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时间的小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做时间的小主人——大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

时间:2006-8-28 10:08:00 来源:市北区第五教工幼儿园作者:

(在山东省第十届教育教学“百佳”论文评中荣获“百佳”一等奖。)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是幼儿园和小学在作息制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幼儿园的时间很宽松,小学则必须严格的尊受时间限制,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这种差异就必然形成一个“生活规律的坡度”,这个“坡度”势必成为影响幼儿在未来学校生活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走好这个“坡度”,我们必须帮幼儿建立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需要,据专家分析,如果幼儿生活在具有规律性、稳定性、反复性及可预测性的环境里,就会显得较有安全感及节奏感,而安全感恰巧是幼儿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结;反之,如果欠缺,将会使幼儿的情绪起伏较大、注意力分散度较高。因此,时间意识不止是幼儿入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其心智发展的立基。时间意识不仅代表一个人自主的生活能力,同时也是独处的基础,它能让孩子有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的生活能力,也可让孩子发挥自动自发学习的精神,拥有较优良的生活常规,从而更快更

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在进入大班的第4周,我们就认识了时钟,孩子们对时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对时间与生活的相互关系并不是很明确,没有真正的理解时间,他们的时间观念仍就很模糊,仅仅停留在对钟面和指针的认识上。在生活当中,还是出现了不遵守时间、做事拖拉的问题和现象,鉴于此,为了让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初步

的时间意识,根据时间的不同变化,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能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我们开展了“我做时间的小主人”系列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能认识时间,并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通过一系列操作、实践活动了解时间的意义,从而养成做事积极主动,会合理安排活动,能够规律的生活和学习。

活动一、一分钟作用大

一分钟的时间是平凡、短暂的,一分钟的概念对与幼儿来说更是模糊不清的。“一分钟是多久呢?”我们将问题抛给幼儿。“一会儿。”有的说“妈妈说秒针走一圈,挺长的吧。”“一分钟就是这么长的时间(双手向两侧伸平)”……孩子们用他们的语言、动作,描述着他们对一分钟的认识。“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为了一探究竟,随着长长的秒针在表盘上走了一圈,孩子们体验、感受到了一分钟的长短。“那一分钟能做什么呢?”随之孩子们展开了第二次体验,走三十步、给花浇水、唱一首歌、喝一口水、帮小朋友帮小椅子……,一分钟虽然短暂,但是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孩子们切实感受到做事要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

不能浪费一分钟的时间。

有了一分钟做事的经验,我们在各类活动中根据需要为幼儿规定了完成的时间,通过设定计时器、自制沙漏等方法进行计时。例如,美术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通过计时器设定了30分钟等不同的时间,督促孩子们自觉地在规定内完成作品;再比如做题和拼拼图时,通过自制的沙漏进行计时(2-5分钟不等),孩

子们不仅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甚至与时间比赛提前完成,通过与时间比赛孩子们

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活动二、我们的一天

孩子们进入大班,一日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有规律,孩子们虽然对一些固定的活动比较熟悉,但是经常有幼儿在各环节问“老师我们吃完加餐该干什么了?”“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上课?”……见此情景,我才真正了解到问题出在哪儿。不是孩子们不知道一日活动的个环节,而是他们有了解每日活动时间安排的欲望。我知道,我应该做的是把“时间”给他们,让他们从被动者,变为时间的支配者和策划者,成为时间的主人。

我们将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告诉幼儿,引导他们设计一张自己的时间表,表述我们一天的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我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将一日活动分成了几个时间段(进餐、加餐、户外、集体活动、午睡),并设计了相应的标志,如:用一碗米饭代表进餐,用奔跑的小人代表户外活动等等。

在绘制时间表时,先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按顺序排好,将设计的标志画在右边一栏相应的位置上,在依次研究排出活动的时间,写在表格左边一栏。时间表制好后,我们将它贴在钟表的旁边(与幼儿视线相平),就这样,孩子们设计的时间表诞生了,有了这个时间表的帮助,教师丢掉了以往苦口婆心的督促、叮嘱。刚开始时,教师只需用语言提示“9点了,我们该干什么了?”,慢慢的过渡到幼儿根据时间表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设计时间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时间的认

识,而且,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也变得顺畅多了。

时间表的诞生,不仅使孩子们对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够按照时间表的活动顺序开展活动。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经常会有孩子,活动开始了才想起没小便,要画画了还没拿笔,户外活动前没喝水……,孩子们只知道按照时间表的作息时间进行活动,而对活动前应该准备什么,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游戏、生活、休息等活动的时间,没有计划和考虑。因此,就出现了以上种种的问

题。

如何让孩子们更好的利用时间表,为他们的一日活动服务,使之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呢?我想,孩子们不会利用时间,是因为他们的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观念,如何合理的安排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孩子们并不明白,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孩子们重新对时间表进行讨论修改,将一日活动各环节之间预留出十分钟的衔接时间。那么,十分钟到底有多长?在这“课间十分钟”里又该做些什么?如何充分的利用这十分钟为下面的活动作准备呢?我们又通过一系列的体验、猜想、参观、实践等活动,使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有了更深的理解

和认识。

活动三、十分钟猜想

通过“一分钟作用大”的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珍惜时间,一分钟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那么,“十分钟到底有多长?”通过亲身的体验,孩子们感知到,十分钟比一分钟要长很多,十分钟里是十个一分钟组成的,它的作用一定更大,

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在十分钟里能够做什么事情呢?我们请孩子们对此进行了猜想。

海一:小便、喝水、玩游戏。

晓恩:拼图、看本书。

童童:喝水、和袁琨说话。

……

孩子们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究竟如何合理的利用十分钟,孩子们并不清楚,在猜想后,于是生成了下一个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小学,真正的了解一下

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

活动四、哥哥姐姐的十分钟

孩子们来到小学,观察了大哥哥大姐姐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在做什么,孩子们看到:有的哥哥姐姐在帮老师擦黑板,有的哥哥姐姐上厕所,有的在操场玩游戏,还有的在写字、整理书包等等,但是,这些感知对于孩子来说,是凌乱的、无序的,孩子们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十分钟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我们邀请了几名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大哥哥,你们下课了都干什么?”

“你们平时都玩什么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