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第三章生产工艺控制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工艺进行合理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无菌环境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和监测。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制定物料清洗、消毒和灭菌工艺流程,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无菌性能。

第十五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和标识符合相关要求。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

第十七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进行质量检验和监测,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无菌性能。

第十八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设立质量风险评估机制,对无菌医疗器械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第十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追溯调查和质量事故处理工作。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1. 引言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是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它们需要在使用时保持无菌状态以避免感染风险。

本细则旨在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确保其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2.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要求2.1 生产厂商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及权限;制定并执行质量管理手册,明确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点;确保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无菌生产要求,包括无菌区域的建设和监测;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进货检验、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2 生产厂商应进行员工培训,确保员工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操作流程、质量要求和无菌技术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员工应定期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

2.3 生产厂商应建立并执行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2.4 生产厂商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和跟踪制度,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操作情况,并能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批次。

3.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3.1 无菌医疗器械的灭菌方法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生产厂商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无菌医疗器械选择适宜的灭菌方法,确保灭菌效果可靠。

3.2 对于需要在无菌环境中开封的产品(如手术包等),生产厂商应确保开封过程符合无菌要求,并在包装上标示相应的开封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无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

3.4 生产厂商应定期对无菌医疗器械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无菌状态符合要求。

3.5 生产厂商应建立并执行产品售后追踪制度,及时掌握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和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和改进。

4.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保证无菌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YY0033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YY0033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YY0033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质量管理体系: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和职责等。

2.设备和设施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和设施,并按照规定进行验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持对产品质量的关键参数的控制。

3.检验和测量: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制定检验和测量计划、方法和程序,对原材料、在制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测量,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4.文档和记录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文档和记录管理制度,包括标准作业程序、质量记录和质量档案等,并确保其真实可靠、易于检索和维护。

5.培训和教育: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控制和维护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

6.风险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的风险等级和临床使用要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对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工艺和产品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7.不良品管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和执行不良品管理制度,包括对不良品的分类、处理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8.反馈和改进: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实施反馈和改进制度,包括收集、分析和处理顾客投诉、产品回收和直接或间接不符合的情况,以改进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

YY0033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对于提升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步骤,规范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每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监督,才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降低不良事件和事故的风险。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涉及到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测、产品的检验和测量、不良品的处理和改进等多个方面,要求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流程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定的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一、背景和目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无菌医疗器械是临床操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及其现场检查,对于确保其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的指导原则,以提高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的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使用。

二、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公司管理要求(1)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和责任;(2)制定并执行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各个环节符合相关标准;(3)建立并执行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4)建立并执行设备维护计划,确保生产设备的有效运行;(5)建立并执行校准和验证计划,确保测量设备和测试方法的准确性。

2.生产管理要求(1)制定并执行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进度;(2)实施无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3)制定并执行原料采购和存储管理规范,保证原料质量;(4)建立并执行生产设备清洁和消毒程序,防止交叉污染;(5)建立并执行产品包装和标识规范,确保产品完整;(6)建立并执行产品追溯体系,能够追溯产品质量问题的起源。

3.实施过程监控要求(1)建立并执行定期检查计划,遵循规定的检查程序;(2)监控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确保生产的一致性;(3)建立并执行制品样品检验程序,保证产品质量;(4)制定并执行物料供应商审核和评价程序,保证原料质量;(5)建立并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及时处理不合格品。

1.检查对象和检查要点(1)检查对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2)检查要点:①生产车间的布局和环境卫生;②无菌室(区)的硬件设施和运行状态;③无菌室(区)的洁净度和压力差;④无菌器械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包括无菌过程、灭菌过程等;⑤原材料的采购和存储管理;⑥检查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情况。

2.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2)注意事项:①检查前应提前通知检查对象,确保能够提供相关记录和材料;②检查过程中与被检查对象进行沟通,了解相关问题的现状和改进措施;③检查后及时编制检查报告和整改要求,督促被检查对象进行整改;④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一、生产车间环境1.生产车间应具备无尘室条件,并经过定期验证。

2.生产车间应按照要求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3.对生产车间进行空气菌落总数、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孢子数目的监测,确保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无菌生产工艺1.无菌器械生产应严格按照无菌工艺流程进行,并有详细的操作规程。

2.无菌工艺中应包括原辅材料的采购验收、物料准备、清洗消毒、无菌包装等环节。

3.原辅材料的采购应从合格的供应商采购,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

三、清洗消毒1.对无菌器械的清洗消毒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记录清洗消毒的过程。

2.对清洗消毒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验证,确保其正常工作。

3.对清洗消毒剂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并进行监测和记录。

四、无菌包装1.无菌器械的无菌包装应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装。

2.无菌包装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无菌包装材料,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3.对无菌包装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验证,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质量控制1.对无菌器械的生产过程应进行记录,包括原料采购、清洗消毒、包装等关键环节的记录。

2.对无菌器械的生产批次应进行质量抽检,并确保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3.对无菌器械的质量问题应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调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并不再发生。

六、培训和教育1.对从事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工作的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无菌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七、文件记录1.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件和记录应妥善保管,并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保存。

2.必要的文件和记录应进行编号和归档,方便查阅和追溯。

本细则的实施能够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符合度,对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细则的实施也能够规范无菌器械的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引言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是确保产品无菌性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制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以指导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定义1. 医疗器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缓解疾病的器械、设备、仪器、器具或相关物品。

2. 无菌医疗器械:指在生产、包装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的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要求1. 生产设施与环境1.1 生产设施的设计应满足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

1.2 生产现场应严格控制环境,包括空气洁净度、温湿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1.3 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校验和保养。

2. 人员管理2.1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并配备经过培训合格的员工。

2.2 所有员工应定期接受有关无菌生产的培训和教育,掌握相应的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要求。

2.3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严密性。

3. 原材料管理3.1 原材料的采购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3.2 原材料的收货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及时退换。

4. 生产工艺控制4.1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工艺控制制度,并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4.2 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3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灭菌和无菌包装的要求,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5. 质量检验与验证5.1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应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并购置适合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第一部分规范1.1 本附录是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1.2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期用途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并应当根据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第二部分特殊要求2.1 人员2.1.1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2.1.2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2.1.3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2.1.4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2.2 厂房与设施2.2.1 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

2.2.2 应当根据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定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生产中的污染。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必要时,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2.2.3 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的无菌医疗器械及需要在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后续加工(如灌装封等)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和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级洁净度级别。

2.2.4 与血液、骨髓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和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0级洁净度级别。

2.2.5 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和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300,000级洁净度级别。

2.2.6 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需清洁处理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其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的设置应当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应当在不低于300,000级洁净室(区)内生产。

2.2.7 对于有要求或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当在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

2.2.8 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间、洁具间、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洁处理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但不得低于300,000级。

无菌工作服的整理、灭菌后的贮存应当在10,000级洁净室(区)内。

2.2.9 洁净室(区)应当按照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人流、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同一洁净室(区)内或相邻洁净室(区)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交叉污染。

2.2.10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指标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2.2.11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当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2.2.12 进入洁净室(区)的管道、进回风口布局应当合理,水、电、气输送线路与墙体接口处应当可靠密封,照明灯具不得悬吊。

2.2.13 洁净室(区)内操作台应当光滑、平整、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洁处理和消毒。

2.2.14 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洁净室(区)的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洁净室(区)的门应当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当便于清洁,不受清洁和消毒的影响。

100级的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

在其他洁净室(区)内,水池或地漏应当有适当的设计和维护,并安装易于清洁且带有空气阻断功能的装置以防倒灌,同外部排水系统的连接方式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2.2.15 洁净室(区)内使用的压缩空气等工艺用气均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应当进行验证和控制,以适应所生产产品的要求。

2.2.16 洁净室(区)内的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

2.3 设备2.3.1 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应当符合洁净环境控制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2.3.2 洁净室(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经过确认并保持连续运行,维持相应的洁净度级别,并在一定周期后进行再确认。

若停机后再次开启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进行必要的测试或验证,以确认仍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级别要求。

2.3.3 应当确定所需要的工艺用水。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工艺用水时,应当配备相应的制水设备,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用量较大时应当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室(区)的用水点。

工艺用水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2.3.4 应当制定工艺用水的管理文件,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送管道应当满足产品要求,并定期清洗、消毒。

2.3.5 与物料或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艺装备及管道表面应当光洁、平整、无颗粒物质脱落、无毒、耐腐蚀,不与物料或产品发生化学反应和粘连,易于清洁处理、消毒或灭菌。

2.4 设计开发2.4.1 生产企业灭菌的,应当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L),并提供灭菌确认报告。

2.4.2 如灭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现残留,应当明确残留物信息及采取的处理方法。

2.5 采购2.5.1 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验证,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材料,采购物品应当与经生物学评价的材料相同。

2.5.2 对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应当满足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2.5.3 无菌医疗器械的初包装材料应当适用于所用的灭菌过程或无菌加工的包装要求,并执行相应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保在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

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所采购初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可接受水平并形成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对采购的初包装材料进行进货检验并保持相关记录。

2.6 生产管理2.6.1 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烟雾、毒害物、射线和紫外线等有害物质的厂房、设备应当安装相应的防护装置,建立其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并形成文件,以进行有效控制。

2.6.2 应当制定洁净室(区)的卫生管理文件,按照规定对洁净室(区)进行清洁处理和消毒,并保存记录。

所用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不得对设备、工艺装备、物料和产品造成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当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2.6.3 生产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清洗剂及在洁净室(区)内通过模具成型后不需清洁处理的零配件所用的脱模剂,均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

2.6.4 应当制定工位器具的管理文件,所选用的工位器具应当能避免产品在存放和搬运中被污染和损坏。

2.6.5 进入洁净室(区)的物品,包括原料和零配件等必须按程序进行净化处理。

对于需清洁处理的无菌医疗器械的零配件,末道清洁处理应当在相应级别的洁净室(区)内进行,末道清洁处理介质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2.6.6 应当建立清场的管理规定,以防止产品的交叉污染,并做好清场记录。

2.6.7 应当建立批号管理规定,明确生产批号和灭菌批号的关系,规定每批产品应形成的记录。

2.6.8 应当选择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灭菌或采用适宜的无菌加工技术以保证产品无菌,并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6.9 应当建立无菌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确认程序并形成文件。

灭菌过程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在初次实施前进行确认,必要时再确认,并保持灭菌过程确认记录。

2.6.10 应当制定灭菌过程控制文件,保持每一灭菌批的灭菌过程参数记录,灭菌记录应当可追溯到产品的每一生产批。

2.6.11 对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零配件应当至少能追溯到产品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灭菌设备和生产环境。

2.6.12 应当根据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规定各种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和材料的贮存条件,贮存场所应当具有相应的环境监控设施,应当控制和记录贮存条件,贮存条件应当在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中注明。

2.7 质量控制2.7.1 应当具备无菌、微生物限度和阳性对照的检测能力和条件。

2.7.2 应当对工艺用水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测,并保持监控记录和检测报告。

2.7.3 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相关行业标准要求对洁净室(区)的尘粒、浮游菌或沉降菌、换气次数或风速、静压差、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定期检(监)测,并保存检(监)测记录。

2.7.4 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的控制水平并形成文件,明确中间品的存储环境要求和存放时间,按文件要求定期检测并保持相关记录。

应当定期对检测记录进行汇总和趋势分析。

2.7.5 应当根据产品留样目的确定留样数量和留样方式,按照生产批或灭菌批等进行留样,并保存留样观察记录或留样检验记录。

第三部分术语3.1 下列术语的含义是:批号: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生产批:指在一段时间内,同一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出的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的产品。

灭菌批:在同一灭菌容器内,同一工艺条件下灭菌的具有相同无菌保证水平的产品。

灭菌:用以使产品无任何形式的存活微生物的过程,且该过程应当经过确认。

无菌:产品上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

初包装材料: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

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最大允许统计数。

无菌加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产品的无菌制备及产品的无菌灌装。

该环境的空气供应、材料、设备和人员都得到控制,使微生物和微粒污染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第四部分附则4.1 本附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