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二轮生物(全国版)基础保分专题六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精校
(全国卷 地区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六单元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第3讲 基因的表达课件.ppt
13
知识 突破
1.DNA和RNA的区分技巧
(1)DNA和RNA的判断
①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DNA;
②含有碱基U或核糖⇒RNA。 (2)单链DNA和双链DNA的判断
(3)DNA和RNA合成的判断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判断DNA和RNA的合成。若大量消耗T, 可推断正发生DNA的合成;若大量利用U,可推断正进行RNA的合成。
突破
பைடு நூலகம்
两图的区别在于1题图所示转录、翻译过程有“时空”差异,即转录 在细胞核,时间在前;翻译在核糖体,时间在后。2题图所示转录、 翻译同时进行。
3.两图中a~f分别是什么物质或结构?
a~f依次为mRNA、核糖体、多肽链、DNA、mRNA、RNA聚合酶。
8
知识 突破
1.(2017广东肇庆实验中学,11)下列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正确 的是( B )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二者的核 苷酸的连接方式相同,都是靠磷酸二酯键连接;构成DNA和RNA的碱基不 完全相同。
12
知识
突破
5.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
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最少、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
子数最多分别是( D )
A.m、m/3-1 B.m、m/3-2 C.2(m-n)、m/3-1 D.2(m-n)、m/3-2
【解析】DNA分子的A+T数是mRNA中A+U数的2倍,即2(m-n)个;合 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为氨基酸数-1,氨基酸数是mRNA中碱基 的1/3,即为m/3-2,D项正确,A、B、C三项均错误。
2020高考备考生物热点《基因的本质与表达》(附答案解析版)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基因的本质与表达是遗传的分子基础,作为科研热点,在历年高考中也经常有与近期生物学前沿内容相联系的背景考题,但在高中阶段,教材只涉及一些已被广泛认可的基本观点,因此考题也不可能脱离教材所介绍的内容,“超纲”出题(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所以学生们应在考题中认真回忆与教材介绍的结合点,在脑海中尽量还原原文。
【满分技巧】1.注意审题,提取与教材所介绍的基本知识有关系的内容,忽略复杂的背景介绍。
2.回忆教材原文,掌握好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和研究基因的本质的实验操作。
【限时检测】1.(2019全国卷Ⅰ·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
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错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②错误。
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武汉4月调研·6)HIV是逆转录病毒,其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生成病毒cDNA。
AZT(叠氮胸苷)是碱基T的类似物,能取代T参与碱基配对,并且AZT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
(课标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基础保分必背五个体稳态和调节讲义
五个体稳态和调节保分必背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反射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
3.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4.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产生,然后传到效应器。
5.神经元的突起大大增加细胞膜面积的意义是有利于其接受多个刺激并远距离传导兴奋。
6.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高级中枢的调节。
7.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来控制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的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
9.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原因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10.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的根本原因是促甲状腺激素对应的受体蛋白的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才表达。
11.渴感形成的具体过程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渴觉中枢→产生渴感。
12.寒冷时能使散热减少的反应是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13.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14.饭后血糖浓度经激素调节而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饭后经消化、吸收作用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15.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
16.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17.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8.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2021·湖南高考真题)细胞内不同基因的表达效率存在差异,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图中基因A的表达效率高于基因BB.真校生物核基因表达的①和②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C.人的mRNA、rRNA和tRNA都是以DNA为模板进行转录的产物D.②过程中,rRNA中含有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的反密码子2.(2021·河北高考真题)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药物名称作用机理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放线菌素D 抑制DNA的模板功能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活性A.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B.放线菌素D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C.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3.(2021·1浙江选考)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B.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4.(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5.(2021·广东高考真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
【2020生物高考二轮复习】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题点1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和相关计算 返回
1.(2018·青岛模拟)如图所示为某 DNA 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
rep 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ep 蛋白可破坏 A 与 C、T 与 G 之间形成的氢键 B.DNA 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 DNA 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
返回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返回
返回
2.明确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次标记”和“三个结论”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 ①第一次标记: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 大肠杆菌 , 目的是获得带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第二次标记: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 噬菌体 , 目的是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核酸是 RNA,T2 噬菌体的核酸是 DNA,且二者的增殖过程不同。 答案:C
2.(2019 届高三·包头测评)有 a、b 两类噬菌体,
返回
它们均已被 32P 或 35S 中的一种标记过。将 a、
b 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
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
质的位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段整合到了 R 型细菌的 DNA 中,从变异类型看属于基
因重组
(√)
盘查(二) DNA 的结构
返回
1.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
的
(2014·全国卷Ⅱ,T5B) ( × )
2.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DNA 链的基本骨架 (√ )
3.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
呤数
(2013·海南高考,T4A) ( × )
【人教版】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狂练13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
考点狂练13 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1.[2018·天津卷] 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2.[2018·全国卷Ⅰ]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2018·河北定州中学调考]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C.用烟草花叶病毒的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4.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从而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5.[2018·湖南长沙一中联考]下列关于DNA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一般为双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B.RNA能携带遗传信息,可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C.一条链上的两个相邻碱基均由五碳糖—磷酸—五碳糖连接D.(A+T)/(C+G)的多样性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6.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C=:::4。
2020高考生物必考题突破讲座 DNA 复制及基因表达的命题分析(共33张PPT)
2.如图为真核细胞 DNA 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
A.酶②是 DNA 聚合酶,它能催化脱氧核苷酸链的形 成
B.洋葱表皮细胞中无此过程的发生 C.酶①是解旋酶,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时需要酶①来 断开碱基之间的氢键 D.由图可知引物能与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其本质 是核苷酸链
•答案 C
⑤形成的多条肽链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原因:有相同的模 板 mRNA。
(2)图 2 表示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 a 是 DNA 模板链,bcde 表示正在合成的 4 条 mRNA,在核糖体上同 时进行翻译过程。
[真题剖析] [ 例 ] (2016·江 苏 卷 ) 近 年 诞 生 的 具 有 划 时 代 意 义 的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 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 RNA 引导核酸内切酶 Cas9 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 RNA 中 20 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 DNA 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 割(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最新模拟] 1.将某精原细胞(2N=8)的 DNA 分子用 15N 标记后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
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1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 14N 的染色单体 有8条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Ⅰ中期含 15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
2018,全国卷Ⅲ,1T 来考查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2017,海南卷,25T 过程,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016,江苏卷,18T 的考查,重点考查对实验过程
高考生物基因的本质梳理汇总(新教材答案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P42问题探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依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在这两种物质中,完竞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畅学界激烈的争论。
讨论:(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提示:遗传物质应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等。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提示; 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答案并不唯一,只要提出正确的思路即可。
例如,将特定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等等。
2.P46思考.讨论:证明DNA是遗传遗传物质的实验(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以细菌或病每作为实验材科具有哪些优点?提示: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1)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 繁殖快,细菌20~ 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提示: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
(3)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提示: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
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学生可能回答出其他技术,但只要回答出上述主要技术即可)。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目录
高频命题点1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高频命题点2 基因的传递与表达
高频命题点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1.(四川重庆巴蜀中学期末,14)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关转
小卷补充练习1
BCDCDC
高频命题点2 基因的传递与表达
1.(2017湖南衡阳八中二模,3)图1为某果蝇染色体上与白眼基因S有关的示意图, 图2为该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图1
D
图2
A.该果蝇体细胞中可能没有与S基因相对应的等位基因 B.图2与图1中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C.由图2可知一个DNA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不同 D.S基因若发生图2过程,催化该过程酶的结合位点在图1的 Ⅰ区段
专业术语回答,如DNA聚合酶不能写为聚合酶(因为还有R NA聚合酶)、DNA聚合酶不能写为DNA连接酶、DNA复 制不能写为复制(因为还有RNA复制)等。
1.DNA计算步骤
• 1.画图 • 2.分数---数字 • 3.A=T G=C
规律-1
规律-2
规律-3
规律-4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相关试题的解题策略 (1)DNA结构及复制的相关计算 解答DNA结构及复制计算类试题时,应分以下层次: ①碱基计算 a.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 同,即(A+T)/(C+G)的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 NA分子的特异性。 b.若已知A占双链碱基的比例为c%,则A1占单链碱基的比 例无法确定,但最大值可求出为2c%,最小值为0。
2020高考全国二卷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高考全国二卷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20高考全国二卷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坚持一贯的以稳为主、稳中有进的风格特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
1.以现实情境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
全国Ⅱ卷生物试题1以当今最热门的新型冠状病毒话题为考查载体,重点考查了新型冠状病毒致病机理、其与肺炎双球菌(引发肺炎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区别以及机体对其免疫应答等,让考生从生物学角度加深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方法论,相信科学,尊重事实,坚定人类必定战胜病毒的信心。
战胜病毒,需依靠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功能,试题2就是从免疫系统防卫功能过强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为载体,考查自身免疫病实例。
本题为教材基础知识,难度较低,创设现实情境,设置问题,全面彰显高考育人功能。
2.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着力关键能力考查。
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全国Ⅱ卷生物试题5、6题分别考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群落的演替和进化相关知识,试题呈现方式新颖,以考生知识获取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以区分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
而全国Ⅱ卷生物试题30(1)考查对实验条件补充,30题(2)(3)着重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试题37考查SDS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作用等,考查实验操作,同时考查考生能否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完善实验条件,科学收集、处理并解释实验数据,运用书面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3.理论联系生活,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全国Ⅱ卷生物试题29、31题分别设置以大豆蛋白在人体内经过消化道中酶作用后形成小肽情境和人体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出现的生理变化情境为载体,突出应用性的考查,完美的将生物知识融入进现实生活,引导考生能够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解决中。
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六 基因与基因表达
-3-
2020 年高考必备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1
卷
2 卷
1 卷
2 卷
3 卷
1 卷
2 卷
3 卷
1 卷
2 卷
3 卷
1 卷
2 卷
3 卷
命题 选 角度 1
人类对遗传 物质的探索 过程
5AB
2 ③2
1
择 命题 DNA 的结构 题 角度 2 和复制
2A
命题 角度 3
专题六
基因与基因表达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命题角度3 命题角度4
-6-
2.(2019浙江,20)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 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 本过程如图所示:
专题六
基因与基因表达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命题角度3 命题角度4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C 解析:将S型菌的提取物加热后添加到含R型菌的培养液中,会使部 分R型菌发生转化,因此甲组培养皿中应有R型菌和S型菌,A错误;乙 组提取物中加蛋白酶后将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乙组培养皿中有 S型菌落,则可推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丙组S型菌的提取 物中加DNA酶将DNA分解,不能获得S型菌落,可推测转化物质是 DNA,C正确;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遗传信息的 传递与表达
5D
(江苏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22个常考点专攻专题三遗传4个主攻点之(一)基因的本质课件
[串知设计]
(1)在甲图中若看到表面光滑(答特征)的菌落,说明 R 型细菌转 变成了 S 型细菌。
(2)为了充分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还在培养 R 型细菌 的培养基中加入 S 型菌的 DNA 和 DNA 酶,进一步验证实 验结果。
(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共同设计思路都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 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的结果;格里菲思实验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
“转化因子”,而不能说明该“转化因子”是 DNA;噬菌体是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 DNA 复制等生命活动,不能用 32P
直接标记噬菌体,而应先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宿主细胞,再用被
标记的宿主细胞培养噬菌体;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腺嘧啶无关,B、C、D 项错误。 答案:A
[学方法] “图解法”解答细胞分裂与DNA复制问题
(1)有丝分裂与 DNA 复制 ①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 a.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同位素标记):
b.转至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
②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复制 n 次只有 2 条染色体有标记。
离出 S 型活菌
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T2 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 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解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 为红花,F2 中红花∶白 花=3∶1,属于性状分离现象,不能说明 RNA 是遗传物质, A 错误;病毒甲的 RNA 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 能得到病毒甲,说明病毒甲的 RNA 是遗传物质,B 正确;加 热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与 R 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 S 型活菌,只能说明加入杀死的 S 型菌存在转化因子,不能说 明 RNA 是遗传物质,C 错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T2 噬菌 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说明蛋白质 未进入大肠杆菌,不能证明 RNA 是遗传物质,D 错误。 答案:B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4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D.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加S型细菌的DNA比加入等量DNA和蛋 白质混合物的转化效率要高
【解析】 格里菲斯的实验仅证明了S型细菌内存在促成转化的转 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可将R型细菌转化,但没有 证明R型细菌的DNA可使S型细菌转化,A错误;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 外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并使 其具有荚膜,B正确;给小鼠注入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混合 物后,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并导致小鼠死亡,C正确;DNA纯度越 高,转化效率越高,D正确。
专题四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考纲导向·明目标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考纲导向·明目标
课标要求
考查方向
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 菌实验的过程、原理、方法及其拓展
因在RNA分子上
2.借助同位素标记法,考查DNA的结
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碱基 构与复制
3.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 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 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图)。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 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请分析原因。
提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 越 多 , DNA 碱 基 序 列 的 一 致 性 越 高,说明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DNA碱基序列发生的变化越小,因 此亲缘关系越近。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 能将噬菌体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 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 保留复制的特点,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 数具有放射性,B正确;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若保温时 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来得及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会分布在上清液 中,这样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也有一定的放射性,C正确;要达到实验 目的,还要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进行对照,D正确。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因的本质学前诊断-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因的本质学前诊断-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因的本质学前诊断考点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1.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得到S型菌落B.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C.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实验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各种组分的作用解析:选A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的菌落有S型和R型两种.2.(20xx·广州一模)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解析:选B 本实验是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别进行放射性标记,来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噬菌体释放出来,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35S标记组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亲代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上,随着细菌一起沉淀,沉淀物放射性偏高;35S标记组,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的外壳,未能侵入细菌内部,子代噬菌体不含35S,32P标记组,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的DNA,会侵入细菌中,子代噬菌体部分含有32P.3.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某同学据图分析总结出六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②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③图1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就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如果培养2代以上,甲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⑥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噬菌体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解析:选B 分析图1可知,培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已被32P或35S标记,故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①正确;用含有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乙中,有两个含有放射性,②错误;图1中用含有32P或35S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证明了噬菌体增殖时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错误;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可说明在噬菌体增殖过程中,起遗传效应的物质是DNA,因被35S标记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中,故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正确;若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甲处的DNA分子无放射性,⑤错误;若培养2代以上,乙处部分噬菌体的核酸含放射性,⑥错误.4.图甲所示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所示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丙所示是两小分子物质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 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给大肠杆菌提供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32P、35S标记噬菌体,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图丙中的①②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选A 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原因是S型细菌的DNA 进入了R型细菌中,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DNA实现了重组,并表现出S型细菌的性状.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分布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图丙中①代表氨基酸的R基,②代表磷酸基团,③代表五碳糖,④代表含氮碱基,含有S的是①,含有P的是②;用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标记噬菌体,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图丙中的①②.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考点二DNA的结构与复制5.(20xx·福州一模)如图所示为双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DNA片段中有15个氢键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C.只有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图示双链才能解开D.在双链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连接1个脱氧核糖解析:选A 图示的DNA片段共6个碱基对,A—T有3对、G—C有3对;因A—T之间有2个氢键,G—C之间有3个氢键,共15个氢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是物理模型;要使DNA双链解开,不仅可以用DNA解旋酶,还可以用高温加热解旋;在双链DNA分子中,每条链中间的每个磷酸基团都分别连接2个脱氧核糖,每条链两端的磷酸基团只连接1个脱氧核糖.6.(20xx·河南八市高三质检)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DNA 分子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能准确地复制与DNA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C.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D.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解析:选D DNA分子结构中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这对DNA分子的准确复制具有重要作用;DNA分子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双链解开,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子链与母链的互补碱基之间重新形成氢键;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再进行分裂,故一般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42n种.7.(20xx·德州重点中学月考)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选C DNA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但氢键的形成不需要酶的催化.8.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C.该噬菌体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1P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解析:选C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能量、酶和场所等;噬菌体中含有双链DNA,胞嘧啶有n个,鸟嘌呤有n个,腺嘌呤数目=胸腺嘧啶数目==m-n(个),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噬菌体DNA含有的氢键数目=(m-n)×2+n×3=2m+n(个);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该噬菌体繁殖四次,一共可形成16个噬菌体,其中子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2个,16个噬菌体都含有31P;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m-n)×24-1=8(m-n)(个).9.用15N标记DNA分子的细菌,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 和15N,c只含14N)图中表示含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解析:选D 用15N标记DNA分子的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4代,可形成16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同时含15N和14N,14个DNA分子只含14N,不存在只含有15N的DNA分子.10.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解析:选C DNA分子中(A+C)/(T+G)应始终等于1;一条单链中(A+C)/(T+G)与其互补链中(A+C)/(T+G)互为倒数,一条单链中(A+C)/(T+G)=0.5时,互补链中(A+C)/(T+G)=2;一条单链中(A+T)/(G+C)与其互补链中(A+T)/(G+C)及DNA分子中(A+T)/(G+C)都相等.考点三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11.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关于该果蝇的精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解析:选B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都完成一次复制,所以32P的DNA的含量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使DNA含量减半,所以有丝分裂后期32P的DNA的含量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两倍;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等;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32P的DNA的含量相等.12.(20xx·昆明、王溪统一考试)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 标记解析:选D 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1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的DNA数目为2n个,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数目等于DNA分子数目,所以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DNA复制一次,所有的DNA分子都有一条单链含3H 标记,DNA第二次复制完成后,一半的DNA分子没有3H标记,由此可以推测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中只有一条带有3H标记.考查综合迁移应用能力13.(20xx·衡阳八中质检)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________(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解析:朊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要标记朊病毒需先培养带标记的宿主细胞——牛脑组织细胞,再让朊病毒侵染带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完成对朊病毒的标记.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所以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少量朊病毒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这是它与其他病毒的不同之处.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2)几乎不能几乎不能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 (3)沉淀物上清液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3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4)核酸核苷酸和氨基酸(原料) 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14.图1为两种病毒(核酸不同)的物质组成;图2为某一卵原细胞及其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个DNA分子,其放射性标记如图中所示.请据图回答:(1)图1a中A、B共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病毒e和病毒f 体内的④总共有________种.(2)图1中基因与d的关系可概括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其核心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主要场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赫尔希和蔡斯用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用了图1中哪种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为实现该设计思路,他们分别标记了图1A、B中的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部位.(4)若将图2细胞放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让其只进行减数分裂.假设该细胞内只有这两个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均含有m个碱基,其中细胞内碱基T共占15%,则:①该细胞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共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__.②依照图2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及其DNA放射性标记情况.解析:(1)图1中A为核苷酸,含有的元素有C、H、O、N、P,B 为氨基酸,含有的元素有C、H、O、N、S等;两者共有的元素有C、H、O、N;病毒e为DNA病毒,病毒f为RNA病毒,DNA与RNA共含有5种碱基,分别为A、T、C、G、U.(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基因表达,该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主要场所分别为细胞核和细胞质.(3)赫尔希和蔡斯用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选用T2噬菌体(即DNA病毒)为实验材料,为图1中的病毒e,他们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图1A中的P和B中的S,即②①部位.(4)①每个DNA分子均含有m个碱基,细胞内碱基T共占15%,则两个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50%-15%)×2m=70%m,即0.7 m,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该细胞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核DNA分子复制一次,所需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0.7m.②DNA 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卵细胞中的一个核DNA分子可能只含有32P也可能同时含31P和32P.答案:(1)C、H、O、N 5(2)转录和翻译细胞核和细胞质(核糖体)(3)病毒e ②①(4)①0.7m②见图。
第六章 课时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2025高中生物高考备考
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概述DNA 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2.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3.概述DNA 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DNA 的结构2022:广东T12、浙江6月T13、河北T8D 和T16;2021:北京T4、广东T5、辽宁T17;2020:浙江7月T3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掌握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征、DNA 的结构决定DNA 的功能。
2.科学思维——构建模型:建立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验证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DNA 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2023:浙江6月T16、北京T21(1)(2)、山东T5;2022:海南T11、重庆T4;2021:山东T5、辽宁T4、全国甲T30(1)、浙江6月T14命题分析预测 1.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常结合基因突变和细胞分裂过程进行命题,主要考查DNA 的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基因的本质常与其他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一般不单独命题。
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
2.预计2025年高考可能结合新情境、新名词等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考点1DNA 的结构学生用书P169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2.DNA的结构提醒确辨析DNA分子的两种关系(1)(2)教材深挖[必修2P50图3-8]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一端称作5'-端,有羟基的一端称作3'-端,两条单链方向相反。
3.DNA的特性4.DNA中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1)(2)双链DNA中,某碱基的比例为两条单链相应碱基比例的平均值,如:若A1=a%,A2=b%,则A=(a%+b%)/2。
基础自测1.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与表达专题2020年高考题汇总附答案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专题2020年高考题1.(2020北京卷)在噬菌体侵染白喉棒状杆菌并增殖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细胞器完成的步骤是( )A.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在细菌细胞上B.噬菌体遗传物质整合到细菌DNA上C.噬菌体DNA在细菌细胞中转录D.噬菌体的蛋白质在细菌细胞中合成2. (2020北京卷)大肠杆菌拟核DNA是环状DNA分子。
将无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含3H标记的dTT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新合成的DNA链中的脱氧胸苷均被3H标记。
在第二次复制未完成时将DNA复制阻断,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对此实验的理解错误的是( )复制过程中,双链会局部解旋B.Ⅰ所示的DNA链被3H标记C.双链DNA复制仅以一条链作为模板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3.(2020江苏卷)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4.(2020全国Ⅱ卷理综)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5.(2020全国Ⅲ卷理综)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 RNA分子6.(2020全国Ⅲ卷理综)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基础保分专题六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PPT文档共94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基础保分专题六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4
高考生物 (知识构建 疑难盘点 技法点拨 强化训练)第二章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章末提升课件
4. 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 个碱基都叫密码子吗?那么 密码子共有 64 种还是 61 种,终止密码子也是密码子吗? 只有 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才叫密码 子,DNA 上和 tRNA 上的都不是。密码子共有 64 种,决定 20 种氨基酸的有 61 种,3 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但是 终止密码也是密码子。
(3)“PCR”技术的必需条件,除了模板、原料、 ATP、酶 以外,至少还有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PCR”技术使 DNA 分子大量复制,若将一个用
15
N 标记的 DNA 分子放入试管中,以 14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答案
(1)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结合与移动
Fe3
பைடு நூலகம்
+
细
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2)mRNA 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3)C→A
3.近 10 年来,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 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实验手段, 其原理是利用 DNA 半保留 复制,在试管中进行 DNA 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 内, 将 DNA 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 使实验室所需的遗 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移、交流信息的能力。 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境、旧知识”。也就是说无论情境有多 新,但所设问题最终回归考试大纲规定的核心范围内容。所以 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
2.遇到此类试题从心理上决不能有畏惧心理,其实这种 题的答案往往就在题干中。解决此类试题只要按下面的步骤 进行就可以:首先,要审读材料,提取信息,要求能从材料 中的文字叙述或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找出关键信息,提 取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然后回归教材,定位知识; 最后构建解题思路,发挥联想,对发现的关键信息和已有的 旧知识进行搭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方法,选择正确 答案或运用学科语言组织好要表达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 本质和 T2 T2CD
表达
T5AB T2
T1、 T6
生物的
变异与
T6
T6
进化
遗传规 律和伴 T5 性遗传
T6 T5
T6
T1AC
考情分析: 从近 3 年全国卷试题分析可知,选择题部分主要 集中在基因的本质和表达、遗传规律的应用上。其中遗传物 质发现实验的理解分析和孟德尔定律的相关分离比的应用是 高频考点;生物变异与进化常结合基因的表达进行综合考查, 难度一般。
白质,但原核生物的 mRNA 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
蛋白质的翻译
(√)
返回
1.在核糖体上翻译出来的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理作 用?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核糖体上翻译出来的只是多肽链,还需要被运送 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 的蛋白质,才能承担细胞的生命活动。
(4)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DNA 可以
使小鼠死亡
2017·江苏高考,T2B)(×)
返回
2.判断有关 DNA 结构叙述的正误
(5)某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 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
DNA 聚合酶
2018·全国卷Ⅰ,T2C)(√)
(6)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 (2017·全国卷Ⅱ,T2B)(×)
基础保分专题六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目录
1
必备知识·自测诊断
2
关键能力·课堂培优
3
学科素养·强化训练
4
高考模拟·课下达标
返回
必备知识·自测诊断
返回
考点一 基因的本质和结构
返回
1.明确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次标记”和“三个结论”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 ①第一次标记: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目的是获得带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第二次标记: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目的是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ຫໍສະໝຸດ 返回关键能力•课堂培优
返回
理解能力 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 与拓展应用
返回
[知识网络]
[题点练通]
返回
1.(2017·全国卷Ⅱ)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 噬 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
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核
返回
考点二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返回
1.完善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解 (1)DNA 分子复制:
(2)转录:
返回
(3)翻译:
返回
①模型一:
②模型二:
返回
2.用字母表示下列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1)细胞生物(如动、植物): a、b、c。 (2)DNA 病毒(如噬菌体):a、b、c。 (3)复制型 RNA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d、c。 (4)逆转录病毒(如艾滋病病毒):e、a、b、c。
返回
2.某种致癌的 RNA 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其体内是否含有逆 转录酶?逆转录酶怎么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逆转录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逆转录酶是在宿主 体内合成的。
3.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 (1)复习遗传规律时,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体会和 认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用现代遗传学观点回扣孟德尔对 基因分离现象和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比较两大定律的 内在联系,熟练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总结遗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比例关系及相关推理,由此 推导出亲代的交配方式及其基因型,并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 挖掘两大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基因 自由组合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 病的概率计算、亲子代基因型的判断以及系谱图问题上去。 (3)强化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和基因定位的实验设计分 析类题目的训练。
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 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 M 和 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 M 的 RNA 与突变体 N 混合培养能得到 X
D.突变体 M 和 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 DNA 转移
返回
解析:突变体 M 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在添加了氨 基酸甲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该突变体不能合成氨基酸甲,可 能是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大肠杆菌属于原核 生物,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故其突变体是由 于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突变 体 M 的 RNA 与突变体 N 混合培养不能得到 X;突变体 M 和 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 DNA 转移,使基因重组,产生了新 的大肠杆菌 X。 答案:C
返回
(2)遗传物质发现的三个实验结论: ①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存在 “转化因子”。 ②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 性变化的物质,即 DNA 是遗传物质。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但 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返回
2.辨析 DNA 结构的两种关系和两种化学键
(二)非选择题一般从“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这两方
面命题
考点
卷Ⅰ
卷Ⅱ
卷Ⅲ
2019 2018 2017 2019 2018 2017 2019 2018 2017
遗传规
律的原
理及应 T32 T32
T32
用
T32 T31 T32
伴性遗 传与基 因在染 色体上 的判断
T32
T32 T32
考情分析: 近 3 年全国卷非选择题对本板块考查主要集中在 ①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互推及概率计算;②性状显隐性的 判断;③伴性遗传中性染色体传递规律和遗传图谱中性状遗 传方式的判断和概率计算;④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和基 因定位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2.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复习变异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针对生物变异的实 例较多的特点,复习时要掌握相关实例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如三倍体西瓜与多倍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是针对生物变异相关 的概念多的特点,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易位、倒位……,做好概念的复 习,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是 注意运用列表总结归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 原因、应用及意义。 (2)复习生物进化时,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及新物种产生的机制,二是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返回
1.判断有关遗传物质叙述的正误
(1)T2 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2018·全国卷Ⅱ,T5B)(×)
(2)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由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完成的(2018·全国卷Ⅲ,T1C 改编)(√)
(3)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大 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2019·江苏高考,T3D 改编)(√)
返回
3.(2017·全国卷Ⅰ)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 RNA 病毒和 DNA 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 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 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 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 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 两个组)
第二板块
以基因为主导的遗传变异系统
01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
本板块在全国卷中一般考 1~2 个选择题和 1 个非选择题 (分值为 20 分左右)
( 一)选择题一般从“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变异与进 化”“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三个方面命题
卷Ⅰ
卷Ⅱ
卷Ⅲ
考点
2019 2018 2017 2019 2018 2017 2019 2018 2017
返回
3.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能否进行基因的表达?它们 控制的性状遗传具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含有 DNA 和核糖体,能进行 DNA 复制和基因表达,控制性状。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 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的性状只 能通过母方遗传给后代。
返回
2.在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的实验中,能否 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操作过程?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能,因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细胞时,RNA 和 蛋白质没有分开,是完整的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因此,本 实验只能通过人工分离提纯技术分离 RNA 和蛋白质,然 后再单独导入宿主细胞,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01
思路比行动更重要
这样复习才高效
本板块是高中生物中最具理科特点的内容,涉及多种科学 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特别 是对遗传规律的考查,试题难度大、区分度高。为突破这一重 点和难点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建议在复习中从以下三方面发 力,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