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翻译
断句翻译
呵欠 哈欠 房檩 体己 仓廒 鏖战 花骨朵 骨气 生肖 肖像 勾当 悄然 悄寂 梵文 气 氛 氛围 轻佻 绯闻 镌刻 横祸 横暴 横行霸道 横征暴敛 横肉 侪辈 济济一 堂 脐橙 咨嗟 奇葩 鳜鱼 鲑鱼 鲑珍 跬步 溃脓 溃败 脖颈 颈部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 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 (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 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 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 友,与善于花虚则 能受益,这是真理。刚刚小有名气, 就自以为是,拿着叶公等人的文章, 因袭、模仿而不改变,以至于一败涂 地,骄傲、自满就是带来如此的祸 害!”
杨朱经过宋国东边的旅店。(店主)有两 个小老婆,其中丑陋的受尊宠而美丽的受 冷落。杨朱问其中的缘故。旅店的主人回 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我并不觉 得她美丽;那丑陋的自以为丑陋,我并不 觉得她丑陋。”杨朱对他的弟子说:“行 为善良而能去掉自我认为善良的想法,到 哪里能不受到赞美呢?”
海神说:“从大道来观察,万物没有贵贱之分. 从万物自身角度观察,物各自以为贵,而相互以 对方为贱.以世俗通行观念观察,物之贵贱决定 于外而不在自身.从物的差别性观察,如果循其 所具大的方面把它视为大,则万物莫不是大; 如果循其所具小的方面把它视为小,则万物无 不是小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 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做,那 么容易也变得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 难与容易的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 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也变得 困难。
文言文断句加翻译考研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轲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断句及翻译】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别人策划事情,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学习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够顺应外界,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孟轲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翻译:孟子说:“人刚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习惯却会使它们变得不同。
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变化。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 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 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 弱 以 增 虚 数 乎!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 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 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译文:(魏徵)答复说:“军队是否有用在
于能否统领得法,而不在人数众多。陛下征发 成丁男子中身体健壮的,用合适的方法统带, 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再多征募尚未成丁的男 子,用来虚增人数啊!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 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 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 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 真全不复有初矣
人呢?所以说高大的宫室与放纵的游乐,不被人 们羡慕觊觎,那是太少了。
[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 善言;操守简约而给予广博,这是善道。君子的言语, 讲的虽是常见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 从修养自己开始,从而使天下太平。有些人的缺点就 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去锄别人的田地——要求别 人的很重,而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 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 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 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 然后能知美恶矣
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 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 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数木大多是 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 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 山。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官职名)陶弘景隐 居的地方。寺的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 方。寺的后面叫做薄崖石,石上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 人(宗奎)住在里面。
文言文断句翻译小短文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断句与翻译】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为别人出谋划策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实可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他勤奋敏捷,并且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问题当作耻辱,因此人们称他为‘文’。
”【全文翻译】孔子在这里讲述了学习的乐趣、做人的道理以及君子的品质。
他认为,学习知识后能够按时复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的风范。
曾子则强调反省自己,每天都要检查自己是否忠诚、诚实,是否认真复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孔子进一步阐述,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勤奋敏捷地对待工作,谨慎地说话,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
他勤奋敏捷,善于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问题当作耻辱,因此人们称他为“文”。
这篇文言文短文通过对学习、做人和品质的阐述,传达了古代圣贤的智慧,对现代人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断句》刘昶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断句》刘昶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断句》是古代一首诗,作者是南朝宋-北魏的刘昶,刘昶是宋文帝第九子。
前废帝子业即位,怀疑刘昶有异志。
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诗。
作品原文:
断句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作品注释:
①这首诗题为《断句》,“断句”同于“绝句”,就是联句未成的意思。
②鄣:边地险要处的城堡。
作品评析:
刘昶是宋文帝第九子。
前废帝子业即位,怀疑刘昶有异志。
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诗。
诗的前两句写边关之景。
白云之“来”,黄沙之“起”,充满了动感,既传写出边关特有的风云之气,也造出一种紧迫压抑的情绪,透露出逃亡者的惊恐心理。
后两句转为抒情。
“四面绝”的“绝”字不仅写出关山高入云天之势,而且也写出了边塞绝域的荒凉穷僻。
身处绝域,四顾皆山,怎不令诗人发出“故乡几千里”的悲声!此诗风格高迈,笔力凌健,颇有沉雄之韵。
且对仗工整,仿佛唐人五绝的格局。
作者简介:
刘昶(435-498年),字休道,彭城绥里(今江苏徐州市)人。
南朝宋宗室,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
初封为义阳王,拜征北将军、徐州刺史。
前废帝刘子业即位,怀疑刘昶有异心。
刘昶逃亡北魏,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累官至大将军,晋封宋王。
太和二十一年薨,赠假黄钺、太傅,领扬州刺史,予谥曰明。
《断句》苏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断句》苏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断句》是古代一首诗,作者是宋代的作者苏麟,因只写了两句而得名:“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的这首诗,因为只写了两句,所以称为“断句”。
“易为春”,后来演变为“易逢春”、“早逢春”。
作品原文: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作品译文: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作品题解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学问很好,能诗能文。
他写的《岳阳楼记》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也曾镇守过地方。
有一段时间,他镇守杭州。
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
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
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
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
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高兴起来,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很虚心地请他赐教。
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很快就会意地笑了。
他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诗句,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
是呀!怎么能把他忘了呢?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
苏麟的这首诗,因为只写了两句,所以称为“断句”。
“易为春”,后来演变为“易逢春”、“早逢春”。
成语解释近水楼台先得月拼音:jìn shuǐ lóu tái xiān dé yuè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
文言文断句翻译及例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断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实践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例句】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例句:他每天坚持学习,按时复习,不亦说乎?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例句:听说远方的朋友要来,他兴奋不已,不亦乐乎?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句:他面对别人的误解,始终保持冷静,不愠不火,真是一位君子。
【文言文断句方法】
1. 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如主谓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 注意文言文的断句标志,如“之”、“乎”、“也”、“矣”、“焉”等。
3. 根据句意和语境,合理断句,使句子通顺易懂。
4. 遵循“先虚后实”、“先主后宾”的原则,即先断句中的虚词,再断句中的实词。
【文言文翻译方法】
1. 理解原文大意,抓住关键词汇。
2. 将关键词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词性、语法和语境。
3. 保持句子通顺,尽量使译文与原文风格相似。
4. 注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如省略、倒装、对偶等。
【总结】
通过对《论语·学而》中这句话的断句和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困难和不公时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保持乐观的心态,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爱莲说断句及翻译
《爱莲说》断句及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fán):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予(yú):我。
独:仅仅。
之:舒缓语气。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意思是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益:更加。
清:清芳。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
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两人或两人以上。
生字予(yú) 濯(zhuó)清涟(lián)不蔓(màn)不枝亵(xiè)鲜(xiǎn)作品断句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1)鲜 1.陶后鲜有闻(少) 2.芳草鲜美(鲜嫩而美丽)《桃花源记》 2.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阅读理解1、莲的品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言断句翻译一百篇(1) ttmbworddoc
文言断句翻译一百篇(1)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翻译】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4、宗悫乘风破浪宗悫(què)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7、苏武牧羊北海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翻译】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9、项羽志大才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翻译】10、孔门师徒各言志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翻译】11、顾炎武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12、欧阳询揣摩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翻译】13、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翻译】14、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翻译】15、孙权喻吕蒙读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翻译】16、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翻译】17、董遇谈“三余”勤读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翻译】18、智永与“退笔冢”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翻译】19、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翻译】20、张溥与“七录斋”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翻译】21、晋平公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翻译】22、高凤专心致志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翻译】23、叶廷圭与《海录》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翻译】24、为人大须学问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翻译】25、任末好学勤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翻译】26、王充市肆博览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翻译】27、欧阳修“三上”作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翻译】28、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翻译】29、欧阳修诲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翻译】30、李存审出镞教子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翻译】31、贪污者不得归本家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翻译】32、陶母责子退鲊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翻译】33、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34、陆游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翻译】35、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翻译】。
断句与翻译
泷冈阡表欧阳修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断句: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翻译: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
与微之书白居易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牵到)乘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蹔生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断句: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蹔生.翻译: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竞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
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老了。
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翻译: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
高三语文断句练习1.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
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此之谓至公。
非至公其孰能礼贤?翻译:尧不以帝的身份见善绻,北面而问。
尧是天子;善绻是布衣。
为何礼遇他到这种程度呢?因为善绻是得道之士。
对得道之人,不可倨傲哦。
论尧的德行达智都比不上人家,所以北面而问。
这个叫做至公。
不是至公谁能礼贤?2.原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坚忍不拔》(选自苏轼《晁错论》)翻译: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
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的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到了(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3.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
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
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
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
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有愁为忧愁。
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4. 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断句翻译
断句练习的翻译1、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
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
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苏秦。
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2、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太宗之遗德余泽去民也久矣,而贤臣斥死,庸懦在位,厚赋深刑,天下愁苦。
方是时也,天将去唐,诸盗并出,历五姓,兵未尝少解,至宋然后天下复安。
汉之亡也,天下大乱,至晋然后稍定;晋之亡也,天下大乱,至唐然后复安。
治少而乱多者,古今之势。
盛王业业以求治,可少忽哉!3、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
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上曰:‚前事不忘,吾属之师也。
‛4、赵高于秦,将杀二世。
乃先示权于众,献鹿于君以为骏马。
二世觇之曰鹿。
高曰:‚马也。
‛二世收目独视,曰:‚丞相误邪?此鹿也。
‛高终对以马。
问于朝臣,朝臣或助二世而非高,高因白二世,此皆阿主惑上,不忠莫大,乃尽杀之,自此之后,莫敢诤谏。
而高遂杀二世于望夷。
竟以亡。
5、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
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
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
6、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7、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文言文断句金句翻译
一、原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翻译: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忧虑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二、原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处境困顿时,就努力修养自身;得志显达时,就要努力造福天下。
三、原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了解某个领域的人不如热爱它的人,热爱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四、原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翻译: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先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五、原文: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翻译:人生在世,得意之时应当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月光。
六、原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翻译:天地运行不息,君子应自强不息。
七、原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翻译:大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容纳无数江河。
八、原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翻译:读遍万卷书籍,走过万里路。
九、原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翻译:不追求淡泊无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追求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十、原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翻译:人民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
这些文言文断句金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学习这些金句,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更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
昔者楚庄王问于孔子曰:“君子之行,何如?”孔子对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庄王曰:“善哉!吾闻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吾将行之,以率吾民。
”孔子闻之,曰:“善哉!王之改过,诚可喜也。
然犹未也,君子之德,其犹水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文言文断句】昔者楚庄王问于孔子曰:“君子之行,何如?”孔子对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庄王曰:“善哉!吾闻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吾将行之,以率吾民。
”孔子闻之,曰:“善哉!王之改过,诚可喜也。
然犹未也,君子之德,其犹水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文言文翻译】从前,楚庄王向孔子问道:“君子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孔子回答说:“君子的行为,要静心修身,节俭养德。
不合礼节的事不要看,不合礼节的事不要听,不合礼节的事不要说,不合礼节的事不要做。
用道德来引导,用礼节来统一,有羞耻之心并且能自我约束。
”庄王说:“说得真好!我听说,君子的品德就像风,小人的品德就像草。
草上吹过风,一定会倒下。
我将按照您的教导去做,来领导我的百姓。
”孔子听到这话,说:“说得好啊!大王能够改正错误,实在令人高兴。
但是,还不完全是这样,君子的品德,难道不像水吗?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它所处的环境是善的,内心是深沉的,对待他人是仁慈的,言语是诚信的,政治是清明的,处理事务是有能力的,行动是顺应时机的。
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没有过失。
”。
文言文断句翻译
昔余游庐山,览其胜景,心旷神怡,遂作此谣。
山川壮丽,云雾缭绕,飞泉喷薄,奇石嶙峋。
登高望远,天地豁然开朗,恍若置身仙境。
“巍巍庐山,屹立东方。
百川之源,万壑之长。
”此句断句如下:巍巍庐山 / 屹立东方 / 百川之源 / 万壑之长。
翻译:巍峨的庐山,屹立在东方。
百川的源头,万壑的尽头。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句断句如下:山回路转 / 不见君 / 雪上空留 / 马行处。
翻译:山势回环曲折,再也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你骑马走过的痕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句断句如下:飞流直下 / 三千尺 / 疑是 / 银河落九天。
翻译: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高达三千尺,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此句断句如下:日照香炉 / 生紫烟 / 遥看 / 瀑布挂前川。
翻译: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仿佛悬挂在前面的山川之上。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此句断句如下:黄云万里 / 动风色 / 白波九道 / 流雪山。
翻译:万里黄云翻滚,风起云涌;九道白波流淌,雪山在波涛中起伏。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此句断句如下:蜀江水碧 / 蜀山青 / 圣主朝朝暮暮 / 情。
翻译:蜀江的水碧绿,蜀山的颜色青翠;圣明的君主,从早到晚都怀着这样的情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句断句如下: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翻译:走到水的尽头,就坐下观看云彩升起的时候。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句断句如下:偶然值林叟 / 谈笑无还期。
翻译:偶然遇到林中的老人,谈笑风生,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庐山谣》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需要仔细分析文意,把握诗句的结构和韵律,才能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
文言文断句翻译法
文言文,古之汉语也,言简意赅,韵味无穷。
然欲通晓其意,非断句不可。
断句者,分句也,即将文言文分割成若干个有意义的句子,使读者易于理解。
翻译法,则是对文言文进行解释,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便于今人阅读。
本文将简要介绍文言文断句翻译之法。
一、断句之法1. 根据语法结构断句文言文语法结构严谨,句式固定。
故可根据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成分进行断句。
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中,“孔子曰”为主谓结构,“学而时习之”为宾语从句,“不亦说乎”为反问句。
2. 根据修辞手法断句文言文常用对仗、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
根据这些手法,可将其分割成若干个有意义的句子。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此句中,运用了顶真手法,可断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 根据句子成分断句文言文句子成分较为复杂,可根据句子成分进行断句。
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此句中,“夫君子之行”为主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并列谓语。
4. 根据语意逻辑断句文言文注重语意逻辑,根据语意逻辑进行断句。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句中,根据语意逻辑,可断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翻译之法1. 直译法直译法是将文言文中的字词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力求保持原文意思。
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为:“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意译法意译法是根据原文意思,用现代汉语重新组织语言,使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意译为:“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思念。
”3. 灵活翻译法灵活翻译法是在直译和意译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语境,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灵活翻译为:“当王师北上征服中原的时候,家中的祭祀活动不忘告知先人。
”总之,掌握文言文断句翻译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文。
断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断句原文、翻译及赏析断句原文、翻译及赏析断句南北朝刘昶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断句》注释1.断句:近似于绝句,通常四句。
2.鄣(zhāng):边塞险要的城堡。
3.绝:堵绝。
《断句》译文白云掩没城堡漫卷而来,昏暗的烟尘从天边浮起。
四壁关山已把行路阻绝,故乡遥遥又何止几千里。
《断句》赏析刘昶在宋不以诗名,这首《断句》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诗篇。
这首诗同项羽的《垓下歌》一样,具有撼山动地的感人力量。
平时不知书的项羽在重兵围困、四面楚歌的情况下,面对宝马美姬,悲从中来,慷慨而歌,唱出了震撼千古的绝唱。
刘昶也是在有国难投、有家难奔的绝境之中,唱出这悲壮激昂,左右莫不哀哽的悲歌的,这是诗人真实感情的流露。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所说的:“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也就是指的这种情形。
刘昶在自己的国家里无法立足,不得已仓惶出逃,而所投奔的恰恰又是自己的敌国,此去的前途危险难测,或许,等待着他的也是杀头。
尽管如此,自己还必须尽快往前赶,因为后路已经断绝,向前毕竟还有一线生机,这渺茫的希望在激励着他一路狂奔。
身陷绝境的刘昶,当时的惶急悲愤是不言而喻的。
诗的前三句,集中笔力,以浓重的色彩,描绘出刘昶奔亡途中的景物:白云从群峰迭嶂里涌出,尘土遮天蔽日而起,四面山势陡峭,道路断绝,前途是如此暗淡,周围是如此险阻,正是诗人当时处境的形象描绘。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此时四周的景致,实际上也正是刘昶此时心情的写照。
面对如此惨淡的景物,顿时激起诗人内心感情的波涛。
故乡,自己生长爱恋的地方,如今就要一朝远离,也许永远也见不到了,而自己的妻子和母亲,都还留在故乡,生死未卜,这就更加增添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怀念和担忧。
“故乡几千里”,正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愤呼声。
这首诗不以词藻妍丽取胜,而以悲壮激越的声调感人,“天予真情,发言自高。
”(皎然《诗式》)刘昶为当时情势所激,将满腔悲愤随口倾吐,无暇雕饰,反使此诗成为绝唱,这在日趋华靡的刘宋诗坛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文言文断句文段翻译参考
文言文断句文段翻译参考1、及至金兵前来进犯,交战于宁江州,他的孙子战死,兀纳退逃入城。
留下属吏防守,自己率三百骑渡(混同)江向西行,府城便陷落了。
后来与萧敌里在长泺拒战金兵,因兵败免官。
2、然而,老师照着自己的主张推广做去,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容,正见得老师是一位君子呢!一个人道术不修治,才是自己的耻辱;至于道术既已大大地修成而不被人所用,那是国的执政大臣的耻辱了。
不被容受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容,正见得自己是一位君子呢!”孔子听了欣慰的笑了,说道:“有这回事吗?颜家的子弟呀!假使你能有很多财富的话,我真愿意做你的家宰,替你经理财用呢!”于是差了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便派兵前来迎护孔子,才免去了这场灾祸。
3、南霁云哭着告诉他说:“本州遭受强寇侵逼,已被重重包围了半年,粮食用尽了武器也不够用,已想不出好办法了。
只是如果雎阳被攻克,就要殃及临淮,皮毛互相依存,当理应按援助。
”4、郭子仪对皇上诚心诚意,对下属宽厚仁恕,赏罚分明。
唐朝史臣裴垍称赞他:“权力大到天下人都钦佩但朝廷不忌讳,功劳盖世但皇上不怀疑,享尽了人间富贵但论者不说他的坏话。
”5、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
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
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
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6、当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掌管刑狱,经常用各种难以想到的突祸陷害良善。
后来来俊臣因犯罪被捕入狱,有关官员判他死刑,武则天想赦免他。
王及善固执地陈奏说:"来俊臣凶恶狡猾图谋不轨,臣认为不除掉元凶,恐怕会动摇朝廷,祸患将从这里开始。
"武则天采纳了。
7、皇上说:“手握兵权而不祸害百姓的人,他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他的忠诚,朕欣赏你的忠诚,考虑到江西地邻广东,因此特授你江西行省参政一职,以表彰你归顺的诚心,联对你的希望是:好名声,是用来承载美德的.你的好名声已经够大的了,还需努力提升品德,以利辅佐国”8、王允后悔,想要阻止却来不及了,蔡邕于是死在狱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句练习的翻译1、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
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
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苏秦。
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2、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太宗之遗德余泽去民也久矣,而贤臣斥死,庸懦在位,厚赋深刑,天下愁苦。
方是时也,天将去唐,诸盗并出,历五姓,兵未尝少解,至宋然后天下复安。
汉之亡也,天下大乱,至晋然后稍定;晋之亡也,天下大乱,至唐然后复安。
治少而乱多者,古今之势。
盛王业业以求治,可少忽哉!3、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
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上曰:“前事不忘,吾属之师也。
”4、赵高于秦,将杀二世。
乃先示权于众,献鹿于君以为骏马。
二世觇之曰鹿。
高曰:“马也。
”二世收目独视,曰:“丞相误邪?此鹿也。
”高终对以马。
问于朝臣,朝臣或助二世而非高,高因白二世,此皆阿主惑上,不忠莫大,乃尽杀之,自此之后,莫敢诤谏。
而高遂杀二世于望夷。
竟以亡。
5、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
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
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
6、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7、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
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1、太史公《屈原传》曰:“离骚,犹离忧也。
”于“离”字初未明下注脚。
应劭以“遭”训“离”,恐未必是。
王逸《楚辞章句》:“离,别也;骚,愁也。
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
”盖为得之。
然不若屈子自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尤见离而骚者,为君非为私也。
12、夫文尚矣。
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贤圣,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13、“末世争利,维彼奔义”,太史公于叙《伯夷列传》发之。
而《史记》全书重义之旨,亦不异是。
书中言利处,寓贬于褒。
班固讥其“崇势利而羞贫贱”,宜后人之复讥固与!14、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令二子赋之,植援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15、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未远,而楚人多才乎!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6、(陶潜)文体省静,殆无长语。
笃意真古,辞兴婉惬。
每观其文,想其人德。
世叹其质直。
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17、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
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
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18、少陵与太白,独厚于诸公,诗中凡言太白十四处,至谓“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其情好可想。
遁斋闲览谓二人名既相逼,不能无相忌,是以庸俗之见,而度贤哲之心也,予故不得不辨。
19、班氏父子讥司马迁之言也。
班氏以为真足以讥迁也,当也。
不知适足以彰迁之不朽而已。
使迁而不残陋,不疏略,不轻信,不是非谬于圣人,何足以为迁乎?则兹史固不待作也!迁、固之悬绝正在于此。
夫所谓作者,谓其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已。
或情有所激而词不可缓之谓也,若必其是非尽合于圣人,则圣人既已有是非矣,尚何待于吾也。
20、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
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
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倚)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
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霸)不足侔(móu),而三王易为也。
21、洛阳人谓牡丹为花,成都人谓海棠为花,尊贵之也。
亦如称欧阳公、司马公之类,不复指其名字称号。
然必其品格超绝,始可当此。
不然,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
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3、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
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
”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乃知俗传信而有征。
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
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马后纪》:夫人见大练以为异物;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细思之,皆一理也,聊为好事者一笑。
永叔常言:“孟郊诗:‘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纵使堪织,能得多少?”24、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
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勉勉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25、庄子钓于濮(pú)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③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26、婢,魏孺人媵也。
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
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
婢削之盈瓯。
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魏孺人笑之。
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
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想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吁,可悲也已!27、真宗朝,签书枢密院马公知节,武人。
真宗东封,下至从臣,皆斋戒。
至岳下,抚问执政曰:“卿等在路素食不易。
”时宰相臣僚有私食驴肉者,马乃对曰:“亦有打驴子吃底。
”及还都,设酺宴。
开封府命吏屏出贫子,隔于城外。
上御楼,见人物之盛,喜顾宰臣曰:“今都城士女繁富,皆卿等辅助之力。
”马乃奏曰:“贫底总赶在城外。
”左右皆失色,真宗以为诚而亲之。
事多类此。
28、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29、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网)疏阔,而相国萧、曹(萧何、曹参。
),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率)(率先之意),民作“画一”之歌(“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孝惠垂拱(垂衣拱手。
形容无为而治),高后女主,不出房闼(房门),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滋:益也。
殖:生也)。
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
30、蔡葛山先生曰:“吾校四库书,坐讹字夺俸者数矣。
惟一事深得校书力。
吾一幼孙,偶吞铁钉,医以朴硝等药,攻之不下,日渐尩(wāng瘦弱;衰弱)弱。
后校《苏沈良方》,见有小儿吞铁物方。
云剥新炭皮,研为末,调粥三碗,与小儿食,其铁自下,依方试之,果炭屑裹铁钉而出。
乃知杂书亦有用也。
此书世无传本,惟《永乐大典》收其全部。
”31、肃宗为太子,常侍膳。
尚食置熟俎,有羊臂臑。
上顾太子,使太子割。
肃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饼洁之,上熟视不怿。
肃宗徐举饼啖之,上大悦,谓太子曰:“福当如是爱惜。
”注释尚食:官名,掌管帝王膳食。
熟俎:切熟肉的砧板。
醹:古书上指牲畜的前肢。
福:原指祭神的酒肉,这里泛指事物。
(切不可望文生义释为“幸福”。
)这则故事可以多角度看,可以从玄宗的角度看,也可以从肃宗角度看。
1.唐玄宗有心于培养自己的儿子爱惜物力的美德,善于从寻常小事考察太子。
2.唐玄宗自己骄奢淫欲,而对他人却严格要求。
3.唐肃宗爱惜物力已成习惯。
4.唐肃宗善于窥探父皇用心,因而小心翼翼,在各种小事方面也力图自保。
32、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岁贡常八九百人,谓之曰(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时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33、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
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譬之疮痏,须仗而行。
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颖水之风,非朕之所敢望也。
34、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
其堪与北宋人颉颃(xiéháng指不相上下,相抗衡)者,唯一幼安耳。
近人祖南宋而祧(tiāo超越、泛指继承)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