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浙江省202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10X1’=10’)1.同一个体的各种素养、同一素养的各种成分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体现了素养的综合性。
2.素养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3.公正性原则:即整个素养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要求都是一样的,不是对某些人特殊严格而对另一些人却很随意,测评者必需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
4.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养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之素养的真实差异。
5.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常常须要运用配置性测评。
6.类别量化:就是把素养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给每个类别均给予不同的数字。
7.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是指在素养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素养测评目的下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在测评目标下设置测评项目,在测评项目下设置测评指标。
8.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9.实力倾向本身是一种尚未接受教化训练所存在的潜能。
10.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是运动技能倾向测验。
11.看法型品德特征:诚恳,主动,勤劳,虚心,圆滑、虚伪、消极、懒散、傲慢。
12.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
二、多选(5X2’=10’)1.素养测评的主要功用:a.评定;b.诊断反馈;c.预料。
2.下列对人员素养测评量化表述正确的是:BDE3.心理测验是指:ABCDE。
4.从记忆层次测评学问有两种基本方式:a.回忆法b. 再认法。
5.品德包括特性倾向与特性心理特征。
6.特性倾向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7.面试的特点:a.对象的单一性;b.信息的复合性;c.沟通的干脆互动性;d.内容的敏捷性;e.推断的直觉性。
8.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a.公文处理;b.小组探讨;c.管理嬉戏;d.角色扮演;e.面谈模拟;f.事实推断;g.书面案例分析。
9.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关联效度。
三、填空(10X1’=10’)1.素养的可塑性:个体的素养是在遗传、环境与个人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具有可塑性。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结合素质测评实践说明保证素质测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一)素质和素质测评1.素质的含义:广义,一个人在活动前所具有的稳定的身体的、精神的及社会的基本特质狭义,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2.素质测评:根据一定的目的,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进行的测量与评定。
3.素质的特性:基础性、系统性、稳定性、可塑性、差异性、难测性4.素质的构成: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1.素质测评的原则:客观与主观测评相结合、精确与模糊测评相结合、静态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分项与综合测评相结合(二)素质测评的功能1.素质测评的鉴定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对自我素质的认知水平,形成统一认可的规范,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积极效应。
2.诊断功能:3.预测功能:被测评者在实际工作岗位和业绩上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预测,提供客观准确的有关个体当前发展水平的信息。
4.激励功能:激发人们进取向上的愿望和动机,使人们自愿努力工作和学习,从而提高个体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5.导向功能:(三)素质测评的意义1.素质测评对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①是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基础②是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重要依据③是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起点④是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工具(四)素质测评的基本类型1.选拔性测评:根据职位需要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测评。
特点:①区分性②确定性③客观性④选择性⑤直观性2.诊断性测评:以了解员工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特点:①系统性强②结果保密③测评过程寻根究底④测评内容多变3.配置性测评: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特点:①针对性②客观性③严格性④准备性4.鉴定性测评: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特点:①证明性②概括性③可靠性5.开发性测评:以开发员工素质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科学性与可行性依据为目的的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一、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名词解释1、素质——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心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性尤为重要,又称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2、人员素质测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对测评者的思想品质、智力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发展潜能等多种素质进行测评,并做出量或质的判断和评价的一种过程。
简答1、素质的分类——1自然素质:生理或身体素质,先天的;2心理素质:智力(观察、记忆逻辑思维、想象力、注意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和非智力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3社会素质: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和劳技素质,后天的。
2、素质是综合性的结构——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是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业绩考核等多种手段综合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
3、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1 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2是抽样测量而不是具体测量;3是相对测量尔不是绝对测量;4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4、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1他们面对的对象都是社会中的个体人员;2 在测评理论、方法和技术上是相同的;3两者指向的范围存在着交叉。
不同点:人员素质测评是常规的一般性的能力测评,测评对象更广泛一些;而人才素质测评是指对个体具有专门的才能素质的测评,测评的结果带有明显的功力目的。
5、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1甄别和评定;2诊断和反馈;3预测和激励。
6、人员素质测评对组织和个人的作用——1 组织:配置人才资源,推动人才开发调节人才市场;2个人:促进自我认知,促进个人择业,促进自我发展。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与现状名词解释1、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指标——2、察举——主要是指在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就是考察以后予以举荐的意思。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的能力、品行、态度等方面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在人才选拔、职业发展、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为人员素质测评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心理测试、行为观察等;管理学理论为人员素质测评提供了组织管理的框架和原则,如能力模型、绩效评价等;社会学理论为人员素质测评提供了社会环境和组织文化对个体素质的影响,如组织文化匹配度、社会支持等。
这些理论为人员素质测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测评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其次,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面试观察、能力测试、绩效评价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测评方法,通过设计科学的问卷,可以获取被评价者的个人信息、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数据;面试观察是一种直接的测评方法,通过与被评价者面对面交流,可以观察其言行举止、情绪表现等;能力测试是一种客观的测评方法,通过测试被评价者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绩效评价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测评方法,通过评价被评价者的工作绩效、成就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综合运用,使测评结果更加全面和多维度。
最后,人员素质测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测评工具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测评过程的公正和公平、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测评工具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是保证测评结果准确性的基础,需要经过科学设计和严格验证;测评过程的公正和公平是保证测评结果公正性的前提,需要遵循公平原则和程序规范;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保证测评结果可信度的保障,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进行验证和确认。
只有在注意这些问题的前提下,人员素质测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理论,结合问卷调查、面试观察、能力测试、绩效评价等多种方法,注意科学性、公正性、可靠性等问题,才能够达到准确、全面、可信的测评结果,为人才选拔、职业发展、组织管理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能力、品质、特征等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在现代社会,人才是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人员素质测评则成为选拔、评价和激励人才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理论与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内容。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
1. 人力资源理论。
人力资源理论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人员素质测评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员工的能力、潜力、动机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表现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人员素质测评正是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的。
通过心理测试、面试、问卷调查等手段,可以客观地评估个体的智力、情绪、性格等素质特征,为组织提供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管理依据。
3. 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理论强调个体的绩效评价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而人员素质测评则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个体工作表现的评估,可以发现和激励优秀员工,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的问题,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1. 测评工具。
常见的测评工具包括心理测试、能力测试、行为面试、360度反馈等。
心理测试可以客观地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能力测试可以评估个体在特定领域内的技能水平;行为面试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评估个体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360度反馈则可以全面评估个体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影响力。
2. 数据分析。
在测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而数据分析则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综合评估。
人员素质测评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能力、品质、潜力等多方面因素。
在综合评估过程中,需要权衡各种因素的重要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构建方法与步骤
01
02
03
04
05
确定目标职位或 人员类别
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提炼素质要 素
构建素质模型
验证与完善
首先需要明确要构建素质 模型的目标职位或人员类 别,以便后续工作的针对 性。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 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等方式,收集与目标职位 或人员类别相关的素质信 息。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和分析,提炼出目标职位 或人员类别所应具备的素 质要素,如知识、技能、 能力、个性特质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要点一
智能化测评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未来人员素质测评可能更加智能化。 例如,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人员 的文本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评价,或 者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人员的历史数 据进行挖掘和预测。
要点二
多维度综合评价
未来人员素质测评可能更加注重多维 度综合评价。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 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外,还可能增加 对人员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团队 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
根据提炼出的素质要素, 构建相应的素质模型,包 括各素质要素的定义、评 价标准、权重等。
通过实际应用和反馈,不 断验证和完善素质模型, 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实例分析:某企业人员素质模型构建
• 企业背景:某大型制造企业,拥有多个生产线和职能部门,员工数量众多。 • 目标职位:该企业希望构建一套适用于所有生产线员工的素质模型。 • 构建过程:该企业首先通过访谈生产线管理人员和优秀员工,了解生产线员工所需具备的各项素质;然后通过
其他辅助方法
01
02
03
背景调查
对应聘者的教育、工作经 历和信用记录进行调查, 以核实其提供的信息。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评测理论与方法一、单项选择1、测评时,可以通过各种仪器检验和运动项目检验的内容是(能)2、一般可应用于选拔叫高智商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来说更适合于对智力、创造力及社会智能素质的测评是(语言测评)3、经常穿插在选拔性测评与配置性测评中的是(考核性测评)4、具有概括性特点的测评是(考核性测评)5、中国古代人员测评方式经历的最早的形态是(原始贤能制)6、最早试行全国统一测评制的当数(英国的公务考绩制)7、通过观察分析一次咧关键行为,用关键行为作为要素和标准进行考核的方法是(行为测评方法)8、X理论是指(“经纪人”假说)9、Y理论是指(“自我实现人”假说)10 史克斯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假说是(“复杂人”假说)11 其性质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专家加权法的是(德尔菲咨询法)12 需要将测评权重的集中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指标体系更加准确、完善和可靠的步骤是(指标调查)13 整个测评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测评方案的设计)14 进行测评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是(确定测评目标)15 阮元素质测评数据最简单的统计合成方法是(加法汇总法)16 在选拔高层管理人员的测评中,使用十分广泛的表示方式为(文字式)17 行为效标的选择基准是(客观性)18 品德测评多采用(结构效度)19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组织的人员素质测评程序中,被作为测评活动的初次测评方法的时(笔试法)20 与其他论述题想比较,具有计分较容易和客观的特点的是(限制性论述题)21 面试试题表现为“随意的话题”面试方法是(自由式面试测评)22 将面试法划分为结果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的依据是(操作规范制度)23 形式上犹如“三堂会审”的面试形式为(小组面试)24 最普通、最基本的面试方式为(单独面试)25 美国心理学家E﹒L﹒Thorndike根据心里实验的结果发现,当评估者根据被评估者的一种特征得出总体印象时,就容易出现(晕轮效应)26 劳动经济学中得“统计性歧视”有些相似的认识偏见是(定势效应)27 只要求被测评这做出“是”、“否“一个词或一个简单句的回答的提问方式为(封闭式)28 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29 测量一个人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即当前所具有的实际能力的为(智力测验)30 利克特度量表主要测验的是(态度)31 心理测验中得特殊能力测验最早被用于(飞行能力测验)32 能迅速产生大量想法是心理测验中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33几乎所有职务的选择都需要借助的测评方法是(简历分析法)34 研究表明,建立最初的效度系数为0.74,2年后就会将为(0.61)35 主要用于测评员工的个性或个人能力、特征等得人事考核为(品质基础型考核)36 我国人事考核中最常见的考核程序是(一般考核程序)37 在我国人事评定中,最突出的干扰因素来自于(考核过程中的干扰因素)38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讨论时间通常为(一小时左右)39 常见的出题思路是对一个问题有若干种备选项目,让被评价者对备选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或者选择符合某种条件的选项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题目类型为(意见求同型题目)40圣人特征评价法最初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41 胜任特征评价法中,根据所要确定的胜任特征模型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为(行为事件访谈法)42 评价中心法最早起源于(德国和英国)43 在评价中心法的各种测评方法中使用比例最高的是(文件筐)二、多项选择1、按测评目的和用途划分,人员素质测评可分为(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性测评、考核性测评、开发性测评)2、一项合格的心理测验必须的特点有(标准化、客观化、常规化、可靠性、有效性)3、在人才测评方式上,最早试行测评制是(德国、英国)4、我国的多维度与多层次测评发吧测评内容初步分解的主维度为(德、智、能、绩)5、个体倾向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体的需要差异、个体的动机差异、个体的兴趣差异、个体的世界观差异)6、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面谈法、实践法、典型人物分析法)7、人员素质测评数据常用的统计合成方法包括(加法汇总法、加权求和法、算数平均法、加权平均法)8、人员素质测评结果以统计表形式表示时,根据所说明事项或比较事项的多少,可分为(单项表、双项表、复合表)9、人员素质评测的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时间取样误差、内容取样误差)10 项目质量的考评治标主要有(适合度、区分度、独立性、选择质量)11 笔试法考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客观式考核、论述式考核、论文式考核)12面试过程的直观性表现在(面试场面直观、回答形式直观、成绩评定直观)13 面试法中,在确定面试内容时,应坚持的原则有(针对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求实性原则)14 心里测验的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测验的实施、测验的计分、测验分数的解释程序)15 心里测验中创造力的核心表现为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发散性)16 加州心里调查法中的第三量表群包括的分量表有(遵从成就、独立性成就、精干性)17 简历资料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简历填写的真实性问题、简历的效度系数稳定性问题、简历项目分数的设计是纯实证性的)18 人事考核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严格的原则、公平的原则、开放的原则)19 认识考核中常用的考核量表类型有(等级评定量表、行为评定量表、关键事件评定量表)20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所测评的被测评这的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包括(自信心、独立性、灵活性、决断性)21 胜任特征总属于水下部分代表深层特征的有(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特质、动机)22 胜任特征中最有选拔经济价值的特征为(特质、动机)23研究表明,对各类管理者而言,表现为个体内部的优异特质的有(成就动机、主动性、概括性思维)24评价中心法所采用的形式包括(公文处理练习、无领导小组讨论、决策扮演、演讲辩论、案例分析)三、填空1、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他们的主要活动领域组成了素质特征信息(密集域)。
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才选拔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除了学历和工作经验等硬性指标外,企业也越来越注重人员的素质评估。
企业人员的素质测评是一种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评估员工的能力、能力和潜力,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本文将介绍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二、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1.职业能力模型职业能力模型是人才选拔的理论基础。
它明确了不同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技能和知识体系,是岗位需求与人才背景之间的桥梁。
在企业人员素质测评中,职业能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对员工能力的要求,并与他们实际表现进行对比。
2.个人行为特质个人行为特质是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维度。
它是指个人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在企业中,例如判断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行为特质对员工的绩效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员工的个人行为特质,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风格和潜力。
三、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1.面试面试是最常用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之一。
通过面试,企业可以直接与应聘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个人行为特质和职业发展意向。
面试可以分为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两种形式。
结构化面试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非结构化面试则更注重面试官的经验和直觉。
综合使用这两种面试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候选人的素质。
2.心理测评心理测评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心理测量工具,了解被评测者的个性、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的方法。
心理测评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智力水平、工作动机、领导风格等个人特质,以及解决员工面临的心理问题。
常用的心理测评方法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职业兴趣测验等。
3.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一种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的方法。
通过绩效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潜力。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狭义的人员测评,是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人事考核等多种手段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
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还包括企业的测评制度。
个体倾向性:是人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总和。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人员测评测评要素):只能反映测评对象的测评深度和广度的一系列质量检测点,它实质上是用人准则的具体变化权重:即为强调某一要素在整个要素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而赋予这个要素某一特征值的过程。
内容效度:实际的测评内容与最初的测评目标之间的一致程度结构效度(构想效度、建构效度):实际的测评结果能够被看做是我们所要测评的素质结构上的替代物信度(可靠性):主要测定测评的一致与稳定程度,若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评,结果大体一致,则说明测评结果稳定可靠,信度高重复信度(再测信度):指以同样的测评工具对同一测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按照统一方式进行测评,所得到的测评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笔试法:是让被测评者在试卷上笔答事先拟好的试题,然后由主测评人根据其解答的正确程度给予评定成绩的一种测评方法。
面试法(口试、面审、面谈):是主测评人经过事先精心设计,在选择的特定的场景下与被测评者面对面的交谈并进行观察,由表及里的测评被测评者的知识能力经验能力相关素质的测评方法结构化面试(标准化面试):一种标准化面试,是依照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的面试形式,这种面试对整个面试的实施,提问内容,方式时间评分标准等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主测评人不能随意变动,半结构化面试:是一种介于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之间的面试形式,即事先只粗略规定面试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在正式实施过程中,允许主测评人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度的调整非结构化面试:与结构化面试恰恰相反,是由主测评人自由控制,是随意性极强的一种面试形式定势效应:由于头脑中固有的印象或者看法,人们习惯用旧有的思路来思考新问题,而不是做全方位的了解投射:让人们在不知觉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态度动机,内心冲突,价值观,需要,愿望,情绪等在下意识水平的个性特征从他人或环境中其它事物上反映出来的过程人事考核法: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品德、学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人格特征以及健康状况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考察与评价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关键事件评定量表:通过记录与职工的工作成败密切相关的关键行为,并用被考核者所获得的关键行为总分数来评价工作绩效的考核量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一组被测评者在给定的时间离和既定的背景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一个小组意见胜任特征:只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著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这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识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评价中心法:是以管理素质为测试核心,将被测评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情景中,采用多种技术,由多个主测评人观察和评价被测评者在这种模拟工作情景中的行为表的一系列标准化得测评活动角色游戏:是评价中心法一种比较复杂的测评形式,他要求被测评者扮演一定的角色,模拟实际工作情景中的些活动,通常是采用一些非结构化的情景,在被评价者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简答题:简述人员素质测评应用范围(特点):1、评定量表的编制与应用2、规范化测验工具的研究与应用3、工作分析与职务特征测评4、人员选拔与考核的综合程序研究5、职工工作满意感的测量简述马克思主力的人性理论:1、人是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性是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变化的简述角色理论在人员素质测评研究中的运用:角色理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理论,他在人员素质测评的研究中提供了如下三方面的依据1、为评定量表要素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2、为多层评定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精选全文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测评的客观基础
➢ 1、职位类别测量
➢ 2、个体差异
第二节 量化理论
一、量化的实质 ➢ 1、从哲学角度看 ➢ 2、从数学角度看 二、量化的作用 ➢ 1、有助于促进测评者对素质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比较 ➢ 2、有助于从大量的具体行为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特征和作出尽可能准确
的差异比较
由六组共187个工作元素组成,68种与工作有关的人员特征与之对应。 ➢ 4、能力分析量表(ARS) ➢ 5、工作要素分析方法(JEM) ➢ 6、关键事件技术(CIT)
第三章 测评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二、完备性原则 三、简练性原则 四、明确性原则 五、独立性原则 六、可操作性原则 七、合理化的原则
第四节 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步骤
一、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 二、确定测评的项目或参考因素 1、工作目标因素分析法 2、工作内容因素分析法 3、工作行为特征分析法 三、确定测评标准体系的结构 四、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 五、确定测评的指标权重 1、纵向加权 2、横向加权 3、综合加权 确定权重的方法: 特尔斐法(专家咨询法) 层次分析法 多元分析法 主观经验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三节 人员分析
一、人员分析概述 ➢ 2、人员分析的内容人员特征 ① 潜能与能力 ② 技能 ③ 知识 ④ 资格 ⑤ 个性 ⑥ 兴趣 ⑦ 价值观 ⑧ 态度 ⑨ 动机 ⑩ 工作经历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三节 人员分析
一、人员分析概述 ➢ 3、人员分析在素质测评中的应用
人员分析就是要找到最合适某项工作或者说是保证某项工作绩效最 高的个人特征,包括有工作所需的能力、技能、知识、品性及其他个 人属性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员在某些特定方面的能力、知识、技能、态度、性格等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行为学理论:人类行为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人员素质测评可以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类行为的本质和规律,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和开发测评工具。
2. 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行为和教育心理过程的学科。
人员素质测评可以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员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和开发测评工具。
3. 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借鉴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建立测评指标体系、采集和分析数据等手段,对人员素质进行量化评估。
4. 专业知识和技能:人员素质测评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心理测量学、测试理论、测评工具的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和方法需要结合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全篇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素质测评概述第一节素质和素质测评狭义:素质是先天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心理倾向的总称。
(名词解释)多选素质的特性?A基础性B.系统性C.稳定性D.可塑性E差异性F难测性多选本书将人的素质划分为(ABCD)A.道德素质B.文化素质C.身体素质D.心理素质名词解释素质测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采取一系列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进行的测量与评定。
简答简述素质测评的含义?测评主体针对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如招聘、选拔、安置、考核、培训、晋升等,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员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系统评价,进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
多选素质测评的原则:A.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B.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C.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D.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第二节素质测评的功能和意义多选素质测评的功能:A.鉴定功能B.诊断功能C.预测功能D.激励功能E.导向功能简答素质测评的意义:1.人员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基础..2.。
有效开发的重要依据....3.。
优化管理的起点..4.。
合理使用的工具..学习人员素质测评的意义:1.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自我了解、自我设计与自我开发的需要2.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掌握测评理论和方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需要3.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管理科学化和管理创新的需要学习人员素质测评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艺术、管理效能的需要第三节素质测评的基本类型多选分类方法:1.按照测评结果的表达方式..........................划分为分数测评、评语测评、等级测评、符号测评2.按照测评的目的和用途.....划分为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型测评、鉴定性测评和开发..........................性测评...3.按照测评所用方法...........................划分为标准的纸币测评、投射测评、行为模拟和观察类测评名词解释选拔性测评:是根据职位需要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与理论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与理论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个体在特定领域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进行评价和衡量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和评估个体的素质状况,为招聘、晋升、培训、评优等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与理论。
一、量化测评方法1.笔试测评:通过书面考试测试个体在特定领域的知识水平。
按照设定的标准和要求,采用选择、填空、问答等形式出题,评价个体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2.技能测评:通过设计相关操作,测试个体在特定领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通过观察和评估个体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其工作实际能力。
3.能力测评:通过针对其中一特定岗位的模拟任务和情境,测试个体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
通过评估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评价其解决问题、组织协调、沟通协作等能力。
二、综合测评方法1.面试测评:通过设定一系列问题或情境,进行个体与面试官的互动交流,评估个体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面试可以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形式,前者更加系统和有针对性,后者更加灵活和自由。
三、理论基础1.智力理论:人员素质测评中智力因素占有重要地位,智力理论在测评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理论,它将智力分为语言能力、数学推理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思维灵活性等多个维度。
2.人格理论:人的个性特征对其工作表现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格理论用于人员素质测评中可以帮助理解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
著名的理论包括MBTI人格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等。
3.行为绩效理论:个体的行为表现是人员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
行为绩效理论将个体的行为分为任务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两个维度,用于评价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组织适应程度。
总结而言,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与理论应当从多个角度和维度进行评价,综合考虑个体在智力、技能、能力、人格、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和表现。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效度:一个测验在测量某项心理特征时所具有的正确程度。
2投射法:通过对被测试者对有关材料的知觉和解释来分析,测定其个性品质倾向的测评方法。
3非结构化面试:主试者可以根据被试者的具体情况以及面试的需要随机提出问题,根据被试者回答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彻底,多层次的了解。
4评价中心: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和人事领域较为特别的一种测评方法。
5测评: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测量和评定。
6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测评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7工作生活质量:组织中所有人员的参与感,工作满意感和精神压力的状况。
8心里测验: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9职务:重要性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
10心理素质: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具体特征及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的具体特征。
11数字反应能力: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的能力。
12职业生涯:一个人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务,或职业的总称。
13气质:一个人表现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14测评指标:能反映测评对象的测评深度和广度的一系列质量检测点。
15结构化面试:依照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分值结构进行面试。
16素质测评: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量与评定。
17面试:运用范围广泛,收集信息量大,简便且技巧性很强的素质测评技术。
18专家加权法:聘请与素质测评有关的专家,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地对测评指标体系加权,然后按每个测评指标进行统计,取其平均值作为权重系数。
19情境测验法:通过观察应试者与周围社会环境交流所产生的影响及个人在环境的反应来判断其人格特征。
20人员测评:从广义上说,是对社会成员的测评,包括对儿童,学生,军人,工人,农民,干部等所有公民的测评,包括举止相貌、身体状况、智慧才能、品德素质等与人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是为了评估一个人的个人素质、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在人才招聘、职业生涯规划、岗位晋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才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员素质测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1.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的能力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在教育和培训等方面被开发和提高。
相应的,人力资本也随之增加。
因此,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就是人力资本理论。
2.能力模型理论能力模型理论认为,职业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组合。
这些能力组合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因此,人员素质测评必须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建立评估体系,以分析一个人的职业能力。
3.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指的是,心理学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认知、社会和人格心理学。
通过应用心理学理论,能够评估个人的思维模式、行为反应和情感倾向,这些都是人员素质测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1.面试法面试法是最常用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它可以通过与应聘者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能力测验法能力测验法是通过对应聘者进行测验来评估其在各种莫衷一是的能力上的情况,包括心理测验和专业测验等。
3.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为了了解筛选者在面临特定情况时的行为模式,能够更好地评估其在工作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4.360度反馈法360度反馈法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员工的自我评价、直接上级、同事、下属、客户等多方面意见和评价,以全面理解员工的行为和表现,从而评估其素质和能力。
5.职业能力评估法职业能力评估法是通过让应聘者在工作岗位上实际工作,以便测量他们的职业能力和技能,为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6.综合测评法综合测评法是将多种测评方法结合起来,全面评估一个人的人员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加准确地评量其在职业中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意义人员素质测评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分析其职业发展方向和潜力,从而更好地进行人才管理、招聘和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与理论
填空选择1、素质大体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三大类。
心理素质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 社会素质是后天的。
2、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做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
3、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包含在概念自身中,即测量和评价4、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主要有纸笔测验、“评价中心”技术、面试、人员评定四类。
5、人员素质测评主体包括主持测评者和测评对象 ,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6、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对个体心理现象的测量。
7、心理测量测查对象具有内在性隐蔽性、和无形性等特点。
8、在严格的一项人员素质测评都会存在误差,这是由测评的主观性决定的。
9、人的素质是个体实施社会行为的基本条件和潜在能力。
10、人才资源配置是人才资源的基础工程。
11、察举主要是指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
12、察举制度用来测评人才的方法有许多,进两汉就有常科: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
13、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一种选拔人才的举官制度。
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14、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5、鉴于九品中正的选人制度的弊端, 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
16、武则天是开武举,在众多科目中, 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
17、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终于颁布废除科举的命令。
18、科举制度的特点是:不拘门第、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19、人才测评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先古时代。
20、三国时魏人刘劭所着的人物志对人才测评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论述,被认为是中国心理学经典。
21、考评人才的方法有用工具测评智力、用自然观察法以判断人才、用旁敲侧击法以判断人才、用实践考察法来判断人才。
22、我国古代使用的测评技术有口试、纸笔测验和作业测验。
23、试帖诗能调试考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广度。
24、现在西方国家对公务员考选中的公开竞争、多级考试、逐步淘汰等原则和方式都直接继承了中国科举制度。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测评工具和方法,对个体在知识、能力、技能、个性、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和分析。
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识别和选拔合适的人才,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内容。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1.人格理论:人格是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的独特特质组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人格测评理论主要包括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这些理论提供了衡量个体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标准。
2.能力理论:能力是个体完成项特定任务的潜在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能力测评包括智力测试、技能测评和经验评估等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估个体在特定领域的能力水平和潜力。
3.绩效理论:绩效是个体在工作中所展示出的成果和表现。
绩效测评旨在评估个体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行为,可以通过直接观察、问卷调查、360度评估等方法来获取相关信息。
4.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提供了对个体行为管理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如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领导理论和职业发展理论等,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人员的动机和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人员素质测评。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题,让被评估者书面回答,获取其个人特质、行为倾向以及对组织环境的适应度等信息。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但缺点是可能存在被试者回答不真实或不准确的情况。
2.面试:面试是通过与被评估者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工作经验、技能水平、人际关系、临场反应等方面的情况。
面试可以进行结构化、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素质和态度,但也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组织能力测试:通过模拟具体工作场景或使用特定的测评工具,评估个体在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和技能水平。
如销售岗位可以通过销售案例分析和销售演示等方式进行评估,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个体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本次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方法步骤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1.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1人员素质测评的定义及作用1.2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1.3人员素质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2.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和步骤2.1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分类及特点2.2人员素质测评的步骤和流程2.3各类测评工具的使用和选择3.人员素质测评的实际应用3.1人员素质测评在招聘中的应用3.2人员素质测评在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3.3人员素质测评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三、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
四、评分标准根据答题准确性和完整度,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选择题每题1分,简答题根据回答的完整度和准确性给分,总分满分100分。
五、考试备考建议2.多做练习题。
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锻炼解题能力。
3.多与同学讨论。
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提问和答疑,加深理解和记忆。
4.查阅相关资料。
除了教材,可以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和案例等,增加对人员素质测评的了解和认识。
考试大纲内容完整详实,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基础的掌握,方法步骤的熟悉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努力学习和准备,相信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个体在特定领域内所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态度等特征进行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
在现代社会中,人员素质测评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对于选拔人才、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促进个人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与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内容。
首先,理论是人员素质测评的基础。
在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中,有很多经典的理论模型,如心理学家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这些理论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个体的素质特征。
同时,这些理论也为人员素质测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使人员素质测评更加科学、客观、全面。
其次,方法是人员素质测评的关键。
在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中,有很多经典的测评工具和技术,如问卷调查、面试、考试、观察法等。
这些测评方法各具特点,可以针对不同的素质特征进行评价,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个体的优势和不足。
同时,这些测评方法也为人员素质测评提供了操作手段和技术支持,使人员素质测评更加科学、客观、准确。
总之,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理论为方法提供了指导和支撑,方法为理论提供了实践和验证。
只有理论与方法相结合,才能使人员素质测评更加科学、客观、全面。
因此,我们在进行人员素质测评时,不仅要充分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测评方法,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个体的素质特征。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测评目的和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和测评方法。
其次,要确保测评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
最后,要重视测评结果的应用和反馈,帮助个体发现优势和不足,促进其个人发展和组织的进步。
综上所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面理解和灵活运用。
只有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测评方法、不断加强实践操作,才能使人员素质测评更加科学、客观、全面,为选拔人才、提高组织效率、促进个人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人员素质测评:狭义的人员素质测评,是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认识考核等多种手段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
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还包括企业的测评制度。
2.考核性测评:又称为坚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3.个体倾向性:是人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总和。
4.类别量化:就是把素质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
4.主观加权法:既加权者依据自己的经验权衡每个测评指标的轻重直接加权。
5.加法汇总法:就是将被测评者在各个指标上的实际得分相加,而获得其素质综合分的方法。
6.内容效度:指实际的测评内容与最初的测评目标之间的一致程度。
7.一致性信都:又称为项目关联信度,是指各种测评手段内容的同质程度,包括对相同对象的测评项目之间的一致程度。
8.结构化面试:是一种标准化面试,是依照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的面试形式、这种面试对整个面试的实施、提问内容、方式时间、评分标准等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主测评人不能随意变动。
所以也被称为标准化面试。
9.投射:就是让人们在不觉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态度、动机。
内心冲突、价值观、需要、愿望、情绪等在下意识水平的个性特征从他人或环境中其他事物上反映出来的过程。
10.投射测验:是向被测评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测评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的结果,就可以推断他的某些个性特征。
11.情境测验:是将被测评者置于特定的情境中,由主测评人观察其在此情境下的行为反应,从而判断某个个性特定。
12.人事考核法:是指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品德、学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人格特征以及健康状况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考察与评价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13.关键事件评定量表:是通过记录与职工的工作成败密切相关的关键行为,并用被考核者所获得的关键行为总分数来评价工作绩效的考核量表。
14.团队作品型题目: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一种试题类型。
就是要求被测评者小组完成一定的工作成果,例如设计一个方案,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建议,动手操作得出某个成果等。
15.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途径。
行为事件访谈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和负面结果各3项。
然后,让他们非常详尽地描述在那些情境中发生了什么。
二、简答:1.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应用范围答:1评定量表的编制与应用;2规范化测验工具的研究与应用;3工作分析与职务特征测评;4人员选拔与考核的综合程序研究;5职工工作满意感的测量。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答:1人是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性是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变化的。
3.简述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答:1工作分析法2素质图示法3专家调查法4问卷调查法5典型人物分析法6典型资料分析法4.人员素质测评的运作程序施测中应把握的原则答:1提高标准化程度2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坚持全面、客观和公正的原则4坚持经济、合理原则5.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结果文字表示法的优缺点答:优点1可运用的素材丰富2获取素材的方式很多3对一些暂时无法做出定论的测评,可以用写实的方式处理4可以用具体事例对特定素质加以说明5适合非专业人员,尤其是企业决策者获取素质信息的习惯。
缺点:1由于撰写者各自的文字水平不一,着重点和思想方法亦有差别,因此拟出的评语或报告之间的可比性不强。
2文字式往往难以反映被测者的素质差异的较细小的差别,因此其鉴别力较弱;3文字式的操作费时、费力,难以成为批量被测评者结果的表示方法。
6.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结果表格表示法的优缺点答:优点:具有简明、扼要,便于比较、分析、计算和记忆等特点。
缺点:一些专业很强的数据需要简单地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对于缺乏统计知识基础的使用者来说。
存在一定的困难。
7.简述结构效度的步骤答:1建构素质结构模式2收集事实资料3选择恰当的评判方法。
8.简述建构一个素质构模型的步骤答:1采取工作分析方法,对所想测评的素质进行结构分析与行为分析,确定各种素质结构成分及其代表行为。
2用图表的形式逐一列出工作分析得到的素质因素及其特征行为。
3.通过查找历史上或现在人们对我们所想测评素质的模型的现象资料,丰富已有的分析结果,4还要另外准备一份与已建构的模型可能混淆的但关系密切的其他模型图表。
9.简述笔试法的优点答:1测评内容和分工具有高度倾向性2花费的时间少,效率高3真实地反映出被测评者的素质4成绩评定比较客观且便于存档。
10.简述笔试法的缺点答:1.主测评人与被测评者不能直接建立联系,因而不能直观地、及时地当场了解所需信息。
2笔试法不能提供、反映被测评者其他方面的素质,如被测评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等。
3不能排除偶然性和被测评者作弊的可能性4不能满足用人部门笔试测验以外的其他特殊要求。
11.简述与客观型试题相比,论文型试题的特点答:1要求被测评者自己提供答案,自己计划,自己构想,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2侧重从理解与应用的角度测评被测评者对复杂概念、原理、知识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它的解答时间较长,试题量受到限制,要求被测评者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组织表达自己的答案。
12.简述面试法的特点答:1.面试时间的持续性2面试内容的多变性3面试主客体的高度互动性4面试过程的直观性5面试工具的互补性。
13.简述面试法的作用答:1可有效地弥补笔试法的不足2可全面考查被测评者的知识。
能力、经验等素质3可以测评被测评者的任何素质4可达到人员和岗位的最佳配置。
14.简述面试中,合格的主测评人应具备的条件答:1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2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3掌握相关的人员测评技术4了解组织状况及职位要求5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15.简述面试活动中如何高水平地回答面试问题答: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不能回避问题,默不作声3确认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4冷静沉着,荣辱不惊5正确判断主测评人的意图,对症下药。
16.简述面试法中试题编制计划应明确的问题答:1测评目的2测评项目3测评对象4测评模式5题型6取材范围7工作程序与工作进度17.心理测试的含义及其解释答18.简述保障人事考核法质量的对策答:其一,考核量表的设计过程中,下述三项措施有助于提高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1请考核对象与相关考核人参加与评定量表的设计,共同确定评定要素体系及等级参照标准。
2评定量表中使用的评定要素应当是可观察、可测量的个人因素,或者是与工作本身的特征有关的因素。
3加权系数的模式要在理论研究——实践检验——理论研究多次重复的基础上才可投入使用。
其二,要对从事组织考核的人事干部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他们设计考核程序、组织实施考核、改变考核人态度、提高考核人能力和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等方面的综合技能。
其三,要对考核人、被考核人所处的工作情镜条件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把这些信息应用到人事考核的结果分析中。
19.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阶段答:1被测评者了解试题,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一般为5分钟左右;2被测评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3被测评者交叉辩论,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最终得出小组的一致意见。
20.简述胜任特征的层面答:1知识2技能3社会角色4自我概念5特质6动机21.简述被测评者主要胜任特征答:1成就特征:成就欲、主动欲、关注秩序和质量。
2服务特征:人际洞察力、克服服务意识。
3影响特征:个人影响力、权限意识、公关能力。
4认知特征:技术专长、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寻求。
5个人特征:自信、自我控制、灵活性、组织承诺。
6管理特征:指挥、团队协作、培养下属、团队领导。
二、论述1.试述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答:1“测”,包括主测人的耳闻、目睹、体察、访问与调查等;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耳闻、目睹、体察与调查;2科学方法,是指被实践证明为准确、全面和方便的测量手段、评价方法;也包括一切可用的调查方法与研究方法,如直接调查、问卷调查等;3主要活动领域。
一般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目标;5引发与判断,指的是主人测评人的归纳、概括或抽象,是指一种能动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升华现象;6测评主体,既指个体,又指集体;既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我;既可以是上级,也可以是同级,还可以是下级。
2.试评价笔试法中的主观性试题。
答:优点:1主观性试题不仅可以像客观性试题那样“零打碎敲”地逐点测评,还可以从总体上进行综合测评。
2主观性试题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被测评者能够较充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才华,提高测评活动的深度。
3获得的信息更有价值,结果评比更具合理性。
4主观性试题的编制远比客观性试题容易进行5对于主观性试题,被测者凭机遇猜到分数的可能性很小。
缺点:1采用主观性试题,一次测评的试题数量往往太少,对于规定的测评内容的覆盖面太小。
2主观性试题的阅卷评分,包含着评卷人所持的标准常常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够客观、准确。
3即使是同一位评卷人对同一份测评问卷所给的分数也是不稳定的,评分宽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很难做到前后一致。
4评阅主观性试题,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
3.试评价客观性试题答:优点:1组成的试卷题量大,覆盖面广,而且其所选择的内容更具有代表性。
2评分简单,有利于缩短时间,提高测评效率。
3客观、准确、误差小。
4便于通过测试进行修改,提高试题的质量。
缺点:1客观性试卷的编制比较复杂、困难,需要较高的命题技巧和较长的命题时间2客观性试题难以考查被测评者组织材料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更难以测评某发散思维能力。
3反映不出被测评者解题的思维过程。
4或给满分或给零分,对于具体答卷来说无可非议,但对于反映被测评者对所考查的具体内容的掌握程度来看,又不尽合理。
有时,也不排除被测者有猜对答案而得分的可能。
4.试述面试活动中常用的提问方式答:1封闭式2开放式3虚拟式4连串式5压迫式6引导式7意愿式8行为式9反衬式10情景式5.试述胜任特征评价法的主要特点及优缺点答:特点:1效标取样2开放式自发性的探察方法3综合与成功绩效相连的各种个人特征,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
胜任特征评价方法的关键技术是行为事件访谈和胜任特征编码。
优点:是一种不受被访谈者经验影响胜任特征出现频次的方法。
相对于面试等其他方法,操作性、规范性较强,同时记录频次和等级能够有较多的探察点,从而获得被评价者的较为稳定的平均等级分数。
缺点:主测评人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的一种方法,在决定使用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