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邮票面值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综合应用”章节。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邮票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乘法、分数、小数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邮票面值的换算、邮票数量的计算、邮票分类统计以及邮票价值的估算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d.邮票价值估算:根据邮票数量和面值,估算出邮票的总价值。
2.教学难点
-核心难点:理解并运用分数、小数进行邮票面值换算和数量计算。
-举例解释:
a.面值换算中的分数与小数:例如,将1元邮票换算成10角邮票时,需要用到分数与小数的转换,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此处感到困惑。
b.邮票数量计算中的进位与退位:如计算5张2元邮票的总价值时,需要将10元换算成100角,此处涉及进位与退位,部分学生可能容易出错。
3.发展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问题,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应用意识:通过邮票情境的实践应用,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知识:邮票面值的换算、邮票数量的计算、邮票分类统计及邮票价值的估算。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2. 通过观察邮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来源和种类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邮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邮票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邮票样品:准备各种邮票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邮票的图片和相关案例。

3. 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以便学生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教案内容示例:一、邮票的来源和种类1. 教师出示各种邮票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邮票的特点和价值。

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出示一枚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形状、大小、图案等特征。

2. 学生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的面积、周长、对称性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如计算邮票的面积、周长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枚邮票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提出本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各组汇报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出示一个邮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和指导。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邮票收集和数学问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六、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特殊数学元素的邮票设计,如几何图案、斐波那契序列等。

邮票中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问题可能会显得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利用邮票这一具体实物,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数学问题,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数学问题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3. 利用邮票设计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邮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邮票的用途和特点,并提出以下问题:如果邮局每张邮票的面值是5元,你买了3张邮票,一共要花多少钱?2. 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数学问题的概念,包括问题的定义、分类和解题方法等内容。

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如加法问题、减法问题、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等。

3. 解题方法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常见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包括列式解法、图形解法、逻辑推理解法和模型解法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每种解题方法的应用过程,并引导学生思量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

4.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发放一些不同面值的邮票。

要求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利用邮票作为问题的背景,例如:小明有5张邮票,其中3张面值为1元,2张面值为2元,他要买一本书,需要支付多少邮票?请设计类似的问题,并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换问题进行解答。

5. 问题分享和讨论(15分钟)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分享,并让其他小组成员尝试解答。

鼓励学生积极思量和交流,讨论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和差异。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学问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的灵便运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 (3)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 (3)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人教版 (3)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邮票图案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

教学内容:1. 邮票图案的观察和描述2. 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观察邮票图案,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些邮票图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邮票图案中的数学问题,例如邮票上的图案与实际大小之间的比例关系。

3. 讲解:介绍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解释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邮票图案的实际大小。

4. 练习:给出一些邮票图案,让学生计算其比例尺,并计算实际大小。

5.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和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邮票图案中的物体在实际中的大小。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比例和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计算比例尺和实际大小。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比例和比例尺的理解。

教学资源:1. 邮票图案:提供一些邮票图案供学生观察和计算。

2.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例和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建议:1. 在引入环节,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邮票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讲解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在练习环节,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和挑战。

4. 在应用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巩固对加、减、乘、除的理解;3.能够自己设计邮票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基本概念邮票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政策、宣传和文化交流等目的而印制、发行和管理的邮资凭证,是一种特殊的印刷品,有一定的收藏、交流和投资价值。

邮票主要由邮票票面、邮票背面、安全线、冠字号、仺号、刻制标记、刻制差错、面值和版别等组成部分。

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往往涉及到面积、周长、数字运算等方面,是一种很好的综合与实践题型。

以下是几个例子:例1:计算邮票中的面积和周长设计一个长方形邮票,其长为5cm,宽为3cm,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解:首先计算面积,面积=长×宽=5cm×3cm=15cm²;其次计算周长,周长=2×(长+宽)=2×(5cm+3cm)=16cm。

因此,这个邮票的面积为15cm²,周长为16cm。

例2:解决数字运算问题某国家2019年1月1日发行一枚邮票,面值为¥2.99元。

如果每人每天用1枚这种邮票,全国人口8.5亿人,那么全年这种邮票的邮资总额是多少?解:首先计算单张邮票的邮资为2.99元;其次计算每天的邮资总额为2.99元×1枚邮票×(全国人口)8.5亿人=25.415亿元;最后计算全年的邮资总额为25.415亿元×365天=92797.975亿元。

因此,全年这种邮票的邮资总额为92797.975亿元。

3. 自己设计邮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枚邮票,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训练学生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介绍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并讲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演示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3.课堂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能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3.能够运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二、教学内容:1.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提问:大家最近有收到过邮件吗?里面有什么东西?•回答:里面有信封和邮票。

•提问:邮票是什么?有哪些种类?步骤二:讲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讲解:邮票是邮件寄送过程中必须贴在信封上的印刷品,分为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

•分类讲解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的种类和用途。

步骤三: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问:邮票除了用来寄信,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回答:邮票中有些数学问题可以解决。

•举例讲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上的数字、邮票排列等。

步骤四:运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步骤五: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回答提问:邮票中除了数学问题,还有哪些知识点?四、课后练习•练习题: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提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考试:设计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需要养成邮票收集和分类的好习惯;2.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拓展1.邮票之旅:带领学生走进邮局,参观邮票博物馆,了解历史上的经典邮票;2.邮票设计:让学生进行邮票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3.数学与邮票:讲解邮票收藏市场价值,并引入数学公式计算邮票收藏市场价值。

八、教学资源1.PPT课件;2.投影设备和音响设备;3.邮票样本;4.教辅书籍。

九、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以及答题互动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思考;2.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文化和艺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3. 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1.通过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邮票或者在网上查找邮票,并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邮票,并简要介绍每一张邮票的背景知识。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邮票的种类和邮票上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取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

3.2 导入1.引入邮票概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有邮票的场景,了解邮票的形状、结构、色彩等基本特征和种类。

2.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中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例如:邮票上图案的数量、邮票上图案的比例关系等。

3.3 讲解1.通过讲解邮票设计和印刷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邮票上图案的制作和排版规律。

2.介绍邮票收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引导学生探究邮票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4 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小组内设计一张邮票并解析自己的设计思路。

2.设计邮册:让学生按照特定的主题,在小组内收集邮票并制作邮册,通过设计邮册来进一步掌握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

3.5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邮票和邮票收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收集邮票的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广阔知识面的同时,鼓励学生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拓展图文事。

文化,升华情感。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七、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一)情境引入,激趣质疑。

阅读图中对话,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教学,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动机,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对比分析,感知分段。

1.自来水收费标准如下表:像这样计费的例子,你还能举一些出来吗?【设计意图】通过自来水分段收费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为抽象出分段计费的数学模型提供直观的感知经验。

2.我们当地固定电话收费标准如下表:月用水量(m³/户)价格(每m³)20m³以下(含20m³) 2.00元20m³<用水量≤30m³的部分2.60元30m³以上3.40元拨打市内固定电话首次3分钟0.20元,以后每分钟0.10元拨打本地网移动电话首次3分钟0.40元,以后每分钟0.20元3.西安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里程收费起步价:3千米以内(含3千米)9.00元单程:3千米以上,每超过1千米(不足1千米2.00元按1千米算)上面的几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的分段计费的实例,今天我们借助其中的一种,来进行研究。

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7篇)

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7篇)

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7篇)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的】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培育学生归纳、推理力量。

经受探究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的过程,培育学生归纳、推理力量。

【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学问。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1.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和邮政相关费用表。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1)学生观看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5g按20g 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3.假如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意需要吗?假如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意需要。

(1)不超过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

引导列表描述。

(课本110页)(2)用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一张:80分1.2元两张: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三张:0.8×3=2.4(元)1.2×3=3.6(元)1.2+0.8×2=2.8(元)1.2×2+0.8=3.2(元)(3)你认为可以再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意需要。

4.布置作业:假如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全部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观看邮票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5.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并说一说。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练使用数学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2.培养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1.帮助学生养成以学为用的思维。

2.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明白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的用途。

3.让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不读死书。

【教学重难点】1.深刻理解邮票中数学的概念。

2.能够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帮助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

4.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5.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问题解答。

【教学方法】理解概念——归纳总结——练习提高——讲解习题【教学准备】ppt、邮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大家先来看这几个邮票,他们但是有纪念意义的邮票,第一张是我们国家北京奥运会发行的邮票,第二张是为了纪念革命前辈,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贺龙同志;第三张是为了几年我们热情似火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发行的一张老邮票;第四张是可爱的熊猫,它是我们的国宝,是我们靠卖萌为生的可爱动物,我们都要保护它哦。

大家都知道邮票的作用吧。

普通邮票由于面值种类齐全,可用于各种邮政业务。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邮票的面值这个数学模型。

首先,我们将题目抽象为数学模型假设寄的信重量为x(g)。

第一档当x<100时,每20g(不足20g当20g计算)本埠0.8元,外埠1.2元。

第二档当x>100时,(x−100)(g)每重100g(不足100g按100g来计算),本埠1.2元,外埠2元。

那么我们来看问题,45g<100,所以在第一档,45÷20=2······5,因为不足20g按20g计算,所以看成是3倍,因为寄往外地,是外埠,所以按1.2计算,总价格为3×1.2=3.6元。

二、知识点讲解通过书上第一道例题看出来我们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在于:1.我们要读懂题目抓去有用信息这一步要求我们去找到主要信息。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乘除法运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包括分数乘除法运算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数字,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探究新知(1)邮票面值与数量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和数量,让学生发现邮票面值与数量的关系。

(2)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的计算公式。

(3)分数乘除法运算教师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运算,并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除法。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师应注重课后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在这个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的关系的探究。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综合与实践》单元中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通过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若干、投影仪、课件。

2. 学生准备:邮票若干、计算器、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吗?”3. 提问:“邮票中还有哪些数学问题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邮票的面值有什么特点?”2. 学生发现邮票的面值都是整数,且有些面值的邮票可以用其他面值的邮票组合而成。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邮票面值,研究其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问题。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邮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1.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 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3. 解决实际问题六、作业设计1. 课后自主收集一些邮票,研究其数学问题。

2. 结合本节课所学,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知道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基本知识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3. 邮票收藏与数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面值、发行年份的计算等。

2. 教学难点:邮票收藏与数学的结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引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

2. 讲解邮票的基本知识介绍邮票的起源、种类、面值、发行年份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邮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计算邮票的总面值?如何判断邮票的发行年份?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

4. 拓展延伸讲解邮票收藏与数学的结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如邮票的估值、邮票的品相等。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邮票的基本知识,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邮票,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尝试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如邮票的估值、邮票的品相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了解邮票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欣赏邮票的艺术价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一部分。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涉及到如何将邮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师:如果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

只用80分的和1.20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计算、观察、组合,经历了计算组合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

备课时,尽管我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 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是一堂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主要通过研究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邮票的形状、面积、体积等方面的计算。

通过分析邮票的设计,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形状和设计原理,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邮票的形状,以及如何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邮票设计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邮票样品、数学教材、课件等。

2. 学具:学生尺子、圆柱和圆锥模型、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不同形状的邮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邮票的形状为什么设计成这样?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2.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形状设计原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际邮票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邮票形状及其设计原理2. 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3. 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收集不同形状的邮票,观察并分析其设计原理。

2. 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邮票设计中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邮票设计这一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邮票面值组合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面值,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邮票的面值可以怎么组合吗?”2. 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尝试找出所有可能的组合方式。

3. 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邮票面值组合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成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策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

2. 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辅助材料:邮票、练习题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邮票面值组合问题。

2. 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邮局,了解邮票的发行和使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结合本节课所学,观察生活中的邮票或其他物品,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枚具有数学元素的邮票,要求包含面积、比例、对称等元素。
-写一篇关于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
4.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从不同角度和途径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5.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邮票中发现数学美,感受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邮票作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欣赏邮票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数学学习的氛围中。
2.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邮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邮票中的数学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结合邮票的设计背景,介绍邮票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在了解邮票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剪贴、测量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邮票进行研究,探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教案一: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思考。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吗?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将教材上关于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2. 通过教材的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并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拓展练习:1. 提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解题思路。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案二: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引起学生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吗?你们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想法和解法?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利用教材和投影仪呈现课文内容。

2. 通过例题的解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经过研究如何确立邮资、如何依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依据实质需要设计必定面值的邮票等活动,让学生熟习、认识、稳固所学的邮票组合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检查──采集──办理──剖析”的实践研究活动,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取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虑方法。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沟通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建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课重难点经过实践研究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取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虑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活动用的信封等。

四、教课过程(一)报告沟通,引入新课教师:课前老师部署了检查对于邮票和邮政资费的信息,谁来给大家展现你的收获。

从第一枚邮票“黑便士”的出生到此刻,已经有170 多年的历史。

邮票不单拥有实质使用的价值功能,还有很高的艺术赏识和珍藏价值。

赏识邮票 (课件出示邮票图片: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2019北京奥运会纪念邮票 ;一般邮票 )。

【设计企图】经过课前检查活动,使学生熟习对于邮票的基本知识。

赏识邮票的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视线,初步认识邮票的作用和类型,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问题驱动,自主研究教师:邮票是支付邮资的凭据,在寄信时该如何正确支付邮资呢 ? 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同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1.理解确立邮资的方法。

课件出示《国家××局对于信函邮资的收费标准》,指引学生认真察看,解读并理解计费单位、资费标准、首重、续重、本埠、外埠的意思。

名词解说:计费单位是指邮寄花费的计算单位,一般“克”为单位 ; 资费标准是指每个计费单位对应的花费 ;首重是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重量 ;续重是指超出了规定范围的重量 ; “埠”原意为停船的码头或有码头的大城镇 ;本埠是指当地域 (或本市本县之类的 );外埠是指外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课标》指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范畴,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件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费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邮票问题
师: 在课的开始,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可是,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

(课件出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1: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摇摇头)
生2:是不是没写地址(老师还是摇摇头,学生们十分疑惑)
生3:……
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

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

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

二、根据信件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
师:老师这里有两封信,仔细观察这两个信封,分别是从哪里寄往哪里的?(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的完整性)
生:第一封信是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的,第二封信是寄往北京市北师大附小的。

师:你能准确地告诉老师第一封信是哪里寄往哪里吗?
生3:第一封信是营山县三元小学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

师: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第一封信是营山县寄往营山县的。

像这样寄往本地的信件称之为本埠信件。

师:那么第二封信呢?
生3:第二封信是营山县寄往北京市的。

师:像这样寄往外地的信件称之为外埠信件。

师:像南充市寄往南充市的信件属于?像营山县寄往深圳市的信件属于?
师:现在两封信都写好了,能寄出去了吗?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啊?
生齐答:因为没有贴邮票。

师:是啊,谢谢你们的提醒,寄信的时候还有个重要的步骤,贴上邮票。

贴上多少分的邮票就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

(板书:邮费)现在老师给这两封信都贴上80分的邮票。

同学们知道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吗?你们说能寄出去吗(学生有回答能的有回答不能的。

)师:我看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先寄寄看。

(课件出示投递过程)
师: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把一封信退还给我了?(这时:回答不能的学生非常兴奋)师:那你们知道是哪一封信退回来了吗?为什么?
生4:我觉得是寄往北京的那封信。

因为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

师:你说的真好。

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

一封信的邮费跟它寄往的地点有关。

(板书:地点)那究竟应该需要多少邮费呢?邮政局有规定:
师:现在你知道需要多少邮费了吗是多少?
生齐答:元
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元的邮票。

(课件出示:投递过程),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5:是不是邮编写错了?(老师摇摇头)
生6: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仍摇摇头)
(学生疑惑)
师:既然大家猜不出原因,我们来听听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那封信超重)(学生略有所悟)
(课件出示)哦,原来邮费的多少不仅与信件寄往的地址有关,还与信件的质量有关。

(板书:质量)(重量我们又称之为质量。


(1)认识100克以内的邮费标准
师:邮政局还出台了关于信件质量的邮费标准,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
师:根据这个资费标准。

老师的这封寄往北京的信件质量为40克,有几个计费单位?生:每20g为一个计费单位,40克里面有两个计费单位,所以用×2=元邮费。

师:邮费应该是多少?
生:×2
师:40g里面有2个20,即有2个计费单位。

外埠信件每个计费单位按元收费,所以×2=元。

(板书:地点外埠质量 40g 邮费×2=元)
师:咱们看看能寄出去了吗?
师:老师还有一封信,请帮朱老师算算这封信应该要支付多少邮费呢?
生:这也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37克应该算两个计费单位,所以应该支付×2=元邮费。

(板书:)
师:看看能寄出去了吗?
师:(课件出示)为什么他们的质量不同,一封信重37g,一封信重40g。

但是却都要元邮费呢?
生12: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但是都是按两个计费单位支付邮费的。

师: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同一个计费段,那么它们的邮费就是一样的。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师:现在闭上眼睛,老师出题考考你们,看谁算得最快?本埠20g,邮费多少?外埠60g?本埠66g?外埠99g?
(2)认识101~2000克的邮费标准
师:(课件出示)下面这封信,请你计算出它所需要的邮费?
生13: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这封信有6个计费单位,每个计费单位是元,应该支付×6=元邮费。

师:同学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齐答:同意。

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元的邮票。

(课件出示:投递过程)。

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疑惑)
师:我们在来看一看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这封信邮费不够)(学生更加疑
惑)
师:仔细观察资费表,发现了什么
生14: 100克以内的信件才是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这封信的质量超过了100克,所以不能这么算。

师:那质量超过100克的信件该如何计费呢我们一起观察下表。

(课件出示)
师: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
生15: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
师:谁来帮助他?
生16:“首重”指的是100克以内,本埠20克付元的邮费,外地付元的邮费;“续重”指的是超出100克的部分,这部分本市每100克付元,外地付2元。

师:那这封寄往湖南118克的信,需要多少邮费
生17: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前100克是×5=6元,后18克是一个计费单位需要2元,总邮费:6+2=8元。

师:在生活我们把这种计费方式,称为分段计费。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下面这封信的邮费。

师: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的邮票艺术。

展示课件。

邮票不仅是邮费的凭证,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三)80分,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师:出示邮局分拣邮件的图片。

他们的工作量很重,很辛苦。

所以邮政局还有一个规定,出示课件。

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贴的邮票最多不超过3张。

用80分和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生1:能
生2:不能
师:认为能的举下手,认为不能的举下手。

看来呀,同学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那么咱们来验证看看。

小组活动:每组3封信件,根据信封计算邮费,并贴上邮票。

根据邮费的总值刚好等于邮费,不能多
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最多贴3张邮票。

只有和元两种邮票。

(音乐一停,活动就结束,看哪组贴得最快。

完成的最好。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

师:大家的收获都很有价值。

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寄信,而在于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