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在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培训教材PPT(共 55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俊伟:《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 作系统》
•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认为: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 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科学管理原 理》)。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 最好的办法去工作。
• 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斯 蒂芬·罗宾斯给管理的定义是: 所谓管理, 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 更有效的过程。
2.福利实验(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福利实验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研究的一个阶段, 时间是从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 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 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 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 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 原因也说不清楚。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 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1)参加实验的光 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 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 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
二、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 一)霍桑实验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罗、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 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们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都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 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基于这样一种假 设: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 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 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 在这种认识下,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 工作,成了“活机器”。从上世纪20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 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 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不满;另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 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 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
•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 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 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 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 研究。
1.照明实验(1924年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 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 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 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 生产效率提高”。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 茫然,失去了信心。从1927年起,以梅奥教 授为首的一批哈佛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实验 工作接管下来,继续进行。
• 霍桑实验是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 员会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 实验。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的质量对生产效率的 影响,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927年梅奥和哈佛 大学的同事应邀参加霍桑实验和研究。这一系列 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 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 持。
管理学原理在工作 实践中的运用
江苏师范大学 史为恒
一、谈谈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定义
管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 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 制及创新等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人 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 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以期高效的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 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 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 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 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 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 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 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 。管理犹如 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 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
4.群体实验
群体实验是银行电汇室研究。
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 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 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 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 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 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深入的调查 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 一些规范。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 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 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 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 吴广扬管理的定义:管理,顾名思义,管着最基 本的行为和执行着最初心理想的问题,就叫管理。
• 亨利·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 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的: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和控制。法约尔对管理的看法颇受后人的推 崇与肯定,形成了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二战后 这一学派的继承与发扬人,使该学派风行全球。
3.访谈实验(1929年6月至1932年9月)
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
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 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 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 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 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 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 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 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 的产量大幅提高。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 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 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 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
•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认为: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 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科学管理原 理》)。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 最好的办法去工作。
• 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斯 蒂芬·罗宾斯给管理的定义是: 所谓管理, 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 更有效的过程。
2.福利实验(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福利实验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研究的一个阶段, 时间是从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 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 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 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 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 原因也说不清楚。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 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1)参加实验的光 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 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 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
二、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 一)霍桑实验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罗、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 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们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都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 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基于这样一种假 设: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 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 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 在这种认识下,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 工作,成了“活机器”。从上世纪20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 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 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不满;另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 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 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
•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 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 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 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 研究。
1.照明实验(1924年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 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 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 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 生产效率提高”。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 茫然,失去了信心。从1927年起,以梅奥教 授为首的一批哈佛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实验 工作接管下来,继续进行。
• 霍桑实验是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 员会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 实验。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的质量对生产效率的 影响,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927年梅奥和哈佛 大学的同事应邀参加霍桑实验和研究。这一系列 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 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 持。
管理学原理在工作 实践中的运用
江苏师范大学 史为恒
一、谈谈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定义
管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 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 制及创新等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人 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 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以期高效的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 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 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 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 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 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 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 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 。管理犹如 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 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
4.群体实验
群体实验是银行电汇室研究。
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 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 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 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 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 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深入的调查 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 一些规范。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 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 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 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 吴广扬管理的定义:管理,顾名思义,管着最基 本的行为和执行着最初心理想的问题,就叫管理。
• 亨利·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 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的: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和控制。法约尔对管理的看法颇受后人的推 崇与肯定,形成了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二战后 这一学派的继承与发扬人,使该学派风行全球。
3.访谈实验(1929年6月至1932年9月)
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
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 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 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 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 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 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 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 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 的产量大幅提高。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 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 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 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