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 第一章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案
选修五第一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一、教材分析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章一开始便引出官能团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呈现给学生一个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高一掌握的一些零散的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明朗化。
在分类表中增加了卤代烃、酚、醚、醛、酮、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其代表物。
其中,酮类化合物是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将其列入表中是为了在后续课程中理解酮糖──果糖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有机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2)能够识别有机物中含有的基本官能团。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官能团分类以及碳骨架分类法指出有机物的所属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四、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时学习了部分典型的有机物的性质,对于不同官能团的物质性质不同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较简单。
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解决问题。
采用自学,讨论,指导、总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初步把握分类的依据。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利于组织学生讨论。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种类繁多。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及教法指导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及教法指导一、教材分析(一)与必修内容的衔接必修模块《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要求,必修模块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烃介绍的是甲烷、乙烯和苯,烃的衍生物介绍的是乙酸、乙醇、乙酸乙酯,还有油脂、糖类和蛋白质;而对烷烃、醇类、羧酸等概念并未过多阐述,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最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提供基础。
正因为如此,因此相关的核心概念都作了精简,并且教学要求也作了调整,必修模块大多只要求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
同时为选修模块予留接口,搭建平台,奠定好基础。
选修模块建立在必修2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基础之上,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比较系统、深入的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选修模块中介绍的烃类物质是烷烃、烯烃,涉及到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烃的衍生物由单纯的乙醇、乙醛、乙酸涉及到了醇类物质、醛类物质、羧酸类物质,学习特点是由个别的对有机物的学习上升到对类别的学习。
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核心概念进一步深化。
整个有机部分,从选修到必修,全面整合了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反应性质、转化、合成之间的关系,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有机合成的内在联系和创造价值。
(二)教材编写特点1、根据人类认知物质世界的规律,以分类思想、化学键理论为指导,依次介绍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以及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代表物,其中官能团是作为潜在的主线。
在重点介绍一种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后,进而概括这一类有机物的通式和通性。
使各章节主干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和运用知识。
鲁科版选修5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解析
加成反应内容的编写特点:
实验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迁移应用……
烃的知识 的学习
建构新的认识框架
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一节
本章 地位与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 性质的关系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作用!
理论方法平台 21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学 编写意图
1、在学习必修有机化学知 识基础上,展示有机化学的 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研究 领域;
2、有机化学在提高人们生 活质量、揭示生命奥秘等方 面发挥的作用以及21世纪有 机化学面临的挑战,让学生 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神奇和 美妙。
个别物质学习
类别物质学习
14
本模块教学建议
❖本模块教学要突出有机化学学科特色,突出学科 思想和研究方法,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线索, 将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相融合,实现知识与方 法的双重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 与初中、高中知识以及其他模块的衔接,在学生现 有的知识基础上搭建好理论方法平台,建构好新的 有机反应的认识框架。
3、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 类和命名。为从物质类别出 发研究有机物打下基础。
22
学习分类的 目的是为了 按类别学习 有机物!
(1)对分类知识的建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有 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类方法,建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框架,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并能通过所学方 法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2)分类思路的建立:通过“交流研讨”活动,让 学生体会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和分类角度的多样性。
物
有机化合
的
物的结构
结
与性质
构
与
性
质
烃 烃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知识
2020/10/22
初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知识
(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 煤和石油 • 天然气 • 乙醇
(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 蛋白质、糖类、油脂 •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020/10/22
化学2 中有机化学知识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立体结构、取代反应、烷烃及其简单命名、 同分异构现象及异构体) • 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质谱仪
2020/10/22
知道可以通过质谱图来确定相对分子 质量--分子式
2020/10/22
•鉴定分子结构
• 红外光谱
2020/10/22
红外光谱:可以获得化学键和官能团的信息
2020/10/22
CH3CH2OH的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2020/10/22
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氢原子的不同 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数目
同分异 构现象
构造 异构
构型 异构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 官能团异构
顺反异构
对映异构
手性
烯烃
立体 异构
2020/10/22
构象异构
几点说明
1.是已有知识的归纳与提升 〔碳原子成键(初中)与同分异构现 象(化学2)〕;
2. 同分异构现象是难点,教学 时要循序渐进。
2020/10/22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脂肪烃 芳香烃 卤代烃
醇酚 醛
羧酸 酯 有机合成
油脂 糖类 蛋白质和核酸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体系构建的考虑:
•初中和必修化学的知识基础 初中和高中必修中的有机化学
高中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教材分析《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1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实现这些步骤的方法有哪些,通过这些方法讨论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这部分知识放在学习各类有机物之前,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蒸馏法、重结晶法、萃取法等);3.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4.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5.理解理解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分离和提纯”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热爱,认识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机物分子组成与结构的确定。
难点:有机物分离与提纯。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分离实验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用高科技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式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得出正确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条件不具备可采用演示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蒸馏”“重结晶”,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或八)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所需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选修5第三章教材分析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教材分析一、本章教材的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1)认识醇、醛、酚、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它们的转化关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加深认识加成、取代、消去和氧化、还原反应。
(4)了解逆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意义。
(5)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2.地位和功能本章是在学习了本模块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及必修Ⅱ《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上,学习含氧衍生物性质,通过对含氧衍生物的学习,进一步建立有机物结构决定其性质,且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观念,从而掌握有机物的学习方法,加深认识加成、取代、消去和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学习有机合成掌握逆合成分析法,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意义。
通过了解人工合成有机物,认识到大量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质量,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让学生感受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
本章的内容既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内容的基础,如本章的水解反应、银镜反应和醛的加氢及酯化反应,是后续两章油脂水解反应及油脂的氢化、葡萄糖、麦芽糖的性质、聚酯的合成的基础。
3.主要内容及呈现本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研究含氧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②研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关系③从反应前后键的断裂和生成情况去巩固取代、加成、消去等重要有利反应在必修Ⅱ中,学生已经接触部分含氧衍生物,但当时教材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角度提出了“知道乙醇、乙酸、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学习中仅限于学习具体有机化合物隔离的性质和应用。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酯》【创新教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羧酸酯第二课时酯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羧酸和酯,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酯是羧酸与醇的衍生物。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
第二课时包含酯的结构、性质、存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乙酯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酯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乙酯既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3.教学重点:酯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的水解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探究酯水解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酯的定义放在乙酸乙酯的结构之后再讲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学习方法的理解(2)为了突出酯的水解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水解的条件理解和对化学探究实验中固定变量法的应用,添加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让学生感受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影响,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酯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用途。
(2)根据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认识酯的水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本课时主要采用研究探索式教学。
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醛-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选修5 第三章第二节醛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受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中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其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
教学中先通过复习乙醇的催化氧化得出并分析乙醛的分子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阅读得出物理性质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这样,乙醇、乙醛和乙酸就联系起来,同时再次加深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在必修二中,学生曾经学习过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反应,可以从中引入对乙醛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能说出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熟悉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难点:醛的氧化反应五、教学方法1.分析推导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2.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由一个现象导课:“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千杯万杯都不醉’,而有的人喝一点酒后就面红耳赤,情绪激动甚至酩酊大醉?”引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过程。
并引出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学生活动]回忆、思考乙醇断键原理,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醛是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引发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甲醛及乙醛都是重要的醛,今天我们将学习醛的结构与性质。
引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过渡]从乙醛结构上分析,得出醛的定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探究1: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学生观察模型,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新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剖析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的特性: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 如:正丁烷 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 (1)脂环化合物:如:环戊烷 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如:苯 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OH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作业布置:P.6 1、2、3、熟记第5页表1-1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第二课时[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 [板书]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1)“同分”——相同分子式(2)“异构”——结构不同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分子式不同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c.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小组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方法能够判断同分异构体?[小结]抓“同分”——先写出其分子式(可先数碳原子数,看是否相同,若同,则再看其它原子的数目……)看是否“异构”——能直接判断是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或位置异构则最好,若不能直接判断,那还可以通过给该有机物命名来判断。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教材分析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教材分析广东广雅中学卢永虹一、本章的地位、功能和特点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和认识规律,有机化学更是如此。
本章书对整本有机化学选修教材来说,起到了一种方法引领的作用,较以往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改革和飞跃。
和旧教材的编排有很大不同。
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不是从具体物质开始一个个逐一介绍各类物质的性质,然后归纳有机物学习的特点——结构决定性质,而是开篇即先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研究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搭好了一个框架,然后才是一个个具体物质的学习。
这充分考虑了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巨大作用。
同时凸显了有机结构和实验分析方法的重要性、本章是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2的学习之后,在初步了解了某些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有机化学选修模块。
因此本章有着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章涉及的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官能团、同分异构体等知识都可以归属到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上,是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有机化学的分类思想、同分异构现象、命名方法等,在后续各章还会结合官能团体系的学习不断出现,巩固和深化;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为学生打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使学生了解科技进步对有机化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之后的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二、课程标准要求与考纲要求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2)2010理科综合高考考纲要求及题型示例分析2010年理科综合考纲和2009年化学X科考纲有机化学部分几乎一样;但分数比例由2009年的15%升高到20%。
从考试说明给出的样题看,包括有原X科高考的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道典型的有机大题分别是2008和2009年高考的选做题)。
由此可见,高考必考此模块,考查内容为原X科高考必考加选考的内容,且从分值分布看,必有一道大题。
详细分析样题中的两道大题,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1、重视对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的考查2、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3、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4、有机化学中理论知识的应用以上特点,无不突出了有机化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注重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联,同时淡化了某个具体物质的性质。
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全册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学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第五册,主要内容为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本册内容,学生将了解到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并和无机化学进行比较。
2.学习: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如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碳原子的特殊性质等。
3.练习:布置习题,让学生思考和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学习: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如直链烃、环烃、取代基的命名等。
3.实践: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记住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第三课时】醇和酚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醇和酚的概念,并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讲解醇和酚的性质和特点,如醇的酸碱性、酚的溶解性等。
3.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和探究醇和酚的一些性质。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记住醇和酚的性质和应用。
【第四课时】醛和酮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醛和酮的概念,并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讲解醛和酮的性质和特点,如醛的氧化还原性、酮的溶解性等。
3.实践: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和验证醛和酮的一些性质。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记住醛和酮的性质和应用。
【第五课时】酸和酯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酸和酯的概念,并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讲解酸和酯的性质和特点,如酸的酸碱性、酯的酯化反应等。
3.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和探究酸和酯的一些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高二《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高二年级共有12个班。
四个任课教师。
本学期学选修5班周课时为4节(会考班为1节)。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为人教版,学生配套教辅为教研室的《新学案》。
2、教材分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个主题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分成五章)。
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学情分析:虽然为实验班学生,但班人数多。
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前面学习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
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目标1、帮助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教材分析共126页文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谢谢!
126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5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第二章烃2.1烷烃2.2烯烃2.3炔烃2.4芳香烃第三章烃的衍生物3.1卤代烃3.2醇3.3醚3.4酚3.5醛和酮3.6羧酸3.7酰胺第四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4.1糖类4.2油脂4.3蛋白质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5.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5.2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5.3常见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过程】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通过举例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如碳的多样性、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如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等。
1.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模型、图片等形式,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如碳原子的四面体结构、官能团等。
1.5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沸点、溶解性、化学反应等。
第二章烃2.1烷烃介绍烷烃的定义、命名、同分异构体等。
2.2烯烃讲解烯烃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2.3炔烃介绍炔烃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2.4芳香烃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命名、结构及性质。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3.1卤代烃介绍卤代烃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2醇讲解醇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3醚介绍醚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4酚讲解酚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5醛和酮介绍醛和酮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6羧酸讲解羧酸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7酰胺介绍酰胺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
知识基础
《化学2》
• 了解了有机物分子的碳键类型、结构特点、同分 异构现象. • 认识了与化石燃料、食品、合成材料有密切关系 的几种有机化合物甲烷、乙烯、乙醇、乙酸、油 脂、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特点,了解了氨基酸结 构特点、蛋白质性质特点. • 了解了有机高分子结构特点、有机合成基本思路 与加聚反应等知识.
分子结构
原子间成键 方式、原子 结合顺序、 原子相对空 间位置 分子立体 构型
分子结构表 示方法
专题2
教材内容介绍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目的;依据—有机物结构、性质相似与 差异的客观性—官能团与同系物;
第二单元 有机化合 物的分类 和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 分类 分类的角度与方法 普通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的 命名
2、知道立体异构与生命现象的联系。 说明:1、不要求对有机物的立体异构进行 判断或书写。 2、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不作要求。
3、复杂分子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不作要求。
教学要求: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基本要求:1、知道研究有机物分类的意义,学 会根据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分类,知道有机物的 其它分类方法。 2、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能正确写出典型代 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3、掌握同系物的概念,了解相关同系物的通式。
有机物分子中碳 原子成键特点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 物的结构 3课时 同分异构体 有机物结构的 表示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C-C、C=C、C≡C 碳键类型
键、键、大键
杂化轨道理论
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立 体结构 结构异构—C 骨架异 构、官能团(类型与 同分异 位置)异构 构现象 立体异构—顺反异构、 对映异构 结构式(结构简式) 键线式 楔形式 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鲁科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
②知识归纳类栏目
在每一小节结束后便有一个“精要概括”栏目, 大多数以文字, 少数用 图表形式概括本节学习内容, 总结该小节所学习的化合物、官能团的组 成、性质和可以发生的反应或者应用。文字表达简练, 一目了然。 举例,在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反应第三节醛酮和糖类的“精要概括” 中指出醛酮都是分子中含有羰基的化合物, 然后对羰基发生反应的机理 用文字清楚的表述出来, 使学生在回顾本小节的学习时对本节内容的重 点、难点着重加以解释, 从而更好的掌握本小节内容。
②反应分析模型
eg: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这种模型的建立降低了学生书写有机反应的难度,又能深刻地理解化 学反应。此外教材将这些反应又进一步打开,让学生从多角度 ——反 应物、试剂、反应条件、产物、官能团变化及结构要求等方面来关注 一个有机反应,充分发挥有机反应的认识功能和信息功能。当我们关 注的是反应物或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那我们可以分析有机物 的化学性质;当我们关注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那便是一个合 成的思路。
化学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烃
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 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 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第二章内容与课标的关系
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 在相互影响。 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 典型代表物的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 化关系。 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 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结合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 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 全使用问题。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 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 利用。 能说出氨基酸的和主要的化学性质,了 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第三节醛和酮糖类第四节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1与新课标联系2教材设计特色3内容选取及呈现方式特色4教学建议体系建构思路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此教材采用理论与物质性质两条线索并列融合的结构体系在编写时采用章标题的双线共进方式体系建构思路理论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既发挥了结构和反应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实现概念原理与有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合理穿插编排保证了有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性官能团体系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乙炔教学设计
②了解乙炔在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增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社会价值的认同。
三、教学重点认识乙炔的结构特点和加成反应的特点四、教学流程图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趣味实验引入过渡:此冰为普通水冻成的冰,冰并不可燃,但上面放一块特殊的小“石头”(黄豆粒大小)就可以点燃了。
我国古书记载:冰石生气,点之则燃。
这种可燃物是什么呢?(用元素守恒的思想来分析)演示趣味实验:“可以燃烧的冰”【板书】一、乙炔的制备:CaC2+2H2O→Ca(OH)2 +C2H2↑【环节二】乙炔的结构(自主组拼模型探究、自主对比推理)【思考1】分子式:C2H2,它的结构如何?请按照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用手中的材料组拼出乙炔的球棍模型。
【思考2】请把乙炔与乙烷和乙烯对比,完成归纳表1:【板书】二、乙炔的结构:HC≡CH直线型【活动1】3人一组拼接乙炔的球棍模型【活动2】填写表格六、板书设计第三课时乙炔一、乙炔的制备:CaC2+2H2O→Ca(OH)2 +C2H2↑二、乙炔的结构:HC≡CH直线型三、乙炔的性质1、氧化反应⑴可燃性----氧炔焰常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加成反应⑵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3、加聚反应四、乙炔的用途七、教学效果1、通过纸笔测试的方法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2、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等方面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
八、教学反思略附录1:关于“乙炔教学设计”的文献研究概况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基础教育全文数据库中以“乙炔教学设计”为主题搜索,一篇教学设计也没搜到,只搜到一些关于乙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创新设计方面的文章。
可见关于乙炔的教学设计研究寥寥无几。
选用“分子模型”和“教学”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是为了找到既有关分子模型又有关其教学应用的文章,排除仅为模型开发的部分。
但从检索结果来看,文章的数量很少,而且研究实物模型的教学应用极少。
选修5第一、二章教材分析
C2H5Br+NaOH/C2H5OH
学习笔记2
教学实践节选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CH3CH2Br + NaOH CH2 ─CH2 + NaOH H Br
取代反应 NaOH 水溶液(△) H2O △
炔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物理性质 烷烃和烯烃 脂 肪 烃 化学性质
烯烃的顺反异构
炔烃 实验室制法 物理、化学性质
脂肪烃的来 源及其应用
教师设计好教学流程,组织学生运用对比、类比 的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代表物的空间结构和烯烃顺反异构的教学,
运用球棍模型或结合计算机增强教学直观效果。 可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实验进行整合教学。 结合天然气置换工程指导学生自学脂肪烃来源和用 途。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的来 源及其应用
实践活动
思考与交流
教学实践节选
1、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有什么特点?回忆苯的化学性质, 写出化学方程式。
2、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烃基取代后的产物在分子组成上与 苯有什么区别?你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它们的组成吗?
3、请你预测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并尝试以甲苯为例子 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提出你的疑问
烷烃的 命名
系统命 名法
苯的同 系物的 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是核心内容,是有机物系统命名 的基础,建议根据命名的三个步骤(选主链、编 号位、写名称)结合具体的例子边讲边练。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观
察、归纳、动手练习。
在重点掌握了烷烃的系统命名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分析烯烃、炔烃及苯的同系物结构的不同点, 找出由结构不同所产生的命名上的差异。 注意把握命名的深广度,无需一步到位,不必拓 展其他有机物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①知道碳原子的三种成键方式:单键、双键、 三键。 ②知道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类型有碳链异构、 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能举例。 ③熟知C1-C6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并掌握同分 异构体书写的方法。 ④会写简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但此处可不要 求顺反异构,在下一章)。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②能准确辨析醇与酚、醛与酮、羧酸与酯。 ③掌握有机物的分类方法。
重难第点一分节析: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本节重点:
① 从官能团的角度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② 体会分类思想在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意义
本节难点:
①个别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的书写; ②醇羟基与酚羟基,醛、酮、羧酸、酯中羰基的辨析。
课时安排:1课时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二章 教材分析
咸水沽第一中学 宫金萍 2014.2.16
选修与必修内容的衔接
1、必修2“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中主要是选取 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衍生物介绍的是乙酸、乙醇、 乙酸乙酯,还有油脂、糖类和蛋白质;而对烷 烃、醇类、羧酸等概念并未过多阐述,其目的 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最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提供基础。
(3)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可 以合并,直接相邻的且相同原子团也可以合并
书写键线式的注意点
1. 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的氢原子均省略, 其它杂原子及与杂原子相连的氢原子须保留。
2. 碳原子用交点、端点、拐点表示, 氢原子可据“碳四价”而相应地补充。
3. 要体现分子的大致构型。 如锯齿形,双键和三键的夹角等。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本章的地位和功能
本章的地位:本章是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2的 学习之后,初步了解了某些常见有机物的结 构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 有机化学选修模块。因此本章有着承上启下, 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章的功能:本章涉及的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碳原
子的结构特点、官能团、同分异构体等知识都可以归属 到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上,是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 学的基础。有机化学的分类思想、同分异构现象、命名 方法等,在后续各章还会结合官能团体系的学习不断出 现,巩固和深化;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为学生打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使学生了解科技进 步对有机化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之后的探究学 习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基本概念整合为一章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建议(分节)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①明确官能团的含义,能正确地写出醇、酚、
醚、醛、酮、羧酸、酯的官能团符号和名称。 (书中4-5页)
7.球棍模型 用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的模型
8.比例模型 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 不同大小原子的模型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 之间的关系
短线替换
电子式
结构式
共用电子对
元略
素去
符碳
号氢
省略单键 结构简式
键线式
例 化学式或分子式: C2H6
最简式(实验式):CH3
电子式:
‥H ‥H H︰‥C︰‥C︰H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环节:
1、区分并掌握几组概念 ①有机物、烃、烃的衍生物 ②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及苯的同系物 ③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链状化合物
按碳的骨
脂环化合物
架分类 有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机 化 合
烷烃、烯烃
烃 炔烃、芳香烃
物 的 按官能 分 团分类 类 P5 表
教学建议:
2、明确醇羟基与酚羟基,醛与酮、羧酸与酯中羰基 的辨析,要向学生做必要的说明。 3、注意引导学生比较醇与醚、醛与酮、羧酸与酯等 化合物结构上的异同。为后续学习做很好的铺垫。 4、对于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学生要能判断出所给物 质中都含有哪些官能团,能识别所含官能团的的种类。 至于具体属于哪个物质类别教学中不作要求。
键。 (4)碳原子的结合方式有二种:链状和环状,还可
带支链
2、熟练掌握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即常见的化学用语。
1.分子式(化学式)
2.最简式(实验式) 3.电子式
4.结构式 5.结构简式:
6.键线式:
书写结构简式的注意点
(1)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可以省略 (2)C=C 、C≡C中的双键和三键不能省略,但 是醛基羧基的碳氧双键可以简写为-CHO,COOH
2、选修5则建立在必修2的基础之上,探讨有机 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进一步学习 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比较系统、 深入的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学习特点是由个别的对有机物的学习上升到 对类别的学习。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核心概念进一 步深化。
整个有机部分,从选修到必修,全面整合了 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反应性质、转化、合成 之间的关系,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有机合成的 内在联系和创造价值。
卤代烃、醇
烃 的
酚、 醚
衍 醛、 酮 生
物
羧酸、酯
教学建议:
1、在必修2学习中,学生也认识了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羟基、羰基、卤素原子、羧基等官 能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温故知新的方 法,重点介绍学生未接触过的酚、醚、酮的典型 代表物及官能团。在教学中要注意落实官能团 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的书写,对个别重要的官能 团(如碳碳不饱和键、卤素、羟基等)还可以 拓展书写电子式,但不需要拓展官能团的特征 性质(留待后面各章节再具体学习)
重难点分析:
重点:①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② 烷烃同分异构体书写与辨认。
难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准确书写 。
课时安排:2-3课时
我们的建议:
1、明确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需形成四个共价键; (2)碳原子不仅可以跟其它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以共价键相结合。 (3)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有三种:单键、双键或三
HH
结构式:
结构简式:
HH
H—C—C—H
CH3CH3
HH
练习1:请写出丙烯C3H6的下列表达方式
HH H H C C=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