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历史论述题作为一种重要的考试题型,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历史论述题,以下是对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的归纳总结:一、阅读理解题干在做历史论述题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行为动词和中心语,关注分值。
根据分值,我们可以推测出题目的难易程度和所需回答的内容层次。
二、分析材料信息接下来,要带着题干问题去阅读材料,同时关注材料的出处。
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为后续的答题提供依据。
三、亮明观点并论证在文章开头,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避免模棱两可。
观点要具有针对性,并结合题干和材料进行论证。
论证过程要注意层次性,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四、总结观点在论述过程的最后,要适当进行小结,总结观点。
这一步可以结合题目要求和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升华。
五、注意答题规范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卷面整洁,书写认真。
采用要点化、格式化、序号化的方式组织答案,使答题内容条理清晰,便于阅卷老师评分。
六、多角度分析史实论证时,要注重多角度分析。
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等方面展开论述;也可以从内因、外因、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考虑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以时间为线索选取史实进行论证。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技巧,相信同学们在应对历史论述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论述能力,为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准备。
总之,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为:认真阅读题干,提取材料信息,亮明观点并论证,总结观点,多角度分析,以及注意答题规范。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初中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1、关键信息与教材知识点的融合,初步确定答题要点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般是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的题型,学生如果想到哪儿就答到哪儿,往往会造成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丢三落四现象。
所以学生在完成以上两步后,应该将关键信息与教材知识点进行巧妙的融合,初步确定设问所预求的答题要点。
学生心中应该明白:该材料解析题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包括几个要点,这些要点在教材中是怎样阐释的,每个要点又应该使用哪些关键语句等等。
2、多角度有序表达表述答案时,要弄清楚设问预设的角度,做到答案不遗漏设问要求的任何角度。
答案的表述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常识,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性质归类、或按影响归类、或按历史事件自身的发展顺序等等。
并且在每一个要点前要标明序号,使答案条理清楚。
3、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
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4、提炼观点要仔细通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和对材料的介绍也不要忽视;搞清历史三要素,找出材料中的时间、空间和主要人物或主要的历史事件,了解材料在讲什么;概括出材料的中心内容或主题,这是较关键的一步。
5、找取相关信息点要注意找设问与初中历史论述题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教材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初中历史论述题出现形式及回答步骤这类试题大部分以材料的形式出现,题目形式上比较灵活,如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两部分都正确或都错误等。
其特点是:题目所给的观点,或材料可以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要点,所以首先要分析小要点之间的关系。
历史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历史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历史论述题是要求对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题目。
下面是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回答历史论述题:1.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问题,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制。
明确问题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和概念,确定你需要回答的核心内容。
2. 梳理知识框架:在回答问题之前,先整理自己对该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相关知识。
将重要的时间线、主要人物、关键事件等要素列出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3. 分析因果关系:历史事件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
在回答时,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并且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
4. 举例说明: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持你的观点和论述。
选择与问题相关的案例,详细描述案例中的细节和背景,并分析其对于整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影响。
5. 对比和比较:如果问题中提到了多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可以进行对比和比较。
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性,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释。
6. 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往往有多个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在回答时,要尽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7. 结构清晰:在回答历史论述题时,要注意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开头可以简要介绍背景和问题的重要性,主体部分展开论述,结尾总结观点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8.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语,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回答历史论述题有所帮助。
记得在答题过程中保持客观、全面的态度,并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1。
高中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高中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1. 题目理解•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清楚问题的要求。
•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这些词能够帮助你明确论述的方向和范围。
2. 查阅资料•合理利用教材和参考书籍,系统地研究相关知识点。
•制作思维导图或提纲,将论点和论据进行整理和梳理。
3. 分析论证•建立清晰的逻辑框架,将文中论述的主要观点明确列出。
•注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历史事件或事实进行论证。
•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增加论述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列出不同观点,但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并提供相应的理由和证据。
4. 使用例证•使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或事实作为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注意例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使用不可靠的或经过夸大处理的例证。
5. 运用历史思维•考虑历史背景和语境,审慎判断因果关系和影响。
•保持客观的历史观,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情感色彩的干扰。
•结合历史辩证法,考虑对立面的论点和观点,提炼出更具深度的分析和论证。
6. 简明扼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论述,避免赘述和冗长的叙述。
•将重点放在论证上,避免无关的描述和背景知识的堆砌。
•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相关的名词解释,以增强论述的准确性。
7. 合理分配时间•根据题目要求的字数和分值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部分都有充分的论述。
•在时间不充足时,优先完成论证和结论部分,确保核心观点的阐述。
8. 复查与改进•完成答案后,对整个论述进行复查,确保逻辑流畅和条理清楚。
•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保持答案的规范和准确。
以上是针对高中历史论述题的一些解题技巧,希望能对你的答题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通过合理的分析、论证和例证,以及恰当的历史思维和语言表达,相信你能够写出优秀的历史论述答案!9. 考虑评分标准•了解并熟悉评分标准,明确考试要求和考察的能力。
•根据评分标准,确保在答题中涵盖所需的各个方面,避免偏离论题。
历史论述题答题格式
历史论述题答题格式1. 观点明确阐述:在答题开始就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个观点要紧扣题目要求,准确反映对历史事件、现象等的看法。
例如题目是“论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观点可以是“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的变革性影响,既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也存在诸多问题”。
题目解析:如果没有明确观点,论述就会缺乏中心,像是一盘散沙。
阅卷老师难以快速把握考生的核心思想,可能导致得分较低。
2. 史实论证阐述:这是论述题的主体部分。
要选取准确、典型的史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如果观点是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那么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国际关系等方面选取史实。
如在经济方面,“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以棉纺织业为例,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等发明推动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社会结构方面,“工业革命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并不断壮大”。
史实的表述要简洁明了,抓住关键信息,并且要与观点紧密相连。
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题目解析:史实是支撑观点的依据,只有史实准确、充分,才能使观点具有说服力。
如果史实错误或者与观点脱节,就无法有效地论证观点,会被认为对历史知识掌握不扎实。
3. 史论结合阐述:在论述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史实和观点进行有机结合。
不能单纯地罗列史实,而要在叙述史实后,分析该史实如何体现观点。
例如在论述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时,提到“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
这表明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在社会公平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剥削工人阶级,这也反映出工业革命在社会关系方面的复杂影响”。
题目解析:史论结合是论述题的关键要求。
它体现了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果只有史实没有分析,或者只有观点没有史实支撑,都不能很好地完成论述题的作答。
历史的论述题答题技巧
历史的论述题答题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历史的论述题答题技巧:
1. 你得先把题目读透啊!就好比打仗得先搞清楚敌人在哪,题目就是你的敌人呀!比如“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这可就得把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各个方面都想个遍。
千万不能题目都没读懂就瞎答,那不是白忙活嘛!
2. 框架很重要知道不?就像建房子得有个结构一样!要把你的答案分成几个部分,条理清晰呀!比如说论述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那就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说,这样多清楚呀,老师一看就明白,能不给你高分吗?像“论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你就可以从民族危机、社会矛盾等方面搭建起框架来。
3. 事例那可是少不了呀!光说理论多枯燥呀,就像菜里没放盐一样。
例如论述儒家思想的影响,你不举几个历史上儒家思想发挥作用的例子,怎么能让人信服呢?像孔子办学啦,董仲舒罢黜百家啦,这些例子一摆,说服力不就来了嘛!
4. 千万别死记硬背啊!历史可不是靠背就能考好的。
你得理解呀,就像交朋友得了解他的性格一样。
比如对于一些历史制度,你要明白它为啥产生,又为啥会变化,这样答起题来才能游刃有余呀!“说说科举制的演变历程”,如果你只是背,那肯定很生硬,理解了就不一样啦!
5. 语言表达要清晰明了呀!别啰里啰嗦说半天别人不知道你在说啥。
就像说话一样,干脆利落点!比如回答“评价秦始皇”,简单扼要地说出他的功绩和过错,让人一目了然,老师看着也舒服呀!
6. 检查检查再检查呀!这可不能马虎,就像出门得照照镜子整理整理一样。
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少答了要点。
比如论述完“古希腊民主政治”,最后再检查检查,有没有遗漏关键信息呀!
总之,掌握这些技巧,历史论述题就不用怕啦!。
初一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
初一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初一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1. 理解问题要求•仔细阅读论述题的题目以及题目中的关键词,确保自己理解题意。
•如果题目中有多个问题,可以逐个分析,以便清晰地回答每个问题。
2. 提炼关键信息•阅读问题后,提取出与题目相关的关键信息和关键词。
•确定问题的背景和范围,便于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3. 扩展知识面•深入学习与题目相关的历史知识,包括背景、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
•注意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便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地回答问题。
4. 确定论述结构•使用逻辑和结构清晰的文章框架,确保论述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可以使用分析、比较、对比、举例等方法,以加深论述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5. 引用事实和例证•使用历史事实和相关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避免使用错误或者不可靠的信息。
6. 语言表达技巧•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专业词汇,增加论述的权威性。
•注意用词准确、简练,避免冗长和模糊的语句。
7. 注意论述角度•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自己的论述角度,可以是正面、反面或者多方面的观点。
•遵循论述的逻辑推理和论点的合理性,以及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8. 适当运用图表和数据•如果题目允许,可以使用适当的图表、数据和统计信息,以更直观和可视化的方式表达问题。
•注意图表的清晰度、准确性和可读性。
9. 检查和修改•完成论述后,仔细检查和校对自己的文章。
•检查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确保文章没有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10. 多练习多实践•提高论述题答题能力需要多进行实践和练习。
•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思考和答题,逐渐增加自己的论述技巧和水平。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够帮助初一学生在历史论述题答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11. 注意论述的逻辑性•在论述题中,要确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之间有逻辑关系,避免观点的跳跃和不连贯的论述。
•使用过渡词和连接词来连接不同观点和论据,使文章更具连贯性和可读性。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历史学科是一门比较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因此,解答历史论述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答题技巧:1. 加强对历史时期的认识。
了解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等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并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2. 多掌握历史名词。
历史名词包括历史人物、重要事件、术语和概念等,熟悉这些历史名词可以方便认识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
3. 把握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不同历史事件之间有很多联系,了解这些联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能够更好地回答论述题。
4. 掌握辩证法思维。
历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都有多种因素和因果关系的交织,辩证法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更透彻地分析问题。
5. 多读历史书籍和资料。
了解历史资料是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多读历史书籍和资料可以加深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除了上述几个技巧,回答历史论述题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阐述观点前,先回答问题。
即先在文章中对问题进行简答,再展开观点论述。
2. 明确观点。
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并在后续论述中证明自己的观点,避免含混不清的表述。
3. 突出亮点。
回答问题时,要突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相关证据和分析,使其更有说服力。
4. 把握主题。
论述中要紧扣主题,不离题,不扯远。
5. 笔法要到位。
文章应该有逻辑性,段落有衔接性,语言流畅,表述清晰。
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等问题。
最后,做好时间管理,适当控制思考时间和写作时间,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详细,更好地回答历史论述题。
历史考试最后一题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历史考试最后一题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历史考试最后一题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历史考试中的论述题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道题目,因为它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而且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尤其是在历史考试的最后一题,考生的心态往往会非常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这道题目很可能会决定他们的成绩。
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考试最后一题论述题中取得好成绩呢?下面是一些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1. 精读题目在开始写作之前,考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
特别是在历史考试中,论述题通常会要求考生对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考生需要明确所要分析和评价的对象,并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 确定论述框架在写作之前,考生应该先确定自己的论述框架。
一般来说,论述框架应该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所要分析和评价的对象,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正文部分应该对所要分析和评价的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并且要用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结论部分应该对正文进行总结,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3. 选取关键词在写作之前,考生应该先选取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与所要分析和评价的对象相关的重要词汇。
选取关键词有助于考生在写作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且有助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4. 用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论述历史事件或人物时,考生应该用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事实和证据可以使文章更加可信,同时也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在使用事实和证据时,考生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例子,并且要注意例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5. 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时,考生应该注意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词汇。
同时,语言表达也应该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的情况。
6. 注意篇章结构在写作时,考生应该注意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各部分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同时,在每个部分之间应该有过渡句,使文章更加连贯。
初中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论述题是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或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1. 理清思路:在回答论述题之前,先理清思路非常重要。
可以花一些时间组织自己的思绪,列出要点或者制作一个提纲。
确保逻辑清晰、结构合理,通过主题句和段落间的过渡,使文章的结构紧密连接。
2. 确定论点:在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论点或立场,即对题目的观点或态度。
这有助于引导整篇文章的论证过程,并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指引。
在后续的段落中,可以通过事实、例证或解释来支持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3. 关注关键词:仔细审题,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
这些关键词将帮助你界定论述内容和深入分析。
4. 使用历史知识:在论述过程中,尽量使用历史知识来支持观点和论证。
可以引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统计数据等来支撑自己的论述。
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历史知识准确、恰当,并进行正确的引用和解释。
5. 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
在论述中,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比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
这样可以展示你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并提供更全面的观点。
6. 结合实例和细节:为了加强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可以使用具体的实例和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这些实例可以是历史事实、人物行为、社会变迁等,有助于让论述更具体、具体并生动。
7. 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准确、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观点。
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词语,要力求表达准确且简明扼要。
8. 做好总结:在文章的结尾,做一个简洁的总结,重申自己的论点和观点,并简要概括主要的论证过程。
总结部分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完整性,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记得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论述题都能充分发挥你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多练习、积累历史知识和阅读优秀范例也是提高论述能力的有效途径。
历史最后一题论述题答题技巧
历史最后一题论述题答题技巧1. 认真读题很重要啊!可别像没头苍蝇似的就开始写。
比如说,看到一道论述题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那你就得抓住秦始皇的关键事迹啊,像统一六国啥的,这要是读题都读错了,那还怎么答呀?2. 列个大纲吧!就如同建房子先要有个框架一样。
比如论述“文艺复兴的影响”,你可以先把思想方面、艺术方面等几个大点列出来,再逐一去丰富,这样思路不是更清晰吗?举个例子,你要写一篇作文,不先列个大概,不就容易写得乱七八糟吗?3. 论述一定要有逻辑呀!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比如论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变”,要按时间顺序或者不同领域来展开,不然怎么能让人看得明白呢?哎呀,这就像是讲故事,得有条有理呀!4. 多举例子呀,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比如论述“唐朝的文化繁荣”,你就得把李白、杜甫的诗什么的都写上,这才能让人直观感受到文化的繁荣呢。
你想想,光说繁荣,没点实际例子,谁信呀?5. 语言表述要清晰准确哟!可别云里雾里让人看不懂。
要是论述“二战的原因”,就要说得明明白白的,不能含糊其辞哟。
就跟你说话似的,得让人明白你在表达什么呀!6. 注意时间安排啊!别到最后才发现时间不够了。
比如说规定一个小时答这道论述题,你就得合理分配,不能前面磨蹭,后面着急忙慌的。
这就好比跑步比赛,你得合理分配体力呀!7. 书写工整点呀,这可是印象分呢!要是写得乱七八糟,谁愿意仔细看呀。
就像你看到一本脏兮兮、皱巴巴的书,你会有好心情看下去吗?8. 检查检查呀,可别有错别字或语病。
比如论述“美国独立战争”,你要是把重要人物的名字写错了,那多尴尬呀!这就像出门前要照照镜子,整理整理一样。
9. 保持好心态呀,别紧张!就把这当一次展示自己知识的机会。
想想看,你平常学习了那么多,不就为了这一刻吗?别慌别慌,就大胆去写!总之,答好历史最后一题论述题需要细心、耐心和用心,只要认真对待,肯定能取得不错的结果!。
历史学考研论述题
历史学考研论述题
一些关于历史学考研论述题的一般建议和答题技巧:
1. 仔细阅读题目:在回答论述题之前,务必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重点。
确保你明确知道需要回答什么。
2. 分析题目: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主题,确定题目的范围和要求。
考虑题目所涉及的历史时期、事件、人物或概念等。
3. 制定答题框架:在开始回答之前,先制定一个答题框架。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一个总体观点或论点,然后分别阐述支持该观点的证据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4. 运用历史知识: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回答问题。
引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文献等作为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同时,确保对引用的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和解释。
5. 分析和解释:不仅要提供历史事实,还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背景等,展示你对历史的深入理解。
6. 关注历史背景和上下文: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放置在其时代背景和更广泛的历史上下文中进行考虑。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问题。
7. 举例和比较:使用具体的例子来加强你的论述,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对比。
这可以增强你的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8. 注意时间和篇幅限制:在回答论述题时,要注意时间和篇幅的限制。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回答,并保持回答的简洁和重点突出。
9. 批判性思考:展示批判性思考能力,不仅要陈述事实,还要对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进行思考和评价。
10. 最后检查:在完成回答后,检查你的论述是否逻辑清晰、连贯,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畅。
检查有无疏漏或错误,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初中历史的论述题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的论述题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的论述题答题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仔细审题: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主题、范围和要点。
列出要点:根据题目要求,列出要回答的要点,这些要点是解答论述题的骨架,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组织答案。
引经据典:在论述时,要引用历史事件、人物、数据等证据来支持观点,增强说服力。
同时要注意引用准确,避免出现事实错误。
层次分明: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逻辑层次,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进行阐述,使答案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语言规范: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书写整洁:注意书写整洁,不要在答案中出现涂改、错别字等情况,这会影响得分。
反思与总结:在完成论述题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检查答案是否有遗漏或错误,并总结答题经验和技巧,提高答题水平。
总之,初中历史的论述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论述题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论述题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论述题解题技巧如下:
1. 审题: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特别要注意审清题目中“正确”或“不正确”的含义。
2. 概括主题: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论点。
这个步骤需要考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概念等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 列出要点:在明确中心思想或论点的基础上,列出解答问题的要点。
这些要点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你的思路。
4. 论证表述:根据列出的要点,进行详细的论证。
这个步骤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概念、数据等,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5. 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
每个要点都要与中心思想或论点紧密相关,且顺序合理,条理清晰。
6. 检查语言表述:在完成论述题后,一定要检查语言表述是否准确、清晰、简练。
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7. 积累素材: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有关历史的素材,如重要事件、人物、数据等。
这些素材可以在考试时作为论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以上就是中考历史论述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中考论述题答题技巧
历史中考论述题答题技巧历史中考论述题答题技巧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确定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弄清楚需要展开的论述点,有条理地列出关键词或提纲。
2. 确定论述结构•根据题目要求和论述点,选择合适的论述结构。
•常见的结构包括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比较对照等。
3. 常用写作技巧•采用逻辑关系词来连接不同的论述点,例如“首先”、“其次”、“另外”、“然而”等。
•使用事实数据、统计数字、引用名人观点等来支持自己的论述。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表达。
4. 利用历史知识与观点•运用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在论述中运用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或情境进行例证。
•引用历史上的观点或智慧,增加论述的深度和广度。
5. 注意论述的层次与要点•每段论述应包含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概括该段要讲述的内容。
•在每段论述中展开具体的论述点,尽量避免跑题或重复论述。
6. 仔细审题与检查•仔细审题,确保自己完全理解题目要求。
•检查论述是否有逻辑漏洞、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7. 举例与解读•根据题目要求,举例说明观点,解读历史事件或文献。
•引用相关作者或学者的研究成果,增加文字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8. 增加文章可读性•使用段落分隔,突出重要的论述点。
•适当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和修饰词语,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9. 时间控制与实际评分要求•论述题答题时间通常较长,要控制好时间分配,确保每个论述点都有充分的展开空间。
•根据历史中考评分要求,注重展示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关于历史中考论述题答题的一些常用技巧,希望能对你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所帮助!记得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强化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论述能力。
10. 总结与复习•在完成一篇历史中考论述题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复习。
•回顾自己的得失,分析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复习历史知识,扩充自己的历史素材库。
11. 寻找模板与范文•参考一些优秀的历史中考论述题范文,学习他们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初一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一)
初一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一)初一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引言历史论述题是初一历史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对历史事件进行论述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针对初一历史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在考试中有所帮助。
技巧一:理清时间线索在回答历史论述题时,首先要理清时间线索,明确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
可以通过画出时间线图或使用时间顺序的关键词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例如:–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技巧二:准确使用历史术语在回答历史论述题时,我们应当使用准确的历史术语来描述事件和概念。
这样不仅可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也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帝国主义技巧三:运用历史方法在回答历史论述题时,我们可以借鉴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如比较分析、因果分析、问题引导等,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例如:–比较分析:比较中世纪欧洲与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因果分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结果–问题引导:探索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技巧四:注重论证和论据在回答历史论述题时,我们需要提供充分的论证和论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可以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名人名言等方式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例如:–引用历史事件:以德国统一为例,论述民族国家的崛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引用名人名言:引用马克思的“历史是人类绳索上的狂舞”来探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技巧五:考虑多角度和多因素在回答历史论述题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因素来进行综合分析,避免片面和主观的观点。
•例如:–多角度: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多因素:探讨帝国主义的兴起,需要考虑技术进步、资源争夺、殖民地扩张等多种因素结论通过上述的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回答初一历史论述题,展现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答题过程中,要合理组织论述结构,注意语言的流畅和准确性,并提供适当的例证和案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中考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论述题是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个答题技巧,帮助你在中考历史论述题中取得好成绩: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
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明确要求你回答的内容。
分析题目:将论述题分解为几个关键点,对每个关键点进行思考和分析,确定你要回答的观点和论据。
提供观点和论据:在论述中,提供清晰的观点,并用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进行论证。
使用具体的事例和事实来支持你的观点。
结构清晰:论述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可以使用分段和标点符号来划分不同的观点和论据,使论述更加清晰易懂。
注意语言表达:使用准确、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论据。
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语,尽量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注意字数限制:在中考中,通常会有字数限制。
要合理安排篇幅,确保每个观点和论据都能得到充分的阐述,同时注意不要超出字数限制。
复习历史知识:论述题需要对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复习
和理解,以便在论述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练习写作:多做历史论述题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可以请老师或同学给予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论述技巧。
记住,历史论述题需要你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需要你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充分准备和练习,相信你能在中考历史论述题中取得好成绩。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有:1、亮明观点;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3、开放题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以时间为线索选取史实论证。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步骤三:结论。
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或评价性升华。
(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3、提供观点型开放题设问方式?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
(2)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历史论述题关键: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题型一:提供观点型开放题【设问方式】…(材料)…,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基本方法】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步骤】(1)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
(2)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注意】有的试题除了已列出的观点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提出其他的观点进行例证。
只要言之合理,照样可以给分。
(如例3)题型一【示例】<例1>(2007江苏卷第(4)小题)材料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
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例2>(2007山东试题第27(4)小题第)材料问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3>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注意:此题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还可提出另外的观点,如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参半,没有主次之分。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创见,答案的要点也较容易答全)题型一【典例】典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
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果,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
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论述题关键: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题型一:提供观点型开放题【设问方式】…(材料)…,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基本方法】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步骤】(1)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
(2)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注意】有的试题除了已列出的观点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提出其他的观点进行例证。
只要言之合理,照样可以给分。
(如例3)题型一【示例】<例1>(2007江苏卷第(4)小题)材料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
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例2>(2007山东试题第27(4)小题第)材料问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3>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注意:此题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还可提出另外的观点,如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参半,没有主次之分。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创见,答案的要点也较容易答全)题型一【典例】典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
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果,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
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家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败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请评论材料中近代西方文化对亚非国家(或者中国)和人民所产生的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关键信息①欧洲人……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②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果③欧洲……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④欧洲国家……剥削……挫败……否认……攻击……解题突破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评论材料中近代西方文化对亚非国家(或者中国)和人民所产生的影响的观点”。
第二步,套用题型一的答题步骤。
首先,必须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其次,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再次,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最后,注意表述的科学性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
材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二是欧洲人的成就导致亚非地区变成欧洲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使亚非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使亚非地区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给亚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答案(具体表述见试题调研P110)观点1欧洲人的成就改善了亚非地区人民的生活,推动了亚非地区社会的进步(现代化进程);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思想科学化、政治民主化。
观点 2 欧洲人的成就导致亚非地区变成欧洲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使亚非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使亚非地区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给亚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摧毁中华文明等。
观点 3 第一段材料片面强调了生产力标准,忽视了列强的侵略性;第二段材料站在道德情感的立场上,忽视了列强侵略的客观进步性。
应一分为二地看待西方文化对亚非国家和人民所产生的影响,既要看其主观动机又要看其客观效果-------------------------------------------------------------------------------【小结】将这种具有两个及其以上,可以任选其一作答的试题,就是观点例证型开放题。
这种试题其观点没有对与错,只问你同意哪一种。
无论选答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都是正确回答。
它开放的是求答指令,因此,比较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历史意识是否具有辩证性,是否能够避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等。
回答时可根据自身实际,诸如知识能力的构成、兴趣、爱好、趋向等,选择自己赞同的观点,列举史实作答即可。
题型二:提炼观点型开放题【设问方式】评材料中关于……的观点【基本方法】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述【步骤】(1)明确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提炼观点,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遴选出其中的主要观点,以备论证(思考方向:<主要是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3)选择观点(判断表态),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思考方向:分正确的,错误的,对中有错的,错中有对的&反对,同意等情况。
若题中材料的主观看法错误,则回顾历史,思考客观事实的真相)具体步骤:①同意材料观点: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②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注意:揭事物的本质)(4)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思考方向:对持有该观点的人进行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根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等方面去思考)(5)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具体步骤:①揭示真相。
客观对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②精选史实。
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不一定要求全面,但绝对要求精选;③认识升华。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
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
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
由于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题型二【示例】<例1>(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略)…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例2>(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略)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12分)题型二【典例】典例1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解析】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
要分析评论赵翼的观点,前提是找准靶子,弄清楚赵翼的观点是什么。
按照前面所述历史观点的定义,可以这样概括:赵翼(人)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观认识)。
提炼观点时注意分两步:一、评价的客观对象是什么(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杨贵妃)?二、主观认识是什么(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找准观点,就可以判断表态了: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
既然赵翼的主观看法是错误的,那么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可以回顾史实: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
在叙述史实的时候应该注意,评论的要求是精选论据(史实),而非全面叙述。
赵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呢?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
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
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
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其实,赵翼的错误除了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外,还混淆了现象(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和本质(唐朝政治腐败)、主要矛盾(唐玄宗应负主要责任)和次要矛盾(杨贵妃应负次要责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复杂的)和片面(杨贵妃一人的原因)之间的辩证关系。
另外,赵翼之所以认为杨贵妃是“女祸”,是和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大环境分不开的(即时代偏见)。
在中国古代社会,往往把一个朝代的灭亡归结为妇女(妲己、妹喜、杨贵妃、陈圆圆等)、太监(魏忠贤等)、奸臣(秦桧等)等,这主要是出于时代偏见;而且,在封建社会,由于三纲五常的限制,人们也不敢将原因归结到皇帝身上。
(具体答案见第6页)典例2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
【解析】此题难度大于上题,其关键在于判断它是什么题型。
很多考生将它误作为比较题来答,结果就偏离了方向。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地提炼观点。
本题的观点是什么呢?答案是这样表述的: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
很多同学认为顾炎武的观点是八股取士同焚书坑儒一样糟,甚至更糟。
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顾炎武的侧重点并不是二者的比较。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人,他把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相比,目的在于否定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
因此,他评价的客观对象是八股取士的影响,而非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异同点。
八股取士在禁锢思想方面与焚书一样,在败坏人才方面甚于坑儒,这是两个小论点,它们共同证明“八股取士应该被否定”这个总论点。
因此,在叙述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叙述八股取士而非焚书坑儒。
如果是比较题,则要将焚书坑儒和八股取士二者平分秋色。
从这道题我们应该明白,正确地提炼观点决定着整道题的答题方向,不可不慎。
(具体答案见第6页)典例3 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试结合史实说明董仲舒、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哪些方面是客观的?哪些方面是错误的?并分析两人作出这种评价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