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测定

合集下载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简称CAP)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水产品中的氯霉素残留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最常用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之一、它利用色谱柱进行分离,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进行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常用的提取剂包括乙腈、甲醇等。

然后,将提取液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同时通过流动相的携带进行样品的洗脱。

最后,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对洗脱液进行检测和定量。

HPLC方法具有准确、灵敏、高效的优点,但是需要较昂贵的设备和试剂,并且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氯霉素残留的准确定量和结构鉴定。

与HPLC相比,LC-M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它可以通过质谱仪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氯霉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然而,LC-MS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试剂,并且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氯霉素残留的高效筛查。

ELISA方法的原理是将待检样品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通过酶标记二抗进行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和抗体溶液进行孵育,使得残留的氯霉素与抗体结合。

然后,通过酶标记的二抗与结合的复合物发生反应,产生可观测的信号。

最后,通过比色法或发光法对信号进行检测和定量。

ELISA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其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综上所述,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测定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测定

5.4.样本处理
a) 将 3 克已均质的样品放入 15mL 离心管中,再加入 6mL 乙酸乙酯,震荡 5 分钟。 b)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10 分钟,取 2mL 上层液(乙酸乙酯)至 10mL 玻璃管中,于 50℃下,利 用氮气将有机溶剂吹干。 c) 在此玻璃管中加入正己烷 1mL,先将残余物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1mL 样品稀释液,震荡 30 秒钟。 d)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 10 分钟,利用吸管吸去包含中问乳化层部分的上层液(正己烷),再 吸取下层液(水层)备用。 稀释倍数:1 若待测物为白虾可按以下流程将样品做 8 倍浓缩以增加检品敏感度 a) 将 6 克已均质的样品放入 15mL 离心管中,再加入 6mL 乙酸乙酯,震荡 5 分钟。 b)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 10 分钟,取 4mL 上层液(乙酸乙酯)至 10mL 玻璃管中,于 50℃下,利 用氮气将有机溶剂吹干。 c) 在此玻璃管中加入正己烷 2mL,先将残余物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0.5mL 样品稀释液,震荡 30 秒钟。 d)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 10 分钟,利用吸管吸去包含中问乳化层部分的上层液(正己烷),再 吸取下层液(水层)备用。 稀释倍数:0.125
1.目的
使氯霉素的测定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氯霉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规范参加本项目 检测工作人员的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筛选检验。
3.引用标准
《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农业部 1025 号公告-26-2008 《氯霉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广州瑞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公害食品 水发水产品》 NY 5172-200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总则》 GB/T5009.1-2003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二)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二)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二)4.4.3 测定 4.4.3.1 用压杆将竞争性结合试剂压入一洁净的硅硼酸盐玻璃试管内,加入300 uL水,用涡旋振荡器振荡10 s,使试剂振碎彻低。

4.4.3.2 加5.0 mL样品提取液(4.4.2.3),或阴性对比液(4.4.1.1)或阳性对比液(4.4.1.2)到试管中,混匀15 s,使样品上下混匀15次,置于恒温孵育器中于50℃±1℃孵化3 min,取出混匀15 s,再置于恒温孵育器中50℃±1℃孵化3 min。

4.4.3.3 用压杆将[3H]标志的压入试管中,用旋涡混合器振荡15 s,使样品上下混合15次,置于恒温孵育器中50℃±1℃孵化3 min。

4.4.3.4 取出试管,于3300r/min离心10 min,立刻取出试管,倒掉上清液,用棉签将试管边缘的污渍擦去。

4.4.3.5 加300uL水到试管内,振荡并混合混匀,再加入3.0 mL闪耀液(4.2.2.7)至试管中,涡旋混匀至试管内没有不均的云状物。

4.4.3.6 将试管放入液体闪耀计数仪内,在[3H]频道举行60 s LSC计数,读cpm值。

4.5 控制点确实定控制点是推断样品阴性与初筛阳性的一个界定值,可按照筛选水平自行设定。

对于同一批号的试剂,正常状况下只需测定1次控制点。

控制点设定步骤如下:称取20.0g均质好的空白组织样品,加入0.6 mL 10 ug/L抗生素标准溶液,按4.4.2试样提取和4.4.3发射免疫测定;测定六个加标样品的cpm 值,求出cpm平均值乘上系数1.2,即为筛选水平0.3ug/kg的控制点。

注:空白样品应是不含抗生素残留的样品,即假如测得某个样品cpm 值在阴性对比液的cpm值±20%左右波动,可认为其不含氯霉素抗生素。

5 结果判定 5.1 将测得结果与控制点对比,当样品cpm值大于控制点50以上时,判定样品为“阴性”,即样品中氯霉素含量低于筛选水平。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

FOOD INDUSTRY ·127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 李梓建 广东省汕头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很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均起显著作用。

近年来,在水产品养殖和运输过程中违规使用氯霉素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本文简述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多种检测方法,包括色谱分析法、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以及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新型检测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最后本文还对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oromycetin)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由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抗生素。

大卫·戈特利布于1947年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土壤内的委内瑞拉链霉菌成功分离,并于1949年合成并引入临床试验。

它属于抑菌性广谱抗生素,也是世界上首种完全由合成方法大量制造的广谱抗生素,对很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均起显著作用。

但是,由于它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慎重使用。

检测方法分析的必要性水产品营养丰富,品种繁多且风味各异,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产品养殖业规模的发展。

然而,伴随着发展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抗生素类药物被应用其中,由于部分养殖户和商家不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及未合理使用药物,造成抗生素在水产品中残留居高不下。

其中,氯霉素药物的违规使用更是屡见不鲜,甚至让水产品成为食品安全的重灾区之一。

由于氯霉素药物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发再生障碍贫血、粒状白细缺乏症和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美国、欧盟、日本等很多国家都禁止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发布日期:2002年12月24日)的规定,氯霉素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一)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一)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一)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残留量测定的制样和发射受体分析(Charm II)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筛选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讨论是否可用法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办法 3试样制备和保存 3.1试样的制备从所有样品中取出不少于500 g有代表性试样,用高速组织捣碎机捣碎匀称,将捣碎的样品充分混匀。

装入清洁的容器内,加封并做标识。

在制样的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幻。

用于测定的样品细菌数不能超过106/g。

3.2 试样保存将试样于-18℃以下冷冻保存。

4 测定办法4.1 原理测定的基础是竞争性受体免疫反应。

样品中的氯霉素残留经提取后,与[3H]标志的竞争细菌细胞中的氯霉素特异性受体,样品中的氯霉素药物含量越高,竞争结合的位点越多,[3H]标志的氯霉素结合的位点则越少。

在一定温度反应后,离心分别,清除未结合的[3H]标志的氯霉素,加闪耀液后用液体闪耀计数仪测定样品中的[3H]含量cpm值(count per minute,即每分钟脉冲数)。

cpm值越低,则样品中的氯霉素残留越高。

4.2 试剂和材料 4.2.1 水 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4.2.2 组织中氯霉素检测CharmⅡ试剂盒每批新试剂盒用法前须举行性能监测。

4.2.2.1 竞争性结合试剂:应储藏在-15℃或以下,在室温(15℃~25℃)下最多放置6 h。

4.2.2.2 [3H]标志的氯霉素:应储藏在-15℃或以下,在室温(15℃~25℃)下最多放置6 h。

4.2.2.3 阴性对比浓缩溶液:干粉储藏于2℃~6℃,用法时取浓缩干粉按标签上标志配制成阴性对比浓缩溶液,配制好的溶液可在2℃~6℃冰箱或冰浴中保存48 h;于-15℃以下的冰箱中,则可保存2个月,用法时将其解冻,解冻后的溶液在2℃~6℃冰箱或冰浴中保存24 h。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状况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状况

A s at T ers uso hoa p e i l naut rd c f ia w sdt t ye zm — n e bt c: h ei e fC lr hn o i q a cpout o We i a e c db ny e l kd r d m e i s h ee i
生物。
42 准确度 .
参考文献 :
… AO CO fil to 7 8Futn o rd c n xh ne 1 A fcaMehd9 . .rcasnodpo uti ca g i 90 if so e
准确称取010 聚果 糖 口服液3 , 别加入 . g 00低 份 分

浓度对数值
图 1 氯霉素标准半对数 曲线
Fi. Th t da d c v fCAP g1 esan r ur eo
吹干 。 于玻璃 管中加 入正己烷2 L 先将残余物完 全溶 , m 解后 , 再加入 1 L 取稀 释液 , 萃 m 振荡约3 o 0 0 / i, 0 3 0 m n S r 离 ,O i , 吸管吸去上层 液及 中间乳 化层部分 , tl n 用  ̄ m 弃
和确证方 法主要是 E IA和H L — — 。酶联 免疫 LS P C MS MS 法 ( LS 具有简单 、 E IA) 快速 、 理样 品大 、 处 灵敏度 高 、分混合 , 室温( 5 2 ℃)
下避光 温育2 n 0 。向每 一微孔 中加入 10I 反 应终 mi 0 L x 止液 。 用酶标仪于4 0 m 长下读 取数据 。 5 波 n 用样品或标 准液 吸光度值 ( ) 以0 B除 标准溶液 吸光度 值 ( 。, B )得到
摘 要: 用酶联免 疫试剂盒检测水产品 中氟霉素的残 留, 试验 结果表 明, 氯霉素标 准半对数 曲线为y 3 . X 3 . , 一 00 + 73 5 5

水产品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水产品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水产品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引言: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疾病治疗和预防。

然而,由于氯霉素在人体中可以引起苯甘氮类药物引起的无异位脂肪移植症,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水产品中的氯霉素残留量有严格的限制。

针对水产品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试,现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估它们的优缺点。

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氯霉素残留量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氯霉素残留量。

该方法通过将水产品肌肉组织样品提取液经过色谱分离,利用紫外或荧光探测器测量不同物质的峰值面积,从而定量检测氯霉素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氯霉素类药物。

然而,HPLC方法的缺点是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方法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氯霉素残留量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酶标记的抗体与目标物质结合来检测氯霉素残留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高通量性和准确性。

ELISA方法的优点是对样品处理较少,检测时间短,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

然而,ELISA方法的缺点是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和假阳性结果,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此外,ELISA方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检测氯霉素残留量,不能提供准确的定量结果。

方法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氯霉素残留量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将水产品肌肉组织样品提取液经过气相色谱分离,然后利用质谱检测器对不同物质进行鉴定和定量。

GC-MS方法准确性高,可以进行定量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然而,GC-MS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设备昂贵,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综合对比分析:从操作简便性、准确性、成本和设备要求等方面考虑,HPLC方法适合进行氯霉素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而ELISA方法适合进行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但不能提供准确的定量结果。

水产品有机有害物的检测—氯霉素的测定

水产品有机有害物的检测—氯霉素的测定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氯霉素 简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更为严格, 尤其是各种药物在动物中的应用,因为药品残留已成为威 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水产品氯霉素药物残留进行检 测,是提高其食用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人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就我国水产品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氯霉素已 成为禁用药物,如果不对其残留量进行检测,将会直接影 响水产品的食用性,一旦出现因为药物残留过量导致出现 安全事故,必定会造成市场萎缩,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 对我国渔业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
检测原理

提取原理
样品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在 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旋 转蒸干后,残渣用水溶解,经正己烷液液分 配脱脂,
定量方法
1.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质谱仪测定 2.内标峰面积法定量。

1.提取过程:
提取步骤
称取均质试样5g式样,加入内标
15mL乙酸乙酯 0.45mL氨水 5g硫酸 钠均质提取,4000r/min 离心5min
清洗刀头,重复提取两次,
合并全部上清液至50 mL比色管中, 用乙酸乙酯定容至50 mL
提取步骤

2.净化过程:
① 取10mL提取液与25mL鸡心瓶中 ② 45℃下旋转浓缩至干 ③ 3mL水复溶 ④ 3mL正己烷液液分配 ⑤ 水围:
范围
① 本标准规定了可食动物肌肉、肝脏、鱼和虾 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液 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② 适用于可食动物肌肉、肝脏、鱼和虾中氯霉 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③ 其中标准方法的检出限:氯霉素为0.1 μg/kg, 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1.0 μg/kg
氯霉素 简介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氯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的抗生素,也被用于水产养殖中。

然而,氯霉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类致癌物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

我国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方法目前,我国常用的氯霉素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免疫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氯霉素的含量,而且能够同时检测出多种抗生素残留物质,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2. 检测对象我国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动物及其制品。

其中,对于进口水产品,我国要求检测对象范围更广,包括所有水产品及其制品。

3. 检测标准我国对于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分为限量和禁止两种。

其中,限量标准是指在一定重量范围内允许残留的最高含量,而禁止标准则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出现氯霉素残留。

目前,我国对于水产品中氯霉素的限量标准如下:鱼类及其制品:0.3mg/kg虾类及其制品:0.5mg/kg贝类及其制品:0.3mg/kg对于进口水产品,我国要求检测出氯霉素残留物质即视为不合格。

4. 监督管理为了保障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质量,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于生产、经营、使用水产品的企业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并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处罚。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食品安全快速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总之,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检测标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各检测方法的特点及检出限,以期为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氯霉素;检测;水产品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于1947年从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的培养滤液中分离出的结晶性抗菌素,是第一个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抗生素,它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在水产养殖业中,也常用氯霉素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

但研究表明,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氯霉素残留问题已引起国际组织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欧盟、美国等均在法规中规定CAP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允许量”。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水产品安全问题[1]。

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氯霉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3类,即微生物法、化学分析法、免疫学检测法。

1微生物法微生物检测氯霉素法可大体分为2种:一种是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有棉签法、杯碟法、纸片法、TTC法、戴尔沃检测、BY法等;另一种是由于微生物对氯霉素敏感而引起生化特性的变化,如氯霉素对鳆发光杆菌的抑光作用,通过检测发光强度的变化来检测氯霉素的含量。

(1)棉签法。

棉签法是检测动物体中抗生素残留的现场试验方法。

该方法是用棉签(拭子)采取动物体内的组织液,然后将其放置于涂满枯草杆菌的培养基中保温过夜。

根据棉签周围的抑菌圈有无以及大小来判断抗生素残留。

梅先之等(1997)曾用该法检测鲤鱼中的CAP残留含量,该方法的检测限是1mg/kg,但容易造成漏检。

(2)杯碟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的检测_气相色谱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的检测_气相色谱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的检测:气相色谱法氯霉素属广谱抑菌抗生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药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氯霉素曾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后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故对其临床应用现已做出严格控制。

因其抗菌效果好、成本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期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尽管农业部出台公告禁止使用,但仍有一些不法的水产品养殖户,特别是散户依然在偷偷使用。

水产养殖户会在饲料、养殖(包括环境、器械等的消毒)、加工、保鲜、包装和运输等生产环节使用氯霉素,用于延长水产品的寿命、方便运输。

我国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水产品安全问题,而且由于氯霉素在水产品中的残留超标,我国水产品出口已经受到严重冲击,并且开始波及到其他动物制品的出口。

现在我国政府也明文禁止在渔牧养殖中使用含有氯霉素的兽药和渔药,并加强了对食物性产品中氯霉素的监督力度。

仅凭肉眼无法分辨水产品是否含有氯霉素,只有经过专业部门才能检测出来。

仪器准备GC5890N气相色谱仪(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全兼容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可直接接驳Agilent 6890N检测器及相关检测器控制板,可连接安捷伦色谱工作站和自动进样器,仪器技术指标、性能、检测器灵敏度可与Agilent 6890N相媲美。

独特的进样口设计解决进样歧视,双柱补偿功能不仅能解决升温带来的程序漂移,可以得到更低的最小检测限;可选填充柱、毛细管分流/不分流(具有隔膜清扫功能)两种进样系统。

适用于食品卫生、医疗器械、电子高纯气体行业、精细化工、石油开采及炼制、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生物工程以及职卫检测、质量监督检验所等分析检测机构。

检测过程样品处理:提取准确称取5.00g样品,置于50mL玻璃离心管中,加入乙酸乙酯20mL,均质机均质1min,分散均匀,4000r/min离心3min,将乙酸乙酯层转移到100mL细口鸡心瓶中。

淡水养殖鱼体中氯霉素的安全性研究

淡水养殖鱼体中氯霉素的安全性研究

淡水养殖鱼体中氯霉素的安全性研究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症。

然而,由于其对人体存在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经越来越少地使用。

然而,氯霉素仍然被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以消除动物和鱼类的疾病。

然而,氯霉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存在争议,因此进行氯霉素在水产品中的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

在水产养殖业中,氯霉素广泛用于细菌和寄生虫病的治疗。

然而,氯霉素的使用存在潜在的风险,包括促进药物耐药性的发展和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需要对氯霉素在养殖鱼体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氯霉素已经被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并被列入了禁用药物列表中。

然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越南等,氯霉素仍然被广泛使用。

研究表明,在养殖鱼体中,氯霉素的残留水平存在差异。

一些研究表明,氯霉素在养殖鲤鱼体中的残留水平较低,而在虹鳟和草鱼体中的残留水平较高。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鱼类代谢和解毒机制不同。

因此,对于氯霉素在不同养殖鱼体中残留水平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另外,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导致养殖鱼体中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这不仅会降低氯霉素的疗效,也会增加其他抗生素的使用,从而进一步促进耐药性的发展。

因此,控制氯霉素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非常重要。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氯霉素在养殖鱼体中残留的水平应该控制在安全限度之内。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食品标准组织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氯霉素残留限量标准。

在进行养殖和出售前,应对养殖鱼体进行检测以确保其不超过安全限度。

总之,控制氯霉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以及加强对养殖鱼体中氯霉素残留水平的监管和检测是确保水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综述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综述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8期养殖生产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综述陈秋玲李仁焕*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200摘要氯霉素是一种光谱杀菌的抗生素,之前广泛应用于渔业养殖中。

因其残留可在水产品中富集,食用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已经被禁止使用,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有不少养殖户违规使用。

为了有效检测和控制水产品中的氯霉素,本文综述了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技术,包括免疫分析法、微生物法、色谱分析法等,并对多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这些检测技术减少或杜绝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

关键词水产品;氯霉素;检测技术氯霉素属于(CAPs )药物属酰胺醇类广谱抗菌药,其抗菌效果好,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预防水产动物细菌疾病,但氯霉素也存在着严重的毒副作用,人体食用含氯霉素的动物食品后,会在体内逐渐富集,诱发致病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同时骨髓的造血机能被抑制,造成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于2002年被我国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欧盟、日本、美国、韩国也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不得检出,但国内外每年都会在水产品中发现氯霉素残留,导致我国及部分国家水产品进出口企业损失巨大,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从2002年氯霉素被列入禁用兽药以来,中央和地方一直在打击违规添加氯霉素的行为。

但从各大电商平台、化工销售厂家均可以轻易买到氯霉素,导致养殖户或从事水产品加工人员轻而易举就可以将氯霉素使用在水产品生产流通环节。

造成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环节主要包括养殖过程中对含氯霉素药物的滥用,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运输、捕捞时为了保鲜而添加含有氯霉素的保鲜剂,加工水产品时对消毒剂等化学物品控制不严等。

为了有效检测和控制水产品中的氯霉素,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并制定水产品中氯霉素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等[1]。

1水产品中氯霉素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杨梅等[2]以氯霉素-D5为内标,先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氯霉素残留,再用正己烷进行脱脂净化,然后用UPLC-MS /MS 方法进行氯霉素残留含量检测。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水产品中氯霉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905)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产品中氯霉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氯霉素的快速测定。

2 原理本方法的测定以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为基础。

样品中的氯霉素经有机试剂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复溶后,氯霉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微孔膜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

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氯霉素含量进行定性判定。

3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 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3.1.1 正己烷。

3.1.2 丙酮。

3.1.3 乙酸乙酯。

3.1.4乙腈3.1.5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

3.1.6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3.1.7 氯化钠3.1.8 复溶液:称取0.12 g磷酸二氢钠(3.1.5)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溶液A;称取磷酸氢二钠7.16 g (3.1.6)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溶液B。

取溶液A 2.8 mL、溶液B 7.2 mL、氯化钠(3.1.7)0.85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得磷酸盐缓冲液,即为复溶液。

3.1.9丙酮-正己烷(1+9):丙酮(3.1.2)、正己烷(3.1.1)按体积比1:9混匀。

3.1.10丙酮-正己烷(6+4):丙酮(3.1.2)、正己烷(3.1.1)按体积比6:4混匀。

3.2 标准物质氯霉素标准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之式、相对分子质量见表1,纯度≥98.6%。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3.3.1 氯霉素标准储备液(1 mg/mL):精密称取氯霉素标准物质(3.2)10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4)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 mg/mL的氯霉素标准储备液。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第24卷第7期2005年7月分析试验室ChineseJournalofAnalysisLaboratoryV o1.24.No.72o05—7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康继韬,俞雪钧,谢东华,李佐卿(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宁波315012)摘要:样品经均质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C.小柱净化,衍生后用GC—ECD,NCI—GC—MS,NCI—GC—MSMS多种方法定性及定量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1ttg/kg水平,回收率为72%~110%,平行测定9次后相对标准偏差为16.5%.质量浓度在0~10tt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关键词:氯霉素;残留;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中图分类号:06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720(2005)0—0038—03氯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曾经广泛应用于人体,也曾作为药物用于家畜疾病治疗和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系列评价报告中,证明氯霉素可以造成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色婴儿综合症.所以,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已经禁止在动物饲养和加工过程中使用氯霉素.近来关于氯霉素的分析方法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由于国外对其残留限量有苛刻的要求(达到0.3ttg/kg),较为适用的方法有ELISA,放射免疫(Rn),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以及液质联用等.ELISA和RIA方法仅能够对特定样品进行筛选,半定量,且有部分假阳性结果.色谱法可以定量测定,但需要与质谱联用准确定性.本文摸索了一套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快速提取,净化方法,通过多种方法测定,检出限达到0.1ttg/kg.特别使用了GC—MSMS,与GC—ECD, NCI—GC—MS比较,可以降低基线,大大减低样品杂质的干扰,提高相对灵敏度.1实验方法1.1仪器和试剂衍生试剂:双一(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与体积分数1%三甲基氯硅烷(TMCS);氯霉素标准溶液;固相萃取柱(c小柱):500mg,3mL;GC—MSMS带NCI电离源.收稿日期:2004—08—06;修订日期:2004—11-03作者简介:康继韬(1965一),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一38—1.2提取,净化,衍生称取已匀浆的样品10g,加入乙酸乙酯,旋涡混匀并超声振荡提取,过滤,滤液浓缩近干,用N,吹干.上述残渣中加入甲醇和40g/LNaC1溶液溶解,加入少量正己烷,再涡旋混匀,离心,用尖嘴吸管将上层正己烷吸去.下层溶液用c.小柱净化.净化后的洗脱液收集后,用氮气流吹干,加入100LV(BSTFA):V(TMCS)=99:1衍生试剂.衍生物用氮气吹干.用丙酮溶解,供测定.标准样品系列分别加入100ttL衍生试剂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衍生.1.3色谱条件色谱柱,VF一5MS,30mx0.25inln,膜厚0.25ttm;程序升温,150℃保持1min,以20℃/min程序升温至270oC,保持4min;进样口温度,260℃;自动进样器,无分流进样1ttL,载气,氦气;接口温度: 250℃;离子源:160℃,NCI;反应气为甲烷,离子源真空度为1463Pa;灯丝电流,100ttA;电子能量, 150eV;检测方式:多离子监测模式,以nde466作为母离子,监测m/e322,304,232,151子离子,CID:氩气0.133Pa,碰撞电压18v.在以上色谱条件下,标准工作液和样液等体积穿插进样,GC—ECD 测定氯霉素的保留时间为15.78nfin.GC—MS,GC—MSMS测定氯霉素的保留时间为8.5min.第24卷第7期2005年7月分析试验室ChineseJournalofAnalysisLaboratoryV o1.24.NO.72oo5—72结果与讨论2.1提取溶剂,分配条件的选择氯霉素的提取溶剂有乙腈…,乙酸乙酯及混合溶剂等,经过实验,发现乙腈在挥干时容易冒泡, 挥干时间长,影响回收率且毒性大,而乙酸乙酯无此缺点,效果较好.在液.液分配净化时,用甲醇.40g/LNaC1溶液.正己烷体系有利于残渣中氯霉素的溶解,也有利于下一步柱净化的进行,但甲醇量的控制是关键,过多将影响回收率及去脂的效果.2.2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本法用C,.小柱净化.比硅胶柱净化方便,首先液.液分配后下层溶液可直接进C.小柱净化, 最佳洗脱剂是纯甲醇,它有利于快速洗脱,洗脱后容易挥干,不留水分,有利于下一步衍生反应的进行, 因为硅烷化试剂易水解,稍有水分影响衍生效果.2.3质谱检测条件的选择二级质谱选择多离子监测模式,以m/e466作为母离子,监测m/e322,304,232,151离子.碰撞气体采用氩气,试验了15—20v的碰撞电压,在碰撞电压较低时(15v),m/e466未被完全碰撞;在碰撞电压较高时(20v),仅得到明显的m/e151碎片, 选择18V的碰撞电压可以给出较为丰富的离子碎片.2.4GC.ECD,GC.MS,GC.MSMS的比较采用同样的化学源条件,比较了单级质谱和多级质谱的检测结果.在检测烤鳗样品过程中,由于样品基体较复杂,GC.ECD干扰严重,在限量要求下无法定性定量.使用单级质谱SIM检测模式时, 基线噪音较高且有漂移,同时可能出现干扰,如图1所示,标准品,样品+标准品谱图的基线和保留时间均有差异.采用多级质谱检测,如图2所示,标准品,样品+标准品谱图的基线,保留时间及峰形基本重合,且无杂质峰,它可以降低基线,样品杂质的干扰,提高相对灵敏度.图3为GC.MS.SIM和GC.MS.MS检测烤鳗中CAP的谱图的比较.8.258.508.75t/min图1GC—MS-SIM测定烤鳗中氯霉素Fig.1GC—MS-SIMdeterminationofCAPintoastedeel(1ng)1一样品标准(1ng);2一标准(1ng);3一样品t/min图2GC.MS.MS测定烤鳗中氯霉素Fig.2GC—MS-MSdeterminationofCAPintoastedeel(1ng)1一样品标准(1ng);2一标准(1ng);3一样品一39—第24卷第7期2005年7月分析试验室ChineseJournalofAnalysisLaboratoryV o1.24.No.720o5—7t/min图3比较Gc—MS-SIM和Gc—MS-MS测定烤鳗中氯霉素,样品+标准(1ng} Fig.3ComparisonbetweenGC—MS-SIMandGC—MS-MSdeterminationofCAPintoastedeel(1ng)2.5方法的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线性本方法对样品添加0.1kg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回收率在72%~110%,平行测定9次后相对标准偏差为16.5%,质量浓度在0—10tt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2.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本文对制定的气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测定氯霉素残留量方法进行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评定中共进行38次测定,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在评估残留量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过程中,应主要考虑检测方法及检测分散性引起的不确定度;而各计算分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则远小于前者,在残留分析中可以忽略不计.用本法测定氯霉素残留量结果的报告:0.0898(0.0461)ttg/kg,P=95%,y=35.参考文献[1]李俊锁,邱月明,王超.兽药残留分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94[2]施冰,陈伟玲,吴怀秆等.国外分析仪器一技术与应用,2002,(3):31[3]ArnoldD,SomogyiA.JAOACint1985,68(5):984[4]黄世乐,陈祖义,成冰.南京农业大学,1991,14(3):109[5JPfenningAP,MadsonMR,RoybalJEeta1.JAOACInt,1998.81(4):714-——40.-——【6]V anderHeeftE,deJongAP,vanGinkelLAeta1.Biol MassSpectrom,1991,20(12):763【7JBarbaraK.Neuhaus,JeffreyA.HudbutandWalterHam—mack.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LaboratoryInfor. ma~onBulletin,2002,118(9):4290【8]KeukensHJ,BeekWM,AertsMM.JChromatogr. 1986,352:445 Determinationofchloramphenicolresiduesin seafoodsbygaschromatography/tandemlnassspec—trumKANGJtao.YUXue-jun,xIEDong-huaandLiZuo-qing(NingboAdministrationforEntry—ExitIn—spectionandQuarantine,Ningbo315012),FenxiShiy—anshi,2005,24(7):38~40Abstract:A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chloram—phenicol(CAP)residuesinseafoodsforexportWaSin—vestigated.Muhi—methodsofGC/ECD,NCI.GC/MS, NCI.-GC.-MSMSwereusedtoidentifythetargetsubstance andtoquantifytheCAPresidues.Inthelevelof0.1ttg/kg,therecoveryisintherangeof72%~110%. andthe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n=9)iS16.5%. Intherangeof0~10/.tg/L,theconcelationcoefficientis0.9997.Keywords:Chloramphenicolresidues;Gas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um;Determination。

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不稳定原因及其消除方法_徐英江

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不稳定原因及其消除方法_徐英江

2008年第6期Vol.18No.6检验检疫科学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不稳定原因及其消除方法徐英江1张世娟1耿金培2张秀珍1曹鹏2尹大路2(1.山东省海洋水产所,山东烟台,264006;2.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烟台,264001)1前言氯霉素在水产上作为一种违禁药物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氯霉素本身不容易气化,所以国内主要是先用硅烷化试剂将氯霉素衍生成为容易气化的衍生产物,然后用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灵敏度高,但是在实际检测中发现回收率经常超过100%,而且回收率极不稳定,很难重复。

给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人认为衍生是这一步出现的问题,有的文献建议在干燥的环境下反应,有的文献建议加入有机溶剂作为介质反应,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因为这个反应在热能或动能的条件下都能很快完成。

本课题通过对其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采用气相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时,基质效应严重影响对某些待测物的准确定量,对基质效应进行考察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或补偿,是进行氯霉素残留量分析方法开发及验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2原因分析我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在用新的衬管和毛细管色谱柱检测水产品中的氯霉素残留量时,回收率和重现性会很好,而用过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回收率偏高、结果不稳定的现象。

因为氯霉素分子量比较大,而且不容易气化,所以基本上都是先将氯霉素衍生成容易气化的衍生物,再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而其衍生物带有硅烷基或是羟基,活性比较强,很容易竞争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进样口或柱头的金属离子、硅羟基以及不挥发性物质等所形成的活性位点,新的衬管和柱子活性点很少,所以标准溶液中的氯霉素衍生物会最大限度地进入ECD检测器或是质谱检测器,因而回收率会比较正常。

而用过一段时间的衬管和毛细管色谱柱会存在比较多的活性点,当进标准溶液样品时会有很大一部分的氯霉素衍生物会去竞争这些活性点,从而被吸附掉一部分,而在进实际样品时,复杂的基质会竞争掉一部分活性点,从而使样品中的氯霉素衍生物的损失大大小于相同浓度标准溶液的损失,这就出现了回收率超过100%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样本处理
a) 将 3 克已均质的样品放入 15mL 离心管中,再加入 6mL 乙酸乙酯,震荡 5 分钟。 b)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10 分钟,取 2mL 上层液(乙酸乙酯)至 10mL 玻璃管中,于 50℃下,利 用氮气将有机溶剂吹干。 c) 在此玻璃管中加入正己烷 1mL,先将残余物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1mL 样品稀释液,震荡 30 秒钟。 d)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 10 分钟,利用吸管吸去包含中问乳化层部分的上层液(正己烷),再 吸取下层液(水层)备用。 稀释倍数:1 若待测物为白虾可按以下流程将样品做 8 倍浓缩以增加检品敏感度 a) 将 6 克已均质的样品放入 15mL 离心管中,再加入 6mL 乙酸乙酯,震荡 5 分钟。 b)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 10 分钟,取 4mL 上层液(乙酸乙酯)至 10mL 玻璃管中,于 50℃下,利 用氮气将有机溶剂吹干。 c) 在此玻璃管中加入正己烷 2mL,先将残余物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0.5mL 样品稀释液,震荡 30 秒钟。 d) 用离心机离心 1700×g 10 分钟,利用吸管吸去包含中问乳化层部分的上层液(正己烷),再 吸取下层液(水层)备用。 稀释倍数:0.125
1.目的
使氯霉素的测定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氯霉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规范参加本项目 检测工作人员的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筛选检验。
3.引用标准
《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农业部 1025 号公告-26-2008 《氯霉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广州瑞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公害食品 水发水产品》 NY 5172-200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总则》 GB/T5009.1-2003
5.5.酶联免疫测定
5.5.1.将标准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后分别分别加入 100μ L 氯霉素标准溶液。 5.5.2.在其他的微孔加入 100μ L 已完成前处理的样品溶液。 5.5.3.再于每一微孔另加入 50μ L 已完全回温的酶标记物。 5.5.4.轻敲酶标板四周,使其充分混合后于室温下避光静置 1 小时。 5.5.5.将微孔中的反应液甩掉,再将已稀释清洗液加满每一微孔后甩掉,重复 3 次。 5.5.6.最后一次甩掉清洗液后,在吸水纸上拍干。 5.5.7.于每一微孔加入显色液 100μ L 后,轻敲酶标板四周,使其充分混合。 5.5.8.于室温下避光静置 20 分钟。 5.5.9.加入反应终止液,每一微孔加入 100μ L。 5.5.10.酶标仪以单波长 450nm 或双波长 450nm/650nm 读值。
5.2.仪器
5.2.1.酶标仪(配备 450nm 滤光片)。 5.2.2.旋转蒸发仪。 5.2.3.匀浆器。 5.2.4.振荡器。 5.2.5.冷冻离心机。 5.2.6.微量移液器:单道 20μ L、50μ L、100μ L、1000μ L;多道 250μ L。 5.2.7.天平:感量 0.01g。 5.2.8.氮气吹干装置。
6.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
6.1.灵敏度
本方法在鱼、虾、蟹样品中氯霉素的检出限为 0.025ppb。
6.2.准确度
本方法的回收率为 70%~130%。
6.3.精密度
本方法样本的变异系数小于 10%。
7.相关文件
氯霉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广州瑞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酶标仪操作规程 旋转蒸发仪操作规程 匀浆器操作规程 振荡器操作规程 冷冻离心机操作规程 氮吹仪操作规程 天平称量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 标 题: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测定
文件编号: 第4页 共4页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颁布日期:年月日
8.注意事项
1) 使用前请先将试剂盒回温至室温(置于室温 60 分钟以上),各溶液皆摇匀后方可使用。 2) 回温后,取出所需酶标板条,将剩余未测的 ELISA 孔条立即放回铝箔袋中,置于 4℃保存。 3) 10 倍样品稀释液与 10 倍清洗液请用蒸馏水稀释 10 倍方可使用。(如 1mL 浓缩稀释液加 9mL 蒸馏水)稀释后的 1×萃取稀释液和 1×清洗液可于 4℃保存一周。 4) 萃取流程请使用 P.P.材质的 15mL 离心管以免腐蚀。 5) 反应终止液含 0.5 N HCl,请小心操作。 6) 氯霉素标准溶液含氯霉索,请小心操作。 7) 本试剂盒的所有试剂出厂前均做过完整的测试,请使用试剂盒提供的药品及试剂,勿任意更 换。 8) ELISA 所得的氯霉索浓度若低于该样品检品敏感度即可视为该样品背景值,无须回乘稀释倍 数。反之若所得的氯霉索浓度若高于该样品检品敏感度,即可能为氯霉索阳性样品,建议使 用其它检测方法检测,如 GC/MS 等。
XXX 实验室检测中心 管理体系文件
作业指导书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文件编号:
编写: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 受控 正副版本:□ 正本 持有者:
□ 非受控 □ 副本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作业指导书 标 题: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测定
文件编号: 第1页 共4页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颁布日期:年月日
5.测定
5.1.原理
氯霉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主要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来进 行的,换句话说,就是利用酶标记物与样品中的氯霉素与微孔中的抗体进行竞争反应。在整个反 应当中,如果样品中的氯霉素残留的越多,相对地就会竞争反应越多的酶标记物,使得能结合上 抗体的酶标记物相对地减少,用 TMB 底物显色,样品中的氯霉素含量与样品的吸光度值呈反比, 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出氯霉素含量。
作业指导书 标 题: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测定
文件编号: 第3页 共4页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颁布日期:年月日
5.6.结果判定
5.6.1.定性判定 用样品的平均吸光度值与标准值比较即可得出样本所含氯霉素浓度范围(ng/ml)。 假设样品 1 的吸光度值为 0.313, 样品 2 的吸光度值为 1.032, 标准液吸光度值分别是:0ppb 为 1.892; 0.025ppb 为 1.501;0.05ppb 为 1.175;0.1ppb 为 0.751;0.3ppb 为 0.421;0.6ppb 为 0.198。则样品 1 的浓度范围 0.3ppb-0.6ppb;样品 2 的浓度范围 0.05ppb-0.lppb。(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5.6.2.定量判定 所获得的每个浓度标准溶液和样本吸光度值的平均值(B)除以第一个标准(0 标准)的吸光度 值(BO)再乘以 100%,即百分吸光度值。 B 百分吸光度值 % = × 100% B0 B—标准溶液或样本溶液的平均吸光度值。 BO—0ng/ml 标准溶液的平均吸光度值。 以标准品百分吸光率为纵坐标,以氯霉素标准品浓度(ng/ml)的半对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 曲线图。将样本的百分吸光率代入标准曲线中,从标准曲线上读出样本所对应的浓度,乘以其对 应的稀释倍数即为样本中氯霉素的实际浓度。 若利用试剂盒专业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更便于大量样品的准确、快速分析。
4.概述
氯霉素属广谱抗生素,曾在畜牧业中广为应用。但氯霉素有较强的副作用和毒性作用,如果 氯霉素在食用动物中残留,可通过食物链传给人类,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不仅使人体肠道正常 菌群失调,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世界上许多国家禁止此药用于生产 食品动物,并规定素的测定
文件编号: 第2页 共4页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颁布日期:年月日
5.3.试剂和材料
以下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符合 GB/T 6682 规定的二级水。 5.3.1.乙酸乙酯。 5.3.2.乙腈。 5.3.3.正己烷。 5.3.4.0.5N 盐酸溶液 5.3.5.0.5N 氢氧化钠溶液 5.3.6.氯霉素酶联免疫试剂盒:2℃~8℃冰箱中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