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作品阅读
冯骥才《粒儿》高考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骥才《粒儿》高考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粒儿冯骥才粒儿是刘八的闺女。
因说话磕巴,人称刘磕巴,他老婆没了,和闺女粒儿相依为命。
他在三岔河口开个小吃铺,只卖一种吃的——嘎巴菜。
粒儿打小眼睛刚看见桌面时,就帮她爹端碗扫地,搬凳挪桌,张罗客人,一直忙到了十九,还在忙。
现在忙还为了一件事,为了自己的嫁妆。
邻家一位教私塾的郭先生,看粒儿这姑娘好,能干、乖巧又实在,要给儿子娶过来当媳妇。
郭先生知道刘八的家境差,不叫刘八花钱,可嫁闺女哪能没有陪嫁?这就得拼力气干活,多赚点钱。
嘎巴菜不过是把煎饼切碎煮了,上边放些佐料,可天津人做小吃很用脑子,东西不贵却好吃解馋。
刘八这小吃店虽然连个名号也没有,整天人来人去很少闲着。
河边都是船工脚夫,饿了就来要一碗,热热乎乎,连嚼带喝,有滋有味,吃饱便走。
一天,来了两个穿长衫的人,这种小摊小铺很少来这种打扮的客人,衣衫讲究,细皮嫩肉,举手投足都斯文,尤其那略高略瘦的一位,眉清目朗,脸上带笑,还向四边看个不停,看什么都新鲜好奇。
瘦高这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时而打开,时而合上,檀木扇骨,丝线穗子,一面题诗,一面有画,挺讲究。
两人进了店铺择了靠外的一张桌,粒儿立刻像只小鸟飞至桌前。
问他们吃什么吃多少。
执扇这人抬眼一看粒儿,眼睛一亮。
粒儿是人见人喜欢的姑娘,别看不是大家闺秀,不是金枝玉叶,却清纯得如小花小树,小兔小鸟。
看这姑娘的长相,应是地道天津的闺女,惟有弯弯眼角,鼻儿微翘,下巴略尖,透出一点江南模样。
人说粒儿她娘是扬州人。
两位客人刚点了吃的,粒儿即刻把嘎巴菜送来。
执扇那人问她:“姑娘,我看你这儿人来人去,每人要的东西不同,你都记得一清二楚,不会乱吗?”“我爹说,用心就乱不了。
”粒儿说。
执扇人点头说:“这话说得好。
”顺口一吃,便说,“你家这嘎巴菜味道特殊,比我上次在城里吃的好得多。
”“是我爹做得细心。
米浆要熬得稀稠合度,煎饼要烤得只焦不糊,葱花、菜叶、辣椒,都是我爹精选的,你们要吃着哪点不对口,我去跟我爹说。
冯骥才《皮大嘴》阅读理解
冯骥才《皮大嘴》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皮大嘴冯骥才一个地界富不富看哪?顶要紧的是看金店。
天津卫金店多,所以天津卫富。
开金店的都想当头一号,彼此暗中较劲,于是八仙过海,各显奇能;群英打擂,各出奇招。
北门里的义涌金店先出高招,迎大厅摆一个菜篮子大的金元宝,上边刻六个隶书大字“摸元宝,运气好”,引得人们不买金子也要进去摸一下,沾沾财气运气。
做买卖要的就是人气儿,人多火爆,义涌出了名。
可是天天不停地摸来摸去,就把上边挺薄的一层镏金摸掉了,露出里边的黄铜。
铜一出来,就没人摸了。
没多久,宫北的宝成金店出了一招,就来得实惠。
你到它店里买金条,它送你一副真金的眼镜架,这比摸元宝强,金镜架金光闪闪架在脸上,挺气派,有身份。
可谁想要金眼镜架谁就得买金条,真正得实惠的还是人家金店老板。
但这一招很快被日租界的物华楼学去。
你送金镜架,我送大金牙。
物华楼金店请来一位牙医在柜台前给买金子的“没牙佬”镶金牙。
那时镶金牙时髦,有人为了来镶金牙先拔个牙。
更有奇招的是马家口的三义金店,店铺设在租界里,老板脑子活,看出洋人广告能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租界找人画了一张时髦的广告纸,再找一位肚子里有墨水的先生给他写了一段赛绕口令式的广告词:“存地存房子,不如存金子,哪儿金子纯,三义纯金子”。
再把这张广告纸拿到富华石印局里印了三千张,然后叫伙计们用上十天工夫贴满天津城,在哪儿都能瞧见。
可是广告不能总贴,这招还是没奇到家。
天津有位说相声的叫皮大嘴,单看模样就可乐。
个子高又瘦,手小脚小脑瓜小。
圆圆小脑袋像杆子上挂的小灯笼,更怪的是嘴大。
他脑袋小嘴大,远看只剩下一张嘴了,所以绰号皮大嘴。
皮大嘴能说,死人能说活,张口就来,随处“现挂”,妙趣横生,很早就在三不管一带说单口相声出了名。
能说的人都能编,凡是皮大嘴编的说的故事,都能口口相传。
原本天津相声一行挺看好他,谁料他天天想发财。
天津卫财主多,他看得眼馋。
开头他赚钱的法子是一边说相声一边卖药糖,说一段相声卖一会儿糖;嘴里嚼糖耳朵听和声,两不耽误挺舒服,单用这法儿他就赚不少钱,后来变了法子,说一段相声卖一会儿从租界弄来的洋凳子,洋凳子不单新奇好玩,还松松软软像个猪屁股,坐在凳子上听相声,舒服还有乐子,听完相声就忍不住把洋凳子买走了。
冯骥才阅读及参考答案
冯骥才阅读及参考答案1. 简介冯骥才,1952年出生,祖籍浙江湖州,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作者。
他的作品以写实主义为基础,刻画了中国乡村的生活和人物命运,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冯骥才擅长刻画农村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曲折变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让读者深入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真实与不易。
2. 作品解析《在细雨中呼喊》《在细雨中呼喊》是冯骥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乡村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孙少安的生活和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景象。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小说中描绘了青年孙少安在社会和家庭的压迫下,不断追寻自由和真理的故事。
小说以其朴实的语言、真实的刻画和深刻的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白鹿原》《白鹿原》是冯骥才的另一部精彩之作。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的一个乡村为背景,以一个家族的兴衰为线索,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浮沉。
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性的扭曲与坚守。
作者通过对白鹿原上多个代际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的刻画,深入探讨了权力、家族、爱情以及社会历史的种种问题。
3. 阅读与参考答案3.1 冯骥才的阅读方法冯骥才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阅读是作家的基本功,也是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关键要素。
在冯骥才看来,阅读应该是广泛而深入的。
他鼓励作家要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不仅要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还要善于发现不同文体和不同作品中的闪光点。
冯骥才还提到了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他认为经典作品是最好的阅读材料,因为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具有不朽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3.2 冯骥才作品的解读答案冯骥才的作品常常给读者带来一些挑战和思考,有些问题需要仔细阅读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读答案:1.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少安为什么始终保持追寻自由和真理的信念?答:孙少安在小说中面临了许多困境和压力,但他始终保持追寻自由和真理的信念。
冯骥才《艺术家》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骥才《艺术家》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艺术家冯骥才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
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的画案上,四角各压一块青石片。
他没有镇尺,前年去蓟县盘山写生拾来的这几块石片反倒自然,也更天然。
只要把纸铺开,他就是即将出现的一片崭新天地的造物者。
他先用羊毫抓笔蘸足了清水与淡墨,一笔笔生气十足地横涂在纸的上方,于是一片寥廓万里,云烟滚动的天空立时呈现。
一条条长长的乌云游龙一般,挟风裹雨地在天上奔跑。
他没有忘记,在浓淡相间的水墨中特意留出一块空白。
这块白便是最后一块没有被乌云吞噬的天空,熠熠发光,分外明亮。
跟着,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长锋大笔,散开锋毫,在墨池里一滚,跟着由纸的下端,逆锋斜刺而上。
一片风中摇曳的苇荡,洋溢着巨大的生命本能与力量,这力量把他自己都感动起来。
他不觉地喊了一声:“呵——!”跟着,他又换了一支长杆的兼毫笔,蘸了浓墨,把苇荡前几根长长的茎叶画出来。
不自觉间,他那种早年从研习宋画积累下的功力显示出来,运笔时他感到全身的力量都在经由手腕传递到笔端,如锥画沙,力透纸背。
他感到一种长久压抑在心底的东西一下子抒发出来,无限的畅快!于是他情不自禁,把一只孤雁画在那块空白的地方,那里是整幅画面唯一透出光亮之地。
这孤雁在那里独自徘徊与游荡。
他情不自禁地低声背诵起莱蒙托夫在《帆》中的两句诗:“你期待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你抛下什么,在你自己的故乡?”黄河真像由天而降,然后万马急奔般地呼啸而来。
它穿云破雾,挟电裹雷,携带着凌厉的冷风,喷发着飞溅的浪沫,直扑眼前。
洪流、巨浪、险滩、乱石、漩涡……在那波涛的滚动中,震耳的轰鸣中,疾流的绞斗中,他仿佛看到一些灾难的黑洞,苦难的景象,重重叠叠的压抑与负载。
冯骥才《苏七块》阅读理解
冯骥才《苏七块》阅读理解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幅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
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
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结齿,眸子赛①灯,下巴颤儿一塔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
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功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②。
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拖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
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他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呦哼呦叫疼。
谁料苏大夫听都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
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门后,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了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
冯骥才《齐老太太》阅读理解
冯骥才《齐老太太》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齐老太太冯骥才齐老太太有滋有味住在西城一个小院里。
老头死了后,就一个念想——家别散了。
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闺女老三没出嫁,两儿子老大老二虽然都成了家,还全住在家里,守着老娘。
老娘心里一幅幅画。
一家人在这院子里春天栽花种草,夏天纳凉说话,秋天举竿打枣,冬天扫雪堆人。
平时全家围着摆在堂屋正中一张方桌,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却有荤有素,有饭同吃,有福同享。
闲时老太太叫来老三和两房儿媳妇陪她打打牌。
孙男娣女们在院里玩耍。
齐家人全都本分平和,彼此没斗过气、拌过嘴、红过脸。
老太太说自己活在天堂里。
可等到将来哪一天自己上了西天,想这个家,怎么办呢?说到这儿就掉眼泪了。
打牌是老太太平生一大好。
可是她七十岁后,打多了便要歇一会儿。
几个孩子便在堂屋一角,给她支了一张软榻,她累了,就倚在榻上伸伸胳膊腿儿,有了精神招呼闺女媳妇接着再来。
反正全家人对老太太一呼百应,只顺不呛,每天最后一把牌都要叫老太太胡。
齐老太太的两房媳妇人都不错。
平时,丈夫出去干活,都在家中料理杂事,哄孩子玩,一人一天轮流做全家的饭菜,还一起伺候婆婆,陪着玩牌。
玩牌对谁都是乐事,一边玩,一边说闲话、吃零嘴、喝茶;玩牌不玩钱没劲,可这家人的钱都不多,赢输也不过三五个铜子儿,大半都“输”给了老太太。
玩牌时,老太太爱在身边放一把痒痒挠子,她只要等牌胡,后背就痒痒;闺女老三有个小圆镜,时不时照一下自己;大儿媳爱放一盒洋烟,烟瘾上来憋急了,抽几口;二儿媳特别,总把手上一个金戒箍摘下来,放在一块手帕上,她怕洗牌时总磨这戒指。
她是穷人家的闺女,这金戒指是她当年最金贵的陪嫁。
虽然只是一个圆箍,没做工,但够粗,颜色很正。
天天打牌,这戒指天天放在她右手一边。
可是一天,她抽空去灌暖瓶回来时,忽然“哟”一声,戒指没了。
她找,别人帮她找,桌上地下找,一遍遍找,居然就找不着了。
老太太说:“甭急,自己家还会丢东西,细找找。
冯骥才《雕花烟斗》阅读理解
冯骥才《雕花烟斗》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雕花烟斗冯骥才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
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
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
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
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
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
“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
“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他的烟斗是特别。
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
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冯骥才《快手刘》阅读理解
冯骥才《快手刘》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快手刘冯骥才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
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
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
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一口咬定。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
“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
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你输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饨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了。
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
④他那时不过四十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用毛笔画上去的。
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圈,却转动灵活。
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
⑤我上中学以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
只是路过那路口时,偶尔碰见他。
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
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了。
冯骥才《一句话,到村子里去》阅读理解
冯骥才《一句话,到村子里去》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句话,到村子里去冯骥才①半浦在宁波江北,依江傍海,土沃草肥,人又勤快,是个古老的鱼米之乡,至今依然恬静地躺在这块土地上。
由于历时久远,模样苍老了一些,但浙江的村子都很洁净。
看上去像一个南方的老婆婆,满脸细细弯曲的皱纹,慈眉善目,一身干干净净的衣衫,鬓发梳得整齐,仪态安然地坐在那里。
②村子不算大,一千多人。
但外出打工营生的人很少,十之八九还住在村子里,人气儿依然旺足,这在当今的村落不多见了。
只是时下天已入冬,田里没农活了,在周边企业里干活的人又都去上班,村里很静,鲜见人影,只有鸡呀狗呀在街上溜达,雀儿们时不时落到街心找东西吃。
③一入村口就看见一溜儿几个牌子,上边写着这个村子的历史、遗存、族姓、物产、风习,明显带着几分挺自豪的神气。
半浦虽然没列入国家级村落保护名录,只是个市级的古村落,但半浦人却把自己看得很重。
由于它东达上海,北接慈城,通江接海,舟车往来,历史上的半浦比现在要大,也更重要,够得上一个乡镇。
能想到这个小村子里曾经有一个藏书楼,还有过一个规模不小的“半浦小学”吗?现在半浦小学的建筑还在,一幢灰砖黛瓦、素雅又宽敞、带木廊子的两层楼房,带着民国时期的风情,叫人想起柔石《二月》电影里那座教学楼。
但如今历史过去了,人去楼空,还没派上用场。
中国的村庄很少文字史,百年以上事物只要没有人再去念叨,往往就会失忆。
失忆了就没用了——干脆扔了吗?④半浦人没这么做,他们紧紧抓住自己仅剩无多的历史遗存。
他们知道只有这些残缺不整却实实在在的历史遗存可以见证他们的身份与来历。
所以,他们将村中仅存的二十四座有价值的老建筑视作珍宝,比如:祠堂、庙宇、府第和几座经典性的江南民居。
我跑到这些建筑里看看,有的已经修好,修得很经意,保持着原先的气质;有的还没有修,依然断壁残垣,却不去乱动,连昔时挂在门廊上挂食篮的木钩子,还原原本本吊在那里,历史留下的每个特殊的细节里不都包含着一个美妙的故事吗?⑤半浦人对自己村落的保护是小心翼翼的。
冯骥才《冷脸》阅读理解
冯骥才《冷脸》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冷脸冯骥才①南门外有位铁匠,四十多岁,怪人,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外号冷脸。
他不是脾气怪才没笑脸;他打小就没笑过,无论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
他那张脸就像用铁皮敲出来的盘子,又黑又硬,赛个铁面面人。
②没人知道他的事。
后来,不知打哪儿传出一段他不会笑的根由,说他爹是钉马掌的,他四五岁时候,站在一边看他爹钉马掌,那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脑袋上,他挺在床板上不动劲不睁眼,滴水不进。
大夫来一号脉,说没命了,顶多三天阎王爷就把他领走;可三天后他没走,还有气,七天过后,居然睁开眼醒过来,翻身下地,走路说话吃喝拉撒一切照旧,就少一样——不会笑了;人说他的笑脸给阎王爷留下了。
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③不会笑是怪人,怪人还有更怪的事,就是好听相声,怪不怪事?听相声就为了笑,他不笑听相声为了嘛?练笑吗?谁也弄不明白。
④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干完活,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找个凳子一坐,听几段。
园子里的人都认识他那张半死不活的冷脸,这张脸好像专和说相声的找别扭;说相声就怕人不乐,你不乐等于人家的包袱不哏,活儿使得不绝,栽人家面子。
在天津卫,谁要和说相声的作了对,就找几个人坐在园子里死活不乐;成心呛火。
这一来,冷脸可就跟说相声的较上劲了。
天津说相声的高手如林。
开头,一个个跑到南门外来,看谁能把冷脸逗乐了,结果个个丢盔卸甲,掉头回去。
于是南门外有句歇后语:说相声逗冷脸——自找别扭。
⑤只有冷脸自己不知道这句话。
⑥北京挨着天津,这怪人怪事传到北京的相声圈子。
北京有不少高手;不信世上还有一个逗不乐的人,就来了一逗哏一捧哏的两位。
这两位早先在厂甸、天桥一带扬名立腕。
先甭说“说学逗唱”的功夫都是超一流,单凭长相就不一般。
逗哏的又高又瘦,像个瘦猴,人偏姓侯;捧哏的又矮又肥,像个胖猫,人偏姓毛,江湖给他俩一个绰号叫“毛猴”。
冯骥才《白发》阅读附答案
冯骥才《白发》阅读附答案白发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②习惯于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③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
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④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
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
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
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
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
那种人生感,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⑤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支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
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
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中、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⑥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的、凄凉的、枯竭的颜色。
师生共用: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冯骥才散文阅读(10篇)(有答案)docx
学生版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冯骥才10篇散文阅读班级姓名(一)乡魂冯骥才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
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
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
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
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
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
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
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
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
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
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
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
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
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
冯骥才《时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15分)时光冯骥才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
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一一思考。
②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
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
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③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
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
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
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
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
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
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
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⑤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
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
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
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⑥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
冯骥才《珍珠鸟》原文
冯骥才《珍珠鸟》原文冯骥才《珍珠鸟》原文《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冯骥才《珍珠鸟》原文,欢迎阅读!冯骥才《珍珠鸟》原文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
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
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
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
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正是它们的雏儿!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
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
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名师讲题】冯骥才《俗世奇人之罐儿》阅读训练及答案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甲亢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疾病,甲巯咪唑和普萘洛尔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本文就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在分别讨论了甲巯咪唑和普萘洛尔在甲亢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的效果和临床应用情况。
也提及了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
结论部分总结了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并畅想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甲亢治疗的参考,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关键词】甲巯咪唑、普萘洛尔、甲亢、联合治疗、临床价值、副作用、风险、治疗效果、临床实践、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导致的代谢亢进状态。
甲亢患者常出现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焦虑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的损害。
甲亢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甲巯咪唑是一种抗甲状腺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治疗甲亢。
普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等方式缓解甲亢患者的症状。
近年来,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疗效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该联合治疗方案是否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成为了临床上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对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在甲亢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该研究,旨在探讨甲亢患者接受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甲状腺功能的恢复程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本研究旨在评估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甲亢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甲亢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骥才作品阅读(一)长衫老者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
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有户人家。
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
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
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
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
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
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
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
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
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
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
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
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
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
胡同陡然清静多了。
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
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
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1. 选文题目是“长衫老者”,前三段对长衫老者只字未提,是否离题,为什么?(3分)2.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3分)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
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3. 选文中说“胡同自此大变样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大变样”?(3分)答:4. 综观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对胡同里人们的态度。
(4分)(二)守岁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
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
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
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
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
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
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
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
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
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
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
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
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
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
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
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
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
一睁眼就看到平安。
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
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
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
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
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
而首先是“辞”字。
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
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
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
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
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
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
所以古人要“守”着它。
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
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
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
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
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
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
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
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
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
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
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
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守岁渐行渐远。
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
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
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
5.倒数第二段中,“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6.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小时候守岁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7.“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
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
”结合文本,请概括分析“守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6分)8.文中最后一段说“守岁渐行渐远”,对此,作者认为应该怎样面对?请概括回答。
(3分)其实很多民俗都在渐行渐远,关于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4分)(共7分)(三)老夫老妻“离婚!马上离婚!”这是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
六十岁后她就不再喊这句话了。
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撞着,他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
转了两圈,站住,转过身又反方向地转了两圈,然后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啪”的一声带上门。
老婆儿火气未消,面对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声骂他。
墙上的挂钟当当响起来,已经八点钟了。
他们这场架正好打过了两个小时。
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
她耳边又响起刚才打架时自己喊的话:“离婚!马上离婚!”她忽然觉得这话又荒唐又可笑。
她开始感到屋里空荡荡的,悔意悄悄浸进心中。
她想,两人一辈子什么危险急难的事都经受过来了,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会想到这句话。
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
但现在已两个小时了却仍没回来。
外边正下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
瞧他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是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夜色并不太暗,在路灯的辉映下,繁密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而落。
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也是下着大雪。
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她从多少天对他的种种感觉中,已经又担心又期待地预感到他这天要表示些什么了。
在河边的那段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似的把她拉到怀里。
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
他呢?竟然像傻子一样一动不动,任她用雪打在身上,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
她打着打着,忽然停住了,呆呆看了他片刻,忽然扑到他身上。
她感到,他有种火烫般的激情透过身上厚厚的雪传到她身上。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年轻时,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
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她却很少再想起这桩事。
是不是一生中经历的事太多了,积累起来就过于沉重,把这桩事压在底下拿不出来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现在她老了,此刻在雪地里,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颤巍巍的,每一步抬起来都费力难拔。
一不小心,她滑倒了。
她把手插进雪里,撑住地面,艰难地爬起来,就在这一瞬间,她又想起另一桩往事。
那时他俩刚结婚,一天晚上去看电影,散场出来时雪还下着。
他们走着走着,跟着高兴地跑起来。
但她脚下一滑,跌在雪地里。
他跑过来伸给她一只手,要拉她起来。
她却一打他的手:“去,谁要你来拉!”她一跃就站了起来。
那时她是多么轻快啊,像小鹿一般,而现在她又是多么艰难呀,像衰弱的老马一般。
她多么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虽然老头儿也老而无力了,一只手拉不动她,要用一双手才能把她拉起来。
那也好!总比孤孤单单一个人好。
她想到楼上的邻居老头,老伴死了。
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老头一人。
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形影相随。
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