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分期在OCT中的表现

合集下载

oct黄斑裂孔描述

oct黄斑裂孔描述

正常oct:双眼视盘、黄斑区未见异常反射。

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完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表面反射连续、光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反射连续、光滑,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之间连接紧密。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右眼屈光间质欠清晰,结果仅供参考)⏹I期黄斑中心凹变形或消失,中心凹神经上皮脱离,呈现暗区与空腔,未见全层组织缺损,或伴视网膜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引。

⏹Ⅱ期黄斑区视网膜表面光带部分缺损,伴小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或仅有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裂孔直径<350微米,裂孔周缘神经上皮有囊样水肿的空腔。

孔缘翘起处相应色素上皮及脉络膜反光减弱。

⏹Ⅲ期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反光带全层缺损,直径达500微米,缺损区上可见带状黄绿色带(盖),孔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空腔,孔缘相应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光减弱。

⏹Ⅳ期Ⅲ期黄斑孔的OCT特点,同时伴有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完全分离。

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直径约um),视网膜表面可见线状强反射,孔周神经上皮层间可见囊样无反射腔,裂孔底部向两侧扩散(直径约um),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视网膜前可见线状低反射光带,不与黄斑区视网膜相贴,缺损区前光带局限增厚。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检查结果眼黄斑区异常反射性质?黄斑裂孔(III期)黄斑前膜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后脱离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直径约u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孔缘可见盖膜相连,孔周神经上皮层间可见囊样无反射腔,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视网膜前可见线状低反射光带,部分与黄斑区视网膜相贴。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检查结果眼黄斑区异常反射性质?黄斑裂孔(II期)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内层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缺损(直径约um),外层神经上皮光带完整(厚约um),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黄斑裂孔黄斑裂孔分期在OCT中的表现

黄斑裂孔黄斑裂孔分期在OCT中的表现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手术治疗
手术并发症:出血、炎症、视网膜脱离等
术后恢复:定期复查,注意眼部卫生
手术目的:封闭裂孔,减轻或消除玻璃体对黄斑的牵拉
手术方法: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
预后评估
视力恢复情况:黄斑裂孔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效果进行评估
并发症发生情况:黄斑裂孔手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视网膜脱落、黄斑水肿等,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视网膜前出现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下出现新生血管
视力下降至0.1以下
晚期黄斑裂孔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出现囊样改变
视盘黄斑纤维束受损
视网膜内界膜消失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完全断裂
04
OCT在黄斑裂孔诊断中的应用
OCT的基本原理
OCT技术原理:基于光学相干理论,通过测量光在生物组织中的相干散射来获取组织结构信息
定量测量:OCT可以定量测量视网膜各层的厚度和结构变化,为黄斑裂孔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早期诊断:OCT能够发现早期黄斑裂孔,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护视力。
随访观察:通过定期随访观察,OCT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OCT在黄斑裂孔分期中的应用
OCT在黄斑裂孔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视网膜内界膜的破坏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的损害与年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黄斑裂孔的临床表现
视力下降:黄斑裂孔会导致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患者难以看清近距离的物体。
视野缺损:黄斑裂孔会导致视野中心出现暗点,影响患者的视野范围。
视觉扭曲:黄斑裂孔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物变形、扭曲的现象,影响视觉质量。
闪光感:部分黄斑裂孔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前闪光的现象,这是由于视网膜受到牵拉所致。

OCT在黄斑裂洞诊断

OCT在黄斑裂洞诊断

全层裂洞
板层裂洞
裂洞伴神经上皮脱离
特发性黄斑裂洞影像特征
裂洞洞缘神经上皮水肿,并向内倾斜 裂洞前面可见玻璃体后界膜(水平、垂直) 裂洞前面有洞盖 特发性黄斑裂洞分4期 治疗原则
特发性黄斑裂洞分期
Ⅰ期:
正常中心凹曲线形态改变,中心凹部被牵起,此区域间视网膜间层出 现间隙或囊腔,分为1a、1b期;
继发性黄斑裂洞
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 a 无裂洞 b 全层洞 c 外洞 d 内洞
囊样变性
普通眼底 OCT:未见神经上皮缺损,神经上皮变
薄 OCT:在神经上皮内囊样无反射
视网膜囊样变性
1. 定义 2.眼底彩像 3.OCT特征:和劈裂一样,只是比劈裂更局 限呈球形,液体来源视网膜血管和脉络膜 血管,不是玻璃体。
玻璃体和中心凹周边紧密粘连 钝挫伤时是外力的间接作用点 黄斑中心凹是高耗氧处
临床诊断黄斑裂洞主要依据
症状是视力突然下降,伴视物变形 视力:≤0.1(中心视力) 视野:绝对中心暗点 注视性质:旁中心注视 注视直线带有缺损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光带移位 病灶底部可见黄色斑点,洞缘存在灰白色晕 FFA:病灶处呈透见荧光点
OCT在黄斑裂洞 诊断中的应用
黄斑裂洞的定义及分类
黄斑裂洞(Macular Hole):是指发 生于黄斑区的视网膜裂洞,各种原因 造成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的损伤,在视 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缺损, 形成裂洞。
为什么视网膜裂洞常发生在中心凹
中心凹解剖特征 a. 神经上皮层薄、仅8层 b. 内界膜菲薄
正常黄斑OCT影像
NFL表示神经纤维层,
ILM表示内界膜,
GCL表示神经节细胞层, IPL表示内丛状层,

oct黄斑裂孔描述

oct黄斑裂孔描述

正常oct:双眼视盘、黄斑区未见异常反射。

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完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表面反射连续、光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反射连续、光滑,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之间连接紧密。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右眼屈光间质欠清晰,结果仅供参考)⏹I期黄斑中心凹变形或消失,中心凹神经上皮脱离,呈现暗区与空腔,未见全层组织缺损,或伴视网膜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引。

⏹Ⅱ期黄斑区视网膜表面光带部分缺损,伴小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或仅有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裂孔直径<350微米,裂孔周缘神经上皮有囊样水肿的空腔。

孔缘翘起处相应色素上皮及脉络膜反光减弱。

⏹Ⅲ期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反光带全层缺损,直径达500微米,缺损区上可见带状黄绿色带(盖),孔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空腔,孔缘相应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光减弱。

⏹Ⅳ期Ⅲ期黄斑孔的OCT特点,同时伴有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完全分离。

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直径约um),视网膜表面可见线状强反射,孔周神经上皮层间可见囊样无反射腔,裂孔底部向两侧扩散(直径约um),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视网膜前可见线状低反射光带,不与黄斑区视网膜相贴,缺损区前光带局限增厚。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检查结果眼黄斑区异常反射性质?黄斑裂孔(III期)黄斑前膜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后脱离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直径约u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孔缘可见盖膜相连,孔周神经上皮层间可见囊样无反射腔,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视网膜前可见线状低反射光带,部分与黄斑区视网膜相贴。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检查结果眼黄斑区异常反射性质?黄斑裂孔(II期)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内层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缺损(直径约um),外层神经上皮光带完整(厚约um),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黄斑裂孔黄斑裂孔分期在OCT中的表现讲义

黄斑裂孔黄斑裂孔分期在OCT中的表现讲义
11、平时注意不要强光直射眼睛。另外防止眼外伤。
LoGyAnG
谢 谢
LoGyAnG
LoGyAnG
相关检查 视野检查:与黄斑孔相对应的中心或旁中心暗
点。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全层黄斑孔一般表现为
透见荧光,若视网膜色素上皮未受到损害,荧 光血管造影可表现为正常。 OCT检查:为黄斑裂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 了金标准。可以直观的观察裂孔的大小、形态。
LoGyAnG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LoGyAnG
6、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 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 ,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7、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 而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 下视角。因为角度及距离能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少眼球 疲劳的几率。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1.中心视力明显下降。 2.查眼底可见裂孔为圆形或椭圆形,边
缘清楚并稍内陷,底部呈深色,有黄白色小 点。 3.裂孔缘视网膜呈灰白色,四周可见放 射状条纹。裂孔小者1/4、大者1/3乳头 直径。有时裂孔附近可见到半透明的盖膜。
璃体手术中剥除 3、单纯玻璃体腔内注气,如无手术操作问题而视网膜未复
位者,可行玻璃体手术,多数情况为黄斑裂孔周围玻璃体牵 拉未解除 (三)、封闭黄斑裂孔 1、黄斑周围冷凝或光凝术 2、生物因子 :自体血清、自体浓缩血小板、TGF-β2
LoGyAnG
特发性黄斑裂孔激光治疗
LoGyAnG
特发性黄斑裂孔
有关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主要有3个理论: 1、外伤理论(traumatic theroy); 2、囊样变性及血管理论(cystic degeneration and vascular theory); 3、玻璃体理论(vitreous theory)。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变化在频域OCT中的观察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变化在频域OCT中的观察

2012年12月第19卷第12期·论著·(临床研究)收稿日期:2012-11-09基金项目:佛山市医学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编号:2010085)作者简介:肖泽锋,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E-mail :xiao-zefeng@126.com黄斑裂孔是严重影响人类视力的一类疾病,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 ,IMH )为无明显病因,排除眼底本身疾病而出现的黄斑裂孔,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是中老年人群视力损害最严重的眼科疾病之一。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通过切除玻璃体后皮质,剥离内界膜和视网膜前膜等松解其牵引力,成功封闭黄斑裂孔,从而改善视力,使IMH 的治疗有了历史性突破[1]。

但是,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的患者预后视力却不尽相同,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 )技术,由于其在扫描速度和分辨率上大大提高,使得我们能对IMH 患者在手术前后黄斑区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其中光感受器内外节(inner and outer segment ,IS /OS )是我们研究的焦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25只眼)IMH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20例(22只眼),男女比例为1∶6.7;右眼12只眼(48%),左眼13只眼(52%);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3岁;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经裂隙灯前置镜、三面镜检查初诊为IMH ,后经SD-OCT 确诊为IMH 的Ⅲ、Ⅳ期患者。

排除标准:患者术眼屈光间质清晰能看清眼底,排除白内障Ⅳ级以上核患者;排除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及曾经有过眼底病手术史患者;排除术后随访时间小于12月患者。

教你看懂OCT(多图连载,精心力作)

教你看懂OCT(多图连载,精心力作)

教你看懂OCT(多图连载,精心力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得到生物组织结构断层图像。

OCT对眼底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且逐渐成为某些眼底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正常的视网膜OCT图玻璃体后脱离(PVD)病因: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分开---PVD症状:飞蚊症—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闪光感---玻璃体对retina牵拉产生物理刺激体征:Weiss环---PVD确切体征治疗选择:无网脱无需特殊治疗OCT表现:一条中等反射条带与retina分开,呈不规则的曲线状或半弧形漂浮于后玻璃体腔中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病因:由于在黄斑部的玻璃体后皮质分离不完全,存在异常粘连和牵拉所致,黄斑部也可有浅的脱离,可为双侧。

可导致黄斑水肿处理方法:玻璃体切除术OTC表现:玻璃体后界膜中高反射信号条带与黄斑区,尤其与中心凹粘连,并牵拉中心凹使其隆起,黄斑水肿增厚,其后的神经视网膜层反射信号降低,有时可见视网膜断裂信号,为裂孔形成视网膜前膜(ERM)病因:视网膜内表面上,由于视网膜胶质细胞、RPE的移行、增生而形成的纤维化膜 ERM收缩可使黄斑发生皱褶、变形,黄斑水肿症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治疗方式:玻切剥除ERMOCT表现紧贴视网膜前的一条高反射信号带,可牵拉视网膜形成皱褶和水肿黄斑裂孔病因: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可因外伤、变性、长期CME、高度近视、玻璃体牵拉等引起症状:中心视力明显下降,一般为0.1左右OCT表现1、全层孔:全层神经retina缺失,无反射信号2、板层孔:内层神经retina缺失,部分信号缺失3、Ⅰ期黄斑裂孔显示正常黄斑中心凹消失其下方出现一低反射区域黄斑内层组织未见破裂,中心凹区域可见玻璃体牵引,可自发缓解4、Ⅱ期显示视网膜内表面破裂并伴小的、全层视网膜组织缺失,视力下降明显,孔径≤350μm5、Ⅲ期黄斑裂孔显示为界限清楚的中心凹全层视网膜缺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边缘厚度增加,伴有光反射的下降以及视网膜内的水肿,有时可见裂孔前假性孔盖的高回声,孔径为400到500μm6、Ⅳ期显示为全层黄斑裂孔伴玻璃体从黄斑和视盘完全脱离视网膜水肿常见于糖网(DR)、CRVO、Uveitis及白内障术后等病变引起retina血管微循环异常,导致血-视网膜内屏障破坏,血管渗漏形成分类:囊样水肿和弥漫性水肿常累及黄斑部,故视力受影响明显Oct表现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呈囊腔样改变,囊腔内反射信号降低,视网膜内表面隆起2、黄斑区视网膜弥漫性增厚,由于视网膜水肿增厚,视网膜外层组织信号受到影响,IS/OS、RPE层反射信号降低视网膜劈裂病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间分离分类: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老年性视网膜劈裂症、继发性视网膜劈裂症。

OCT形态学参数在预测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中的价值

OCT形态学参数在预测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中的价值

OCT形态学参数在预测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中的价值刘瑞;盛敏杰【摘要】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术后效果的评估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术前测量的黄斑裂孔最小直径、裂孔基底最大直径、裂孔最大高度、黄斑裂孔指数、裂孔形成因子、裂孔牵拉指数、黄斑裂孔愈合指数、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中心凹视锥细胞外节尖端线、中心子区视网膜厚度以及黄斑裂孔内口直径等形态学参数与术后视力和裂孔解剖复位情况存在一定相关性.认识各种预测指标、熟悉其价值有助于手术者直观地对术后情况进行判断,也有助于加深对黄斑裂孔形态、功能学改变的了解.%Accompany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leve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the surgical outcome for idiopathic macular hole.Preoperative morphologic parameters like minimum diameter,base diameter,maximum height,macular holeindex,hole form factor,tractional hole index,macular hole closureindex,photoreceptor inner-outer segment junction,cone outer segmenttips line,central subfield retinal thickness and macular hole inner opening diameter were proved cor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and anatomical results.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to know these predictors to judge the surgical outcome and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idiopathic macular hole.【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8【总页数】4页(P1473-1476)【关键词】黄斑裂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手术治疗;预后【作者】刘瑞;盛敏杰【作者单位】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200090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术后效果的评估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黄斑裂孔的诊治

黄斑裂孔的诊治
• 视网膜放射状皱褶:FFA可见视 网膜小血管的变形、扭曲或伴 轻度染料渗漏。
• MH的OCT表现:(金标准)
• 黄斑中心凹处边缘锐利、清晰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全层缺失,裂孔周 围多数有神经上皮脱离的晕轮,可见神经上皮层间无反射的小囊泡, 少数可见裂孔的盖膜,脱离的玻璃体后界膜以及玻璃体黄斑牵拉。
•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分期:
• ③黄斑囊样变性:神经 上皮层层间无反射的小 囊腔。
• ④黄斑劈裂:黄斑部视 网膜神经上皮的层间分 离。
治疗:
• 特发性MH长期随访很少发生视网膜脱离。
• Ⅰ期裂孔50%可自行缓解,不再发展形成裂孔。
• Ⅱ期裂孔自愈率仅有2.7%,均是裂孔直径较小的(<400um)患者。由于 部分有自愈的可能,是否采取手术仍缺乏统一标准,可根据患者视力及 手术的把握性决定。
• 有时候,眼底检查虽然可对大多数黄斑裂孔作出正确的诊断。但假性黄 斑裂孔、板层黄斑裂孔、黄斑囊样变性、黄斑劈裂与黄斑裂孔有时候难 以区别。此时需要OCT进行鉴别。
①板层黄斑裂孔: 神经上皮部分缺失,其他部分组织层保持完 整。常为黄斑囊样水肿、囊壁塌陷萎缩所致。 可分为外板层裂孔和内板层裂孔。 外板层裂孔:外层囊壁缺损而内层囊壁组织 完整。 内板层裂孔:内层囊壁缺损而外层囊壁组织 完整。
小点。裂孔周围视网膜可水肿、浅脱离,四周可见视网膜 放射状皱褶。裂孔附近可见的到半透明的盖膜。
黄斑区可见一 1/5PD大小的 红色裂孔,周 围有灰白色晕。
• MH的FFA:(并非必要)
• 黄斑裂孔:早期无明显改变, Ⅲ期和Ⅳ期MH多数显示裂孔所 在处RPE损害所致的类圆形窗样 缺损。
• 视网膜水肿、浅脱离:裂孔周 围的环形弱荧光区。
• Ⅰ期:OCT见中心凹变浅或消失,中心凹下的低反射区。眼底可见黄斑区可见黄色点或有小 的黄色环,有时可伴玻璃体黄斑牵引和视网膜前膜。

oct黄斑裂孔描述

oct黄斑裂孔描述

正常oct:双眼视盘、黄斑区未见异常反射。

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完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表面反射连续、光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反射连续、光滑,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之间连接紧密。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右眼屈光间质欠清晰,结果仅供参考)⏹I期黄斑中心凹变形或消失,中心凹神经上皮脱离,呈现暗区与空腔,未见全层组织缺损,或伴视网膜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引。

⏹Ⅱ期黄斑区视网膜表面光带部分缺损,伴小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或仅有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裂孔直径<350微米,裂孔周缘神经上皮有囊样水肿的空腔。

孔缘翘起处相应色素上皮及脉络膜反光减弱。

⏹Ⅲ期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反光带全层缺损,直径达500微米,缺损区上可见带状黄绿色带(盖),孔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空腔,孔缘相应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光减弱。

⏹Ⅳ期Ⅲ期黄斑孔的OCT特点,同时伴有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完全分离。

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直径约um),视网膜表面可见线状强反射,孔周神经上皮层间可见囊样无反射腔,裂孔底部向两侧扩散(直径约um),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视网膜前可见线状低反射光带,不与黄斑区视网膜相贴,缺损区前光带局限增厚。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检查结果眼黄斑区异常反射性质?黄斑裂孔(III期)黄斑前膜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后脱离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直径约u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孔缘可见盖膜相连,孔周神经上皮层间可见囊样无反射腔,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视网膜前可见线状低反射光带,部分与黄斑区视网膜相贴。

黄斑区厚度及容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见后图。

检查结果眼黄斑区异常反射性质?黄斑裂孔(II期)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检查所见黄斑中心凹处内层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缺损(直径约um),外层神经上皮光带完整(厚约um),RPE层光带连续/不连续/变薄。

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案

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案

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案
眼科专家讲到,黄斑裂孔指黄斑区全层视网膜组织裂开或缺损。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特发性、高度近视性和继发性。

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最常见,中老年妇女发病更为常见。

黄斑裂孔的患者视力下降,视物会变形,中心有暗点。

在患者的眼部观察可在黄斑中心凹旁见新月形、椭圆形或圆形发红的视网膜裂孔,周围环绕灰色晕轮。

医院确诊黄斑裂孔主要检查项目:
1、裂隙灯前置镜检查:通过前置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用垂直的窄裂隙检查病变区,可以鉴别真性裂孔与假性裂孔。

真性裂孔的患者出现光带中断,假性裂孔光带扭曲,但不断裂。

2、OCT检查:对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观察非常直观、确切,可以提供换斑裂孔及其深部的视网膜切面特征,分析黄斑裂孔的位置、形态、大小、视网膜及玻璃体的关系,并可清晰鉴别全层孔、板层孔或假性光斑孔。

黄斑裂孔治疗方法:
眼科专家王刚介绍,黄斑裂孔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黄斑裂孔一旦发生对视力损害严重,随着发病年限的延长,裂孔会发展扩大,因此多主张及时进行手术干预,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如果无视力减退和视网膜脱离时可随诊观察。

眼科专家还提醒:黄斑裂孔越早手术效果越好,但是决定手术时不要乱投医,要选择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视力下降的程度、视力要求、是否伴随眼部其他疾病、对侧眼情况等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或者手术方案。

OCT检查在外伤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

OCT检查在外伤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

OCT检查在外伤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付文丽;刘利莉;郭冉阳;金芳【摘要】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外伤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01/2017-01来我院就诊的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23例25眼,其中9眼未行手术治疗,16眼行手术治疗.采用OCT检查仪分析手术前后其图像特征.结果: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OCT表现为神经上皮层部分或全层消失.均未见玻璃体后脱离,黄斑裂孔均未见牵引作用.其中黄斑部分缺损者4眼,黄斑全层裂孔者21眼.OCT检查发现全层黄斑裂孔表现:单纯性黄斑裂孔4眼,黄斑区全层裂开伴周围神经上皮水肿10眼,黄斑区全层裂孔伴神经上皮层局限性脱离7眼.25眼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中,9眼未行手术治疗,其中7眼自行愈合;16眼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OCT显示裂孔愈合,其中12眼黄斑结构大致正常,视力平均提高了3行,4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视力较术前没有明显改善.结论:OCT检查在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诊断和治疗中非常必要.%·AIM: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OCT ) in the diseases of traumatic macular hole.·METHODS: T wenty - five eyes of 23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macular hole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9 eyes treated without surgeries, 16 eyes with surgeries. The image features were analyzed using OCT from ZEISS.·RESULTS: The OCT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macular hole were partial or full - thickness disappearance of the neuro-epithelium.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was not seen in the traumatic macular hole. OCT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4 eyes had partial detachment of macular hole and 21 eyes had full thickness detachment. Of the twenty-one eyes, 4 eyes had simplemacular hole, 10 eyes had macular full-layer division with peripheral nerve epithelium edema, 7 eyes had the macular full - layer hole with the neuro - epithelium localized detachment. In the 25 eyes, 9 eyes did not undergo the surgery, of which 7 eyes were self-healing;16 eyes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Postoperative OCT showed the macular structure were normal in 12 eyes with the visual acuity improved 3 lines; retinal nerve epithelium were thinning in 4 eyes, visual acuities were not significant improved after surgery.·CONCLUSION: OCT examina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macular hole.【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12【总页数】3页(P2348-2350)【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外伤性黄斑裂孔【作者】付文丽;刘利莉;郭冉阳;金芳【作者单位】075000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外伤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

OCT读图指南和诊断会诊

OCT读图指南和诊断会诊

OCT读图指南和诊断会诊目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在眼科的应用已经是众所周知,它的快速和精确,已经获得众多的OCT用户的认可。

但是由于目前OCT设备的昂贵,在我们国内的尚只有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发达地区的专科医院具备该设备。

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的医生都希望能够了解这一技术。

新近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希望能快速获取更多的读图经验。

在这里,我希望能在眼科论坛这个平台,展示ZEISS公司的OCT3——STRATUS OCT的详尽功能,和大家一起分享OCT带来的便利。

本文分析和讨论的图片基本以OCT3——Stratus OCT为主要,可能部分的内容会按照以前的第2代OCT进行分析。

但关于正常值数据等一概以Stratus OCT为准。

前一代的结果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此不再复述。

[b]一、OCT的简要发展史[/b]-OCT技术文章发表在Science杂志。

Science. 1991 Nov 22;254(5035):1178-81Huang D, Swanson EA, Lin CP, Schuman JS, Stinson WG, Chang W, Hee MR, Flotte T, Gregory K, Puliafito CA, et al.[url=/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 =Abstract&list_uids=1957169&query_hl=9]/entr ... =1957169&query_hl=9[/url]-OCT l -1994由ZEISS公司开发,并投入商业使用。

最初为一种科研用仪器,目前大家仍旧能够在新的OCT上面看见一些程序就是来自OCT1.目前在中国存在的很少了。

该设备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分析也相对误差大,主要是分辨率上还不高。

OCT 2 – 2000商业化。

体积更小,更易操作。

推荐 OCT简单介绍

推荐 OCT简单介绍
?常用扫描方式 经黄斑的序列矢状扫描 经视盘的序列放射状扫描 视乳头周围区域的环状扫描
6
四、操作步骤
1.瞳孔散大: 采用复方托比咔胺滴眼液滴眼 . 2.患者体位: 患者下巴置于仪器下巴托上 . 3.注视监控: 操作者通过监视器观察是否
为中心注视(内注视、外注视 ) 4.眼底扫描: 扫描深度为 2 mm。 5.图像储存和打印: 扫描后将典型清晰图像 储存于计算机内,结果用彩色打印机打印 .
OCT简单介绍
1
一、定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OCT) 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诊断眼底 视网膜病和青光眼的设备,也是 目前唯一可同时检查视网膜神经 纤维层、黄斑部和杯盘比的仪 器。
2
德国蔡司公司OCT4000
4
三、原理
?类似 B超,通过经不同界面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和 背景散射光的时间延迟来反映组织距离和结构信 息。
? 2.视盘 以视盘为中心做通过视盘的多条放 射状断层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视盘轮廓、视盘 凹陷和视盘周围的 RNFL。在OCT图像中可定 量测量视盘凹陷加深和视杯扩大的程度。
38
正常人杯盘比大小图片
39
青光眼患者杯/盘比图片
40
三维重建 提示青光眼早期, 显示环视 神经纤维层变薄
41
正常人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图片
7
五、正常人视网膜的OCT图像
伪彩色图像 红色代表水平排列的结构如神经纤维层、 丛状层、RPE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暗色(蓝到黑)代表光反射或反向散射相 对少或无反射的区域如视网膜中纵向排 列的核层,感光细胞层等结构。
8
9
10
六、异常人视网膜的OCT 图像

特发性黄斑裂孔应该做哪些检查?

特发性黄斑裂孔应该做哪些检查?

特发性黄斑裂孔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特发性黄斑裂孔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特发性黄斑裂孔如何诊断鉴别,特发性黄斑裂孔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特发性黄斑裂孔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视野检查*一、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黄斑区毛细血管拱环的形态,已发生病变的小血管的变形、扭曲现象,以及来自病变区域的异常强荧光、荧光遮蔽或点状、不规则状的荧光渗漏。

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早期,眼底表现仅中心凹变浅,黄斑区黄色斑点,尚未出现色素上皮改变,这时荧光血管造影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

如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可发现因RPE 损害造成的窗样透见荧光。

如孔周脱离明显,还可见中心强荧光外的环状弱荧光区。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OCT检查对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观察非常直观、确切,可以提供黄斑裂孔及其深部的视网膜切面特征,分析黄斑裂孔的位置、形态、大小、视网膜及玻璃体的关系,确定是否存在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区浅脱离及菲薄透明的黄斑前膜,并可清晰鉴别全层孔、板层孔或假性黄斑孔。

对于单眼IMH 患者,OCT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价对侧眼形成MH的风险。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1%的患者对侧眼存在玻璃体黄斑异常。

Ⅰ期黄斑裂孔显示正常黄斑中心凹消失,其下方出现一低反射区域,黄斑内层组织未见破裂,中心凹区域可见玻璃体牵引。

Ⅱ期IMH的OCT图像显示视网膜内表面破裂并伴小的、全层视网膜组织缺失。

Ⅲ期黄斑裂孔显示为界限清楚的中心凹全层视网膜缺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边缘厚度增加,伴有光反射的下降以及视网膜内的水肿,有时可见裂孔前假性孔盖的高回声。

Ⅳ期显示为全层黄斑裂孔伴玻璃体从黄斑和视盘完全脱离。

OCT的出现和应用进一步证实和完善了Gass对IMH的分期,并对判断手术指征有重要指导意义。

3、功能检查视野检查作为一种心理物理学检查方法,通过对黄斑阈值的测定,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黄斑部疾病的早期改变。

特发性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

特发性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

特发性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特发性黄斑裂孔症状,尤其是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早期症状,特发性黄斑裂孔有什么表现?得了特发性黄斑裂孔会怎样?以及特发性黄斑裂孔有哪些并发病症,特发性黄斑裂孔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特发性黄斑裂孔常见症状:视物变形、晶状体混浊、水肿*一、症状本病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有时在另一眼被遮盖时才被发现。

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同期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

视力常降至0.05~0.5不等,平均为0.1。

用Amsler方格表可查出视物变形及中心暗点。

视功能受影响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黄斑裂孔处无视网膜感光细胞。

(2)黄斑裂孔周围视网膜浅脱离。

(3)黄斑裂孔周围囊样水肿。

(4)黄斑裂孔周围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

眼底检查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眼部改变主要在眼底黄斑部。

多数病例伴随玻璃体不完全或完全性后脱离。

此外,由于多发生于老龄人群,常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或晶状体核硬化。

IMH不同时期的眼底表现各有特点。

早期裂孔未形成时仅见黄斑区有黄色斑点和黄色环,有时可见玻璃体牵引和视网膜前膜存在。

病情进展后形成黄斑裂孔,检眼镜下呈现基底为暗红色的圆形孔洞,也可为半月形或马蹄形,直径不等,但多为1/4~1/2PD。

若伴有裂孔周围囊样水肿,可表现为孔缘出现晕环。

晚期有玻璃体后脱离或伴有游离盖。

二、诊断经详细的眼底检查,尤其是在裂隙灯下用前置镜观察,多能确立诊断。

OCT的出现为黄斑裂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客观、准确的依据,成为黄斑裂孔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金标准。

*以上是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特发性黄斑裂孔并发症,特发性黄斑裂孔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特发性黄斑裂孔常见并发症:视网膜脱落*一、并发病症黄斑裂孔周围的囊样水肿、视网膜前膜形成,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很少。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症状,特发性黄斑裂孔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特发性黄斑裂孔”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病因和症状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病因和症状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病因和症状外伤性的黄斑裂孔,可以说是最早认为引起黄斑裂孔的原因所在,尤其是一些青年男性是比较容易受到这种疾病影响的,临床上还会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减退以及闪光感等这些症状。

★1 黄斑裂空的分类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

黄斑裂孔分为三大类:特发性黄斑裂孔、继发性黄斑裂孔和外伤性黄斑裂孔。

以下针对外伤性黄斑裂孔进行阐述。

外伤性黄斑裂孔(traumatic macular hole,TMH)外伤是最早认为引起黄斑裂孔的原因,青年男性最为多见。

★2 病因及发病机制外伤性黄斑裂孔主要是由眼球钝挫伤所致的黄斑中心凹区的视网膜裂孔。

对于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确切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裂孔是伤后立即发生的,部分则认为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形成,另有部分认为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眼球突然受到外力冲击,致球体瞬间变形、前后径压缩,且向赤道部扩张,造成玻璃体与视网膜界面牵引,玻璃体与视网膜紧密附着点之一的黄斑中心凹组织瞬间被撕裂,然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的过程。

★3 临床特点闪光感致。

眼前黑影飘动。

视力减退。

眼底检查:黄斑区可见一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的孔洞,裂孔大小不一,大者1PD,小者针尖大小,一般为1/2~1/4PD。

裂孔的基底部为暗红色(为深层脉络膜血管的颜色)。

视野检查:可发现与黄斑裂孔相对应的中心或旁中心暗点,视野损害以2~3 度多见,5 度以上较少见,周边视野无损害。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全层黄斑裂孔表现为荧光透见,外板层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窗样缺损,内板层孔表现为微弱的透见荧光,如接近全层裂孔则表现为窗样缺损。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全层黄斑裂孔的OCT 图像表现为黄斑区深达色素上皮层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缺失,孔边缘清晰且周围的视网膜增厚,视网膜下可有或无积液,伴有或无玻璃体后脱离,有时可见玻璃体后界膜对黄斑的牵引;板层裂孔则表现为中心凹外形变陡,部分神经上皮层缺失。

OCT操作与阅片

OCT操作与阅片
神经感觉层脱离 神经感觉层脱离 神经感觉层脱离
均出现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的隆起、脱离
脱离的下方为液 性无反射光学空 腔 对下方组织无遮 蔽效应 色素上皮清晰可 见 脱离下方有高反 射信号 反射信号介于前 两者之间
鉴别点
对下方组织有遮 蔽效应
色素上皮有时不 可见
介于前两者之间
色素上皮可见
浆液性、出血性、纤维血管性视网膜 色素上皮层脱离(PED)的鉴别

二、视盘
1. ONH 2. GCC 3. Angio Disc 4. 3D Disc
OCT的操作

OCT的操作要求: 1、黄斑区疾病的常规扫描: 十字交叉扫描 、格栅扫描、 水肿时加扫:MAP 根据要求追加:enface、Angio Retina
2、视盘疾病的常规扫描:ONH 、GCC
OCT的阅片
视网膜全层凹陷脉络膜缺损视网膜全层凹陷脉络膜缺损常见疾病的常见疾病的octoct图片图片dmedmeamdamd干性干性craocraocrvocrvobrvobrvo黄斑裂孔黄斑裂孔黄斑前膜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拉玻璃体黄斑牵拉视网膜劈裂视网膜劈裂pcvpcvcsccsccnvcnv小柳原田综合征原田综合征thankyousuccess202020203355可编辑可编辑pcvpcv黄斑裂孔常见常见octoct图片的鉴别图片的鉴别出血与硬性渗出的鉴别oct表现出血相似点均表现为高反射信号可出现光学阴影和屏蔽效应鉴别点可位于视网膜前内下也可位于色素上皮下多位于深层视网膜屏蔽效果非常明显屏蔽效应量少时无量多时有团状点状颗粒状较多时可融合在一起脉络膜新生血管与机化瘢痕的鉴别oct表现脉络膜新生血管机化瘢痕相似点均表现为高反射信号鉴别点中高反射信号高反射信号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病灶内部信号相对均匀病灶边界有时不清病灶内部信号相对均匀致密病灶周围常有出血渗出和积液病灶周围少有出血和积邻近组织水肿增厚邻近组织萎缩和变薄视网膜劈裂与视网膜脱离的鉴别oct表现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相似点均出现视网膜总体厚度增加出现低反鉴别点低反射腔隙位于视网膜层间腔隙内存在柱状连低反射腔隙位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下腔隙内没有柱状连浆液性出血性渗出性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的鉴别oct表现浆液性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出血性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渗出性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相似点均出现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的隆起脱离鉴别点脱离的下方为液性无反射光学空对下方组织无遮蔽效应色素上皮清晰可脱离下方有高反射信号对下方组织有遮蔽效应色素上皮有时不可见反射信号介于前两者之间介于前两者之间色素上皮可见浆液性出血性纤维血管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的鉴别oct表现浆液性ped出血性ped渗出性ped相似点均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隆起脱离鉴别点rpe条带拱形隆起条带变细光滑反射增强rpe条带拱形隆起条带变细光滑反射增强rpe条带扁平隆起可出现增厚不均匀不光滑不连续中高反射信号脱离的下方为液性脱离下方有中高反射信号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对下方组织没有遮蔽效应对下方组织有明显的遮蔽效应对下方组织有遮蔽效应有时可见完整的bruch膜看不到bruch膜通常看不到看不到bruch膜视盘oct的阅片谢谢谢谢thankyousuccess202020203355可编辑可编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yAnG
相关检查 视野检查:与黄斑孔相对应的中心或旁中
心暗点。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全层黄斑孔一般表
现为透见荧光,若视网膜色素上皮未受 到损害,荧光血管造影可表现为正常。 OCT检查:为黄斑裂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提供了金标准。可以直观的观察裂孔的 大小、形态。
LoGyAnG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MH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黄斑区视网膜 组织的损伤,在视网膜内界膜至色素上皮 层发生的组织缺损。
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曾受过眼外伤或高度近 视的人中。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 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 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 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 暗、变形等。
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7、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而
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
LoGyAnG
分类: 按程度可分为:全层裂孔和板层裂孔。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黄斑裂孔和特发性黄 斑裂孔。
临床上常分为以下三类: 1、特发性黄斑裂孔; 2、外伤性黄斑裂孔; 3、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后两者可出现视网膜脱离,特别是高度近视合并黄斑
裂孔。
LoGyAnG
发病因素及机制
LoGyAnG
(一)、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 适应证 :发病时间短,存在玻璃体后脱离,无明确玻璃体-黄斑
牵拉,无严重PVR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填充 玻璃体切割适应证: 1、合并PVR者,视网膜出现固定皱褶 2、黄斑裂孔周围出现前膜,将影响术后裂孔闭合,需在玻璃
LoGyAnG
LoGyAnG
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
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
黄斑裂孔不伴有网脱者,严密观察;
伴有网脱者,手术治疗。对有网脱倾 向者,予氩激光治疗,封闭裂孔,预 防网脱。
1期的黄斑裂孔可自行愈合。 对2-4期的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时采
用或者不用内界膜剥除,同时应用气 体填充物是有效的。
LoGyAnG
黄斑裂孔3-D OCT表现
LoGyAnG
特发性黄斑裂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oGyAnG
特发性黄斑裂孔
LoGyAnG
特发性黄斑裂孔
LoGyAnG
外伤性黄斑裂孔
LoGyAnG
外伤性黄斑裂孔
LoGyAnG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体手术中剥除 3、单纯玻璃体腔内注气,如无手术操作问题而视网膜未复位
者,可行玻璃体手术,多数情况为黄斑裂孔周围玻璃体牵拉 未解除 (三)、封闭黄斑裂孔 1、黄斑周围冷凝或光凝术 2、生物因子 :自体血清、自体浓缩血小板、TGF-β2
LoGyAnG
特发性黄斑裂孔激光治疗
LoGyAnG
特发性黄斑裂孔
发病因素
它主要由炎症、外伤、中毒、变性与高度近视等所致的长期黄斑囊 样水肿发展而来。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生在老年人无其他诱发眼病相对 健康眼,多见于女性,病因不清,目前认为玻璃体后皮质收缩对黄斑 的切线向的牵拉力起到重要作用。
有关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主要有3个理论: 1、外伤理论(traumatic theroy); 2、囊样变性及血管理论(cystic degeneration and vascular theory); 3、玻璃体理论(vitreous theory)。
LoGyAnG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用眼睛,避免形成近视。切忌
"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
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

2、不吹太久的空调, 避免座位上有气流吹过,并在座
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边的湿度。

3、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
LoGyAnG

延斑
L o G
安 大

y A n
学 咸

G阳


眼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眼科
Macular hole(MH)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
1 黄斑裂孔的定义及分类 2 发病因素及机制 3 临床表现 4 黄斑裂孔的分期
LoGyAnG
5 诊断要点 6 鉴别诊断
7 治疗及预后 8 预防措施
LoGyAnG
菜、粮食、鱼和鸡蛋。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5、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
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LoGyAnG

6、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
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
LoGyAnG
临床表现
黄斑全层裂孔者视力显著下降(多在0.5 以下),中央注视点为暗点;裂隙灯前 置镜检查可见裂孔处光带中断现象; OCT检查可直观显示玻璃体后皮质与黄 斑裂孔的关系,及黄斑裂孔处组织病变 状况,对黄斑裂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 供了金标准。
LoGyAnG
黄斑裂孔的分期
根据发病机制,Gass将特发性黄斑裂孔分为4期: I期为裂孔形成前期,仅中心凹脱离,视力轻度下降,中 心凹可见黄色斑点或黄色小环,约一半数病例会自发缓 解; II期~IV期为全层裂孔,II期裂孔<400um,呈偏心的半 月形、马蹄形或椭圆形; III期为>400um圆孔,II~III期时玻璃体后皮质仍与黄斑 粘连; IV期为已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较大裂孔,可见Weiss环。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1.中心视力明显下降。 2.查眼底可见裂孔为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清楚并稍内陷,底部呈深色,有 黄白色小点。
3.裂孔缘视网膜呈灰白色,四周可 见放射状条纹。裂孔小者1/4、大者1 /3乳头直径。有时裂孔附近可见到半 透明的盖膜。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OCT表现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鉴别诊断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LoGyA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