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弥散功能检查
肺弥散功能检查

快速呼气, 但不能太用力(≤4 sec)
肺弥散功能检查
第13页
肺弥散功效
DLcosb
质量控制标准
死腔洗脱容积0.75 – 1.00 L (0.5 L, 如 VC 小于 2.0 L)
取样肺泡气体容积 0.5 – 1.0 L
肺弥散功能检查 吸气容积大于或等于85% 最正确VC
第14页
肺弥散功效
第5页
肺弥散功效
DLcosb
程序
TLC位屏气 10 +/- 2 s
快速呼气
(不超出 4S)
舍弃洗脱容积(0.75-1.0 L) 搜集肺泡气
(如 VC <2.0 L, 洗脱气容积可降 低至 0.50L)
肺弥散功能检查
第6页
肺弥散功效
DLcosb
程序
搜集取样气体容 积为 0.50 –
1.0 L
阻塞性= DL/VA减低 限制性 = DL/VA 可不变
肺弥散功能检查
第21页
肺弥散功效
DLcosb
影响DLco测定值原因:
血红蛋白 (Hb)
需要就 Hb浓度进行校正 低Hb可降低DLco 高Hb可升高DLco
碳氧血红蛋白 (COHb)
需要就 COHb浓度进行校正 高COHb降低DLco
(如VC <1.0L,
死腔气去除后,
肺弥散功能检查
取样气体<0.50L
第7页
肺弥散功效
DLcosb
肺弥散功能检查
第8页
肺弥散功效
DLcosb
DLcosb 计算公式:
DLcosb= VA x 60 x Ln FACO0
(PB – 47) x (T)
FACOT
肺弥散功能测定标准-河南人民医院

诊疗方案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五部分)——肺弥散功能检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一、概述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由肺泡上皮及其基底膜、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
在肺泡-毛细血管膜中进行交换的气体主要是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由于直接计算氧气的弥散量需测定肺毛细血管血氧平均分压,方法复杂;而一氧化碳(CO)透过肺泡-毛细血管膜以及与血红蛋白反应速率与氧气相似;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中CO含量几乎为零,便于计算检查中CO的摄取量;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O2大210倍,生理范围内的氧分压不是一个主要干扰因素;而且,CO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血浆中,所以CO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
1915年,Krogh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DLCO) [1]。
利用CO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2-4],包括一口气呼吸法、一氧化碳摄取法、恒定状态法、重复呼吸法[5]以及最近发展的操作简单无需屏气的内呼吸法[6],但以Ogilvie[7]建立的一口气呼吸法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single-breath method, DL CO-sb)最为常用,本指南主要介绍DLCO-sb的检查标准。
二、肺弥散功能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 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气肿、肺水肿、肺部肿瘤等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气-血流比率失衡的疾病[8-11]。
2. 鉴别肺气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
3. 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促查因、不明原因低血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进一步了解肺弥散功能。
4. 胸部外科手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12]。
肺弥散功能测定实用标准

诊疗方案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五部分)——肺弥散功能检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一、概述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由肺泡上皮及其基底膜、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
在肺泡-毛细血管膜中进行交换的气体主要是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由于直接计算氧气的弥散量需测定肺毛细血管血氧平均分压,方法复杂;而一氧化碳(CO)透过肺泡-毛细血管膜以及与血红蛋白反应速率与氧气相似;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中CO含量几乎为零,便于计算检查中CO的摄取量;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O2大210倍,生理范围内的氧分压不是一个主要干扰因素;而且,CO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血浆中,所以CO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
1915年,Krogh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DLCO) [1]。
利用CO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2-4],包括一口气呼吸法、一氧化碳摄取法、恒定状态法、重复呼吸法[5]以及最近发展的操作简单无需屏气的内呼吸法[6],但以Ogilvie[7]建立的一口气呼吸法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single-breath method, DL CO-sb)最为常用,本指南主要介绍DLCO-sb的检查标准。
二、肺弥散功能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 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气肿、肺水肿、肺部肿瘤等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气-血流比率失衡的疾病[8-11]。
2. 鉴别肺气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
3. 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促查因、不明原因低血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进一步了解肺弥散功能。
4. 胸部外科手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12]。
肺弥散功能测试的临床应用

肺弥散功能测试的临床应用摘要肺弥散功能测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肺功能检查,能够评估肺部氧气与血液之间的交换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演变及预后评估。
引言肺弥散能力是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能力,主要反映了氧气自肺泡血界面通过肺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速率快慢。
肺弥散功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肺表面积、血红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等。
肺弥散功能测试通过非侵入性的技术检查,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一、肺弥散功能测试方法常用的肺弥散功能测试方法是单呼气法,测量肺弥散一氧化碳的能力(DLCO)。
测试的过程中,被试进行急速的深呼气至肺活量最大值,然后进行急速的深吸气,吸入含有一氧化碳、氦气和氮气的气体混合物至肺活量最大值,随后保持大约10秒的呼气屏气,最后进行急速深呼气,以此来检测肺泡内所含一氧化碳的量,并计算DLCO。
其他指标还有血气分析的PaO2、SaO2等。
二、临床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弥散功能测试可以辅助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如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也常常用于鉴别诊断限制性肺功能损伤和阻塞性肺功能损伤。
疾病严重度和演变评估肺弥散能力的改变可以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通过定期监测肺弥散功能测试指标,可以了解病程进展及病情控制情况,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治疗效果评估对某些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进行治疗后,可以通过肺弥散功能测试来评价治疗效果。
治疗后肺弥散能力的改善意味着治疗效果良好。
预后评估持续恶化的肺弥散功能意味着疾病加重,对预后不良。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肺弥散功能测试,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有助于评估预后。
结论肺弥散功能测试是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功能评估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评估。
随着科研和技术的发展,测试方法更加准确,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肺弥散功能测试将为临床带来更多帮助。
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

( 二) 检查方法和步骤 受试者夹上鼻夹~口含咬嘴后平静呼吸 4 ~5 个周期,待 潮气末基线平稳后,指导其呼气完全至残气量位,然后令受 试者快速均匀吸气完全至肺总量位,建议 2 s内完成吸气, 气道阻塞者应在 4 s内完成吸气,接着屏气 10 s,最后均匀持 续中 速 呼 气 完 全 至 残 气 量 位, 建 议 在 2 ~4 s内 完 成 呼 气 : 2,17,21] ( 三) 肺弥散功能检查指标 1.DLCO和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 TLCO) :DLCO是指一 氧化碳在单位时间(1 min) 及单位压力差(1 mmHg或 0.133 kPa) 条件下从肺泡转移至肺泡毛细血管内并与血红蛋白结 合的 量 ( mI或 mmoI) , 其 单 位 是 mI" min -1 " mmHg-1 或 mmoI"min -1 "kPa-1 ,是反映肺弥散功能的主要指标 : 21,23] 因为肺弥散能力不仅受毛细血管膜的影响,也受毛细血管血 流的影响, 因 此 有 学 者 提 出 用 转 移 因 子 ( TL) 代 替 弥 散 量 ( DL) ,检测方法~单位~意义与 DLCO相同 17] : 2.肺泡容量( VA) :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 交换的容量,用于估算肺内一氧化碳能够扩散并通过肺泡毛 细血管膜的肺容积,其单位是 L,正常受试者 VA 近似等于 TLC减去死腔气量: 3.DLCO与肺泡容量比值( DLCO/VA) :也称单位肺泡容 积的弥散量或比弥散量,由于弥散量受肺泡容量影响,肺泡 容量减少可导致 DLCO减少,因此评价弥散功能时应该考虑 受试者的肺泡容量( VA) ,以排除肺容积对弥散量的影响,临 床上常用 DLCO/VA 作矫正: DLCO/VA 更容易区分肺部与 肺外的病理生理改变: 但由于 DLCO与 VA 的关系不是线性 且显著小于 1=1,因此不能准确校正容量的影响 : 21,23] 4.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 KCO或 Krogh 因 子) :其单位是 mmoI"min -1 "kPa-1 ,意义同 DLCO/VA 21] : 5.校正后 DLCO值( DLCOc) ,常用血红蛋白~PIO2 和碳 氧血红蛋白( COHb) 进行校正: 四~肺弥散功能检查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 一) 肺弥散功能检查质量控制 1.检测过程中需要先呼气至残气量位然后快速均匀吸 气: 吸气不完全会影响一氧化碳的摄入,建议吸气容量不少 于 85%肺活量( VC) ;吸气时间不超过 2.5 s( 健康受试者) 或不超过 4.0 s( 气道阻塞者) : 为保证受试者足够的吸气容 量,必须让其先尽可能呼气到残气量位: 通过实时呼气时 间-容量曲线监测,当 该 曲 线 显 示 呼 气 容 量 不 再 改 变 而 呈 平 台位时,可指导受试者快速吸气: 吸气速度过慢会影响测试 气体在肺内的充分平衡和弥散而导致弥散量下降;如果受试 者达到 85%VC的吸气时间大于 4.0 s,应该在检查报告中注 明 : 24-25] 2.在肺总量位屏气时间通常为 10 s: 屏气时间过短使 气体在肺内弥散时间不足而致弥散量下降;屏气时间过长则 令部分受试者不能完成或引起不适: 大部分肺功能检查仪 器在屏气检查时呼气口阀门关闭而利于受试者屏气,但同时 应注意避免受试者故意呼气使气道内压力增大: 对某些受
肺弥散功能检查

肺弥散功能检查肺弥散功能检查是用来评估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也被称为肺弥散功能测定(DLCO)。
它主要通过测量肺部对一种特定气体的吸收和释放来评估肺泡和肺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情况。
这种检查对于判断肺部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肺弥散功能检查通常使用一种叫做一氧化碳(CO)的气体来进行。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吸入一定浓度的CO气体,然后呼出,并且要求患者保持一定的呼吸规律。
通过检测患者呼出气体中的CO浓度来计算出肺弥散功能的数值。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提供有关肺泡和肺毛细血管的交换功能的重要信息。
通过测量DLCO的数值,可以评估肺部的弥散情况,判断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否正常。
如果DLCO数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说明存在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纤维化等。
而如果DLCO数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说明存在肺部血管扩张、肺血管病变等情况。
此外,肺弥散功能检查还可以评估其他与肺部气体交换相关的指标,例如肺泡-动脉血收缩比率(alveolar-arterial gradient, A-a DO2)、通气和血流分配比率(V/Q)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状况,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诊断。
肺弥散功能检查是一种非常安全、简单且无痛苦的检查方法,一般没有副作用和并发症。
但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合理配合吸气和呼气的动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通过测量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来评估肺的健康状况,对于判断肺部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它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决策的依据,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肺弥散功能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呼吸功能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泡膜弹性和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功能,是评估肺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两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和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而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COPD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在于其对气道炎性疾病的特殊敏感性。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度可逆性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而COPD则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气流受限,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通过测定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来反映肺泡膜弹性和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功能,因此可以反映炎性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患者通常表现为肺弥散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而COPD 患者则常表现为明显的肺弥散功能障碍。
肺弥散功能检查对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在于其对两种疾病的治疗指导作用。
支气管哮喘和COPD虽然都是慢性炎症性疾病,但其治疗策略有所不同。
支气管哮喘主要是通过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来控制炎症和扩张气道,而COPD主要是通过吸入短效或长效β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来改善气流受限。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反映两种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从而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那些肺弥散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更有利于支气管扩张试验以及气道反应性试验的判断。
对于那些肺弥散功能明显异常或进一步加剧的患者,提示患者所受气道炎症进一步加重或气体交换更差,需要在治疗区分早期诊断的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干预治疗。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在于其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作用。
支气管哮喘和COPD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预后也有所不同。
肺弥散功能检查

注意事项01Fra bibliotek0203
04
禁忌症:严重心肺疾病、咯血 、气胸、肋骨骨折等患者不宜
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 动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静呼 吸,避免过度通气或屏气时间
过长。
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如儿童 、意识障碍者等,需采取相应
措施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常见问题解答
答
肺弥散功能检查结果异常可能提示肺部存在气体交换障碍 ,如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具体 需要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05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 价值
早期发现肺部病变
敏感性高
肺弥散功能检查能够在肺部病变早期发现异常,具有较高的 敏感性,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02
肺弥散功能检查方法
气体分析法
原理
常用气体
通过测定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中某种气体 的浓度差,计算该气体在肺内的交换量, 从而评估肺的弥散功能。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优点
操作简便,结果直观。
缺点
受呼吸频率、深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结果 不够精确。
重复呼吸法
原理
通过让受试者重复吸入含有一定浓度示踪气体的混合气体,测定示踪 气体在肺内的浓度变化,计算肺的弥散功能。
与通气功能检查的比较
检查目的
结果解读
肺弥散功能检查主要评估气体在肺泡 膜两侧交换的能力,而通气功能检查 则是评估肺部吸入和呼出气体的能力 。
肺弥散功能检查结果反映肺泡膜的气 体交换能力,通气功能检查结果则反 映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和呼吸肌的力量 。
检查方法
肺弥散功能检查通常使用一口气法或 重复呼吸法进行,而通气功能检查则 通过测量肺活量、潮气量等指标来评 估。
弥散功能报告解读

弥散功能报告解读
弥散功能报告是一种医疗诊断报告,用于评估患者的肺功能是否正常。
它通常用于评估外科手术前后、慢性肺病或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健康
体检等情况。
报告包含各种指标,包括肺活量、吐气峰流速、肺通气量等,这些指标对于确定患者的肺状况非常重要。
在解读弥散功能报告时,我们需要了解报告中的指标的含义。
肺活量
是指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后,一次呼吸可以排出的空气量。
吐气峰流速
是指在完全吸气后,以最大的力量呼气时,呼气时空气通过狭窄的通道的
速度。
肺通气量是指在一分钟内呼出的空气体积。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
判断患者的肺功能是否正常。
除了这些标准参数之外,弥散功能报告还包括弥散肺容积和一氧化氮
转化率等指标。
弥散肺容积是指气体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传播的速度,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否正常。
一氧化氮转化率是指血流通过肺的速度,以及血液中的一氧化氮分子如何
被肺泡吸收和释放进入血液中。
这个指标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肺部血流量
和气体交换能力的状态。
当弥散功能报告显示指标异常时,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异常来确定患者
的具体肺状况,并帮助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例如,如果肺活量低于正常值,就需要进行肺功能调整治疗。
如果弥散肺容积异常,可能需要进行肺
部CT检查来进一步诊断。
在解读弥散功能报告时,要意识到其中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
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才能得到一个
客观的、全面的印象,并对患者的肺功能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治疗方案。
肺弥散功能检查讲解

3. 慢阻肺患者增加,通气血流比例不均等 导致DLCO、KCO降低。
4. 支气管哮喘一般无弥散障碍,可与慢阻肺鉴别。 5. 肺部感染由于通气血流分布不均导致弥散量降 低,弥散系数正常或降低。
6. 肺结核引起肺组织损坏时,可造成DLCO降低, 降低程度与肺容量减损成正比。
8. 肺泡有效面积:DLCO大小决定与有血流的 肺毛细血管相接触进行功能活动的肺泡面积,当
其改变时弥散量也相应改变。常见于肺切除术、 肺损害、气胸等。
9. 呼吸膜增厚:呼吸膜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上皮膜、基底膜、毛细血管内皮膜、血管中
血浆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呼吸膜增厚直接导 致肺弥散量的减低。
1mmHg时,每分钟所能通过的气体量 • 肺O2弥散量(DLO2)测定较困难,所以常用
DLCO间接反映
二、具体操作
1. 平缓呼气至残气位( RV) 2. 快速吸入弥散混合气至肺总量位(TLC)
0.3%CO 10%He 20%O2 平衡N2 3. TLC位屏气 10 s 4. 快速呼气至残气位(2-4s内)
9. 肺癌:肺癌患者常见弥散量及KCO降低。 10. 肿瘤治疗观察:肿瘤患者在化疗或放疗时会 造成肺纤维化或放射性肺炎,均会导致DLCO的下 降。因此弥散检查可做为治疗并发症的监测。
感谢您的关注
肺弥散功能检查
一口气呼吸法(DLCO-SB)
一、检查原理
DLCO检测CO通 过肺泡-毛细血管呼 吸膜的能力
DLCO:CO弥散量 SB:Single-Breath
基本概念
• 弥散:气体分子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 换的过程
• CO2弥散能力是O2的20倍,故不存在弥散障碍 • 临床上弥散障碍主要指O2 • 弥散量:肺泡-毛细血管膜两侧气体分压相差
肺弥散功能测定实用标准

诊疗方案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五部分)——肺弥散功能检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一、概述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由肺泡上皮及其基底膜、肺泡毛细血管皮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
在肺泡-毛细血管膜中进行交换的气体主要是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由于直接计算氧气的弥散量需测定肺毛细血管血氧平均分压,方法复杂;而一氧化碳(CO)透过肺泡-毛细血管膜以及与血红蛋白反应速率与氧气相似;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中CO含量几乎为零,便于计算检查中CO的摄取量;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O2大210倍,生理围的氧分压不是一个主要干扰因素;而且,CO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血浆中,所以CO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
1915年,Krogh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D L CO) [1]。
利用CO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2-4],包括一口气呼吸法、一氧化碳摄取法、恒定状态法、重复呼吸法[5]以及最近发展的操作简单无需屏气的呼吸法[6],但以Ogilvie[7]建立的一口气呼吸法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 L CO single-breath method, D L CO-sb)最为常用,本指南主要介绍D L CO-sb的检查标准。
二、肺弥散功能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 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气肿、肺水肿、肺部肿瘤等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气-血流比率失衡的疾病[8-11]。
2. 鉴别肺气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
3. 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促查因、不明原因低血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进一步了解肺弥散功能。
4. 胸部外科手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12]。
G46.《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2015)要点

G46.《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2015)要点《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2015)要点⼀、概述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通过肺泡-⽑细⾎管膜(由肺泡上⽪及其基底膜、肺泡⽑细⾎管内⽪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细⾎管扩散到⾎液,并与红细胞中的⾎红蛋⽩( Hb)结合的能⼒。
在肺泡-⽑细⾎管膜中进⾏交换的⽓体主要是氧⽓( O2)和⼆氧化碳( CO2)。
由于直接计算氧⽓的弥散量需测定肺⽑细⾎管⾎氧平均分压,⽅法复杂;⽽⼀氧化碳( CO)与⾎红蛋⽩的结合⼒⽐O2⼤210倍,⽣理范围内的氧分压不是⼀个主要⼲扰因素;除⼤量吸烟者外,正常⼈⾎浆中⼀氧化碳含量⼏乎为零,便于计算检查中⼀氧化碳的摄取量;⽽且,⼀氧化碳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浆中,所以⼀氧化碳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体。
1915年,Krogh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DLCO)。
利⽤⼀氧化碳进⾏肺弥散功能检查有许多不同的⽅法,包括⼀⼝⽓呼吸法、⼀氧化碳摄取法、恒定状态法、重复呼吸法以及最近发展的操作简单⽆须屏⽓的内呼吸法,但以Ogilvie,等建⽴的⼀⼝⽓呼吸法肺⼀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 single-breath method,DLCO-sb)最为常⽤,本指南主要介绍DLCO-sb的检查标准。
⼆、肺弥散功能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肿、肺⽔肿、肺部肿瘤等引起肺泡-⽑细⾎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流⽐率失衡的疾病。
(2)鉴别肺⽓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
(3)呼吸困难或活动后⽓促查因、不明原因低⾎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功能障碍者应进⼀步了解肺弥散功能。
(4)胸部外科⼿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
(5)评价系统性疾病的肺部受累,如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液系统疾病等。
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概述 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通过肺泡–⽑细⾎管膜(由肺泡上⽪及其基底膜、肺泡⽑细⾎管内⽪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细⾎管扩散到⾎液,并与红细胞中的⾎红蛋⽩(Hb)结合的能⼒。
在肺泡–⽑细⾎管膜中进⾏交换的⽓体主要是氧⽓(O2)和⼆氧化碳(CO2)。
由于直接计算氧⽓的弥散量需测定肺⽑细⾎管⾎氧平均分压,⽅法复杂;⽽⼀氧化碳(CO)与⾎红蛋⽩的结合⼒⽐O2⼤210倍,⽣理范围内的氧分压不是⼀个主要⼲扰因素;除⼤量吸烟者外,正常⼈⾎浆中⼀氧化碳含量⼏乎为零,便于计算检查中⼀氧化碳的摄取量;⽽且,⼀氧化碳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浆中,所以⼀氧化碳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体。
1915年,Krogh[1]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DLCO)。
利⽤⼀氧化碳进⾏肺弥散功能检查有许多不同的⽅法[2,3,4],包括⼀⼝⽓呼吸法、⼀氧化碳摄取法、恒定状态法、重复呼吸法[5]以及最近发展的操作简单⽆须屏⽓的内呼吸法[6],但以Ogilvie等[7]建⽴的⼀⼝⽓呼吸法肺⼀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 single–breath method, DLCO–sb)最为常⽤,本指南主要介绍DLCO–sb的检查标准。
⼆、肺弥散功能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肿、肺⽔肿、肺部肿瘤等引起肺泡–⽑细⾎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流⽐率失衡的疾病[8,9,10,11]。
(2)鉴别肺⽓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
(3)呼吸困难或活动后⽓促查因、不明原因低⾎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功能障碍者应进⼀步了解肺弥散功能。
(4)胸部外科⼿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12]。
(5)评价系统性疾病的肺部受累,如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液系统疾病等。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了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临床工作中,对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肺弥散功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手段,对于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基本情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喘、气急、咳嗽和胸闷,通常在发作时可见气道高反应性增高。
而COPD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永久性气道狭窄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从病理生理机制上看,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气道痉挛和气道黏膜水肿,而COPD则主要表现为气道壁的慢性炎症和气道黏液腺细胞增生导致气道狭窄。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鉴别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病理生理基础。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气道痉挛和气道黏膜水肿,其肺弥散功能检查通常显示无明显异常。
而COPD主要表现为气道壁的慢性炎症和气道黏液腺细胞增生,其肺弥散功能检查通常显示肺泡膜扩散功能受损。
通过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肺部病理生理状态,从而为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生理学依据。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肺部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支气管哮喘和COPD都是慢性进行性疾病,但其病程和病变程度有所不同。
通过肺弥散功能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肺泡膜扩散功能的状况,从而帮助评估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阶段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指导临床治疗。
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如何看肺功能(弥散功能)

一口气弥散
重要的测试参数: TLCO SB VA KCO RV-He TLC-He CO弥散量 肺泡量 比弥散 ( TLCO / VA ) 残气 肺总量
RV/TLC FRC/TLC VIN
残总比 功能残气 吸入测试气体容量
快速一口气弥散
数字采样并 分析气体浓度!!
GAS!
物理采集 分析气体 浓度
Diseases that cause alveolar fibrosis such as sarcoidosis, affect DLCO by causing a thickening of the pulmonary membrane as well as a decrease in the diffusible membrane surface area. Membrane diffusing capacity divides the DLCO into three parts: pulmonary membranes (DM), intercellular hemoglobin (CO), and capillary blood volume (Vc).
弥散: 肺换气功能
弥散功能的临床意义
有效弥散面积的减少
毁损肺 肺叶切除术后
弥散距离增加
肺水肿 肺间质纤维化 肺泡癌
外科应用
弥散功能:KCO、TLCO用于癌症是否转移?
麻醉安全性评估 TLCO MVV VO2max
常用的弥散检查方法
* 气体分析 SB RB SS SB Membrane * 血气分析
膜弥散 : 无创评估肺间质
To perform the test: Measure DLCO at increasing levels of FIO2. The slope of the diffusions measured at different FIO2抯 is the pulmonary blood volume. The Y intercept of this slope is the resistance of the membrane to DLCO. A normal patient抯 DLCO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FIO2, while the DLCO of a patient with marked thickening of the diffusible membrane does not decrease.
肺弥散功能检查

未来肺弥散功能检查将更加注重个性化诊疗,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查方案。
3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将使得肺弥散功能检查更加 方便快捷,患者可以在家进行检测,享受更加便 捷的医疗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患者在检查前应避免剧 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
结果。
饮食要求
患者在检查前应保持正 常饮食,避免过度饥饿
或饱食。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正确配合呼吸
患者应在检查过程中正确配合 呼吸,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
避免咳嗽和深呼吸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咳嗽和深呼吸,以免影响检查
结果。
保持安静状态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安静 状态,避免身体移动和说话。
疾病诊断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初步判断 是否存在肺部疾病或心血管疾病。
03
肺弥散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诊断肺部疾病
肺弥散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气体在肺部扩散的能力, 可以诊断肺部疾病,如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等。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检测肺部炎症、肺纤维化等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肺 部疾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测量气体浓度
通过测量吸入和呼出气体 中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的 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气 体在肺部的弥散能力。
适用人群
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 状的患者。
疑似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如 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哮喘等。
需要评估肺部功能的患者,如 接受肺切除手术或肺移植的患 者。
02
肺弥散功能检查的步骤
技术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弥散功能
DLcosb
DL/VA
DL/VA 有助于鉴别限制性和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 DL/VA减低 限制性 = DL/VA 可不变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影响DLco测定值的因素:
血红蛋白 (Hb)
需要就 Hb浓度进行校正 低Hb可降低DLco 高Hb可升高DLco
碳氧血红蛋白 (COHb)
肺弥散功能测定
.
肺弥散功能
一口气呼吸法 (DLcosb)
(改良的 Krogh 法)
DLco 检测CO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呼吸膜的能 力
Sb:single breath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CO 与Hb的结合力是O2的210倍 DLCO 表达为:
ml (CO)/minute/mm Hg (STPD)
DLcosb
DLcosb的平均值
25 ml CO/min/mm Hg (STPD)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病人准备
禁止:
检查前禁止吸烟至少24小时 检查前4小时禁止饮酒 (可使DLco减少) 检查前禁止剧烈运动 (可影响肺毛细血管血容量) 检查2小时禁止进食 (消化过程影响肺毛细血管血容量)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影响DLco测定值的因素:
高海拔
海拔升高可增加DLco
检测中吸气努力不够
吸气容积小于85%VC 可降低 DLco
.
(不超过 4S)
舍弃洗脱容积(0.75-1.0 L) 收集肺泡气
(如 VC <2.0 L, 洗脱气容积可减 少至 0.50L)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程序 收集的取样气体容积为
0.50 – 1.0 L
(如VC <1.0L, 死腔气去除后, 取样气体<0.50L 也可用来分析)
取样气体以CO浓度/He浓 度分数的形式来分析
需要就 COHb浓度进行校正 高COHb降低DLco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影响DLco测定值的因素:
肺泡PCO2
PCO2增加可升高 DLco
肺泡低通气
肺毛细血管血容量
血容量增加可升高 DLco
Mueller动作 心输出量增加
血容量减少可降低 DLco
Valsalva动作
DLcoSb减低见于:
吸入有毒气体 (肺泡炎) 肺组织缺失 肺占位性病变 (肿瘤) 肺水肿 肺叶切除 放射治疗 (纤维化) 化疗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临床意义
DLcoSb减低见于:
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 , 哮喘 (减低或不减低); DLcoSb 有时用来鉴别肺气肿和哮喘;
STPD (0 C, 760 mm Hg, Dry)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程序
平缓呼气至 RV位
(6秒钟内)
快速吸入弥散混合气至TLC位 (按
需阀) 0.3% CO 10% He (示踪气体) 21% O2 平衡N2
.
肺弥散功能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程序
TLC位屏气 10 +/- 2 s 快速呼气
取2-3次合格检测的平均值. 重复检测差值不超过 最高值的10%,或3 ml CO/min/mm Hg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肺弥散功能
DLcosb
临床意义
DLcoSb减低见于:
限制性肺疾病
石棉肺 铍中毒 尘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结节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硬皮病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临床意义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临床意义
在COPD病人中,DLco 小于 50% 预计值常伴随 运动性低氧血症;
静息 DLco降低 (<50% - 60% 预计值) 提示需 要评估运动时的氧合状况;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DL/VA
在健康人中, DLco与肺容积呈正相关; DL/VA 大约为 4-5 ml 弥散CO/分钟/L肺容积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病人准备
检查前至少静坐5分钟 (可影响肺毛细血管血容量) 检查前5分钟停止吸氧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质量控制标准
容量-时间曲线显示从RV到TLC平滑、快速的吸 气肢 (<4 sec)
快速呼气,但不能太用力(≤4 sec)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质量控制标准
He浓度的变化反应了RV位肺内气 体对吸入气体的稀释程度,从而决 定CO的初始浓度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DLcosb 的计算公式:
DLcosb= VA x 60 x Ln FACO0
(PB – 47) x (T)
FACOT
MEMORIZE ! NOT ! .
肺弥散功能
死腔洗脱容积0.75 – 1.00 L (0.5 L, 如 VC 小于 2.0 L)
取样肺泡气体容积 0.5 – 1.0 L 吸气容积大于或等于85% 最佳VC值
.
肺弥散功能
DLcosb
质量控制标准
屏气时间 10 sec +/- 2 sec (无 Valsalva或 Mueller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