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单元“故事乐园”中的第二章《咕咚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咕咚来了故事挂图,生词卡片,短语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咕咚来了故事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讨论图片内容,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咕咚来了》,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生词卡片和短语卡片,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4. 故事复述(5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让其复述故事情节,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创意绘画(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纸和画笔,创作与故事相关的画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生词:咕咚、跑、跳、笑、哭3. 短语:一边……一边……、又……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咕咚来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完成课后作业。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5. 故事复述环节的引导6. 创意绘画活动的实施7.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正确发出“咕咚”的音节,丰富幼儿的词汇。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咕咚来了》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能够进行角色扮演。

3. 学习“咕咚”的音节,并进行相关的语言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咕咚来了》。

2. 动物手偶或图片。

3. “咕咚”音节的卡片。

4. 画纸、画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动物手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 教师讲述故事《咕咚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5. 语言游戏:教师出示“咕咚”音节的卡片,引导幼儿学习发出“咕咚”的音节,并进行相关的语言游戏。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习故事《咕咚来了》,并尝试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讲述: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幼儿的讲述能力。

2. 情景表演: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3. 游戏化学习:设计趣味性语言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 家园共育:通过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实现家园共育。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3. 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

2024年幼儿园大班《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咕咚来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从故事中学会勇敢、自信,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咕咚图片、森林背景图、动物头饰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森林场景,营造出故事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咕咚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咕咚的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咕咚,引发幼儿对咕咚的兴趣。

2.故事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让幼儿回答。

3.故事讲解教师结合课件,详细讲解故事内容。

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场景和事件。

讲解完毕后,教师再次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情境体验教师邀请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带领幼儿模拟故事情节,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场景。

5.观察讨论教师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森林里的动物。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森林里的动物们为什么会害怕咕咚?”教师引导幼儿从故事中寻找答案,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6.表达想象教师提问:“如果你们遇到了咕咚,你们会怎么办?”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勇敢尝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8.结束语教师祝愿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自信成长。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师在情境体验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增强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讲解故事时,通过提问和讨论,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咕咚这个虚构角色的象征意义以及故事传达的勇敢和自信的主题。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教学重点、难点: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

活动准备:故事《咕咚来了》PPT课件,小白兔、狐狸、猴子、狮子等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兴趣导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内容提问)--观看故事视频(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活动过程:一、兴趣引入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咕咚来了》就会明白小白兔为什么跑了。

(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1.讲完故事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故事内容。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跑呀?"咕咚"原来是什么声音?3.提问:小白兔听到"咕咚"的声音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它是怎么样做的?三、幼儿观看故事视频1.教师播放故事《咕咚来了》的视频,幼儿欣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提问:(1)小白兔一路上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长毛狮子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小结: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三、讨论1.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吗?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我们要向谁学习?2.教师总结:小白兔它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没弄清楚,就吓得慌慌张张的逃跑,后来在狮子的帮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发出的声音,所以他们就不害怕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 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 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教案:《咕咚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以《咕咚来了》为主题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咕咚”,它害怕地告诉了其他动物,结果其他动物也害怕了。

小兔子勇敢地去探索声音的来源,发现原来是一只倒下的苹果树压在了木头上发出的声音。

故事旨在培养幼儿的勇敢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2. 培养幼儿的勇敢和探索精神;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咕咚”声音的来源,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苹果树模型;2. 学具:幼儿绘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故事图片,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兔子和其他动物的反应,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4.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咕咚”声音的来源,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5. 展示:教师展示苹果树模型,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故事中“咕咚”声音的来源。

6. 绘画: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绘画纸和彩色笔绘制故事场景或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7. 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创作想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故事情节,包括角色、场景和关键情节,帮助幼儿回顾和记忆故事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咕咚来了》的情节。

2. 答案: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咕咚”,它害怕地告诉了其他动物,结果其他动物也害怕了。

小兔子勇敢地去探索声音的来源,发现原来是一只倒下的苹果树压在了木头上发出的声音。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主题为“咕咚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咕咚”这一声音词的含义,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咕咚”这一声音词的含义,能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类似声音。

2. 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咕咚”这一声音词的含义,通过故事和游戏,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录音机、音箱、各种小玩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一个关于“咕咚”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各种声音。

邀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声音,感受“咕咚”的声音特点。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故事里有哪些声音?它们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如:下雨、敲门、水流等,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这些场景中的声音。

邀请幼儿上台表演,模仿场景中的声音,其他幼儿猜测。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咕咚”的声音。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咕咚”声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内容:“咕咚”的含义生活中的声音描述创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咕咚”声音,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雨滴落在水面的声音。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咕咚来了》了解咕咚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咕咚来了》的主要情节和咕咚的特点。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语音、语调、节奏的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语言表达的训练。

2. 教学难点:语音、语调、节奏的运用,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

2. 生字词卡片。

3. 语音、语调、节奏的训练材料。

4. 合作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游戏或歌曲,吸引幼儿注意力,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故事讲解:借助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咕咚来了》,引导幼儿关注咕咚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生字词学习:针对故事中的生字词,进行卡片教学,让幼儿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意义。

4. 语言训练:通过语音、语调、节奏的训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合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咕咚来了》,并练习生字词。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生字词卡片测试,评估幼儿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幼儿在语言训练中的语音、语调、节奏运用情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 通过合作游戏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他们心中的咕咚形象。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进行语言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咕咚来了》。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咕咚来了”,详细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动物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图片、挂图、咕咚玩偶。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咕咚玩偶,创设咕咚来到幼儿园的情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和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的动物,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画笔和剪刀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动物名称和特点:兔子(胆小)、狐狸(聪明)、熊(力气大)、小鸟(机灵)3. 重点词语:咕咚、动物、特点、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故事中的动物,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画出兔子,写上“胆小”。

2. 作业要求:画面整洁,字迹清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操作、讨论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

(2)开展“我喜欢的动物”主题活动,让幼儿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5.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6.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动物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奇妙的动物世界》中的《咕咚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通过故事,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2. 通过故事,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对自然界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重点: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咕咚来了故事挂图、动物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动物玩具,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咕咚来了》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讲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找出卡片中的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4.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提问:“故事中,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咕咚?”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想象力培养(5分钟)教师提出:“如果咕咚来到了我们幼儿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故事生词:咕咚、害怕、高兴、森林、动物3. 故事重点句子:小动物们害怕咕咚,后来发现咕咚其实是一只可爱的动物。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咕咚来到了我们幼儿园作业内容:请小朋友用画笔和颜色,画出咕咚来到我们幼儿园的场景。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咕咚来了》,让幼儿了解了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童话与寓言》中的《咕咚来了》。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团结的有趣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咕咚的来历、森林动物们的恐惧与慌乱、小兔子勇敢面对咕咚、动物们团结合作赶走咕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描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言意义,学会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咕咚来了故事课件、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咕咚来了的课件,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听故事: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听故事,感受故事情节。

3. 讲解故事:教师挂图讲解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理解故事寓意。

4. 例题讲解:挑选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7. 表演展示:学生自愿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演,大家共同评价、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关键词:勇敢、自信、团结3. 语言点: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用日记形式记录小兔子遇到咕咚的经历。

2. 答案示例:日期:某年某月某日天气:晴朗心情:害怕、勇敢内容:今天,我遇到了一个叫咕咚的怪物。

刚开始我很害怕,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逃避。

我勇敢地面对它,还叫来了森林里的朋友们一起对抗咕咚。

我们成功地赶走了咕咚,大家都为我鼓掌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教学,培养了学生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童话故事》,详细内容为《咕咚来了》这一故事。

通过故事讲述,让孩子们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生词和句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和句子的掌握,以及故事寓意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咕咚来了故事挂图、生词卡片、教学PPT。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害怕的事物,进而引入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挂图,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故事中的典型句子和生词,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幼儿模仿和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与故事相关的场景,让幼儿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进行描述。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生词:咕咚、害怕、勇敢、聪明等。

3. 句子:例如“咕咚害怕得直发抖”,“小动物们都很勇敢”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故事中学到的生词和句子,描述一下自己害怕的事物。

2. 答案示例:我害怕黑暗。

每当晚上停电,我会觉得咕咚害怕得直发抖。

但是我知道,只要勇敢一点,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个别指导。

2.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3.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一次“勇敢者大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害怕的经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语言活动指导》第四单元,主题为“有趣的声音”。

详细内容为章节《咕咚来了》,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知声音的多样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咕咚”的含义,知道其来源,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通过模仿、表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咕咚”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录音机、磁带、小鼓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咕咚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通过提问、讲解、挂图展示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咕咚”的含义。

3. 实践:(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模仿表演,其他幼儿猜一猜是哪种动物的声音。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画有各种动物和物品的图片,引导幼儿用“咕咚”来形容它们的声音。

5.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场景,用“咕咚”来完成句子。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重点词汇:咕咚、声音、模仿、表演3. 句子示范:小猫走路,咕咚咕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咕咚”来完成句子。

(1)小狗跑步,_______。

(2)小鸡捉虫,_______。

(3)小汽车行驶,_______。

2. 答案:咕咚咕咚、咕咚咕咚、咕咚咕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咕咚”的含义,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听讲,避免课堂纪律混乱。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以“咕咚”为主题的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与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咕咚来了》二、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听说本领:能听懂、表达“鸟叫声”“蛙叫声”。

(2)阅读本领:能听懂、理解故事情节,朗读故事中的文字。

2.认知目标(1)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2)加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关注环境的保护。

3.情感目标(1)培育对自然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2)发扬合作、共享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

2.培育幼儿发表看法的本领。

四、教学准备:1.《咕咚来了》绘本。

2.幼儿绘画作品。

3.塑料动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引入(1)带领幼儿察看一下学校里的自然环境,了解园内的动植物。

(2)出示一些塑料动物模型,让幼儿看看,说说它们的名称和生活特点。

(3)出示《咕咚来了》绘本,察看图画,感受一下自然环境中的生命。

2.接龙互动(1)老师说出一个动物的名称,要求幼儿依次说出该生物的声音,以此来巩固幼儿对于各种动物及其声音的认得,如:老虎——呜呜。

(2)老师依据课件上的图片,唤醒幼儿对四周环境的察看,问问幼儿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声音。

(3)幼儿看到老师出示的动物、植物等物件,做出回应,表达自已的看法,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本身的感受。

3.图画赏析(1)让幼儿察看绘本中各种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图画,并发思考故事会讲到什么。

(2)通过对于图画的赏析,引导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3)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思考,引导到故事中的情节。

4.故事在线听(1)老师播放故事,在播放过程中带领幼儿听取故事有什么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通过听故事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听取本领。

5.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模拟(1)分组制动,由幼儿本身分组,每组或每个幼儿都可以选择一种动物塑料模型来描述。

(2)让幼儿通过动手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

6.让孩子们表达本身的想法(1)通过和幼儿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运用语言表达,描述各种动物的行为和生存情形。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童话故事》中的《咕咚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咕咚的形象描述、咕咚的行为特点、咕咚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故事情节的推进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能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咕咚的形象描述和特点,故事情节的复述。

2. 教学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咕咚玩偶、故事挂图、卡片、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咕咚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咕咚的形象。

2.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咕咚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3. 随堂练习:a.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b. 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角色进行扮演,练习故事复述。

4. 角色扮演:每组将练习的角色扮演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主要内容:a. 咕咚的形象描述b. 故事情节推进c. 关键词汇和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一个咕咚手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将所学故事分享给家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咕咚面具、绘制咕咚故事插图等,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咕咚的形象描述和特点,故事情节的复述。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咕咚的形象。

3. 例题讲解: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关键词汇和句子的掌握。

4. 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和表演能力。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咕咚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拟声词》,详细内容为“咕咚来了”。

通过学习拟声词“咕咚”,让学生了解拟声词的特点和用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拟声词“咕咚”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和创造,用拟声词进行语言表达。

3. 感受拟声词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拟声词“咕咚”的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和创造拟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咕咚声的录音、卡片、挂图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咕咚声的录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发生了什么情景。

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挂图,讲解拟声词“咕咚”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句子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用拟声词“咕咚”进行描述。

其他小组猜测物品。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每组学生挑选一个场景,用拟声词“咕咚”创编故事。

5. 分享与评价(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拟声词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咕咚来了2. 板书内容:拟声词:咕咚例句:小猫走路,咕咚咕咚。

小组活动:场景创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拟声词“咕咚”写一篇小故事。

2. 答案示例:有一天,小鸭子在河边散步,突然听到水里传来一阵咕咚咕咚的声音。

它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是小鱼在水里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拟声词“咕咚”。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拟声词,进行拓展延伸。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界》,详细内容为《咕咚来了》。

通过讲述小动物们对未知声音“咕咚”的探索,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要勇敢、好奇、合作、探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挂图、动物头饰。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戴动物头饰,模仿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引导幼儿猜测。

(2)通过提问,让幼儿分享他们对自然界的已知知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PPT,讲述故事《咕咚来了》。

(2)讲解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和特点,引导幼儿关注探索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2)组织幼儿进行“咕咚来了”的接力游戏,巩固故事情节。

(2)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咕咚来了》2. 主要动物角色:兔子、猴子、大象、长颈鹿等。

3. 探索精神:勇敢、好奇、合作、探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故事中的动物角色。

(2)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故事《咕咚来了》。

2. 答案:(1)动物角色:兔子、猴子、大象、长颈鹿等。

(2)故事复述: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口语表达、合作探索方面的进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心中的动物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2)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咕咚来了》大班教案

《咕咚来了》大班教案

《咕咚来了》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咕咚来了》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联想。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小组活动中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咕咚来了》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3. 观察与想象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进行联想和创造。

4. 口语表达活动,让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5. 团队合作活动,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咕咚来了》。

2. 角色头饰或道具。

3. 图片或实物用于观察与想象活动。

4. 记录卡、画笔等用于口语表达活动。

5. 小组活动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故事主题。

2. 故事阅读: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故事《咕咚来了》,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培养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4. 观察与想象: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想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口语表达: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6. 团队合作: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让幼儿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3. 观察幼儿在观察与想象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听幼儿讲述故事主要情节,评价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教学延伸1. 艺术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音乐活动:教唱《咕咚来了》主题歌曲,让幼儿通过音乐形式体验故事氛围。

幼儿园大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习生词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咕咚来了》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生词:小动物、树林、咕咚、害怕、勇敢、分享。

3. 句型:咕咚是什么?咕咚不怕了,还给小动物们分享果实。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咕咚来了》。

2. 生词卡片。

3. 动物手偶。

4. 分享果实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动物,引入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咕咚来了》,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 学习生词:出示生词卡片,让幼儿认读并组词。

4. 情景表演:利用动物手偶,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5. 句型练习: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咕咚是什么?”进行问答练习。

6. 分享果实: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用道具分享果实,教育幼儿学会分享。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咕咚来了》,并向家长介绍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型。

2. 家长协助幼儿用彩泥制作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并进行情景表演。

3. 家长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日常对话。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表演等。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角色和生词的掌握情况。

3. 考察幼儿在情景表演中运用句型和分享果实的能力。

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故事、运用句型和学会分享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接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其他动物角色,创作新的故事情节。

3. 进行家庭访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运用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咕咚是什么样子,以及它给森林带来的惊慌。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咕咚的样子和森林动物们的反应。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善良的品质,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描述咕咚的样子和森林动物们的反应。

难点: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勇敢、善良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提问、回答,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故事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卡片:印有森林动物和咕咚的图片。

3. 道具:森林动物头饰、咕咚头饰。

4. 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教师用PPT展示故事图片,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引导幼儿关注咕咚的样子和森林动物们的反应。

3. 讨论交流: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咕咚是什么样子?”,“森林动物们为什么会害怕?”等。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森林动物们的情绪,培养同理心。

5.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模拟故事中的情节,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如勇敢、善良等品质。

7. 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相关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家长协助幼儿完成相关任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描述咕咚的样子和森林动物反应时的语言表达清晰度和准确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故事,了解《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各种动物,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

4.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能创造性地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咕咚来了》的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创造性地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咕咚来了》。

2. 动物头饰:小兔子、小猴子、小狐狸等。

3. 教学卡片:各种动物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咕咚来了》的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咕咚来了》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3. 角色扮演:教师带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4. 动物认知: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并学习动物的名字。

5. 模仿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咕咚来了》的故事。

2. 家长协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声音和动作,进行家庭表演。

3.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动物,学习认识更多动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故事、回答问题、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

2. 评价幼儿在模仿动物声音和动作时的创造性表现。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学习动物知识的满意度。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动物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 开展动物知识问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 安排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各种动物,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充分参与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
让幼儿理解《咕咚来了》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咕咚来了语言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大班咕咚来了语言教案篇一咕咚来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教学重点】
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

【活动准备】
故事《咕咚来了》动画视频,小白兔、狐狸、猴子、狮子等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兴趣导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内容提问)--观看故事视频(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动过程】
一、兴趣引入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
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咕咚来了》就会明白
小白兔为什么跑了。

(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
1.讲完故事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故事内容。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跑呀?"咕咚"原来是什么声音?
3.提问:小白兔听到"咕咚"的声音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它是怎么样做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视频1.教师播放故事《咕咚来了》的视频,幼儿欣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提问:
(1)小白兔一路上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长毛狮子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小结: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三、讨论1.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吗?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我们要向谁学习?
2.教师总结:小白兔它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没弄清楚,就吓得慌慌张张的逃跑,后来在狮子的帮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发出的声音,所以他们就不害怕了。

很多疑问只要我们弄清楚了,就会变得更勇敢,也能想出办法来。

四、角色表演1.教师:我们看完了《咕咚来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当小动物表演故事情节好不好呀?(激发幼儿想象
与学习的兴趣)2.请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
走进胆小国每个人都有过胆怯的经历,在幼儿身上表现地更明显,请幼儿说说自己胆小的经历,怎样克服这样的心里障碍。

幼儿园大班咕咚来了语言教案篇二角色:小老鼠、小白兔、小狐狸、小羊、小猪、小斑马、大熊。

背景:森林里湖边的苹果树下。

道具:森林场景(草地)、苹果树、大苹果、各角色服装。

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赛马》、《猪八戒背媳妇》、兔子、狐狸、大熊、小老鼠的音乐、《猫和老鼠》
剧本:
第一幕:欢乐大家庭
旁白: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瞧!它们的舞姿多美妙!
(音乐起,欢快的兔子舞音乐,小兔子跳着上场;狐狸的音乐起,小狐狸扭着腰上场;小羊上场,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上场,音乐《猪八戒背媳妇》;斑马上场,音乐《赛马》;大熊上场,很笨重的音乐。

所有动物围着大熊又蹦又跳。

)灯光渐暗,音乐渐隐,小动物退场。

第二幕:咕咚来了
小老鼠上场,灯光聚集在小老鼠身上。

小老鼠:(得意洋洋地说)“我是精灵鼠小弟,聪明又淘气,谁要敢来和我比,哼!吓得它们没脾气,没脾气!”
突然,“咕咚!”一声,小老鼠紧张地东看西看:“哎呀!什么咕咚一声?一定是怪物来了!”(说着撒开腿就跑,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小白兔:(高高兴兴从后台蹦出来,边蹦边欣赏自己漂亮的皮袄)我是小白兔,我有雪白的皮毛,干净又漂亮。

小老鼠:(正在奔跑的小老鼠差点撞上小白兔)别美了!咕咚、咕咚来了!快点逃命吧!
小白兔:(急得直摸耳朵)啊?真的吗?那可怎么办?
小老鼠:别说了,快跑吧!
小白兔:(点点头)哎!(就跟着小老鼠一起跑起来)
小狐狸:(边出场边说)我是美丽的小狐狸,人人都说我最聪明!
小羊:咩咩咩,咩咩咩,我是喜羊羊,有困难找我来帮忙!
小老鼠、小白兔:(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小狐狸和小羊:(东张西望,看到小老鼠和小白兔玩命跑也紧张地问)哎哎哎,我说发生了什么事了啦?你们跑什么呀?!
小老虎:(跑得顾不上回答,只顾弯着腰喘气)
小白兔:(气喘吁吁地边跑边朝湖边指)不、不好了,咕咚来了!
小狐狸:(急得扭来扭去)啊?真的吗?那可怎么办?
小老鼠、小白兔:别说了,快跑吧!
小狐狸和小羊:(点点头)哎!(就跟着小老鼠、小白兔一起跑起来) 小猪:哼;;哼!今天天气真正好,我要去把朋友找!
众动物:(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小猪:(东张西望,看到小动物们玩命跑也紧张地问)哎哎哎,我说发生了什么事了啦?你们跑什么呀?!
小老鼠、小白兔:(跑得顾不上回答,只顾弯着腰喘气)
小狐狸和小羊:(气喘吁吁地边跑边朝湖边指)不、不好了,咕咚来了!
小猪:(急得直跺脚)啊?真的吗?那可怎么办?
小老鼠、小白兔、小狐狸、小羊:别说了,快跑吧!
小猪:(点点头)哎!(就跟着小老鼠、小白兔、小狐狸、小羊一起跑起来)
旁白:就这样,小老鼠、小白兔、小狐狸、小羊、小猪,动物们排成一队没命地跑起来。

众动物:(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旁白:湖边森林里的其它动物也听到了,都以为咕咚是个很可怕的怪物,连斑马也吓得跟在后面跑起来。

就在这时,大块头----大熊不紧不慢地走过来。

大熊:(瞪大眼睛看着动物们大喝一声)停!
众动物:(吓得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
大熊:(不紧不慢,威严地)我说,你们这群胆小鬼,都在那儿瞎跑什么!
斑马:(上气儿不接下气儿,结结巴巴地说)亲爱的大熊,您,您不知道,那个咕咕咕……咕咚来了!
大熊:什么?咕咚?
斑马:(使劲儿点头)嗯!是个很吓人的东西!
大熊:(不解地自言自语)我在森林里住了这么多年,除了老虎和狮子,从没听过,更没碰到过比我更厉害的动物呢,更不知道什么咕咚来了!
斑马:(又想跑)大熊,您赶快和我们一起逃命吧!
大熊:(拦住斑马)斑马兄弟你先给我站住,别再瞎跑了,先说说这咕咚到底是个啥东西啊?
斑马:(看着小猪)你,你告诉大熊!
小猪:(转向小羊)你,你来说!
小羊:(转向小狐狸)我,我不知道,还是让小白兔说吧!
小白兔:(看着小老鼠)是你说咕咚来了,你告诉大熊,咕咚是个什么东西?
小老鼠:(皱着眉,挠挠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唔;;唔;;
众动物:(大家一起看着小老鼠)是你先跑的,你倒是说呀,咕咚到底是什么?
小老鼠:(看看大家,看看大熊,)我也没看到咕咚是什么,它就在我家门前的小湖边。

众动物:(睁大眼睛,瞪向小老鼠)啊!!
小老鼠:(着急地)不信你们就自己去湖边看看,那个”咕咚”就在湖边呢,我绝对没有骗你们!
众动物:(看看对方,轻轻推推对方)你去看看,你去看看(互相摇摇头,谁也不敢去,最后看着大熊.
大熊:(看一眼众动物,头一扬)我就不信还有比我更厉害的!
斑马:(挺了挺胸,附和)是啊,有我和大熊在,这森林里看谁还敢在我们的地盘兴风作浪!去看看!(一挥手)走!
旁白:于是大熊领着动物们来到湖边,可是转了一大圈儿也没看到有什么怪物,湖边呀静悄悄的,什么可疑“怪物”也没有啊!这时又一阵风吹来,另一只熟透的大苹果掉进湖里,只见大苹果掉进水里时溅起一大片水花,同时响起一声巨大的“咕咚!”
众动物:(恍然大悟,相互讨论)哦!原来“咕咚”它就是个大苹果呀!哈哈哈!
大熊:嗨!你们这些人啊!咕咚是什么?你们既没看见,又没弄清楚,就跑成这样!真是太不应该了!这不就是一个大苹果吗,有什么可怕的,来,让我们一起吃掉它!
小动物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个一个轻轻地来到大熊跟前,把苹果碰在手心里,悄悄退场)
大熊、斑马:(摊着手,面对观众无奈地摇着头)唉!真拿它们没办法!(分头背着手走下场)
旁白:小朋友们,你们说可不可笑啊?以后呀,如果你们也碰到一时弄不明白的事一定要搞清楚了,千万不要像小老鼠那样闹得大家虚惊一场!
大班音乐教案:放风筝【活动目标】
1.根据A段音乐欢快、B段音乐悠扬的特点,表现做、放风筝。

2.尝试与同伴合作放风筝,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有做、放风筝的经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和幼儿一起回忆做、放风筝的情景。

二、随A段音乐“做风筝”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喜欢的风筝。

2.教师随音乐表演“剪扎风筝”。

3.提问: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剪几下?扎几下?
4.师幼一起随音乐“剪扎风筝”。

三、随B段音乐“放风筝”
1.观看动画,提问:风筝在天上是怎么飞的?
2.学小风筝飞一飞。

3.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当风筝,师生共放风筝。

四、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创编风筝造型
1.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

2.观看课件,自选内容创编风筝造型。

3.师生合作做、放风筝。

五、改变放飞方向,合作放风筝
1.师生合作:幼儿当放风筝的人,老师当风筝合作表演。

2.生生合作:一人当放风筝的人,一人当风筝合作表演。

六、师生合作随音乐放飞巨龙风筝
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合作当巨龙风筝,随音乐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