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品德修养,更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
由于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资源不足: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德育教育队伍不够充实,学校德育资源匮乏是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
2. 家庭教育不足: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家长的教导下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 学校社会环境复杂: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原因,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学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
4. 德育工作不够系统化和科学化: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多以零星的活动或者形式化的教育为主,缺乏科学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1. 加强师资培训: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师资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
2. 建立德育资源库:建立农村小学德育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种德育教育资源,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支持,丰富学校德育教育的内涵。
3.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家庭进行沟通和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4. 构建健康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文化,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氛围,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5.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6. 制定德育工作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特色和教育目标的德育工作规划,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做好德育工作的规划和设计。
三、总结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虽然存在种种困难与挑战,但是只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就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农村小学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德育工作更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校园安全隐患较多、家庭教育状况不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质量和效果。
我们迫切需要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改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1. 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的教师普遍素质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外出务工等原因,很多农村小学的教师流动性较大,很难形成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而且,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背景,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欠缺。
2. 校园安全隐患较多农村小学的校园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比如老旧的教学楼、危险的操场等,这些都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家庭教育状况不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对其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农村家庭教育状况不佳,家长缺乏对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视和指导,这也给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首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德育教育水平。
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小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动率。
3. 加强家校合作农村小学应积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倡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德育教育中来。
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开展家校联谊活动等方式,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努力。
4. 增设德育课程农村小学可以适当增设一些德育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校园里获得更多的德育教育。
这些德育课程可以包括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 推动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应积极组织和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德育教育的课外活动,比如社会实践活动、读书分享会、义工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机会。
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一、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村小学德育资源不足。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德育资源缺乏,德育设施不完善。
很多农村小学的德育教学设备简陋,校园文化氛围薄弱,无法有效进行德育教育。
农村小学德育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小学教师结构复杂,德育岗位教师少,而能够专业从事德育教育的专职德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农村小学德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农村小学德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德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农村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薄弱,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程度不高,导致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待提高。
针对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以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
要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师的队伍素质。
可以招聘专业的德育教师,增加农村小学德育教师数量,并且提高德育教师的待遇,从而保证农村小学德育教学的水平。
要加强农村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管理。
通过建立科学的德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小学德育教学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德育教学评估,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要加强农村小学德育课程建设。
可以在农村小学德育课程中增加一些符合农村实际的内容,提高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
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加强农村小学德育资源建设、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管理和加强农村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等改进策略,可以提高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小学是农村地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德育工作在其中尤为重要。
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也影响了整个学校的风气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分析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专职德育教师不足。
由于学校的经济条件差,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这就使得农村小学在德育方面的工作相对薄弱。
2. 德育教育内容单一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德育教育内容单一,往往注重在知识普及和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品德修养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在课堂教育、学校文化和活动设置方面缺乏多元化,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
3. 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环境普遍比较贫困,家长的教育程度较低,对孩子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4. 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往往以训诫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启发式教育。
二、对策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师收入,完善学校设施,为学校配备更多的德育专职教师,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保障。
学校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多样性,通过举办各种文明礼仪教育、品德修养教育、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要加强合作,通过家长学校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共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推广科学的德育方法,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创新,通过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资源。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将会得到有效的改善,农村小学的学生也会受益于良好的德育环境。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五篇)[修改版]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84cd76680203d8cf2f2467.png)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延坝中学:周延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校一贯的教育理念。
特别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它被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德育历来备受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安宁,教师不再权威,尤其是在农村,大量的留守学生严重使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
总体看来,当前各中小学德育状况出现了滑坡的趋势,究竟问题出在哪?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而这些问题有该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分析的。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调查了当前我校学生德育现状,我们感觉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幼稚与成熟并存,自尊与自卑共增。
一方面对社会、家庭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愿为社会、家庭作更多的贡献。
他们的观念与习惯、语言与行动是如此矛盾地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体。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头脑中装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极端个人主义,只知道关心自己,不知道关心社会和他人,说话办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哥们儿义气”重,而且误把“哥们儿义气”当成真正的友谊;崇尚金钱万能,贪图物质享受;受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负面影响较大,致使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盲目崇拜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人物。
2、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
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与同学格格不入;部分留守学生缺乏自信,破罐破摔,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学生缺乏诚信,漫天谎话,欺骗同学、老师和家长;有的学生缺乏自理、自律能力,凡事靠父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生畏难思想严重,怕吃苦耐劳,抗挫能力差;有的学生自私,骄横,“老子”天下第一,同学之间不讲团结谦让,家中则是唯我独尊。
3、缺乏起码的道德礼仪。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乡村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的分析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1.资源匮乏: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源相对较少,缺乏专职德育教师、教材和相关教育设施,德育开展的条件不够完善。
2.师资不足:农村小学教师总体素质较低,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德育教育效果受到限制。
3.家庭环境不理想:农村家庭教育水平较低,家长对孩子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有限,这对农村学生的德育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学校德育治理不严:一些农村小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管理制度,导致学生行为偏差问题较为普遍。
二、对策建议1.加强师资培训: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德育教育能力。
学校也可以鼓励德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建立德育教师队伍:农村小学可鼓励专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更多的德育教师,提供给农村小学专职德育教师岗位,以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需求。
农村小学也可以积极探索德育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机制,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
3.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可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家校联欢等活动,增强家长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和参与。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访、家庭讲座等方式,提升家长的德育教育意识和能力。
4.强化德育治理: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德育标准和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管理和评估。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纪律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确保学校的纪律秩序。
5.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源,提供专业的教育设施和教材。
政府也可以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为农村小学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德育教师队伍、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德育治理和加强社会资源整合等对策,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状况,为培养优秀的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德育教育条件。
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1.德育资源匮乏农村小学德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学校德育设施简陋,缺乏有效的德育活动。
这使得德育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影响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2.家庭环境不利于德育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状况和观念的影响,许多家庭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有些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些家庭的家庭教育缺失,对孩子的德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教育观念陈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注重传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
这种教育观念的存在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4.德育教育方法单一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是依靠传统的讲解和灌输教育,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限制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对策1.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德育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与研讨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在农村小学中,积极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包括德育主题班会、道德讲座、德育示范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品质。
3.注重家庭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
通过家访和家长会等形式,宣传德育观念,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4.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探索创新的德育教育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

0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学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开展远程教育、在线
课程等,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高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加强家长教育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教 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增加德育教育投入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德育教育的投入,提高德育教育在整 体教育中的比重,确保德育教育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
完善德育教育设施
学校应积极改善德育教育设施,包括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购买德育教育相关书籍和器材等,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 教学环境。
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政府和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小学从事 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家庭教育
加强家校沟通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 的德育成长。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针对农村家长缺乏教育经验的问题,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 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鼓励家长参与德育活动
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增强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参与 度。
CHAPTER 06
城市小学德育教育改进策略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01
多元化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小组讨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0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引言农村中小学生的德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德育对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提高学生成长开展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开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中小学生的德育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1. 缺乏优质德育资源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德育资源匮乏,如缺乏德育教师、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
这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学习和实践相对缺乏,德育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2. 家庭教育缺失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对于孩子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父母普遍缺乏教育孩子的意识和能力。
这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得不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缺乏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的引导。
3. 社会环境影响农村地区社会环境相对封闭,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一方面,某些传统文化观念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强调孝道、勤俭节约等;另一方面,某些陈旧观念和社会习俗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德育开展产生负面影响,如重男轻女思想、攀比心理等。
二、农村中小学生德育对策1. 加强德育师资培养农村中小学应加大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德育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组织德育培训班、请专家授课等多种途径,增强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
2. 优化德育教学资源配置农村中小学应加大对德育教材和教具的开发和研制力度,提供更多的德育教学资源。
同时,学校要注重德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创设良好的德育气氛。
3. 引导家庭关注德育教育农村中小学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家长教育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开展。
4. 加强社会德育宣传农村地区要注重社会德育的宣传和引导,加强道德教育的力量。
可以通过开展德育主题宣传周、组织德育活动等方式,培养农村中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近年来,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1. 资金短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直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由于农村小学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难拥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德育工作开展。
这就导致了德育工作的设施和条件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
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德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小学甚至没有专门负责德育教育的老师,导致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3. 家庭教育不足:农村家庭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教育不足的问题。
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德育引导和教育,这就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4. 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农村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品德的培养。
学生缺乏正确的德育引导,导致了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和品德问题。
1.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小学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改善学校德育设施和条件。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增加德育教师数量,确保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3.加强家庭教育的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合作,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家庭对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合理调整德育课程设置。
学校应该合理调整德育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
5.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引导,确保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育水平
总结词
提升教师德育教育意识和能力
总结词
建立德育教育激励机制
详细描述
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德育教育培训,提 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和能力,使教师在 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融入德育教育。
详细描述
建立有效的德育教育激励机制,鼓励教师 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德 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德育评价多采用考试形式,过于 注重知识记忆,忽视实际行为表
现。
评价内容片面
评价内容过于注重课堂表现,忽视 学生在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表现 。
评价结果运用不当
评价结果往往只用于学生评优评先 ,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改进教学中的 作用。
04
改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德育教育内容建设
总结词
忽视传统美德教育
在课程设置中,传统美德 教育内容相对较少,未能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德育 中的作用。
师资力量薄弱且培训不足
教师数量不足
农村小学教师数量相对较 少,尤其是德育教师更是 匮乏。
教师素质不高
部分教师自身德育素质不 高,缺乏德育意识和德育 能力。
培训机会少
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德育培 训的机会较少,无法及时 更新德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
德育课程设置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满足学 生的实际需求。
德育课程实施
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倾 向,缺乏实质性的德育内容和实践环 节。
德育教育师资力量及培训情况
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小学德育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德育教育经验和技能。
培训机会匮乏
农村小学德育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难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师资力量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多数来自当地的村民,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德育培训。
这导致了一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影响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对策:1. 加强师资培训。
通过定期组织德育培训班,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德育能力,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德育理念和方法。
2. 落实以案例教学。
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教师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对策:1. 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2. 开展特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特色的家庭教育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通过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三、学校德育资源匮乏农村中小学德育资源相对匮乏,德育课程、教育活动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面临着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
对策:1. 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合适的德育教学资源,如德育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合理安排德育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和社会资源,开展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德育教育成绩评价不规范一些农村中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只注重学生成绩、升学率等硬指标,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导致德育教育的成绩评价不规范。
对策:1. 完善评价指标。
除学习成绩外,学校应合理设置一些德育评价指标,如学生的品德评定、参与社会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特别重视德育工作。
本文将从现状入手,探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视。
1. 教师力量不足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一直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教师队伍中存在大量的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缺乏新的德育理念和方法。
而且,由于农村小学离城市较远,给很多城市教师带来了就业上的不便,导致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性也较大,这也是一种难题。
2. 学生家庭环境的差异农村小学学生的家庭环境多半比城市学生贫困,并且普遍存在着父母双亡、留守儿童等问题,这种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宽松。
3. 德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小学德育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由于农村小学学生本身经济条件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一般也比较困难,导致学校在德育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很难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和资源。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1. 提升教师素质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是解决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关键。
一方面,要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德育培训,让他们了解现代德育理念和方法;要通过政策和经济上的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 加强家校合作农村小学需要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成为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可以组织家长学校、讲座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3. 提供优质的德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建设德育教室、购置德育教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
农村小学应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德育资源,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农村小学的师生比例较大,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受到限制。
农村地区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学生的德育意识和道德素质普遍较差,给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德育教育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技能。
2. 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农村小学应该积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
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尊重、信任、友爱的德育环境。
3. 构建德育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小学德育评估体系,从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学生的德育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德育工作策略和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提供更多德育资源:农村小学要加强德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引进优质教育教材和教育器材,丰富德育教育资源的供给。
加强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德育网络资源和专家指导。
5. 加强家庭教育力量:农村小学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家庭德育活动等方式,帮助家长提升德育教育水平,使家庭成为学生德育的助推器。
6.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农村小学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师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构建评估体系、提供更多德育资源、加强家庭教育力量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对策,可以改善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现状,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小学往往存在教师的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部分教师缺乏提供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教育。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小学德育活动的经费、设备和教材资源相对有限。
很多农村小学缺乏专门的德育教室、图书馆和音乐舞蹈教室等场所,使得开展德育活动受到限制。
3. 缺乏科学有效的德育模式: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重视口号和形式,缺乏科学有效的德育模式和策略。
这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和模仿的状态,难以发展自主性和创造性。
4. 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差,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关注和指导。
这使得德育工作在家庭教育方面受到了制约。
对策:1. 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引进更多的德育专业教师,为农村小学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
2. 加大德育经费投入:政府和社会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农村小学的德育方面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改善教育环境和设备条件。
3. 制定科学德育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学资源:建立德育教学大纲,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教学内容和策略,为农村小学提供具体可行的德育教材和资源。
4. 加强家校合作:鼓励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建立家校德育工作协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5. 创新德育模式:农村小学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德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可以通过开展社区实践、创业教育等活动,提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6. 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学生德育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对优秀德育工作的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提高德育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面改善农村小学德育状况,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和新途径研究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和新途径研究当前,随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德育工作在农村小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导致农村小学德育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
需要对农村小学德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新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分析1. 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德育工作难以落实。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师资资源不足,导致德育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支持和保障。
3. 家庭教育薄弱: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家庭教育薄弱的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孩子的德行修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 德育工作内容单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主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日常行为的规范,而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存在人才流失、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教育薄弱和工作内容单一等问题,亟需采取新的途径和方法来加以解决。
二、农村小学德育新途径研究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小学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鼓励优秀教师留在农村教育岗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
2. 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如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举办德育主题演讲、组织道德品质评比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德育发展潜能。
3. 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家庭教育:学校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鼓励家长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通过家校协作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从而达到学校和家庭联动的效果。
4. 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在日常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创新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使德育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5. 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农村小学应该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农村小学的人口流失、师资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于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德育资源不足农村小学的德育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师,德育教材和教学设备匮乏,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2. 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农村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农村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学生的品德修养较为薄弱,缺乏自律和责任感。
3. 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农村小学德育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缺乏与时俱进的德育内容。
4. 校园文化氛围淡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氛围相对淡薄,缺乏浓厚的德育氛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道德观念不够牢固。
二、对策措施1. 加强德育师资培训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德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和业务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2. 完善德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小学德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德育教材和设备,为德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3.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家长对于子女德育的重视和参与度,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合力。
调整德育课程设置,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德育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5. 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组织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对以上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到,要改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都高度重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才能给农村小学学生创设更好的德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希望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蓬勃发展,为学生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村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家庭背景复杂,社会环境不稳定等特点,使得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采取有效的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问题分析1.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农村小学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家庭教育不足,家庭纷争较多,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养成。
2.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德育课程开展困难,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与城市小学存在较大差距。
3.缺乏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农村小学缺乏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缺乏德育教育意识,自律性不强,缺乏良好的道德习惯。
4.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农村小学德育环境较差,社会风气混乱,学生的道德建设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 提高师资力量针对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道德理念,增强德育教育意识,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德育课程实施的困难。
2. 注重家庭教育针对学生家庭背景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对于子女德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使家庭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 完善德育课程针对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德育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提高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4. 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针对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的问题,可以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树立正能量的文化风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 拓宽德育渠道除了课堂教学,还要积极拓宽德育渠道,通过家访、社区服务等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德育教育贯穿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
6. 强化德育主体责任学校作为德育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与义务,全面落实德育教育的各项工作。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德育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学校设施和条件简陋,德育环境欠缺,无法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成长空间和条件。
家庭教育的不足也影响了学生的德育培养。
1.提升师资水平:加强教师德育教育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和专业能力。
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培训课程等方式,加强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教学水平。
2.改善学校环境: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建立健全德育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创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3.开展家校合作: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鼓励父母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
通过家校互动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培养学生德育的良好氛围。
4.优化德育课程:完善德育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通过德育课程,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各个学科中,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5.组织德育活动: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组织班级的德育活动、学校的主题活动,通过趣味性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较为严峻,但通过加强师资力量、改善学校环境、家校合作、优化德育课程和组织德育活动等对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延坝中学:周延兵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校一贯的教育理念。
特别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它被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德育历来备受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安宁,教师不再权威,尤其是在农村,大量的留守学生严重使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
总体看来,当前各中小学德育状况出现了滑坡的趋势,究竟问题出在哪?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而这些问题有该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分析的。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
我们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调查了当前我校学生德育现状,我们感觉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幼稚与成熟并存,自尊与自卑共增。
一方面对社会、家庭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愿为社会、家庭作更多的贡献。
他们的观念与习惯、语言与行动是如此矛盾地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体。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头脑中装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极端个人主义,只知道关心自己,不知道关心社会和他人,说话办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哥们儿义气”重,而且误把“哥们儿义气”当成真正的友谊;崇尚金钱万能,贪图物质享受;受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负面影响较大,致使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盲目崇拜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人物。
2、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
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与同学格格不入;部分留守学生缺乏自信,破罐破摔,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学生缺乏诚信,漫天谎话,欺骗同学、老师和家长;有的学生缺乏自理、自律能力,凡事靠父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生畏难思想严重,怕吃苦耐劳,抗挫能力差;有的学生自私,骄横,“老子”天下第一,同学之间不讲团结谦让,家中则是唯我独尊。
3、缺乏起码的道德礼仪。
如有的学生经常疯赶打闹,说脏话骂人,以大欺小;有的见到老师、家长不打招呼,横冲直撞;有的对待同学困难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有的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体贴、孝顺父母;有的拾到东西就装进自己的腰包里
等。
4、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
如有的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已是家常便饭;有的学生小偷小摸,不以为然;有的损害公私财物;有的进出营业性电子游戏机室;有的甚至携带凶器,拉帮结伙,打架斗殴。
5、缺乏环保意识。
如有的学生乱丢乱扔,随地吐痰;有的洗手喝水不关水龙头,大白天不关电灯开关;有的学生随便踏草、摇树、摘花;有的乱写乱画等。
从这些行为表象来看,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的,甚至还很令人担忧。
社会在发展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应随之发展变化,不然我们的教育只能成为空谈。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对学生的了解必须要到位、要及时,这是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要进行的基础性研究,缺少了了解这些问题的意识,我们的教育会走弯路、起反作用。
对这些学生的基本状况也必须做好充分的认识与掌握,否则作为教育者是不可能很好地对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农村中小学德育对策。
怎样让德育落到实处?我们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探索。
针对德育中标准过高、空洞说教、脱离现实、加大虚空等现象,我应贴近学生生活,引生活活水,着眼人的教育。
诚如叶澜教授所倡导的培养“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师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
”一句话,培养一个正直的人。
因此,我校在加强德育教育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对策。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相对教育对象学生来说,各班制定了《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德育处制定了《班级量化评分细则》、《延坝中学仪容仪表细则》、《学期操行评定制度》等德育机制;学校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确定为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专门制定《班主任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师德考评细则》。
开展争创“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活动,通过活动评比,评出了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给学校德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我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班主任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
即“党支部——主管校长——德育处主任”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德育处主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值周教师——校团委——学生会——班委会”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
育处——派出所——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长“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
“四线”保证了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了德育渗透。
3、改革评价制度,强化值周管理。
评价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不再单纯看考试成绩,而是将教风、班风、学风、学生综合能力都纳入评价范畴,并在评价中占相当大比重,结合考察成绩作出综合评价。
学生行为考核评定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方法,成绩纳入操行评定;实行等级制,充分发挥评价的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和行为纠错作用。
强化值周教师常规工作,做到每周一次大扫除、一次安全教育、一次德育教育、一次仪容仪表检查,使德育工作做到时时抓、周周抓,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道德素质及文明习惯。
4、重视文化建设,实施环境育人。
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园地由德育处统一制定张贴《延坝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延坝中学学生每日“五问”》、《德育处寄语》、《国旗下的誓词》、《班级文明公约》等。
二是对学生进行“心中有他人”、“树立自信”、“珍惜时光,做时间的主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学规范,依法自律”等不同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
三是重环境熏陶。
规范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警示标志牌、办黑板报、教室走廊悬挂世界著名科学家画像,教室内悬挂名人名言条幅,使校园环境美化、育人化,把校园变成“一座会说话的校园”。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举办“校园诗歌朗诵大赛”、“献爱心捐助”、“文娱晚会、“篮球赛”、“拔河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
五是办好校园广播室,加强校园好人好事的宣传。
六是在师生中开展“一帮一,献爱心”活动。
七是重视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校内举办“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五好学生”、“星级学生”、“明星班级”评选表彰活动,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张榜公布,号召全体学生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使他们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5、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亲情热线。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学生不良心理若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科学矫正,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将来事业的成功。
针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现状,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派专职心理学教师担任咨询室室长,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
同时开通亲情电话,解决了留守学生和父母交流的障碍,从而使他们感受到父爱母爱、家庭的温暖。
6、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首先,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
通过家长学校的开办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
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是建立家校互动制,形成德育合力。
建立家访制,建立留守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制,建立教师家长共评制,设立家长接待日,真正做到家校联教,共同育人。
第四、吸收家长参与课改,让家长与课程改革同行。
总之,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重道远。
学校要始终不渝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地素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与时俱进,坚持素质教育地方向,通过各种途径和灵活多样地形式,围绕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德育工作,只要我们用战略眼光、用科学地发展观来审视当前德育工作,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就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我们应正视现代德育的新特点,德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化和驯服,不再是简单的满足于师生平等关系中的自动、自治和自育,而应是以人为本、最富有人情味的服务。
只有这样,德育的内容才会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才会以成人促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