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8世纪服饰
十八世纪中西女性服饰差异
十八世纪中西女性服饰差异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融入其中。
中西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尤其在十八世纪,中西方服饰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层面,极具欣赏和研究价值。
通过对比这个时期的中西方女性服饰特征,来进一步了解本时期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深远影响。
一、十八世纪中国女性服饰的特点。
十八世纪中国女性服饰主要表现在清装的特点变化上,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
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
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
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
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
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
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
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
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
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
18世纪的欧洲服装优秀课件
本章知识点
18世纪欧洲艺术风格——英国的田园风格、法国 的洛可可风格、法国的古典主义风格的特色;法 国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代及法国大革命时期主 要的男装与女装款式及特征。
学习目标
了解洛可可艺术对服装发展的影响,掌握法 国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代以及法国大革命 时期典型的服装样式。
帕尼埃(pannier)
19
20
路易十五时代 (1730-1770)洛可可 鼎盛期
1. 帕尼埃:前后 扁左右宽的椭圆形裙 撑托起的向两侧突出 膨大的臀部,腰部以 下呈长方形;由紧身 胸衣将躯干在腰部以 上束裹成平挺的圆锥 体,正视呈倒三角形, 有丰富装饰的肚兜强 化了倒三角型的轮廓。
21
22
23
(lace)、花朵(flowers)、蝴蝶结 (bow)、缎带(ribbon)、堆褶(puffed up)这种花样繁多的装饰物在服饰上的大量 运用就是洛可可时期典型的服饰特点。 其装 饰效果突出了女性的妩媚、娇柔和男性的细 腻、精致 ③: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思想的开化都 对洛可可时期的文化发展起到影响和促进的 作用。
1770-1789)洛可可衰落期 洛可可→新古典主义 服装:人工形→自然形 波兰式罗布:体积变小,裙长变短。
41
1、男子服饰
➢ 1760年,男士上衣开始 去掉多余的量,衣摆不 再夸张,缓解了紧束的 腰身,这时上衣称为 “夫拉克”(frock),最 大特点是门襟自腰围线 起斜着裁向后下方,这 是向下个时代的燕尾服 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现 在晨礼服的始祖。
36
37
38
39
整体特点:
洛可可服装的显著特点是柔媚细腻、
洛
纤弱柔和,这使整个服装风格趋于 柔美化、繁复化。
洛可可风格18世纪时代服装
讽刺版画:
“无聊的 趣味,愚蠢 的夫人”。
2. 女子的帽子
3. 女子的鞋 高跟鞋、大量使用丝绸、织 锦、缎子、亚麻布做鞋面。
洛可可时期的尖头高跟鞋,织锦缎刺绣加上缎带蝴蝶结,优雅秀丽
第三节洛可可服饰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
• 洛可可服装的必备要素包 括夸张的裙撑、打褶的花 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 裙、印花布料。
• Dolce&Gabbana200 9秋季女装成衣系列仍然 是美妙的洛可可风格的延 续,设计师大量采用皱摺、 蕾丝等古典工艺的元素, 处理成灯罩状的连身裙在 秀场上频频出现,丝绸、 锦缎和天鹅绒等材质的运 用使本季的成衣系列更易 于穿着和打理。
• 还有09/10秋冬男士成衣 秀也尽显洛可可式的浪漫 皇室风格。
男装发展到洛可可时期样式已经定型是现代西装的原型1760年后男装改变的重点为1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常伴随前短后长的设计2外套出现领子的设计3袖子变成贴合手臂4背心长度变短无袖及有翻领的设计二洛可可时期女子服饰1
洛可可艺术下服装的发展与演变
• 洛可可(Rococo)小石头,小沙砾, 后来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装饰形式。
• 女性为什么热衷于紧身胸衣,据记载, 当时这种胸衣的长期使用,女子平均寿 命只有35岁。 • 还有为何用裙撑增大体积的下半身?
花边、缎带、蝴蝶结,褶饰等 装饰手段登峰造极
• 3.路易十六时代( 1770~1789)
• 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样 式兴起的转换期。
• 这个时期开始从洛可可“优美但轻薄” 的文化向“朴素、高尚、平静而伟大” 的古典文化转移,此倾向被称为新古典受波兰服装 影响出现了波兰式罗 布,其特征是裙子在 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 窗帘似的向上提起, 臀部出现三个柔和地 鼓起的布团。
十八世纪宫廷服饰与玛丽·安托瓦内特
《十八世纪宫廷服饰与玛丽·安托瓦内特》作者:Catherine Delors在北欧的皇室藏品中,确实还有一些宫廷服饰被保存至今——比如瑞典皇后索菲娅·玛格德莱娜的加冕礼服(见下图,索菲亚王后成婚时,法国正值路易十五治下,所以当时的宫廷礼服,风格款式与大革命前夕法国宫廷的流行款式几乎相同——译注)这套礼服是在巴黎订做的,由银色布料制成并拼接起来。
同所有法国宫廷礼服一样,它由三个独立部分组成:紧身胸衣、裙子以及裙裾。
毫无疑问,欧洲所有宫廷在18世纪都采用了凡尔赛式的宫廷服饰。
注意下裙撑的宽度(从正面看——译注):足足3米(12英尺!)!而厚度则不超过两英尺(从侧面看——译注)——这就使得礼服本身成了一个扁长的椭圆形(俯看——译注)。
这件礼服的后视图(见下图),则给了裙裾长度一个直观概念。
18世纪宫廷服饰的风格——包括男装也包括女装——产生于凡尔赛宫路易十六治下最后的十年间,此后一直不变,直到大革命爆发为止。
这并不意味着宫廷盛装就不受时尚潮流的影响:织物、色彩、缎带以及其它装饰性元素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幻——但服装本身的剪裁样式,是始终如一的。
宫廷服饰的穿著有着极严格的规定。
身着宫廷礼服本身,是为拥有王室血统的王后、公主以及“被引见的”贵妇所保留的一种特权——我在先前的“宫廷服装”和“向王后举行的引见仪式”中已经提到过这一点。
在正式场合穿著宫廷礼服,是每个有权这样做的宫廷贵妇的强制性义务,即使她是王后本人。
唯一可被接受的通融只有怀孕,此时再去穿那种紧身款式的胸衣显然不合适——就用一种名叫grand corps(一种特制的紧身衣)的内衣盖住整个腹部。
威尼斯大使前来凡尔赛呈递他本人的委任书,玛丽·安托瓦内特(路易十六的王后——译注)就曾为自己因怀孕而无法穿著宫廷礼服,向大使表示歉意。
如果她不致歉,那么她在那样一个场合身着常服的行为,就会被解读为一种严重的蔑视,由此引来一场外交纠纷。
第五章18世纪服饰
第五章18世纪服饰
• 2、掌握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 运用。
• 3、理解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风格以及对现代服装
的影响。
第五章18世纪服饰
教学内容
第一节、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一、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 第三节、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第五章18世纪服饰
用金属、第鲸五骨章1制8世成纪的服裙饰 撑
第五章18世纪服饰
紧身胸衣
18世纪女子更富有装饰性的服装
第五章18世纪服饰
(3)、路易十六时代(1770~ 1789)
• 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 样式兴起的转换期。开始从洛可可“优 美但轻薄”的文化向“朴素、高尚、平 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此倾向被 称为新古典主义。
第五章18世纪服饰
第一节、洛可可时期、新古典 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 一、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
•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罗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
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
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
西方16-18世纪服饰及装饰元素
洛可可时期的女装其特征是 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 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 起罗 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 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 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 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 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 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 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 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 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 状
18世纪中叶,英国进入产业革命期,男 装为之一变,典型的穿法为:夫拉克+基莱 +克尤罗特 ——(图-6)
1760年,男上衣开始去掉多余的量,衣 摆不那么向外张了,缓解紧束的腰身,变得 实用多了,这种上义称作夫拉克( frac,英 国称frock)其最大特点是门襟自腰围线起 斜着裁向后下方,这是向下个时代的燕尾服 (tsil coat)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现在的晨礼服 ( moning coat)的始祖。它的用料仍是丝绸, 常有印花或条纹图案。1780年,英国出现 了毛料夫拉克,这种朴素、实用的英国式夫 拉克从此成为男服的定型。英国也确立了男 装流行的主导权。与此同时,华美的阿比随 之变成礼服。与外衣的变化相呼应,里面的 宝贝斯特短缩到腰围线或略长一点,贝斯特 的袖子也没有了,出现了现代西式背心的前 身“基莱”(gilet),基莱前片仍用华丽的 面料,而平时看不见的后片则用朴素、廉价 的布料或里子制作。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 一块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 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 前身。
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 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巴洛克虽然承袭矫 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 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 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十八世纪中法女装文化对比
十八世纪中法女装文化对比18世纪,法国和中国都是世界上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各自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
在这个时代,女性的服饰文化在两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不同的国家里面,女性的服饰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今天我们来对比一下18世纪中法女装文化的差异。
18世纪,法国的女性服饰文化主要表现为豪华、精致和繁复。
当时的法国是欧洲的时尚之都,其女性服饰以奢华和浪漫著称。
贵族阶层的女性穿着金碧辉煌、绸缎繁花、蕾丝流苏的礼服,手腕、颈间点缀着珠宝,头戴华贵的帽饰,整个人宛如一个闪耀的贵族夫人。
而普通阶层的女性也追随着贵族的风尚,穿着样式虽然简朴,但也不乏优雅的风采。
整体来说,法国的女装文化在18世纪呈现出一种奢华、精致的特点。
18世纪的中国女性服饰文化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女性服饰以简洁、典雅和含蓄而著称。
贵族阶层的女性穿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旗袍和汉服,以淡雅的色彩和精致的刺绣为主,尽显东方风情。
而普通百姓女子的着装则更加注重实用和朴素,主要以宽袍、披肩等为主,更多地反映了朴素、宽松的风格。
18世纪中国女装文化呈现出一种典雅、朴素的特色。
在服饰材质上,法国女装注重绸缎、丝绸、蕾丝等贵重的面料,贵族女性的服饰更是以珠宝和金银制品点缀,表现出奢华的特点。
而中国女装则更加注重棉麻、丝绸等天然面料,而在贵族女性方面也注重使用贵重的面料和精致的刺绣,但整体来看仍然比较朴素。
在服饰款式上,法国女装注重身材的线条和曲线,礼服的裙摆常常较大,以突出贵族女性的身份和地位。
而中国女装注重的则是典雅和大气,更注重服饰的整体效果,无论是旗袍还是汉服都注重展现女性的曲线。
在色彩搭配上,法国女装注重明媚的色彩,以金黄、宝蓝、艳紫等颜色为主,富丽堂皇。
而中国女装更加注重含蓄的色系,以灰、墨、绿、粉等色彩为主,表现出一种典雅内敛的气质。
在装饰和配饰上,法国女装注重精美的配饰和装饰品,包括项链、手镯、手套等,使用各式各样的珠宝和钻石。
17-18世纪欧洲贵族女装款式演变
17-18世纪欧洲贵族女装款式演变,时尚三五年就一个变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虽然比不上现在潮流变化快,但也不是什么十年八年都要穿一成不变的东西,现在很多影视剧根本不注重这一点,时代跨度半个世纪但女装还是奶奶辈儿的款式。
英国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服装演变-1
18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18
世
纪
女
子
更
富
有
装
饰
性在服装如此精美、奇特而且款式
香粉假发,花边绉领,鲸骨撑起 的多变的形势下,妇女的头饰异军
一层层宛若波浪翻涌般的蓬蓬裙,服突起。18世纪70年代,喜爱时髦装
使女性置身于花朵般层叠绚目的 装束的妇女开始对别出心裁、标新
包围中。
立异的发型和头饰穷追不舍。
男子夸张的帽子和更紧瘦的外衣
18世纪男服风格及演变
男子服装开始趋于严 肃、挺拔,优美同时 富有力度的男服。 男服在18世纪中走过了 一个由女性化回归到 男性化的全过程。
18世纪中叶英国的男女服装
18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18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妇女们将兴趣转向了东方 的景物纹样和吉祥文字,想通 过精致秀丽之风表达出自己对 大自然的渴望。这种对服装的 趋新趋异思潮,自然又使罗可 可风格在服装上的体现,呈现 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
18世纪男服风格及演变
18世纪初期,随着路易十 四逐渐年迈,社会变化的速度 也日趋缓慢。男服在相当一段 时间里,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尽管这样,服装风格还是悄悄 地从巴洛克那种富丽豪华向罗 可可风格的轻便和纤巧过渡。
18世纪男子短式假发
18世纪男服风格及演变
18世纪后期,男服中的 外衣越来越紧瘦,致使赶 时髦的年轻人,穿着瘦袖 紧腰身的服装,前襟看起 来不可能合拢,那密密的 纽扣不过是装饰品罢了。
19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立领collar
multi-layered cake cutting(多 层次蛋糕裁剪),
荷叶边lotus leaf
high waist (高腰)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五)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五)Because Trio Rococo - Classical Mystery Tour欧洲贵族服饰简述15-18世纪SOURCE-Wikipedia & PinterestWRIGHT-AnnXue | MissMuninnThe Age of Discovery from C.15 - C.18Renaissance ⽂艺复兴时期意⼤利风时代(1450-1510)德意志风时代(1510-1550)西班⽛风时代(1550-1620)Baroque 巴洛克时期荷兰风时代(1620-1650)法国风时代(1650-1715)Rococo 洛可可时期洛可可男装洛可可⼥装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路易⼗五时代(1730-1770)路易⼗六时代(1770-1789)Rococo 洛可可时期Rococo,也写作roccoco,来⾃法语Rocaille,意为⼩⽯⼦⼩沙粒⼩珠⼦。
资产阶级兴起⽽路易王朝开始没落,资本家与贵族地位⽇益接近,⼈们厌倦了充满礼节的庆典,从此享受⾄上的沙龙⽂化诞⽣,这也成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开创的契机。
⼈们在这⾥追求现世的幸福和感官上的享受。
与硬线条细长的哥特风格相对,洛可可以贝壳、忍冬草纹样配合C形、S形的圆滑曲线和不对称纹饰为突出特点。
⾊调⾼明度低纯度,淡雅,⽩底⾦纹最流⾏。
创造出⾮对称、纤细、轻巧、优雅的风格。
以男性为主导的baroque风格被柔弱的rococo⼥性风格所取代。
YouTube上搬运来了这段介绍⾼跟鞋由来及发展的⼩短⽚。
⾼跟鞋在17世纪被路易⼗四赋予了尊贵的⾝份,在18世纪变化出众多款型,在如今,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时尚单品。
⽽它,最初却是为男⼠⽽备。
以 The History of High Heels 作为开头,今天这⼀篇,洛可可男装·特辑。
洛可可男装洛可可男装洛可可时期的男装⼤体基于巴洛克样式,在整个⼗⼋世纪服装服饰特点较为统⼀。
西洋服装史五—近代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现代时期
• 21世纪新生代时装设计师:让· 高尔提、 约翰· 加里亚诺、山本耀司、玛琳· 玛 吉拉 • 这一时期的设计师设计构思更为时尚 前卫,设计的服装款式型更加随意, 极具时代风貌,被成为后现代的未来 之服。 • 在新的世纪里,世界服装的发展,将 在新与旧的交替中进入崭新的阶段。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约翰·加里亚诺 设计的绝世迪奥婚纱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约翰·加里亚诺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约翰·加里亚诺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约翰·加里亚诺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约翰·加里亚诺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约翰·加里亚诺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山本耀司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山本耀司
西洋服装史—近代、现代时期
一、填空
1. 2. 3. 18世纪至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革命的崛起,带动了 的发 展和进步。 、 、 、 、 等面料大量出现, 为服装变革提供了优质的物质基础。 20世纪40年代前后,男装的标准装为: 、 或 、 外着一件裁剪得体的 为主。 19世纪后期女服造型发生了哪些变化? 19世纪至21世纪的设计大师有哪些
西洋服装史
——近代、现代服装史
18世纪—19世纪 20世纪—至 今
西洋服装史—近代时期
• 18世纪至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革命 迅速崛起,带动了服装产业的发展和 进步。 • 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殖民帝国之 间 的战争频繁,使服装造型变化在 时而夸张、时而收敛的曲线中颠簸前 行。
西洋服装史—近代时期
• 男装出现了套装、运动装和军装。 • 女装的紧身胸衣由乳房上部挪至乳房 中部。裙摆出现了小开衩。 • 面料出现了天鹅绒、开司米、府绸、 哔叽绸缎、呢绒等面料。
第五章 18世纪服装文
(1)卡尔玛尼奥尔,原是意大利工人穿的茄克,驳头很宽、有挖兜和扣子。
(2)庞塔龙-长裤,又叫“桑•克尤罗特”是对贵族穿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红、 白、蓝三色条纹毛织物象征革命。与庞塔龙组合穿的有双排扣背心和红色无檐帽。 (3)谬斯卡丹-灰色夫拉克,系绿色克拉巴特,下穿紧身克尤罗特和短靴,手持文 明杖。 (4)昂克罗瓦依亚布尔-长发垂下像狗耳朵一样披散着,或编成发辫戴上两角帽, 穿巨大翻驳领、收腰紧身的双排扣大衣,卡拉巴特在脖子上围数圈,吊裤带吊着克尤 罗特在膝下用缎带系扎,穿翻口皮靴或浅口皮鞋,手持文明杖。 (5)夫拉克的两种形式: 燕尾式-前腰节水平向两侧截断,后边呈燕尾式; 晨礼服-前襟从高腰身处斜着向后裁下来的大衣。 (6)贝斯特,有单排或双排扣,双排扣有翻领的条纹面料贝斯特常常翻出来压在外 衣领子上。
二、新古典主义前期的女装
这种新古典样式的特点是:造型极为简练、朴素,与装饰繁多、矫揉 造作的洛可可风格形成强烈对比;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然样式倾斜。
(1)修米兹•多莱斯(罗布•修米兹),一种用白色细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 式连衣裙,腰际线提高到乳房底下,内有护胸层,袖子很短,袖形为帕夫 袖或爱奥尼亚式希顿的样子,戴长手套,裙子很长垂到地上,形成的悬垂 衣褶像希玛纯,下摆刺绣花卉。穿着的女人被称为“麦尔贝幼兹”与时髦 男子“昂克罗瓦依亚布尔”并称于世。 (2)披肩“肖尔”shawl,常用经编绢网,这种绢网织物叫“蒂勒”,后时 兴开士米的长披肩。
近代分为五个时期:
① 新古典主义时期 (1789-1825) ② 浪漫主义时期 (1825-1850) ③ 新洛可可时期 (1850-1870) ④ 巴斯尔时期 (1870-1890) ⑤ S形时期 (1890-1914)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文化
(第5周)西方服装史第五章洛可可时期
【有华丽刺绣的(贝斯特)背心和朴素的阿比(西服)】
夫拉克---18世纪 中叶,男上衣去 掉多余的量,衣 摆不那么向外张, 缓解紧束的腰身, 这种上衣称夫拉 克。
【现代晨礼服的前身】
基莱---贝斯特短缩至腰, 无袖,即现代西式背心的 前身“基莱”。前片仍用 华丽的面料,而看不见的 后片则用较廉价的布料或 里子制作。
洛可可时期的男装特点
在男装方面,样式已经定型,是现代西装的原型, 1760年后男装改变的重点为 :
1. 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常伴随前短后长的 设计
男性外套出现领子的设计
3. 袖子变成贴合手臂
4. 背心长度变短、无袖、及有翻领的设计
洛可可时期的女装
女装裙子膨大化的性感特征得到强调:
克尤罗特---采用斜纹裁剪, 做得十分紧身,因而不用 系腰带,也不用吊裤带。 起切用黑色天鹅绒制作, 1715年后,多用亮色的缎 子,长度仍到膝部稍下一 点,裤口用3粒~4拉扣子 固定。
领饰---1710年左右,时髦 的年轻人开始使用当时军 装上的一种宽领饰“耐克 斯特克”,1730年普及于 一般男子直到19世纪末。
巴洛克风格宣扬的是视觉上的“混乱”。就拿建 筑物来说,每根柱子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墙上 布满了装饰物,让人分不清楚哪里是墙哪里是天 花板。可以说巴洛克是继承了矫饰主义的艺术。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装以女性为中心,以 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分为三个阶段:黎明期(过渡期)、鼎盛 期、衰落期。
2)高发髻---高发髻用马毛做垫或用金属丝作撑, 然后在上面覆盖自己的头发或加上假发,井挖空 心思地做出许多特制的装饰物,如山水盆景、田 园风光和扬帆行驶的三桅海军战舰等。
16、17、18、19世纪的服装风格(合集)
16、17、18、19世纪的服装风格(合集)第一篇:16、17、18、19世纪的服装风格16世纪服装风格——丝绸服装17世纪服装风格——巴洛克18世纪服装风格——洛可可19世纪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20世纪时装化多样化16世纪服装风格——丝绸服装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丝绸服饰,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料自给,纹样端丽,织物风格偏向厚重;二是造型夸张,尤以西班牙风格最为极端,填充、束身、撑垫等塑形手法广泛使用;三是装饰繁复,多刺绣、切缝和金银珠宝,总体风格浓重奢华;四是品种多样,从礼服长袍、帽子头饰到手绢丝袜,应有尽有。
16世纪初,德国人从雇佣兵的军服上得到灵感,切缝的装饰和剪裁,在男子的服饰中尤为流行,并发展成复杂而极端的样式,盛行于英、法等国,丝绸服装也不例外。
女装的领口上移,抽出碎褶,袖子变瘦,使上身在视觉上缩小,同时,加强下身裙部的膨胀丰满。
这个时期,德国已经强调用填充物塑形,并基本确立了男子服装以上体为重心、女子服装以下体为重心扩张的基础。
1350—1550年在意大利形成的、源于对古典、特别是对古希腊罗马雕塑和建筑的兴趣而持续发展成的一场规模宏大、涉及广泛、并在16世纪上半叶传至北欧的文化、思想、艺术和科技运动。
西洋服装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大约是14世纪到16世纪,服装展示出与中世纪传统的割裂。
现实生活的影响,超越了宗教成见的阴霾,服装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显现;新兴中产阶层出现,渴望向贵族一样炫耀他们的财富。
这个时期由于快捷的交通运输,大大加快了时尚的传播速度;纺织业正欣欣向荣;裁缝同业工会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海外贸易带来奢侈的服饰配件;自我意识的增长使个人的偏好融入时装;建筑艺术也试图在裁剪中得到回应和遵循——从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奢侈品代言的丝绸,不吝成为富庶阶层的用料首选,这时期的丝绸服装以尊贵的血统更彰显出时代梦想的特征。
1、丝绸面料实现产销自给自从552年君士坦丁堡获得制作的秘密后,拜占廷人就自己动手生产出一系列丝绸织品来为皇室制作服装,8世纪的家庭手工作坊已经能够生产出相当复杂的提花织物,丝织业迅速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工业。
18世纪欧洲服饰
18世纪欧洲服饰——从巴洛克到洛可可风格男士服装迁变在历史的长河中,服装从来都是不可缺少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男人也不例外。
在17、18世纪的欧洲,男人们的服装奢侈、豪艳,虽有女性化装饰但又不失男性的力度和宏丽。
17世纪是一个实验和科学发现辈出的年代,是一个思想和言论越来越趋于自由的年代,是一个随着印刷技术进步和文化知识增长而使交流越来越广泛的年代。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和殖民地的扩大,欧洲人的足迹遍及更多地区;和俄国、印度、中国的贸易往来,及与非洲、美洲的联系,给英国和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贵族们带来了无尽的权利,他们被任命去掌管新的领土。
欧洲人在全世界获得了战利品——丝绸、香料、贵重金属、珠宝等。
这一时期,立宪制度、宗教和政治动乱都遍布整个欧洲。
法国在路易十四绝对君主制的统治下变成了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他在凡尔赛的宫廷,以其显赫而奢侈引起了巨大反响。
从17世纪60年代,法国风格不仅支配了文学和艺术的品味,还有礼仪、服饰、家具及装饰,几乎遍及整个欧洲。
为了促进法国时尚发展,巴黎把身着最新潮服装的娃娃送至伦敦,和其他一些工商业中心城市。
英国查理二世,他的母亲是法国人加上他自己也多年流放于法国,他自然会喜欢法国的风格,而他的臣子的好恶则带领着英国贵族和追求时尚者的潮流。
17世纪,男人们在裤子里面穿着麻布内裤,穿着衣身和袖子都很宽大、在侧面接缝处开口的衬衫。
袖子在手腕处收进一根带子里,袖口常有蕾丝花边,可以翻折带外面紧身上衣的袖子上面。
到1615年,大的硬挺褶领日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上浆的松软垂下的褶领。
到1640年,而这双双被垂带所取代。
到1670年,领子或垂带让位给了领带。
在17世纪90年代,领带出现了两个变体。
第一种是司坦克围巾,多数是有蕾丝花边的长围巾,两头可以从外衣的扣眼里穿出来或是卡在一边,然后在下巴下面松松的打个结;另一种是一种大的领结,系在领带两头的下面或后面。
在17世纪期间,男士服装逐渐发展为我们如今意义上的套装。
1618世纪英国服饰与服饰贸易研究
总之,1618世纪的英国服饰与服饰贸易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和借鉴这个时期的服饰文化,我们可以为现代时尚、文化旅游等领 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推动这些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内容
18世纪的英国,贵族服饰作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这一时期的服饰特点、社会背景以及服饰意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 貌和价值观念,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符号学分析
1、材料
在18、19世纪的英国,贵族服饰的材料通常选用高质量的天然纤维,如丝绸、 天鹅绒、皮毛等。这些材料不仅质地优良,而且能够彰显贵族们奢华的生活方式。
2、样式
贵族服饰的样式非常丰富,包括长袍、马甲、燕尾服、帽子等。这些服饰的 样式和剪裁都非常讲究,需要高超的手工技艺。同时,不同的样式也代表着不同 的社会地位和职业。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18世纪英国贵族服饰的特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 一时期,英国社会阶层结构分明,贵族作为社会的上层阶级,对于时尚和服饰的 追求自然也成为了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同时,政治制度的稳定和文化的 繁荣也为服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服饰意义方面,18世纪英国贵族服饰对于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的反映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服饰作为一种社会符号,不仅展示了贵族们的财富和地位,更 体现了他们对于审美和品味的追求。这些服饰特点不仅成为当时人们效仿的对象, 而且对于后世的时尚产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内涵
1、社会地位
在18、19世纪的英国,服饰是社会地位的直接体现。贵族们通过穿着华丽的 服饰来展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这种展示方式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此外,服饰 的样式和颜色也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职业。
2、家族徽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处横向切断的燕尾服样式。
• 庞塔龙时瘦时肥;
•
法国出现了前襟自腰节开始向后斜着 裁下去的夫拉克,夫拉克的两种形式:
• 一、燕尾服
• 二、晨礼服
新古典主义前期的女装
• 造型极为简练、朴 素,与装饰繁多、矫
揉造作的洛可可风格
形成强烈对比;女装 向古希腊、古罗马的 自然样式倾斜。
•
新古典主义时期女装解下了紧身的胸 衣和笨重的裙撑及臀垫,内衣也不穿着, 出现了能够透过面料看到整个腿部的薄 衣型服装样式,服装史上把这个时期称 为薄衣时代。
•
如果说17世纪的巴罗克风服饰是以男 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 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 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 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 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洛可可式服装的 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715~1730年为服装发展的过渡期,
1731~1770年为成熟期,
18世纪中叶男装夫拉克
•
法国男服已经用没有过多
装饰的宽大硬领巾取代了领
结,也减去了衬衫前襟皱褶 突起的花圈儿。
•
男子服装开始趋于严肃、
挺拔,优美同时富有力度的 男服。男服在18世纪中走过
了一个由女性化回归到男性
化的全过程。
洛可可时期的女装(1715-1789)
• 洛可可风格的女服主要是由宫廷贵妇率先穿起的。 特点是袖口制作得精致而复杂,并且带有饰边;带翼
帝政样式时代的女装
• 强调胸高的高腰身,细长裙子,短帕夫袖, 方形领口开得很大、很低。后来裙子变短下摆 变宽,有褶、飞边、蕾丝的缘饰,领口方形为 主,胸口袒露,肩部露的不多,沿领窝装饰叫
“苛尔莱特”的领饰有两层或三层细褶,还有
高领、拉夫领。
•
第三节、服饰材料、色彩和装 饰纹样 从面料图案的表
现手法来看,17世纪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
•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 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
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
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这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 马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来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 大革命之后,跃升为服装款式的代表。
和18世纪,印花面料
逐渐占居主导地位。 欧洲的织物显花技术 由原来的以提花技术 为主,发展成为以印
花技术为主。
•
17世纪中期以后,羊毛织物在市场上 的占有率逐步提高,特别是英国羊毛织 物的出口,为欧洲男装设计提供了很好 的面料。
•
1767年,詹姆斯· 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 发明了珍尼纺纱机。1785年埃德蒙· 卡特赖特
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并成了后来几十年中女
服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具。
(2)、路易十五时代(1730~ 1770)
• 洛可可风在这个时期达到鼎盛, 1740年后,裙撑逐渐变成前后扁平,左 右横宽的椭圆形,据说最宽竟达 4米这 就是巴尼尔裙撑。
•
18世纪中期,宽
身女袍的款式开始
向半紧身的式样过 渡,这种半紧身的 女袍习惯称法国式 罗布。其款式特征
第五章
18世纪服饰
教学目的和要求
•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西洋服装远 古变化至今的过程,把握西洋服装变化 的内在规律。 • 要求学生熟悉西方各个时期的服饰变 化特征,总体把握西洋服饰的风格。进 一步开拓学生创作思维的设计能力。
本章重点与难点
• 重点: 了解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对服饰变化 的影响。理解洛可可风格的女装特点。 • 难点:掌握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在现代服装 设计中的运用。理解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风 格以及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 学时分配:2学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荷叶边、褶裥饰边、环扣、蕾丝和假花。粉色调的运用
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法国进一步巩固了流行的地位。
洛可可时期的男装
• 17世纪形成的三件套到18世纪在款式上逐 渐向近代的男装发展。18世纪初,鸠斯特科尔 改称“阿比”,造型同前,收腰,下摆向外张, 呈波浪状,为使臀部外张,在衣摆里加马尾衬
和硬麻布或插入鲸须。后中缝和两侧缝在下摆
是,上身紧身合体
且平挺,大领口, 衣身常有切口装饰。
•
法国洛可可式女装表现为 有撑环的长裙和紧束腰身上 装相结合的式样 .撑有裙笼的 长裙选用棉布、毛料、丝绸 等面料,造型从腰以下开始 向外扩开,最大圆周尺寸近5 米,以至于带来许多问题, 如上下马车不方便,行走时 影响交通等。
用金属、鲸骨制成的裙撑
起,著名的有切尔卡西亚式
袍服和波兰式袍服。 • 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 了波兰式罗布,其特征是裙 子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窗 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 三个柔和地鼓起的布团。
•
1780年以后 ,出现了女 茄克这是吸收男服的机
能性形式的女茄克—卡
拉科,它上半身紧身合 体,下摆呈波浪形外张, 衣长及臀,有长袖和七 分袖.
• 4、试以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饰特点为依
据进行设计训练,并画出效果图。
•
从1790年到1820 年之间,所追寻的淡 雅、自然之美,在服 装史上被称为"新古
典主义风格"。
(一)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男装
• 男装总的流行趋势:减少刺绣和装饰, 面料由过去男女共用的华丽丝织物变成 朴素的毛织物。黑色成为礼仪和公共场 合的正式服色,具有新的权威。男装向 朴素、机能化方向推移.
• 一般资产阶级仍是夫拉克、基莱、庞塔 龙的组合。 • 男装夫拉克,大翻领宽驳头,前片从腰
•
此外,18世纪的法国宫廷还出现了专 职的设计人员,他们被封为流行大臣, 如为路易十六王妃玛丽· 昂特瓦耐特服务 的设计师罗斯· 贝尔坦(Rose Bertin)就是 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也是西方服装史上 留名最早的服装设计师。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
新古典主义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
都有开禊,一般无领或装小立领。
•
阿比的色调和用料比 以前柔和多,大量使用
浅色的缎子。由于阿比
变得朴素,穿在里面的 贝斯特就装饰得豪华起 来。衬衣袖口装饰有丽 丝或细布做的飞边褶饰,
从阿比的袖口露出来。
有华丽刺绣的(贝斯特)背心和朴素的阿比(西服)
•
下半身的克尤罗特采用斜纹裁剪,做得十分紧身,因而
• 18世纪妆饰的特点突 出表现在假发的流行。
• 女子发型
• 18世纪路易十五统治时期, 法国最流行的女鞋是路易跟
鞋(louisheel),这是一种高
跟鞋,鞋跟的外侧向内弯曲, 底稍微展宽,鞋跟一般在4厘
米左右。女鞋的鞋面大部分
都是采用丝绸、织锦或亚麻 布制作的,但也有采用柔软
的山羊皮等材料制作的。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 一、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 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服装是以女性为中心,洛可可样
式在服装史上一般指1715—1789年这个历史阶段。服装
风格多以曲线趣味、不对称的法则、崇尚自然和一种更 轻柔优雅甚至有些轻佻的风格区别于路易十四年代那种 热情奔放、盛大庄严的风格。染色均匀的华美丝绸上, 点缀着精美的图案和细致的刺绣。裙子异常宽大,饰有
不用系腰带,也不用吊裤带。男上衣去掉多余的量,衣摆不
那么向外张,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夫拉克。其最大 的特点是门襟自腰围线起斜着裁向后方。有立领或翻领,后 开衩,衣身两侧自袖隆起有公主线,前门襟的扣子一个也不 扣,袖子为两片式,袖长及手腕,袖口露出衬衣的褶饰,袖
克服夫上的那几粒扣子作为装饰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 第三节、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第一节、洛可可时期、新古典 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 一、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
•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罗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 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 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 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 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婉蜒反复。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 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
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又不同 于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它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
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
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 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教学建议
• 本章以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观看相关电教片为辅,
学生重点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对服饰变化的影响。理
解洛可可风格的女装特点。 • 2、掌握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 运用。 • 3、理解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风格以及对现代服装
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一、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
(Edmund Cartwrlght)将他发明的水力织布机注册专
利,这种织布机的出现和发展又及时地解决了当时棉 纺织业中人力不足的问题。这些发明给英国的纺织业 带来了新的生机,至19世纪,英国已以优质毛料和制 作精致的男装闻名世界。
参考课题
• 1、洛可可艺术风格及其特点? • 2. 洛可可风格服装的主要特点? • 3、简述洛可可时期女装的造型特点。
的袖口为细丝褶边取代。褶边通常分为两层,上层镶
着穗、金属饰边和五彩的透孔丝边;袖子下面是两层, 有时是三层皱褶。褶纹由细而宽,褶边的尽头还镶着 更豪华的边饰。这个时期的服装形态演变大致分为三 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