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论教养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8论教养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思量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 .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普通特点。
明确:第一部份(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份(3—12) :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照,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份(13—17) :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份(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 段,思量第1 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 段,思量以下问题。
(1)第3 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起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 段与5—10 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 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 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照,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8《论教养》公开课课件
论教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 于论教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 提高,论教养将成为未来教育的
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论 教养的方式和手段也将不断更新 和完善,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
异化,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论教养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与国际 接轨,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 和方法,推动全球教育的共同发
教养产生影响。
社会活动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 ,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同理心,提升其教养水平。
PART 04
论教养的实践与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良好的教养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不侵犯他人的隐私和
尊严。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用语,主动向 他人问好,告别时道别
。
关爱家人
关心和照顾家人的需要 ,尊重家人的意见和决
教养是个人素质和社会文 明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教 养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 谐,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论教养》,引 导学生认识到教养的重要 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道德品质。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掌握《论教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 方法。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养风范。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 学习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来 培养孩子的教养。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 道德品质、礼仪礼貌和行为习 惯等方面,全面提升孩子的个 人修养。
PART 03
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养
家庭教育对培养良好教养的影响
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培 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责 任感,促进孩子形成积极 向上的性格。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论
反正举例
教
阐述真正的教养的表 现
养
正面论述
优雅风度的表现
剖析“优雅风度
养成优雅风度的应遵守的准则
教养 的本 质是 尊重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推荐阅读: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 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应当 尊重哥哥姐姐,这样兄弟 姐妹就能和睦相处并且减
添加标题
少冲突,在这和睦当中就 存在着孝道。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不论是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
都应该让年纪大的优先、年纪小
的在后。
添加标题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他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拥就是“教养”的具体表现吗
?
添加标题
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教养是优雅风度的内在基础
添加标题
四、再读文章 梳理思路
首先,开门见山,引入论题:什么是
真正的教养?
其次,把无教养和有教养的表现进行
添加标题
对比,指出有教养的核心就是尊重他人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 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这样写有什么添好加标处题 ?
这是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更加突出强
调了作者对“教养”的认识,使观点更
加鲜明、突出,给人以教育意义。
同时,列举生活中的细小事例,真实可
添加标题
信,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是运用
举例论证的作用。
由“教养”转向“风度”,
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养》教案
(4)针对不同场景,灵活运用文明礼仪,提高交往能力。
举例:
-在讲解教养内涵时,通过对比分析教养与礼貌、礼仪的区别,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在分析作者观点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教养原则;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教养与礼貌、礼仪的区别。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教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教养在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观点分析、讨论交流、实践应用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教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教养习惯。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8课《论教养》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理解教养的内涵,认识到教养对个人品质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作者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
3.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提升自身教养;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共同探讨教养问题;
5.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对教养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运用。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着重强调了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并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教养与礼貌、礼仪的区别。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难点内容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采取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8论教养 【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作,任太守)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4)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 (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浊浪排.空. (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一个有教养的人, 总是让人沐浴春风,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敬,那么, 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 乔夫的《谈教养》。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是 20 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 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 命。17 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 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 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 1946-1953 年,在列宁格勒大学 任教授。1971 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 年, 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 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 20 世纪苏联的知识象征。
二、探究写法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 活中的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 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三、语言赏析
1.语言生活化,针对性强,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教养》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2.学会运用《论教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选择《论教养》中的几个重要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2.运用《论教养》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与《论教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阅读与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章或几篇《论教养》进行阅读,并讨论以下问题:- 作者阐述的教育理念有哪些?你赞同哪些理念?为什么?- 作者提出的教育方法有哪些?你觉得这些方法对教学有何影响?- 你在学习上有哪些问题和困惑?如何运用《论教养》的理念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从讨论中选出代表,进行小组展示。
展示时,小组成员可以轮流发言,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心得体会。
4. 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内容,对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行点拨和引导。
重点强调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教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
5. 教学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设计几个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6. 学生展示和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
并进行同学评价,对优秀的展示进行表彰和肯定。
7. 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论教养》的重要性和对教育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质量;2.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示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3.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思维能力;4.学生的作品和口头报告的质量;5.学生对《论教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论教养》课本及相关参考资料;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明确:第一部分(1、2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段):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看书,讨论。
理清课文的基本内容。
作者介绍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3)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函养的人。
(4)有教养的人允喏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
(5)是出于无聊,是附拥风雅
庭—霆 莫—漠 函—涵 喏—诺 拥—庸
3、“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段话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听,想。
用现实生活中的没教养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8《论教养》一等奖优质公开课
8《论教养》一等奖优质公开课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教养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教养?为什么说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呢?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教养的含义和培养良好教养的方法。
5. 实践演练教师设计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所学,如礼貌用语、排队等候等。
6.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造句、连线等。
8.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良好教养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教养的重要性培养良好教养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良好教养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包括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教养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教养?为什么说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呢?”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
列举生活中有失教养的事例,结合文章内容,提出改正建议。
板书设计
9论教养
第一部分(1)提出论点:良好的教养可以得之于自身。
第二部分(2~12)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7)论述怎样做到有真正的有教养(风度优雅)。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强调论点。
课后反思
概括课文第13~17节的大意:
13节:从书籍里学习优雅风度,难以知因
14节:从家庭里学习优雅风度,难以速成
15节:依靠搜集学习优雅风度,难以全面
16节: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是一种关照态度。
17节:如何关照他人,做到风度优雅。
论述思路:
第一部分(1)提出论点(论题):良好的教养可以得之于自身。
第二部分(2~12)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2.(1)喧嚣是指炫耀自己的成就:(2)无论命运多么不公,都没有一丝怨慈,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始终保持外表的干净与得体。
3.举例对比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
4.原句: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心得: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干净,那么我们国家自然会民风淳朴,政治清明。就像疫情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为疫情控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终我们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五、拓展迁移
阅读《补充习题·论教养》“拓展阅读”——《“干净”是最好的气质》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2.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结合语境,写出第③段中加点词“喧嚣”的意思。
(2)联系前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
3.根据第②段内容填空。
论教养教学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字叫教养。
--- 苏霍姆林斯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养是有教养人第二个太阳。
--- 赫拉克利特
第3页
学情 诊疗 作家作品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1906—1999
1938年,入列宁格勒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一生都献给了他祖国, 成为20世纪俄罗斯知识象征。
“假如……那么……”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 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不一定真实存在; 经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结论,符合人们思维; 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人觉醒。
第12页
拓展 延伸 积累利用
本文主要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例子, 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详细表现。
对比论证
第5-10段每一段都是经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 表现,表达了没有教养详细指向。 第二部分前两层先谈“无教养”例子,再谈“有教养”表 现,这么对比起来,更能表达真正教养。
第13页
拓展 延伸 积累利用
主要内容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现象, 探究“真正教养”和“优雅风度”本质, 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 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教养和优雅风度, 指导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教养人。
第4页
学情 诊疗 生字、新词
恪守 ( kè) 允诺 ( nuò ) 自持 ( chí) 汲取 ( jí) 扭捏 ( niē )
箴言 ( zhēn ) 贸然 ( mào ) 尴尬 ( gān ) 涵养 ( hán )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8课*论教养【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的写法。
3.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的写法【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情境导入】同学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但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当见一个人第一面后便能自己得出结论,这个人谈吐方面如何,做事态度如何等等,这就涉及了教养的问题。
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有教养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论教养》告诉我们其中的答案。
【新课解读】一、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速读提示及要求:1.了解作者,画出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本文论点。
3.理清本文的思路。
明确:1.积累字词(1)作者名片: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重点字词: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自持.(chí)汲.取(jí)遵循.(xún)箴.言(zhēn)尴尬.(ɡà)贤.达(xián)大发雷霆.(tínɡ)随心所欲.(yù)一意孤.行(ɡū)自吹自擂.(léi)矫揉.造作(róu)附庸.风雅(yōnɡ)扭.捏作态(niǔ)絮.絮叨叨(xù)随机应.变(yìnɡ)(3)理解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恪守:严格遵守。
箴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
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
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论教养》是一篇探讨教养的文章,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研究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以及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研究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在于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以及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学生需要研究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在课堂上,老师会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检查预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接着,学生会初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论题,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然后,学生会深入研读文本,探究教养的本质和具体表现。
在文章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庭中,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教养,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
不拘小节的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同时,文章也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如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动不动就对妻子儿女大发雷霆,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等。
相反,一个有教养的人表现在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无论何时何地,言行举止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等方面。
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研究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并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研究做个有教养的人。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现象来论证“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表现,使读者更能够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观点。
2)对比论证。
作者通过对比“有教养”和“无教养”,以及“优雅风度”和“错误观点”,突出了真正的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使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阐释论证。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细节的阐释和深入探讨,从而更加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方式,使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8 论教养 精品课件(大赛一等奖作品)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 义。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 重要性。
新课导入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走近作者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第1段与第3段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1段的作用: 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
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
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第3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
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
论家。
字词积累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kè)守】严格遵守。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
样子。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
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说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2)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 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 稳重随和。
(4)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
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
品味语言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9《论教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9《论教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论教养》教材分析《论教养》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文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表现的讨论,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还需在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1.借助旁批,明析论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明确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3.联系生活,着眼小事,学做有教养之人。
教学重点1.借助旁批,明析论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明确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1.联系生活,着眼小事,学做有教养之人。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看董卿采访许渊冲先生视频,说说:董卿的言行让你有什么感受?师:董卿优雅的举止、不凡的谈吐,显示了主持人良好的教养。
美人会老去,但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吗?“教养"与“风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面吧!(板书课题)2. 从题目中你读到了哪些有效信息?论——议论文体;教养——论题。
明确学习目标1.借助旁批,明析论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明确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3.联系生活,着眼小事,学做有教养之人。
作者名片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
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论之有纲——寻论点快速浏览课文,结合旁批,思考并整合文章的中心论点。
温馨提示:⑴论点是表明作者观点的、完整的、陈述性的语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教案: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教养的定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b.掌握有关教养的礼仪规范和日常行为准则。
c.学会尊重他人,提高自身教养水平。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教养的体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教养的定义和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教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教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教学难点
a.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养知识,提高自身教养水平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以加深理解和应用。
-举例:通过设定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模拟展示有教养的行为,如在学校、家庭、公共交通等场合。
b.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
-细节2:分析教养对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b.常见的教养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细节1:列举不同场合下的基本礼仪要求。
-细节2:介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如排队、礼让等。
2.教学难点
a.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养知识,提高自身教养水平
-细节1: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教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细节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教养行为。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 论教养》【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 论教养》【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观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人生,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确作者的观点。
学习难点:赏析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来自哪里?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 ,20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 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
论教养获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论教养获奖教案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养则是培养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教养能够培养出有素质和良好价值观的下一代,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聚焦于教养获奖教案,探讨如何通过优秀的教养方法使教育更加有效,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第一部分:教养的重要性教养是一种行为和态度的塑造过程,旨在引导孩子正确行为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教养能够帮助孩子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技能,使他们成为自律、道德和负责任的人。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教养对孩子的全面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教养获奖教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第二部分:教养获奖教案的特点教养获奖教案的特点在于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
相对于传统的惩罚教育方式,教养获奖教案更加注重建立正向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潜力和主动性。
教养获奖教案通过奖励学生积极的行为,如课堂纪律的遵守、团队合作的表现等,激励学生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
第三部分:教养获奖教案的实施方法实施教养获奖教案需要合理安排和优化课堂教学,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1.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标准: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鼓励学生努力工作并表现出色。
这可以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来实现。
2. 建立奖励体系:教师可以设立奖励体系,根据学生的表现设立相应的奖励。
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表扬信、班级荣誉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学习。
3. 激发学生自主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潜能。
4. 培养团队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定期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激励学生们更加团结协作。
5. 建立家校互动:教育并非单方面的工作,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
8《论教养》优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论教养教学设计一等奖《论教养》公开竞赛课获奖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谈话导入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2.生难字词“论”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题目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等。
2.找出本文论证的论题。
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3.理清论证思路:五、研读文本,深层探究(一)论教养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人往往注重外在的形象,在家里却不拘小节,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2.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3.一个有教养的人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4.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5.第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有利于突出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
(二)论优雅风度不一样。
“论教养”是先提出论题,然后再围绕这个论题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论风度”则是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引出一个错误观点,然后再批驳这个错误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我”认为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他们或许认为个性、随意便是自我,为什么我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呢?随着本性不是更好吗?于是有了上面的错误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论教养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3.速读13—17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明确: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明确: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
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
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4.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目标导学三:品味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特色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谦让和礼让,无论民百姓。
明确:(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2)“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目标导学四:小结整合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目标导学五:学以致用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三、板书设计论教养利哈乔夫(1—2)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3—1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13—17)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18)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1.这篇议论文文字浅近,说理透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2范进中举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夸张、讽刺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4.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明确: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
范进中举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务员了呢?欲知究竟,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作品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
受家族的影响,他少时热衷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
不过,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
特别是在他的父亲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他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
吴敬梓性情豁达,不善治家,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
经历了由富到贫之变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
正因为其个人经历,使他对当时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之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卑劣的社会习气,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教学提示】可参考光盘教学素材做详细补充说明。
目标导学二:掌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形象1.快速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并简要概括内容。
明确:本文可分为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1):中举后喜极而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的,请同学制作明确: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跃然纸上。
他们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白眼相加。
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富贵,受尊敬,不中举则被人看不起。
深刻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3.简要说说范进中举前后又有哪些变化。
明确:中举前,每日少饭食,乡试无盘缠,家贫不得已要卖鸡换米煮粥;畏惧岳父大人,对胡屠户唯唯诺诺。
中举后,高兴发疯,清醒后,对张乡绅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对胡屠户是势利虚伪。
目标导学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分析胡屠户】1.分别找出在范进中举前后,有关胡屠户语言、行为描写的语句。
示例: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
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2.胡屠户的言行,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分析范进】采用分析胡屠户的方法,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来。
示例: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统治阶级行列。
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
②虚伪。
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
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师总结:范进是一个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分析众乡邻(包括张乡绅)】中举前,范进的生活非常穷苦,但文章并没有写到众乡邻(张乡绅)的身影,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出后,众乡邻(张乡绅)有送钱的,有送鸡蛋的,张乡绅还直接送银攀亲,当范进发疯时,大家都很着急,并且积极地想方设法,这些反映了什么?明确:反映了当时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世风。
目标导学四:研读文本,探究文本讽刺艺术1.文中有很多情节,看似非常可笑,请试着画下来,并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什么?示例:(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丑态。
(2)挨了一个巴掌之后,范进才从疯态中清醒过来。
(3)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丑态……明确:这些语言在可笑的背后是对人物丑恶灵魂无情的嘲讽,用笑的方式去表现人物的可悲之处,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
这就叫作讽刺。
【教学提示】范进中举的悲喜变化及影响,不是一个个案,应该推而广之,通过范进一个人去解读一类人,所以教师可以多找几个古代读书人的例子,以求学生对范进喜极而疯的故事有一个更深层的理解。
2.结合下面几句话,说说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讽刺的效果的。
(1)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明确:将范进中举后的疯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表现出对文人半生蹉跎只为求取功名的悲哀,疯是“喜极而疯”,而作者正是用这喜极的状态表现当时士人的悲哀。
(2)“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明确:作者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前写胡屠户的刻薄,后写胡屠户的谄媚,前后嘴脸截然不同表现出世风之庸俗。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