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称谓
各个年龄段不同称谓
各个年龄段不同称谓
【各个年龄段不同的称谓】〖襁褓〗婴儿、〖孩提〗2~3岁的儿童、〖髫年〗7岁女孩、〖韶年〗7岁男孩、〖黄口〗10岁以下的儿童、〖总角·垂髫〗幼年儿童、〖舞勺之年〗13~15岁的少年、〖舞象之年〗15~20岁的少年、〖金钗之年〗12岁女子、〖豆蔻年华〗13岁女子、〖及笄之年〗15岁女子、〖碧玉年华〗16岁女子、〖桃李年华〗20岁女子、〖花信年华〗24岁女子、〖标梅之年〗出嫁女子、〖弱冠〗20岁男子、〖而立之年〗30岁男子、〖不惑之年〗40岁男子、〖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0岁男子、〖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60岁男子、〖耆年〗60岁男子、〖古稀之年〗70岁男子、〖杖朝之年〗80岁男子、〖鲐背·耄耋之年〗80~90岁男子、〖期颐〗100岁男子。
关于年龄的古今称谓
关于年龄的古今称谓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根据年龄来称呼他人的习惯。
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称谓,蕴含着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尊重和期许。
1. 古代称谓:
- 童子/童女:指未成年的男孩和女孩。
- 小儿:泛指儿童。
- 童稚:指年幼的儿童。
- 后生:指青年男子。
- 贤达:指有德行和学识的年轻人。
- 老成持重:形容年长者成熟稳重。
- 老松高僧:对年高德劭的长者的尊称。
2. 现代称谓:
- 婴儿/孩子:指刚出生到青春期前的儿童。
- 少年/青年:指青春期到20多岁的年轻人。
- 中年人:通常指35-60岁的人。
- 老年人/长者:指60岁以上的人。
- 老人家/老人:对年长者的尊称。
无论是古今,人们都十分重视对年龄的体现。
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对年龄的划分,更体现了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尊重与关怀。
它们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馨香之花,代代相传。
古人年龄段的称谓表示
古人年龄段的称谓
表示古人对年龄段的称谓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两至三岁的儿童。
垂髫:三至四岁至八至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至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女。
束发:十五岁左右的男子。
及笄:十五岁左右的女子。
弱冠: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而立:三十岁的男子。
不惑:四十岁的男子。
知命:五十岁的男子。
耳顺:六十岁的男子。
古稀:七十岁的老人。
杖朝之年:八十岁的老人。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的老人。
鲐背之年:九十岁的老人。
期颐之年:百岁之人。
这些称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反映了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和意义的认识。
年龄称谓
年龄称谓大汇集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0岁度:小儿初生之时。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
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始龀、龆tiáo年、髫tiáo年:幼童。
也可指女孩七岁,男孩八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9岁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10岁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12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年龄称谓
年龄称谓:
0岁:襁褓
2-3岁:孩提
7-8岁:始龀(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10岁以下: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束发(代指成童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0岁(男):弱冠(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30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
40岁:不惑之年(出自《论语•为政》)
50岁:知命之年(出自《论语•为政》)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出自《论语•为政》)
70岁:古稀之年(出自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80~90岁:耄耋之年(出自《礼记•曲礼》)
100岁:期颐(出自《礼记•曲礼》)。
古代年龄段称谓大全
古代年龄段称谓大全古代年龄称谓分为襁褓、孩提、髫年、龆年、总角、垂髫、黄口、金钗之年、豆蔻年华、舞勺之年、束发、及笄之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舞象之年、桃李年华、弱冠、花信年华、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强壮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耄耋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上寿、花甲重开、古稀双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髫:童年。
黄口:10岁以下。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孩13岁。
舞勺之年:13-15岁。
束发:青少年。
及笄之年:女孩15岁。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
舞象之年:15-20岁。
桃李年华:女孩20岁。
弱冠:男孩20岁。
花信年华:女孩24岁。
梅之年:至出嫁。
而立之年:男孩30岁。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上寿:100岁。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古代年岁称谓:古代年岁称谓包括儿童称谓、成人称谓、老人称谓。
儿童称谓: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
儿童垂发叫髻。
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
龆年:童年。
古时候对年龄的称谓排序
古时候对年龄的称谓排序古代年岁称谓包括儿童称谓、成人称谓、老人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髫:童年。
黄口:10岁以下。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孩13岁。
舞勺之年:13-15岁。
束发:青少年。
及笄之年:女孩15岁。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
舞象之年:15-20岁。
桃李年华:女孩20岁。
弱冠:男孩20岁。
花信年华:女孩24岁。
梅之年:至出嫁。
而立之年:男孩30岁。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上寿:100岁。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顺口溜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顺口溜1岁:婴儿,婴孩2岁:孩提,孩提时代3岁:幼学,幼学之年4岁:髫年,髫发之年5岁:总角,总角之年6岁:龆年,龆龀之年7岁:始龀,龆龀之年8岁:龆年,龆龀之年9岁:九龄,九龄之年10岁:黄口,黄口小儿11岁:幼学,幼学之年12岁:小童,小童之年13岁:金钗之年,金钗之年14岁:豆蔻年华,豆蔻之年15岁:舞勺之年,舞勺之年16岁:志学,志学之年17岁:舞象,舞象之年18岁:成人礼,冠礼之年19岁:弱冠,弱冠之年20岁:而立之年,而立之年21岁:不惑之年,不惑之年22岁:知天命之年,知天命之年23岁:花信年华,花信年华24岁:始龆,龆龀之年25岁:有室,有室之年26岁:壮室,壮室之年27岁:克壮,克壮之年28岁:艾年,艾年29岁:而立之年,而立之年30岁:半百,半百之年31岁:知非之年,知非之年32岁:花甲之年,花甲之年33岁:耳顺之年,耳顺之年34岁:杖乡,杖乡之年35岁:杖朝,杖朝之年36岁:花甲重逢,花甲重逢37岁:还历,还历之年38岁:花信再来,花信再来39岁:从心之年,从心之年40岁:不惑之年,不惑之年41岁:艾服,艾服之年42岁:花甲双全,花甲双全43岁:喜寿,喜寿之年44岁:杖国之年,杖国之年45岁:半百再倍,半百再倍46岁:知命之年,知命之年47岁:花甲三叠,花甲三叠48岁:杖朝之年,杖朝之年49岁:还历增一,还历增一50岁:知非之年,知非之年51岁:花甲重三,花甲重三52岁:还历再增,还历再增53岁:艾服三加,艾服三加54岁:花甲倍全,花甲倍全55岁:喜寿增一,喜寿增一56岁:杖家,杖家之年57岁:杖乡三增,杖乡三增58岁:花甲四叠,花甲四叠59岁:半百四倍,半百四倍60岁:知命增一,知命增一61岁:花甲再重,花甲再重62岁:杖国增一,杖国增一63岁:花甲五叠,花甲五叠64岁:杖朝四增,杖朝四增65岁:花甲倍半,花甲倍半66岁:喜寿增二,喜寿增二67岁:杖家四加,杖家四加68岁:杖乡五增,杖乡五增69岁:花甲六叠,花甲六叠70岁:杖朝五增,杖朝五增71岁:花甲再倍,花甲再倍72岁:杖国增二,杖国增二73岁:还历六增,还历六增74岁:花甲七叠,花甲七叠75岁:杖朝六增,杖朝六增76岁:花甲倍全,花甲倍全77岁:喜寿增三,喜寿增三78岁:杖家五加,杖家五加79岁:杖乡七增,杖乡七增80岁:杖国再增,杖国再增81岁:杖朝七增,杖朝七增82岁:还历再增,还历再增83岁:花甲再倍,花甲再倍84岁:杖国三增,杖国三增85岁:喜寿增四,喜寿增四86岁:杖家六加,杖家六加87岁:杖乡八增,杖乡八增88岁:杖国四增,杖国四增89岁:杖朝八增,杖朝八增90岁:还历再增,还历再增91岁:花甲再倍,花甲再倍92岁:杖国五增,杖国五增93岁:喜寿增五,喜寿增五94岁:杖家七加,杖家七加95岁:杖乡九增,杖乡九增96岁:杖国六增,杖国六增97岁:杖朝九增,杖朝九增98岁:还历再增,还历再增99岁:杖国七增,杖国七增100岁:杖朝十增,杖朝十增101岁:杖国八增,杖国八增102岁:杖朝十一增,杖朝十一增。
关于年龄的古今称谓
关于年龄的古今称谓
1. 古代称谓:
- 童子/童女:指未成年的儿童。
- 少年/少女:指青春期的年轻人。
- 壮年:指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 老翁/老妪:指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2. 现代称谓:
- 婴儿:指出生不久的幼儿。
- 学龄儿童:指适龄上学的儿童。
- 青少年/青年:指处于青春期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
- 中年人:指事业和家庭稳定的中年阶段。
- 老年人/长者:指退休或年事已高的老年人。
3. 其他称谓:
- 新生儿:指刚出生的婴儿。
- 少男/少女:指尚未成年的青春期少年。
- 老小子/老姑娘:俗语中对中老年人的戏称。
- 人到暮年:形容年事已高,步入晚年。
不同的称谓往往蕴含着对该年龄阶段的期望和态度,反映了社会对年龄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随着时代变迁,年龄称谓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古人年龄的称谓词语
初度:指始生之时,出生之日。
赤子:指初生的婴儿,因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的。
襁褓:本意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两三岁的幼儿。
龆龀(tiáo chèn):意为孩童换齿之时,借指孩童。
垂髫(tiáo):指三四岁到七八岁的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儿童。
黄口:本意指雏鸟的嘴,借指幼儿。
金钗之年: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女子十二岁开始带钗梳妆。
豆蔻:豆蔻本是植物名,借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男子十三至十五岁,未成童者习之。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女子十五岁开始用笄贯之。
志学之年:指十五岁,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舞象之年:指男子十五至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
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语文知识点】1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语文知识点】1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在古代,从婴孩呱呱坠地到百岁老者,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一个特定的称谓,男生和女生的称谓也有区别,让我们看看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年龄也可以说得这么美!0岁:初度、赤子、襁褓、汤饼之期。
1岁:牙牙。
2岁:孩提。
8岁:总角、童龇、始龀、髫年、始龀、龆年。
9岁:九龄、黄口、指数之年。
10岁:幼学、外傅之年。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舞夕之年。
15岁:及笄、束发、舞象之年、成童、郑玄。
16岁:二八、破瓜、碧玉年华。
20岁:加冠、结发、弱冠、桃李年华。
24岁:花信年华。
30岁:而立之年、始室、克壮、半老徐娘。
40岁:不惑(不惑之年)。
50岁: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高龄、下寿、耆。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中寿、伞寿。
88岁:米寿。
90岁:上寿、鲐背。
99岁:白寿。
100岁:期颐、期颐之年、上寿。
《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
”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
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
“弱”则指“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是指体格还不够强壮。
在实行加冠礼的时候,男子还要把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因为要戴帽子。
俗称“上头”、“上头礼”。
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行礼时间多为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和男子冠礼一样要三加或者二加。
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各个年龄段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幼年泛称——总角;(成语总角之交:与“青梅竹马”相对,它指儿时结交相识并一直陪伴长大的朋友。
)
垂髫(tiáo):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
10岁以下——黄口;(成语黄口小儿:黄口,指儿童;小儿,指小孩子。
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
女孩7岁——髫(tiáo)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成人礼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摽(biào)梅之年;
30岁(女)——半老;
13~15岁——舞勺之年;
20岁(男)——弱冠之年;成人礼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之年;
60岁——花甲之年;耳顺之年
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
90岁——鲐(tái)背之年;
100岁——期颐(yí)之年。
对不同年龄段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
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总角:幼年泛称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束发:男子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而立之年: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古稀之年:七十岁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杖朝之年:八十岁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望九:指八十多岁的年纪。
■耄耋:八十、九十岁
■年龄称谓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
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米寿:指八十八岁。
■白寿:指九十九岁。
“百”字,去掉上面的一横,即为“白”。
■期颐:百岁
■茶寿:指108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