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 [谈谈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后进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 [谈谈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也逐年扩大,这使得大批原来在初中是中下水平的学生也能进入中职校的大门,这样,在中职校产生一大批“后进生”。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道德素质偏低、纪律观点淡薄、学习成绩偏差的这类学生的总称,也就是以前说的差生。
大量的事实表明:在中职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学习不努力,思想意识差,品德水平低,不求上进的那部分学生,虽然他们在班级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往往活动量大、影响面广,对班级的破坏力强。
如果不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正确引导,将会对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要做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全面搞好素质教育,分析中职校“后进生”产生的成因进而对其转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中职校“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中职校“后进生”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但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学校教育失误导致的“后进生”;二是家庭教育失误、社会教育失误导致的“后进生”。
1.学校教育失误导致的“后进生”我们知道,现在的中职校学苗比较差,初中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都进入普通高中,进入职业高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初中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我们中职校的教师需要讲究方法的。
可我们有的老师,为了出成绩,教育方法简单。
老师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弃之不管,任其东西。
有个别老师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
上述方法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后进生”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
2.家庭教育失误、社会教育失误导致的“后进生”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目的的,学习也一样。
可我们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的不明确。
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对子女实行无原则的溺爱,使子女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一旦犯了错误还能得到家人的袒护;有的家庭父母过分强调自己工作忙,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可谓只养不教,对子女的学习、思想情况甚少了解;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养低,行为不检,家庭不和睦,动不动便对子女打骂、惩罚,造成子女抵触对抗;有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多用物质刺激,金钱引诱,极少关心子女的成长,发现子女出现问题,把责任推卸给学校,甚至不愿意与学校配合教育。
浅谈中职校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浅谈中职校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中职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普遍下滑,出现了大批的“后进生”,文章通过剖析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表现特点,试图构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
标签:后进生成因转化对策中职校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所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面对的话题。
文章结合笔者教育工作的实践体会,试图通过对后进生心理品质和行为转化的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后进生的行为表现特点分析多数后进生主要表现为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和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学习兴趣不高,抗干扰能力低,生活态度消极,情绪压抑、忧郁、苦闷,对事对人冷漠,心态封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典型行为:1.组织纪律散漫这部分学生大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人主义严重,集体荣誉观念淡薄,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因此在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2.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玩”字当头,“混”字领先,内心空虚无聊,他们当中,更多的不是因智力差,而是缺乏自信心,无学习目标,无心读书。
3.反叛行为强烈这是由于后进生的自尊心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挫伤后产生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是自尊心的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
据有关的心理研究,后进生也有自强、自重的愿望,摘掉后进生帽子的自信心。
但由于他们受到的批评总是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而是持怀疑态度,往往错误地认为批评教育是针对他,苦口婆心是嫌弃他……因此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想进步,想改变,但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想把做好一件事却缺乏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慢慢便演变为叛逆性强的复杂心态与过激行为。
二、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成因探究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l8岁之间,正由第二次快速生长期(11-17岁)向生长稳定期(18-25岁)发展,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处于依赖性与独立性,被动性和自觉性相互交替时期。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中职教育是指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体系。
中职毕业生进生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职教育的培训目标模糊。
中职教育的培训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的培训目标过于模糊,缺乏具体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转化为就业能力。
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中职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学生在就业时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偏见。
相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受到偏见和歧视,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高学历的毕业生。
这种偏见使得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为了解决中职后进生成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完善中职教育的培训目标和教学方案。
明确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结合,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就业能力。
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加教学设备投入,更新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建立中职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机制,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与行业协会、行业领域专家的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改变对中职毕业生的偏见。
加大对中职教育的宣传,强调中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建立健全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机制,为中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中职后进生成因主要包括培训目标模糊、教学质量低下和社会偏见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培训目标和教学方案,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以及改变对中职毕业生的偏见。
这样才能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实现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中职毕业生进入大学的现象日益普遍,但其中不少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出现退学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情况,这就要考虑到中职后进生成因及对策。
中职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程度不足。
中职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普遍较低,大学阶段的学习难度较高,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2.学习态度不端正。
中职部分学生因为历史原因放弃了普通高中,进入中职学习,在成绩上处于中下等水平,心态可能更趋向于放松,容易产生拖延、不积极学习的现象。
3.社会适应性较低。
中职生的社会经验和观念相对较少,在大学阶段很可能遇到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不适应时会产生不适。
二、转化对策
针对中职生面临的困难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提高文化素质。
可以在中职阶段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可以在大学阶段加强文化课程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2.加强学习态度的引导。
在中职阶段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学阶段也可以通过辅导员和老师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增强社会适应性。
可以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让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体验大学生活,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更好的层面去解决。
总之,中职后进学生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全方位的帮助和引导,才能够让这部分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更多困难时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阶段,中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中职生的素质和就业状况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后进生的生成和转化成为了中职教育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进行浅析,探讨中职教育的改进之路。
一、中职后进生成的原因1. 家庭环境许多中职后进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条件艰苦,父母受教育水平低,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导致了中职后进生成的原因之一。
2. 学习能力中职后进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较多,难以适应中职教育的快节奏和专业性学习。
很多中职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导致了学习状态的下滑。
3. 生活态度部分中职后进生对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
他们可能早早就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导致对学习和职业的态度不够积极,从而陷入了后进的困境。
1. 家庭教育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与学生家庭建立联系,了解家庭状况,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做出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重视,从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
2. 学习辅导学校可以成立学习辅导小组,对中职后进生进行重点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
中职学校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课外辅导班,如补习班、兴趣班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生活指导学校可以加强对中职后进生的生活指导,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人生目标和规划。
通过心理辅导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
4. 就业创业指导为了提高中职后进生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通过开设创业实训课程、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中职后进生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中职英语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了学习态度的消极。
与此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薄弱,很多同学在学习英语时很难跟上老师的授课。
学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导致了一些学生在学习环境上的不利条件。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灵活多样,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是导致后进生产生的因素之一。
那么,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解决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开展英语文化节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后进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也应该加大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学条件。
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增加英语学习的资料和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对于教师来说,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教学培训、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中职英语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学校应该增加资源投入,提高教学条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加教学策略和手段;学生也应该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职英语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工作论文
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工作初探我供职于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学生中大多是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
因此,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
它不仅在人们的心里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班主任而言,做好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不仅是具有班级管理的现实意义,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当然,让职业教育中“别样桃李”也能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芬芳、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
获得桃李舞婆娑,是每一位老师的最大心愿,然而,让职业教育中心“别样桃李”舞婆娑、使老师愿望的实现、更加艰难。
在此,笔者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读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后进生的“成因”1、家庭教育失败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宠爱有加,有求必应,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
特别是单亲家庭更为严重,他们缺少父亲或母爱,从小没养成好的习惯,更没有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好基础。
2、社会不良影响。
社会能影响孩子的因素很多,诸如网吧游戏、吃喝玩光等,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上对学习不重视,知识基础弱,形形色色的多元价值观,必将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3、学校教育失误。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老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手段,班级管理不当,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其表现为:片面追求教学质量,以分数论英雄,有的老师对后进生“恨铁不成钢”,经常挖苦、讥笑,让其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后进生的特点1、自尊心强。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后进生也不例外。
由于缺点较多又得不到尊重,因此显得自尊心特别强。
他们对老师的管和问产生对立情绪,在心理上普通表现为自卑、懒惰、逆反、傲慢和恐惧。
加上班主任粗暴的训斥、频繁的批评,甚至错误的判断和处理,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之形成师生对立,矛盾激化。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摘要: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工作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尤其是要强化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促进教学的整体发展。
教师及教学管理层应当强化对后进生的成因开展细致、深入的分析,具体讲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追求目标不明、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和部分教师教学兼顾程度不足。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改革: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夯实学生文化学习基础;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兼顾学生后进群体发展,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后进生转化在当前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工作中,后进生群体是影响整体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与现状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
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中职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学对象大部分是来自于普通高中招生之后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普通学校教学工作差别较大。
中等专业学校汽修专业后进生的成因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不可否认,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汽修专业教学中,学生除了要强化专业课程学习之外,还要强化与专业相关的文化课程学习。
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文化课学习基础不够扎实,进入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习之后难以赶得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导致学习兴趣下降,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了后进生。
2.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社会传统观念中,职业学校并非学生的第一选择,许多人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职业学校属于“三流学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选择。
在这样的片面认识影响下,一些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习之后,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学校与专业没有前途,将来最多做一个汽车维修工,自己在学习中缺乏足够的动力与中长期发展目标,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中职教育不仅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中职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中职毕业生“后进”现象的存在。
本文将从中职后进生成因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转化对策。
一、中职后进生成因1. 教育资源不均衡中职后进的生成因之一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
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使得一些中职学校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这种不均衡的情况往往会影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导致他们“后进”。
2. 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中职后进的生成因之二在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结构和技术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理念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从而使得他们难以顺利就业。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是中职后进生成因之一。
相对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少动力,并且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认识不足,容易感到迷茫和困惑,导致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欠佳。
二、中职后进转化对策1. 加强教育资源均衡化建设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一问题,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中职学校的资源投入,改善师资力量,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使得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化,保障中职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2. 联合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此中职学校应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市场需求相匹配。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中职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价值观。
中职后进生群体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
在课堂教学上 , 努力探求一种 情感 、 哲理 、
、
建立 良好的师生情感
古人云 :亲其师 , “ 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上 , ,
教师对全班的学生都抱有积极的、 热情 的态度 ,
并 且在教学 中 , 生感受 到教师 的情感 , 学 如果
落后 、 自制力太差 , 或许 品质不差 , 但 而且具备
一
’教 育过 程遇到 的 比较棘 手 、 敏感 的对象 , 他们 原 因、 教育对策予以理论 上的剖析 。 ’
定 的组织 能力 、 社交 能力或 一技之 长 , 在班
他 集体管理 中, 我们可 以慎重地 吸收他们 中的一 的出现有其存在 的合理性 。 本文试 图从其形成 的班集体 中始终得不到肯定 和赞扬 ,相反 , 们一 些有益 的建议 , 非但 得不 到采纳 , 会遭 员或两员 , 还 参与班级管理 , 一旦取得成绩 , 在多 关键词 : 后进群 体 形成原 因 教育对策 来 同学 的白眼 、 讽刺 , 师的冷落 、 老 否定 。长期 种场合尽可 能多地 给予 表扬和肯定 , 让其认识 人们通常会说 : 物以类 聚, 人以群分。积极 下来 , 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 , 相反 , 因某一学 到 自身 的闪光点 和存 在价值 , 却 树立起积极 向上 的、 向上 的群体给学生带 来的影响无疑是 有益 生寻衅 闹事 ; 带 分 扰乱纪律而得到 同伴 的“ 敬重 ” 和 的人生价值观念。这样便会一带十 ,卜 百, 的、 正面的。然而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光会遇 赞许 , 们便会 自然地 产生相互 吸引 、 他 相互 需 化后进群体 。 到一些 向上 的有益群体 , 对德育施加 积极 的作 要 的心理效应 , 促使他们一拍即合 , 形成群体。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毕业生后进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对中职后进生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化对策,以期帮助中职毕业生更好地走上职业发展之路。
一、中职后进生成因分析1. 教育资源不均衡许多中职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资源相对欠缺,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这会造成学生学习基础的不扎实,影响后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 社会认知不足相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在社会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就业市场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容易迷失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
3. 技能培养不到位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不够精细,缺乏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和把握,导致学生就业后技术水平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4. 就业指导不足中职学校通常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招聘信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诸多困难。
5. 个人素质不足部分中职毕业生在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中职后进转化对策1.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政府应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确保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
2. 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中职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计划,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支持。
可以设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4. 开展职业素质培训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训,包括人际沟通、职业规划、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引导学生提升自身技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中职后进生群体形成原因教育对策
中职后进生群体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摘要:在教育过程中,后进群体往往是教育过程遇到的比较棘手、敏感的对象,他们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本文试图从其形成原因、教育对策予以理论上的剖析。
关键词:后进群体形成原因教育对策人们通常会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积极的、向上的群体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有益的、正面的。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光会遇到一些向上的有益群体,对德育施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遇到一些非正式、自发形成的后进群体。
尽管这些群体很小,但对班级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有的甚至危害整个班集体。
一、形成原因所有的后进群体不是天生而成的,而是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
究其原因,有其主观的一面,缺乏正确的道德人生观,意志薄弱,自我抵制力差等,也有其客观的一面,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措施不当,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等。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后进群体的形成主要是由情感而不是由理智的因素促成,而这种情感的基础大多以志趣相投,意志品质大体一致为纽带。
如有些学生无远大志向,讲究吃好、穿好、玩好,学习动机不明确,意志消沉,对学习毫无兴趣,还有些同学在班集体中基本处于受讥讽、遭打击一族,于是他们便会不自觉地在观点上、感情上形成服从一致的心理趋势,如果这时有一个学生挺身而出,便会一呼百应,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际交往圈,自然形成一个群体。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看到我们有的教育对象不仅是品德差,而且学习差,即是人们说的“废品”,这些学生在教师心目中,一无是处,印象极差,一旦犯了错误,更会从严处罚,甚而至于对其进行侮辱和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难免会形成逆反心理,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因而自然形成一个群体。
由于后进生学习较差,表现不好,在正式的班集体中始终得不到肯定和赞扬,相反,他们一些有益的建议,非但得不到采纳,还会遭来同学的白眼、讽刺,老师的冷落、否定。
长期下来,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相反,却因某一学生寻衅闹事;扰乱纪律而得到同伴的“敬重”和赞许,他们便会自然地产生相互吸引、相互需要的心理效应,促使他们一拍即合,形成群体。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中职生就业、创业率不高,一部分中职生在就业市场上遭遇了一些困难。
中职生后进的成因主要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教育体系的问题、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社会环境的问题等等。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采取一些转化对策。
一、中职生后进的成因1. 教育体系的问题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关注度并不高,学校的设施、师资、课程设置等方面相对薄弱。
很多中职学校都存在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实习机会较少等问题,导致中职生在学业和实习阶段的能力培养不够充分。
2. 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一部分中职生学习态度和素质较差,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缺乏认知和规划,对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缺乏了解,甚至对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缺乏思考。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中职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
3. 社会环境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中职生可能会遭遇到社会对中职生的歧视、职业选择的狭隘、用工企业的偏见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了中职生后进的阻碍。
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丰富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改革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
2. 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就业观念。
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能力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
3. 加强中职生的实习实训经历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经历的安排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实战能力。
4. 尊重和重视中职教育社会上对中职教育应当更加尊重和重视,鼓励和支持中职生的就业和创业,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对待。
解决中职生后进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中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中职后进生的群体更是面临着就业难、自我价值认同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对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进行浅析。
一、中职后进生生成因1、学习能力低下:中职后进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可能在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收获却不尽如人意。
2、家庭背景影响:中职后进生往往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生活条件,以致影响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学校教育影响: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不够强大,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待改进,对学生的成长帮助不够。
4、个人心态问题:中职后进生的心态可能相对比较消极,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容易患得患失。
1、个性化培养:对于中职后进生应该进行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学习难点和特点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完善家长支持体系:中职学校应该借助相关力量,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同时鼓励家庭重视子女的教育,让父母参与到子女的成长中来,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3、加强职业教育: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机会,营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锤炼,让他们更快地适应职业发展。
4、心态调整:中职后进生往往缺乏信心,应该加强心态调整。
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强化自我价值认同感。
综上所述,中职后进生生成因多种多样,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上的多方面努力。
通过上述转化对策,我们相信中职后进生将拥有更好的未来。
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师的教学 效果应 当追求全班 整体效果 .
顾及后进 生的反应 如讲重 点 内容 时 。 教师要切 实做到放慢 速度 . 并 尽可 能重 复一两次 .给后进生充 分思考 时间 . 引 导他们积极 思维 .让其 真正 掌握知识 。 教学方法 上 . 做 到有 的放矢 , 因材施教 ,
好强任性 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成才 的 信心. 干脆放任 自流 , 把孩子 推 向学 校 。 当孩子最需要 温情 和关怀 时 .父母无 暇 顾及 .导致学生产生不 良行为或行为异
树立 一个 人的信心 2 0 1 2年 1 0月 . 我校 以“ 活力 职专 . 展我风采 ” “ 腾飞 职专 . 走
向辉 煌 ” 为主题 . 以师生 自编 自演 、 同唱
次. 变“ 攀高求难 ” 为“ 夯实基础 ” 。 上课速
度适 当放 慢 . 让 后进生感 到能跟上 教学 进度 。后进 生是班集 体 的组成 部分 , 教
常。
3 . 教 师教 育 不 当 引起 的 心 理 问题 和
过 激 行 为
共 演 等形式 . 学生 们顶 着 烈 日. 进 行 了
上 回答不 出问题 时 . 教师 要给他们 信任 和鼓 励 的 目光 : 回答 正确 时 . 教 师要 投
自卑 、 自我评 价 偏低 等 心理 问题 , 进 而
对学 习 、 生活失 去信 心。
2 . 不 当的 家庭 教 育 方 式 引起 的 不 良
行 为
转化 后进生的根本 。因为社会风气之于 人, 犹如染缸染物、 松烟 熏 室 、 水 银 泻
键 是要解 决其“ 心” 中的问题 . 就是要 激 励 一个人 的热情 .挖 掘一个人 的潜能 .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职学生的后进生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中职生源较为复杂,而后进生成不仅涉及到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与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对中职后进生成的探究及转化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职后进生成的原因1.家庭因素中职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家庭教育,容易产生后进生成的问题。
家庭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学习动力不足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成绩偏低,进而成为后进生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3.自身行为习惯和态度中职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态度也对后进生成有一定的影响。
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以及不够坚韧、勇敢面对困难等习惯和态度问题都可能导致后进生成。
4.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有些中职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环境落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不够全面,这些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促进中职后进生成。
1.家庭教育的重视家庭是中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应该积极引导中职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学校应该提升教育质量,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和培养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有部分出现进展缓慢、职业发展受阻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深入分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制定科学的转化对策,促进中职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中职后进生成因1. 学历和社会认可不足中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学历相对较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他们往往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
一些企业可能会更倾向于录用大专或本科毕业生,而忽视了中职毕业生的实际能力。
2. 技能不足中职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但有些学生在学校阶段就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导致其毕业后技能还不够完善,难以胜任职场需求。
3. 就业观念偏颇部分中职毕业生对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容易出现急于求成、不愿从基层做起、毫无职业规划等问题,导致就业前途不明朗。
二、中职后进的转化对策1.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中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培养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 强化实习实训中职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3.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中职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4.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中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注重基础打好,从基层做起,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做好准备。
5. 拓宽就业渠道中职教育要积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选择。
6. 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中职毕业生的支持和关注,帮助他们解决求职难题,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创造更好的环境。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中职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一种教育体系。
尽管中职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存在。
本文将从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出发,分析其转化对策。
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成因之一是人才供需不匹配。
一方面,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学校通常按照传统行业需求设置专业,而现代社会对于新兴行业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部分中职学生就业意识和求职能力较差。
很多中职学生对人才市场和就业趋势了解不深,没有制定合理的求职计划,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另一个成因是教育质量不高。
由于中职教育普及较晚,有些学校和教师水平有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一些职业学校以应付考试和培训证书为主,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中职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存在差距,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还包括用人单位偏好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以及社会歧视。
在目前社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普遍偏好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对中职毕业生就业不利。
一些用人单位对中职生存在歧视,认为他们技能水平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这种偏见使得不少中职毕业生失去了机会。
需要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
这样才能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需要加强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减少对中职毕业生的歧视。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聘中职毕业生,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中职教育的宣传,提升中职教育的声誉和社会地位,改变对中职毕业生的偏见。
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教育体系、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等方面进行改善。
只有通过采取适当的转化对策,才能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职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他们的学习道路。
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与其它学历教育相比,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升学率并不高,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或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本文将从学生个人素质、家庭环境、教育体制、社会就业形势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中职生后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化对策。
一、学生个人素质
很多中职生因为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问题,导致了后进的现象。
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身对学习的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出现了旷课逃课的情况。
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缺乏努力、不够用功的问题,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扎实,导致了毕业后就业难的情况。
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学校学习氛围和教育教学方法来解决。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心和学习目标,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学生家庭贫困,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甚至出现了家庭暴力和失控的情况。
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学生后进的一个主要原因。
要解决家庭环境对中职生发展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提升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来解决。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辅导,让家长了解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使得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
三、教育体制
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造成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够全面和深入。
加之社会对中职生的门槛较高,导致很多中职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就业压力大,甚至出现了就业歧视的现象。
为了解决中职生的后进问题,教育部门应当改革教育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力量水平,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中职生。
要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助力学生顺利就业和升学。
四、社会就业形势
当前社会对中职生就业的态度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很多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高学历的人才,导致了中职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一些行业领域对中职生的要求也较高,中职生很难在该领域找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社会应当改变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观念,给予中职生更多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综合素质,逐步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和职业发展。
也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聘中职生,给予中职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中职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要改进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为中职生提供更多的升学和就业机会;家庭要关心和支持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应该改变对中职生的态度,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职生的学习和就业状况会有所改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