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自由精神
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
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可以说禅宗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独具特色的一项。
禅宗起源于唐代中国,因在印度佛教中“禅那”一词的译音为“禅”,故名为“禅宗”。
禅宗的思想核心是“悟”,即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达到直接悟性的境界,体验真实的生命本质,从而看破生命中的种种幻想和束缚,最终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禅宗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禅宗的思想特点禅宗的思想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批判理性,“言语不逮”,强调直接悟性;二是注重方法,如打坐、坐禅、禅悟等,以求突破幻象,实现本我;三是“看心为觉”,将悟性当作认知的本源,不依赖于经验和因果。
禅宗思想的核心是证悟。
禅宗认为“诸法无我”,即某种表象下的存在,并不代表其真实存在,其存在并不等价于它的实在性。
禅宗不仅否认概念性知识的一切价值,而且也否定道德规范和所有客观存在的本质。
禅宗主张的是要去除所有假设和为真实所糊涂的瞎想,通过直接悟性而达到真实的认识。
禅宗把“觉悟” 看作是认知的一种,认为这种认知能够既跨越史学和经验,突出认识的有限性,又能够直接体验实在的生命。
这种认知不仅超越了理性、知识等传统学科范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开拓世界、创新历史的意义。
二、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且广泛。
首先,在文学艺术上,禅宗与诗歌结合,产生了“诗狂论、古意、墨宝”等艺术形式,形成了赞美生命、自然与心灵的诗歌。
其次,在建筑和园林中,禅宗的思想以自然美、人文情、趣味性和精神节肢及所孕育的禅意修养,形成了丰富多彩、气韵环美的禅园建筑。
再次,在医学中,禅宗为中医学的疑问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从禅宗的角度看,病是由于人们的紧张、压力、忧虑等负面情绪引起的,体验禅悟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这种负面情绪,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在哲学、道德、社会等领域,禅宗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禅宗代表了自我与大众性、理性与非理性、历史与超历史、经验与超经验等相对的一种特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为当代世界提供了重要启示。
宋代的禅宗文化与精神教育
宋代的禅宗文化与精神教育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时期。
在宋代,禅宗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精神教育。
本文将从禅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禅宗思想的特点,以及宋代禅宗文化对精神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禅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禅宗,是佛教宗派之一,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之一。
禅宗的创始人是达摩祖师,他传授的禅法被后来的禅宗祖师继承和发扬。
宋代是禅宗繁荣的时期之一,禅宗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宋代禅宗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禅学的繁荣和禅文化的传承上。
禅学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一些著名的禅宗祖师如禅宗六祖惠能、南宗道一、曹洞宗祖师普心等,都在禅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禅文化方面,宋代的禅宗文人除了写诗作画外,还喜欢借助诗词、书法等方式表达禅宗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二、禅宗思想的特点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拒绝因果报应。
禅宗认为因果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身造成的结果。
禅宗鼓励人们不要过于在意因果报应,要学会放下过去的种种故事,才能自由自在地过好今天的生活。
二是强调直接体验。
禅宗认为人们不必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来刻画世界,通过直接体验,才能真正认识世界。
禅宗一直强调禅修的实践性,认为通过禅修可以直接体验人生的真谛。
三是注重无为而治。
禅宗认为个体的追求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强求,不执着,不干预,顺应自然,才能因势利导,发挥自身的潜力。
三、宋代禅宗文化对精神教育的影响宋代禅宗文化对精神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育心灵。
禅宗讲究直接体验和内心修行,注重个体的内在发展。
宋代禅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内心修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二是塑造人格。
禅宗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讲究坚强的个性和卓越的品质。
宋代禅宗传承和发扬,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人们的个性,提高了个体追求卓越的意识。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禅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
禅宗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源于印度佛教,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并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其思想、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修养、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世界的独特领悟。
禅宗思想的精髓在于“悟空”、“本觉”、“般若”。
悟空是指破除迷惑,觉悟空性,认识真实世界的本质;本觉则是指内在的本性觉性,是众生本有但常常被糊涂覆盖的一面;般若则是指智慧,通过提升自己的境界,触发内在的智慧,认识真实的存在。
这种思想与佛教的“无我”、“缘起”、“空性”等核心思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禅宗思想的核心。
在实践上,禅宗强调简约、清净、自我修养,全身心地追寻和感悟真实的存在,以达到身心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
禅宗在道德伦理、心理学、人生观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佛教、儒家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禅宗哲学也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破除二元论和二元对立。
禅宗强调的是“中道”,也就是超越对立,平衡的人生境界,既不追求极富欲望的物质生活,也不陷入无理性的虚无主义。
禅宗主张“一切如来”、“一切皆空”二合一的思想,这体现了禅宗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为其开创了一种宽广而包容的思想氛围。
在禅宗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绘画和茶道。
这些艺术体现了禅宗文化的特点,追求的是清新、淡泊、内敛和静谧。
诗歌中有着禅宗的精神内涵,注重的是追求境界,表达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感悟。
这些禅诗独具风格,语言简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绘画也是禅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禅宗画家强调笔墨的简洁和自由,以其意境深远和艺术价值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
茶道则是禅宗文化的象征,它不只是一种茶叶的烹饪方式,而是一种细腻、清新、虔诚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在禅宗寺院中找到。
禅宗的文化精神
禅宗的精神及思想特点
1.什么是中国禅宗的禅?
2.禅宗精神 超越精神。超越是禅宗思想的本质,超越现实矛盾、 生命痛苦,追求思想解放,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 的理想目标,它如一条红线贯串于整个禅宗思想体 系之中。
禅宗的精神及思想特点
思想特点
1. 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2. 成就理想,不离现实 3. 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禅
宗
的文化精神
• 禅 宗 精 神 的 影 响
• 禅 宗 的 思 想 特 点
• 禅 宗 的 精 神
• 禅 宗 的 起 源
• 禅 宗
一· 禅宗
• 禅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别传。禅宗不是汉
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
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
教外别传: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
《菩提偈》 慧能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有尘埃。
惠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创 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 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 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 传承人。
二.禅宗的起源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 迦叶。” ——释迦牟尼
• 禅宗的历史,是一段令中国佛教自豪和骄傲的历 史。佛教是由印度传入的,但禅宗却是佛教完全 中国化的产物。禅宗以及天台宗、净土宗的创立, 改变了佛教讲坛上原来由外来僧人主宰的局面, 标志着中国佛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禅宗精神的影响
对国民性格的影响
• 禅宗作为封建统治 阶层用来麻痹人民思想 以达到统治目的的工具, 从普及之初就对国民性 格的形成有一定的消极 影响。 • 但客观看待禅宗, 其宣扬行善普世、修身 养性、崇尚孝道、依靠 自我成佛等精神对中国 人民性格的塑造还是具 有积极影响的。
禅宗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二从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禅宗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人的自性。
道家把自然规定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
“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
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
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内在的,是内涵于人身的本质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的,同时也是各种外在因素所不能消灭的。
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
人的现实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体现,人转化为佛是自性的发现,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显现。
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因为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是离开一切现象,有别于人的外部表现的。
如何实现超越?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实现了超越。
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就是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是现实生活之中。
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
由此禅宗反对舍弃现实感性生活扭曲自性去寻求超验,而是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超越意义,实现理想精神境界。
禅宗公案中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法演语录》卷下)就是提倡心灵沟通,要求会心体悟。
禅宗要求以“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密庵语录》)中体会禅道,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祖堂集》卷三)中发现禅意。
禅宗要求从青山绿水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禅宗的自由精神
禅宗的自由精神发布时间:2008-05-2615:08一、禅宗典籍中的“自由”一词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都认定中国古典传统理念中无“自由”可言。
以研究康德哲学着名的谢遐龄先生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由’完全是个西方观念,甚至词都是外来的。
中国文论传统中没有这个观念,因而中国人很难领悟‘自由’之究竟意义。
”[1]此言不确。
就我所知,“自由”一词并不是外来的。
禅宗典籍里在所多有。
试列举数例:(1)《坛经》中“自由”一词出现五次。
《坛经·般若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
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坛经·顿渐品》:“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盘,亦不立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盘,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去来自由,无滞无碍。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
”(2)《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节“自由”一词凡五见,《古尊宿语录》所载百丈怀海语录内“自由”一词凡十三见。
今列举《五灯会元》中的对“自由”的论述如下:“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
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
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
以无着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
亦云应并与药。
”[2]问:“如何是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
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
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
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
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
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一、禅宗的历史和起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某些教义。
在传入中国后,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据传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初祖。
其后,经过几代禅师的传承和发展,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之一。
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它主张通过修行,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觉悟出不需外求的清净自心。
禅宗的信仰是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心性、佛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三、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参禅。
禅定是一种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使内心达到平静、清净的状态。
参禅则是在禅师的指导下,通过参悟一些禅机或公案,达到心性的觉悟。
此外,禅宗还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随缘任运的态度,让禅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禅宗的悟性和境界禅宗的悟性是指通过修行和参悟,达到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和经验认知,是一种心源性的觉悟。
禅宗的境界则是指通过修行和悟性,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圆满的状态。
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和烦恼的束缚,是一种永恒、和平的境界。
五、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其次,禅宗对于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无我”思想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禅宗的“心源说”也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六、禅宗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禅宗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过于神秘和难以理解。
其次,禅宗的某些极端思想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为逃避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借口。
此外,禅宗的某些分支可能存在派别之争和传承上的争议。
禅宗美学特点大情怀大视野
禅宗美学特点大情怀大视野
禅宗美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超越,追求简约与自然的美。
其特点包括:
1. 空性观念:禅宗美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本质的空性,追求超越表象,体验事物真实的本质。
2. 心静观照:禅宗美学注重通过冥想与观照,使心境达到静谧的状态,以领略事物的美。
3. 自然与简约:禅宗美学追求自然与简约,认为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蕴含着美的力量,通过抽象与简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事物的真谛。
4. 无为而治:禅宗美学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美不追求主动的干涉,而是能够自然地展现出来,体现事物本身的内在美。
5. 单纯与自由:禅宗美学追求单纯和自由,拒绝过度复杂的表达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总之,禅宗美学特点体现了大情怀和大视野,以超越世俗、感悟内心为核心,通过简约、自然的方式表达事物的美。
禅宗的基本精神
2、禅宗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本性即佛”。
这是禅宗关于成佛根据的观点。
慧能为了宣扬“顿悟成佛”的思想,而提出了“本性即佛”说作为他的教义的理论基础。
禅宗认为,人心具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心的本体,二是人心的现象;本体的方面就是清净的佛性或智慧,现象的方面就是污染的烦恼或妄念;而前者是成佛解脱的根据,后者则是流转生死的原因。
尽管现实的人心充满了种种虚妄的烦恼,但是人心当中潜在的佛性智慧不失不坏,人们只要使它发挥显露出来,就可以获得觉悟解脱,从而达到顿悟成佛的境界。
2、“无念为宗”。
慧能及弟子们反对以前传统的禅定修习方法,主张因人而异,灵活多样,随机而立的修习方法,也称之为“无法之法”。
慧能提出了“无念为宗”的修行方法,他说,他的教义是:“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就是说无念、无相、无住是他教义的宗旨、本体、根本。
在慧能看来,“顿悟成佛”,在修行的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的迷惑,这就是“无念”。
他认为,认识到“自性真空”,就要做到“无念”,但“无念”不是“百物不思”,万念除尽,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说在与外物接触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心不执著在外境上,对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念过即过。
慧能的“无念”,意在指出修行实践活动的关键就在于发挥人的“灵性”,发挥人的内在的“悟性”,而并不在于一定要去想念什么或不想念什么。
3、“顿悟成佛”。
禅宗认为,人们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是“悟”或“顿悟”,也就是说,只要靠人们自己的“灵知”或“灵性”,一刹那间领悟到自己的内心本来就是空的,当下便达到“佛”的境界,这就叫做“顿悟成佛”。
“顿悟”就意味着整个人心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人的心中的佛性战胜了妄念,使佛性充裕了人心,使人心在瞬间发生了质的飞跃。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禅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说明什么呢?成佛在瞬间,人人可成佛,关键在觉悟,方式无所谓。
这是一个智慧的境界,一个自由、自觉和自然的境界。
禅宗是一种中国的学问,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流派之一。
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早是周易,然后是先秦诸子,再然后后是禅宗,禅宗代表了中国智慧的一个新的阶段。
什么是禅宗什么是禅宗?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禅。
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
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
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
但禅宗不是坐禅,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
禅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禅宗自己的说法,是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祖在灵鹫山开大法会说法时产生的。
因为佛祖自己是没有著作的,他的弘法传法就是靠开大法会,办讲坛。
弟子们把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个就叫做佛经。
所以佛法上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意思是说我当年就是这样听佛祖说的。
这一次佛祖开大法会讲得非常精彩,可以说是金莲点地,顽石点头,天花乱坠。
这个时候佛祖就拿下一朵花,问你们明白吗?所有人都不明白。
只有一个叫摩诃迦叶的弟子笑了,他笑了以后,佛祖就说了这样一段话:“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从此,禅宗就产生了。
而且佛祖还给摩诃迦叶指定了接班人,那就是阿罗陀。
一路传下去之后,到了第第28代就是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到了广州之后,一路北上到了当时的南京,当时的皇帝是梁武帝,非常信奉佛教,他说我皇上不做了,我去做和尚。
后来文武百官又把梁武帝从寺庙当中赎回来。
梁武帝问菩提达摩:我有没有功德呢?菩提达摩说你没有功德,因为你赞助是为了求回报,所以你没有回报。
后来就谈不拢了,菩提达摩就继续北上,来到长江边上。
菩提达摩从江边摘了一片芦叶扔到江里,然后就过江了,这是“一苇渡江”的典故。
中国的禅宗与修行方式
中国的禅宗与修行方式中国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自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以来,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并发展出独特的修行方式。
禅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冥想和直接体验来达到觉悟与解脱的境地。
在中国,禅宗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灵修养和生活态度。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源于印度佛教的达摩禅,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壮大。
禅宗最早在南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深入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禅宗逐渐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面貌,深受当时士人、文人、武士和民众的追捧。
二、禅宗的核心理念禅宗的核心理念是直接体验与觉悟。
禅宗强调在冥想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思考和内心静观,超越语言与概念的限制,直接与真实的世界产生联系。
禅宗认为,只有在觉察当下、体悟内心的同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静。
三、禅宗的修行方式禅宗的修行方式主要有坐禅、行禅和公案禅。
坐禅是禅宗的主要修行方式之一。
通过端坐静思、专注呼吸,禅修者可以达到超越思维的境地。
坐禅需要禅修者保持稳定的身体和意识状态,直面自己的思绪和情绪,从而实现身心的平静与觉悟。
行禅是禅宗的另一种重要修行方式。
禅修者通过缓慢、专注地行走,与身体的每个动作保持高度的觉知。
行禅的目的是培养对当下的敏锐感知,并将这种觉知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案禅是禅宗特有的一种修行方式。
禅宗师父会给予禅修者一种看似矛盾或无法解答的问题,禅修者通过直接观察和思考,超越语言与概念的束缚,以达到觉悟的目的。
四、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禅宗的受众逐渐扩大,从士人阶层到庶民百姓,从文人雅士到武士武夫。
禅宗的艺术与文化影响可以在中国的文学、绘画、园林设计等各个方面找到。
在文学方面,禅宗的修行思想影响了诗词的创作。
唐代的杜牧、苏轼等文人都是禅宗的忠实追随者,他们的作品常常体现了对自然、人生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
禅宗的影响还可见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
禅宗认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可以通过营造合适的环境来达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诗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诗词禅宗和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髓。
禅宗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诗词则是一种艺术上的表达,这两者的结合点,在于它们都关注内心的感受和修养。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派,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禅宗强调获得自由、平静和智慧的境界,主张直接体验、直观认识,反对依靠经书和逻辑推理。
禅宗的理念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更是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创作。
禅宗与诗词的结合起源于唐代,当时禅宗僧侣在寺庙中禅坐,追求禅定境界的同时,也开始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这些禅僧所创作的诗歌,成为了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白居易、杜甫、王维等人的诗作最为著名。
禅宗与诗词的结合,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内心境界的关注。
禅宗所追求的内心自由、平静、智慧的境界,正是诗词所要表达的人类内心情感。
禅宗强调自觉,诗词强调感觉,它们都是表达人类感性体验和心灵体悟的艺术形式,共同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世界中最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在禅宗与诗词的交融中,不仅诗词成为了禅宗修行者表达内在境界的重要手段,同时禅宗也赋予了诗词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禅宗使得诗词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个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精神体验。
禅宗与诗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
它们不仅倡导个人内心的追求和修养,更表达了中国文化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在禅宗和诗词的结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渊源流长的历史底蕴。
然而,近年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呈现不同程度的衰败,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考验。
尤其是禅宗与诗词这两个重要的文化元素,也在现代社会中经历了一些变化和消失。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努力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给世界更多的文化价值。
为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推广禅宗与诗词的文化内涵,加强相关体验的普及,积极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禅宗的自由精神
禅宗的自由精神一、禅宗典籍中的“自由”一词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都认定中国古典传统理念中无“自由”可言。
以研究康德哲学著名的谢遐龄先生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由’完全是个西方观念,甚至词都是外来的。
中国文论传统中没有这个观念,因而中国人很难领悟‘自由’之究竟意义。
”[1]此言不确。
就我所知,“自由”一词并不是外来的。
禅宗典籍里在所多有。
试列举数例:(1)《坛经》中“自由”一词出现五次。
《坛经·般若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
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坛经·顿渐品》:“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去来自由,无滞无碍。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
”(2)《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节“自由”一词凡五见,《古尊宿语录》所载百丈怀海语录内“自由”一词凡十三见。
今列举《五灯会元》中的对“自由”的论述如下:“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
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
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
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
亦云应并与药。
”[2]问:“如何是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
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
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
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
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
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
但是一切言教,祗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其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哲学都有着深远影响。
禅宗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禅宗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禅定、般若、悟道等方面,以下是对禅宗哲学思想的总结。
禅宗注重禅定实践,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来觉察和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禅定实践旨在超越世俗的烦恼和纠结,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净。
禅宗强调通过深入内观来认识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拥有对自己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禅定的目标是让人们通过觉察和体悟真实的自己,摆脱欲望的束缚,达到内心的自在与自由。
禅定实践的核心是静心,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呼吸、思绪和感受,来体验此刻的存在。
禅宗强调般若智慧的培养和运用,般若智慧是对事物本质的直观洞察和领悟。
禅宗认为,人们因为执著于名利、欲望和固有观念,而陷入无明的迷悟之中,无法认识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禅宗通过般若智慧的开发和运用,让人们超越表象的幻象,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
禅宗主张通过察觉直觉和体悟来获得真正的认识,而非通过理性思考和概念的分析。
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是通过直接的直觉和体验加以证明的,而非通过文字和思维来达成。
禅宗重视悟道的实践和体验,悟道是对自己和宇宙真理的顿悟和体验。
禅宗认为,人们由于追求名利和物质利益,而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之中,无法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平静。
悟道的实践是通过在禅修中深入体验和觉知,超越一切执著和束缚,获得对自己和宇宙的直观体验。
禅宗主张通过身心上的在此修行和顿悟,达到无我、无执和无分别的境界,实现超越幻象的解脱和圆满。
禅宗的哲学思想强调实践性和经验性,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体悟和实践来寻求真理。
禅宗认为,通过亲身体验和直觉的洞察,人们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超越社会和文化的束缚。
禅宗的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和体验,而非理性和概念。
禅宗的哲学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将人的悟性和觉性发挥到最大,并通过静坐、默观和行持等实践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内在的觉知。
中国禅文化基本内容
中国禅文化基本内容
中国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基本内容涵盖了禅宗思想与实践、禅境艺术、禅的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
一、禅宗思想与实践:
禅宗强调人们应当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内在的清明,拥抱即刻的存在,释放自我,摆脱束缚,达到真实的认知与体验。
禅宗通过思辨与修行达到智慧的境地。
其中,最为经典的思想是“一切皆空”,即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虚幻的、无常的。
禅宗最重要的实践方式是坐禅,静坐修行,达到心灵上的清明状态。
二、禅境艺术:
禅境艺术也是禅文化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禅宗的文化即源于禅宗的修行与思想,其特点是简洁、深邃、富有内涵,强调对形、色、声、香的铭感体验。
禅画、禅诗、禅音乐、禅茶艺等都是禅境艺术中的代表。
三、禅的生活方式:
禅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由、简约、淡泊、清凉的生活方式。
它强调生活中要追求精神内在自由的心态,避免束缚于物质、名利和感性附着中。
此外,禅宗注重回归生活本身,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简洁、自然与平静,体现了禅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禅宗思想、禅境艺术和禅的生活方式涵盖了禅文化的主要内容。
它不仅在古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学习和实践禅文化,人们可以陶冶心灵,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传统文化中的佛教禅宗与内心寂静
传统文化中的佛教禅宗与内心寂静传统文化中的佛教禅宗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佛教中最为古老的一个宗派,禅宗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寂静。
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对于内心的安宁与寂静有着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佛教禅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并剖析其对个人内心寂静的影响。
禅宗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地,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禅宗注重内心修炼,通过打破妄念与执着,达到顿悟的境地。
它强调直接体验、默观自性,追求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在传统文化中,佛教禅宗深深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佛教禅宗鼓励个人通过冥想与默观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寂静。
冥想是佛教禅宗修行的核心方法之一。
冥想的过程中,人们静坐或者闭目,专注于呼吸或者特定的对象,如佛像或者烛光。
通过专注与觉察,人们可以抵达一个内心平静与安详的境地。
这种内心的寂静有助于减轻压力与焦虑,提高专注力与智慧。
此外,佛教禅宗还倡导“观心”与“正念”。
观心是指观察自己内心的思维与情感,并学会超越这些思绪与情感。
正念则是指保持当下的觉知与敞开的心态。
当人们学会观心和正念,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思维,减少负面情绪,增强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在传统文化中,佛教禅宗在许多方面对于个人的内心寂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禅宗强调的无常思想帮助人们认识到万物皆有变化,不执着于人世间的金钱与名利。
这种对于无常的认识使人们更能够释放内心的焦虑与烦恼,获得更多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其次,佛教禅宗鼓励个人放下执念与妄想,消除无谓的欲望。
人们常常困扰于追逐物质利益和世俗名堂,而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
佛教禅宗教导人们要超越这种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从而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此外,佛教禅宗着重于当下的觉知与体验,这种觉知有助于个人摆脱对过去与未来的思绪纠缠,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与经历。
当人们真正珍惜并体验每时每刻,心灵会因此而变得平静与寂静。
总之,在传统文化中,佛教禅宗对于个人内心的寂静具有积极的影响。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禅宗,又称禅派或禅门,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公元6世纪南北
朝时期的中国福建。
禅宗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达摩的印度僧人。
禅宗哲学是以禅定、智慧为核心的一种思想,旨在通过修行达到身心的平衡,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越。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在很多方面是与其他佛教流派有所不同的。
首先,
禅宗强调的是直接经验,而不是信仰。
禅宗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实践,而不是对某些教条的遵循。
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坐禅和禅定,通过这些方法使人能够清晰认识自身内在的真实情况。
其次,禅宗的哲学强调的是“无我”。
无我指的是人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在
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利益应该与整个宇宙的利益相一致。
这种观念与人类的自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背道而驰。
但是,在禅宗看来,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态度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而只有放下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内心和谐。
另外,禅宗的哲学还强调了“缘起空性”的概念。
缘起空性主要是指一切事物的
产生和变化都是由无数事物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是因缘相生,都是条件性的。
这种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寓意着要以一种宽广的视角看待生命和存在。
综上,传统的禅宗哲学不只是一套综合的身心训练法,也是一种哲学思想,蕴
含着深刻的人类智慧。
禅宗强调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提倡平等和看待世界的宽容与崇高,以上的所有理念都体现了禅宗哲学的价值,让人们能够认识到世界的真相,追寻内心平衡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禅宗:追求精神自由与灵魂安宁的一贯之道
A Comment on the Zen that is not the Chinese
Buddhism
作者: 成长春;刘民红
作者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出版物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5-3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禅宗;释迦牟尼;迦叶;达磨;慧能;精神自由;灵魂安宁
摘要:禅宗传入中国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印度禅宗的"止啼"宗旨和自由精神。
虽然教授方法发生一些改变,但诸如机锋、棒喝、体势之类的教授方法只起启发作用,无实质性内涵。
慧能没有改革禅宗,跟迦叶和达摩一样,他所做的只是指示方向,引导更多人踏上探索精神自由、灵魂安宁的漫漫旅程。
禅宗意识与“应梦罗汉”的自由性
禅宗意识与“应梦罗汉”的自由性摘要中国的绘画艺术由于历史原因并非一直都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吐露,禅宗思想意识的自由性引导下的禅宗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转向自我表现的进程中起到了先行军的作用,贯休是这一进程中的开创者,他的“应梦罗汉”艺术价值中其思想意识的自由性、表现题材的自由性、表现手法的自由性,这也是禅宗意识对后世绘画影响最大的方面。
关键词禅宗应梦罗汉自由性书法贯休,贯休生于831年卒于913年,大半生处于唐末军阀混战时期,自小聪慧,以诗书画闻名于士大夫间,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罗汉画,人称其所画罗汉为“应梦罗汉”。
正是“应梦罗汉”作为禅宗绘画的一种形式,以其在形象、意识等方面独具的自由性影响了后来中国传统绘画,甚至一定程度上文人画的出现也有其不可磨灭的功劳,同时又开创了中国罗汉模式。
中国文人画的诞生,自王维始已有荫芽,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却要到宋元时期方才形成,这其中除了苏轼和赵孟?\的倡导以外,形成于文人画之前的禅宗画对文人画的产生起到了先行和导师的作用。
禅宗画在中国画史上第一次将绘画艺术直截了当的当作修禅者自己思想感情的外化形式,这其中“应梦罗汉”首次将绘画艺术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照完美得结合起来,把内在的心灵世界表现在绘画上。
禅画之前的佛教艺术均是对与主体“我”相隔离的另一个世界――佛国的描绘,客体总与主体“我”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它们是只有通过修行除孽,直到来世才能进入的世界。
而唐时形成的亦佛亦道的禅宗主张“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从根本上消除了佛与我的距离,作为禅宗艺术的禅画所表现的便是禅僧(如贯休)自己于日常生活中通过亲身介入,亲自感受(证得)的佛性。
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体验,是自己内在世界的流露,不是对外在的另一个世界或上帝、偶像的想象和设想。
而禅宗这一思想就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注意力从“教化”“人伦”、佛国仙境转向了主体“人”,由外在转向内在。
也恰好满足了盛唐以降中国文人在怀才不遇之际或蒙冤贬谪之时一吐为快、以求得心理上的慰寄之需要,最终导致文人画的诞生。
《禅宗》读后感_《禅宗》读书心得范文
《禅宗》读后感_《禅宗》读书心得范文禅宗(又名:佛心宗),中国汉传佛教主导宗派,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是相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其他宗派的差异性而言,禅宗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也有差异,这里是从总体上论述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有:1.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
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
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
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2.成就理想,不离现实。
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
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3.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重视结合中土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
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
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外”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
如上所说,禅宗主张在现实的感性生活中实现心理、观念、精神的超越。
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过道家的原因所在。
综合以上对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和特点的简要评析,我们似可以回答以下的问题:1.什么是中国禅宗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的自由精神发布时间: 2008-05-26 15:08一、禅宗典籍中的“自由”一词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都认定中国古典传统理念中无“自由”可言。
以研究康德哲学著名的谢遐龄先生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由’完全是个西方观念,甚至词都是外来的。
中国文论传统中没有这个观念,因而中国人很难领悟‘自由’之究竟意义。
”[1]此言不确。
就我所知,“自由”一词并不是外来的。
禅宗典籍里在所多有。
试列举数例:(1)《坛经》中“自由”一词出现五次。
《坛经·般若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
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坛经·顿渐品》:“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去来自由,无滞无碍。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
”(2)《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节“自由”一词凡五见,《古尊宿语录》所载百丈怀海语录内“自由”一词凡十三见。
今列举《五灯会元》中的对“自由”的论述如下:“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
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
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
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
亦云应并与药。
”[2]问:“如何是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
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
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
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
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
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
但是一切言教,祗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
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
即有自由独立分。
”[3]“既是自佛,何愁佛不解语。
祗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
”[4] (3)《黄蘗断际禅师宛陵录》:“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
”[5](4)《临济慧照语录》:“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
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
”[6]“如山僧指示人处,只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
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
尔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换,不得自由。
”[7](5)《南泉普愿语录》:“才一念异,便有胜劣二根,不是情见,随他因果,更有什么自由分?”[8]“大道无形,理绝思量。
今日行六波罗密,先用了因,会本果故,了此物是方便受用,始得自由自在。
”[9]“若自作得主,不引经论最省心力,若引经论,将他眼作己眼,不得自由大道。
”[10](6)《圆悟心要》:“可以透脱生死,不在阴界中窒碍,如鸟出笼,自由自在。
”[11]“大丈夫须到自得自由自在处始得。
”[12]“则个里若亲观其变,则能原其心。
既能原其心,则有自由分。
既有自由分,则不随他去也。
既不随他去,何往而不自得哉?”[13]“今时学道既有志性,当宜勉旃,与古为俦。
心期证彻,到脚踏实地处,动用全归本际,千圣不可笼络,解会并亡,得失俱脱,乃是无欲无依,真正自在自由道人也。
”[14]由此我可断言,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数禅宗的典籍中“自由”为最多。
这表明禅宗最重视“自由”,或者可以说,禅宗的根本精神就是自由。
禅宗的自由精神既表现在它的根本理念和原初追求上,也表现在它的求道方式和生活风范上。
本文旨在阐明禅宗的自由精神之所在以及我们今天怎么看禅宗的自由。
二、主体性的建立禅宗的自由精神首先体现在其主体性的建立上。
所谓主体性的建立,不是建立一个与客体相对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是建立一个与外在道德规范相对的道德主体,在禅宗看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主体。
禅宗是要开发生命中最根本、最内在的本源性力量,确立生命的真正主体。
生命的真正主体从来都在那里发挥作用,所以人是自由的。
人的所有生命活动,从穿衣吃饭到种田打仗到做学问写文章,都是真正主体的发用。
但人实际上可能感觉到自己很不自由,活得很不自在,被重重的网罗束缚着。
这是因为生命主体还没有直接发用,主体是穿透一层层的障蔽而发用的,因而打了很大的折扣。
只有通过修行去除障蔽,使主体直接发用,人才能是真正自由的。
禅宗所做的,就是斩断葛藤、使人直截了当地亲证自己的生命主体,使之在自己的生命中直接发用。
这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意义所在。
对于生命主体,禅家有各种表述。
达摩的“含生同一真性”、惠能的“自性”、临济的“真正见解”都是生命的真正主体。
对这一主体的最好说明,就是惠能在《坛经》中所表述的:“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5]“自性”是自我生命的真性,是人类的心灵主体,这一主体具有高度的自我觉悟能力,具有透过重重遮蔽而显示自己的无限能动作用。
一切的佛法智慧、一切的神通妙用、一切的道德文章均是从这里发生出来的。
惠能在其传道生涯中所反复宣说的就是要人觉悟这生命的根本性质和力量。
在他的观念中,所谓成佛既是最彻底最圆满地觉悟“自性”和成就“自性”的功德,也是“自性”的自我觉悟和自我成就,而不是对外在对象的追逐。
他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又曰:“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禅宗修行的目的,传统上称为“明心见性”:“洞彻本原,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不受后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此乃人类最究极之目的也”。
绝不能把佛当作一个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向之祈求赐福。
在佛教中,在禅宗中,这绝对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临济曰:“无一念心希求佛果”。
这不是说无心求佛,而是不要刻意的把佛果看作为一种对象去索求。
佛果就内在于自己的赤肉团中,内在于自身的生命存在之中,当下即得,不须到处寻访,在外界求索。
那么,禅宗经常所说的“自由”与生命主体是什么关系呢?惠能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
”由此可见,自由其实是“自性”远离了一切染污现象的本来状态,也就是生命主体本身及其所具的功能。
因而,自由也不是一个外在的固定的有待追逐的对象,它不是一个客体。
在我们的现实生命状态中,“自性”被重重的“五蕴烦恼尘劳”(“无始无明”)遮蔽起来了。
因而一般人甚至完全不知道“自性”的存在。
因而他们总是忙于在外部世界里去追寻,要么在人间,要么在天上寻找一个暂时的、或长远的依靠,而不知去开发内在的生命资源,不知去建立自己的真正主体性。
因而他们只是潜在的自由人,而不是现实的自由人;用黑格尔的话说,只是“自在的人”,而不是“自为的人”。
他们永远只能被外境所决定,而不能决定外境,只能转于物而不能转物。
没有自己的表现、自己的方向。
他们一直在追求真理,却不知真理就在自己的内心,在自己的生命深处。
[16]自由其实是“自性”的呈现、开显及发用,是一种完全的开放。
要让“自性”呈现、开显及发用,就必须反对一切可能的概念化和客体化作用,打破一切外在世界的诱惑或内在心理的执着,超越一切由生死、善恶、净染等相对事物所构成的二元格局,打破困缚精神的牢笼。
“本来,对是非的超越、冲突的超越,老庄已一早提出了方法。
但真正把对立双遣,是佛教之精神,再由双遣变为绝对的自由,便是禅宗之特色。
禅宗之特色是可以说、可以不说;可以做、亦可以不做;不是悉听尊便,而是永不陷落。
”[17]百丈怀海说:“夫如佛者六通者不然。
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触界不被触惑,入法界不被法惑。
所以达六种色、声、香、味、触、法,皆是空相,不能系缚。
此无依道人,虽是五蕴漏质,便是地行神通。
”有人说,“佛教的自由是出世的自由”,这话也许对,但对禅宗来说,出世与入世的对立是不存在的,真正“明心见性”以后,出世也可,不出世也可,或者说,哪里有什么真正的“世”可出?进一步说,“无出也无入”,但这并不妨碍有出有入,来去自由。
换言之,一切出世与入世的对立观,甚至出与入的对立,都不是真实的。
自由是“本心本性的实存地醒悟”以后的生命活动。
这就是禅宗自由观的实质。
南泉曰:“平常心是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心见性以后,起心动念,无非佛性,行住坐卧,穿衣吃饭,皆是真如,此是亲证自性以后的生命境界,也就是禅宗的自由境界。
所谓“青青翠竹,无非真如;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也是表达的此种境界。
三、自由的禅家生活禅家的精神是自由,这种精神也体现在禅家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
自由的修行。
禅宗也打坐,但反对割裂定慧、机械打坐的修持方法。
惠能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这并不是不要打坐,而是说道的本质并不在此。
要用“心”来领悟佛法的真谛,而不必要拘泥于打坐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在家还是出家。
可以“只管打坐”,也可以从来不坐,不要以任何僵化固定的形式而限定“道”与“求道”。
慧海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但这绝不是任运随缘混过一生的自然主义生存方式,必须以大毅力勇猛精进,在艰苦的实践中一点一点祛除障蔽,才能期望一朝顿悟生命的实相。
圆悟克勤禅师曰:“佛道悬旷,就受勤苦,乃可得成祖师门下。
断臂立雪,腰石舂碓、担麦推车、事园作饭、开田畴、施汤茶,搬土拽磨,皆抗志绝俗,自强不息图成功者乃能之。
所谓未有一法从懒惰懈怠中生。
既以洞达渊源,至难至险,人所不能达者,尚能。
而于涉世应酬,屈节俯仰,而谓不能。
此不为,非不能也。
当按下云头,自警自策,庶己方便门宽旷,不亦善乎?”[18]自由的戒律。
一般人会以为戒律是束缚人的自由的,其实戒律的本意是防非止恶,以保障人的真实自由。
但很多人会形式主义地理解戒律,而不能活用戒律的精神。
禅宗所提倡的“无相戒”并不是不要戒律,而是要始终赋予戒律以自我心性的力量。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
“戒本源自性清净”。
所谓戒并不是一套外在的规范,而是清净心性的自我流露。
与此相关,所谓“无相忏悔”也就是“自性忏”,是以“自性”的力量灭除罪业的生命净化过程。
明心见性以后,整个生命都是纯净的,整个的生命活动都是纯粹的、自由的,也就无所谓戒律了。
自由的言说。
我们在禅宗的典籍中屡屡见到奇特之极的言说。
所谓奇特,是指其超出了我们的日常思维,我们无法用我们的妄心去揣度其用意。
但禅宗的言说并不全是奇特,大部分禅宗的话语其实极其平实,像六祖的大部分话语就非常真切自然。
当然有时也非常尖锐峭拔,那都有其特殊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