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线粒体抗体意义

合集下载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一、临床检验类1。

血型检测,微量法2。

不规则抗体筛查3.精液分析4。

尿有形成分分析二、免疫类:1。

优生四项(一)、优生四项* 1.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CMV—IgM)* 阳性提示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 2。

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体IgM定性测定(HSV-1-IgM)* 阳性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急性感染。

* 3.风疹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RV—IgM)*阳性提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 4.弓形虫抗体IgM定性测定(TOXO-IgM)*阳性提示弓形虫急性感染。

(二)、免疫球蛋白1。

免疫球蛋白A(IgA)测定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

IgA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物质。

如IgA合成障阻,对微生物的局部感染便增加易感性,很多病人常发生感染并发呼吸道感染是常与分泌型的IgA低下和缺乏有关。

如反复的慢支感染、胃肠道疾患常与IgA缺乏有关.2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能抗体、能固定补体,具有溶菌、抑菌、中和病毒作用。

IgM是初次免疫应答反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临床上常以测定IgM的增高作为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3.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IgG是血清中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主要抗体。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 gGFc受体,可增强对细菌等物质的吞噬能力。

K细胞也含有IgGFc受体,可引起K细胞的ADCC作用。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对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抗感染起重要作用。

(三)、补体测定1。

补体C3测定C3既是参与古典途径又是参与路旁途径的补体蛋白,有炎症反应时,是一急性时相蛋白,其值会升高,低值见于肾小球性肾炎和免疫复合物疾病。

2.补体C4测定升高:见于风湿热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症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

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 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四)、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作为一种新的高特异性和高阳性预报率的抗体,抗CCP抗体可以成为辅助诊断RA的一个指标。

【精品】自身抗体检查

【精品】自身抗体检查

自身抗体检查1。

抗脉络膜抗体【正常值】血凝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交感性眼炎、脉络膜炎。

2。

抗脑组织抗体【正常值】血凝法和补体结合法: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多发性硬化病、多发性神经炎、接种后及感染后脑炎。

3.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小于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血清ATGA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特异性指标,80%~90%的慢性甲状腺炎病人及60%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此值可呈强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一过性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此情况的发生,与ATGA密切相关。

ATGA可作为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指标,其阳性一般考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非甲状腺肿块。

正常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ATGA阳性检出率增加,40岁以上可达18%,这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反应。

ATGA阳性,还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肝脏病、各种胶原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等。

4。

抗甲状腺微粒抗体(ATM)【正常值】阴性(〈15%)。

【临床意义】ATM阳性,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其阳性率可达60%~90%;还有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呈阳性。

5.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1:10为阴性;滴金法: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某些病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阴性,但ATPO 阳性,因而两种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检出率,并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依据.6。

抗肾上腺抗体【正常值】荧光抗体法:为阴性.【临床意义】阳性,主要见于艾迪生病。

7。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正常值】免疫荧光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阳性率为50%左右,滴度为1:64。

抗核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本身抗体
•本身抗体涉及抗本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旳免疫球蛋白。
•抗细胞内抗原旳抗体涉及:①抗细胞核成份旳抗体(抗核抗体)。 ②抗细胞浆内成份旳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 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③抗细胞表面抗原旳抗体。
•抗细胞外抗原旳抗体涉及: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 抗SSA抗体
• 抗SSA抗体主要见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高达60%~75%。 另外,也可见于其他本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 30%-40%)。还与新生儿红斑狼疮、SCLE及光敏感旳发生有关。 抗SSA抗体对于诊疗干燥综合征敏感性高。
•抗Sm抗体
•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旳特异性标志之一,特异性高 达99%。但阳性率偏低,在SLE中阳性率为30%。同步检验抗 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旳诊疗率。与 病情活动度无关。
红斑狼疮 (LE)
试验室检验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抗U1-RNP抗体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滴度在1:80以上
为SLE患者旳标识抗体
SLE患者 DLE患者
也见于药物引起旳红斑狼疮 为SLE患者旳标识抗体
SLE患者 MCTD患者 SLE患者 干燥综合征 SLE患者 干燥综合征
• 抗核抗体旳分类和命名,习惯上ANA有下列4种命名法:
• (1)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旳疾病命名,如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就是 首先从干燥综合征中检出旳抗体。
• (2)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旳病人名字旳前两个字母命名,如抗Sm抗体, 抗Jo-1抗体等。
• (3)按抗原在细胞旳位置命名,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着丝点 抗体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与抗核抗体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与抗核抗体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与抗核抗体分析及其临床意义郭杰;徐新民;华文浩【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和阳性的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率及其相伴抗核抗体(ANA)核型,抗核抗体谱的不同免疫球蛋白抗体分布频率.方法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22例AMA阳性(AMA+)和46例AMA阴性(AMA-)PBC患者及224例非PBC患者(4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8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80例慢性丙型肝炎、13例酒精性肝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免疫斑点法检测AMA-M2.结果 122例AMA(+)PBC患者中AMA-M2阳性率96.7%;46例AMA(-) PBC患者中AMA-M2阳性率17.4%.AMA阳性PBC患者的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核颗粒型阳性率分别是20.5%,7.4%,21.3%,40.2%;高于非PBC组的1.8%,0.8%,2.2%,13.8%(P均<0.01);AMA阴性PBC患者的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核颗粒型阳性率分别是17.4%,10.8%,19.5%,45.6%;高于非PBC组的1.8%,0.8%,2.2%,13.8%(P均<0.01).结论 AMA与AMA-M2及ANA 部分核型的检测有助于PBC特别是AMA阴性PBC患者的诊断.【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6(023)010【总页数】4页(P1168-1171)【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作者】郭杰;徐新民;华文浩【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15【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检测是诊断PBC的主要检测项目,其中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是该病最特异、最敏感的指标。

抗线粒体抗体意义

抗线粒体抗体意义

抗线粒体抗体(AMA)由Maokey等于1958年首次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血清发现,是一种无器官特异性也无种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以后的研究发现,AMA也见于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

线粒体抗原位于真核细胞线粒体膜内,抗原成分为2-氧酸脱氢酶复合体的亚单位,为一组自身抗原。

AMA靶抗原分为9型(M1-M9)。

M1为线粒体外膜的心磷脂;M2是PBC患者血清中AMA反应的主要成分,其本质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酸脱氢酶的复合体;M3的本质尚不清楚;M4为亚硫酸氧化酶;M5是一种65kD 蛋白;M6、M7、M8的性质不明;M9是一种糖原磷酸化酶。

标本采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参考值:正常人血清A M A 为阴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小于1:10(阴性)。

临床意义:AMA是一种抗线粒体内膜脂蛋白成分的抗体,无器官和种属的特异性,可为五种免疫球蛋白的任何一种,是主要出现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血清中的一种自身抗体。

常用于黄疸及肝病病因的辅助诊断。

阳性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有50%以上的这类病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的滴度(即血清稀释的倍数)可达到1:200~1:3200。

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也可见阳性。

由于抗M1抗体即抗心磷脂抗体,目前不列入抗线粒抗体中。

抗M2见于9 0%的PBC患者,常用作该病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但AMA与PBC的病期、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均无相关性。

除PBC外,抗M2也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HBsAg阴性的肝病。

抗M3 AMA见于吡唑酮(pyrazolone)系列药物诱发的药物性红斑狼疮(PLE)综合征患者;抗M4 AMA也见于PBC;抗M9见于PBC早期;抗M5见于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M6见于异丙烟肼(iproniazid,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药)诱导的肝炎;抗M7出现于一些原因不明的心肌病患者,它的靶抗原有器官特异性,存在于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中。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是包含多种不同临床意义的一系列自身抗体,靶向的抗原包括:DNA、可提取核抗原(ENA)、RNA、核糖核蛋白(RNP)。

主要分为以下:抗DNA抗体(如抗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AHA):抗H1、抗H2A、抗H2B、H3、抗H4抗体等(药物性狼疮的阳性率达95%以上,常见的药物有肼苯达嗪、异烟肼及氯丙嗪)。

抗非组蛋白抗体:ENA抗体谱(抗Sm抗体、抗RNP 抗体、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抗Mi-2抗体、抗Ku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

抗核仁抗体:抗PM-Scl抗体、抗Th/To抗体、抗U3-RNP、抗4-6-S-RNA抗体等。

抗其它细胞成分抗体(PCNA)。

何时检测ANA:高验前概率的患者:存在SLE(如光敏性、胸膜炎)、SSc(雷诺现象、皮肤改变)或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disease, SjD,难以解释的眼干口干)的临床证据时,根据ANA结果很容易诊断。

如果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结果提示有较大或很大概率为以下一种或多种诊断,适合检测ANA:ü关节出现持续性炎症,伴有骨骼及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

早晨起床时关节感觉僵硬,在活动后减轻,称为“晨僵”。

ü肌肉疼痛、红肿、无力,甚至萎缩,做精细动作困难。

ü皮肤出现明显红斑、皮疹,光照后情况加重。

皮肤出现硬化,触觉异常,对温度的感觉出现异常,黏膜处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溃疡。

ü全身多器官损伤,出现乏力、发热、虚弱、贫血、血细胞减少、蛋白尿等症状。

如果不加选择地检测ANA,大多数阳性结果可能反映假阳性,还可能干扰医生的正确诊断。

假阳性情况: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感染:如寄生虫、结核杆菌感染等;肝病:如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等;其他系统疾病:如器官移植后、终末期肾病、I型糖尿病等。

抗线粒体Ⅱ型抗体与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重叠阳性在CREST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抗线粒体Ⅱ型抗体与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重叠阳性在CREST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抗线粒体Ⅱ型抗体与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重叠阳性在CREST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刘燕婕;袁戎;胡丽华;童晓荣【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09(025)009【摘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酶免疫斑点(ELISPOT)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107例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中的ANA阳性率及核型、AMA阳性率及亚型AMA-M2、AMA-M4和AMA-M9的阳性率、CENP-B和Scl-70的阳性率,分析AMA-M2和CENP-B在CREST综合征中的重叠阳性率,同时记录AMA-M2和CENP-B 重叠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AMA-M2与CENP-B重叠阳性在CREST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总页数】3页(P670-672)【作者】刘燕婕;袁戎;胡丽华;童晓荣【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50.5【相关文献】1.抗毒蕈碱受体3(M3R)抗体、抗α-胞衬蛋白抗体和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J], 石立华;樊智青2.小细胞性肺癌患者检测抗纺锤体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的临床意义 [J], 谭立明;张玉红;陈娟娟;李华;肖扬婧卿;吴洋;曾婷婷;田永建;余建林3.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胞衬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J], 刘洁;李刚;向环英;邓建平4.抗毒蕈碱受体3(M3R)抗体、抗α-胞衬蛋白抗体和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J], 石立华;樊智青5.抗SSA60、SSA52、SSB/La抗体及抗着丝点B抗体在老年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症诊断中的意义 [J], 胡海林;方思捷;崔昌;王俊芳;赵福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身免疫性肝病化验检查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化验检查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化验检查分析摘要】目的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病化验检查。

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诊断。

结论抗LSP抗体阳性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且与该类患者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呈平行关系。

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阳性率50%~100%,急性病毒性肝炎阳性率ll%~93%,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阳性率28%~93%,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阳性率0%~l0%,隐匿性肝硬化20%~3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33%~51%,酒精性肝病阳性率0%~36%,其他肝病阳性率0%~17%。

非肝性自身免疫病阳性率0%~l8%。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化验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这三种疾病中任何两者之间的重叠综合征,常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肝脏的一种特殊炎性反应,以血清存在自身抗体、高球蛋白血症及汇管区碎屑样坏死为特征肝脏炎症性病变。

该病以女性多见,女男之比为4:1。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

免疫抑制药治疗有效。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预后与炎症活动严重程度及宿主遗传因素有关,重症患者不经治疗10年后死亡率为90%。

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三型。

(1)1型(经典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征为SMA和ANA阳性,部分有抗平滑肌抗体(抗肌动蛋白),SMA可能是小儿患者的惟一标志。

70%为40岁以下女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治疗效果好。

(2)2型:特征为抗LKMl和(或)抗-LCIl阳性,儿童多见,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复发率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差。

(3)3型:特征为抗肝脏可溶性抗原抗体(抗-SLA和抗LP)阳性。

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治疗效果好。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其病理改变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慢性胆汁淤积、肝纤维化为特征,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

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532020年 第29期这种私密的地方。

中国人又是比较含蓄和保守的,这使得患者在看病的时候不好意思开口。

这种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这需要做一些心理护理,让患者在心理上愿意接受治疗,愿意把病情如实的告诉医生。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都一直需要进行的。

2、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另一个日常护理就是用药护理。

在用药护理方面,针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该做到不随意停药,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用最合适的药物来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因为霉菌性阴道炎是很有可能复发的,如果在用药的阶段,就不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用药,治疗效果不好不说,还有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复发病情。

3、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该做好日常卫生护理,对外阴部进行清洗,在选择内裤方面也要选择纯棉的,透气的内裤,尽量不穿紧身裤这些会对外阴部有一些压迫作用的裤子。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健康管理护理方面,因为对这方面的忽略可能加重病情,或者是让病情很难好转。

4、用药应该以局部用药为主:因为霉菌不易在碱性的环境中生长,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碱性的溶液兑入2%-4%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外阴以及阴道的冲洗,再结合制霉素栓剂合适的剂量塞入阴道内,坚持每天一次,半个月一个疗程。

患者应注意,用药应该以医生的指导为主,而不是擅自用药,因为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应当引起重视。

四、结语了解霉菌性阴道炎,了解醚菌性阴道炎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来说,可以通过一些护理知识来帮助治疗。

让每一位患者更早的进入健康的生活,是我们所有护理人员的希望,也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奋斗目标。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机体内许多器官及其系统损伤的一类疾病。

在我们常见的风湿免疫疾病中,其中主要包括常见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或者是风湿类关节炎等。

在临床检查风湿免疫疾病时,临床上大多采用的是血清检查方式进行相关的诊断,通常会检测到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等一些指标的异常。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检测的经济价值研究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检测的经济价值研究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检测的经济价值研究吴旭伶;邹欣;徐永玲;张玮【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资源》【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目的:通过在体检人群中筛查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M2,AMA-M2)以期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检出率,并评估该指标普查的经济价值。

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法,测算区域性及全国性通过AMA-M2筛查PBC患者的经济效益。

结果:无论在直接的医疗成本还是生命年价值上,通过AMA-M2早期筛查PBC将对患者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结论:将AMA-M2检测作为我国常规健康体检筛查指标是提高PBC检出率并降低治疗成本的重要途径。

【总页数】2页(P51-52)【作者】吴旭伶;邹欣;徐永玲;张玮【作者单位】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2【相关文献】1.新型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IgG和IgA抗体的检测方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J], 卢建溪;钱师宇;舒欣;李刚2.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患者的AMA-M2亚型检测及ANA核型分析 [J], 杨国香;李丽君;董小娟;胡朝军;张蜀澜3.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J], 张洋;李永哲;冯雪;包书萌;胡朝军;佟大伟;张蜀澜4.58例抗线粒体抗体 M2亚型阳性患者检测结果分析 [J], 彭雪莲;史静;邹麟;董剑;王丹5.四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性能比较 [J], 岳燕;刘向祎;王玥文;白婕;杨本善;何小魁;张明珍;郑宇淼;李宜桐;金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身抗体的检测

自身抗体的检测

荧光模式: 大鼠食管,仅限于上皮角质层的较强的线性分层的均质荧光。
STEP1
STEP2
自身抗原:丝聚蛋白(filaggrin)为AKA的靶抗原。
临床意义:见于RA,阳性率36~59%,特异性95~99%。还是一个潜在的预后标志,高抗体滴度可能预示着较严重的RA类型。
抗角蛋白抗体(AKA)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
01
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 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特征,发生率为95~100%。也可出现于SLE,但总是与抗Sm抗体同时出现。抗Sm抗体对SLE具有高度特异性,发生率为20~40%。
02
抗RNP/Sm抗体
抗SSA/SSB抗体
荧光模式 Hep-2片:细胞核呈细颗粒荧光,核仁不发光。 肝组织片:细颗粒荧光。
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3(PR3)。该靶抗原为可溶性蛋白,存在于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
01
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见于Wengener’s肉芽肿,约占ANCA阳性率的80~95%。cANCA被认为是活动性Wengener’s肉芽肿和微多动脉炎的特异和敏感的标志性抗体。还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
0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pANCA 荧光模式: 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周围平滑的带状荧光,细胞核阴性。 猴肝:肝血窦区粒细胞强荧光,而肝细胞阴性。
自身抗原:主要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其他抗原还有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
分裂期细胞阳性
荧光模式:
抗着丝点抗体(ACA)
Hep-2:细胞核细的、相同大小的颗粒荧光,分裂期颗粒荧光带状位于细胞中间。 肝组织片:分布于细胞核的10~20个颗粒,荧光弱,易被忽略。

自免肝相关抗体检测

自免肝相关抗体检测

自免肝相关抗体检测1. 自身抗体(1)检验项目: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 (2)标本采集:3ml 新鲜血于无抗凝管(红色);可与特定蛋白检测合抽一管血,共3ml。

(3)检验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4)仪器:荧光显微镜NIKON--50i(5)试剂:欧蒙试剂(6)临床意义:ANA:对自身免疫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如SLE、硬质病、类风关、干燥综合症等疾病,滴度大都在 1:100,而活动性SLE 阳性率几乎100%。

抗核抗体阳性的疾病有: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盘状红斑狼疮;消化道疾病,如慢活肝、溃疡性结肠炎;造血系统病,如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恶性贫血等。

其它疾病,如药物反应、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恶性肿瘤、结核菌、血管炎、重症肌无力等。

但这些疾病滴度往往过低。

我院大都是肝炎病人,起始滴度为1:100。

如果发现阳性病人,则会作进一步的稀释试验。

正常的老年人约有2-4%者呈低滴度阳性。

AMA: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可有30%阳性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可有90%阳性;正常人无此抗体。

ASMA:此抗体为非特异性抗体。

当肝炎病人肝细胞严重损害时,肝细胞胞浆中,肌球蛋白和肌纤维收缩蛋白,释放到血液中产生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病毒性肝炎。

(7)正常值范围:ANA 阴性; ASMA 阴性; AMA 阴性(8)报告时间:5 个工作日(9)收费:ANA 20 元; ASMA 20 元; AMA 20 元2. 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异性抗体(1)检测项目: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LA) 抗肝肾微粒体-1 抗体(LKM-1)(2)标本采集:3ml 新鲜血于无抗凝管(红色);可与特定蛋白、自身抗体检测合抽一管血,共3ml。

(3)检验方法:免疫印迹法(4)试剂:欧蒙试剂(5)临床意义:S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大约25%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该抗体阳性。

自身抗体谱测定18项

自身抗体谱测定18项

自身抗体谱测定18项
自身抗体谱测定18项通常用于检测人体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下是常见的18项自身抗体:
1. 抗核抗体(ANA)
2. 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
3. 抗磷脂抗体(aPL)
4. 抗Jo-1抗体
5. 抗Sm抗体
6. 抗SSA/Ro抗体
7. 抗SSB/La抗体
8. 抗Scl-70抗体
9.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NP)
10. 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
11. 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1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13. 抗肌原纤维抗体(anti-SMA)
14. 抗肌动蛋白抗体(anti-actin)
15. 抗卡氏肺诺氏体抗体(anti-PCNA)
16.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
17.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
18.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
这些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身抗体的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有时候正常人也可能出现低水平的自身抗体。

因此,临床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多数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都会出现自身抗体。

虽然有些自身抗体在疾病中的确切意义尚未得到严格的证实,但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认可,所以这些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是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19S的IgM,也可见7S的IgG及IgA。

它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反应。

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

IgG是感染等原因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主干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会发生变性;此外,在炎症等病理条件下滑漠或其他部位可能产生不正常的IgG;这些变性IgG就构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抗IgG抗体。

滑膜液中的IgG类RF与变性IgG结合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比血清中的IgM类RF更具有致病意义,因为这一类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可激活补体,形成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性损伤。

RF的检测最初是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Waaler 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IgM类RF。

IgG类和I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ISA等方法检测。

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如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间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

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 独有的特异性抗体。

在SLE病人均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二、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

抗M2自身抗体

抗M2自身抗体

表1:不同浓度检测样本的SD和CV值
阴性
弱阳性
中阳性
强阳性
SD CV
SD
(%)
CV (%)
SD CV SD CV
(%)
(%)
组 0.013 4 0.02 5 0.013 2 0.07 4 内
组 0.013 4 0.01 3 0.015 5 0.05 2 间
结果2、 ADC ELISA 400设备单通道、多通道针对不同浓度
赵海琳..闫惠平等,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 26:1127

究 方
建立抗-M2 ELISA系统化检测方法




• 仪器:ADC ELISA 400流水线式
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
• 试剂:抗M2型线粒体抗体检测试剂盒
(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范围:25-800RU/ml;阴性<25RU/ml,阳性 >25RU/ml。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系统重复性和精密 度的评估。
1)对阴性、弱阳性、中阳性和强阳性4种不同 浓度的样品各一例进行复孔检测;重复以上 检测6次。以评价该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 性。计算每一个样品的CV值。
2)设备单通道、多通道针对不同浓度样本、不 同取样量的结果均一性的评价。
研究内容与方法
抗线粒体M2 抗体ELISA系统化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探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闫惠平 研究员,教授 yhp503@
背景介绍
•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可累及人体的 各系统、组织和器官,涉及临床各专业学科。
图1、抗M2抗体对于PBC诊断的ROC曲线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服用某些药物后,红细胞表面抗原性发生变化,产生抗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

特点:(1)体内出现抗红细胞自身抗体。

(2)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阳性。

(3)红细胞寿命缩短。

(4)AIHA多见于中年女性。

(5)继发性者多继发于淋巴系统恶性病、结缔组织病、感染和药物应用后。

(6)引起AIHA的药物有青霉素、奎尼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等。

抗红细胞抗体可分为三类:①温抗体,为IgG型,37°C可与RBC结合,不聚集RBC.②冷凝集素,为IgG型,低温时与RBC结合使其凝集,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

③DonathLaidsteiner 抗体,为IgG型,低温时与两种补体成分结合,温度升高至37°C时,激活补体链,导致溶血,引起陈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

PCH继发于梅毒或病毒感染后。

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多见于儿童或年轻患者。

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癜,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可增多,女性多发,发病率1/lOO00,患者有抗血小板抗体,其使血小板寿命缩短。

三、重症肌无力(MG):患者体内存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该抗体结合到横纹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使之内化并降解,使肌细胞对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反应性降低。

引起骨骼肌运动无力。

四、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体内可检到抗肾小球基底膜Ⅳ型胶原抗体,由于肺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故肺、肾同时发病。

青年男性多见,反复咯血、血尿、蛋白尿,最后发展为肾衰。

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

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抗线粒体抗体(AMA)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抗线粒体抗体(AMA)_课件模板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抗线粒体抗体(AMA) >>>
正常值: 间接免疫荧光法:小于1:10(阴性)。
医学检验·各论:抗线粒体抗体(AMA) >>>
相关检查:
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抗体、自身抗体定量四项、免疫球蛋白三 项、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 (PCT)、抗核抗体(ANA)或抗核因子 (ANF)。
医学检验·各论 抗线粒体抗体(AMA)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抗线粒体抗体(AMA) >>>
简介: 指一种抗线粒体内膜脂蛋白成分的抗
体,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
医学检验·各论:抗线粒体抗体(AMA) >>>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
性活动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 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医学检验·各论:抗线粒体抗体(AMA) >>>
相关症状: 关节疼痛、腹水、恶心与呕吐、斑疹、结 节、发热。
医学检验·各论:抗线粒体抗体(AMA) >>>
相关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巩膜炎、系统性红斑狼 疮伴发的葡萄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 的精神障碍、淋细胞性垂体炎、系统性 红斑狼疮所致脊髓病、妊娠合并系统性红 斑狼疮、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系 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 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

自免肝全套

自免肝全套

1.1抗核抗体ANA 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出现于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也不同,因此就会有多种不同的ANA8;ANA的亚型免疫荧光模型有:1抗脱氧核糖核蛋白,免疫荧光表现为均质型;2抗可提取核蛋白,荧光表现为颗粒型;3抗核仁抗体;4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荧光表现为膜型或粗糙型;5抗组蛋白抗体,荧光表现为均质型;ANA是临床发现最早的一种自身抗体,也是该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约为75%9;但对诊断AIH是非特异性的,亦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在健康人群中,特别是老年人也可表现为血清ANA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是筛查ANA的标准方法,但其靶抗原性质各异,至今尚未发现肝脏或肝病特异性的ANA;ANA和抗SMA是I型AIH典型的血清学标志;一般认为抗体滴度达1:80以上为阳性;而在儿童更低的抗体滴度也可认为是阳性,但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有所差异;1.2 平滑肌抗体SMA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出现高滴度的SMA,常与ANA同时出现;SMA通常是指抗微丝抗体肌动蛋白为主、抗微管抗体微管蛋白为主、抗中间丝抗体主要是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和结蛋白和抗肌动蛋白抗体AAA;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抗平滑肌抗体的主要靶抗原为F-肌动蛋白,与肝细胞质膜有密切关系是I型AIH的特异性指标10;SMA常见于AIH患者,也可见于多种肝脏疾病或风湿性疾病等;高效价的SMA与ANA同时出现即呈阳性是诊断I型AIH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其阳性率高达92.2%,此类抗体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差;单一的自身抗体检测不能诊断AIH,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才能诊断11-12;成人SMA效价大于1B40,儿童SMA效价大于1B20或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效价大于1B10均为阳性指标;多数I型AIH患者当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缓解后,血清ANA或SMA的滴度也常常随之降低,甚至消失;但抗体水平不能预示疾病的预后,这表明ANA和SMA均不参与AIH的发病机制,它们的诊断价值大于其预后价值;1.3 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是II型AIH的标志性抗体,在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鉴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靶抗原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实验手段;经DNA重组技术发现,肝肾微粒体抗体体有3型:1LKM-1,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òD6,是一种药物代谢酶,可代谢25种常用的药物,包括B-阻断剂、抗心律失常药、抗忧郁药、抗高血压药物等;除了I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外,少数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LKM-1;2LKM-2,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òC9,也是药物代谢酶,可见于利尿药物诱导的药物性肝炎;3LKM-3,靶抗原可能是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约10%的丁型肝炎患者血清中LKM-3阳性13;LKM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1以灵长类动物的肝、肾冰冻切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2免疫印迹法;3酶联免疫吸附法;1.4 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 SLA/LP抗体是AIH最特异的诊断标志;虽然它的阳性率只有10%~30%,但其阳性预告值几乎为100%;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抗体阳性基本上可诊断AIH;SLA/LP抗体的靶抗原首先在1981年作为肝胰抗原报道,在1987年又作为可溶性肝抗原报道,并且在1992年发现一种tRNA蛋白复合物可与AIH患者血清反应;直到2000年才在DNA水平上发现了抗SLA/LP抗体的靶抗原,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目前认为,LP与SLA是同一种抗原,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的细胞质分子,并且对一种UGA抑制剂丝氨酸-tRNA相关蛋白的生物合成有调节作用14;抗-SLA/LP对AIH具有高度特异性,且可在ANA低滴度或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血清中检出;因此,在ANA、SMA及LKM-l抗体阴性或低滴度肝病患者中进行该抗体检测,可对隐源性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重新分类,提高对AIH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使不典型的AIH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抗-SLA/LP的检出率较低;Kanzler等报道仅有11%~32.5%的AIH患者抗-SLA/LP阳性;鉴于此种现状,需要寻找更敏感的检测方法以增加抗-SLA/LP的检出率,使其发挥临床诊断作用15;1.5肝细胞胞质抗原I型抗体抗-LC-1 抗-LC-1被认为是II型AIH的另一个标志抗体,属器官特异性而非种属特异性自身抗体,识别的靶抗原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溶质中,其成分为亚甲基转移酶环化脱氢酶,这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8×103的肝脏特异性代谢酶;抗-LC-1为II型AIH的特异性抗体,在II型AIH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30%,在II型AIH患者的血清中可与抗-LKM-1同时存在,也可作为唯一的自身抗体出现;在临床上,抗LC-1抗体多见于年龄小于20岁的年轻AIH患者,年龄大于40岁的AIH 患者少见,该抗体的滴度与II型AIH的疾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为AIH的疾病活动标志及预后指标;早期资料显示,抗-HCV与抗-LC-1不相关,但近年研究发现,成人抗-LC-1阳性的血清中也可出现HCV感染,抗-LC-1与HCV 感染的关系待于进一步研究;1.6抗着丝点抗体CENP B1.7抗线粒体抗体是一种针对肝细胞质中线粒体内膜脂蛋白成分的自身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特异性,该抗体主要是IgG;常用大白鼠胃或肾皮质作抗原基质进行免疫荧光法测定;参考值 IFA法为阴性血清滴度低于1∶10;正常人群阳性率低于10%;临床意义许多肝脏疾病时可检出AMA;其阳性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无症状患者为90.5%,有症状患者为92.5%;慢性活动性肝炎可高达90%以上;但是,胆总管阻塞和肝外胆管阻塞为阴性;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化阳性率为25%;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一般来说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和原发性胆汁性硬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肝内及中等大小胆管的慢性淤胆性炎症性肝病;由于胆管的破坏和闭塞,导致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PBC常伴有高强度的抗线粒体抗体AMA,病程早期就出现AMA是本病的特点;AMA共分M1-M9九个亚型,其中抗M2、M4、M8和M9型抗体与PBC有关;AMA属于PBC患者的特异性抗体,AMA-M2在AMA 9个亚型抗体中特异性最高,因此,对PBC患者AMA以及AMA-M2抗体的检测对PBC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MA-M4和M9抗体的检测对判断PBC的病情有意义,说明AMA亚型的检测对于PBC患者的病情判断以及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的关系;联合检测AMA-M2、M4、M9优于AMA-M2单独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高度特异性抗体;1.8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临床意义抗LKM-1抗体为AIH- II型血清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0%在AIH中检出率较低约10%左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 2%~10%也可检测到抗LKM-1抗体AIH中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较多具有典型的自身免疫现象大多为青年女性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显着增高病情比较严重对激素治疗反应好欧美地区多见;HCV感染伴有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女性并不多见自身抗体滴度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不高病情为慢性肝炎表现对干扰素治疗有反应地中海地区多见;抗LKM-2抗体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后诱发的肝炎患者由于该药物已停用故抗LKM-2抗体已不存在;抗LKM-3抗体见于10%~15%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有10%的AIH-II型患者既有抗 LKM-1抗体也有抗LKM-3抗体抗LKM-3抗体在AIH-II型患者中滴度较高而在丁型肝炎患者中滴度较低;1.9抗胃壁细胞抗体PCA正常值:1抗胃壁细胞抗体PCA:2%~10%2抗胃内因子抗体IFA:①Ⅰ型抗体:0%;②Ⅱ型抗体:0%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恶性贫血PA合并萎缩性胃炎者80%~100%PCA阳性、不并发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40%~60%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均为阳性;另外,PA患者50%~75%可见IFAⅠ型抗体、Ⅱ型抗体30%~50%阳性等;附注:APCA的阳性率与性别无关;相关疾病:胃溃疡、糖尿病、缺铁性贫血2.0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正常值:正常人血清LMA为阴性;化验结果临床意义:LMA对于鉴别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又称狼疮性肝炎与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活肝有重要价值;LMA在自身免疫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活动性肝病chronic active lupoid disease,CAL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检出频率较高,阳性率可分别达83%、47%和42%;而在HBsAg阳性或HBsAg阴性但有抗HBc阳性的慢活肝患者中,LMA阳性率为11%;附注:检测ALMA有助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肝病和乙肝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病两者鉴别;相关疾病:肝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线粒体抗体(AMA)由Maokey等于1958年首次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血清发现,是一种无器官特异性也无种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以后的研究发现,AMA也见于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

线粒体抗原位于真核细胞线粒体膜内,抗原成分为2-氧酸脱氢酶复合体的亚单位,为一组自身抗原。

AMA靶抗原分为9型(M1-M9)。

M1为线粒体外膜的心磷脂;M2是PBC患者血清中AMA反应的主要成分,其本质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酸脱氢酶的复合体;M3的本质尚不清楚;M4为亚硫酸氧化酶;M5是一种65kD 蛋白;M6、M7、M8的性质不明;M9是一种糖原
磷酸化酶。

标本采集: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参考值:正常人血清A M A 为阴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小于1:10(阴性)。

临床意义:AMA是一种抗线粒体内膜脂蛋白成分的抗体,无器官和种属的特异性,可为五种免疫球蛋白的任何一种,是主要出现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血清中的一种自身抗体。

常用于黄疸及肝病病因的辅助诊断。

阳性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有50%以上的这类病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的滴度(即血清稀释的倍数)可达到1:200~1:3200。

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也可见阳性。

由于抗M1抗体即抗心磷脂抗体,目前不列入抗线粒抗体中。

抗M2见于9 0%的PBC患者,常用作该病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但AMA与PBC的病期、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均无相关性。

除PBC外,抗M2也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HBsAg阴性的肝病。

抗M3 AMA见于吡唑酮(pyrazolone)系列药物诱发的药物性红斑狼疮(PLE)综合征患者;抗M4 AMA也见于PBC;抗M9见于PBC早期;抗M5见于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M6见于异丙烟肼(iproniazid,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药)诱导的肝炎;抗M7出现于一些原因不明的心肌病患者,它的靶抗原有器官特异性,存在于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中。

由于线粒体抗原成分复杂,对很多抗原的性质尚不了解,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几乎都出现高效价抗M2 AMA,因此,目前AMA(或抗M2AMA)测定主要
用于PBC的诊断。

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肝内及中等大小胆管的慢性淤胆性炎症性肝病。

由于胆管的破坏和闭塞,导致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

PBC常伴有高滴度的抗线粒体抗体(AMA),病程早期就出现AMA 是本病的特点。

PBC的患者90%为中年女性,年龄在30~65岁之间。

PBC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Lamin 抗体等)及抗平滑肌抗体等,但以抗线较体抗体检出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