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人类的各项社会实践总是处于历史进程的发展之中,社会的发展时时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这是任何社会变革和发展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社会已经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目标、层次结构、类别结构研究。基础教育质量规格的指标体系、基本要求与地区差异研究等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教育理论研究课题是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理论发展与构建中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客观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扬弃,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例如: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与体系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问题研究,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变化研究,等等。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置身于教育实践与理论思考的研究者对各种教育问题的观察反思,并试图形成较为完整的理性化解说,事实上形成了教育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研究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是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二是要从争论中发现问题。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形成及矫正等等。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有研究价值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
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这样的选题才能够体现应有的价值。衡量选题有无意义及意义大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根据教育科学发展本身的需要,能否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选定的研究课题要有科学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科学的实践基础。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问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定的研究课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要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作为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而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深入研究的依据。应该看到,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研究问题一定要具体、适度,研究范围要明确界定,宜小不宜大,所含的研究问题要明晰,不能太笼统。初步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空泛、笼统,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即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的基础上选题。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它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案具有科学上的可行性。第二,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学识、能力、精力、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第三,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
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教育研究假设
(1)假设的含义与作用
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
假设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并按确定目标选择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2)假设的主要类型
A.按假设形成划分
(a)归纳假设。归纳假设是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
(b)演绎假设。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的新结论,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普遍性联系,通过理论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
(c)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
B.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划分
(a)描述性假设。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大致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对对象大致轮廓或外部表象的一种描述。
(b)解释性假设。试图解释事物内部联系,指出事物质的特征,说明事物原因,它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
(c)预测性假设。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在对现实事物更深入、更全
面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预见。
(3)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变量又称为变数,是指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可以观测以及数量化的因素或条件。
①自变量。是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师生关系、管理制度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自变量。②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关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所需观测的指标。③控制变量(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4)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
①科学性。假设要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之上,并得到一定的科学论证。②推测性。它要对一定的行为、现象或事件做试验性的、合理的解释,有一定的预测性。③表述的明确性。假设的概念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整,假设命题本身在逻辑上无矛盾。④可检验性。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以验证推测的正确程度和可靠性。
2.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
(1)选择研究对象
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选择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研究对象,即取样,一般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明确规定总体。第二,取样的随机性。第三,取样的代表性。第四,合理的样本容量。
(2)确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在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互相结合,配合使用。另外,研究方法的取舍还要考虑被试的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