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
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必须 标画,或写出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
❖第三步: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旨
当堂训练(重庆高考题)
❖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 感受来展开的,请圈划勾连,概 括归纳段意,梳理作者的思路,概 括主旨。
❖ 5.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和着端 午节的临近,路上走亲戚的人也便多了起来。“麦梢黄,
❖ 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 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 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 空闲,要走走娘家。走亲戚不能空手,胳膊上挎着篮子,拎 着袋子,提着盒子,装的无非是些鲜果吃食之类。母女们, 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了头,就有说不完的话。说思念, 叙家常,夸丈夫,聊弦子;自然也少不了说些打工挣钱的难 处,孩子上学的忧心,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到了饭时,女儿 又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 父母。
❖ 8.“算黄算割”,鸟还在彻夜地叫。老人们说, 那鸟是人变的。说是从前,有个农人总以为 麦子全黄了熟了再割,结果,一场暴雨,麦 子全泡在田里了,颗粒无收。气死了的农人, 变成了鸟,一到麦天,就白天彻夜地叫,提 醒农人麦子一边黄,就得一边割。虽说,这 道理农人都懂,不用提醒,鸟儿们仍要坚持 着叫到忙罢,直到嗓子滴出血。到那时,你 听吧,叫声又改成“布谷”、“布谷”了。 收完麦子,该是种苞谷的时候了。
❖ 11.“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 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 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第1课时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板块三┃ 散文阅读
考向4 理解标题的内涵。 例4 见中考真题体验二第2题。
[解析] 可以把文章最后一句“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 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看 做对标题的注解。
[答案] 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而应该用真 诚、宽容、友善的方式。
板块三┃ 散文阅读
考向2 根据线索,梳理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内容 例2 见中考真题体验一第1题。
[解析] 此题列出表格,让考生根据时间顺序概括要点。我 们不妨先在第④段中分别找到描写太阳花日出前、日落时的句 子,然后摘取关键词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就是答案。
[答案] 包裹严紧 花瓣收缩
板块三┃ 散文阅读
考向3 划分段落层次。 例3 请用“‖”将本文分成三部分(在下列段落序号上划 出)(201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第16题,文本见附文二)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解析] 从文中找到表明时间顺序的词:“初二那年”“第 二天”“暑假”,然后再考虑到最后一段议论点题,很容易把 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板块三┃ 散文阅读
考向2 筛选有关信息。 例2 见中考题体验一第2题。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指出“始终保持 着鲜艳夺目的色彩”后,文中分析了原因,“起初,我们认 为……”这是表面原因,即“太阳花喜爱阳光,阳光愈是炽烈, 它开得愈加旺盛艳丽”,“但是”一转,揭示了内在原因,即 “太阳花新陈交替活跃……”这样回答就全面了。 [答案] ①因为太阳花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阳光愈 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②因为太阳花花期长,新 陈交替快。
板块三┃ 散文阅读
三、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 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 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 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 可少的“形”。
散文阅读之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阅读之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
所谓的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要通过分析文章的选材取材、结构层次、线索脉络、详写略写、过渡照应等探索作者定型的思维过程。
在中考试题中,对文章思路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对局部思路的考查,对整体思路的考查也偶有涉及。
即使不着眼于回答具体的题目,理清思路也应成为我们阅读现代文的一种基本能力,所以掌握一些理清思路的方法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从文章线索、脉络入手理清文章思路。
在记叙性的文章里,常常有一条路线贯穿在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中,这条路线就是线索。
线索和脉络不是思路,而只是一条主线,但线索和脉络却能作为作者思路的航标。
在以记叙、抒情为主的文体中,可以以主题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
文章的内容是由线索或脉络将其有机地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那我们就可以沿着线索或脉络去探寻作者的思维过程。
如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作者以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要探寻作者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沿着这条线索走下去。
在小说的开头,先介绍了咸亨酒店这一人物活动的场所,通过咸亨酒店的格局来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物出场了,接下来作者通过对孔乙己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的描写及侧面描写,着力刻画了他迂腐、自命清高、虚伪、善良等鲜明的性格特征。
正是这样一个可有可无、处处被人嘲笑的人物,由于自身性格的弱点和丁举人这样的封建统治者的摧残,他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这一系列故事都是在小伙计的见证下发生、发展的,所以沿着文章的这条线索,我们不难理清作者的整体思路:交代背景→刻画人物、展示人物性格→矛盾冲突(被丁举人毒打)→结局(死去)。
文章的线索有以下几种:1、时空连“线”。
在许多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高三阶段是学生面临高考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加强对散文的阅读能力。
散文是一种充满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体裁,通过散文的阅读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拓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
那么高三阶段如何读懂散文呢?下面我将就这个问题做一份方法梳理。
一、培养阅读兴趣建议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可以从一些名家名作入手,如鲁迅、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的散文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品味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把握文本的框架结构在阅读散文时,学生要学会把握文本的框架结构,包括散文的题目、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
通过把握文本的框架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散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在阅读时,学生可以先粗略地浏览一下整篇散文,了解散文的框架结构,然后再逐个段落进行阅读,弄清每一段的核心内容,这样可以更有目的地阅读,也更容易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三、注重语言细节的把握散文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体裁,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在阅读散文时,学生要注重语言细节的把握。
包括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文学手法等。
通过对语言细节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阅读时,学生可以重点留意一些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同时要留意作者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
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做到有的放矢。
四、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意图在阅读散文时,学生还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意图,这对于理解散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还可以通过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等方面的信息,来更好地理解散文作品。
学生要结合散文的内容和重要的语言细节,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散文。
散文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思路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
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显得尤为重要。
(一)行文思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1)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线索分类散文通常都有多条线索,可分为明线和安详。
一般来说,暗线往往是情感线索。
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线索来写的。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
如《一定要争气》,重点记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
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
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不仅按参观顺序来写,而且以参观者每到一处的踪迹开头。
点明参观的地点,再抓住每一处所见所闻具体描述。
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
如写《一个苹果》把传来传去的苹果作为线索,围绕苹果叙述了感人的事。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养花》围绕中心事件养花写了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怎样养花,怎样劳动获得丰收,怎样享受劳动成果.养花有何乐趣等。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
高三阶段,作为即将迎来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而散文则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文体之一。
要想快速有效地读懂散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一、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可以帮助我们抓住整篇文章的主旨,理清文中脉络,并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背景、信息来源和目的等重要信息。
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预先树立对文章的兴趣,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文中难以透彻把握的内容。
二、挑出关键词
散文中存在许多表现文本主题的关键词,比如概念、事件、人物等等,而这些关键词往往可以直接突显文章的主旨。
通过挑选关键词,我们可以将文章内容连成一片,提高我们阅读的精度。
三、注意语言特点
不同于其他文体,散文除了注重内容,也同样非常注重语言的表达和特点。
有些散文善于使用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有些则崇尚平实朴实的语言,我们要注意文本特点并在其语言层面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义。
四、结合背景理解文本
散文往往会涉及到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等内容,我们需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这些背景信息作出相应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表达的意义和深层次的内涵。
五、多次阅读与分段理解
散文为一篇完整的文章,但文章的多个段落可以分别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多次阅读的方式,每次留心一个段落或几个段落,从而减轻阅读负担和提高理解效率。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需要我们将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整合,而我们可以采取以上方法来改善阅读效果,从而更快地领会文章的表达意义。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4 散文类文本阅读 分点突破1 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17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 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 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 团艳艳的红云……
2.圈——圈点勾画,抓住关键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圈画重点词句。 (1)关联词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 (2)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可以提示写作对象、内容以及文章的 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 (3)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 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的作用。明确了这些语句,整体思路 和结构也就变得清晰了。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 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 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 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 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 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很多光华。
⑮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 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 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 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 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 交响……
3.标——标示段意,显露脉络 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每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给每一个段落 来一个总结,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把 成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通——通读全段,概括大意 无明显总领或总结性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 关键词语,分析并概括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 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专题复习高分必备散文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
散文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行文脉络和文章结构DAO TU ZHI YIN导图指引KAO CHA JIAO DU考查角度高考命题愈来愈注重考查分析结构、梳理行文脉络、把握散文谋篇布局的技巧。
考向一确定并分析文本线索线索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
散文线索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①事物线索。
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借助物组合在一起。
许多托物言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
②人物线索。
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把活动串联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联起来。
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③行踪线索。
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④思绪线索。
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
⑤感情线索。
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水乡戏台祝勇①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
②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
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
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
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
这里把戏台称为“万年台”。
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③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
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
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
散文阅读(01):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散文阅读(01):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例1 (2011 莆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溪王清铭我家离木兰溪不远,只有二里的路程。
我自小怕水,母亲连小潭也不让我接近,但她无法禁止一个孩子对河的想象,她更不会想到木兰溪以后会成为我的血脉。
在幼时的想象中,木兰溪象一朵兰花,会开放和凋谢,且有一种深湛的蓝,有天空一样的蔚蓝色。
小时侯我经常对着天空发呆,天空除了白云就是那看不透的蓝了,木兰溪和天空一样,都是幼时的我捉摸不透的,因此溪水是蓝的,一种与思绪一样的蓝。
少时的我,虽未见过溪,但耳畔总萦绕着木兰溪隐约的水声,那水声也是蓝色的。
木兰溪的水确实是蓝的,如宝石的晶莹,天空的纯净,兰花的幽雅,或者如一段逶迤的心曲一样蓝得忧郁。
这是我八岁是初见木兰溪的印象。
时值冬天,寒草衰烟凝霜。
母亲带我走亲戚,走在岸畔,凉风的手指不停的扯动我的衣裳,但兰溪的水仿佛一种忧郁的眼神直照进我的内心深处。
多年以后我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词句时,我突然看见兰溪的眼睛穿透了我多年来的风尘。
水声仿佛一段悠扬的旋律,一直缭绕进我的心底。
沙渚上几只银白的鹤或翔起,或停落,给静谧的画面带来一点灵动的色彩,鹤唳增添了幽静的质地。
“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里没有萧萧落下的无边落木,但潺湲的水比滚滚江水更容易陷入思绪。
我感觉一种水意正包围、浸渍了我,使我渐渐成为另一片在风中如蓝绸展开的水。
等母亲走出很长的路回头找我时,我已在溪边伫立多时。
从此,面对溪水,我总有一种迷失的感觉,迷失在水的蓝中。
多年以后,我头脑里多次涌现少时所见的那幅图景。
虽然我不是杜甫,身后没有落木的萧瑟背影,眼前也没有长江水倾注我干枯的眼眶,但我也有杜甫心头的那种沉郁顿挫。
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我同样有,只不过杜甫的心境是漂泊经历造成的,我的漂泊感与生俱来,深藏生命深处,如一只飞鸟,总将在苍茫天空的飞翔愿望敛紧于自己的翅膀,将悲凉的嘶叫潜藏于心灵。
印象较深的还有一次秋天是,我独自一人来到溪畔。
读懂散文之行文思路以及线索
读懂散文之行文思路以及线索【学习目标】1.散文线索的知识。
2.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重点】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阅读单】【散文的线索】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间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研究单】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
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教学园地11-08 1131学习目标: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出示江苏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均分、得分率。
(最好换成江苏某年的散文得分统计)08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20分)12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1.99分 49.75%13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2.82分 70.5 %14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24分 37.33%15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89分 48.17%合计:9.94分说明读不懂是普遍现象,根本问题三、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例:《乡土情结》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段:以不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
第二段:“童年的烙印”在乡土情结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三段:描写少小离家的两种情况,写出了远离乡土的孤苦无助。
第四段: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美他们不忘乡土之情。
第五段:以不消失的乡土之恋结尾。
中心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1)教材中散文的标题:《我的四季》,《江南的冬景》,《想北平》,《金岳霖先生》。
(2)福建《吟风》,天津的《敦煌》,湖北的《雾》,湖南的《谈静》,安徽的《我与地坛》---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如果文章写到了与此无关的内容,那就要考虑它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就要捉摸为什么要写其他的内容?(3)辽宁《雨韵》,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北京《碧云寺的秋天》,四川《我爱水》,南通调研《寒冷的味道》,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表明了的感情倾向及模糊的主旨。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高三阶段对于散文的阅读不再只停留于理解文字表面意思的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解读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下面是梳理的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粗读理解:要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体裁、主题等基本信息。
在粗读过程中,可以标记出关键词、关联词、重点句子等等,以便后续更细致的阅读。
2. 细读挖掘:对于散文来说,重点在于作者的感受、思考和观点。
在第二次阅读时,要注重挖掘文章的情感、思想和意境,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比喻、象征等表达方式。
3. 把握结构:散文的结构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之一。
要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引入、衔接转折、发展论证、结尾收束等部分,找出各个部分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4. 掌握语言:语言是散文表达意境和情感的最直接方式之一。
要注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生动性。
解读一些难懂的生僻词汇、引文、典故等,以增强理解力。
5. 揣摩情感:散文往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理感受,对于高三阶段的读者来说,要学会通过揣摩作者情感来更好地理解文章。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语气、修辞等,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6. 理解背景:阅读散文的时候,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等对其观点和创作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散文中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观。
7. 对比分析:在高三阶段的阅读中,要学会对比不同的散文作品,分析不同作品的风格、主题、手法等,进一步拓宽思路和眼界。
8. 多角度思考:在阅读散文时,要多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可以从作者的角度、读者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9. 练习写作:通过自己的写作来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散文的意义和手法。
可以进行模仿写作、写作评论等练习,以增强对散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高三阶段阅读散文的眼光要更加深入细致,要学会从情感、观点和意图等多个层面去理解和解读。
多练习和实践,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相信你会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讲解:散文的结构脉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讲解:散文的结构脉络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概述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形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标题。
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二)考题类型1.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3.分析文章开头、结尾段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4. 穿插性材料(局部段落、某句话、某处描写、叙述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方法点拨(一)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
写景叙事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而状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安排思路,议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个大致的切分,然后进行内容概括。
概括时必须从某一恰当的角度(线索、情感、事件、时空变化等)出发。
例1: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顺序)例2:《沙枣》一文中,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
答:劳动回来,沙枣花清香醉人,不解其因,不以为意。
第二天,发现沙枣花不起眼,但是清香醉人,引起注意,惊喜、意外、好奇。
参加县里学习班,对枣花香进一步认识深化。
搬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枣花香,一直飘在我心里。
(时间)(二)把握线索并分析其作用贯串全文联缀人物和事物的顺序叫“线索”。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6篇
高三阶段读懂散文的方法梳理6篇第1篇示例:高三阶段是学生面临高考的关键时期,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能够读懂散文并准确理解其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高三阶段如何读懂散文进行一些方法梳理。
一、认真阅读散文无论是哪一类散文,认真阅读是第一步。
在阅读时,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将散文内容逐字逐句地读清楚。
可以使用标记笔在重点词句上做标记,以便后续理解和总结。
二、把握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写作时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而中心思想则是作者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核心。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捕捉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义。
三、分析散文的结构散文的结构大多分为引言、扩展部分和结尾。
在分析散文结构时,可以通过划分段落和句子来帮助理解散文的脉络和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理解散文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者在写作中运用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
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等。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捕捉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五、注意散文的语言风格散文的语言风格通常包括朴实、明快、抒情等等。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从而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含义。
六、联系实际生活散文往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在阅读散文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与散文内容进行对比和联想,从而更深刻地领会散文的内涵和情感。
通过以上几点方法的梳理,相信高三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在高三阶段不仅要注重阅读量的积累,更要注重阅读质量的提高,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从而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第2篇示例:高三阶段是学生们面临高考的关键时期,阅读散文作品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思想、描绘生活的文学形式,通过阅读散文可以增加对人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
❖ 8.“算黄算割”,鸟还在彻夜地叫。老人们说, 那鸟是人变的。说是从前,有个农人总以为 麦子全黄了熟了再割,结果,一场暴雨,麦 子全泡在田里了,颗粒无收。气死了的农人, 变成了鸟,一到麦天,就白天彻夜地叫,提 醒农人麦子一边黄,就得一边割。虽说,这 道理农人都懂,不用提醒,鸟儿们仍要坚持 着叫到忙罢,直到嗓子滴出血。到那时,你 听吧,叫声又改成“布谷”、“布谷”了。 收完麦子,该是种苞谷的时候了。
❖ 11.“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 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 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 麦天,真的要到了。
❖ 麦天,是农人的苦日子:
❖ 许多年许多代以前……农人忙碌辛苦,艰难的日月
❖ (现在)农家的节日开始了。女看娘:先前……如 今……村子通了公路……。男人守在家做麦收前的 杂事……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 喜悦。麦天,累人的日子。(而)心疼丈夫,这些 天,妻子做饭上“硬料”。
❖ 6.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畦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 集是“忙农会”,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凄凑热闹,急锣紧鼓要 唱《喜开镰》。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镰刀扫把, 筛子簸箕,应有尽有。树荫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 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费镰费胳膊, 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 肃上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蚂蚁般从西往东 赶,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向西割过来,叫赶麦场。那种人头 攒动,此呼彼应,熙熙攘攮,煞是热闹,构成关中麦天一最。 如今,麦客们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 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 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收麦的时 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此刻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把 哗哗装满麦粒的粮袋运回家就是。
九年级散文阅读复习指导之理清文章脉络
九年级散文考点阅读复习指导一、考点表述《佛山市201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说明(语文科)》对这一考点的表述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能准确把握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把握文本的基本结构。
二、考点解读在中考语文散文的基本结构的考查重点主要是:(1)散文的线索(2)散文的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3)散文的行文思路三、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散文的线索1、知识点①,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②,根据文章中心需要,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2、考题形式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3、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二)散文的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1、考题形式A. 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B.第×段有什么作用?C.文章的末尾段删去行不行,为什么?2、答题技巧A.首段或段首、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总领下文;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B.中间过渡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C.尾段或段尾、篇尾:总结上文;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点明中心);前后照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
(三)散文的行文思路1、考题形式A.作者对人生的春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 根据你的理解, 填写下表.B.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2、答题技巧A.通过抓线索、找文眼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B. 确定段间关系C.合并段落概括内容【中考链接】(一)目光李汉荣(2009年佛山中考题)……(6)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A如水、如雪、如星、如月、如细雨、如纯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悯,B如闪电穿过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彻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之梳理行文脉络教学园地11-08 1131学习目标: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学、测、讲、练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散文阅读题几次大考(摸底、六县联考)的均分及学生认为存在的根本问题均分低?----读不懂二、出示江苏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均分、得分率。
(最好换成江苏某年的散文得分统计)08江苏高考文学作品阅读(20分)12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1.99分 49.75%13题(分值4分)实际得分:2.82分 70.5 %14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24分 37.33%15题(分值6分)实际得分:2.89分 48.17%合计:9.94分说明读不懂是普遍现象,根本问题三、方法:(从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概括几种方法)1.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但“散”中有规律可寻。
那就是一切材料,哪怕是插入,引用插叙,描写景物,旁涉其他人事,回忆等等都指向一个方向:中心。
例:《乡土情结》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段:以不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
第二段:“童年的烙印”在乡土情结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三段:描写少小离家的两种情况,写出了远离乡土的孤苦无助。
第四段: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美他们不忘乡土之情。
第五段:以不消失的乡土之恋结尾。
中心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
2.关注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1)教材中散文的标题:《我的四季》,《江南的冬景》,《想北平》,《金岳霖先生》。
(2)福建《吟风》,天津的《敦煌》,湖北的《雾》,湖南的《谈静》,安徽的《我与地坛》---直接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如果文章写到了与此无关的内容,那就要考虑它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就要捉摸为什么要写其他的内容?(3)辽宁《雨韵》,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北京《碧云寺的秋天》,四川《我爱水》,南通调研《寒冷的味道》,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文题不仅明确了写作对象,更是表明了的感情倾向及模糊的主旨。
3.梳理行文脉络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
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具体步骤方法: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必须标画,或写出来)语段结构分析:任何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小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两句话,同时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
具体方法:找每一段落的“关键句”或“中心词”;中心句(起始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指代词。
高考题示例:(《麦天》07江苏)学生研读文本,概括归纳;教师明确(多媒体展示)麦天,要到了。
麦天,是农人的苦日子:许多年许多代以前……农人忙碌辛苦,艰难的日月(现在)农家的节日(麦天)开始了。
女看娘:先前……如今……村子通了公路……。
男人守在家做麦收前的杂事……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
麦天,累人的日子。
(而)心疼丈夫,这些天,妻子做饭上“硬料”。
麦天过去了。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准确把握层次间关系,从而把握行文脉络)全文层次分析: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
任何一篇文章,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大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二段,交代写作的由头;中间(写了哪些内容——散文的“形”);结尾(篇末点睛、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散文的神)。
分析全文层次,可根据概括出的段意和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结构大致一致并反复出现的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句子,来加以整合。
第三步: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旨(在前面三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推敲后面的抒情或议论)四、当堂训练(重庆高考题)1.教师要求: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的思路。
2.学生:默读文章,圈划勾连,归纳段意,理清思路,概括主旨3.投影学生答案:4.师生明确标准答案:(1)段意概括:开始叙述小时候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时漠视时间不刻苦学习;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发现白发感叹时光流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2)行文思路:童年时代感受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由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3)学生概括主旨:时间是永恒的,它支配着人的生活。
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命是长久的。
五.小结:一:强化文体意识---把握基本行文思路二、关注“标题”----写什么(明确写作对象,或的感情倾向)三:理清“思路”----怎样写(内容的层次安排)四:归纳“主旨”----为何写(写作的目的、意义)(最后,最好能够有一小段简洁的总结语,或者是关于散文阅读价值的,或者是关于散文结题方法的)爱读散文,是习惯。
散文让你走近大千世界,伴随风霜雨雪、丽日蓝天,去探寻自然更替的奥秘,触摸历史变迁的血脉;或是透过多彩人生、跌宕命运,去倾听心灵咏叹的旋律,感知生活哲理的寓意。
读散文,尤其是那些沁人心脾的美文,总有一种兴奋,似喝过香浓的咖啡,让思绪如春风中鼓荡的柳絮,欢快而尽兴地飞舞;有时,那些文字带给你的则是几多沉吟,似品茗微涩的苦茶,让情感如湖泊里泛起的涟漪,踟躇而无言地游弋。
板书设计:1.读懂标题如何读懂散文{(1)概括段意2.梳理行文脉络{(2)切分行文层次(3)明确文章主旨如何读懂散文系列一:梳理行文思路学习目标:1.通过抓结构标志、勾联、压缩等方法能够自主概括段落大意;2.通过关注标题、整合段落层次等方式,会把握行文脉络,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一、出示问卷调查结果:二、方法:1.关注标题2.梳理行文脉络具体步骤方法: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高考题示例:(《麦天》07江苏)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第三步: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旨三、当堂训练(重庆高考题)四.小结:一、关注“标题”----写什么(明确写作对象,或的感情倾向)二:理清“思路”----怎样写(内容的层次安排)三:归纳“主旨”----为何写(写作的目的、意义)2008年12月12日麦天(07江苏)雷抒雁1.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
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2.说到杏黄色,那些藏在叶底的青绿色酸杳,也比着劲,从绿叶上露出些艳红和淡黄的脸庞来。
一整夜一整夜,“算黄算割”的鸟唱,吵扰着农人的甜梦,让人弄不清是梦是醒。
3.麦天,真的要到了。
4.关中人把收麦的日子叫麦天。
麦天,是农人的苦日子,却也是大节日。
许多年许多代以前,有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有一天便是站在关中大地这金黄的麦田边,看着农人挥镰割麦,写下一些诗句:“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
这首《观刈麦》的诗被叫做悯农诗。
看着农人忙碌辛苦的劳作,想着他们艰难的日月,诗人难免不生出些感慨。
这诗句于是便和麦子一同在田地里生根,一代一代生长着,收割着,被吟唱着。
5.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
和着端午节的临近,路上走亲戚的人也便多了起来。
“麦梢黄,女看娘”。
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
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要走走娘家。
走亲戚不能空手,胳膊上挎着篮子,拎着袋子,提着盒子,装的无非是些鲜果吃食之类。
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了头,就有说不完的话。
说思念,叙家常,夸丈夫,聊弦子;自然也少不了说些打工挣钱的难处,孩子上学的忧心,新农村建设的信息。
到了饭时,女儿又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
6.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畦麦收前的杂事。
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凄凑热闹,急锣紧鼓要唱《喜开镰》。
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镰刀扫把,筛子簸箕,应有尽有。
树荫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
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费镰费胳膊,吃苦的日子到了。
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
先前,从甘肃上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
一路上,蚂蚁般从西往东赶,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向西割过来,叫赶麦场。
那种人头攒动,此呼彼应,熙熙攘攮,煞是热闹,构成关中麦天一最。
如今,麦客们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
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此刻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把哗哗装满麦粒的粮袋运回家就是。
7.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
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
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心疼丈夫,这些天,妻子得把饭食做可口,得上“硬料”。
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
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犁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
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
改日,又变了花样,割一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
再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酸汤一并倒了进去,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
看那碗里,汪汪地飘着葱花、辣油,面前放一头园子里新拔出的嫩蒜,紫紫的皮包着白胖胖的身子,再有几条顶花带刺的黄瓜,你就吃吧!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8.“算黄算割”,鸟还在彻夜地叫。
老人们说,那鸟是人变的。
说是从前,有个农人总以为麦子全黄了熟了再割,结果,一场暴雨,麦子全泡在田里了,颗粒无收。
气死了的农人,变成了鸟,一到麦天,就白天彻夜地叫,提醒农人麦子一边黄,就得一边割。
虽说,这道理农人都懂,不用提醒,鸟儿们仍要坚持着叫到忙罢,直到嗓子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