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周期
王亚勇场地特征周期问题知识讲解
![王亚勇场地特征周期问题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24f949ce2f0066f53322bd.png)
王亚勇(yayongwang@)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地震加速度反应谱Tc的定义
加速度、速度、位移三对数坐标反应谱 (阻尼比2,5,10%)El Centro (N-S) 1940-5-18
Tc
5% El Centro (N-S) 1940 5 18
加 Sa
速
引自建研科技“弹塑性分析报告”Abaqus
大震基底剪力 B :弹塑性/弹性
2012-12 地震波 L782 L397 L163 L223 L226 L845-7 L845-12 平均 X(%) 68.6 95.4 128.2 114.2 103.6 100.5 74.7 96.1 Y(%) 76.8 91.0 122.0 108.2 108.8 102.1 75.3 96.4
0.14 0.12
0.1
US184 US185 US186 Mean Value Code
Sa(g)
0.08
0.06
0.04
0.02
0
0
1
2
3
4
5
6
T (sec)
0.14 0.12
0.1
US2569 US2570 US2571 Mean Value Code
Sa(g)
0.08
0.06
0.04
0.02
四、对“选波”多余的要求
• 要求提供不同阻尼比的地震波。 • 要求提供零线修正过的加速度、速度和位
移时程。 • 要求一组三分量的加速度时程的相关系数
不小于30%。 • 要求提供地震波来源包括:震源、断层机
制、方位。 • 要求提供数据处理采用的滤波方法。
谢 谢!
度
、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https://img.taocdn.com/s3/m/33f96832a32d7375a41780d8.png)
等效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确定场地类别和特征周期。
计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 式中:vse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二者的较小值;
t -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s);
d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的厚度(m);
vs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的剪切波速(m/s);
n -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特征周期是根据覆盖层厚度H 和土层剪切波速Vs 按公式T =4H/Vs 计算的周期
例:两个建筑场地在特征周期第2分区,土层波速测试成果如下表所示,试判定各土层的场地土类型、确定场地的覆盖层厚度、计算深度、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主要有:土的类型和性质,包括:土颗粒粒径(以平均粒径d50表示)、密实度、土的成因和堆积年代;液化土体的埋藏条件,包括:上覆不透水土层厚度、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震动的强度和历时。
崩塌和滑坡的区别: ①运动方式 ②破坏形式 ③地形条件 ④是否脱离母体,存在滑动面 ⑤规模、速度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地形(有陡峻便于集物、集水的适当地形)、地质(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文气象条件(短期内有突然性大量水的来源)
标贯与圆锥动力触探的区别主要是:(1)探头不同;可取扰动样;(2)标贯是连续贯入,分段计锤击数
岩石质量指标(RQD )分类:用直径为75mm 的金钢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 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目力鉴别方法对土的描述等级
t d v se /0=∑==n
i si i v d t 1)/(。
场地卓越周期和特征周期
![场地卓越周期和特征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a162255fc850ad02de8041dd.png)
场地卓越周期和特征周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1)研究途径不同.卓越周期是通过场地地震动记录的分析得到,而特征周期是通过场地地面运动反应谱的分析得到.2)研究意义或用途不尽相同.除了可用于土层动力反应分析的研究外,场地卓越周期还可以防止特殊的地震效应发生,避免拟建建筑物自振周期与场地脉动卓越周期一致或接近,在地震发生时,地基与建筑物产生共振或类共振;对某一特定场址,特征周期可以根据实测强震记录计算,并综合场地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该场址的设计特征周期用于抗震设计.3)两者在取值上的差异.从取值大小上考虑,场地特征周期一般大于卓越周期;从取值特点上考虑,某一特定场地可以存在2个或多个地震动卓越周期[ ,而其特征周期只有1个,是反应谱的下降段的起始周期;此外,两者的取值不具有可比性,前者研究的是地面运动的频度较大的周期,后者研究的是在场地运动各频率激励的综合作用下结构的反应中满足某一特征关系的周期,因此,卓越周期大的场地,并不意味着其特征周期~定大,反之,也并不意味着特征周期就小.4)场地卓越周期更多的是场地地震动特性的客观反映,即它是地震动记录上客观的存在1个或多个特别卓越的周期;而特征周期更多的体现了人们的主观性,即在考虑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地震灾害的可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对其规定相应的计算公式,并根据此公式在反应谱上确定特征周期,供抗震设计使用.卓越周期是指随机振动过程中出现概率最多的周期,常用以描述地震动或场地特性。
地震波在土层中传播,由于土层的过滤特性与选择放大作用(过滤与放大通过不同性质界面的多次反射来实现),周期与场地土固有周期接近的地震波得到增强(通过共振作用放大),此周期称为场地(地震动)卓越周期。
设计特征周期也可称为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是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规范通过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反映,场地越软,震级、震中距越大,值越大。
反应谱特征周期分析
![反应谱特征周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48813e5901020207409cad.png)
Vo 1 . 3 6 No . 6 2 0 1 5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Qi n g d a o Te c h n o l o g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反 应 谱 特 征 周 期 分 析
Ab s t r a c t : As d e f i n e d i n C o d e f o r S e i s mi c De s i g n o f B u i l d i n g s( GB 5 0 0 1 1 —2 0 1 0 ) , t h e c h a r —
t h e r e s p o n s e s p e c t r u m c u r v e s a r e g i v e n .T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e r i o d a t d i f f e r e n t a r e a p e r c e n t a g e
孔令林 , 刘文 锋 , 姚 丹 丹
( 青岛理 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青岛 2 6 6 0 3 3 )
摘
要: 特征周期是反应谱 的重要参数 , 《 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 》 ( GB 5 0 0 1 1 -2 0 1 0 ) 规定特征 周期为设计 反应谱
曲线下 降段起 点对 应的周期. 根据概率法选 取 2 8条完整地震记 录, 利用 自编 F o r t r a n程序 进行地震影 响系数 的计算 , 得到反应谱 曲线. 通 过概率法计算不 同面积百分 比下 的特征周期 ; 按美 国 AT C 3 - 0 6规范确定有 效峰 值速度 和有效 峰值加速度 , 计算特 征周期 , 进行反应谱特 征周期 的统计分析. 统计表 明 : 特 征周期随 面积百分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计算地震荷载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计算地震荷载](https://img.taocdn.com/s3/m/f117960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9.png)
选取同一类场地、震中距相近的20条地震动记录,地震动峰值均为0.7m/s2,单自由度结构的阻尼比为2%、5%、10%和15%,周期范围为0.1s~10s,计算位移反应谱、速度反应谱和伪速度反应谱、加速度反应谱和伪加速度反应谱,并分析比较速度反应谱和伪速度反应谱的区别,以及加速度反应谱和伪加速度反应谱的区别。
一.反应谱计算与绘图反应谱的计算采用Newmark-β法计算,对于单自由度体系使用杜哈美积分来求解实际更为方便。
MATLAB的计算程序如下所示:clcclearkesai=0.15; %阻尼比m=1;[acc,dt,N]=peer2acc('F:matlab-learn','RSN3753_LANDERS_FVR135.AT2')%peer2acc为处理原始地震动数据的程序save('acc2','acc')load('acc2.mat');gama = 0.5;beta = 0.25;alpha0 = 1/beta/dt^2;alpha1 = gama/beta/dt;alpha2 = 1/beta/dt;alpha3 = 1/2/beta - 1;alpha4 = gama/beta - 1;alpha5 = dt/2*(gama/beta-2);alpha6 = dt*(1-gama);alpha7 = gama*dt;peak=9.8*max(abs(acc));acc=acc*0.7/peak;n=length(acc);p=-m*9.8*acc;j=0;for T=0.1:0.01:10j=j+1;wn=2*pi/T;k=m*wn^2;c=kesai*2*m*wn;Keq=k+ alpha0*m + alpha1*c;wD=wn*(1-kesai^2)^0.5;d=zeros(n,1);v=zeros(n,1);a=zeros(n,1);for i=2:nt=0.002*(i-1);f=p(i) + m*(alpha0*d(i-1)+alpha2*v(i-1)+alpha3*a(i-1))+c*(alpha1*d(i-1)+alpha4*v(i-1)+alpha5*a(i-1)); d(i) =f/Keq; %Newmark-β的计算程序a(i) = alpha0*(d(i)-d(i-1))-alpha2*v(i-1)-alpha3*a(i-1);v(i) = v(i-1) + alpha6*a(i-1) + alpha7*a(i);endsd(j)=max(abs(d)); %位移反应谱sv(j)=max(abs(v)); %速度反应谱sa(j)=max(abs(a)); %加速度反应谱SA(j)=wn^2*sd(j); %伪加速度反应谱SV(j)=wn*sd(j); %伪速度反应谱end选取的地震动记录如图地震动记录一般在PEER网站下载。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690af4700abb68a982fb71.png)
创沁 吕年增 刊第 2
期
工 程劫寮
o J
“
ch 用 口君6 即t c n 介以 I ves海网勒 n & s 翻 即e y n
g n i
0 1
5
偏 保守 (偏 大 ) 者
。
3 I ] 2 [
参考 文献
] l [ G B 50 11一2 0
1
,
建筑抗 震设 i 卜 规范
.
. 中 国地 震 动参数 区 划 图 . 高 小 旺 龚思礼 苏经 宇 易 方 民 建筑 抗 震 设 计 规范 理 解 与 . . 应用 中 国建筑 工 业 出版 社
以 下 简称 《 规范》 表
,
所 给定
,
分区
区 区 区
中硬 硬
!
中软
软弱
的设计 特 征周 期
近 几 年 设计人 员 大多 采用 前 者进 行设
,
计
,
结 果 使地 震 影 响 系 数 增 大
, ,
进 而 增 大 了地 震 力
。
梁 柱 断 面 和 配 筋 率增 大 很 多 提高 阅相关资 料
、
造 成 土 建投 资大 幅 度 笔者通过查
抗 震 设计 中特 征周 期 值 的选 取 方法
宿奎聚
河 北 省 电力勘测 设计研 究院
,
石 家庄
摘要 率 超 越概 率 关键词
近 几 年 大 型 建设 项 目 的 抗 震设 计 中
,
,
多错 误 地 采 用
健 设 场地 地震 安全 性评 价 报 劫
一
与
中超 越 概 一
所
的 特征 周 期 值
本 文 通过 对
肠
,
特征周期,自振周期
![特征周期,自振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a57a665077232f60ddcca110.png)
自振周期与特征周期默认分类2010-01-24 20:59:28 阅读58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自振周期:是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
与结构的高度H,宽度B有关。
当自振周期与地震作用的周期接近时,共振发生,对建筑造成很大影响,加大震害。
特征周期:是建筑场地自身的周期,抗震规范中是通过地震分组和地震烈度查表确定的。
结构的自振周期顾名思义是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质量及刚度有关,具体对单自由度就只有一个周期,而对于多自由度就有同模型中采用的自由度相同的周期个数,周期最大的为基本周期,设计用的主要参考数据!而特征周期是,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水平段与下降段交点的横坐标,反映了地震震级,震源机制(包括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地震本身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场地的特性;如软弱土层的厚度,类型等场地类别,所以我认为特征周期同时反映了地震动及场地的特性!它在确定地震影响曲线时用到!1.特征周期:是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参数——由场地的地质条件决定;2.自振周期有结构子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用结构力学方法求解;(主要指第一振型的主振周期)3.结构的自振周期主要是避免与场地的卓越周期重合产生共振;4.卓越周期与特征周期有关;卓越周期由场地的覆盖土层厚度和土层剪切波速计算求解(见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特征周期: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等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详见抗震规范.自振周期:是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H,B有关.当自振周期与地震作用的1/f接近时,共振发生,对建筑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目前就场地的有关周期,经常出现场地脉动(卓越)周期,地震动卓越周期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名词。
就以上3个周期概念来说,其确切的含义是清楚的,场地脉动周期是在微小震动下场地出现的周期,也可以说是微震时的卓越周期;地震动卓越周期是在受到地震作用下场地出现的周期,一般情况下它大于脉动周期(一般1.2~2.0)。
场地特征周期计算书
![场地特征周期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6697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b.png)
插入法确定设计特征周期Tg计算书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6条及条文说明、《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0第3.1.3条及条文说明、勘察公司提供的《片区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插入法确定设计特征周期。
1、本项目根据选取勘察钻孔ZK1、ZK17、ZK26、ZK32四个钻孔进行剪切波速试验,据《波速测试报告》,勘察钻孔ZK1、ZK17、ZK26、ZK32四个钻孔的等效剪切波速Vse分布为195.28、212.75、228.03、200.06m/s,平均等效剪切波速为225.53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表4.1.3划分,属中软场地土。
据本次勘察钻孔揭露,工程场地覆盖层厚度3m<dov<5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第4.1.6条划分,工程场地属Ⅱ类建筑场地。
2、平均等效剪切波速225.53m/s大于250*0.85=212.5m/s,在500≥Vse≤250m/s的-15%范围;查验《波速测试报告》dov=3~50m存在大于50*0.85=42.5m,存在-15%范围,采用插值计算,Tg=0.4s。
3、平均等效剪切波速225.53m/s大于150*1.15=172.5m/s,不在Vse≤150m/s的15%范围,可以不用进行插值计算。
4、综上,进行插入法确定设计特征周期,Tg=0.4s。
几种周期的区分
![几种周期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2ee5f929ee06eff9aef80744.png)
结构基本周期、结构自振周期与设计特征周期、场地卓越周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结构基本周期:是指结构按基本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
自振周期T: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是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仅与结构的质量m、刚度系数k有关。
设计特征周期:是在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场地卓越周期:是根据覆盖层厚度H和土层剪切波速VS按公式T0=4H/VS计算的周期,表示场地土最主要的振动特性。
卓越周期按地震记录统计得到,地基土随软硬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卓越周期,可划分为四级:一级——稳定基岩,卓越周期是0.1-0.2s,平均为0.15s。
二级——一般土层,卓越周期为0.21-0.4s,平均为0.27s。
三级为松软土层,卓越周期在二级和四级之间。
四级——为异常松软的土层,卓越周期为0.3-0.7s,平均为0.5s.特征周期Tg:即建筑场地自身的周期,是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水平段与下降段交点的横坐标,反映了地震震级,震源机制(包括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地震本身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场地的特性;如软弱土层的厚度,类型等场地类别等。
在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特征周期Tg与场地类别有关:场地类别越高(场地越软),Tg越大;地震震级越大、震中距离越远,Tg越大。
Tg越大,地震影响系数α的平台越宽,对于高层建筑或大跨度结构,基本周期较大,计算的地震作用越大。
剪切波速是指震动横波在土内的传播速度,单位是m/s。
可通过人为激震的方法产生震动波,在相隔一定距离处记录振动信号到达时间,以确定横波在土内的传播速度。
测试方法一般有单孔法、跨孔法等。
剪切波速是抗震区确定场地土类别的主要依据。
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在土层中传播时,经过不同性质地质界面的多次反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
若某一周期的地震波与地基土层固有周期相近,由于共振的作用,这种地震波的振幅将得到放大,此周期称为卓越周期。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30f7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c.png)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在地震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在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特征周期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振动的周期。
对于具体的建筑结构,特征周期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地震活动特点、结构的刚度、阻尼特性以及结构的动力性能等因素。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特征周期值选取方法。
1.公式法公式法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计算特征周期值,常用的公式有刚度比法、质量比法和动力放大系数法等。
刚度比法通过结构的刚度与基础剪力刚度之比来确定特征周期值;质量比法则通过结构的质量与基础剪力质量之比来确定特征周期值;动力放大系数法通过结构的初始刚度和周期参数的乘积来确定特征周期值。
这些公式通常需要进行参数的修正和校准,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结构和地震条件。
2.静力法静力法是指通过对结构在静力假设下的反应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位移-抵抗力曲线,从而确定特征周期值。
静力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适合处理简单结构。
但是静力法忽略了结构的动力特性,相对于动力法来说,精度较低。
3.动力法动力法是一种通过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性能指标,从而确定特征周期值的方法。
动力法可以使用频率分析法、时程分析法和模态叠加法等多种方法。
频率分析法通过计算结构的振型频率和模态质量来确定特征周期值;时程分析法通过分析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时间历程曲线,得到结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响应,从而确定特征周期值;模态叠加法则是将结构的振态通过线性叠加的方法得到结构的总响应,从而确定特征周期值。
动力法在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为准确的结果。
综上所述,选取特征周期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在实际抗震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和地震条件灵活选择适合的方法来确定特征周期值,以保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五讲场地分类和特征周期(工程抗震周)
![五讲场地分类和特征周期(工程抗震周)](https://img.taocdn.com/s3/m/b52f496cf7ec4afe05a1df09.png)
第五讲场地分类和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周锡元樊水荣苏经宇一、国内外概况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以下简称89规范)中的场地分类标准和相应设计反应谱的规定是在1974年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4)中有关场地相关反应谱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
有关规定的背景材料见文献[1]—[3]。
需要指出的是抗震设计反应谱的相对形状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震源特性、震级大小和震中距离,传播途径和方位以及场地条件等。
在这些因素中震级大小和震中距离以及场地条件是相对易于考虑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89规范已有所反映,震级和震中距离的影响涉及到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应该属于大区划的范畴。
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设计近震、设计远震是按由所在场地的基本烈度是否可能是由于邻区震中烈度比该地区基本烈度高二度的强震影响为准则加以区分的。
这显然只是一种粗略划分。
划分设计近震、设计远震实际是根据场地周围的地震环境对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加以调整。
关于地震环境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今后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由新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来考虑。
关于场地条件对反应谱峰值αmax和形状(T g值)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实质是要预估不同场地条件对输入地震波的强度和频率特性的影响。
首先,如何确定输入基准面或基岩面就是很困难的,在89规范中,将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硬土层定义为基岩,可以说是迁就钻探深度的一种粗略的处理方法。
在美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剪切波速度大于760m/s的地层才算作是软基岩,而软基岩和硬基岩对地震波的反应特征也是有区别的。
另外土层的剪切波速分布千变万化,如何将其对反应谱的影响准确的加以分类,同样也很是困难的。
在各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尽管大家都承认考虑场地影响的重要性,可以说都还没有找到很满意的实施方法。
美国关于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研究始于1976年,1978年以后才开始进入抗震设计规范。
美国规范应用了Seed等[4]提出的S1~S3类场地划分标准。
地震时的几种周期
![地震时的几种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dbe8ded73186bceb19e8bb2a.png)
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传至地表岩土体,迫使其振动,由于表层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使地震记录图上的这种波记录得多而好。
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特征周期,也叫做卓越周期。
由多层土组成的厚度很大的沉积层,当深部传来的剪切波通过它向地面传播时就会发生多次反射,由于波的叠加而增强,使长周期的波尤为卓越。
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即当地震波的振动周期与地表岩土体的自振周期相同时,由于共振作用而使地表振动加强。
巨厚冲积层上低加速度的远震,可以使自振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共振。
2. 几种周期及相关概念自振周期T: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是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高度H、宽度B有关。
基本周期T1:是指结构按基本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
基本振型:单质点体系在谐波的作用下的振型称为基本振型:任一地震波都可以分解为若干谐波的叠加,多质点体系按振型分解法计算地震作用时,可以简化为具有基本振型的等效单质点体系进行分析。
而对建筑结构而言,有时又称为主振型,一般是指每个主轴方向以平动为主的第一振型。
高阶振型:相对于低阶振型而言。
一般来说,低阶振型对结构振动的影响要大于高阶振型的影响。
对一般较规则的建筑物,选择的振型个数可以取其地震作用计算时的质点数(大多数情况下为楼层数),若质点数较多时,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只取前几个振型(即低阶振型)进行叠加。
特征周期Tg:即建筑场地自身的周期,是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水平段与下降段交点的横坐标,反映了地震震级,震源机制(包括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地震本身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场地的特性;如软弱土层的厚度,类型等场地类别等。
在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特征周期Tg与场地类别有关:场地类别越高(场地越软),Tg越大;地震震级越大、震中距离越远,Tg越大。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443b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a.png)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
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征周期值的选取
是其核心内容之一、特征周期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周期,也
可看作是结构固有周期。
选取准确的特征周期值对于合理设计结构的地震
反应及抗震措施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用的特征周期值
选取方法。
其次是模型分析法,也称为模态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在多个模
态的结构,通过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各模态的振型和振动周期。
其中,前几个模态通常对应较为主要的振动模式,为了更准确地估计结构的
特征周期,可选取前几个模态的周期进行分析计算。
第三种方法是迷你荷载法。
这个方法适用于中小型结构,将地震作用
看成等效的静力荷载,在结构的几个重要方向上施加荷载进行分析,得到
结构的抗震反应。
然后通过在不同周期下分析计算,选取出产生最大反应
的荷载周期作为结构的特征周期。
最后一种方法是反应谱法。
这种方法根据地震波的振动速度谱或加速
度谱绘制反应谱曲线,然后将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其超弹性特征进行比较,
选取出产生最大响应的周期作为特征周期。
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
工程适应性,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的选取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特征周期值,但都可以作为初步设计的参考。
此外,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调整,
以保证结构的地震安全性。
特征周期资料
![特征周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4bf5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a.png)
特征周期
特征周期是指在某个系统或现象中出现的重复发生的一种规律性。
通过观察与
分析特征周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运行的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特征周期的定义
特征周期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的特征或现象,这种周期性的出现可能是
由系统内在的机制、外部影响或者其他因素所导致的。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特征周期无处不在,比如天文现象中的日月相、季节变化、经济周期、生物钟等。
特征周期的出现通常可以被量化和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找到周期性的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金融、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特征周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征周期的分类
特征周期可以根据周期的长度、频率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分类。
按照周期的长度
可以分为短期周期、中期周期和长期周期;按照频率可以分为高频周期、中频周期和低频周期;按照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周期、外部周期和混合周期等。
不同类型的特征周期在不同的系统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需要通过具体的
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
特征周期的应用
特征周期的研究对于系统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在金融领域,利用
股市交易数据的特征周期可以制定交易策略,降低风险,获取收益;在气象学中,通过对气候特征周期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提前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在生物学领域,研究生物钟的特征周期有助于优化作物种植和饲养管理等农业活动。
总之,特征周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系统和现象的运行规律,
还可以为我们的决策和行动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特征周期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
![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690af4700abb68a982fb71.png)
地 表加速度 峰 值
,
表
设计 地 震作 用 时
,
采 用 两 个 阶段 设 计步骤
即 上 述 《 范》 第 规
即 牡见 》 第 范
,
,
第一 条规 条
阶段用多遇 地震作 用 定
刀
,
勺
第 二 阶段用 罕 遇 地 震作 用
,
规定
结构 及 构 件验 算 时
,
不仅 要 进 行 多 遇 地 震 下 的
承 载力 验算
,
健
筑 抗 震设 计 规
勘
,
条文 的 解 读 和分 析
,
,
提 出应 采 用
的值
。
同 时对
健 设 场 地地 震安 全性 评价 报都
如 何 在 这 两 个 结 果 进 行选 取 杭 震 设计
健 筑 抗 震设 计 规 勘
与 同 行 共 同探 讨
。
给 定 的 设 计特 征 周 期 有差 别 时
设 计 特征 周 期
应 分 别采 用 《 评 报 告》 中 多 遇 地 震 安 ! ∀ 和 罕遇 地震 ( % ) 作 用下 的特 征 周期 3
。
同样 由于 比 执行 抗震 规 范要增 加 近 千万元 的
4 ,
投 资 使 石 家 庄某 电厂 重新 找 地 震 勘察 院要 求 提供地 面
下 处 的地 震动参数
。
结
语
以 便寻 求降低 设计 特 征 周期
抗 震 设计 中特 征周 期 值 的选 取 方法
宿奎聚
河 北 省 电力勘测 设计研 究院
,
石 家庄
摘要 率 超 越概 率 关键词
近 几 年 大 型 建设 项 目 的 抗 震设 计 中
特征周期对梁配筋的影响
![特征周期对梁配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542031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5.png)
特征周期对梁配筋的影响
梁配筋是一种结构抗震设计常用的技术,契合特征周期方面的考量,对梁配筋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梁是根据设计地震加速度进行设计的,它的特征周期是指振动周期经过若干次后,其特征振型便趋于稳定。
如果梁的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加速度的周期相匹配,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受力情况,使其受地震波剧烈的冲击变得容易,特征周期的选择不仅与地震加速度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结构层数及各种不同层之间的层次关系有关。
为了保证梁的结构安全,设计者在确定梁的配筋量时,必须考虑梁特征周期与地震加速度的匹配问题。
如果特征周期与梁的设计地震加速度不匹配,梁的结构安全将受到影响。
因此,设计者在确定梁的配筋方案时,必须首先考虑到特征周期的影响,确保配筋能够有效地带来相应的抗震效果。
总之,特征周期对梁配筋有着重要影响,特征周期与梁设计所需地震加速度要相匹配,才能保证梁的结构安全并有效地减少抗震设计所带来的负荷。
如果特征周期不合适,就会影响梁的抗震性能,甚至将梁结构抗震性能降低到极限。
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特征周期,以及如何确定准确的配筋量,对于保障梁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特征周期相关性分析
![特征周期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4e27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5.png)
行特征周期计算,分析计算结果的分布和相关性.
1 特征周期的计算方法
我国 «建 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
GB50011
G
2010)»和
美国抗震设计 规 范 ATC3
G
06 都 是 在 大 量 强 震 观 测
记录的分析基础上得到规准化后反应谱下降段的起
始周期,具有一 定 的 概 率 保 证. 单 条 强 震 记 录 特 征
征周期,结合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则可由此大致判
断出该场地的场地 类 别,进 而 可 为 抗 震 设 计 时 程 分
析中地面运动记录的场地类别提供参考.
由于反应谱是地面运动记录最大响应的映射函
数,基于地面运动记录计算特征周期,将反映反应谱
全域谱型拐点特征.本文采用 6 种基于地面运动记
录的特征周期 计 算 方 法,对 1491 条 地 震 动 记 录 进
l
a
t
i
onamong
yf
ATC3
G
06me
t
hod,ASCE7
G
16 me
t
hod,p
r
ob
a
b
i
l
i
t
t
hod (
97%),p
e
a
kv
a
l
u
er
e
du
c
t
i
on me
t
hod,a
nd
y me
smo
o
t
h
i
ng me
t
hod.
Ke
r
d
s:g
r
oundmo
t
i
onr
特征周期与规范不符
![特征周期与规范不符](https://img.taocdn.com/s3/m/282ba9a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d.png)
特征周期与规范不符工程概算中,需要对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计算。
对于结构基本特征,国家的设计规范是按照截面尺寸进行计算的,各类型结构的特征值均有相应的计算周期。
建筑结构基本特征的周期长度是指结构构件按照规范设计尺寸和特征值的总和,是结构设计中比较重要(结构设计中经常用到),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具有指导意义(结构设计中常常用到),结构设计中主要根据结构设计参数,结合结构特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和计算。
关于结构基本特征周期长度有很多相关的设计规范或设计文件,但不一定都符合结构基本特征。
其中,建筑工程中出现过很多由于结构特征周期不符合规范要求而导致结构基本特征不能实现或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且发生结构安全事故的案例。
下面就在本例中介绍一下相关设计规范或设计文件中关于结构基本特征周期不符合要求的例子。
1.国家的技术规范或设计文件中,对于不同类型结构基本特征的特征周期长度有不同的要求。
国家技术规范GB50041-2018《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一般结构的基础和承台应按照《建筑基础设计规范》和《建筑承台混凝土设计规范》等有关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63-2018《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住宅建筑中一般结构的普通剪力墙特征值计算周期应大于30年,柱、墙、阳台和窗洞口等一般结构特征值计算周期应大于30年,在同一截面上,结构构件应有较大跨度和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跨度不同且长,结构截面面积和荷载作用下的构件,每层柱、窗洞口应按设计截面图或设计图示尺寸计算。
《建筑结构设计师技能规范》GB50061-2018《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60-2013《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构造方案与评定方法》JGJ652-2015《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50061-2014等文件规定:对于混凝土构造,通常截面面积为100-200mm×200-300mm,柱网为50-100cm×150-300cm×1000~3000个,梁、板应按柱、板间墙顶梁底和柱底设置荷载效应的特征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周期、卓越周期、地震波选波
①结构自振周期---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
(可通过模态分析获得)
②结构基本周期--结构按基本振型(第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
(可通过模态
分析获得)
③设计特征周期或特征周期--由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决定,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下降段起始
点对应的周期值。
(查表可得)
④场地卓越周期--根据覆盖层厚度H和土层剪切波速vs按公式T0=4H/vs计算的周期,表
示场地土最主要的振动特性。
(可直接测得)
(很接受[学无止境]的解释:场地卓越周期是指场地的基本周期,因为场地也可以看作一种结构,因此场地也有一系列自振周期,其中基本周期被称作卓越周期,卓越周期的数值为地震波穿越场地厚度时所用时间的4倍。
地震波中与卓越周期相近或相等的谐波分量将被放
大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