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的称呼
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
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襁褓:不满周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孩提:两至三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总角:幼年泛称。
及笄:女子十五岁。
垂髻之年:指儿童。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黄口:十岁以下。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幼学之年: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标梅之年:出嫁志学之年:十五岁。
(单髻.及髻.抓髻.)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壮室之年)不惑之年:四十岁。
(强仕之年.春秋鼎盛)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艾老.服官政.)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杖乡之年.耆年.)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国之年.致仕之年.)杖朝之年:八十岁。
(杖朝之年.)耄耋:八十、九十岁。
齯齿.鲐背.冻梨.黄发: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六十甲子顺序1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21~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
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
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
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古人年龄的特定称谓
古人年龄的特定称谓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这个称呼源自古代的一种习俗,即在婴儿出生三天后举行宴会,庆祝新生儿的到来。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周晬:指婴儿周岁。
在古代,婴儿满周岁时要举行“抓周”仪式,预测其将来的职业和命运。
孩提:指1-3岁的幼儿。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阶段,因此被称为“孩提”。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
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换牙,因此被称为“始龀”或“髫年”。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这个称呼源于古代对未成年人的称呼,因为他们的牙齿尚未长齐,口齿不清,所以被称为“黄口”。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接受外部教育,因此被称为“外傅之年”。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在古代,女孩子在这个年龄开始佩戴金钗作为装饰,因此得名。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这个称呼源自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豆蔻,用来比喻女子还未成年的青涩年华。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开始学习舞蹈和武术,因此被称为“舞勺之年”。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在古代,女孩子在这个年龄要举行及笄礼,标志着她们已经成年可以嫁人了。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开始学习象舞等更复杂的舞蹈和武术技能,因此被称为“舞象之年”。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基本成熟,可以参与一些成人活动,因此被称为“成童”。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在古代,女孩子在这个年龄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如花似玉,因此被称为“破瓜”或“碧玉年华”。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男子要举行加冠礼,表示他们已经成年可以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这个称呼源自桃树和李树在春天盛开的美景,用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华的美好和珍贵。
不同年纪的古代说法
不同年纪的古代说法
古代的说法和称谓在不同年纪之间常有区别。
以下是一些古代不同年纪的称呼:
1. 幼儿:襁褓中的婴儿被称为“孩童”或“婴孩”。
2. 童年:幼儿长大后,进入童年阶段,被称为“童子”或“童女”。
3. 少年:童年过后,进入少年时期,男性称为“少年”或“小郎君”,女性则称为“少女”或“小姑娘”。
4. 青年:少年成长到青年时期,男性被称为“壮年”或“青年”,女性则称为“少妇”或“青春女儿”。
5. 壮年:进入壮年的男性称为“壮士”或“家长”,女性则称为“贤妇”或“家母”。
6. 中年:壮年人逐渐进入中年,男性称为“中年人”或“中年士”,女性则称为“中年妇女”或“中年妇人”。
7. 老年:进入老年的男性被称为“老人”或“耆老”,女性则称为“老太太”或“老妇人”。
这些称呼在古代社会中有着一定的用法和礼节,反映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朝代和地域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这些称呼并非普遍适用于所有情况。
人的各个年龄段称呼?
第三十五年 珊瑚婚 (嫣红而宝贵,生色出众)
第四十年 红宝石婚 (名贵难得,色泽永恒)
第四十五年 蓝宝石婚 (珍贵灿烂,值得珍惜)
第五十年 金婚 (至高无上,婚后第二大庆典,情如金坚,爱情历久弥新)
第五十五年 翡翠婚 (如翡翠玉石,人生难求)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第六十年 钻石婚(夫妻一生中最大的一次结婚典庆,珍奇罕有,今生无悔,是最隆重庆典)
70白金婚 75年—金刚石婚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第三年皮革婚(开始有点韧性)
第四年丝婚(缠紧,如丝般柔韧 ,你浓我浓。)
第五年木婚(硬了心,已经坚韧起来)
第六年铁婚(夫妇感情如铁般坚硬永固)
第七年铜婚(比铁更不会生锈,坚不可摧)
第八年陶婚 (如陶瓷般美丽,并须呵护)
第九年柳婚 (像垂柳一样,风吹雨打都不怕。)
表示年龄的别称
表示年龄的别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表示年龄的别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说法,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描述人的状态和属性。
在不同的年龄段中,人们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特质,因此有了许多不同的称呼来表示这些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表示年龄的别称。
1. 0-5岁:婴儿、幼儿、小孩婴儿是指刚出生不久的儿童,通常称为“宝宝”,幼儿指3-6岁的孩子,小孩是对幼儿期的孩子的一种通用称呼。
2. 6-12岁:儿童、少年儿童是指6-12岁的孩子,少年在中国是指12-18岁的年龄段。
4. 20-39岁:青年、中年青年是指20-39岁之间的年龄段,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的年龄段。
中年通常是指40-59岁之间的人。
5. 40-59岁:中年、壮年中年是指40-59岁之间的人,壮年则是指身体强壮、精力旺盛的成年人。
6. 60-74岁:老年、长者老年是指60-74岁之间的人,长者则是尊称老年人的一种说法。
7. 75岁以上:耄耋、老寿星耄耋通常指7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寿星则是一种尊称。
年龄是一个人生命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生活经历和阅历的体现。
不同的年龄段代表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也代表着不同的阶段和成就。
通过不同的称呼,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人所处的生活阶段和人生体验。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个年龄段,珍惜每一段人生旅程,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二篇示例:表示年龄的别称有许多种,不同的年龄段,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称呼。
无论是用于幽默调侃,还是用于称呼尊卑长幼,这些称呼都反映了社会对年龄和成长的认知和态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表示年龄的别称吧。
1. 幼儿时期在幼儿时期,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用于称呼小朋友的别称。
比如“小家伙”、“宝贝”、“小天使”等等。
这些称呼往往带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体现了人们对于幼儿的关爱和呵护。
2. 少年时期当孩子逐渐长大,进入少年时期,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更为年幼露齿的称呼。
年龄的古代称谓口诀
年龄的古代称谓口诀稿子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年龄在古代的那些有趣称谓,这可有个好玩的口诀呢!你知道吗,不满周岁的小宝宝在古代叫“襁褓”,想象一下那小小的、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样子,多可爱呀!2 到3 岁的小娃娃叫“孩提”,正是开始调皮捣蛋、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
女孩 7 岁叫“髫年”,这时候已经有了小淑女的模样啦。
男孩 8 岁叫“龆年”,开始变得古灵精怪。
12 岁的女孩子就像花朵初开,称为“金钗之年”。
13 到 15 岁的女孩子是“豆蔻年华”,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15 岁的男孩子也很特别,叫“志学之年”,意味着要立志学习,追求梦想啦。
女孩子 16 岁叫“碧玉年华”,清新动人。
20 岁的女孩子就是“桃李年华”,美丽绽放。
男孩子 20 岁称为“弱冠”,要戴上帽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咯!30 岁的人叫“而立之年”,要在事业和生活中站稳脚跟。
40 岁就是“不惑之年”,对很多事情都不再迷惑,心中有数。
50 岁被称为“知天命”,好像能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
60 岁叫“耳顺之年”,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心态平和。
70 岁是“古稀之年”,能活到这个岁数可不容易呢。
80 到 90 岁叫“耄耋之年”,老当益壮,依然精神矍铄。
怎么样,这个口诀是不是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对年龄的独特称呼,感受岁月的美好!稿子二:亲人们,咱们来唠唠年龄在古代的那些称谓,有个口诀可好玩啦!刚出生的小宝贝在古代叫“初度”,多有意义的开始呀!3 到 8 岁的小朋友,不管男孩女孩,都叫“垂髫”,头发垂下来,天真无邪的样子。
10 岁叫“幼学”,要开始好好读书学习喽。
女孩子 12 岁是“金钗之年”,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13 岁的女孩子被称为“舞勺之年”,能歌善舞的年纪。
15 岁的女孩子除了叫“及笄之年”,还可以叫“破瓜之年”,别误会,可不是真的破瓜哦,是说这个年纪像瓜成熟啦。
男孩子 15 岁叫“束发之年”,要收拾得精神点。
20 岁的男女都有特别的称呼,女的叫“双九年华”,男的叫“加冠之年”,意味着长大成人啦。
古代年龄段称谓大全
古代年龄段称谓大全古代年龄称谓分为襁褓、孩提、髫年、龆年、总角、垂髫、黄口、金钗之年、豆蔻年华、舞勺之年、束发、及笄之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舞象之年、桃李年华、弱冠、花信年华、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强壮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耄耋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上寿、花甲重开、古稀双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髫:童年。
黄口:10岁以下。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孩13岁。
舞勺之年:13-15岁。
束发:青少年。
及笄之年:女孩15岁。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
舞象之年:15-20岁。
桃李年华:女孩20岁。
弱冠:男孩20岁。
花信年华:女孩24岁。
梅之年:至出嫁。
而立之年:男孩30岁。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上寿:100岁。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古代年岁称谓:古代年岁称谓包括儿童称谓、成人称谓、老人称谓。
儿童称谓: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
儿童垂发叫髻。
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
龆年:童年。
【收藏】人生各个年龄段用古语怎样称呼
我为大家整理收集了关于古时候人们对各个年龄段人的称呼,现供大家参考。
1、年龄段为童年: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7岁(女)——髫年;
8岁(男)——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童年——垂髫;
10岁以下——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2.年龄段为少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
3、年龄段为中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
4.年龄段为老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
70岁——古稀、杖国...
或有这样简称的:
襁褓:0岁
孩提、2—3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30
不惑:40
天命:50
花甲:60
古稀:70
耄耋(mào dié):80-90
鲐背之年:90
期颐:100
关于年龄的称呼
关于年龄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古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呼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年龄段,古人对每个年龄段都有独特的称呼,这些称呼反映了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和态度。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的称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婴儿期:啼哭的宝贝婴儿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婴儿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同时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和照顾。
古人称呼婴儿为“啼哭的宝贝”,表示他们的存在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同时也需要家人的关爱与保护。
幼儿期:稚气未脱的孩童幼儿期是婴儿长大后的阶段,他们开始学习走路、说话,慢慢展露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古人称呼幼儿为“稚气未脱的孩童”,意味着他们还没有完全长大,性格和思维仍然稚嫩,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引导。
少年期:生机勃勃的少年少年期是人生的成长期,这个阶段的人们正处于学习和锻炼的关键时期。
古人称呼少年为“生机勃勃的少年”,形容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不断追求知识和梦想。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年期:壮志凌云的年轻人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人们在这个阶段开始独立思考和担当社会责任。
古人称呼青年为“壮志凌云的年轻人”,形容他们充满了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的向往。
青年人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奋斗,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同时也要关心社会和他人的发展。
中年期:家庭责任重的壮年中年期是人生的担当时期,人们在这个阶段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责任。
古人称呼中年人为“家庭责任重的壮年”,表示他们需要承担照顾家庭和养育子女的重任。
在这个阶段,中年人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发展。
老年期:晚年之人老年期是人生的晚年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享受着人生的成果和智慧。
古人称呼老年人为“晚年之人”,表示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这个阶段,老年人需要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也需要家人的关爱和照顾。
通过了解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的称呼,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人生各个阶段的认知和重视。
古代男女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古代男女各个年龄段的称呼
男子各年龄段的称呼
孩提、襁褓:三岁以下岁
童龀:四到九岁
舞勺之年:十三到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到二十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指男子三十岁
不惑:指男子四十岁
半百:指男子五十岁
花甲:指男子六十岁
古稀、杖国之年:指男子七十岁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耄耋:七八十岁的年龄
黄发、鲐背:指长寿老人
期颐、人瑞:指百岁
女子各年龄段的称呼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弱冠: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古代男女不同年龄段的称谓
古代男女不同年龄段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对各种年龄段的称呼
古代对各种年龄段的称呼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古代的年龄称谓大全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
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
下面为大家带来古代的年龄称谓,希望大家喜欢!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期颐(jīyí)之年,100岁1.初度:生日之时。
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如《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2.赤子:初生的婴儿。
《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3.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4.孩提: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5.龆龀:儿童换齿年龄。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
”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6.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儿童或童年。
7.幼学:十岁左右。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岁日幼,学。
”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8.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
《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9.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后指儿童。
10.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即指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11.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文化常识)古人详细年龄的称呼
(文化常识)古人详细年龄的称呼幼年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输入标题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jíjī):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15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老年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怎样称呼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怎样称呼?古代年龄称呼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各年龄段称谓
汉语中对男女老少各年龄段都有相对应的别称,每个别称都有相应的出处。
【按年龄段分】未满周岁者,称之为“襁褓之年”;到了三岁则称之为“孩提之年”;男女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皆称黄口;13—15岁,为“舞勺之年”;15—20岁,称为“舞象之年”;20岁叫“冠岁”;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花龄”;50岁称“知命”;60岁称“花甲”,“耳顺”;70岁称“古稀”之年,又称“杖国之年”,“从心所欲”;80岁叫“耋”,又称“杖朝”;90岁叫“耄”;称老人叫“耋耄”;100岁叫“期颐”,“龟年”,又可称为“人瑞”;140岁叫“古稀双庆”。
【按男女孩分】女孩7岁,称之“髻年”;女子12岁时,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称为“豆蔻之年”;15岁称为“及笄之年”;16岁称为“碧玉年华”;20岁称为“桃李年华”;24岁称为“花信之年”;出嫁时称为“标梅之年”。
男孩8岁,称之“龄年”;古时男子到了15岁开始束发,因此称为“束发之年”;20岁,称为“弱冠”。
【称谓字谜】此外,更为有趣者,古代人寿之称谓,还借助我国汉字形体之奇特,而称为‘喜寿’、“米寿”、“白寿”、“茶寿”等等。
有一次,华罗庚先生请教郭沫若先生,如果未到整数,如只有77岁、88岁、99岁,怎么称呼呢?郭老回答说:“77岁叫‘喜寿’,88岁叫‘米寿’,99岁叫‘白寿’。
郭老进一步解释说:“‘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是三个字谜。
‘喜寿’可猜为‘七十七岁’。
因为‘喜’字的草体便是‘七十七’三个字组成。
‘米寿’可猜为‘八十八岁’,因为‘米’字上中下为‘八十八’,组成。
‘白寿’可猜为‘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那‘百’字去‘一横’,即为‘九十九’。
还有一个‘茶寿’,析茶字便知:茶上草头代表‘廿’,下边的‘米’代表八十八,合为108岁。
‘茶寿’就是108岁的高寿者。
”郭老既风趣地揭开了“喜寿”,、“米寿”、“白寿”的谜底,又丰富了寿文化,贵为一举两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岁(女)——豆蔻年华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另附: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